北京市东城区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模式初探

关键词:北京市东城区;中医药;改革试验区;模式∞I:10.3969/j.i

ssn.1005—5304.2011.07.002

中图分类号:R2.04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5304(2011)07.0005.02

直门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以及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京城名医馆)等著名大中型中医医疗机构,聚集了国医大师、院士及众多国家级、市级名老中医。还有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对外培训中心等教育资源。拥有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针灸学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中国中医药促进会、中国传统医药交流中心、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北京中医药学会、北京中两医结合学会、北京中医协会共9个中医药学术组织和团体…。此外,东城区周边还有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国中医药学会、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国中医药报社、中国中医药科技开发交流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港澳台交流中心等全国性知名机构。

2.3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宅,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

的繁衍生息作出了重要贡献。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首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充分发挥本地域丰富的中医药医疗、科研、文化资源优势,搭建中医药创新发展平台。深入推进中医药交流与发展,北京市东城区确定了创建“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的目标。

探索东城区“试验区”建设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东城区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文化资源优势明显,是最能

集中体现“首都文化”特质的城区。除了皂城文化、天体文化、时间文化、密宗文化、戏剧文化、体育休闲文化之外,还具有得天独厚的中医药文化资源。在未来20年发展规划中,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优势必将转化为区域发展跨越的强大动力,以文化引领区域的跨越发展。东城区本着“一本多元”的原则,传承中华文化,融合多元文化,以文化人,以文兴商,打造历史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塑造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推动文化经济融合发展,全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将东城区打造成北京最霞要的“文化名片”,成为北京在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文化中心进程中的重要载体和展示窗口;将荸点扶持中医药、体育休闲、低碳服务三大新兴产业,促进特色文化与旅游餐饮等多领域的融合发展,努力打造“旅游休闲之城”、“创意之城”。因此,如何利用中医药文化资源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值得进一步研究。

2东城区建设“试验区”具有深厚的基础2.1历史文化资源

元、明、清三朝的太医院、御药院、尚药局都坐落东城,故宫博物院清代宫廷医案馆保存着大量的宫廷医学档案资料…,为全国所独有。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博物馆、同仁堂博物馆、北京御牛堂博物馆均坐落在东城,新建地坛中医药养生文化园为国内首家按照文化养生、和谐养生理念建设的中医药养生文化园,是为白.姓提供品味中医药文化、享受健康养生的休闲场所。2.2教育科研资源

中国中医科学院及其下属的研究所拥有全国项尖的中医科研机构和中医药科研人员;辖区并坐落自.北京中医药大学东

“老字号”企业资源

东城区自古就是中医药“老字号”企业汇聚之地,素有“内

永安、外同仁”之说。“外同仁”指前门外的同仁堂,“内永安”指当时位于城里的东四牌楼东西角的永安堂。中药“老字号”龙头企业同仁堂坐落东城,历代同仁堂人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传统古训,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确保了同仁堂金字招牌的长盛不衰。其产品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享誉海内外,产品行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除同仁堂、永安堂中医药“老字号”企业外,东城区还拥有御生堂、金象大药房、京隆堂、鹤年堂、双鹤大药房、金安普生医药、济众生药业等一大批中药连锁药店。3总体框架模式

结合东城区区情,在充分论证基础上逐渐形成“试验区”建设的总体框架模式。即利用3~5年的时间,构建起中医药“两极多点、三大平台”的发展框架,初步形成中医药医疗、保健、教育、科研、产业、文化、国际发展“七位一体”的发展格局,全面实现“传播文化、促进健康、提高素质、构建和谐”的发展目标。“两极”,即以中国中医科学院为区域核心的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极核和以同仁堂集团为区域核心的中医药产业创新体系极核;“多点”,即在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医药健康服务、中医药产业发展“三大平台”下完成涵盖特色医疗、养生保健、教育科研、文化创意、中药产业、膳食餐饮、品牌

万方数据

.6・ChineseJournalofInformation

on

TCMJul.2011V01.18No.7

药J占、健康旅游等多点多兀化发展格场。把“试验区”建设成为国内中医药文化传承的核心区、世界中医药文化传播的窗口区、中医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支撑服务引领区、中医药医疗服务的示范区、中医药养生保健休闲特色区。4运行模式

“试验区”建设按照“政府主导、三级联动、多元参与、市场运作、利用资源、综合发展”的运行模式。所谓政府主导、三级联动,就是发挥区政府组织协调服务作用,在围家中医药管理局、北京市政府和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的领导下,全面规划,积极推进。多元参与、市场运作就是政府机关、医疗机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学术团体、民间资本等共同参与,按照市场机制进行运作。利用资源、综合发展就是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有效利用区域优质中医药资源,促进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国际交流七位一体化发展。5发展模式

东城区应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文化优势、中医药资源优势,以中医医疗服务为摹础,以中医药文化建设为核心,不断拓展具有悠久历史的皇家医学文化内涵,传承弘扬燕京医学流派,开发与中医药相关的“名医文化”、“名药文化”、“养生文化”、“膳食文化”、“健康旅游文化”、“图书文化”等,并与北京时间文化、宗庙文化、天体文化、戏曲文化、体育休闲文化相结合,加大文化创意研究,形成中医药文化产业链,以中医药文化建设为引领一促进中医药学术交流传播一提升中医医疗保健服务能力一加快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一吸引中医名药名企入驻一带动中医药科技服务业发展一构建东城区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发展新模式。

5.1加强中医药文化领域建设

5.1.1

以皇家医学为中心,传承中医药文化挖掘利用中医

药历史文化遗存,修复清代太医院,系统研究皇家医案、皇家养生秘方、皇家药膳等,传承皇家医学。建设国家中医药文化博物馆,打造中医药文化教育基地和国际传播的窗口;系统收集整理中医药文物和古籍,展览中医药典籍、出土医书、民间传承的医方医术、秘验单方等,进而追溯中医药本草文化、诊疗文化、经络文化、气功文化、养生文化以及房室文化等的本源。加深人们对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的认识和理解,逐步实现中医药文化传承的系列化、产业化发展;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养生文化服务业、生态健康旅游业、保健休闲娱乐业、药膳食疗业、中医药文化作品创作、名优中医药产品展示,扩大中医药对外文化传播,加强中医药学术交流,加快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步伐;举办中医药文化节活动,促进中医药文化普及。

5.1.2

普及中医药文化,提高居民健康意识全面启动中医

药科普知识“五进”活动。开展中医药知识、科普教育进课堂活动,在青少年中普及中医药文化;实施“百草园”建设工程,在区域内有条件的公园、校园、社区建设一批中药“百草同”;

“五大工程”,开展中医养生知识大讲馆、中医院校和科研院所的陈列馆科识基地:利用网络、电视、电影、书

万方数据

撒等传媒广泛升展中医约科普教育工作。

5.1.3促进中医药国际交流,培育国际化中医药人才

成立

“扁鹊学院”,开展中医药国际教育,培养中医药人才;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鼓励中医、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开展人员、学术国际交流合作:拓展中医药国际教育领域与专业,努力提高教育水平;加强中医药国际培训力度,扩大对外中医药文化交流:促进与国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间的科技合作;为中医药企业做好通关服务,支持培育出口产品,提高国际竞争力,开拓围际市场;搭建国内外交流平台,帮助有条件的中药企业到国外投资建厂,建立营销网络,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经济合作。

5.2加快中医药事业领域建设

5.2.1

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构建中医药管理体系结合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落实中医药扶持政策,设置专门的中医管理机构,形成有利于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的管理体制、补偿机制、运行机制,按照中医药自身特点和规律管理中医药,规范中医药服务,推进中医药管理标准化、信息化建设;促进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发展,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格局;扶持中医医疗机构和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建设,探索

社会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规范管理和中医养生保健人员的执

业准入机制,提高社会办医和健康保健机构服务质量,实现公立、民营中医医疗机构共同发展。

5.2.2加强中医药资源优化,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

以北京

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巾.中医医院为龙头,形成区域中医、中西医结合医疗中心;以辖区综合医院中医科为骨干、以社区卫生服务为摹础、以民营中医医疗机构为补充,形成布局科学、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适应群众医疗需求的网格化中医药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名院、名医、名科建设,在“试验区”形成医疗学科健全、专业特色集聚、服务品质优秀,具有示范作用的中医药品牌服务区。

5.2.3加强基层中医药工作,夯实中医药服务网络基础

施中医科、中药房标准化建设。在二、三级综合医院及专科医院设立中医科和中药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设中医诊室,使中医药服务区域全覆盖;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提高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能力,着实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探索大中型中医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长效机制,鼓励中高级职称巾医药卫生人员进入社区工作,强化中医药特色社区内涵建设,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水平。

5.2.4加强中医药队伍建设,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探索中

医药人才培养机制,开展“薪火传承3+3工程”,选拔优秀传承人才进入名中医工作室进行研修;开展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工作,提高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水平;进行中医全科医师培训基地建设试点工作,提高社区中医药人才水平;依托北京中医药大学,建立师承教育与临床专业学位挂钩制度,落实“两学中”培训计划;依托中国中医科学院,深化中医药信息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培训,培养一批掌握中医药相关知识的管理人才。

(下转第103页)

2011年7月第18卷第7期

续表5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103・

3讨论

本次调研,共收回25份报告。由于时间有限,收集的报告数据有一些缺项,故此汇总只能代表一些膏方应用的趋势,以供参考。

从上述调研结果可知,中医膏方用量逐年递增,以南方地区为主,而北方地区则起步较晚,提示膏方市场潜力较大。各大医院开方医师多为有经验的中医师,具体应用以调、治结合,更易于体现中医特色与优势。但是,膏方的生产情况和质量控制情况不尽如人意,相当多单位没有统一的生产标准操作规程和质量控制标准,即使有也多是自拟;监管单位也不一,即使有,也很少检查。因此有时会有关于膏方质量方面的投诉。

本文数据仅来源于各省市相当规模的中医医院,对于其

他基层医院、私人诊所、药店甚至美容院,膏方的开具、生产和质量则知之甚少。目前相关部门对开具膏方人员的资格、熬制膏方的机构、收费标准等尚未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仅有上海中药行业协会于2003年出台了《定制膏方加工管理办法》,2005年开始对定制膏方加工实行“两制”(开工申报制与结束报告制)、“两认证”(生产硬件认证与管理软件、人员资质认证),也只是用于行业自律。因此,挖掘全国名中医及中药企业的膏方经验,建立关于膏方的开具、生产、流通、使用的标准操作规程,进一步提高中医膏方临床应用及生产制备规范性和科学性,逐步形成伞国中医膏方的各类指南、标准、规范,将有利于规范膏方市场,促进中医膏方学的发展。

(收稿日期:2010一12一08,编辑:蔡德英)

(上接第6页)

5.3健全中医药产业领域建设

5.3.1

立产业发展基金,对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重点项目进行股权投资;通过产业政策鼓励具有资金实力的国内外企业特别是

根据国家和北京

上市公司对中医药及关联产业进行要素投入和战略投资;开发中医药健康旅游业,发展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构建中医药文化产业链幢1,促进中医药文化繁荣发展。培育中医药知识产权转移、技术经纪、科技成果转化、咨询、中医药创业投融资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探索建立中医药产品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构建中医药相关产品电子交易平台,助推中医药

以中医科研单

的现代化和国际化。6结语

当前,我国中医药事业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迫切要求,是振兴和繁荣中医药事业的必然选择,也是提高全民健康

建立健全中医药产业发展政策体系

市“两个《意见》”要求,落实相关扶持政策措施,为中医药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落实《东城区关于培育中医药产业发展的鼓励措施》,设立中医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入区发展的中医药企业采用匹配、补贴、贴息、资助等方式,给予资金扶持,促进中医药产业聚集发展。

5.3.2加强中医药产业研发和知识产权保护

位为基础,形成中医药产业研发中心,加强名老中医验方、院内制剂、民间中医独特诊疗技术和单方、验方的筛选、评价、开发、保护、利用的研究;开展以中药为基础的药品、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高附加值新产品的研发:探索中医药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的宣传培训,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重点做好中医药科研、生产、经营、国际合作等方-面的知识产权保护,鼓励申请中医药专利、商标、地理标志、文化创意等知识产权,妥善保护不宣申请专利的中医药工艺、方法。

5.3.3

水平的重要举措。因此,探索东城区“试验区”建设模式,有

效发挥中医药资源优势,对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加快区域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参考文献:

大力发展适合区域特点的中医药产业重点发展中医

[1】张明,周英武.关于北京市东城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思考[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17(10):鹞l一明2.

[2]张超中。贾谦.关于创建中医药文化科技园区的构想[J】.中国中医药信

息杂志,2009.16(1):7—9.

药健康保健产品研发、中医药产品检验与检测、中医药产品展示与交易、中医药文化传播、中医药健康保健与养生、中医药产业中介服务、中医药文化旅游和承担实体业务的企业总部;积极引导有意愿进入中医药产业的经济组织和金融机构,设

(收稿日期:2011一O卜11,编辑:梅智胜)

万方数据

北京市东城区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模式初探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赖南沙, 周英武, 姜苗, 张明

赖南沙,张明(北京市东城区卫生局,北京,100023), 周英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 姜苗(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100700)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Information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11,18(7)1次

参考文献(2条)

1.张明;周英武 关于北京市东城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思考[期刊论文]-中医药管理杂志 2009(10)2.张超中;贾谦 关于创建中医药文化科技园区的构想[期刊论文]-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9(01)

引证文献(1条)

1.姜苗.周英武.赖南沙.李亚兰.张明 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中医药文化建设的四重境界[期刊论文]-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11)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gzyyxxzz201107002.aspx

关键词:北京市东城区;中医药;改革试验区;模式∞I:10.3969/j.i

ssn.1005—5304.2011.07.002

中图分类号:R2.04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5304(2011)07.0005.02

直门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以及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京城名医馆)等著名大中型中医医疗机构,聚集了国医大师、院士及众多国家级、市级名老中医。还有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对外培训中心等教育资源。拥有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针灸学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中国中医药促进会、中国传统医药交流中心、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北京中医药学会、北京中两医结合学会、北京中医协会共9个中医药学术组织和团体…。此外,东城区周边还有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国中医药学会、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国中医药报社、中国中医药科技开发交流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港澳台交流中心等全国性知名机构。

2.3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宅,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

的繁衍生息作出了重要贡献。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首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充分发挥本地域丰富的中医药医疗、科研、文化资源优势,搭建中医药创新发展平台。深入推进中医药交流与发展,北京市东城区确定了创建“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的目标。

探索东城区“试验区”建设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东城区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文化资源优势明显,是最能

集中体现“首都文化”特质的城区。除了皂城文化、天体文化、时间文化、密宗文化、戏剧文化、体育休闲文化之外,还具有得天独厚的中医药文化资源。在未来20年发展规划中,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优势必将转化为区域发展跨越的强大动力,以文化引领区域的跨越发展。东城区本着“一本多元”的原则,传承中华文化,融合多元文化,以文化人,以文兴商,打造历史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塑造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推动文化经济融合发展,全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将东城区打造成北京最霞要的“文化名片”,成为北京在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文化中心进程中的重要载体和展示窗口;将荸点扶持中医药、体育休闲、低碳服务三大新兴产业,促进特色文化与旅游餐饮等多领域的融合发展,努力打造“旅游休闲之城”、“创意之城”。因此,如何利用中医药文化资源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值得进一步研究。

2东城区建设“试验区”具有深厚的基础2.1历史文化资源

元、明、清三朝的太医院、御药院、尚药局都坐落东城,故宫博物院清代宫廷医案馆保存着大量的宫廷医学档案资料…,为全国所独有。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博物馆、同仁堂博物馆、北京御牛堂博物馆均坐落在东城,新建地坛中医药养生文化园为国内首家按照文化养生、和谐养生理念建设的中医药养生文化园,是为白.姓提供品味中医药文化、享受健康养生的休闲场所。2.2教育科研资源

中国中医科学院及其下属的研究所拥有全国项尖的中医科研机构和中医药科研人员;辖区并坐落自.北京中医药大学东

“老字号”企业资源

东城区自古就是中医药“老字号”企业汇聚之地,素有“内

永安、外同仁”之说。“外同仁”指前门外的同仁堂,“内永安”指当时位于城里的东四牌楼东西角的永安堂。中药“老字号”龙头企业同仁堂坐落东城,历代同仁堂人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传统古训,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确保了同仁堂金字招牌的长盛不衰。其产品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享誉海内外,产品行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除同仁堂、永安堂中医药“老字号”企业外,东城区还拥有御生堂、金象大药房、京隆堂、鹤年堂、双鹤大药房、金安普生医药、济众生药业等一大批中药连锁药店。3总体框架模式

结合东城区区情,在充分论证基础上逐渐形成“试验区”建设的总体框架模式。即利用3~5年的时间,构建起中医药“两极多点、三大平台”的发展框架,初步形成中医药医疗、保健、教育、科研、产业、文化、国际发展“七位一体”的发展格局,全面实现“传播文化、促进健康、提高素质、构建和谐”的发展目标。“两极”,即以中国中医科学院为区域核心的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极核和以同仁堂集团为区域核心的中医药产业创新体系极核;“多点”,即在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医药健康服务、中医药产业发展“三大平台”下完成涵盖特色医疗、养生保健、教育科研、文化创意、中药产业、膳食餐饮、品牌

万方数据

.6・ChineseJournalofInformation

on

TCMJul.2011V01.18No.7

药J占、健康旅游等多点多兀化发展格场。把“试验区”建设成为国内中医药文化传承的核心区、世界中医药文化传播的窗口区、中医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支撑服务引领区、中医药医疗服务的示范区、中医药养生保健休闲特色区。4运行模式

“试验区”建设按照“政府主导、三级联动、多元参与、市场运作、利用资源、综合发展”的运行模式。所谓政府主导、三级联动,就是发挥区政府组织协调服务作用,在围家中医药管理局、北京市政府和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的领导下,全面规划,积极推进。多元参与、市场运作就是政府机关、医疗机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学术团体、民间资本等共同参与,按照市场机制进行运作。利用资源、综合发展就是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有效利用区域优质中医药资源,促进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国际交流七位一体化发展。5发展模式

东城区应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文化优势、中医药资源优势,以中医医疗服务为摹础,以中医药文化建设为核心,不断拓展具有悠久历史的皇家医学文化内涵,传承弘扬燕京医学流派,开发与中医药相关的“名医文化”、“名药文化”、“养生文化”、“膳食文化”、“健康旅游文化”、“图书文化”等,并与北京时间文化、宗庙文化、天体文化、戏曲文化、体育休闲文化相结合,加大文化创意研究,形成中医药文化产业链,以中医药文化建设为引领一促进中医药学术交流传播一提升中医医疗保健服务能力一加快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一吸引中医名药名企入驻一带动中医药科技服务业发展一构建东城区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发展新模式。

5.1加强中医药文化领域建设

5.1.1

以皇家医学为中心,传承中医药文化挖掘利用中医

药历史文化遗存,修复清代太医院,系统研究皇家医案、皇家养生秘方、皇家药膳等,传承皇家医学。建设国家中医药文化博物馆,打造中医药文化教育基地和国际传播的窗口;系统收集整理中医药文物和古籍,展览中医药典籍、出土医书、民间传承的医方医术、秘验单方等,进而追溯中医药本草文化、诊疗文化、经络文化、气功文化、养生文化以及房室文化等的本源。加深人们对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的认识和理解,逐步实现中医药文化传承的系列化、产业化发展;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养生文化服务业、生态健康旅游业、保健休闲娱乐业、药膳食疗业、中医药文化作品创作、名优中医药产品展示,扩大中医药对外文化传播,加强中医药学术交流,加快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步伐;举办中医药文化节活动,促进中医药文化普及。

5.1.2

普及中医药文化,提高居民健康意识全面启动中医

药科普知识“五进”活动。开展中医药知识、科普教育进课堂活动,在青少年中普及中医药文化;实施“百草园”建设工程,在区域内有条件的公园、校园、社区建设一批中药“百草同”;

“五大工程”,开展中医养生知识大讲馆、中医院校和科研院所的陈列馆科识基地:利用网络、电视、电影、书

万方数据

撒等传媒广泛升展中医约科普教育工作。

5.1.3促进中医药国际交流,培育国际化中医药人才

成立

“扁鹊学院”,开展中医药国际教育,培养中医药人才;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鼓励中医、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开展人员、学术国际交流合作:拓展中医药国际教育领域与专业,努力提高教育水平;加强中医药国际培训力度,扩大对外中医药文化交流:促进与国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间的科技合作;为中医药企业做好通关服务,支持培育出口产品,提高国际竞争力,开拓围际市场;搭建国内外交流平台,帮助有条件的中药企业到国外投资建厂,建立营销网络,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经济合作。

5.2加快中医药事业领域建设

5.2.1

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构建中医药管理体系结合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落实中医药扶持政策,设置专门的中医管理机构,形成有利于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的管理体制、补偿机制、运行机制,按照中医药自身特点和规律管理中医药,规范中医药服务,推进中医药管理标准化、信息化建设;促进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发展,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格局;扶持中医医疗机构和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建设,探索

社会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规范管理和中医养生保健人员的执

业准入机制,提高社会办医和健康保健机构服务质量,实现公立、民营中医医疗机构共同发展。

5.2.2加强中医药资源优化,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

以北京

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巾.中医医院为龙头,形成区域中医、中西医结合医疗中心;以辖区综合医院中医科为骨干、以社区卫生服务为摹础、以民营中医医疗机构为补充,形成布局科学、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适应群众医疗需求的网格化中医药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名院、名医、名科建设,在“试验区”形成医疗学科健全、专业特色集聚、服务品质优秀,具有示范作用的中医药品牌服务区。

5.2.3加强基层中医药工作,夯实中医药服务网络基础

施中医科、中药房标准化建设。在二、三级综合医院及专科医院设立中医科和中药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设中医诊室,使中医药服务区域全覆盖;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提高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能力,着实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探索大中型中医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长效机制,鼓励中高级职称巾医药卫生人员进入社区工作,强化中医药特色社区内涵建设,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水平。

5.2.4加强中医药队伍建设,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探索中

医药人才培养机制,开展“薪火传承3+3工程”,选拔优秀传承人才进入名中医工作室进行研修;开展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工作,提高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水平;进行中医全科医师培训基地建设试点工作,提高社区中医药人才水平;依托北京中医药大学,建立师承教育与临床专业学位挂钩制度,落实“两学中”培训计划;依托中国中医科学院,深化中医药信息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培训,培养一批掌握中医药相关知识的管理人才。

(下转第103页)

2011年7月第18卷第7期

续表5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103・

3讨论

本次调研,共收回25份报告。由于时间有限,收集的报告数据有一些缺项,故此汇总只能代表一些膏方应用的趋势,以供参考。

从上述调研结果可知,中医膏方用量逐年递增,以南方地区为主,而北方地区则起步较晚,提示膏方市场潜力较大。各大医院开方医师多为有经验的中医师,具体应用以调、治结合,更易于体现中医特色与优势。但是,膏方的生产情况和质量控制情况不尽如人意,相当多单位没有统一的生产标准操作规程和质量控制标准,即使有也多是自拟;监管单位也不一,即使有,也很少检查。因此有时会有关于膏方质量方面的投诉。

本文数据仅来源于各省市相当规模的中医医院,对于其

他基层医院、私人诊所、药店甚至美容院,膏方的开具、生产和质量则知之甚少。目前相关部门对开具膏方人员的资格、熬制膏方的机构、收费标准等尚未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仅有上海中药行业协会于2003年出台了《定制膏方加工管理办法》,2005年开始对定制膏方加工实行“两制”(开工申报制与结束报告制)、“两认证”(生产硬件认证与管理软件、人员资质认证),也只是用于行业自律。因此,挖掘全国名中医及中药企业的膏方经验,建立关于膏方的开具、生产、流通、使用的标准操作规程,进一步提高中医膏方临床应用及生产制备规范性和科学性,逐步形成伞国中医膏方的各类指南、标准、规范,将有利于规范膏方市场,促进中医膏方学的发展。

(收稿日期:2010一12一08,编辑:蔡德英)

(上接第6页)

5.3健全中医药产业领域建设

5.3.1

立产业发展基金,对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重点项目进行股权投资;通过产业政策鼓励具有资金实力的国内外企业特别是

根据国家和北京

上市公司对中医药及关联产业进行要素投入和战略投资;开发中医药健康旅游业,发展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构建中医药文化产业链幢1,促进中医药文化繁荣发展。培育中医药知识产权转移、技术经纪、科技成果转化、咨询、中医药创业投融资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探索建立中医药产品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构建中医药相关产品电子交易平台,助推中医药

以中医科研单

的现代化和国际化。6结语

当前,我国中医药事业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迫切要求,是振兴和繁荣中医药事业的必然选择,也是提高全民健康

建立健全中医药产业发展政策体系

市“两个《意见》”要求,落实相关扶持政策措施,为中医药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落实《东城区关于培育中医药产业发展的鼓励措施》,设立中医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入区发展的中医药企业采用匹配、补贴、贴息、资助等方式,给予资金扶持,促进中医药产业聚集发展。

5.3.2加强中医药产业研发和知识产权保护

位为基础,形成中医药产业研发中心,加强名老中医验方、院内制剂、民间中医独特诊疗技术和单方、验方的筛选、评价、开发、保护、利用的研究;开展以中药为基础的药品、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高附加值新产品的研发:探索中医药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的宣传培训,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重点做好中医药科研、生产、经营、国际合作等方-面的知识产权保护,鼓励申请中医药专利、商标、地理标志、文化创意等知识产权,妥善保护不宣申请专利的中医药工艺、方法。

5.3.3

水平的重要举措。因此,探索东城区“试验区”建设模式,有

效发挥中医药资源优势,对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加快区域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参考文献:

大力发展适合区域特点的中医药产业重点发展中医

[1】张明,周英武.关于北京市东城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思考[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17(10):鹞l一明2.

[2]张超中。贾谦.关于创建中医药文化科技园区的构想[J】.中国中医药信

息杂志,2009.16(1):7—9.

药健康保健产品研发、中医药产品检验与检测、中医药产品展示与交易、中医药文化传播、中医药健康保健与养生、中医药产业中介服务、中医药文化旅游和承担实体业务的企业总部;积极引导有意愿进入中医药产业的经济组织和金融机构,设

(收稿日期:2011一O卜11,编辑:梅智胜)

万方数据

北京市东城区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模式初探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赖南沙, 周英武, 姜苗, 张明

赖南沙,张明(北京市东城区卫生局,北京,100023), 周英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 姜苗(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100700)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Information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11,18(7)1次

参考文献(2条)

1.张明;周英武 关于北京市东城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思考[期刊论文]-中医药管理杂志 2009(10)2.张超中;贾谦 关于创建中医药文化科技园区的构想[期刊论文]-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9(01)

引证文献(1条)

1.姜苗.周英武.赖南沙.李亚兰.张明 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中医药文化建设的四重境界[期刊论文]-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11)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gzyyxxzz201107002.aspx


相关文章

  • 北京发布医改方案
  • 北京发布医改方案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国发[2009]12号)精神,本市狠抓 ...查看


  • 北京东城推行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
  • 北京东城推行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 千龙网 东城区网 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启动,工作人员在操作维护系统(江峻 摄) "天上有云,中间有网,地上有格",东城区根据"完整性.便利性.均衡性.差异性"原则将 ...查看


  • 税收政策支持滨海新区创新发展的作用点初探
  • 2008年第8期第28卷(总第223期)现代财经 MODERNFINANCE&ECONOMICSNo.8,2008 Vo8.28GeneralNo.223 税收政策支持滨海新区创新发展的作用点初探 刘秀丽 (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天 ...查看


  • 青岛公布十三个五年规划建议 率先建成小康社会
  • 2016年01月06日 07:06 来源:青岛日报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中共青岛市委关于制定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十三五"时期是青岛率先全面建成较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决胜 ...查看


  • 博物馆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十二月一 日 毕业 博物馆学毕业论文选题(1169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 ...查看


  • 县"十二五"规划纲要
  • 密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草案) 密云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 目 录 第一章 "十二五"发展基础和背景 ................... ...查看


  • 特殊教育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十二月一 日 毕业 特殊教育毕业论文选题(1082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 ...查看


  • 药物分析毕业论文题目(731个)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三月二十 日 毕业 药物分析毕业论文题目 一.论文说明 本团队长期从事论文写作与论文发表服务,擅长案例分析.编程仿 ...查看


  • 天津十二五规划
  • 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目 录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条件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第三章 实施国家发展战略 全力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 第四章 统筹城乡发展 不断壮大区县经济实力 第五章 大力发展高端产业 促进产业结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