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如何入门?

社会学如何入门,生活中有太多的人问过我这样的问题。首先需要说明的是,社会学入门并不简单等同于阅读的过程,所以谈入门不能简单的用推书单来代替,而且网上很多的入门书籍推荐是误人子弟,如果你从这些书开始,首先得到的就是个下马威,因为你看不懂。实际上的入门是包含阅读、实践、互动、反思,是一个综合的过程。所以我的回答将会采用过程论来分析。

我把社会学学习的过程区分成五个环节:印象、概念、体系、实践和深耕。其中谈入门的话题,应该主要聚集于概念、体系和实践这三个环节,但为了叙述地更加清晰,我这里对于这五个环节都会作简短论述。

一、印象。印象是建立好感和兴趣的过程,也是你学习社会学的前提。当然了,需要说明的是,截止目前,中国大部分搞社会学研究的和学习社会学的是没有这个过程的,因为大部分人是被命运“分配”到这个学科,我就是当初高考报法学然后被调剂到社会学这个所谓的二级学科下的。而当下的很多老师也有不少在社会学重建的过程中从其他学科(往往是哲学居多)调过来的。我们的学习就是直接从概念那个环节开始的。而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如果是主动自愿想学社会学的,通常都有一个印象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是听过某个讲演或报告、看过某本书,甚至只是因为接触到社会学的人。那么对一个社会学完全陌生的人,如何建立印象,也就如何寻找到你是否有与社会学冥冥之中的那点缘分呢?答案可能是书、人、话。

书包含两种,第一种书是社会学者写出来的通识书本,它们通常是应用专业的社会学知识、但又能用通俗的话语写出来的畅销书。这方面比如郑也夫的书、李银河的书都是代表,通常关注的是社会学的某个领域,但读起来不枯燥,没有枯燥的理论和概念在里面,就是平白叙事。如果可以的话,费孝通的《乡村经济》就更是不错的推荐了。第二种书是拥有社会关怀意识的杂志,这些杂志往往关注较多的社会学话题,底子里有一种深深的社会学底蕴和社会学意识。这里推荐《南风窗》。人也包含两类,一类是学社会学的人,二类是教社会学人的。他们可能是你的朋友,你的校友,你的师长。相信我,大部分学过社会学的人,往往都会被社会学的魅力所感染,哪怕他们不认为社会学实用,他们也会被社会学所拥有的分析视角、社会情结所浸润,所以在跟他们交谈的过程中,你们会感受到一个拥有社会学关照过的人的差异。话,指的是那些社会学的大神们所说的话,因为他们不在你的生活圈,所以你可以通过网络和媒体中他们的话来感受。比如周孝正的演讲、李银河的访谈、孙立平的博客等等。

以上所说的实际就是通过这样的印象过程,让你进入社会学的“场”。让你为社会学的学习做好准备,要知道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如果进入了场,“芝麻开门”就离你不远了。

二、概念。概念是你进入社会学的铺门砖。好比你进入了一间房子,你看到的可能是门、窗户、桌子、壁画、家具…这些都是构成这座房子的基础。而社会学的这些概念就是构成社会学大厦的基本元素。要想学好社会学,首先你就要知道、了解这些概念。

了解社会学概念最好的办法不是去阅读经典社会学家的理论书籍和他们的专业分析,方法实际上很简单,就是找一本写得比较通俗的社会学概论。不要以为《社会学概念》是很多中国学者的中规中矩之作,但他们往往体系健全,概念简单,所以是弄清楚社会学概念的最佳读本。通常阅读概论我建议三个步骤,第一步阅读中国学者的社会学概论,比如郑杭生的《社会学概论新修》、彭华民杨心恒的《社会学概论》、边燕杰陈皆明的《社会学概论》。当然任何一本体系完整的都可以。第二步阅读国外学者写的不那么厚的社会学概论,这个你到图书馆里去找,一般出版的年份稍早一些,现在市面上不好买,但往往写的非常简单明了,可读性高。第三步阅读国外名家写的大部头的社会学概论了。这里推荐的是波普诺的《社会学》和理查德.谢弗的《社会学与生活》。注意,不推荐吉登斯的《社会学》。

步骤很清晰,但往往会反馈的一个问题就是不理解。是的,如果对社会学不是很了解,起初读这些内容的确有一定的理解难度。但我觉得针对理解的问题,有两个办法,一是反复,二是反思。反复,就是指对内容反复的读,中国古人的读经就是这样的道理,中国还有句古话,“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同样的内容你反复的读,到了一定程度会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反思,则是调动自己的思考过程,可以是自己一个人的反思,也可以是与其他人沟通交流后的反思。

这里另外给视觉控推荐一本小书《视图社会学》,里面全部是用图画的方式,把社会学的主要概念一一画出来。总之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是一年左右吧,你会建立对社会学的一个基本认知,知道社会学的一些主要概念以及这门学科在讲什么。

三、体系。这是入门的关键环节,你要建立关于社会学学科知识的体系,也就是社会学的知识地图。如果说概念是打基础,那么体系就是稳结构。你要通过阅读和课程把社会学的整体知识框架建立起来,这有利于你对整个社会学全貌的理解。

大的框架,社会学无外乎包括理论、方法和应用。理论就是古典、现代和后现代,方法就是定量和定性,应用就是利用方法建构研究问题的理论。好了,知道这些大的框架,再为每个内容划分出更细的内容,这就是建体系的过程。

当然这个过程是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来完成的。但有一点需要说明的,建体系的书尽量还是以中国人写的书为主,经典名著之类的还不到阅读的时候。所以以理论为例,周晓虹《西方社会学历史与体系》(第一卷)是写古典理论中最容易阅读的书籍,杨善华的《西方社会学理论》、贾春增的《外国社会学史》也都是国内写理论比较好的书籍。至于经典书籍,我是觉得可以放到读研的时候读,这个时候如果需要了解,利用一些导读性的书籍就可以,比如谢立中《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如果非要读,我推荐涂尔干的《自杀论》,以及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注意这个阶段读了,其实跟没读没有多大区别,唯一的区别可能就在于你可以跟别人讲你读过。至于后现代社会学什么的,你不懂没有关系,其实很多老师都不懂,但不影响他成为社会学的老师,因为这根本就不是社会学的核心领域,留到最后一个阶段来看吧。

至于方法,定量的先看社会统计学和调查方法,比如风笑天的《社会研究方法》和《现代社会调查方法》,重点推荐李沛良的《社会研究的统计应用》,这本书唯一的缺陷就是里面的名词可能和我们通俗的说法不一致。至于质性研究什么的,可以放到以后再说。

至于应用研究,好的定量研究可能大家还看不懂,所以这一阶段大家可以了解一些比较简单、有趣的社会学研究。比如黄锦清的《黄河边的中国》、应星《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怀特的《街角社会》、李培林《村落的终结》、于建嵘《岳村政治》、文卡特斯《黑帮老大的一天》、潘绥铭《存在与荒谬 : 中国地下“性产业”考察》等等。

当然,还有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就是开始阅读接近专业的社会学期刊上的论文,注意不是专业,而是接近专业,如果是纯粹专业的,比如《社会学研究》、《社会》的这些文章,你还是看不懂,所以一些学报或者一些综合性社会科学刊物上的社会学类的文章可以拿来看。考虑到现在是网络社会,所以一些社会学的网站、微博和微信也都是好的途径。比如中国社会学网、社会学吧、社会学视野网。

四、实践。入门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实践,如果是纯粹的书本和理论知识,还不代表入门,社会学的入门还必须要加上实践,也就是能够应用社会学的专业知识。这里的实践包括方法的实践和理论的实践。

方法的实践,就是能够应用社会学的专业方法去做研究,要会编一份问卷,会做一次调查和一个访谈,会做一次统计。只有你亲身经过了这一个过程,你才会了解社会学的核心之一,就在于它的研究方法。如果没有经历过这一个过程,就是不完整的。理论的实践,就是能够应用社会学的理论体系、思考视角去分析一个问题,当然最好是写成文章。概括起来就是能够用社会学的语言去阐述你的社会学思维。只有完成这个,才代表你的社会学入门了。

所以回顾前面,从建立印象、接触概念、形成体系、完成实践,如果每一步都顺利完成,你基本上就已经完成社会学的入门阶段了。

五、深耕。前四个阶段是入门,只有这个阶段才是升华,是你继续深入探索社会学精华部分的进阶。当然深耕的过程是个很长的阶段,可以是大学的两年,也可以是研究生阶段,还可以伴随你的一辈子。

深耕首先是知识的深耕,你要接触到社会学的不同理论流派,每一派都有自己的代表作;你要接触到不同的社会学史,不要忽略中国的社会学史;你还要接触不同的社会学方法,统计技术的不断更新,质性访谈的不断深化;你还要接触不同学者的思维;你还要接触不同领域的社会学知识运用;你还要接触社会学知识的不断扩展,以及社会学对其他知识领域的反抗;等等。那些经典的社会学书籍,就是这个时候你才需要去研读的。比如举一个例子,最出名的《社会学想象力》应该是你这个时候才要去阅读的。虽然每一份书单上都有这本书,但强烈建议初学的人不需要看,同样的道理是你会被深涩的阅读和缺少整体理解的体系所阻绊,而到了这个阶段,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深耕,去阅读就是非常必要了。

其实深耕还是你自己思维的进阶。你要从知识的存量中汲取营养,形成你自己的观点,构建你自己的知识命题和理论思考,也就是说要形成属于你的社会学见识。

社会学如何入门,生活中有太多的人问过我这样的问题。首先需要说明的是,社会学入门并不简单等同于阅读的过程,所以谈入门不能简单的用推书单来代替,而且网上很多的入门书籍推荐是误人子弟,如果你从这些书开始,首先得到的就是个下马威,因为你看不懂。实际上的入门是包含阅读、实践、互动、反思,是一个综合的过程。所以我的回答将会采用过程论来分析。

我把社会学学习的过程区分成五个环节:印象、概念、体系、实践和深耕。其中谈入门的话题,应该主要聚集于概念、体系和实践这三个环节,但为了叙述地更加清晰,我这里对于这五个环节都会作简短论述。

一、印象。印象是建立好感和兴趣的过程,也是你学习社会学的前提。当然了,需要说明的是,截止目前,中国大部分搞社会学研究的和学习社会学的是没有这个过程的,因为大部分人是被命运“分配”到这个学科,我就是当初高考报法学然后被调剂到社会学这个所谓的二级学科下的。而当下的很多老师也有不少在社会学重建的过程中从其他学科(往往是哲学居多)调过来的。我们的学习就是直接从概念那个环节开始的。而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如果是主动自愿想学社会学的,通常都有一个印象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是听过某个讲演或报告、看过某本书,甚至只是因为接触到社会学的人。那么对一个社会学完全陌生的人,如何建立印象,也就如何寻找到你是否有与社会学冥冥之中的那点缘分呢?答案可能是书、人、话。

书包含两种,第一种书是社会学者写出来的通识书本,它们通常是应用专业的社会学知识、但又能用通俗的话语写出来的畅销书。这方面比如郑也夫的书、李银河的书都是代表,通常关注的是社会学的某个领域,但读起来不枯燥,没有枯燥的理论和概念在里面,就是平白叙事。如果可以的话,费孝通的《乡村经济》就更是不错的推荐了。第二种书是拥有社会关怀意识的杂志,这些杂志往往关注较多的社会学话题,底子里有一种深深的社会学底蕴和社会学意识。这里推荐《南风窗》。人也包含两类,一类是学社会学的人,二类是教社会学人的。他们可能是你的朋友,你的校友,你的师长。相信我,大部分学过社会学的人,往往都会被社会学的魅力所感染,哪怕他们不认为社会学实用,他们也会被社会学所拥有的分析视角、社会情结所浸润,所以在跟他们交谈的过程中,你们会感受到一个拥有社会学关照过的人的差异。话,指的是那些社会学的大神们所说的话,因为他们不在你的生活圈,所以你可以通过网络和媒体中他们的话来感受。比如周孝正的演讲、李银河的访谈、孙立平的博客等等。

以上所说的实际就是通过这样的印象过程,让你进入社会学的“场”。让你为社会学的学习做好准备,要知道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如果进入了场,“芝麻开门”就离你不远了。

二、概念。概念是你进入社会学的铺门砖。好比你进入了一间房子,你看到的可能是门、窗户、桌子、壁画、家具…这些都是构成这座房子的基础。而社会学的这些概念就是构成社会学大厦的基本元素。要想学好社会学,首先你就要知道、了解这些概念。

了解社会学概念最好的办法不是去阅读经典社会学家的理论书籍和他们的专业分析,方法实际上很简单,就是找一本写得比较通俗的社会学概论。不要以为《社会学概念》是很多中国学者的中规中矩之作,但他们往往体系健全,概念简单,所以是弄清楚社会学概念的最佳读本。通常阅读概论我建议三个步骤,第一步阅读中国学者的社会学概论,比如郑杭生的《社会学概论新修》、彭华民杨心恒的《社会学概论》、边燕杰陈皆明的《社会学概论》。当然任何一本体系完整的都可以。第二步阅读国外学者写的不那么厚的社会学概论,这个你到图书馆里去找,一般出版的年份稍早一些,现在市面上不好买,但往往写的非常简单明了,可读性高。第三步阅读国外名家写的大部头的社会学概论了。这里推荐的是波普诺的《社会学》和理查德.谢弗的《社会学与生活》。注意,不推荐吉登斯的《社会学》。

步骤很清晰,但往往会反馈的一个问题就是不理解。是的,如果对社会学不是很了解,起初读这些内容的确有一定的理解难度。但我觉得针对理解的问题,有两个办法,一是反复,二是反思。反复,就是指对内容反复的读,中国古人的读经就是这样的道理,中国还有句古话,“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同样的内容你反复的读,到了一定程度会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反思,则是调动自己的思考过程,可以是自己一个人的反思,也可以是与其他人沟通交流后的反思。

这里另外给视觉控推荐一本小书《视图社会学》,里面全部是用图画的方式,把社会学的主要概念一一画出来。总之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是一年左右吧,你会建立对社会学的一个基本认知,知道社会学的一些主要概念以及这门学科在讲什么。

三、体系。这是入门的关键环节,你要建立关于社会学学科知识的体系,也就是社会学的知识地图。如果说概念是打基础,那么体系就是稳结构。你要通过阅读和课程把社会学的整体知识框架建立起来,这有利于你对整个社会学全貌的理解。

大的框架,社会学无外乎包括理论、方法和应用。理论就是古典、现代和后现代,方法就是定量和定性,应用就是利用方法建构研究问题的理论。好了,知道这些大的框架,再为每个内容划分出更细的内容,这就是建体系的过程。

当然这个过程是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来完成的。但有一点需要说明的,建体系的书尽量还是以中国人写的书为主,经典名著之类的还不到阅读的时候。所以以理论为例,周晓虹《西方社会学历史与体系》(第一卷)是写古典理论中最容易阅读的书籍,杨善华的《西方社会学理论》、贾春增的《外国社会学史》也都是国内写理论比较好的书籍。至于经典书籍,我是觉得可以放到读研的时候读,这个时候如果需要了解,利用一些导读性的书籍就可以,比如谢立中《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如果非要读,我推荐涂尔干的《自杀论》,以及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注意这个阶段读了,其实跟没读没有多大区别,唯一的区别可能就在于你可以跟别人讲你读过。至于后现代社会学什么的,你不懂没有关系,其实很多老师都不懂,但不影响他成为社会学的老师,因为这根本就不是社会学的核心领域,留到最后一个阶段来看吧。

至于方法,定量的先看社会统计学和调查方法,比如风笑天的《社会研究方法》和《现代社会调查方法》,重点推荐李沛良的《社会研究的统计应用》,这本书唯一的缺陷就是里面的名词可能和我们通俗的说法不一致。至于质性研究什么的,可以放到以后再说。

至于应用研究,好的定量研究可能大家还看不懂,所以这一阶段大家可以了解一些比较简单、有趣的社会学研究。比如黄锦清的《黄河边的中国》、应星《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怀特的《街角社会》、李培林《村落的终结》、于建嵘《岳村政治》、文卡特斯《黑帮老大的一天》、潘绥铭《存在与荒谬 : 中国地下“性产业”考察》等等。

当然,还有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就是开始阅读接近专业的社会学期刊上的论文,注意不是专业,而是接近专业,如果是纯粹专业的,比如《社会学研究》、《社会》的这些文章,你还是看不懂,所以一些学报或者一些综合性社会科学刊物上的社会学类的文章可以拿来看。考虑到现在是网络社会,所以一些社会学的网站、微博和微信也都是好的途径。比如中国社会学网、社会学吧、社会学视野网。

四、实践。入门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实践,如果是纯粹的书本和理论知识,还不代表入门,社会学的入门还必须要加上实践,也就是能够应用社会学的专业知识。这里的实践包括方法的实践和理论的实践。

方法的实践,就是能够应用社会学的专业方法去做研究,要会编一份问卷,会做一次调查和一个访谈,会做一次统计。只有你亲身经过了这一个过程,你才会了解社会学的核心之一,就在于它的研究方法。如果没有经历过这一个过程,就是不完整的。理论的实践,就是能够应用社会学的理论体系、思考视角去分析一个问题,当然最好是写成文章。概括起来就是能够用社会学的语言去阐述你的社会学思维。只有完成这个,才代表你的社会学入门了。

所以回顾前面,从建立印象、接触概念、形成体系、完成实践,如果每一步都顺利完成,你基本上就已经完成社会学的入门阶段了。

五、深耕。前四个阶段是入门,只有这个阶段才是升华,是你继续深入探索社会学精华部分的进阶。当然深耕的过程是个很长的阶段,可以是大学的两年,也可以是研究生阶段,还可以伴随你的一辈子。

深耕首先是知识的深耕,你要接触到社会学的不同理论流派,每一派都有自己的代表作;你要接触到不同的社会学史,不要忽略中国的社会学史;你还要接触不同的社会学方法,统计技术的不断更新,质性访谈的不断深化;你还要接触不同学者的思维;你还要接触不同领域的社会学知识运用;你还要接触社会学知识的不断扩展,以及社会学对其他知识领域的反抗;等等。那些经典的社会学书籍,就是这个时候你才需要去研读的。比如举一个例子,最出名的《社会学想象力》应该是你这个时候才要去阅读的。虽然每一份书单上都有这本书,但强烈建议初学的人不需要看,同样的道理是你会被深涩的阅读和缺少整体理解的体系所阻绊,而到了这个阶段,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深耕,去阅读就是非常必要了。

其实深耕还是你自己思维的进阶。你要从知识的存量中汲取营养,形成你自己的观点,构建你自己的知识命题和理论思考,也就是说要形成属于你的社会学见识。


相关文章

  • 网易公开课大全
  • 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体育法> 西卡罗来纳州大学<日语入门> 哥伦比亚大学<病毒学> 亚利桑那大学<宇宙起源> 麻省理工<单变量微积分习题课> 耶鲁大学<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g ...查看


  • 平面设计如何快速入门?
  • www.fydesigner.com 免费试学/ 一对一辅导/项目实训/就业保障 平面设计如何快速入门? 平面设计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好的,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平面设计,因此平面设计师成为很多人羡慕的专业技术人才:如今,想要在社会是占有一席之地,掌 ...查看


  • 初中化学如何入门好
  • 初中化学如何入门好 对初中生而言,升入初三,就要增学一门新的基础自然科学--化学.初中化学是化学学习的启蒙阶段,是化学学习的基石.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学科,掌握和应用化学科学,对于工农业生产.科技.能源 ...查看


  • 初学者英语学习该如何入门
  • 阿卡索外教网:http://www.acadsoc.com.cn 初学英语学习该如何入门 英语的主要作用是作为人们的交流工具,而真正掌握英语又是以准确.地道的发音为前提的.所以很多人学了多年的英语不得其门而入,正是在了这一关键点上没有做好, ...查看


  • 各领域入门书籍推荐
  • . 各领域入门书籍推荐 师从天才 作者 : [美] 罗伯特·卡尼格尔 出版社 :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评语 : sunfield推荐(药理学):介绍里说这本书说的是科研界的师承关系,其实大部分讲的是现代药理学的发展史. 2. 普通生物学 作 ...查看


  • 哲学入门提高书籍推荐大全(做一个有思想有灵魂的人)
  • 学习前谨记 生活中有哲学的精神可以优化人的思维方式.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使得人能够不断超越自己.而读书能给予人一种生活无穷的乐趣和心灵的陶冶.哲学与读书溶入生活过程中,便使得人既有着智慧的思维认识,同时也具有了心灵的愉悦.学点哲学.读点好书, ...查看


  • 和初学者漫谈怎样学习英语
  • "怎样才能学好英语?"虽然这是一个说滥了的题目,但其实很难回答.我在北外教了整整40年英语,学生几乎年年拿这个问题考我,可我从来没能作出自己感到满意的答复.学会一种语言,涉及的方方面面实在太多了.现在我仅就某些具体问题谈 ...查看


  • 心理学入门必读书籍.
  • 分享| 2013-07-06 14:08匿名 | 浏览 25452 次 我是一个学生,学习还比较好,在课外上网发现了心理学,从此对这们学课有了极大的兴趣,我想认真学习它,看了一些书,才发现心理学的精深,我想朋友们推荐一些心理学书籍. 201 ...查看


  • 八字入门基础知识 1
  • 八字入门基础知识 一一大成之道国学研究院张成院长 如何排八字,排八字简单方法八字预测术也称为四柱预测学,由年.月.日.时组成,就叫四柱,每一个柱上分别是两个字组成,所以也称为八字.始于宋朝,有徐子平(原名徐子升)所创,根据人出生的年月日时,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