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晋江市安海镇养正中心小学 施妮说到作文,大多学生“谈虎色变”,畏惧作文。有的苦恼没有东西写,有的不知道怎样串成文章,有的担心写不具体。如何让学生在写作时快快乐乐落笔,轻轻松松作文呢?我在作文教学中作了如下的尝试。一、因人制宜,由“怕写”变“乐写”。 刚开始学作文,学生的写作基础和潜能各不相同,起点也就各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因材施教,分层制定难度适中的目标,实行因人而异的训练方法,鼓励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内尽可能地发挥出最好的习作水平,让他们都能够摘着“果子”,树立起写作信心。如后进生的作文我常采用“降低要求,差中找优,小处着手”。只要有一个词用得生动,或一句话写得好,或一个地方有新意,就给予鼓励,让他们觉得“我也会写”,由“怕写”向“要写”、“乐写”迈步,循序渐进,最后达到共同的目标。二、找“下锅之米”,为有源头活水来。学生写作文最苦恼的莫过于“无米下锅”。的确,没有米做不出饭,没有豆子榨不出油。那么,“下锅之米”要从何而来呢?小学生积累材料,主要有以下途径: 1、在阅读中找。要写好作文,语言材料的积累是基础。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大量阅读的条件,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学会阅读,喜欢阅读,自主阅读。在读中自悟,在读中自得,撷取精华,记住其中的要点、自己的感受以及妙词佳句、古诗名句和名人名言等,分门别类地摘录在笔记本上。同时,鼓励学生朗读、背诵好文章。丰富学生的语言材料,这是作文前的不断蓄势、屯聚的过程。待作文时,学生遗词造句一触即发,得心应手,再不感到“心中有话写不出”。2、在生活中找。“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我们身边每天都发生着不计其数的新鲜事,可惜,有些学生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可见,无材可写的根源是不善于观察,仅做生活的旁观者。因此,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做生活的主人,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有益活动,扩大学生的生活面。同时,必须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主动获取写作素材。如单元作文训练《家乡的变化》,我让学生走出校园,贴近生活找事例。学生深入到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去,或看,或听,或想,或问,捕捉到各种写作素材,有惊,有喜,有趣,学生有内容写,就能写得无拘无束,多姿多彩。有的写家乡色彩纷呈的广告牌、有的写爷爷爱好的变化,有的写晋江机场,有的写家乡特产土笋冻走向全国,有的写安平别墅区,有的写校园变化,有的写旧街老貌换新颜,有的写妈妈学英语、学开车,有的写家里工厂举办的网上博览会,还有的写外来人口的涌入……学生走进生活,思想活跃了,呈现出“领异标新二月花”的情景。3、在回忆中找。实践证明,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坚持写日记是一个有效的途径,但这也会给学生造成较重的课业负担。我让学生将“日记”改为“日忆”,养成“每日一忆”的好习惯。只要求学生在入睡前,把一天中经历的事情回想一下,把有意义的事情挑选出来,想想用它可以写成什么作文。如果每天都能“忆”起一两件可写之事,动笔时就不愁“无米下锅”。4、在交流中找。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经历都各不相同。班里经常性地召开新闻发布会或素材交流会,为学生提供机会,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拓展素材积累空间。开阔了眼界,开拓了思路,作文时学生能从多角度、多方面看问题,形成了思维的新颖性和独创性,日久天长,一个个有创意的素材便“呼之欲出”。三、集思广益,更上一层楼。作文要流光溢彩,焕发生命活力,必须在打好草稿后不惮其烦、反复修改、精心打磨。采用自改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价,教师评议、循环修改等办法,可以集思广益,“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样做对提高作文水平大有裨益。如单元作文训练《家乡的变化》,我在学生完成草稿后,让他们对自己的写作成果自改自评,自我检省。能进行自我完善的地方先自己修改,觉得有不满意的,又无法自我修改的地方要做上记号。接着小组学生互相讨论每一篇习作中哪些地方需要改动,该怎么修改,哪些地方写得好,值得学习。学生畅所欲言,主动参与,学会了接纳,学会了汲取,也学会了进取。然后我让学生把作文带回家和家长共同修改。家长对评价自己孩子的作文很有兴趣,并且要求也最高。因为写的是《家乡的变化》,大部分家长都能够较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作文,和学生交流、探讨,给学生以启发。在经过了交替进行,变换“口味”的修改后,我让学生再次自改作文,而后交上来让教师进行批改。最后,择取部分习作,在班上进行集体评议。四、体验成功,枝枝红杏出墙去。“宝剑锋从磨砺出”,经过一段时间的辛勤劳作,学生的作文水平上了一个档次,于是我通过举行展览、自编作文报、出班级作文选、网上发表作文、定期评选“进步之星”“希望之星”等形式,鼓励学生积极投稿、参与征文活动、参加作文竞赛,让学生体验写作的快乐,享受成功的幸福,以培养持久的写作兴趣。如《家乡的变化》一题,我班有三位学生参加了镇、市、省级的征文比赛,均获奖。另有一位同学的作文《我爱家乡》在“市庆十周年”的特刊中刊登出来。在各级作文刊物、少先队读物中学生发表的作文有《未来的我》《路》《美丽的大海》《信·电话·网络》《我是一只信鸽》《龟兔赛跑之科技版》《小鸟试飞》《大战流星》《我自信,我能行》等文章。在国家、省、市级的作文比赛中也有多位同学获奖。“枝枝红杏出墙去”,学生感受到写作所带来的欢乐,更乐于练笔,力争描绘“春色满园关不住”的场景,结出丰硕的果实。
福建省晋江市安海镇养正中心小学 施妮说到作文,大多学生“谈虎色变”,畏惧作文。有的苦恼没有东西写,有的不知道怎样串成文章,有的担心写不具体。如何让学生在写作时快快乐乐落笔,轻轻松松作文呢?我在作文教学中作了如下的尝试。一、因人制宜,由“怕写”变“乐写”。 刚开始学作文,学生的写作基础和潜能各不相同,起点也就各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因材施教,分层制定难度适中的目标,实行因人而异的训练方法,鼓励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内尽可能地发挥出最好的习作水平,让他们都能够摘着“果子”,树立起写作信心。如后进生的作文我常采用“降低要求,差中找优,小处着手”。只要有一个词用得生动,或一句话写得好,或一个地方有新意,就给予鼓励,让他们觉得“我也会写”,由“怕写”向“要写”、“乐写”迈步,循序渐进,最后达到共同的目标。二、找“下锅之米”,为有源头活水来。学生写作文最苦恼的莫过于“无米下锅”。的确,没有米做不出饭,没有豆子榨不出油。那么,“下锅之米”要从何而来呢?小学生积累材料,主要有以下途径: 1、在阅读中找。要写好作文,语言材料的积累是基础。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大量阅读的条件,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学会阅读,喜欢阅读,自主阅读。在读中自悟,在读中自得,撷取精华,记住其中的要点、自己的感受以及妙词佳句、古诗名句和名人名言等,分门别类地摘录在笔记本上。同时,鼓励学生朗读、背诵好文章。丰富学生的语言材料,这是作文前的不断蓄势、屯聚的过程。待作文时,学生遗词造句一触即发,得心应手,再不感到“心中有话写不出”。2、在生活中找。“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我们身边每天都发生着不计其数的新鲜事,可惜,有些学生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可见,无材可写的根源是不善于观察,仅做生活的旁观者。因此,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做生活的主人,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有益活动,扩大学生的生活面。同时,必须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主动获取写作素材。如单元作文训练《家乡的变化》,我让学生走出校园,贴近生活找事例。学生深入到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去,或看,或听,或想,或问,捕捉到各种写作素材,有惊,有喜,有趣,学生有内容写,就能写得无拘无束,多姿多彩。有的写家乡色彩纷呈的广告牌、有的写爷爷爱好的变化,有的写晋江机场,有的写家乡特产土笋冻走向全国,有的写安平别墅区,有的写校园变化,有的写旧街老貌换新颜,有的写妈妈学英语、学开车,有的写家里工厂举办的网上博览会,还有的写外来人口的涌入……学生走进生活,思想活跃了,呈现出“领异标新二月花”的情景。3、在回忆中找。实践证明,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坚持写日记是一个有效的途径,但这也会给学生造成较重的课业负担。我让学生将“日记”改为“日忆”,养成“每日一忆”的好习惯。只要求学生在入睡前,把一天中经历的事情回想一下,把有意义的事情挑选出来,想想用它可以写成什么作文。如果每天都能“忆”起一两件可写之事,动笔时就不愁“无米下锅”。4、在交流中找。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经历都各不相同。班里经常性地召开新闻发布会或素材交流会,为学生提供机会,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拓展素材积累空间。开阔了眼界,开拓了思路,作文时学生能从多角度、多方面看问题,形成了思维的新颖性和独创性,日久天长,一个个有创意的素材便“呼之欲出”。三、集思广益,更上一层楼。作文要流光溢彩,焕发生命活力,必须在打好草稿后不惮其烦、反复修改、精心打磨。采用自改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价,教师评议、循环修改等办法,可以集思广益,“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样做对提高作文水平大有裨益。如单元作文训练《家乡的变化》,我在学生完成草稿后,让他们对自己的写作成果自改自评,自我检省。能进行自我完善的地方先自己修改,觉得有不满意的,又无法自我修改的地方要做上记号。接着小组学生互相讨论每一篇习作中哪些地方需要改动,该怎么修改,哪些地方写得好,值得学习。学生畅所欲言,主动参与,学会了接纳,学会了汲取,也学会了进取。然后我让学生把作文带回家和家长共同修改。家长对评价自己孩子的作文很有兴趣,并且要求也最高。因为写的是《家乡的变化》,大部分家长都能够较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作文,和学生交流、探讨,给学生以启发。在经过了交替进行,变换“口味”的修改后,我让学生再次自改作文,而后交上来让教师进行批改。最后,择取部分习作,在班上进行集体评议。四、体验成功,枝枝红杏出墙去。“宝剑锋从磨砺出”,经过一段时间的辛勤劳作,学生的作文水平上了一个档次,于是我通过举行展览、自编作文报、出班级作文选、网上发表作文、定期评选“进步之星”“希望之星”等形式,鼓励学生积极投稿、参与征文活动、参加作文竞赛,让学生体验写作的快乐,享受成功的幸福,以培养持久的写作兴趣。如《家乡的变化》一题,我班有三位学生参加了镇、市、省级的征文比赛,均获奖。另有一位同学的作文《我爱家乡》在“市庆十周年”的特刊中刊登出来。在各级作文刊物、少先队读物中学生发表的作文有《未来的我》《路》《美丽的大海》《信·电话·网络》《我是一只信鸽》《龟兔赛跑之科技版》《小鸟试飞》《大战流星》《我自信,我能行》等文章。在国家、省、市级的作文比赛中也有多位同学获奖。“枝枝红杏出墙去”,学生感受到写作所带来的欢乐,更乐于练笔,力争描绘“春色满园关不住”的场景,结出丰硕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