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有引力与航天之向心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

浅谈万有引力与航天之向心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

杨倩倩

关键字:万有引力 航天 重力加速度 地球卫星 教学

在学习了全日制高中物理必修二第四章《万有引力及其应用》中的天体运动之后,很多同学认为重力加速度就与向心加速度是一回事,即向心加速度就等于重力加速度,重力就等于向心力,从而出错。其实不然,下我们从力与运动的关系来分析这个问题。 万有引力定律:(law of universal gravitation )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条定律,1687年为牛顿所发现。任何物体之间都有相互吸引力,这个力的大小与各个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例,而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如果用M 、m 表示两个物体的质量,r 表示它们间的距离,则物体间相互吸引力为F= GMm/r,G 称为万有引力常数,其值约为6.67×10 单位 N·㎡ /kg 。为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亨利·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得。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和提出,使我们认识到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种基本作用,更重要的是把其应用于天体的运动以及航天技术的研究当中,从而开创了人类探索宇宙奥妙的新纪元。 万有引力与航天这章内容比较晦涩难懂,公式比较多学生容易混淆,万有引力公式与圆周运动公式相结合,得出一系列的公式。如何能在繁杂的公式中找出其中的奥秘,关键还是要搞清楚万有引力与航天的规律。

欲解决此类问题,现归纳以下几条依据:

在地球上的物体:

(1)考虑地球的自转:重力是万有引力产生的,由于地球的自转,因而地球表面的物体随地球自转时需要向心力。重力实际上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另一个分力就是物体随地球自转时需要的向心力。如图所示,由于纬度的变化,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F 也不断变化,因而地球表面物体的重力随纬度的变化而变化,即重力加速度g 随纬度变化而变化。 其中G 为万有引力常量,M 为地球的质量,m 为地面物体的质量,R 为地球半径,r 为随着纬度的变化物体距离轴线的长度。(万有引力向量=重力向量+向心力向量) GMm/R222-11 =mg+ mw2r

因为同一个物体的W 相等,随着纬度的增加r 越来越小,但是万有引力

GMm/R2不变,mg 越来越大即:随着纬度的增加,重力加速度g

越来越大。因

此在南北极重力加速度最大,在赤道附近最小。

向心加速度:

GMm/R2 =mg+ ma g>> a=w2r

=mg+ mw2r =(2π/T)2r

=mg+ m(2π/T)r = V/r 22

=mg+ mV2/r

重力加速度>>向心加速度

相关公式的推导:GMm/R =mg+ mV/r 或 GMm/R =mg+ m(2π/T)r

(2)忽略地球的自转:在赤道处R=r,物体的万有引力分解的两个分力f 向和mg 刚好在一条直线上, 则有F=mg+f向,所以,mg=F-f向=GMm/R-mw R

因地球自转角速度很小, GMm/R>>mw R 所以GMm/R≈mg ,(一般情况下不考虑自转带来的影响,认为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只有在南北极时物体不随地球自转GMm/R =mg)

“GM=gR2”通常称为黄金代换式,在解题时经常用到。

假设地球自转加快,即mg=GMm/R-mw R 知物体的重力将变小. 当GMm/R =mwR 时,[1**********]222mg=0此时地球上物体无重力,但是它要求地球自转的角速度w=GM/R3,比现在地球自转角速度要大得多。

地球附近的近地卫星:

通常把高度在500千米以下的航天器轨道称为低轨道,500千米~2000千米高的轨道称为中轨道。中、低轨道合称为近地轨道(又称顺行轨道)。近地卫星是指轨道在地球表面附近的卫星,计算时轨道半径可近似取地球半径(这一点很重要)即:近地卫星:转动半径(R+h)≈地球半径R

GMm/(R+h)2 = ma → GMm/R2 = ma

= mw2(R+h) → = mw2R

= mV/(R+h) → = mV/R

= m(2π/T)(R+h) → = m(2π/T)R 2222

(1)轨道半径(R+h)≈R;运行速度v =

大绕行速度; GM =(R+h) g (R+h) =7.9km∕s,是所有卫星的最

(2)运行的周期为T=85min,是所有卫星最小周期;

(3)向心加速度a =g ≈9.8m∕s ,是所有卫星的最大加速度。

(4)向心加速度a =g=w R=V/R=(2π/T)R=GM/R 2222 2

GM 角速度ω=R 3 R 3周期T =2π GM

重力加速度=向心加速度

人造卫星在离地面h 的高空中运行,它处于一种完全失重状态,其重力G =0,则重力加速度g =0。但卫星受到了它与地球之间的万有引力F 万,此F 万完全来提供卫星绕地球做圆周F 万=G

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公式

a =Mm Mm =G =ma r 2(R +h ) 2得到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GM (R +h ) 2,方向指向地球的球心。现在我们设想一下,如果某一时刻,卫星的速度为零,那么想一下,此时的卫星具有的加速度是多少?

假如卫星的环绕速度变为零,但它受到的万有引力不变,仍然与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时受到的万有引力一样,只不过。此时的万有引力扮演的角色发生了改变,卫星做圆周运动时,F 万完全用来向心力,而当v 环绕

g ==0时,F 万全部用来提供卫星的重力,所以卫星的重力加速度GM (R +h ) 2,方向与F 万同向,即指向球心。也可以从另外途径来证明此结果。

mg ' =G Mm

(R +h ) 2 (1) 当卫星的环绕速度为零时,它受到的重力:

mg =G 又因为在地球表面,我们可以得到:

' Mm R 2 (2) R 2

g =g 2(R +h ) (3) 从以上(1)(2)两式,得到

2GM =gR 在上文中,我们已得到,代入(3)式,得:g ' =GM (R +h ) 2,方向指向球心。

由此得到同样的结果。

根据以上的分析,对于同一颗卫星,在同一位置的两种不同状态下,其向心加速度和重力加速度是一样的,不但大小一样,而且方向也一样。

地球远地卫星:

距离地球比较远,距离地球的高度不可以忽略,卫星距离地心r=R+H

GMm/(R+ H)2 = ma → GMm/r2 = ma

= mw2(R+ H) → = mw2r

= mV/(R+ H) → = mV/r

= m(2π/T)(R+ H) → = m(2π/T)r 2222

r 3

向心加速度a= w r 周期T =2π GM 2

=V2/r 角速度ω=

=(2π/T)2r

= GM/r2

地球同步卫星: GM 3r

即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又称对地静止卫星,是运行在地球同步轨道上的人造卫星。所谓同步轨道卫星,是指:卫星距离地球的高度约为h=36000 km,卫星的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运行轨道为位于地球赤道平面上圆形轨道、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相等,即23时56分4秒,卫星在轨道上的绕行速度约为3.1公里/秒,等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在地球同步轨道上布设3颗通讯卫星,即可实现除两极外的全球通讯。

3v =GM R +h ) =3. 07⨯10m /s ; (1) 线速度

-5(2) 角速度ω=(R +h ) =7. 24⨯10rad /s ;

4(3) 周期T =24h =8. 64⨯10s ;

2a =GM (R +h ) =0. 22m /s (4) 向心加速度;

32

r =R +h =

(5) 轨道半径T 2GM 7=4. 2⨯10m 24π;

7(6) 对地高度h =3. 6⨯10m ;

以后我们在分析这类问题时,首先要明确研究的是地球表面随地球自转的物体还是上

升到空中成为地球的卫星的物体,重力加速度是否等于向心加速度,要分类讨论。严谨的学习态度,才是学习物理的金钥匙。

浅谈万有引力与航天之向心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

杨倩倩

关键字:万有引力 航天 重力加速度 地球卫星 教学

在学习了全日制高中物理必修二第四章《万有引力及其应用》中的天体运动之后,很多同学认为重力加速度就与向心加速度是一回事,即向心加速度就等于重力加速度,重力就等于向心力,从而出错。其实不然,下我们从力与运动的关系来分析这个问题。 万有引力定律:(law of universal gravitation )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条定律,1687年为牛顿所发现。任何物体之间都有相互吸引力,这个力的大小与各个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例,而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如果用M 、m 表示两个物体的质量,r 表示它们间的距离,则物体间相互吸引力为F= GMm/r,G 称为万有引力常数,其值约为6.67×10 单位 N·㎡ /kg 。为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亨利·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得。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和提出,使我们认识到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种基本作用,更重要的是把其应用于天体的运动以及航天技术的研究当中,从而开创了人类探索宇宙奥妙的新纪元。 万有引力与航天这章内容比较晦涩难懂,公式比较多学生容易混淆,万有引力公式与圆周运动公式相结合,得出一系列的公式。如何能在繁杂的公式中找出其中的奥秘,关键还是要搞清楚万有引力与航天的规律。

欲解决此类问题,现归纳以下几条依据:

在地球上的物体:

(1)考虑地球的自转:重力是万有引力产生的,由于地球的自转,因而地球表面的物体随地球自转时需要向心力。重力实际上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另一个分力就是物体随地球自转时需要的向心力。如图所示,由于纬度的变化,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F 也不断变化,因而地球表面物体的重力随纬度的变化而变化,即重力加速度g 随纬度变化而变化。 其中G 为万有引力常量,M 为地球的质量,m 为地面物体的质量,R 为地球半径,r 为随着纬度的变化物体距离轴线的长度。(万有引力向量=重力向量+向心力向量) GMm/R222-11 =mg+ mw2r

因为同一个物体的W 相等,随着纬度的增加r 越来越小,但是万有引力

GMm/R2不变,mg 越来越大即:随着纬度的增加,重力加速度g

越来越大。因

此在南北极重力加速度最大,在赤道附近最小。

向心加速度:

GMm/R2 =mg+ ma g>> a=w2r

=mg+ mw2r =(2π/T)2r

=mg+ m(2π/T)r = V/r 22

=mg+ mV2/r

重力加速度>>向心加速度

相关公式的推导:GMm/R =mg+ mV/r 或 GMm/R =mg+ m(2π/T)r

(2)忽略地球的自转:在赤道处R=r,物体的万有引力分解的两个分力f 向和mg 刚好在一条直线上, 则有F=mg+f向,所以,mg=F-f向=GMm/R-mw R

因地球自转角速度很小, GMm/R>>mw R 所以GMm/R≈mg ,(一般情况下不考虑自转带来的影响,认为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只有在南北极时物体不随地球自转GMm/R =mg)

“GM=gR2”通常称为黄金代换式,在解题时经常用到。

假设地球自转加快,即mg=GMm/R-mw R 知物体的重力将变小. 当GMm/R =mwR 时,[1**********]222mg=0此时地球上物体无重力,但是它要求地球自转的角速度w=GM/R3,比现在地球自转角速度要大得多。

地球附近的近地卫星:

通常把高度在500千米以下的航天器轨道称为低轨道,500千米~2000千米高的轨道称为中轨道。中、低轨道合称为近地轨道(又称顺行轨道)。近地卫星是指轨道在地球表面附近的卫星,计算时轨道半径可近似取地球半径(这一点很重要)即:近地卫星:转动半径(R+h)≈地球半径R

GMm/(R+h)2 = ma → GMm/R2 = ma

= mw2(R+h) → = mw2R

= mV/(R+h) → = mV/R

= m(2π/T)(R+h) → = m(2π/T)R 2222

(1)轨道半径(R+h)≈R;运行速度v =

大绕行速度; GM =(R+h) g (R+h) =7.9km∕s,是所有卫星的最

(2)运行的周期为T=85min,是所有卫星最小周期;

(3)向心加速度a =g ≈9.8m∕s ,是所有卫星的最大加速度。

(4)向心加速度a =g=w R=V/R=(2π/T)R=GM/R 2222 2

GM 角速度ω=R 3 R 3周期T =2π GM

重力加速度=向心加速度

人造卫星在离地面h 的高空中运行,它处于一种完全失重状态,其重力G =0,则重力加速度g =0。但卫星受到了它与地球之间的万有引力F 万,此F 万完全来提供卫星绕地球做圆周F 万=G

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公式

a =Mm Mm =G =ma r 2(R +h ) 2得到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GM (R +h ) 2,方向指向地球的球心。现在我们设想一下,如果某一时刻,卫星的速度为零,那么想一下,此时的卫星具有的加速度是多少?

假如卫星的环绕速度变为零,但它受到的万有引力不变,仍然与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时受到的万有引力一样,只不过。此时的万有引力扮演的角色发生了改变,卫星做圆周运动时,F 万完全用来向心力,而当v 环绕

g ==0时,F 万全部用来提供卫星的重力,所以卫星的重力加速度GM (R +h ) 2,方向与F 万同向,即指向球心。也可以从另外途径来证明此结果。

mg ' =G Mm

(R +h ) 2 (1) 当卫星的环绕速度为零时,它受到的重力:

mg =G 又因为在地球表面,我们可以得到:

' Mm R 2 (2) R 2

g =g 2(R +h ) (3) 从以上(1)(2)两式,得到

2GM =gR 在上文中,我们已得到,代入(3)式,得:g ' =GM (R +h ) 2,方向指向球心。

由此得到同样的结果。

根据以上的分析,对于同一颗卫星,在同一位置的两种不同状态下,其向心加速度和重力加速度是一样的,不但大小一样,而且方向也一样。

地球远地卫星:

距离地球比较远,距离地球的高度不可以忽略,卫星距离地心r=R+H

GMm/(R+ H)2 = ma → GMm/r2 = ma

= mw2(R+ H) → = mw2r

= mV/(R+ H) → = mV/r

= m(2π/T)(R+ H) → = m(2π/T)r 2222

r 3

向心加速度a= w r 周期T =2π GM 2

=V2/r 角速度ω=

=(2π/T)2r

= GM/r2

地球同步卫星: GM 3r

即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又称对地静止卫星,是运行在地球同步轨道上的人造卫星。所谓同步轨道卫星,是指:卫星距离地球的高度约为h=36000 km,卫星的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运行轨道为位于地球赤道平面上圆形轨道、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相等,即23时56分4秒,卫星在轨道上的绕行速度约为3.1公里/秒,等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在地球同步轨道上布设3颗通讯卫星,即可实现除两极外的全球通讯。

3v =GM R +h ) =3. 07⨯10m /s ; (1) 线速度

-5(2) 角速度ω=(R +h ) =7. 24⨯10rad /s ;

4(3) 周期T =24h =8. 64⨯10s ;

2a =GM (R +h ) =0. 22m /s (4) 向心加速度;

32

r =R +h =

(5) 轨道半径T 2GM 7=4. 2⨯10m 24π;

7(6) 对地高度h =3. 6⨯10m ;

以后我们在分析这类问题时,首先要明确研究的是地球表面随地球自转的物体还是上

升到空中成为地球的卫星的物体,重力加速度是否等于向心加速度,要分类讨论。严谨的学习态度,才是学习物理的金钥匙。


相关文章

  • 人造卫星变轨问题专题
  • 人造卫星变轨问题专题 一.人造卫星基本原理 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所需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轨道半径r确定后,与之对应的卫星线速度v= GMGMr3 .周期T=2π.向心加速度a=2也都是唯一确定的. rrGM 如果卫星的质量是确定 ...查看


  • 万有引力典型题目
  • 万有引力与天体运动 方法一."T.r"计算法 在知道"T.r"或"v.r"或"ω.r"的情况下,根据思路一可计算出中心天体的质量,这种方法统称为"T. ...查看


  • 卫星变轨问题错解分析
  • 卫星变轨问题易错题分析 随着我国载人航天的成功,特别是"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的顺利发射,变轨问题逐渐成为高考命题的热点,近几年高考中多次出现涉及变轨问题的高考题.但是由于变轨问题涉及的相关知识较多,综合性较强,而在物理教材 ...查看


  • 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测试题1
  • 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 测试题 1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全对得4分,部分对的得2分,有错的得0分,共48分.) 1.第一次通过实验比较准确的测出引力常量的科学家是( ) A. 牛顿 B. 伽利略 C.胡克 D. 卡文迪许 ...查看


  • 万有引力与航天知识点
  • 万有引力与航天 一.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理解:(1)k是与太阳质量有关而与行星无关的常量. 由于行星的椭圆轨道都跟圆近似,在近似的计算中,可以认为行星都是以太阳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在这种情况下,a可代表轨道半径. (2)开普勒第三定律不 ...查看


  • 万有引力专题:多星变轨相逢等问题
  • 万有引力与航天专题 多星问题 经典例题 例题1. 如图1所示,两个靠得很近的恒星称为双星,这两颗星必须各以一定速度绕某一中心转动才不至于因万有引力而吸引在一起,已知双星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相距为l,万有引力常量为G,求: (1)双星转动 ...查看


  • 变轨问题总结
  • ) 人造卫星变轨问题专题 一.人造卫星基本原理 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所需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轨道半径r确定后,与之对应的卫星线速度v= GMr .周期T=2π r 3 GM .向心加速度a= GMr 2 也都是确定的.如果卫星 ...查看


  • 万有引力与航天 -典型例题(修改稿)
  • 万有引力与航天--例题 考点一 天体质量和密度的计算 1.解决天体(卫星) 运动问题的基本思路 (1)天体运动的向心力来源于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即 v 2Mm 4π2r 2 =ma n =m =m ωm r r T Mm (2)在中心天体表 ...查看


  • 万有引力与航天专题
  • [万有引力与航天专题] 1.万有引力定律 (1)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与两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两物体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2)公式: (3)适用条件: (4)基本应用:计算题中,将天体运动看作,万有引力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