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3复习提纲
第6课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
一、四大发明:
1、造纸术:西汉发明植物纤维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2、印刷术:世界现存最早唐代雕版印刷品《金刚经》(868年),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3、火药:唐代孙思邈《丹经》记载了火药配方,唐末用于军事,五代和宋被广泛应用(火炮,火枪,突火枪等),14世纪,经阿拉伯传入欧洲。
4、指南针:战国发明司南,北宋发明指南针,南宋运用到航海,13世纪传入西欧。 二、天文学:
中国古代形成了完整的天文学体系,并长时期处于世界前列。
1、世界最早的日食记录:殷商甲骨文;对彗星、哈雷彗星、太阳黑子的记录分别比欧洲早1000多年、670多年、800多年。 2我国最早天文著作战国《甘石星经》。(《石氏星表》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3、东汉张衡发明水运浑象仪(关于地球为圆形的见解比西欧早1000多年)和预知地震方位的地动仪
4、唐代僧一行与梁令瓒创制黄道游仪;世界首测子午线长度; 5、元代郭守敬制简仪(比西方早300年),编《授时历》(中国最精确历法)。 三、数学:
1、春秋战国出现九九乘法口诀与算筹计算法;元代珠算法 2、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东汉《九章算术》 3、南北朝祖冲之精确圆周率。(比欧洲早1000多年) 四、农书:
1、南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农书,总结北方农业生产经验 2、元代----王祯《农书》,重点生产工具改革,《农器图谱》
3、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总结历代经验,吸收最新实践成果,“中国近代科学先驱”;宋应星《天工开物》全面系统总结历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 五、医药学:
1、中国现存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编撰于战国,成书于西汉,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 2、东汉:张仲景(医圣)《伤寒杂病论》、“望闻问切”四诊法;
华佗制麻沸散,五禽戏
3、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药物学最高成就,含有生物进化思想,创世界当时最先进分类法
历史必修3复习提纲
第15课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
一、近代天文学: 1、哥白尼:(1)发表了《天体运行论》并创立了日心说。(2)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3)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 2、伽利略:(1)1609年以自制望远镜论证日心说的正确性。(2)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成为“近代科学之父”。(3)为牛顿经典力学创立奠定了基础。
二、牛顿经典力学:
(1)建立经典力学的基本体系,1687年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牛顿力学是经典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基础,也是现代工程力学等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牛顿力学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
(2)牛顿与莱布茨分别独立创立了微积分 三、近代生物学: 1、达尔文:(1)1859年发表《物种起源》,建立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严密的生物进化理论。1871年《人类的起源》,提出人类从猿进化而来的观点。(2)从根本上推翻了神创论。改变人们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位置的看法。
2、1863年赫胥黎《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从解剖学角度论证了人猿同祖的学说。 四、瓦特与蒸汽机:
(1)英国工业革命急需解决动力问题。瓦特成功对纽可门蒸汽机的改进。
(2)蒸汽机的使用,大大推动了机器普及和发展,为工业革命解决了动力问题。人类社会从此进入蒸汽时代。 五、爱迪生与电的应用:
(1)19世纪后期,电力作为新能源诞生,人类进入电力时代。
(2)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的努力(如发明电灯)极大促进了电力的广泛利用。 (3)以发电机为标志的电器技术,掀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又有力地推动了社会变革和能源进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历史必修3复习提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一、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1、汉字演变
① 起源: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刻画符号 ② 成熟:商代——甲骨文、商周——“金文” ③ 统一:秦——小篆、“隶书”
3、中国绘画的起源、演变过程
①起源:新石器时代;地面、岩壁、陶器上画;粗犷、浪漫 ②战国时期的发展:毛笔;人物肖像;绢帛;《人物龙凤图》 ③秦汉:帛画;珍禽异兽、神仙魔怪;神秘、古拙 ④ 魏晋南北朝:文人画;“以形写神”;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女史箴图》 ⑤ 隋唐:隋·展子虔《游春图》(现存最早的山水画);唐·阎立本《步辇图》;
唐·“画圣”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⑥宋到明清:文人画的发展
宋代——文人阶层壮大、理学兴起;山水画兴起并成为独立画种;更加注重意境 明清——个性更加彰显、画风不拘一格 ⑦民俗画的发展
宋代——商业兴盛、城市发展、市民兴起、文化普及;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明清——小说、戏剧迅速发展;插图、年画、壁画、剪纸、布贴画 4、中国古代绘画的基本特点
① 一方面盛行注重写实的宫廷和民间绘画;另一方面出现了非功利、主写意的文人画,融诗、书、画、印于一体
② 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表现手法灵活、自由
③ 在启迪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独立自主、不畏强暴等方面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文学成就 1、《诗经》、楚辞、汉赋:
《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赋比兴”手法和现实主义倾向。
楚辞:战国时期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离骚》) 汉赋:吸收了先秦《诗经》和楚辞表现手法的带韵散文。专重铺陈排比(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 2、唐诗、宋词、元曲: 唐诗——
(1)李白,体现了盛唐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诗仙”。
(2)杜甫,由盛唐到中唐体味着国破家亡的痛苦,诗风凝重浑厚,沉郁顿
挫,“诗圣”
(3)白居易,中唐后,批判黑暗现实表达了诗人对民间疾苦的深切同情。 宋词——
豪放派苏轼和辛弃疾,合称“苏辛”。 婉约派的柳永、李清照。 元曲——
元代汉族文人进取无望,用散曲抒发郁闷情怀。关汉卿《窦娥冤》 3、明清小说:
背景:工商业城镇兴起,商品经济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崛起。社会黑暗,矛盾加深有宋代话本作文化基础。 代表:(1)明代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
(2)晚明短篇小说集《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初刻
拍案惊奇》《续刻拍案惊奇》(即“三言”“二拍”)。 (3)清代批判现实主义:曹雪芹《红楼梦》、蒲松龄《聊斋志异》、
吴敬梓《儒林外史》。
三、戏剧发展的历程
1、戏剧的起源——傩舞的历史:
①原始时代出现的带有巫术色彩的原始宗教歌舞“傩戏”。
②先秦时傩成为国家祭祀和礼仪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汉时很盛行,唐设立了“梨园”
③宋代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设立专门娱乐场所“瓦舍”。两宋之际,出现了“南戏”。形成完备的戏曲形式。 2、戏曲的形成、成熟:
①元杂剧:元代进入古代戏曲的黄金时代,标志着中国戏曲的成熟。
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
②昆曲:明中叶到清中期,昆曲鼎盛时期。汤显祖《牡丹亭》。 3、京剧(“国粹”):
乾隆五十五年,徽戏剧团三庆班进京,随后四喜,和春,春台三班进京,统称“四大徽班”,逐渐在北京形成新剧种——“京剧”。(京剧的第一个繁盛期:同治,光绪)
历史必修3复习提纲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一、近现代西方文学的发展 1、浪漫主义诗歌
历史背景:18世纪到19世纪中叶,资产阶级统治下私欲横流,对现实的不满反映到文学领域,用人道主义道德感化世界。 代表:(1)英国的拜伦《恰尔德. 哈罗德游记》塑造了“拜伦式英雄” 和《唐璜》被誉
为“讽刺现代社会积弊”的百科全书 (2)雪莱: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西风颂》充满乐观主义精神 (3)德国的海涅《德国---- 一个冬天的童话》、法国的雨果《悲惨世界》 2、批判现实主义风格
历史背景: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尖锐,人们对现实社会进行冷静、深刻的审视与批判。 代表:(1)法国的巴尔扎克《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2)俄国的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是一部以反拿破仑侵略的战争为背景描写
战争为背景的社会史诗,具有非凡的时代感。 (3)法国司汤达《红与黑》、英国狄更斯《双城记》 3、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19世纪中叶后共产主义运动影响,俄国高尔基的《母亲》为革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
4、现代戏剧(荒诞派)
历史背景:面临世界大战和经济大萧条等社会危机的冲击,兴起了反传统、反理学的现代主义。 法国的贝克特《等待戈多》(1952)以荒诞的主题来表现出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的失望,苦闷和迷茫。《等待戈多》为荒诞派的开山之作,世界戏剧史上一座不可忘却的里程碑。 二、近现代音乐与艺术的发展
1、从古典音乐到浪漫主义音乐(18-19世纪之交) 贝多芬 《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 影响:(1)对交响曲的发展和创新,将声乐与器乐结合,开创了交响曲的新形式。
(2)贝多芬将古代音乐发展到极致,又开浪漫主义音乐的先河。 2、印象派绘画与音乐(19世纪下半叶) 绘画代表作:莫奈(法)《日出印象》《干草堆》《鲁昂大教堂》 音乐代表作:德彪西(法)《牧神午后. 前奏曲》确立了印象派音乐地位;《春》。
3、现代艺术的兴起(20世纪)
(1)20世纪来,欧洲艺术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过渡。在美术方面经历了印
象派,新印象派,后印象派等阶段,出现了塞尚,高更和凡. 高等人。 (2)在此基础上,又出现了现代派及其代表毕加索。 (3)现代音乐:新古典主义 三、电影与电视 1、电影的发展 起源:(1)19世纪末,摄影技术,缩短曝光,连续摄影等技术发明。
(2)1895年12月28日(世界电影日)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电影。 发展:(1)美国·格里菲斯对电影制作和摄影技术进行重大改革,称为“现
代电影之父”。
(2)1927年前的电影全是无声电影,被称为“默片时代”。
卓别林《城市之光》、《大独裁者》、《摩登时代》
(3)有声电影崛起,世界电影进入全面繁荣阶段。 2、电视的发展
1926年,英国人贝尔德发明电视。 功能:传播资讯、娱乐、远程教育等。 1958年中国电视节目正式播放。
历史必修3复习提纲
第6课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
一、四大发明:
1、造纸术:西汉发明植物纤维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2、印刷术:世界现存最早唐代雕版印刷品《金刚经》(868年),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3、火药:唐代孙思邈《丹经》记载了火药配方,唐末用于军事,五代和宋被广泛应用(火炮,火枪,突火枪等),14世纪,经阿拉伯传入欧洲。
4、指南针:战国发明司南,北宋发明指南针,南宋运用到航海,13世纪传入西欧。 二、天文学:
中国古代形成了完整的天文学体系,并长时期处于世界前列。
1、世界最早的日食记录:殷商甲骨文;对彗星、哈雷彗星、太阳黑子的记录分别比欧洲早1000多年、670多年、800多年。 2我国最早天文著作战国《甘石星经》。(《石氏星表》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3、东汉张衡发明水运浑象仪(关于地球为圆形的见解比西欧早1000多年)和预知地震方位的地动仪
4、唐代僧一行与梁令瓒创制黄道游仪;世界首测子午线长度; 5、元代郭守敬制简仪(比西方早300年),编《授时历》(中国最精确历法)。 三、数学:
1、春秋战国出现九九乘法口诀与算筹计算法;元代珠算法 2、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东汉《九章算术》 3、南北朝祖冲之精确圆周率。(比欧洲早1000多年) 四、农书:
1、南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农书,总结北方农业生产经验 2、元代----王祯《农书》,重点生产工具改革,《农器图谱》
3、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总结历代经验,吸收最新实践成果,“中国近代科学先驱”;宋应星《天工开物》全面系统总结历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 五、医药学:
1、中国现存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编撰于战国,成书于西汉,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 2、东汉:张仲景(医圣)《伤寒杂病论》、“望闻问切”四诊法;
华佗制麻沸散,五禽戏
3、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药物学最高成就,含有生物进化思想,创世界当时最先进分类法
历史必修3复习提纲
第15课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
一、近代天文学: 1、哥白尼:(1)发表了《天体运行论》并创立了日心说。(2)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3)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 2、伽利略:(1)1609年以自制望远镜论证日心说的正确性。(2)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成为“近代科学之父”。(3)为牛顿经典力学创立奠定了基础。
二、牛顿经典力学:
(1)建立经典力学的基本体系,1687年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牛顿力学是经典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基础,也是现代工程力学等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牛顿力学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
(2)牛顿与莱布茨分别独立创立了微积分 三、近代生物学: 1、达尔文:(1)1859年发表《物种起源》,建立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严密的生物进化理论。1871年《人类的起源》,提出人类从猿进化而来的观点。(2)从根本上推翻了神创论。改变人们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位置的看法。
2、1863年赫胥黎《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从解剖学角度论证了人猿同祖的学说。 四、瓦特与蒸汽机:
(1)英国工业革命急需解决动力问题。瓦特成功对纽可门蒸汽机的改进。
(2)蒸汽机的使用,大大推动了机器普及和发展,为工业革命解决了动力问题。人类社会从此进入蒸汽时代。 五、爱迪生与电的应用:
(1)19世纪后期,电力作为新能源诞生,人类进入电力时代。
(2)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的努力(如发明电灯)极大促进了电力的广泛利用。 (3)以发电机为标志的电器技术,掀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又有力地推动了社会变革和能源进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历史必修3复习提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一、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1、汉字演变
① 起源: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刻画符号 ② 成熟:商代——甲骨文、商周——“金文” ③ 统一:秦——小篆、“隶书”
3、中国绘画的起源、演变过程
①起源:新石器时代;地面、岩壁、陶器上画;粗犷、浪漫 ②战国时期的发展:毛笔;人物肖像;绢帛;《人物龙凤图》 ③秦汉:帛画;珍禽异兽、神仙魔怪;神秘、古拙 ④ 魏晋南北朝:文人画;“以形写神”;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女史箴图》 ⑤ 隋唐:隋·展子虔《游春图》(现存最早的山水画);唐·阎立本《步辇图》;
唐·“画圣”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⑥宋到明清:文人画的发展
宋代——文人阶层壮大、理学兴起;山水画兴起并成为独立画种;更加注重意境 明清——个性更加彰显、画风不拘一格 ⑦民俗画的发展
宋代——商业兴盛、城市发展、市民兴起、文化普及;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明清——小说、戏剧迅速发展;插图、年画、壁画、剪纸、布贴画 4、中国古代绘画的基本特点
① 一方面盛行注重写实的宫廷和民间绘画;另一方面出现了非功利、主写意的文人画,融诗、书、画、印于一体
② 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表现手法灵活、自由
③ 在启迪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独立自主、不畏强暴等方面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文学成就 1、《诗经》、楚辞、汉赋:
《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赋比兴”手法和现实主义倾向。
楚辞:战国时期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离骚》) 汉赋:吸收了先秦《诗经》和楚辞表现手法的带韵散文。专重铺陈排比(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 2、唐诗、宋词、元曲: 唐诗——
(1)李白,体现了盛唐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诗仙”。
(2)杜甫,由盛唐到中唐体味着国破家亡的痛苦,诗风凝重浑厚,沉郁顿
挫,“诗圣”
(3)白居易,中唐后,批判黑暗现实表达了诗人对民间疾苦的深切同情。 宋词——
豪放派苏轼和辛弃疾,合称“苏辛”。 婉约派的柳永、李清照。 元曲——
元代汉族文人进取无望,用散曲抒发郁闷情怀。关汉卿《窦娥冤》 3、明清小说:
背景:工商业城镇兴起,商品经济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崛起。社会黑暗,矛盾加深有宋代话本作文化基础。 代表:(1)明代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
(2)晚明短篇小说集《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初刻
拍案惊奇》《续刻拍案惊奇》(即“三言”“二拍”)。 (3)清代批判现实主义:曹雪芹《红楼梦》、蒲松龄《聊斋志异》、
吴敬梓《儒林外史》。
三、戏剧发展的历程
1、戏剧的起源——傩舞的历史:
①原始时代出现的带有巫术色彩的原始宗教歌舞“傩戏”。
②先秦时傩成为国家祭祀和礼仪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汉时很盛行,唐设立了“梨园”
③宋代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设立专门娱乐场所“瓦舍”。两宋之际,出现了“南戏”。形成完备的戏曲形式。 2、戏曲的形成、成熟:
①元杂剧:元代进入古代戏曲的黄金时代,标志着中国戏曲的成熟。
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
②昆曲:明中叶到清中期,昆曲鼎盛时期。汤显祖《牡丹亭》。 3、京剧(“国粹”):
乾隆五十五年,徽戏剧团三庆班进京,随后四喜,和春,春台三班进京,统称“四大徽班”,逐渐在北京形成新剧种——“京剧”。(京剧的第一个繁盛期:同治,光绪)
历史必修3复习提纲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一、近现代西方文学的发展 1、浪漫主义诗歌
历史背景:18世纪到19世纪中叶,资产阶级统治下私欲横流,对现实的不满反映到文学领域,用人道主义道德感化世界。 代表:(1)英国的拜伦《恰尔德. 哈罗德游记》塑造了“拜伦式英雄” 和《唐璜》被誉
为“讽刺现代社会积弊”的百科全书 (2)雪莱: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西风颂》充满乐观主义精神 (3)德国的海涅《德国---- 一个冬天的童话》、法国的雨果《悲惨世界》 2、批判现实主义风格
历史背景: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尖锐,人们对现实社会进行冷静、深刻的审视与批判。 代表:(1)法国的巴尔扎克《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2)俄国的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是一部以反拿破仑侵略的战争为背景描写
战争为背景的社会史诗,具有非凡的时代感。 (3)法国司汤达《红与黑》、英国狄更斯《双城记》 3、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19世纪中叶后共产主义运动影响,俄国高尔基的《母亲》为革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
4、现代戏剧(荒诞派)
历史背景:面临世界大战和经济大萧条等社会危机的冲击,兴起了反传统、反理学的现代主义。 法国的贝克特《等待戈多》(1952)以荒诞的主题来表现出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的失望,苦闷和迷茫。《等待戈多》为荒诞派的开山之作,世界戏剧史上一座不可忘却的里程碑。 二、近现代音乐与艺术的发展
1、从古典音乐到浪漫主义音乐(18-19世纪之交) 贝多芬 《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 影响:(1)对交响曲的发展和创新,将声乐与器乐结合,开创了交响曲的新形式。
(2)贝多芬将古代音乐发展到极致,又开浪漫主义音乐的先河。 2、印象派绘画与音乐(19世纪下半叶) 绘画代表作:莫奈(法)《日出印象》《干草堆》《鲁昂大教堂》 音乐代表作:德彪西(法)《牧神午后. 前奏曲》确立了印象派音乐地位;《春》。
3、现代艺术的兴起(20世纪)
(1)20世纪来,欧洲艺术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过渡。在美术方面经历了印
象派,新印象派,后印象派等阶段,出现了塞尚,高更和凡. 高等人。 (2)在此基础上,又出现了现代派及其代表毕加索。 (3)现代音乐:新古典主义 三、电影与电视 1、电影的发展 起源:(1)19世纪末,摄影技术,缩短曝光,连续摄影等技术发明。
(2)1895年12月28日(世界电影日)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电影。 发展:(1)美国·格里菲斯对电影制作和摄影技术进行重大改革,称为“现
代电影之父”。
(2)1927年前的电影全是无声电影,被称为“默片时代”。
卓别林《城市之光》、《大独裁者》、《摩登时代》
(3)有声电影崛起,世界电影进入全面繁荣阶段。 2、电视的发展
1926年,英国人贝尔德发明电视。 功能:传播资讯、娱乐、远程教育等。 1958年中国电视节目正式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