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选择的路教学设计(答案)

《未选择的路》教学设计

李冰

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

2.在理解“路”的含义的基础上,感悟诗歌所蕴含的哲理。

3.理解象征手法的内涵及作用。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对“路”都有过精彩的描写:屈原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志向;李白有“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的感慨;辛弃疾有“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感叹;鲁迅也有“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想法。这样看来人们常常把人的一生比作走一条路,把人生的选择比作对路的选择。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这首《未选择的路》也有着特别的意蕴。那么,他要告诉我们的是什么呢?

二、整体感知

1.给下列字词注音。

弗( ) 涉足( ) 伫立( ) 萋萋( )

幽寂( ) 延绵( )

2.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幽寂:

延绵:

荒草萋萋:

3.请你依据自己的理解,划分第1节的朗读节奏。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4.全诗共4个诗节,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一小节的意思。

三、合作探究

1.诗人虽然写了自己所选择的路,但重点都放在未选择的路上。诗题也表明了这一点。既然是选择,为什么重点又写未选择呢?

2.诗人为何把诗题取名为“未选择的路”?

3.“路”包含了什么深刻的含义?请同学们从诗歌中画出体现作者情感的词语,分析诗歌表达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四、展示点评

五、推荐阅读读下面一首诗歌,对文中自己喜欢的词句作圈点批注。

熟悉黑夜

作者:罗伯特·弗罗斯特

我早就已经熟悉这种黑夜。

我冒雨出去——又冒雨归来,

我已经越出街灯照亮的边界。

我看到这城里最惨的小巷。

我经过敲钟的守夜人身边,

我低垂下眼睛,不愿多讲。

我站定,我的脚步再听不见,

打另一条街翻过屋顶传来

远处一声被人打断的叫喊,

但那不是叫我回去,也不是再见,

在更远处,在远离人间的高处.

有一樽发光的钟悬在天边。

它宣称时间既不错误又不正确,

但我早就已经熟悉这种黑夜。

(赵毅衡译 )

六、课后练习摘抄有关“路”的名言警句三条。

参考答案

二、1.fú shè zhù qī yōu jì yán mián2.幽寂:幽静,寂寞。延绵:绵延。荒草萋萋:形容野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3.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4.伫立(思索)—决定(选择)—选择之后的惆怅—多年后的回顾叹息。三、1.其实未选择也是选择。选择的路一步步变为现实,而生活中许多人往往对现实不满,总觉得还有其他的可能,产生了对未选择的路的怀恋,悔意由此而生,忧郁因此而起。这正是人之常情,正是人生的真实写照。2.这首诗写人生道路的选择,全诗共有4节,第1节写两条路,第2节写选择的路,第3、4节写未选择的路。由此可见,诗人写作的重点是未选择的路,这从诗题中也体现了出来,这主要是为了深化主题。诗人感叹人生有许多道路可供选择,但一个人往往只能走一条路,而还有其他许多条路,因为人生短暂只能放弃。人生道路的选择带有偶然性、随意性,诗人不写已选择的道路,而重在对未选择的道路发出感叹,更能拨动读者的心弦,让人更深入地思考人生的选择问题。

3.“路”表面似乎是指自然界的道路,实际上暗指人生之路。示例1:“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伫立”是犹豫、矛盾、思考的一种状态。诗人“久久伫立”说明诗人久久踌躇,他对两条路都向往,但又不能同时涉足,不知道选哪条路更好,“可惜”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感叹、遗憾。示例2:“显得更诱人,更美丽”,诗人也知道,这条路人迹罕至,但正因如此,才更富有挑战性,更能激发起诗人义无反顾追求的决心。示例3:“恐怕我难以再回返”写出了诗人清醒的认识和内心的无奈、无助、怅惘,一旦选择,就没有回头的机会了。人生就是一次又一次的选择,在人生的岔路口,你做出什么选择将决定你的一生如何度过。一个人一生只能选择一种人生道路,所以要慎重。人生道路上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的思考,做出独立自主的选择,要有魄力,勇于创新和进取。

六、关于“路”的名言警句: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李白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辛弃疾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吉鸿昌

《未选择的路》教学设计

李冰

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

2.在理解“路”的含义的基础上,感悟诗歌所蕴含的哲理。

3.理解象征手法的内涵及作用。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对“路”都有过精彩的描写:屈原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志向;李白有“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的感慨;辛弃疾有“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感叹;鲁迅也有“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想法。这样看来人们常常把人的一生比作走一条路,把人生的选择比作对路的选择。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这首《未选择的路》也有着特别的意蕴。那么,他要告诉我们的是什么呢?

二、整体感知

1.给下列字词注音。

弗( ) 涉足( ) 伫立( ) 萋萋( )

幽寂( ) 延绵( )

2.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幽寂:

延绵:

荒草萋萋:

3.请你依据自己的理解,划分第1节的朗读节奏。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4.全诗共4个诗节,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一小节的意思。

三、合作探究

1.诗人虽然写了自己所选择的路,但重点都放在未选择的路上。诗题也表明了这一点。既然是选择,为什么重点又写未选择呢?

2.诗人为何把诗题取名为“未选择的路”?

3.“路”包含了什么深刻的含义?请同学们从诗歌中画出体现作者情感的词语,分析诗歌表达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四、展示点评

五、推荐阅读读下面一首诗歌,对文中自己喜欢的词句作圈点批注。

熟悉黑夜

作者:罗伯特·弗罗斯特

我早就已经熟悉这种黑夜。

我冒雨出去——又冒雨归来,

我已经越出街灯照亮的边界。

我看到这城里最惨的小巷。

我经过敲钟的守夜人身边,

我低垂下眼睛,不愿多讲。

我站定,我的脚步再听不见,

打另一条街翻过屋顶传来

远处一声被人打断的叫喊,

但那不是叫我回去,也不是再见,

在更远处,在远离人间的高处.

有一樽发光的钟悬在天边。

它宣称时间既不错误又不正确,

但我早就已经熟悉这种黑夜。

(赵毅衡译 )

六、课后练习摘抄有关“路”的名言警句三条。

参考答案

二、1.fú shè zhù qī yōu jì yán mián2.幽寂:幽静,寂寞。延绵:绵延。荒草萋萋:形容野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3.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4.伫立(思索)—决定(选择)—选择之后的惆怅—多年后的回顾叹息。三、1.其实未选择也是选择。选择的路一步步变为现实,而生活中许多人往往对现实不满,总觉得还有其他的可能,产生了对未选择的路的怀恋,悔意由此而生,忧郁因此而起。这正是人之常情,正是人生的真实写照。2.这首诗写人生道路的选择,全诗共有4节,第1节写两条路,第2节写选择的路,第3、4节写未选择的路。由此可见,诗人写作的重点是未选择的路,这从诗题中也体现了出来,这主要是为了深化主题。诗人感叹人生有许多道路可供选择,但一个人往往只能走一条路,而还有其他许多条路,因为人生短暂只能放弃。人生道路的选择带有偶然性、随意性,诗人不写已选择的道路,而重在对未选择的道路发出感叹,更能拨动读者的心弦,让人更深入地思考人生的选择问题。

3.“路”表面似乎是指自然界的道路,实际上暗指人生之路。示例1:“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伫立”是犹豫、矛盾、思考的一种状态。诗人“久久伫立”说明诗人久久踌躇,他对两条路都向往,但又不能同时涉足,不知道选哪条路更好,“可惜”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感叹、遗憾。示例2:“显得更诱人,更美丽”,诗人也知道,这条路人迹罕至,但正因如此,才更富有挑战性,更能激发起诗人义无反顾追求的决心。示例3:“恐怕我难以再回返”写出了诗人清醒的认识和内心的无奈、无助、怅惘,一旦选择,就没有回头的机会了。人生就是一次又一次的选择,在人生的岔路口,你做出什么选择将决定你的一生如何度过。一个人一生只能选择一种人生道路,所以要慎重。人生道路上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的思考,做出独立自主的选择,要有魄力,勇于创新和进取。

六、关于“路”的名言警句: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李白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辛弃疾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吉鸿昌


相关文章

  • 安全生产技术试题1
  • 1. 考试注意事项: 一.本考试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必答题,单项选择题,共70题(每道题1分),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道题2分),满分90分:第二部分为选答题,分四个专业,每个专业10道单项选择题(每道题1分),满分10分.考生可根据 ...查看


  • 2012监理工程师考试[合同管理]真题及答案
  • 2012年监理工程师<合同管理>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合计50分) 第1题. 合同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法律事实分为行为和事件两类.下列在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的事实,属于行为的是( ). A.地震灾害导致施工暂 ...查看


  • 质量管理体系国家注册审核员试题
  • 质量管理体系国家注册审核员试题(1) 1 . 顾客满意指的是 A :没有顾客抱怨 B :要求顾客填写意见表 C :顾客对自己的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 D :a+b 请选择答案: A: 2 . 2000版ISO9001标准名称中不用质量保证 ...查看


  • 化工设计概论第一阶段作业
  • 化工设计概论第一阶段作业 第1题 下面哪一个不是化工设计的内容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由前言第4个内容"化工设计的内容"中,分析得到答案 第2题 基本建设阶段可分为几个时期 您的答案:D ...查看


  • 2012北京安装专业造价员考试模拟试题13
  • 2012年度安装专业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 1.清除焊缝缺陷的最好方法是___. A.碳弧气刨 B.砂轮打磨 C.激光 D.等离子气弧 第1题选择答案: ABCD 2.耐工业大气.海水盐雾的涂料是___. A.聚氨酯漆 ...查看


  • 吉林省二级建造师继续教育市政答案
  • 满分100分,得分为: 0 分 第 1.题 建设工程发生质量.安全.环境事故时,担任 该施工项目负责人的注册建造师应当()-----正确答案:(D ). 您选择了:() A. 信息因素和环境因素 B. 自然因素和社<关于切实做好全国中 ...查看


  • [网络教育应用基础]在线自测练习参考答案
  • <网络教育应用基础>在线自测练习参考答案 第一章 网络与教育 自测练习题 第1题:(2分)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于1996年曾提出了一个所谓的()纲领 1. 信息高速公路发展 2. 教育技术行动 3. 京都协议 4. 网络教育 答案 ...查看


  • 浙江师范大学客观题第三章2011年1月考试
  • 第三章 1分数: 1/1 人耳判断声音的方位主要是依靠 选择一个答案 a. 掩蔽效应 b. 双耳效应 d. 哈斯效应 c. 鸡尾洒会效应 正确 这次提交的分数:1/1. Question 2分数: 1/1 在经验之塔中,塔的底部是 选择一个 ...查看


  • 2014年一级建造师[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真题
  • 2014年一级建造师<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 第 1 题 建设工程管理的核心任务是( ). A.目标控制 B.提高建设项目生命周期价值 C.实现业主的建设目标和为工程的建设增值 D.为工程的建设和使用 ...查看


  • 信息技术考试选择题
  • 1. 计算机病毒所造成的危害是() A.使磁盘发霉 B.破坏计算机系统 C.使计算机内存芯片损坏 D.使计算机系统突然掉电 答案:B 2. 目前使用的防病毒软件的作用是() A.查出任何已感染的病毒 B.查出并清除任何病毒 C.清除已感染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