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与应聘的感想!
本帖最后由 bardonzh 于 2010-8-29 08:50 编辑
这段时间在招聘,以前也曾多次应聘,交杂一起,感想良多。
1、最讨厌排队等面试的公司
有些公司,去面试后,才发现等面试的排长龙,也不知道啥时轮到我。 领了份表格,很快填完后,就只有尴尬的看着身边的竞争对手,心里焦急的等着。 通常这种情况,面试的人还很摆架子,要不就迟来,要不就姿态高高在上。
他的时间特别宝贵,我的时间随便浪费。
我觉得这种公司非常不尊敬人,进去了也绝没好果子吃。
试过两次后,第三次见到这种情况,我就扭头走人了。
到我现在招聘了,一天只约一个设计师,具体时间也可以大家商量。
面试时大家关系是平等的,你介绍自己,我们也会介绍公司。我们会问你问题,
你也有权问公司问题。
时间长短没也固定(除非有急事),双方觉得聊完了才停,半个小时也有,两个
小时也有。
2、不喜欢考试,喜欢聊天
以前去应聘设计时都要考试,要做问卷、名片、效果图、创意图、手绘图之类的,
一做就是一个多小时。
我被考多了,真的很不喜欢,觉得没意思。
一个人的综合能力,不是短短一个小时就能考出来的。
所以,见面前,我们会通过看作品来判断这个人的能力。
当然,以我们的经验,拿别人作品充自己的那种事情,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
到约见时,那也绝不是面试,而是聊天。
区别在于,面试是不平等的,主动权在公司的,面试者有可能会紧张,也有可能
会想好台词逢场唱戏。
而聊天是平等的,大家可以放松下来,以朋友的方式互相沟通和了解。 招聘和应聘的关系,本质还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大家相处感觉舒服,以后一起
合作时才融洽。
这和谈男女朋友一样,如果相亲时聊了半天都没感觉的,想勉强凑合也绝没幸福。
3、没必要自大
我从华与华出来,再到些小公司面试时,会有些倨傲,话语中总不经意的流露出
旧公司的牛B,藉此显示自己的能力。
现在回想起,真是羞愧。
旧公司再好,也是老板牛B,关我P事。
如果觉得招聘的公司不合适,了解后走人就是了。
如果觉得这家公司还不错,那就要虚心学习,做好新岗位。
自己有多少料就说多少料好了,没必要去沾旧公司的光环。
以前面试过一个在省广实习过一个月的应届生,感觉就很大爷,谈吐中总让我觉
得,如果他进了我们这号小公司,就会屈才似的。
当时我很不爽,但想想自己也曾经过(报应啊),就释然了(完全能体谅这种心
态)。
所以我们招人时一般不敢招4A经验的;
毕竟我们还是小公司,毕竟经历少的人心态很难平衡。
4、选公司时,水平高比工资高更重要
据说,再牛的新锐设计师,刚进韩家英公司都是2500,一些出名公司的入门工
资都很低。
我开始对此非常反感,凭什么名气大,剥削就更大。
后来慢慢就明白了。
这还真不是他们黑暗,要靠压工资来挣这点钱,而是这工资确实是所创作价值的
真实体现。
这个道理不易明白,所以很多设计师(特别是新毕业的)很抵触。
其实很简单:
一个应届生,去低水平的公司,可以拿到2500/月;
这是因为这类公司要求不高,他做的设计基本都能卖出去,直接帮公司赚到钱,
他在这家公司产生的价值自然较高。
而在高水平的公司,应届生只能拿到1500/月;
是因为这类公司要求高,他做的稿子基本都难直接通过,需要上级长时间的修改
和耐心培训。
他的设计没能直接的为公司赚到钱,所以,他在这家公司产生的价值自然较低。
但时间一长,在高水平公司工作的,能力会快速增长,工资也会随之大涨,容易
翻倍。
(好不容易培养一个人才,谁都怕你跳了。)
在低水平公司的,水平很难提高(客户要求低),工资很难大涨,翻倍是没机会
了。
(应届生也能胜任,做久了顶多只有速度优势)。
所以选公司时,入门工资低没关系,一定要选水平高的。
所进公司的高度,决定了你专业起点的高度!
当年我刚入行半年,工资就拿到2300。
但我为了进华与华,自愿把工资压到了1500。(当时怕进不去,狂减自己工资)
这个很“笨”的选择,让我有幸跟华大师学了三年,工资也翻了几倍。
全靠这几年所奠定的根基,我才能走到现在这步。
5、珍惜初入行的前两年
刚入行的前两年,啥都不懂,又最是拼命好学,这两年打下的基础极为重要。
入行三年以上的,基本就慢慢定型了,冲劲少了,老油条了。
我当年很幸运,入行半年后,就进到了华与华,跟华大师学习。
学习怎样去做一个好的设计,能卖货的设计。
这个机遇,直到现在仍受用非浅。
我也去过一些不专业的公司,他们并不关心设计好坏,只关心公司挣钱。
反正业务员接单,设计师照单做,用最快速度把稿做通过就行了,完全是流水线
作业。
为什么这样设计?不知道。
这个设计能不能卖货?不知道。
反正客户通过买单就OK。
在这种公司,做多了,就变机器了,麻木了。
而现实是,国内大部分公司都这样。
所以,现在我在招人时比较郁闷,通常专业公司出来的很少,很难招到。 而在非专业公司出来,表面经验丰富,但实际已经定型、麻木了的设计师,我又
不敢招。
就只敢招应届生和刚出来工作一年左右的,虽然没经验,但可塑性强。
只要培养得好,他们又够努力,一定很快能成材。
招聘与应聘的感想!
本帖最后由 bardonzh 于 2010-8-29 08:50 编辑
这段时间在招聘,以前也曾多次应聘,交杂一起,感想良多。
1、最讨厌排队等面试的公司
有些公司,去面试后,才发现等面试的排长龙,也不知道啥时轮到我。 领了份表格,很快填完后,就只有尴尬的看着身边的竞争对手,心里焦急的等着。 通常这种情况,面试的人还很摆架子,要不就迟来,要不就姿态高高在上。
他的时间特别宝贵,我的时间随便浪费。
我觉得这种公司非常不尊敬人,进去了也绝没好果子吃。
试过两次后,第三次见到这种情况,我就扭头走人了。
到我现在招聘了,一天只约一个设计师,具体时间也可以大家商量。
面试时大家关系是平等的,你介绍自己,我们也会介绍公司。我们会问你问题,
你也有权问公司问题。
时间长短没也固定(除非有急事),双方觉得聊完了才停,半个小时也有,两个
小时也有。
2、不喜欢考试,喜欢聊天
以前去应聘设计时都要考试,要做问卷、名片、效果图、创意图、手绘图之类的,
一做就是一个多小时。
我被考多了,真的很不喜欢,觉得没意思。
一个人的综合能力,不是短短一个小时就能考出来的。
所以,见面前,我们会通过看作品来判断这个人的能力。
当然,以我们的经验,拿别人作品充自己的那种事情,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
到约见时,那也绝不是面试,而是聊天。
区别在于,面试是不平等的,主动权在公司的,面试者有可能会紧张,也有可能
会想好台词逢场唱戏。
而聊天是平等的,大家可以放松下来,以朋友的方式互相沟通和了解。 招聘和应聘的关系,本质还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大家相处感觉舒服,以后一起
合作时才融洽。
这和谈男女朋友一样,如果相亲时聊了半天都没感觉的,想勉强凑合也绝没幸福。
3、没必要自大
我从华与华出来,再到些小公司面试时,会有些倨傲,话语中总不经意的流露出
旧公司的牛B,藉此显示自己的能力。
现在回想起,真是羞愧。
旧公司再好,也是老板牛B,关我P事。
如果觉得招聘的公司不合适,了解后走人就是了。
如果觉得这家公司还不错,那就要虚心学习,做好新岗位。
自己有多少料就说多少料好了,没必要去沾旧公司的光环。
以前面试过一个在省广实习过一个月的应届生,感觉就很大爷,谈吐中总让我觉
得,如果他进了我们这号小公司,就会屈才似的。
当时我很不爽,但想想自己也曾经过(报应啊),就释然了(完全能体谅这种心
态)。
所以我们招人时一般不敢招4A经验的;
毕竟我们还是小公司,毕竟经历少的人心态很难平衡。
4、选公司时,水平高比工资高更重要
据说,再牛的新锐设计师,刚进韩家英公司都是2500,一些出名公司的入门工
资都很低。
我开始对此非常反感,凭什么名气大,剥削就更大。
后来慢慢就明白了。
这还真不是他们黑暗,要靠压工资来挣这点钱,而是这工资确实是所创作价值的
真实体现。
这个道理不易明白,所以很多设计师(特别是新毕业的)很抵触。
其实很简单:
一个应届生,去低水平的公司,可以拿到2500/月;
这是因为这类公司要求不高,他做的设计基本都能卖出去,直接帮公司赚到钱,
他在这家公司产生的价值自然较高。
而在高水平的公司,应届生只能拿到1500/月;
是因为这类公司要求高,他做的稿子基本都难直接通过,需要上级长时间的修改
和耐心培训。
他的设计没能直接的为公司赚到钱,所以,他在这家公司产生的价值自然较低。
但时间一长,在高水平公司工作的,能力会快速增长,工资也会随之大涨,容易
翻倍。
(好不容易培养一个人才,谁都怕你跳了。)
在低水平公司的,水平很难提高(客户要求低),工资很难大涨,翻倍是没机会
了。
(应届生也能胜任,做久了顶多只有速度优势)。
所以选公司时,入门工资低没关系,一定要选水平高的。
所进公司的高度,决定了你专业起点的高度!
当年我刚入行半年,工资就拿到2300。
但我为了进华与华,自愿把工资压到了1500。(当时怕进不去,狂减自己工资)
这个很“笨”的选择,让我有幸跟华大师学了三年,工资也翻了几倍。
全靠这几年所奠定的根基,我才能走到现在这步。
5、珍惜初入行的前两年
刚入行的前两年,啥都不懂,又最是拼命好学,这两年打下的基础极为重要。
入行三年以上的,基本就慢慢定型了,冲劲少了,老油条了。
我当年很幸运,入行半年后,就进到了华与华,跟华大师学习。
学习怎样去做一个好的设计,能卖货的设计。
这个机遇,直到现在仍受用非浅。
我也去过一些不专业的公司,他们并不关心设计好坏,只关心公司挣钱。
反正业务员接单,设计师照单做,用最快速度把稿做通过就行了,完全是流水线
作业。
为什么这样设计?不知道。
这个设计能不能卖货?不知道。
反正客户通过买单就OK。
在这种公司,做多了,就变机器了,麻木了。
而现实是,国内大部分公司都这样。
所以,现在我在招人时比较郁闷,通常专业公司出来的很少,很难招到。 而在非专业公司出来,表面经验丰富,但实际已经定型、麻木了的设计师,我又
不敢招。
就只敢招应届生和刚出来工作一年左右的,虽然没经验,但可塑性强。
只要培养得好,他们又够努力,一定很快能成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