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亲友们坐在一起我们能谈论什么?

大概三年前,我写了一条微博:“单身生活会有一种虚幻的掌控感:推开门出去红尘万丈,有工作,有亲朋好友,有那么多喜欢的好玩的东西,有充足条件去喜欢谁;关起门来则独善其身,可以安静的阅读,细细的想心事,彻底的放松。时间久了,就觉得可以掌控生活的节奏。若要去配合另一个人,谈到宽容、妥协、沟通就觉得好累。但是……”

我是想讲如何处理安放自身和打滚红尘的关系,可是被一个顽皮的读者接了一句——“可是,要过年了……”于是这就变成了一个【过年无法直面亲友】的梗。每到年关时候,就被转发出来,大家纷纷表示,回家是一条畏途,你要面对亲戚朋友的各种逼问,从结婚了吗到男朋友是干嘛的一个月赚多少钱啊。都特别挑战社交底线,简直要激起心中的暴虐之情。

春节防身术应运而生,还有各种反逼问亲友的段子,每一分钟都怀揣一颗掀桌的心。精神脆弱的都去租男友女友了,还有崩溃到大年初一就逃回国际化大都市的。可是然后呢?这些问题都变成了不能揭的伤疤了吗,一问就急眼?简直想高唱一曲“爱情像一个孬种按一下就疼……”

在隐私权这件事上,大家过于敏感,特别喜欢拿出老外连岁数都不问,更何况收入和婚恋状况。我跟你讲,其实他们一样八卦呀。只是大家愿意选择自己喜欢的人来互相八,换成叔叔大爷和小学同学,就也是一样翻白眼的。但你要理解,因为大家所处在的环境不同,对与自己不同的生活感兴趣,是一件很正常的事。这和我们在八卦论坛讨论明星的收入排名或绯闻并没有本质区别。明星其实也会在微博后面翻白眼儿:你一个100多粉丝的人说我这个100多万粉丝的人过气了有道理吗?这事儿和你心里翻白眼儿同理,你心里想的是你女儿嫁了一个天天打老婆的酒鬼,你还来笑话我嫁不出去?可是,假如不聊这些,那真的就没话说了。

不常见面的亲友,大家有不同的生活,因此会很好奇。最直观的就是从生活状态入手,毕竟不能像英国人一样只谈天气。(我跟你讲就算谈天气和空气都有鄙视链的,大家都会觉得生活在北京太不容易了)可这时候你英国人附体了,工作不能聊、收入不能聊、婚恋不能聊,像个刺猬一样,先张开了刺。但我觉得其实他们是为了相互印证,这是一个故乡和梦想城市之间的认证,并不是单纯为了证明你真的不如在小镇里懵懂结婚比较好。这样一颗对抗的心,会让故乡和春节都显得比较不愉快。

比较其实是无处不在的。在七大姑八大姨面前脱俗的你,在朋友圈里没准也在暗暗咬牙。虽然sandy回了老家但daisy去了大溪地呀;虽然我们年终奖是十四薪,但人家BTA是几十万美金大礼包呀;虽然整容脸朋友失恋了可是她马上又找到新人了呀!只是经过美图秀秀之后,这样的攀比和议论显得还挺文艺的,也能上升到滚滚红尘众生相层面,但其实事情就是那么个事情。换成了故乡亲友,就变得突然特别不能忍受,我觉得也是有点矫情了。无非就是在你心里,他们更弱势、更没有资格加入对你的讨论而已。

我觉得心理上要克服这种厌烦和畏惧的情绪,其他都只是技巧性问题而已。当他们问到这些问题的时候,你要讲的是大趋势,而不是具体到自己身上的某一点。你要讲一线二线城市的工资水平,行业平均水平,既不显得很失败也并没有很成功;当问到婚恋情况的时候,你要懂得转移话题,从梦想环游世界到努力创业无心旁顾开始说起,让大家知道你无论单身还是恋爱结婚,都能过得很好,也就够了。当然我这只是一个无聊的建议,就算你不回答,也没什么。我一直觉得,无论在任何场合,面对任何人,面对你不愿意回答的任何问题,你只要微微一笑,然后闭嘴不言。那么大家就都拿你没脾气。这简直是最完美的应对之术。其他的招式,见招拆招无穷匮也。那简直就扯不清楚了。所以你看,还怕什么。

那些烦躁、畏惧未免不是另一种恼羞成怒。我有时会想,你要是觉得过年回家没包个特大红包给双亲、没带个优秀男女朋友回家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的时候,当然被人问到的时候就容易急眼。如果你打心里觉得自己现在这样就挺好,还挺沾沾自喜的,那么别人的鄙视或非议根本动摇不了你分毫。甚至还有点儿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得意洋洋劲儿呢!

其实现在简单多了,比较科技和新媒体进步飞快,每天都有那么多好玩的事儿。亲友聚会,掏出一个手机,玩玩各种新App,学会花样百出的买和服务,时间飞快的就过去了。还有,记得在微信里放足够多的零钱,大家抢抢红包,一顿饭也就吃完了,谁还顾得上东问西问呢!

注释:

*头图来自贺岁档电影《一切都好》剧照。

*图一来自Karlie Kloss 为 Kate Spade拍摄2015广告大片。

*图二来自电影《摩纳哥王妃》剧照。

大概三年前,我写了一条微博:“单身生活会有一种虚幻的掌控感:推开门出去红尘万丈,有工作,有亲朋好友,有那么多喜欢的好玩的东西,有充足条件去喜欢谁;关起门来则独善其身,可以安静的阅读,细细的想心事,彻底的放松。时间久了,就觉得可以掌控生活的节奏。若要去配合另一个人,谈到宽容、妥协、沟通就觉得好累。但是……”

我是想讲如何处理安放自身和打滚红尘的关系,可是被一个顽皮的读者接了一句——“可是,要过年了……”于是这就变成了一个【过年无法直面亲友】的梗。每到年关时候,就被转发出来,大家纷纷表示,回家是一条畏途,你要面对亲戚朋友的各种逼问,从结婚了吗到男朋友是干嘛的一个月赚多少钱啊。都特别挑战社交底线,简直要激起心中的暴虐之情。

春节防身术应运而生,还有各种反逼问亲友的段子,每一分钟都怀揣一颗掀桌的心。精神脆弱的都去租男友女友了,还有崩溃到大年初一就逃回国际化大都市的。可是然后呢?这些问题都变成了不能揭的伤疤了吗,一问就急眼?简直想高唱一曲“爱情像一个孬种按一下就疼……”

在隐私权这件事上,大家过于敏感,特别喜欢拿出老外连岁数都不问,更何况收入和婚恋状况。我跟你讲,其实他们一样八卦呀。只是大家愿意选择自己喜欢的人来互相八,换成叔叔大爷和小学同学,就也是一样翻白眼的。但你要理解,因为大家所处在的环境不同,对与自己不同的生活感兴趣,是一件很正常的事。这和我们在八卦论坛讨论明星的收入排名或绯闻并没有本质区别。明星其实也会在微博后面翻白眼儿:你一个100多粉丝的人说我这个100多万粉丝的人过气了有道理吗?这事儿和你心里翻白眼儿同理,你心里想的是你女儿嫁了一个天天打老婆的酒鬼,你还来笑话我嫁不出去?可是,假如不聊这些,那真的就没话说了。

不常见面的亲友,大家有不同的生活,因此会很好奇。最直观的就是从生活状态入手,毕竟不能像英国人一样只谈天气。(我跟你讲就算谈天气和空气都有鄙视链的,大家都会觉得生活在北京太不容易了)可这时候你英国人附体了,工作不能聊、收入不能聊、婚恋不能聊,像个刺猬一样,先张开了刺。但我觉得其实他们是为了相互印证,这是一个故乡和梦想城市之间的认证,并不是单纯为了证明你真的不如在小镇里懵懂结婚比较好。这样一颗对抗的心,会让故乡和春节都显得比较不愉快。

比较其实是无处不在的。在七大姑八大姨面前脱俗的你,在朋友圈里没准也在暗暗咬牙。虽然sandy回了老家但daisy去了大溪地呀;虽然我们年终奖是十四薪,但人家BTA是几十万美金大礼包呀;虽然整容脸朋友失恋了可是她马上又找到新人了呀!只是经过美图秀秀之后,这样的攀比和议论显得还挺文艺的,也能上升到滚滚红尘众生相层面,但其实事情就是那么个事情。换成了故乡亲友,就变得突然特别不能忍受,我觉得也是有点矫情了。无非就是在你心里,他们更弱势、更没有资格加入对你的讨论而已。

我觉得心理上要克服这种厌烦和畏惧的情绪,其他都只是技巧性问题而已。当他们问到这些问题的时候,你要讲的是大趋势,而不是具体到自己身上的某一点。你要讲一线二线城市的工资水平,行业平均水平,既不显得很失败也并没有很成功;当问到婚恋情况的时候,你要懂得转移话题,从梦想环游世界到努力创业无心旁顾开始说起,让大家知道你无论单身还是恋爱结婚,都能过得很好,也就够了。当然我这只是一个无聊的建议,就算你不回答,也没什么。我一直觉得,无论在任何场合,面对任何人,面对你不愿意回答的任何问题,你只要微微一笑,然后闭嘴不言。那么大家就都拿你没脾气。这简直是最完美的应对之术。其他的招式,见招拆招无穷匮也。那简直就扯不清楚了。所以你看,还怕什么。

那些烦躁、畏惧未免不是另一种恼羞成怒。我有时会想,你要是觉得过年回家没包个特大红包给双亲、没带个优秀男女朋友回家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的时候,当然被人问到的时候就容易急眼。如果你打心里觉得自己现在这样就挺好,还挺沾沾自喜的,那么别人的鄙视或非议根本动摇不了你分毫。甚至还有点儿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得意洋洋劲儿呢!

其实现在简单多了,比较科技和新媒体进步飞快,每天都有那么多好玩的事儿。亲友聚会,掏出一个手机,玩玩各种新App,学会花样百出的买和服务,时间飞快的就过去了。还有,记得在微信里放足够多的零钱,大家抢抢红包,一顿饭也就吃完了,谁还顾得上东问西问呢!

注释:

*头图来自贺岁档电影《一切都好》剧照。

*图一来自Karlie Kloss 为 Kate Spade拍摄2015广告大片。

*图二来自电影《摩纳哥王妃》剧照。


相关文章

  • 互联网如何一步步"毁"了我们的生活
  • 人们再也没有耐心读完一篇长篇小说,也无法通过深度的新闻报道对某个事件形成客观理性的认知.由此导致人们往往在尚未搞清楚事情的原委时就不假思索地发表个人意见,不负责任的言论在微博等社交媒体上比比皆是.这也是造成很多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造谣传谣 ...查看


  • 最美好的东西,最美好的事情
  • 我只比你大100岁哩 当人生进入第108个年头,照顾了周有光先生16年的保姆说,这些年他"变得越来越慢".的确,当他转身从窗台或书架上拿一本书,或者伸手从书桌拿起一件物什,或者因为听不清将手举起来放到耳朵后边时,一切都有 ...查看


  • 弘扬良好家风引领时代风尚演讲稿
  • 弘扬良好家风引领时代风尚演讲稿 弘扬良好家风引领时代风尚演讲稿一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非常高兴与千位宝宝们未来的引路人--我们可爱的幼师们一起分享家族故事.我是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中原文化专项基金的执行主任张俐 ...查看


  • 第三周作文计划
  • 第三周作文教学计划 1.优秀作文写作方法 金针银线织我裳 亲友成长正能量. 首切尾照中间描, 立选结语书风光. 2.教师结合例文谈论写作时注意的事项. 角落里的微感动 (注:补充的词语要细微,不能空泛,越细微越好!) 小小角落,多半蒙尘,也 ...查看


  •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幸福大桌子
  • 活动目标: 1.体验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萌发尊敬.关爱老人的情感. 2.仔细观察画面,联系故事内容进行思考,比较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故事画面四张. 活动过程: 一.谈谈说说我家的老人 1.介绍各自家中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查看


  •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幸福的大桌子
  • 活动目标: 1.体验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萌发尊敬.关爱老人的情感. 2.仔细观察画面,联系故事内容进行思考,比较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故事画面四张. 活动过程: 一.谈谈说说我家的老人 1.介绍各自家中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查看


  • 恭敬佛像之学处
  • 恭敬佛像之学处 作者:益西彭措堪布 文章来源:摘自<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恭敬佛像之学处分三: 一.真实义:二.以公案说明不敬佛像之果报: 三.应学恭敬 一.真实义 三种修行应学者.谓于佛像若塑若画,随好随丑,不应讥毁.置尘险处 ...查看


  • 优雅的别离
  • 2008年岁末的一天,开心辞典节目现场.与王小丫对坐的是一位有着美丽卷发的时尚女子,她一脸笑容,正在认真答题. 她叫臧涛.答题过程中,通过小丫的介绍,我了解到这样的情况:33岁的臧涛不幸患上乳腺癌,做了乳房切除手术后不久,丈夫与她离婚.在身 ...查看


  • 资治通鉴小故事(21-30)
  • 二十一.安世议事 原文: 张安世自以父子封侯,在位太盛,乃辞禄,诏都内别藏张氏无名钱以百万数.安世谨慎周密,每定大政,已决,辄移病出.闻有诏令,乃惊,使吏之丞相府问焉.自朝廷大臣,莫知其与议也.尝有所荐,其人来谢,安世大恨,以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