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义扩大和缩小的隐喻转喻机制_姜忞

语文学刊(高教版)                             2006年第5期

词义扩大和缩小的隐喻转喻机制

★姜 

(安徽教育学院中文系, 安徽 合肥 230061)

文章采用定量分析法, 利用隐喻转喻理论探讨词义的扩大与缩小, 认为:隐喻和转喻是引起词[摘 要] 义扩大和缩小的内在认知机制, 特别是转喻中的突显原则将思维、语言、文化、社会等因素统摄于认知之下, 对词义扩大与缩小的大部分能作出合理解释。

 扩大;  缩小;  隐喻;  转喻[关键词] 词义;

中图分类号:H 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06) 05-0067-04

  传统的词汇语义学偏向于将词义的变化归于历史的、社会的因素, 这些固然是词义变化的重要因素, 但它们只是外部因素, 其内因来源于语言使用者的认知思维。历史社会因素只能说明变化的必要性, 而认知因素才能说明词义变化的内在机制和可能性。隐喻和转喻作为重要的认知方式, 在词义的变化中起了很大的作用。本文将采用定量分析统计的方法, 探讨隐喻和转喻的认知方式与词义扩大和缩小这一对词义逆向运动的关系。

一、语料计量统计

定量分析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单凭语感抽取语料式的研究所带来的浓厚的主观色彩, 能够为研究提供较为客观真实的语料基础。

本文以《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修订版) 为语料来源, 采用封闭域的定量分析方法, 随机取样, 每隔5页取1页, 得出词义扩大和缩小义项若干, 按演变类型分别统计项数, 得出:词义扩大类116例, 其中名词性类86例, 动词性类26例, 形容词性类1例, 数词类3例; 词义缩小类104类, 其中名词性类91例, 动词性类13例。

二、词义扩大和缩小的隐喻机制

隐喻有两个主要的认知原则:相似原则和顺接原则。相似原则是指人们容易将相同或相似的东西看作是一个单位, 这一原则在概念和语言的形成中是最重要的原则; 顺接原则是指在识别和记忆事物时, 人们倾向于寻找有规律、变化小

法。

(扩大) 底层:建筑物地面上最底下的一层

跨度:房屋、桥梁等建筑中, 梁、屋架、拱券两端的支柱、桥墩或墙等承重结构之间的距离

疏导:开通壅塞的水道, 使水流畅通

在宏观层面, 词义的扩大缩小可以看成由原型构建的范畴, 其变化的内在机制就是隐喻———空间域通过实体隐喻投射到不同的认知域, 大小域随之发生作用, 按照“具体物体>(准) 抽象事物>行为动作>性状>……”的顺序依次投射, 最终构建了扩大与缩小的语义范畴。可以说, 没有隐喻机制就无法形成词义的扩大和缩小。这一点在笔者的另一篇文章《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的词义扩大与缩小》中有详细论述, 这里不再赘言。

在微观层面, 个体词例中词义所指的认知域通过隐喻投射于其他认知域, 使词义范畴也从个别用法扩大到一般用

[基金项目]本文为安徽省教育厅“词义演变的认知分析”课题(编号为2005J P W 104) 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 女, 安徽省肥东县人, 安徽教育学院中文系助教, 文学硕士。

说文解字                  姜 

扩大到一般。有时在扩大后的词义内部, 隐喻进一步发挥作用。比如“底层”的“泛指事物最下面的部分”义, 可以由“柜子的底层”投射到“社会的底层”;“疏导”的“泛指引导使畅通”义, 可以由“引导人流使其畅通”投射到“引导思想包袱使其畅通”, 这都是由实体向抽象的再次投射。因此在隐喻的作用下, 词义所指由特定实体域投射到其他实体域再投射到抽象事物域, 完成了词义的扩大。“跨度”则运用了空间隐喻, 首先是由特定的空间域投射到其他空间域, 然后再由空间域投射到抽象事物域, 比如“时间跨度”、“年龄跨度”等。根据语料分析, 实体隐喻、空间隐喻等或单独或综合作用于词义扩大, 扩大的结果一般如下:

特定实体域/空间域

值得注意的是, 隐喻在不同认知域之间投射, 源域只有部分特征可转移到目标域中, 如“底层”强调的是“最下面的”, “跨度”强调的是“相隔的长度”;对词义扩大起决定性作用的是隐喻的这种局部性特征。

隐喻扩大了语义范畴, 特别是发展了抽象意义, 但扩大后的语义范畴常常并不包括先前的语义所指, 因此它主要是引起词义的转移, 词义扩大所占比例很小。对词义扩大和缩小起重要作用的是转喻。

三、词义扩大和缩小的转喻机制

转喻所涉及的是一种“接近”和“突显”的关系。接近原则是指在认知上, 距离相近的事物容易被看作是一个单位, 突显原则是指人们的注意力更容易观察和记忆事物比较突显的方面[1]。在语言上就表现为由一事物认识并用词语指称与其相关联或相近的另一事物, 如形式(容器) 与内容, 局部与整体之间的替代; “接近”常常引发词义的转移, “突显”则会引起词义的扩大或缩小。

(一) 分类

要探讨词义的扩大与缩小, 必须深入分析转喻的这种整体与局部的相互指代关系。我们将探讨突显的原因及过程, 结合词例对之进行详尽的分类探讨。

1. 心理感知上的显著性。事物现象的显著性必须作用于人的心理感知才能突显出来。具体又可分为:

第一, 思维特点引起的突显。①具体较之于抽象更能引起突显。例如:

(扩大) 蓬门荜户:用草、树皮等做成的门户

(缩小) 炮兵:以火炮为基本装备, 用火力进行战斗的兵种>也称这种兵种的士兵

有的事物整体上是无形的抽象概念, 而其组成部分却是具体有形的实体或更容易靠直觉把握的概念。显然, 具体形象比抽象概念更容易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成为突显的部分。比如“炮兵”,作为一个军事兵种, 只是个抽象的概念; 但对于

对方

/词义扩大和缩小的隐喻转喻机制

这个兵种的士兵, 人们还是有比较直观印象的, 易于记忆把握。再比如“蓬门荜户”, 我们只能以“用草、树皮等做成的门户”等具体形态来感知“简陋的房屋”这个抽象概念, 因此前者在人们心目中显著度更高。

②熟悉较之于陌生更能引起突显。A . 常见的典型代表比一般成员的显著度高。例如:

(扩大) 骂娘:骂人时恶毒地侮辱别人的母亲特指北京的清故宫所谓的典型代表并不一定是科学的客观分类, 而是较多考虑人与事物的关系和事物在人心目中地位的民俗性的分类结果:一般是指那些最常见的、最熟悉的成员; 是人们一提到该事物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的那一部分。比如“骂娘”特点鲜明, 是国人在漫骂时的首选, 显著度极高, 因此可以用来指代整体, 使词义扩大。再如“故宫”, 北京的清故宫规模宏大、保存完整, 一提起旧王朝的宫殿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它, 它在此类事物中处于突显地位, 使词义缩小以示强调。

B . 体现地域民族特征的部分显著度较高。如:(缩小) 两岸:江河、海峡等两边的地方的>特指台湾海峡两岸, 即我国的大陆和台湾省

白田:没有种上庄稼的田地>有的地区专指没有种上庄稼的水田

有些语词除了普遍意义外, 地域特征、国别民情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也使词义中含有与之相应的部分, 而身处其中的人们由于比较熟悉, 对这些情况常常具有更强的感知能力。比如“两岸”,中国的地域特色及国情现状使人们的关注点聚焦于台湾海峡两岸; 如“白田”, 有些地区以水田为主, 这样的地理特征当然会作用于人的感知并在词义中形成突显。

C . 价值功用上比较重要的部分显著度较高。(扩大) 鏑:箭头

(缩小) 羊毛:羊的毛>通常指用作纺织原料的

事物的价值和功用都是相对于人类而言的, 其中在价值与功用上起重要作用的部分更容易引起人们的重视, 也就成了人们最熟悉的部分。越是熟悉, 人们就越容易跟它们建立心理联系, 其显著度就越高。比如“鏑”, 作为伤人的利器, 箭头至关重要; 而“羊毛”对人类而言, 能够用作纺织原料的才是最有价值的。

第二, 文化因素引起的突显。①文化标记较强的部分。(扩大) 六亲:六种亲属, 说法不一, 较早的一种说法是指父、母、兄、弟、妻、子

驾:特指帝王的车, 借指帝王特指嫡长子鲲鹏:古代传说中的大鱼和大鸟>也指鲲化成的大鹏鸟语言总是产生于特定的文化并受其影响, 因此有的词义就具有较强的文化标记, 它们反映了词义产生、发展、应用等依赖的社会文化基础。词义中文化标记较强的部分常常被

语文学刊(高教版)                             2006年第5期

单独立义以示突显和强调。比如“六亲”和“嫡子”:在家族至上的宗法制社会里, 别亲疏、分远近的亲属观念尤为重要, 父、母、兄、弟、妻、子这六亲当属近亲之列, 是家族立业的根本; 而一夫多妻制和嫡长子继承制则使嫡长子在家族里具有举足轻重的特殊地位; 它们都有着深刻的宗法制文化的烙印。“驾”则强调了封建君主制社会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文学作品是最直接的文化载体, 在它的影响下, 与之相关的词义部分亦会突显出来, 如“鲲鹏”。

②心理价值取向方面。比如:

(缩小) 人心:指人的心地>特指善良的心地三长两短:指意外的灾祸、事故>特指人的死亡人们总是向往崇高追求完美, 鄙视丑陋排斥缺憾; 这种心理上的价值取向往往带有文化内涵, 作用于词义, 亦能突显特定的部分。比如“人心”,心地善良一直是人们在道德品行上肯定和追求的目标, 因而受到格外的关注。而“三长两短”指的是意外的灾祸和事故, 人们对之避之不及, 更不要说最严重的死亡了。越是丑陋遗憾的事情, 人们越不愿意正视, 反而越会引起心理上的关注; 因此这种回避的初衷反而带来了突显的结果, 这大概是人们始料不及的。

③含蓄表达的对象。

(缩小) 对象:行动或思考时作为目标的人或事物>特指恋爱的对方

朋友:彼此有交情的人>指恋爱的对象

中国人情感丰富却不善于直抒情怀, 特别在爱情方面, 内心明明倍加关注, 表面却不愿显露。比如“对象”和“朋友”, 恋爱的对象并不是特别突显的方面, 只是在含蓄心理的作用下委婉地表达出来, 反而显得突出。这种故意用含混手段来明确对象的方式也起到了突显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 这种含蓄表达与上文的回避丑陋缺憾在形式上都采取了委婉迂回的表达方式, 它们的区别在于:前者的初衷即是突显; 而后者的初衷是回避, 突显是意外的心理结果。

其中, 文化标记是在词义中直接打下社会文化的印记, 而心理价值趋向和含蓄表达则是文化价值观作用于语用的间接结果, 但归根到底都是文化因素引起了突显。

第三, 语言因素引起的突显。①模糊忽略的结果。(扩大) 驵侩:马匹交易的经纪人现在只指悔恨

有些词语中的某些构词语素意义过于生僻, 例如“驵”意为“骏马”,“艾”表示“治理、惩治”; 人们很难把握它们的意义, 久之这些语素义就会脱落, 而词义中其他的容易理解的部分就渐渐突显, 带来了词义的扩大与缩小。

②其他。比如:

(缩小) 三伏: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特指末伏酒菜:酒和菜>下酒的菜

词例“三伏”中, “三”既可作基数解, 又可作序数解, 因

此带来词义突显; 而“酒菜”可能是受构词方式由并列式变化为偏正式的影响, 引起了词义突显。

2. 规约的突显性。这一类所涉及的突显性也会牵涉到心理感知因素, 只是人为规约带来的关注明显强于心理感知上自发自觉的关注, 故单独列项讨论。

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个方向上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距离

(缩小) 暴力:强制的力量>特指国家的强制力量行业学科术语所使用的构词材料和构词规则都没有超出民族语言的范围, 根据语言的经济原则, 其中还有一部分词语形式身兼普通词语和行业学科术语两重意义。比如“速度”、“暴力”,除了常人理解的普通词义以外, 还有物理学、政治学的特殊含义, 它所包含的概念和知识超出了一般人的知识范围, 是该行业学科领域的认识成果及其文化代码。不论是普通词语术语化还是术语广义化狭义化, 都是为了建构该领域的知识理论而人为规约的结果, 也带来了词义突显。不过, 由于隔行如隔山, 这种突显一般只能引起专业人士在心理感知上的关注, 普通人对其感知度较低; 因此它的突显性就受众而言带有明显的局部性特征。

以上是关于引起突显原因的分类探讨。其实不论是心理感知还是人为规约, 突显归根结底都还是心理感知上的突显; 而心理感知又是个错综复杂的动态过程, 与思维、文化、语言等因素有密切的联系, 它们在认知的统摄下从不同的层面出发, 共同作用, 引发了词义的扩大与缩小。因此上述大类小类之间其实是交叉互融的, 而且这个分类也不可能涵盖词义扩大与缩小的全部; 分类只是为了寻找研究的切入点以及强调重要特征, 以便于我们理解和把握。

(二) 几点认识

第一, 从认知角度来考量, 心理感知上的显著性是引起词义扩大与缩小的一个重要因素。事物显著度的差异有一些基本的规律, 一般具体的比抽象的显著, 常见的比一般的显著, 距离近的比距离远的显著。不过, 事物的显著度还跟人的主观因素有关, 当人把注意力有意识地集中到事物的某部分时, 该部分也就比较显著。前文提到, 引起词义变化的不光有社会、历史等外在因素, 还有人的认知思维等内部原因, 而突显作用就像是一座桥梁沟通了内外两个世界, 将词义扩大与缩小的可能性与必然性有机地融合起来, 统摄于转喻机制之下。转喻机制及其突显原则虽不能囊括词义扩大与缩小的全部, 但至少可以对其大部分作出合理解释, 因此用转喻机制来考察词义的扩大与缩小, 必有可为。

第二, 突显原则是如何与词义扩大和缩小分别对应。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是由个别到一般, 由部分到整体, 这是认识抽象概括的需要; 而认识事物的深刻程度是由笼统到精微, 这是细分的需要。这其中, 突显原则的作用至关重要。人们识别事物往往是从其最突出的、最容易记忆和理解的个体和方面入手, 再用这些最突出的部分来指代、认识和把握

说文解字                  姜 

一般及整体, 这个识别的过程反映在语言中常常带来词义的扩大。而当人们对事物的整体有了笼统概括的认识以后, 注意力又常常会关注其中突显的个体和方面, 希望能有更细致精微的认识, 当这种关注达到一定程度, 就会用整体转指局部以示强调, 随之引起词义的缩小。

第三, 语境对显著度的调控作用不可忽视。语境可以分为社会语境和篇章语境。社会历史、民族地域等大都可以归入社会语境一类, 它们引起了心理上的突显。但这种突显只是使词义的扩大与缩小成为一种可能, 将这种可能变为现实的是篇章语境。在具体的篇章中, 人们出于节省语词的目的, 根据上下文的表述需要将词义广化或狭化, 产生语流义变或情景义变, 这是词的言语义, 具有临时性、变通性等特点。由于有心理突显作基础, 这种广化和狭化会在篇章语境中多次重复出现; 根据“语用频率效应”(指因词语及句式再语用中出现次数的多寡而对语言的意义、结构等产生的不同

[2](P 1)

影响) , 语义的转化用法随着在语用中的频繁出现, 最

/词义扩大和缩小的隐喻转喻机制

实全面的反映它们之间的关系。二者之间其实是构成连续体关系的, 典型的隐喻和转喻是这个连续体两端上的典型范畴, 连续体之间的模糊地带则是隐喻和转喻互动的结果。而我们在确定实体间的概念关系的性质时, 会随着观察角度的不同而更接近于隐喻或是转喻一端[3]。因此在前文, 我们是从隐喻、转喻这个连续体的两端入手, 分别阐释词义的扩大与缩小的; 其实在这个过程中, 转喻对隐喻还起着更基础的作用。

从宏观角度来看, 隐喻构建了词义扩大与缩小的语义范畴, 即空间域通过实体隐喻投射到不同的认知域, 大小域随之发生作用, 按照“(具体) 物体>(准) 抽象事物>行为动作>性状>……”的顺序依次投射, 最终构建了扩大与缩小的语义范畴。但在此过程中, 转喻的作用也不可忽视。突显原则表明人们更容易观察和记忆事物比较突显的方面, 因此人们最熟悉的空间概念才能成为认知的基础; 另一方面, 空间里实体的大小最容易感受判定, 才可能成为这一系列隐喻投射的源域。所以, 转喻是隐喻构建词义扩大缩小语义范畴的基础。在个体词例的微观层面中, 隐喻一般是由特定实体域投射到其他实体域再投射到抽象事物域, 完成了词义的扩大。比如词例“底层:建筑物地面上最底下的一层

总之, 隐喻和转喻是引起词义扩大和缩小的内在认知机制, 特别是转喻中的突显原则将思维、语言、文化、社会等因素统摄于认知之下, 对词义扩大与缩小的大部分能作出合理解释。将隐喻转喻等认知语言学理论运用于词义研究, 既重新审视了词义的扩大与缩小, 也能为词义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研究角度和方法。

终会约定俗成, 为社会普遍承认。至此, 这种广化和狭化已由词的言语义转化为语言义, 具有固有性、稳定性等特点, 词义正式扩大或缩小了。

第四, 突显原则也可与范畴理论相结合。部分与整体的相互替代广泛运用了范畴结构关系, 因此词义的扩大与缩小也可以看作是范畴与其显著成员转喻关系的结果。上文对引起突显的原因进行分类, 其大小类之间的交叉互融就体现了范畴边界的模糊性; 而引起突显的这些复杂的原因也使得原型构建范畴在具体操作层面呈现出多样化特征。

第五, 突显原则既反映了人类认知的共通性, 又体现了汉民族的认知特点。突显原则是人类认知事物共有的心理特征之一, 其作用下的转喻是词义演变的重要机制, 这已被多种语言验证, 具有普遍意义。突显原则作用于词义扩大与缩小时, 其原因与过程大都也具有普遍性, 而其中有些也体现了汉民族认知特点。比如“蓬门荜户”,汉语中这类词语很多, 它们以具体实在、表象可触的客观事物作为心理延伸的基点, 蕴含着丰富内涵, 这体现了汉民族特别重具象重直观、靠形象体念的认知特点。再比如“对象”、“朋友”体现了汉民族含蓄委婉的认知特色。通过词例把握汉民族特有的认知特点, 再探讨这些特点对词义演变的影响, 也是认知语言学作用于汉语词义研究的切入点之一。

四、词义扩大与缩小中转喻对隐喻的基础作用隐喻和转喻作为重要的认知方式, 对人们认识事物、事物概念的形成、语言的发展都起了重要的作用。一般认为隐喻是一种近似关系, 主要是一种理解的手段, 而转喻是邻近关系, 主要是一种指代手段; 隐喻的源域要具体, 转喻的源域要显著。但这种传统的隐喻和转喻的区分过于静态, 无法真

【参考文献】

[1]赵艳芳. 认知语言学概要[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社, 2001.

[2]邹韶华. 语用频率效应研究[M ].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

[3]刘正光. 论转喻与隐喻的连续体关系[J ]. 现代外语,

2002, (1) .

语文学刊(高教版)                             2006年第5期

词义扩大和缩小的隐喻转喻机制

★姜 

(安徽教育学院中文系, 安徽 合肥 230061)

文章采用定量分析法, 利用隐喻转喻理论探讨词义的扩大与缩小, 认为:隐喻和转喻是引起词[摘 要] 义扩大和缩小的内在认知机制, 特别是转喻中的突显原则将思维、语言、文化、社会等因素统摄于认知之下, 对词义扩大与缩小的大部分能作出合理解释。

 扩大;  缩小;  隐喻;  转喻[关键词] 词义;

中图分类号:H 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06) 05-0067-04

  传统的词汇语义学偏向于将词义的变化归于历史的、社会的因素, 这些固然是词义变化的重要因素, 但它们只是外部因素, 其内因来源于语言使用者的认知思维。历史社会因素只能说明变化的必要性, 而认知因素才能说明词义变化的内在机制和可能性。隐喻和转喻作为重要的认知方式, 在词义的变化中起了很大的作用。本文将采用定量分析统计的方法, 探讨隐喻和转喻的认知方式与词义扩大和缩小这一对词义逆向运动的关系。

一、语料计量统计

定量分析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单凭语感抽取语料式的研究所带来的浓厚的主观色彩, 能够为研究提供较为客观真实的语料基础。

本文以《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修订版) 为语料来源, 采用封闭域的定量分析方法, 随机取样, 每隔5页取1页, 得出词义扩大和缩小义项若干, 按演变类型分别统计项数, 得出:词义扩大类116例, 其中名词性类86例, 动词性类26例, 形容词性类1例, 数词类3例; 词义缩小类104类, 其中名词性类91例, 动词性类13例。

二、词义扩大和缩小的隐喻机制

隐喻有两个主要的认知原则:相似原则和顺接原则。相似原则是指人们容易将相同或相似的东西看作是一个单位, 这一原则在概念和语言的形成中是最重要的原则; 顺接原则是指在识别和记忆事物时, 人们倾向于寻找有规律、变化小

法。

(扩大) 底层:建筑物地面上最底下的一层

跨度:房屋、桥梁等建筑中, 梁、屋架、拱券两端的支柱、桥墩或墙等承重结构之间的距离

疏导:开通壅塞的水道, 使水流畅通

在宏观层面, 词义的扩大缩小可以看成由原型构建的范畴, 其变化的内在机制就是隐喻———空间域通过实体隐喻投射到不同的认知域, 大小域随之发生作用, 按照“具体物体>(准) 抽象事物>行为动作>性状>……”的顺序依次投射, 最终构建了扩大与缩小的语义范畴。可以说, 没有隐喻机制就无法形成词义的扩大和缩小。这一点在笔者的另一篇文章《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的词义扩大与缩小》中有详细论述, 这里不再赘言。

在微观层面, 个体词例中词义所指的认知域通过隐喻投射于其他认知域, 使词义范畴也从个别用法扩大到一般用

[基金项目]本文为安徽省教育厅“词义演变的认知分析”课题(编号为2005J P W 104) 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 女, 安徽省肥东县人, 安徽教育学院中文系助教, 文学硕士。

说文解字                  姜 

扩大到一般。有时在扩大后的词义内部, 隐喻进一步发挥作用。比如“底层”的“泛指事物最下面的部分”义, 可以由“柜子的底层”投射到“社会的底层”;“疏导”的“泛指引导使畅通”义, 可以由“引导人流使其畅通”投射到“引导思想包袱使其畅通”, 这都是由实体向抽象的再次投射。因此在隐喻的作用下, 词义所指由特定实体域投射到其他实体域再投射到抽象事物域, 完成了词义的扩大。“跨度”则运用了空间隐喻, 首先是由特定的空间域投射到其他空间域, 然后再由空间域投射到抽象事物域, 比如“时间跨度”、“年龄跨度”等。根据语料分析, 实体隐喻、空间隐喻等或单独或综合作用于词义扩大, 扩大的结果一般如下:

特定实体域/空间域

值得注意的是, 隐喻在不同认知域之间投射, 源域只有部分特征可转移到目标域中, 如“底层”强调的是“最下面的”, “跨度”强调的是“相隔的长度”;对词义扩大起决定性作用的是隐喻的这种局部性特征。

隐喻扩大了语义范畴, 特别是发展了抽象意义, 但扩大后的语义范畴常常并不包括先前的语义所指, 因此它主要是引起词义的转移, 词义扩大所占比例很小。对词义扩大和缩小起重要作用的是转喻。

三、词义扩大和缩小的转喻机制

转喻所涉及的是一种“接近”和“突显”的关系。接近原则是指在认知上, 距离相近的事物容易被看作是一个单位, 突显原则是指人们的注意力更容易观察和记忆事物比较突显的方面[1]。在语言上就表现为由一事物认识并用词语指称与其相关联或相近的另一事物, 如形式(容器) 与内容, 局部与整体之间的替代; “接近”常常引发词义的转移, “突显”则会引起词义的扩大或缩小。

(一) 分类

要探讨词义的扩大与缩小, 必须深入分析转喻的这种整体与局部的相互指代关系。我们将探讨突显的原因及过程, 结合词例对之进行详尽的分类探讨。

1. 心理感知上的显著性。事物现象的显著性必须作用于人的心理感知才能突显出来。具体又可分为:

第一, 思维特点引起的突显。①具体较之于抽象更能引起突显。例如:

(扩大) 蓬门荜户:用草、树皮等做成的门户

(缩小) 炮兵:以火炮为基本装备, 用火力进行战斗的兵种>也称这种兵种的士兵

有的事物整体上是无形的抽象概念, 而其组成部分却是具体有形的实体或更容易靠直觉把握的概念。显然, 具体形象比抽象概念更容易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成为突显的部分。比如“炮兵”,作为一个军事兵种, 只是个抽象的概念; 但对于

对方

/词义扩大和缩小的隐喻转喻机制

这个兵种的士兵, 人们还是有比较直观印象的, 易于记忆把握。再比如“蓬门荜户”, 我们只能以“用草、树皮等做成的门户”等具体形态来感知“简陋的房屋”这个抽象概念, 因此前者在人们心目中显著度更高。

②熟悉较之于陌生更能引起突显。A . 常见的典型代表比一般成员的显著度高。例如:

(扩大) 骂娘:骂人时恶毒地侮辱别人的母亲特指北京的清故宫所谓的典型代表并不一定是科学的客观分类, 而是较多考虑人与事物的关系和事物在人心目中地位的民俗性的分类结果:一般是指那些最常见的、最熟悉的成员; 是人们一提到该事物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的那一部分。比如“骂娘”特点鲜明, 是国人在漫骂时的首选, 显著度极高, 因此可以用来指代整体, 使词义扩大。再如“故宫”, 北京的清故宫规模宏大、保存完整, 一提起旧王朝的宫殿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它, 它在此类事物中处于突显地位, 使词义缩小以示强调。

B . 体现地域民族特征的部分显著度较高。如:(缩小) 两岸:江河、海峡等两边的地方的>特指台湾海峡两岸, 即我国的大陆和台湾省

白田:没有种上庄稼的田地>有的地区专指没有种上庄稼的水田

有些语词除了普遍意义外, 地域特征、国别民情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也使词义中含有与之相应的部分, 而身处其中的人们由于比较熟悉, 对这些情况常常具有更强的感知能力。比如“两岸”,中国的地域特色及国情现状使人们的关注点聚焦于台湾海峡两岸; 如“白田”, 有些地区以水田为主, 这样的地理特征当然会作用于人的感知并在词义中形成突显。

C . 价值功用上比较重要的部分显著度较高。(扩大) 鏑:箭头

(缩小) 羊毛:羊的毛>通常指用作纺织原料的

事物的价值和功用都是相对于人类而言的, 其中在价值与功用上起重要作用的部分更容易引起人们的重视, 也就成了人们最熟悉的部分。越是熟悉, 人们就越容易跟它们建立心理联系, 其显著度就越高。比如“鏑”, 作为伤人的利器, 箭头至关重要; 而“羊毛”对人类而言, 能够用作纺织原料的才是最有价值的。

第二, 文化因素引起的突显。①文化标记较强的部分。(扩大) 六亲:六种亲属, 说法不一, 较早的一种说法是指父、母、兄、弟、妻、子

驾:特指帝王的车, 借指帝王特指嫡长子鲲鹏:古代传说中的大鱼和大鸟>也指鲲化成的大鹏鸟语言总是产生于特定的文化并受其影响, 因此有的词义就具有较强的文化标记, 它们反映了词义产生、发展、应用等依赖的社会文化基础。词义中文化标记较强的部分常常被

语文学刊(高教版)                             2006年第5期

单独立义以示突显和强调。比如“六亲”和“嫡子”:在家族至上的宗法制社会里, 别亲疏、分远近的亲属观念尤为重要, 父、母、兄、弟、妻、子这六亲当属近亲之列, 是家族立业的根本; 而一夫多妻制和嫡长子继承制则使嫡长子在家族里具有举足轻重的特殊地位; 它们都有着深刻的宗法制文化的烙印。“驾”则强调了封建君主制社会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文学作品是最直接的文化载体, 在它的影响下, 与之相关的词义部分亦会突显出来, 如“鲲鹏”。

②心理价值取向方面。比如:

(缩小) 人心:指人的心地>特指善良的心地三长两短:指意外的灾祸、事故>特指人的死亡人们总是向往崇高追求完美, 鄙视丑陋排斥缺憾; 这种心理上的价值取向往往带有文化内涵, 作用于词义, 亦能突显特定的部分。比如“人心”,心地善良一直是人们在道德品行上肯定和追求的目标, 因而受到格外的关注。而“三长两短”指的是意外的灾祸和事故, 人们对之避之不及, 更不要说最严重的死亡了。越是丑陋遗憾的事情, 人们越不愿意正视, 反而越会引起心理上的关注; 因此这种回避的初衷反而带来了突显的结果, 这大概是人们始料不及的。

③含蓄表达的对象。

(缩小) 对象:行动或思考时作为目标的人或事物>特指恋爱的对方

朋友:彼此有交情的人>指恋爱的对象

中国人情感丰富却不善于直抒情怀, 特别在爱情方面, 内心明明倍加关注, 表面却不愿显露。比如“对象”和“朋友”, 恋爱的对象并不是特别突显的方面, 只是在含蓄心理的作用下委婉地表达出来, 反而显得突出。这种故意用含混手段来明确对象的方式也起到了突显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 这种含蓄表达与上文的回避丑陋缺憾在形式上都采取了委婉迂回的表达方式, 它们的区别在于:前者的初衷即是突显; 而后者的初衷是回避, 突显是意外的心理结果。

其中, 文化标记是在词义中直接打下社会文化的印记, 而心理价值趋向和含蓄表达则是文化价值观作用于语用的间接结果, 但归根到底都是文化因素引起了突显。

第三, 语言因素引起的突显。①模糊忽略的结果。(扩大) 驵侩:马匹交易的经纪人现在只指悔恨

有些词语中的某些构词语素意义过于生僻, 例如“驵”意为“骏马”,“艾”表示“治理、惩治”; 人们很难把握它们的意义, 久之这些语素义就会脱落, 而词义中其他的容易理解的部分就渐渐突显, 带来了词义的扩大与缩小。

②其他。比如:

(缩小) 三伏: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特指末伏酒菜:酒和菜>下酒的菜

词例“三伏”中, “三”既可作基数解, 又可作序数解, 因

此带来词义突显; 而“酒菜”可能是受构词方式由并列式变化为偏正式的影响, 引起了词义突显。

2. 规约的突显性。这一类所涉及的突显性也会牵涉到心理感知因素, 只是人为规约带来的关注明显强于心理感知上自发自觉的关注, 故单独列项讨论。

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个方向上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距离

(缩小) 暴力:强制的力量>特指国家的强制力量行业学科术语所使用的构词材料和构词规则都没有超出民族语言的范围, 根据语言的经济原则, 其中还有一部分词语形式身兼普通词语和行业学科术语两重意义。比如“速度”、“暴力”,除了常人理解的普通词义以外, 还有物理学、政治学的特殊含义, 它所包含的概念和知识超出了一般人的知识范围, 是该行业学科领域的认识成果及其文化代码。不论是普通词语术语化还是术语广义化狭义化, 都是为了建构该领域的知识理论而人为规约的结果, 也带来了词义突显。不过, 由于隔行如隔山, 这种突显一般只能引起专业人士在心理感知上的关注, 普通人对其感知度较低; 因此它的突显性就受众而言带有明显的局部性特征。

以上是关于引起突显原因的分类探讨。其实不论是心理感知还是人为规约, 突显归根结底都还是心理感知上的突显; 而心理感知又是个错综复杂的动态过程, 与思维、文化、语言等因素有密切的联系, 它们在认知的统摄下从不同的层面出发, 共同作用, 引发了词义的扩大与缩小。因此上述大类小类之间其实是交叉互融的, 而且这个分类也不可能涵盖词义扩大与缩小的全部; 分类只是为了寻找研究的切入点以及强调重要特征, 以便于我们理解和把握。

(二) 几点认识

第一, 从认知角度来考量, 心理感知上的显著性是引起词义扩大与缩小的一个重要因素。事物显著度的差异有一些基本的规律, 一般具体的比抽象的显著, 常见的比一般的显著, 距离近的比距离远的显著。不过, 事物的显著度还跟人的主观因素有关, 当人把注意力有意识地集中到事物的某部分时, 该部分也就比较显著。前文提到, 引起词义变化的不光有社会、历史等外在因素, 还有人的认知思维等内部原因, 而突显作用就像是一座桥梁沟通了内外两个世界, 将词义扩大与缩小的可能性与必然性有机地融合起来, 统摄于转喻机制之下。转喻机制及其突显原则虽不能囊括词义扩大与缩小的全部, 但至少可以对其大部分作出合理解释, 因此用转喻机制来考察词义的扩大与缩小, 必有可为。

第二, 突显原则是如何与词义扩大和缩小分别对应。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是由个别到一般, 由部分到整体, 这是认识抽象概括的需要; 而认识事物的深刻程度是由笼统到精微, 这是细分的需要。这其中, 突显原则的作用至关重要。人们识别事物往往是从其最突出的、最容易记忆和理解的个体和方面入手, 再用这些最突出的部分来指代、认识和把握

说文解字                  姜 

一般及整体, 这个识别的过程反映在语言中常常带来词义的扩大。而当人们对事物的整体有了笼统概括的认识以后, 注意力又常常会关注其中突显的个体和方面, 希望能有更细致精微的认识, 当这种关注达到一定程度, 就会用整体转指局部以示强调, 随之引起词义的缩小。

第三, 语境对显著度的调控作用不可忽视。语境可以分为社会语境和篇章语境。社会历史、民族地域等大都可以归入社会语境一类, 它们引起了心理上的突显。但这种突显只是使词义的扩大与缩小成为一种可能, 将这种可能变为现实的是篇章语境。在具体的篇章中, 人们出于节省语词的目的, 根据上下文的表述需要将词义广化或狭化, 产生语流义变或情景义变, 这是词的言语义, 具有临时性、变通性等特点。由于有心理突显作基础, 这种广化和狭化会在篇章语境中多次重复出现; 根据“语用频率效应”(指因词语及句式再语用中出现次数的多寡而对语言的意义、结构等产生的不同

[2](P 1)

影响) , 语义的转化用法随着在语用中的频繁出现, 最

/词义扩大和缩小的隐喻转喻机制

实全面的反映它们之间的关系。二者之间其实是构成连续体关系的, 典型的隐喻和转喻是这个连续体两端上的典型范畴, 连续体之间的模糊地带则是隐喻和转喻互动的结果。而我们在确定实体间的概念关系的性质时, 会随着观察角度的不同而更接近于隐喻或是转喻一端[3]。因此在前文, 我们是从隐喻、转喻这个连续体的两端入手, 分别阐释词义的扩大与缩小的; 其实在这个过程中, 转喻对隐喻还起着更基础的作用。

从宏观角度来看, 隐喻构建了词义扩大与缩小的语义范畴, 即空间域通过实体隐喻投射到不同的认知域, 大小域随之发生作用, 按照“(具体) 物体>(准) 抽象事物>行为动作>性状>……”的顺序依次投射, 最终构建了扩大与缩小的语义范畴。但在此过程中, 转喻的作用也不可忽视。突显原则表明人们更容易观察和记忆事物比较突显的方面, 因此人们最熟悉的空间概念才能成为认知的基础; 另一方面, 空间里实体的大小最容易感受判定, 才可能成为这一系列隐喻投射的源域。所以, 转喻是隐喻构建词义扩大缩小语义范畴的基础。在个体词例的微观层面中, 隐喻一般是由特定实体域投射到其他实体域再投射到抽象事物域, 完成了词义的扩大。比如词例“底层:建筑物地面上最底下的一层

总之, 隐喻和转喻是引起词义扩大和缩小的内在认知机制, 特别是转喻中的突显原则将思维、语言、文化、社会等因素统摄于认知之下, 对词义扩大与缩小的大部分能作出合理解释。将隐喻转喻等认知语言学理论运用于词义研究, 既重新审视了词义的扩大与缩小, 也能为词义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研究角度和方法。

终会约定俗成, 为社会普遍承认。至此, 这种广化和狭化已由词的言语义转化为语言义, 具有固有性、稳定性等特点, 词义正式扩大或缩小了。

第四, 突显原则也可与范畴理论相结合。部分与整体的相互替代广泛运用了范畴结构关系, 因此词义的扩大与缩小也可以看作是范畴与其显著成员转喻关系的结果。上文对引起突显的原因进行分类, 其大小类之间的交叉互融就体现了范畴边界的模糊性; 而引起突显的这些复杂的原因也使得原型构建范畴在具体操作层面呈现出多样化特征。

第五, 突显原则既反映了人类认知的共通性, 又体现了汉民族的认知特点。突显原则是人类认知事物共有的心理特征之一, 其作用下的转喻是词义演变的重要机制, 这已被多种语言验证, 具有普遍意义。突显原则作用于词义扩大与缩小时, 其原因与过程大都也具有普遍性, 而其中有些也体现了汉民族认知特点。比如“蓬门荜户”,汉语中这类词语很多, 它们以具体实在、表象可触的客观事物作为心理延伸的基点, 蕴含着丰富内涵, 这体现了汉民族特别重具象重直观、靠形象体念的认知特点。再比如“对象”、“朋友”体现了汉民族含蓄委婉的认知特色。通过词例把握汉民族特有的认知特点, 再探讨这些特点对词义演变的影响, 也是认知语言学作用于汉语词义研究的切入点之一。

四、词义扩大与缩小中转喻对隐喻的基础作用隐喻和转喻作为重要的认知方式, 对人们认识事物、事物概念的形成、语言的发展都起了重要的作用。一般认为隐喻是一种近似关系, 主要是一种理解的手段, 而转喻是邻近关系, 主要是一种指代手段; 隐喻的源域要具体, 转喻的源域要显著。但这种传统的隐喻和转喻的区分过于静态, 无法真

【参考文献】

[1]赵艳芳. 认知语言学概要[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社, 2001.

[2]邹韶华. 语用频率效应研究[M ].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

[3]刘正光. 论转喻与隐喻的连续体关系[J ]. 现代外语,

2002, (1) .


相关文章

  • 从典型理论来解释一词多义
  • 摘要:一词多义是人类语言的普遍现象,是人类对社会不断认知发展的结果,体现了人类认知发展的过程.对一词多义现象研究历来很久,本文从认知语言学上,典型范畴理论,及其典型范畴理论下的隐喻和转喻机制对一词多义现象进行了初步探讨.根据典型范畴理论,语 ...查看


  • 论词义变化的内部原因及外部原因
  • 标题论词义变化的内部原因及外部原因 一,绪论 二,本论 1, 英语词义变化的外部原因 (1) 社会因素 (2) 历史因素 (3) 外来词的影响 (4) 心理原因 2, 英语词义变化的内部原因 (1) 词义扩大 (i)词义扩大的类型及表现:从 ...查看


  • 实词虚化的两个平面
  • 作者:钱宗武汤莉莉 长江学术 2004年01期 实词虚化就是实词的词汇意义不断弱化语法意义不断强化的过程.这是一种特殊的复杂的语言现象.本文通过对今文<尚书>副词形成动因和演变机制的考察研究,以期归纳总结文献语言实词虚化的规律. ...查看


  • 地域文化与宁波方言的词义演变
  • 语 言本体研 究 地 域 文 化 与 宁 波 方 言 的 词 义 演 变 口戚 国辉 摘 要 :在 引起词 义演 变的众多因素中,语言使 用者 的认知 因素是 内部原 因,而语 言所处的社会环境是外部原 因.本 文以词语 的多义引申为视点 ...查看


  • 感官意象图式--通感的一个新认知模式
  • 第6卷第1期2008年3月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ofShenzhenInstituteofInformationTechnology V01.6No.1Mar.2008 感官意象图式--通感的一个新认知模式 杨洋1,董方 ...查看


  • 古代汉语试题3及答案
  • 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3) 古代汉语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古代汉语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22%): 1.汉字起源的传说,主要有( )说.( )说.( )说. 2.( )和( )是汉字产生的两个途径. 3.六书中,( ).( ).( ). ...查看


  • 一词多义现象的认知研究(1)
  • 第 7 卷第 1期2007年3月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Wenzhou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V ol.7 No.1Mar.2007 一词多义现象的认知研究 赵凌 (温州 ...查看


  • 隐喻还能用来教词汇 ?| 语言学午餐
  • 一词多义是语言中极其普遍的现象,也是语言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学习词汇的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多义词也显得至关重要.根据其历史演变,词义可分为本义和延伸义.Leech认为,词义延伸主要是通过隐喻或转喻的认知思维方式来实现的,多义词的产生在本质上源 ...查看


  • 浅析词语的一词多义现象
  • 浅析词语的一词多义现象 语言是人们交流的重要工具盒手段,语言表达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交流的质量,而一词多义的出现给沟通交流带来了不便,与此同时,它也丰富了我们的语言.多义现象是自然语言的普遍现象,是语言竞技性原则和认知竞技性原则的客观要求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