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间社会学理论研究述评
作者:赵芳
【内容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城市空间社会学的历史发展及其研究状况,包括古典城市社会学中,芝加哥学派的空间理论,扇形理论和多核心理论;近现代城市空间社会学研究中,择要介绍了新马克思主义的结构功能学派,行为学派和人文主义方法,介绍了几位城市社会学家的空间社会学思想。包括凯文.林奇、威廉.H.怀特、林.H.乐芙兰和祖肯、欧登博格、爱德华.索亚、舒尔茨.罗伯以及曼纽.卡斯蒂尔的观点。
对城市空间的研究肇始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研究不同地理环境中的不同城市其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的规律。
城市又是工商业经济的物质依托。如K.J.巴顿认为:
工业城市的精英群落──企业家和商人,对不同空间经济利益的不同回报率的追逐导致了对空间社会属性的忽视。作为人的活动及社会交往的外部环境,在一开始,很奇怪地,把人给抛弃了。
直到二十世纪初,随着大城市环境恶化和各种社会问题的相继产生,人们才开始注意到城市也是一个人类生活的生态系统,只不过社会化程度较农村为高罢了。城市里的各种人类活动都与空间环境不可分割,人口流、能量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等,与产业、设施、资源、空间、环境等都是相互联系的完整系统。每一个城市都是一个生命的有机体,都存在食物链、营养级和生存空间环境,都有诞生、成长、衰老和死亡的过程。这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转变,它标志着人类开始被作为空间环境的内部中心因素而作整体思考,这是一次从客体定位到主体定位的思考角度的转变,这个转变就使得以人为发生主体,空间为活动环境、社交关系网络的定性得以产生,空间的社会意义开始被人所认同。
一 古典城市空间社会学理论
城市空间社会学应该说是城市社会学的一个分支,是由于研究方法的不同而与其他社会学分支区别开来的。如前所述,城市空间社会学的理论基础是城市地理学、空间经济学和人类生态学。最早的人类生态学派诞生于欧美工业化和随之而来的城市化高潮中。
1 芝加哥人类生态学派的城市空间结构理论
芝加哥学派将城市看作是一个由其内部生发机制、原理而将各组成部分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个有机体。他们研究人与空间的关系,将生态学原理如生存竞争、优胜劣汰引入城市研究,从人口与地域空间的互动关系入手研究城市发展。如帕克
(R.E.Park,1864-1944)等认为,城市是一种生态秩序,支配城市社区的基本过程是竞争与共生。如同生物体一样,人类社会中人与人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决定着城市的空间结构。
伯吉斯用生态学观点来解释城镇的空间差异。他提出同心圆理论,认为城市空间的扩展是竞争的结果,城市发展呈放射状。由于城市里人们的社会活动对城市地域分异的向心力、专门化、离心力等的共同作用,导致产生了空间分离。各地带间不断地侵入与接替,使城市从中心向外围呈环状扩张侵蚀,并实现功能接替。这一理论招致了批评,因为任何现实城市没有一环的功能是纯粹地加以分布的,每一环的功能都具有多样性,而环的分布也有随意性;另外,城市的土地利用与之也并不吻合,土地价值规律并不是均匀地从中心向外递减,而有可能正相反。但是该理论假设表明了城市具有自己独特的发展形态和规律,它为科学的城市研究指明了空间结构的研究方向。
2 扇形理论 (sector theory)
美国土地经济学家霍伊德(H. Hoyt)1934年通过对美国64个中小城市房租资料及几个大城市的资料进行分析,发现了城市住宅分布的九种倾向,并认为在这九种倾向的作用下,城市空间地域的扩散呈扇形分布。城市发展往往沿水源和交通线路分布,总是从中心向外沿主要交通干线或沿阻力最小的路线延伸,扇形地区内的地价不随离市中心区的远近而变动。
这一理论能从土地价值层面对城市状态进行研究,认为城市结构存在形式是
3 多核心论 (muitiple-nuclei theory)
美国地理学家哈里斯(C. D. Harris)和厄尔曼(E. L. Ullman)1945年提出,城市就像一个细胞结构体,市区内有若干生长点,城市的土地利用是环绕几个分立的核心成长。除了CBD这一商务中心外,还存在着有一定支配地位的其他中心。它与城市规模成正比,由于负担着其他专门化功能而占据支配地位。行业的集聚形成的区位利益、集聚利益、扩散利益和土地价格,是城市地域结构变迁和分异的主要因素。他们认为,城市核心的分化和空间地域的分异取决于四个过程:(1)行业自身利益决定的区位形成过程;(2)行业的相互依赖导致并区位临近集聚利益的产生过程;(3)行业功能互相冲突产生的区位离异分散过程;(4)地价房租影响某些行业不能在理想区位布局的过程。上述四种因素相互作用,导致不同职能机构在空间位置上的集结或分离,从而形成多核心现象。
以上三种理论都只依靠个别的关键变量作出分析,如土地、房租等,它并不能准确
反映现代城市社会空间的聚合和分离特征,不能通过空间结构的描述,反映社群生活及人类社会行为的变化如社会等级、种族地位、亚文化社团、犯罪等等,它也只能忠实地执着于现实物质空间及其结构,而无法探究人的意识空间和社会空间及其变迁,而这一切恰恰是城市空间社会学所应该回答的问题。
二 近现代城市空间社会学理论
20世纪以来,西方城市社会学各流派大量涉及对空间的理论研究。如生态学派、马克思主义学派、新韦伯主义学派、新古典主义学派、空间分析学派、结构主义学派、后现代主义学派、福特主义学派、行为学派和人文主义方法等。
1 新马克思主义的结构学派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探讨了在市场经济理想状态下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和竞争规律,从中得出最低成本区位的概念,指出自由市场经济状态下的区位均衡过程就是空间发展的内在机制。60年代以后,被称为新马克思主义的结构学派指出新古典主义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分析,是建立在理想状态下的空间经济行为,这不能充分解析资本主义城市空间发展的现实。因为经济的发展规律是与社会的结构体系相联系的,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观点来分析城市空间发展的规律。
首先,剩余价值规律影响着城市的发展。资本的投资是以获利为原则,它引导着城市空间发展的区位选择。其次,劳动力再生产的方式对空间的形态和分布差异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公共设施,特别是文化、体育、教育、卫生等设施的分布,明显有利于资本主义社会结构体系的延续。城市居住空间的分区与差异就是劳动力在生产领域中地位差异的表现。同样,生产的组织方式及其空间关系导致劳动分工的地域差异,这是地域的生产条件和资本再生产要求相互作用的结果。[2]
2 行为学派和人文主义方法
在近代城市空间社会学的研究中,致力于人的场所行为(place behavior)等空间社会文化意义的研究构成了一种令人注目的研究态势。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学术界用
环境与人产生亲密感。
这些观点极大地改变着人类对城市规划的定位思考。1954年,《杜恩宣言》指出要改变按照雅典宪章来发展城市化的思想,应该按照城市、乡镇、村庄的不同特性去研究人类居住问题。1984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提出,要研究
随着社会民主化和市民化进程的演进,城市空间的社会化越来越表现为公共空间的成长。由于城市规划实际上是对人的生产和生活的环境,尤其是公共空间环境的人为安排,因此它对于空间环境的社会学研究可谓形成了一种
凯文.林奇──空间建构个人经验
林奇认为,城市空间的建筑环境自身就造成了人们经验和行为的结构。1959年,林奇发表《城市意象》一书,指出城市形态通过不同观察者的视觉心理过程,即认知图式,才产生了意象。
林奇认为,有关城市形态的理论,
知,取决于感觉中的元素和与其相关的时间和空间相联,感知能力取决于空间的形态与品质,
他
总之,对空间的控制要达到
以上所有指标都要由公正与内在的效率来完成,从而聚落(如城市)就是连续的、持续完好的、开放的、有益于发展的。[11]
威廉.H.怀特──确立个体行为的规则
有些社会学家将他们的研究定位在城市空间中的细小领域。如威廉.H.怀特(Whyte. William. H)。怀特是偶发性的公共行为的观察者。他熟悉哪些公共空间使人们感到舒适,哪些公共空间会阻碍人们的社会交往。工作和生活在城市的人们也许会说,他们想有段休息时间,远离人群以便好好休息,但怀特观察到人们在午餐和其他休息时间,却总是被拥挤空间中的人群所吸引。怀特的研究揭示了对于人群的一分子的人来说,人群从某种意义上刺激着他们成为有愿望的,意气相投的传播者,从而打发时间。[12]
怀特的工作让他思考空间的类型,除了拥挤的这种以外,人们发现大部分意气相投的交往是为了打发休闲时光,并且大量地表现为泛泛而谈。在大都市里,拥挤的人行道
是泛泛而谈的好地方,但是怀特发现,亚环境的机制对于一个特定环境被用来打发片刻休闲时光,是受人欢迎还是令人讨厌这方面,非常重要。仅仅在城市中留出空间并不能保证人们会用它,怀特观察到很多特意留出的空间空着,而其他地方却塞得满满的。有一些因素决定了哪些空间将会被大量地正确使用。步行者要休息,不会走太远,而且需要凳子坐下。他惊讶和沮丧于建筑和墙靠近人行道一边的突出物,并没有被设计成鼓励人们坐下,因为它太窄或者恰好有不怀好意的尖的表面。食物会吸引人们,流水声和头顶上沙沙的叶片会让人们平静。低的突出或凹进去的座位会让人们逗留。夏天的阴凉和冬天的阳光会令他们感到安慰。长长的一堵无表情的墙,封闭和上坡的人行道,附近繁忙的交通都会阻止人们活动,减少街角聚会、减少逗留等所有一切,总之就是排除都市人闲谈的自然倾向。
怀特的工作提醒人们,既使是城市环境结构中最偶然的方面,对人类行为模式和实际经验来说都有实际的意义。城市环境形塑了社会生活。
林.H.乐芙兰和祖肯──个人接管公共空间的经验
怀特感兴趣的是怎样使空间适合人的需要,林.H.乐芙兰(Lyn. H. Lofland)感兴趣的是私人和小集团所采用的一种方式:通过接管公共空间并使之成为他们自己的,来将事情的进展控制在自己手中。她观察到即使通过对特定空间如饭店、购物中心或公园一角的常规性使用,个人和个人组成的小团体也会产生一种源于空间的优越感,即一种非正式的所有权或职位感。因为他们在这种对空间的使用中,从普通消费者或赞助人,变成类似于主人的常驻
祖肯(Zukin. Sharon)对公共空间的利用也发表过精辟的见解。他认为,少数族裔及其移民文化,使欧美城市具有了第三世界的外来形象。这些外来文化与城市其他文化争夺空间以形塑城市意蕴,影响城市呈现给世界的自画肖像。然而,法人、社团的财富在我们所经验的城市文化中,开始扮演越来越可见的角色,社团、法人的出现量在提升,甚至在正式的公共空间中都有他们的广告形象。公共空间──公园、广场和其他聚会的场所,已经象征性地走向了私有化。它背负着商标图案及赞助人团体的口号标语,并且一度重命名以纪念那些所有的施主们。[14]
欧登博格──城市之爱和理想化
欧登博格(Oldenberg. Ray)1989年写了一批在大城市里被视为港湾的
场所那漂亮的外表,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港湾。德国人或者移居的德裔美国人的啤酒屋就像随时等待庆典的公园,英语的
欧登博格对城市中心那些令人欢快的场所着墨很多。他警告说,若一个城市的发展进程没有伴随着本土公共聚集场所形式在道路沿线的激增,并成为人民生活中的一种形式,则这个城市的发展就没有保证。[15]那么有着四面宽广郊区的北美大都市,是否会继续提供这类令人欢愉的公共环境呢?沿着这种思路,Janusz Mucha,一个1990年从波兰来美国参观的社会学家,发现在三个美国城市──新奥尔良、纽约和旧金山之外,
爱德华.索亚──
爱德华.索亚(Edward. Soja)提出
第二,空间作为一种社会产物,是社会行动与关系的中介与结果,前提与具体体现。
第三,社会生活的时空结构与历程,界定了社会行动与关系如何被物质地建构与具体化。
第四,这个构建与具体化的过程,充满了矛盾与斗争。
第五,矛盾主要是源自于空间的双重性质,即它同时是社会活动的结果、具体体现和产物,同时又是中介、前提和生产者。所以,具体空间,乃是真实人文地理形式,乃是关于社会生产与再生产之斗争的场域,是意图维持与深化,或是重构与剧烈改变现有之空间性的社会实践的竞争场域。
第六,社会生活的时间性,从日常活动的例行事件到长期的历史创造,都植根于空间的态势,就如同社会生活的空间植根于时间/历史的态势一样。
舒尔茨.罗伯──空间化实践
舒尔茨.罗伯(Shields. Rob)认为,任何社会行动,既要从动机上考虑到空间因素,如
序、关系和结构,其社会后果,就是导致
社会学对人类行为的研究表明,人类行为的空间聚集是按照
曼纽.卡斯蒂尔──城市
曼纽.卡斯蒂尔(Manuel. Castells)认为,
齐美尔曾经认为,
城市作为现代人的生存家园,希望使每个人都
研究将会有着很广阔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将会成为城市社会学研究中的一门重要学科。
注释:
1989. The Great Good Place: Cafes, Coffee Shops, Community Centers, Beauty Parlors, General Stores, Bars, Hangouts and How They Get You Through the Day. New York: Paragon House.
[16] Mucha, Janusz. 1993.
[17] Shields,Rob(1991) Places on the Margin: Alternative Geographies of Modernity. London: Routledge
[18] Shields,Rob(1992) A Truant Proximity: Presence and Absence in the Space of Modernity.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D: Society and Space 10(2): 181-198,参见王宁,《消费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240
[19] Manuel. Castells,《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王志弘等译,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504
[20] 同上,505
[21] 齐美尔,费勇等译《时尚哲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37
[22] 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参考文献:
1. 康少邦,张宁编译,《城市社会学》,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
2. 齐美尔,费勇等译《时尚哲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
3. 巴顿,《城市经济学:理论和决策》,上海:商务印书馆,1981年
4. 曼纽.卡斯特尔,《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王志弘等译,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5. 段进,《城市空间发展论》,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99年
6. [美] 凯文.林奇,方益萍、何晓军译,《城市意象》,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
7. [美] 凯文.林奇,林庆怡等译,《城市形态》,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
8. 戴维.波普诺,李强等译,《社会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9. 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0. 王宁,《消费社会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11. Oldenberg, Ray. 1989. The Great Good Place: Cafes, Coffee Shops, Community Centers, Beauty Parlors, General Stores, Bars, Hangouts and How They Get You Through the Day. New York: Paragon House.
12. Mucha, Janusz. 1993.
13. Lofland, Lyn H. 1985. A World of Strangers: Order and Action in Public Space. Prospect Heights, Ⅲ: Waveland Press.
14. Zukin, Sharon. 1995. The Cultures of the Cities. Cambridge, Mass: Blackwell.
15. Whyte, William H. 1988. City, rediscover the center. Newyork: Doubleday
16. Flanagan, William G. 2002. Urban Sociology, Images and Structure. Allyn and Bacon
城市空间社会学理论研究述评
作者:赵芳
【内容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城市空间社会学的历史发展及其研究状况,包括古典城市社会学中,芝加哥学派的空间理论,扇形理论和多核心理论;近现代城市空间社会学研究中,择要介绍了新马克思主义的结构功能学派,行为学派和人文主义方法,介绍了几位城市社会学家的空间社会学思想。包括凯文.林奇、威廉.H.怀特、林.H.乐芙兰和祖肯、欧登博格、爱德华.索亚、舒尔茨.罗伯以及曼纽.卡斯蒂尔的观点。
对城市空间的研究肇始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研究不同地理环境中的不同城市其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的规律。
城市又是工商业经济的物质依托。如K.J.巴顿认为:
工业城市的精英群落──企业家和商人,对不同空间经济利益的不同回报率的追逐导致了对空间社会属性的忽视。作为人的活动及社会交往的外部环境,在一开始,很奇怪地,把人给抛弃了。
直到二十世纪初,随着大城市环境恶化和各种社会问题的相继产生,人们才开始注意到城市也是一个人类生活的生态系统,只不过社会化程度较农村为高罢了。城市里的各种人类活动都与空间环境不可分割,人口流、能量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等,与产业、设施、资源、空间、环境等都是相互联系的完整系统。每一个城市都是一个生命的有机体,都存在食物链、营养级和生存空间环境,都有诞生、成长、衰老和死亡的过程。这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转变,它标志着人类开始被作为空间环境的内部中心因素而作整体思考,这是一次从客体定位到主体定位的思考角度的转变,这个转变就使得以人为发生主体,空间为活动环境、社交关系网络的定性得以产生,空间的社会意义开始被人所认同。
一 古典城市空间社会学理论
城市空间社会学应该说是城市社会学的一个分支,是由于研究方法的不同而与其他社会学分支区别开来的。如前所述,城市空间社会学的理论基础是城市地理学、空间经济学和人类生态学。最早的人类生态学派诞生于欧美工业化和随之而来的城市化高潮中。
1 芝加哥人类生态学派的城市空间结构理论
芝加哥学派将城市看作是一个由其内部生发机制、原理而将各组成部分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个有机体。他们研究人与空间的关系,将生态学原理如生存竞争、优胜劣汰引入城市研究,从人口与地域空间的互动关系入手研究城市发展。如帕克
(R.E.Park,1864-1944)等认为,城市是一种生态秩序,支配城市社区的基本过程是竞争与共生。如同生物体一样,人类社会中人与人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决定着城市的空间结构。
伯吉斯用生态学观点来解释城镇的空间差异。他提出同心圆理论,认为城市空间的扩展是竞争的结果,城市发展呈放射状。由于城市里人们的社会活动对城市地域分异的向心力、专门化、离心力等的共同作用,导致产生了空间分离。各地带间不断地侵入与接替,使城市从中心向外围呈环状扩张侵蚀,并实现功能接替。这一理论招致了批评,因为任何现实城市没有一环的功能是纯粹地加以分布的,每一环的功能都具有多样性,而环的分布也有随意性;另外,城市的土地利用与之也并不吻合,土地价值规律并不是均匀地从中心向外递减,而有可能正相反。但是该理论假设表明了城市具有自己独特的发展形态和规律,它为科学的城市研究指明了空间结构的研究方向。
2 扇形理论 (sector theory)
美国土地经济学家霍伊德(H. Hoyt)1934年通过对美国64个中小城市房租资料及几个大城市的资料进行分析,发现了城市住宅分布的九种倾向,并认为在这九种倾向的作用下,城市空间地域的扩散呈扇形分布。城市发展往往沿水源和交通线路分布,总是从中心向外沿主要交通干线或沿阻力最小的路线延伸,扇形地区内的地价不随离市中心区的远近而变动。
这一理论能从土地价值层面对城市状态进行研究,认为城市结构存在形式是
3 多核心论 (muitiple-nuclei theory)
美国地理学家哈里斯(C. D. Harris)和厄尔曼(E. L. Ullman)1945年提出,城市就像一个细胞结构体,市区内有若干生长点,城市的土地利用是环绕几个分立的核心成长。除了CBD这一商务中心外,还存在着有一定支配地位的其他中心。它与城市规模成正比,由于负担着其他专门化功能而占据支配地位。行业的集聚形成的区位利益、集聚利益、扩散利益和土地价格,是城市地域结构变迁和分异的主要因素。他们认为,城市核心的分化和空间地域的分异取决于四个过程:(1)行业自身利益决定的区位形成过程;(2)行业的相互依赖导致并区位临近集聚利益的产生过程;(3)行业功能互相冲突产生的区位离异分散过程;(4)地价房租影响某些行业不能在理想区位布局的过程。上述四种因素相互作用,导致不同职能机构在空间位置上的集结或分离,从而形成多核心现象。
以上三种理论都只依靠个别的关键变量作出分析,如土地、房租等,它并不能准确
反映现代城市社会空间的聚合和分离特征,不能通过空间结构的描述,反映社群生活及人类社会行为的变化如社会等级、种族地位、亚文化社团、犯罪等等,它也只能忠实地执着于现实物质空间及其结构,而无法探究人的意识空间和社会空间及其变迁,而这一切恰恰是城市空间社会学所应该回答的问题。
二 近现代城市空间社会学理论
20世纪以来,西方城市社会学各流派大量涉及对空间的理论研究。如生态学派、马克思主义学派、新韦伯主义学派、新古典主义学派、空间分析学派、结构主义学派、后现代主义学派、福特主义学派、行为学派和人文主义方法等。
1 新马克思主义的结构学派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探讨了在市场经济理想状态下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和竞争规律,从中得出最低成本区位的概念,指出自由市场经济状态下的区位均衡过程就是空间发展的内在机制。60年代以后,被称为新马克思主义的结构学派指出新古典主义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分析,是建立在理想状态下的空间经济行为,这不能充分解析资本主义城市空间发展的现实。因为经济的发展规律是与社会的结构体系相联系的,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观点来分析城市空间发展的规律。
首先,剩余价值规律影响着城市的发展。资本的投资是以获利为原则,它引导着城市空间发展的区位选择。其次,劳动力再生产的方式对空间的形态和分布差异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公共设施,特别是文化、体育、教育、卫生等设施的分布,明显有利于资本主义社会结构体系的延续。城市居住空间的分区与差异就是劳动力在生产领域中地位差异的表现。同样,生产的组织方式及其空间关系导致劳动分工的地域差异,这是地域的生产条件和资本再生产要求相互作用的结果。[2]
2 行为学派和人文主义方法
在近代城市空间社会学的研究中,致力于人的场所行为(place behavior)等空间社会文化意义的研究构成了一种令人注目的研究态势。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学术界用
环境与人产生亲密感。
这些观点极大地改变着人类对城市规划的定位思考。1954年,《杜恩宣言》指出要改变按照雅典宪章来发展城市化的思想,应该按照城市、乡镇、村庄的不同特性去研究人类居住问题。1984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提出,要研究
随着社会民主化和市民化进程的演进,城市空间的社会化越来越表现为公共空间的成长。由于城市规划实际上是对人的生产和生活的环境,尤其是公共空间环境的人为安排,因此它对于空间环境的社会学研究可谓形成了一种
凯文.林奇──空间建构个人经验
林奇认为,城市空间的建筑环境自身就造成了人们经验和行为的结构。1959年,林奇发表《城市意象》一书,指出城市形态通过不同观察者的视觉心理过程,即认知图式,才产生了意象。
林奇认为,有关城市形态的理论,
知,取决于感觉中的元素和与其相关的时间和空间相联,感知能力取决于空间的形态与品质,
他
总之,对空间的控制要达到
以上所有指标都要由公正与内在的效率来完成,从而聚落(如城市)就是连续的、持续完好的、开放的、有益于发展的。[11]
威廉.H.怀特──确立个体行为的规则
有些社会学家将他们的研究定位在城市空间中的细小领域。如威廉.H.怀特(Whyte. William. H)。怀特是偶发性的公共行为的观察者。他熟悉哪些公共空间使人们感到舒适,哪些公共空间会阻碍人们的社会交往。工作和生活在城市的人们也许会说,他们想有段休息时间,远离人群以便好好休息,但怀特观察到人们在午餐和其他休息时间,却总是被拥挤空间中的人群所吸引。怀特的研究揭示了对于人群的一分子的人来说,人群从某种意义上刺激着他们成为有愿望的,意气相投的传播者,从而打发时间。[12]
怀特的工作让他思考空间的类型,除了拥挤的这种以外,人们发现大部分意气相投的交往是为了打发休闲时光,并且大量地表现为泛泛而谈。在大都市里,拥挤的人行道
是泛泛而谈的好地方,但是怀特发现,亚环境的机制对于一个特定环境被用来打发片刻休闲时光,是受人欢迎还是令人讨厌这方面,非常重要。仅仅在城市中留出空间并不能保证人们会用它,怀特观察到很多特意留出的空间空着,而其他地方却塞得满满的。有一些因素决定了哪些空间将会被大量地正确使用。步行者要休息,不会走太远,而且需要凳子坐下。他惊讶和沮丧于建筑和墙靠近人行道一边的突出物,并没有被设计成鼓励人们坐下,因为它太窄或者恰好有不怀好意的尖的表面。食物会吸引人们,流水声和头顶上沙沙的叶片会让人们平静。低的突出或凹进去的座位会让人们逗留。夏天的阴凉和冬天的阳光会令他们感到安慰。长长的一堵无表情的墙,封闭和上坡的人行道,附近繁忙的交通都会阻止人们活动,减少街角聚会、减少逗留等所有一切,总之就是排除都市人闲谈的自然倾向。
怀特的工作提醒人们,既使是城市环境结构中最偶然的方面,对人类行为模式和实际经验来说都有实际的意义。城市环境形塑了社会生活。
林.H.乐芙兰和祖肯──个人接管公共空间的经验
怀特感兴趣的是怎样使空间适合人的需要,林.H.乐芙兰(Lyn. H. Lofland)感兴趣的是私人和小集团所采用的一种方式:通过接管公共空间并使之成为他们自己的,来将事情的进展控制在自己手中。她观察到即使通过对特定空间如饭店、购物中心或公园一角的常规性使用,个人和个人组成的小团体也会产生一种源于空间的优越感,即一种非正式的所有权或职位感。因为他们在这种对空间的使用中,从普通消费者或赞助人,变成类似于主人的常驻
祖肯(Zukin. Sharon)对公共空间的利用也发表过精辟的见解。他认为,少数族裔及其移民文化,使欧美城市具有了第三世界的外来形象。这些外来文化与城市其他文化争夺空间以形塑城市意蕴,影响城市呈现给世界的自画肖像。然而,法人、社团的财富在我们所经验的城市文化中,开始扮演越来越可见的角色,社团、法人的出现量在提升,甚至在正式的公共空间中都有他们的广告形象。公共空间──公园、广场和其他聚会的场所,已经象征性地走向了私有化。它背负着商标图案及赞助人团体的口号标语,并且一度重命名以纪念那些所有的施主们。[14]
欧登博格──城市之爱和理想化
欧登博格(Oldenberg. Ray)1989年写了一批在大城市里被视为港湾的
场所那漂亮的外表,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港湾。德国人或者移居的德裔美国人的啤酒屋就像随时等待庆典的公园,英语的
欧登博格对城市中心那些令人欢快的场所着墨很多。他警告说,若一个城市的发展进程没有伴随着本土公共聚集场所形式在道路沿线的激增,并成为人民生活中的一种形式,则这个城市的发展就没有保证。[15]那么有着四面宽广郊区的北美大都市,是否会继续提供这类令人欢愉的公共环境呢?沿着这种思路,Janusz Mucha,一个1990年从波兰来美国参观的社会学家,发现在三个美国城市──新奥尔良、纽约和旧金山之外,
爱德华.索亚──
爱德华.索亚(Edward. Soja)提出
第二,空间作为一种社会产物,是社会行动与关系的中介与结果,前提与具体体现。
第三,社会生活的时空结构与历程,界定了社会行动与关系如何被物质地建构与具体化。
第四,这个构建与具体化的过程,充满了矛盾与斗争。
第五,矛盾主要是源自于空间的双重性质,即它同时是社会活动的结果、具体体现和产物,同时又是中介、前提和生产者。所以,具体空间,乃是真实人文地理形式,乃是关于社会生产与再生产之斗争的场域,是意图维持与深化,或是重构与剧烈改变现有之空间性的社会实践的竞争场域。
第六,社会生活的时间性,从日常活动的例行事件到长期的历史创造,都植根于空间的态势,就如同社会生活的空间植根于时间/历史的态势一样。
舒尔茨.罗伯──空间化实践
舒尔茨.罗伯(Shields. Rob)认为,任何社会行动,既要从动机上考虑到空间因素,如
序、关系和结构,其社会后果,就是导致
社会学对人类行为的研究表明,人类行为的空间聚集是按照
曼纽.卡斯蒂尔──城市
曼纽.卡斯蒂尔(Manuel. Castells)认为,
齐美尔曾经认为,
城市作为现代人的生存家园,希望使每个人都
研究将会有着很广阔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将会成为城市社会学研究中的一门重要学科。
注释:
1989. The Great Good Place: Cafes, Coffee Shops, Community Centers, Beauty Parlors, General Stores, Bars, Hangouts and How They Get You Through the Day. New York: Paragon House.
[16] Mucha, Janusz. 1993.
[17] Shields,Rob(1991) Places on the Margin: Alternative Geographies of Modernity. London: Routledge
[18] Shields,Rob(1992) A Truant Proximity: Presence and Absence in the Space of Modernity.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D: Society and Space 10(2): 181-198,参见王宁,《消费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240
[19] Manuel. Castells,《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王志弘等译,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504
[20] 同上,505
[21] 齐美尔,费勇等译《时尚哲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37
[22] 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参考文献:
1. 康少邦,张宁编译,《城市社会学》,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
2. 齐美尔,费勇等译《时尚哲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
3. 巴顿,《城市经济学:理论和决策》,上海:商务印书馆,1981年
4. 曼纽.卡斯特尔,《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王志弘等译,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5. 段进,《城市空间发展论》,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99年
6. [美] 凯文.林奇,方益萍、何晓军译,《城市意象》,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
7. [美] 凯文.林奇,林庆怡等译,《城市形态》,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
8. 戴维.波普诺,李强等译,《社会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9. 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0. 王宁,《消费社会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11. Oldenberg, Ray. 1989. The Great Good Place: Cafes, Coffee Shops, Community Centers, Beauty Parlors, General Stores, Bars, Hangouts and How They Get You Through the Day. New York: Paragon House.
12. Mucha, Janusz. 1993.
13. Lofland, Lyn H. 1985. A World of Strangers: Order and Action in Public Space. Prospect Heights, Ⅲ: Waveland Press.
14. Zukin, Sharon. 1995. The Cultures of the Cities. Cambridge, Mass: Blackwell.
15. Whyte, William H. 1988. City, rediscover the center. Newyork: Doubleday
16. Flanagan, William G. 2002. Urban Sociology, Images and Structure. Allyn and Ba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