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师徒结对活动实施方案
为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增进教师间的业务交流,加强教师间的相互学习,提高学校师资的整体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开展小组师徒结对活动,方案如下:
一、结对目标
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一年合格,两年胜任,三年成为学校骨干。
二、活动内容
教师“师徒结对”活动主要围绕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是班级管理,即班主任工作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二是学科教学,诸如课前备课,常规常态课、探索研究课,学生辅导,检测命题与阅卷、检测反馈与应对,教学研究。
三、师徒职责
1.师傅
做到“三带”:带师魂──敬业爱岗,无私奉献;带师能──教育教学与教育科研的基本技能;带师德──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2.徒弟
做到“三学”:学思想理念──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课程标准,树立先进、科学、高效的教育教学理念;学从业本领──熟练掌握教育、教学和科研的基本功;学职业操守──遵守规章,率先垂范,正直无私。
四、具体要求
1.师傅
(1)全面关心徒弟的工作、学习、生活和思想。加强与相关年级、班主任和学生联系,了解徒弟的日常工作情况,指导徒弟及时调整工作目标和工作方法。
(2)向徒弟介绍教学经验,提供教学信息,推荐学习书刊。
(3)精心指导徒弟备好课,认真查阅教案,给予悉心指导并签注(口述)指导意见。每学期重点指导(审阅)5—10节备课教案。
(4)每月听徒弟的课不少于2节并做好记录,按照一节好课的评价标准评课,评议优缺点,尽量呈现出指导意见(可以由徒弟记录整理)。
(5)认真审查徒弟批改作业、检测试卷情况是否认真,是否达到要求,讲评是否有针对性,提出改进意见。每学期重点审查批改情况至少3次。
(6)每学期指导徒弟上一节组内(或校级)公开课或汇报课。指导徒弟命制学科试题至少2—3份。
(7)每学期指导徒弟写出一篇高质量的教学设计(或课堂实录、教学案例、教育教学论文、优质参赛课件)。
(8)班级组织管理与班干部选拔经验分享。
(9)课堂常规习惯养成经验交流。
(10)家校沟通、家委会经验分享。
2.徒弟
(1)在师傅的指导下,对自身的教学情况和业务水平认真进行剖析,确立提高的方向与成长的目标。
(2)认真备课,主动求教,参加备课交流活动及集体教研。
(3)主动听师傅的课,每学期不少于10节,听课要认真记录,并写出体会。学期末将听课记录和体会上交备查。
(4)每学期向同组老师开公开课或汇报课不少于 1 次,虚心听取意见并写好教后记。
(5)在师傅指导下,规范命制学科试题至少2—3套。
(6)经常找师傅汇报思想、学习和工作,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
(7)每学期撰写一篇高质量的教学设计(或课堂实录、教学案例、教育教学论文、优质参赛课件),请师傅指导后反复修正,力求展现高水平。
(8)平时加强学习并注意积累资料,写好学习笔记。学期末上交师徒结对工作总结一篇。
小学教师师徒结对活动实施方案
为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增进教师间的业务交流,加强教师间的相互学习,提高学校师资的整体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开展小组师徒结对活动,方案如下:
一、结对目标
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一年合格,两年胜任,三年成为学校骨干。
二、活动内容
教师“师徒结对”活动主要围绕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是班级管理,即班主任工作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二是学科教学,诸如课前备课,常规常态课、探索研究课,学生辅导,检测命题与阅卷、检测反馈与应对,教学研究。
三、师徒职责
1.师傅
做到“三带”:带师魂──敬业爱岗,无私奉献;带师能──教育教学与教育科研的基本技能;带师德──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2.徒弟
做到“三学”:学思想理念──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课程标准,树立先进、科学、高效的教育教学理念;学从业本领──熟练掌握教育、教学和科研的基本功;学职业操守──遵守规章,率先垂范,正直无私。
四、具体要求
1.师傅
(1)全面关心徒弟的工作、学习、生活和思想。加强与相关年级、班主任和学生联系,了解徒弟的日常工作情况,指导徒弟及时调整工作目标和工作方法。
(2)向徒弟介绍教学经验,提供教学信息,推荐学习书刊。
(3)精心指导徒弟备好课,认真查阅教案,给予悉心指导并签注(口述)指导意见。每学期重点指导(审阅)5—10节备课教案。
(4)每月听徒弟的课不少于2节并做好记录,按照一节好课的评价标准评课,评议优缺点,尽量呈现出指导意见(可以由徒弟记录整理)。
(5)认真审查徒弟批改作业、检测试卷情况是否认真,是否达到要求,讲评是否有针对性,提出改进意见。每学期重点审查批改情况至少3次。
(6)每学期指导徒弟上一节组内(或校级)公开课或汇报课。指导徒弟命制学科试题至少2—3份。
(7)每学期指导徒弟写出一篇高质量的教学设计(或课堂实录、教学案例、教育教学论文、优质参赛课件)。
(8)班级组织管理与班干部选拔经验分享。
(9)课堂常规习惯养成经验交流。
(10)家校沟通、家委会经验分享。
2.徒弟
(1)在师傅的指导下,对自身的教学情况和业务水平认真进行剖析,确立提高的方向与成长的目标。
(2)认真备课,主动求教,参加备课交流活动及集体教研。
(3)主动听师傅的课,每学期不少于10节,听课要认真记录,并写出体会。学期末将听课记录和体会上交备查。
(4)每学期向同组老师开公开课或汇报课不少于 1 次,虚心听取意见并写好教后记。
(5)在师傅指导下,规范命制学科试题至少2—3套。
(6)经常找师傅汇报思想、学习和工作,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
(7)每学期撰写一篇高质量的教学设计(或课堂实录、教学案例、教育教学论文、优质参赛课件),请师傅指导后反复修正,力求展现高水平。
(8)平时加强学习并注意积累资料,写好学习笔记。学期末上交师徒结对工作总结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