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说课稿

《论语十则》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论语十则》,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生情况分析、教学构思、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程序等几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教学分析:《论语》是语录体散文,大多是简短的谈话和问答,是古代儿童启蒙学读物。文章篇幅短小,内容浅显,适合当代儿童学习。朗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分明,适合于口传相授。所选的章节都是孔子思想的精华部分,意义深远,发人深省。这十则精选语录主要是谈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修身做人的,具有普通的教育意义。 学生情况分析:初一学生刚接触文言文,缺乏古文功底,学习积极性有待提高。所以,教学时应注重培养学生学古文的兴趣,并要求他们能通过学习,自主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掌握一些浅显的文言文基础知识,打好扎实基础,从而也为今后的文言文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设想:要求学生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弄清实词含义,理解每则语录的意蕴。在理解基础上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要求读准字音,注重节奏与语气,并在诵读中加以体会其内在含义,加深理解形成自我认识与自我建构,并且要求学生当堂背诵。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完成教学任务,用竞赛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不感到枯燥乏味,能顺利地背诵下来。

为更好地理解《论语》蕴含的精华思想,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畅谈对它的感悟与启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罔、殆、矣、诲、”等字音、字形。

2、积累、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

3、能准确流畅地朗读并熟练背诵课文。

4、理解、运用《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

过程和方法:

诵读理解、质疑交流、积累拓展。

情感态度的价值目标;

1、 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

2、 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评点《论语》十则内容。

教学难点:

深层理解《论语》十则内蕴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反复诵读,体会文章内蕴,在读中理解、领悟每一语录的主旨,力争当堂背诵。

2、质疑、合作、探究法。可就章节的内容提出问题,并共同解决。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组织教学,并形成自己的认识。

3.要充分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弄清实词的含义,理解每一则语录的意思。

4、充分利用语文课文中生动、丰富的德育材料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课文所选各则都蕴含深刻的道理,应联系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历来加深理解

5.采用电教平台等电教手段,扩大教学容量。

教学准备:

多媒体幻灯片

教学课时:2课时 《论语》十则一文的教学安排,主要分两课时,前一课时学习前五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一、 导语:教师上课时先提问一些简单的、有关孔子言行的古诗句,让同学答下句,激发学生对古文的兴趣,引发疑问。引导学生进入孔子的著作《论语》,下面我们就来共同探究学习孔子所著的《〈论语〉十则》。

二、 人物简介与作品简介:(见幻灯片)

交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自己搜集整理有关孔子的资料。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 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三、认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引导,学法探讨。

引导学生探讨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把握文言文学习的要点,整理归纳。学习要点包括(1)读准字音;(2)注意句读;(3)把握句意;(4)提出疑问;(5)朗读背诵;(6)联系实际,把握主题。

2、齐读全文,整体感知

教学一开始就通过整体感知,让学生初步把握《论语》的内容、结构、表述的特色,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对《论语》及孔子地位的了解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课外主动深入地研读《论语》。

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明确学习文言文应从哪些方面入手,该怎么学。

3、学生讨论,合作探究。

学生慢读前五则,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完成生字、词的音义,并疏通文意。在明确学习要点的基础上,教师提出明确要求,教师适点拨分析。

这一环节设计主要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

4、由学生通译一下,圈出疑难之处,对问题进行汇总,老师点拨,师生共同完成,尤其是有些重点词句落实下来。

、 5、概述每段段意。

四、研讨与思考

A 、谈学习方法的:(学而时习之,温故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B 、 谈学习态度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C 、 谈修身做人的:(吾日三省吾身)

五、 课堂延伸:

1、联系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实际情况,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论语》所蕴含的人生道理。 此环节是本课的另一个教学重点,有意识地通过本节课所蕴含的道理,旁敲侧击的对同学进行指导教育,通过他们自己的思考讨论,理解、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同时更为深刻地理

解课文含义,加深记忆,并能学以致用。

例一:有位同学每天回家都急着把作业写完,但老师发现他的作业质量不高,好像都没有经过思考,不会的就空着交上来;还有一位,觉得自己都会了,可以自己思考问题了,上课都不注意听,你们觉得这样做对不对?我们该怎么教育他们呢?为什么?

2、找出本课中出现的成语、格言或警句。

六.总结延伸

我们学习完《论语十则》这门课,接触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的文化传统,对

课文中的语言精华和思想精髓有了初步的理解与掌握,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过程中,把今天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践当中去,做到学以致用。

六、 尝试当堂背诵,进行抽查。

七、 要求学生回家复习并预习,布置作业。

《论语十则》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论语十则》,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生情况分析、教学构思、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程序等几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教学分析:《论语》是语录体散文,大多是简短的谈话和问答,是古代儿童启蒙学读物。文章篇幅短小,内容浅显,适合当代儿童学习。朗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分明,适合于口传相授。所选的章节都是孔子思想的精华部分,意义深远,发人深省。这十则精选语录主要是谈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修身做人的,具有普通的教育意义。 学生情况分析:初一学生刚接触文言文,缺乏古文功底,学习积极性有待提高。所以,教学时应注重培养学生学古文的兴趣,并要求他们能通过学习,自主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掌握一些浅显的文言文基础知识,打好扎实基础,从而也为今后的文言文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设想:要求学生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弄清实词含义,理解每则语录的意蕴。在理解基础上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要求读准字音,注重节奏与语气,并在诵读中加以体会其内在含义,加深理解形成自我认识与自我建构,并且要求学生当堂背诵。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完成教学任务,用竞赛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不感到枯燥乏味,能顺利地背诵下来。

为更好地理解《论语》蕴含的精华思想,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畅谈对它的感悟与启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罔、殆、矣、诲、”等字音、字形。

2、积累、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

3、能准确流畅地朗读并熟练背诵课文。

4、理解、运用《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

过程和方法:

诵读理解、质疑交流、积累拓展。

情感态度的价值目标;

1、 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

2、 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评点《论语》十则内容。

教学难点:

深层理解《论语》十则内蕴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反复诵读,体会文章内蕴,在读中理解、领悟每一语录的主旨,力争当堂背诵。

2、质疑、合作、探究法。可就章节的内容提出问题,并共同解决。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组织教学,并形成自己的认识。

3.要充分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弄清实词的含义,理解每一则语录的意思。

4、充分利用语文课文中生动、丰富的德育材料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课文所选各则都蕴含深刻的道理,应联系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历来加深理解

5.采用电教平台等电教手段,扩大教学容量。

教学准备:

多媒体幻灯片

教学课时:2课时 《论语》十则一文的教学安排,主要分两课时,前一课时学习前五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一、 导语:教师上课时先提问一些简单的、有关孔子言行的古诗句,让同学答下句,激发学生对古文的兴趣,引发疑问。引导学生进入孔子的著作《论语》,下面我们就来共同探究学习孔子所著的《〈论语〉十则》。

二、 人物简介与作品简介:(见幻灯片)

交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自己搜集整理有关孔子的资料。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 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三、认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引导,学法探讨。

引导学生探讨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把握文言文学习的要点,整理归纳。学习要点包括(1)读准字音;(2)注意句读;(3)把握句意;(4)提出疑问;(5)朗读背诵;(6)联系实际,把握主题。

2、齐读全文,整体感知

教学一开始就通过整体感知,让学生初步把握《论语》的内容、结构、表述的特色,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对《论语》及孔子地位的了解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课外主动深入地研读《论语》。

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明确学习文言文应从哪些方面入手,该怎么学。

3、学生讨论,合作探究。

学生慢读前五则,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完成生字、词的音义,并疏通文意。在明确学习要点的基础上,教师提出明确要求,教师适点拨分析。

这一环节设计主要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

4、由学生通译一下,圈出疑难之处,对问题进行汇总,老师点拨,师生共同完成,尤其是有些重点词句落实下来。

、 5、概述每段段意。

四、研讨与思考

A 、谈学习方法的:(学而时习之,温故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B 、 谈学习态度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C 、 谈修身做人的:(吾日三省吾身)

五、 课堂延伸:

1、联系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实际情况,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论语》所蕴含的人生道理。 此环节是本课的另一个教学重点,有意识地通过本节课所蕴含的道理,旁敲侧击的对同学进行指导教育,通过他们自己的思考讨论,理解、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同时更为深刻地理

解课文含义,加深记忆,并能学以致用。

例一:有位同学每天回家都急着把作业写完,但老师发现他的作业质量不高,好像都没有经过思考,不会的就空着交上来;还有一位,觉得自己都会了,可以自己思考问题了,上课都不注意听,你们觉得这样做对不对?我们该怎么教育他们呢?为什么?

2、找出本课中出现的成语、格言或警句。

六.总结延伸

我们学习完《论语十则》这门课,接触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的文化传统,对

课文中的语言精华和思想精髓有了初步的理解与掌握,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过程中,把今天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践当中去,做到学以致用。

六、 尝试当堂背诵,进行抽查。

七、 要求学生回家复习并预习,布置作业。


相关文章

  • [论语]的历史真相
  • 作者:吴龙辉 湖南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9年01期 [中图分类号]B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63(2008)05-0089-04 一 <论语>是汉代以后儒家集团的经中之经 作为最流行的一部孔子语 ...查看


  • 浅析[论语]中"也"的用法
  • 浅谈<论语>中虚词"也"的用法 船本09中文1班 吴彩燕 [1**********] 摘要:虚词‚也‛是<论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虚词之一,是最常见的语气词之一,既能用于句末,也可以用于句中,依据不 ...查看


  • 论语读后感300字12篇
  • 论语读后感300字(一): <论语>读后感 <论语>是凝聚我们中国人智慧的一本书.四年级的时候,爸爸就给我买了一本孔子的论著<论语>,并语重心长的对我说:<论语>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它能够教给我 ...查看


  • 从论语中看孔子的教育思想
  • 从<论语>一书中得出孔子的教育思想 <论语>是我们从小就熟知的一本书,这本书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初中小学课本中所学的道德浅显的.易懂的道理.它所影响的是整个中华名族的教育理念. 一. 关于教育的作用和对象 孔子认为教 ...查看


  • 论语全文及翻译|孔子论语全文及译文
  • 发布:励志 | 分类:资料大全 | 发表评论 论语全文及翻译|孔子论语全文及译文 论语学而篇第一 论语为政篇第二 论语八佾篇第三 论语里仁篇第四 论语公冶长第五 论语雍也篇第六 论语述而篇第七 论语泰伯篇第八 论语子罕篇第九 论语乡党篇第十 ...查看


  • 论语五十句
  • <论语>经典名句五十条 求学篇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讲解]学习了,而能按时去实践,不也高兴吗!有朋友自远方来,(切磋学理),不也快乐吗!别人不 ...查看


  • 朱熹[论语集注]尧曰第二十
  • 欢迎访问本站. 朱熹<论语集注>子张第十九朱熹<论语集注>学而第一朱熹论语集注论语 论语孔子原版论语中英法文对照版论语拼音版 点击查看更多 论语注解版 论语别裁版论语分类版Analects论语搞笑版更多 朱熹< ...查看


  • [汉代魏晋南北朝明清古典诗词]
  • 汉代魏晋南北朝明清古典诗词 论语学而篇第一  孔子(322868) 论语为政篇第二  孔子(123350) 道德经一章  老子(114451) 论语里仁篇第四  孔子(88152) 论语八佾篇第三  孔子(70063) 论语述而篇第七  孔 ...查看


  • 以哲学的眼光读[论语]
  • 以哲学的眼光读<论语> 湖北大学哲学学院暨高等人文研究院 周海春 提起<〈论语〉哲学>,很多人的一个反应是:<论语>有哲学吗?对<论语>是否有哲学的人当然大多不是学者,而是普通老百姓.不过,再 ...查看


  • 名著导读 [论语]教案
  • <论语>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运用<论语>中关于学习.从政和为人处世的名言警句,进一步培养文言阅读能力. 2.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 3.联系自身学习实际,体会课文丰富的内蕴,端正学习态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