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施工专项方案

台州湾大桥及接线工程PPP模式融资

和部分路段施工总承包第一合同段

(K106+500—K111+900)

夜间施工专项方案

编 制:

审 核:

审 批:

台州湾大桥接线工程总承包PPP模式融资和部分路段

施工总承包第一合同段第三项目经理部

2016年4月2

1.1 编制依据 ---------------------------------------------------------------------------------------- 1

1.2 编制目的 ---------------------------------------------------------------------------------------- 1

1.3 适用范围 ---------------------------------------------------------------------------------------- 2

1.4 安全管理方针、原则及目标 --------------------------------------------------------------- 2

二、 工程概况 ---------------------------------------------------------------------------------------------- 2

2.1 工程简介 ----------------------------------------------------------------------------------------- 2

三、相关部门和人员职责 -------------------------------------------------------------------------------- 3

3.1项目部安全部职责 ------------------------------------------------------------------------------ 3

3.2 现场生产经理职责 --------------------------------------------------------------------------- 3

3.3 安全员职责 ------------------------------------------------------------------------------------- 3

3.4技术员职责 --------------------------------------------------------------------------------------- 3

3.5 现场工(班)长职责 ------------------------------------------------------------------------ 3

四、夜间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 4

4.1夜间施工人员安全措施 ----------------------------------------------------------------------- 4

4.2夜间施工车辆、设备安全措施 -------------------------------------------------------------- 5

4.3夜间施工现场安全措施 ----------------------------------------------------------------------- 5

五、夜间施工风险辨析及防范措施 -------------------------------------------------------------------- 6

5.1 起重事故安全防范 ----------------------------------------------------------------------------- 6

5.2 高处坠落安全防范 ----------------------------------------------------------------------------- 6

5.3 坍塌事故安全措施 ----------------------------------------------------------------------------- 6

5.4 机械伤害事故安全措施 ----------------------------------------------------------------------- 7

5.5 电工安全措施 ----------------------------------------------------------------------------------- 7

5.6触电事故安全措施 ------------------------------------------------------------------------------ 8

六、防扰民施工 --------------------------------------------------------------------------------------------- 8

七、质量与安全管理措施 -------------------------------------------------------------------------------- 9

八、应急管理 ----------------------------------------------------------------------------------------------- 11

8.1 应急管理组织体系 ---------------------------------------------------------------------------- 11

8.2 危险源监控 ------------------------------------------------------------------------------------- 14

8.3预警行动 ----------------------------------------------------------------------------------------- 15

8.4应急救援程序 ----------------------------------------------------------------------------------- 16

8.5信息报告与处理 -------------------------------------------------------------------------------- 17

8.6应急处置 ----------------------------------------------------------------------------------------- 18

8.7通信与信息保障 -------------------------------------------------------------------------------- 20

8.8应急物资、设备保障 -------------------------------------------------------------------------- 20

九、平面概况图 -------------------------------------------------------------------------------------------- 21

1 编制说明

1.1 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修订)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011年最新修正)

(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

(4)《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8-98

(5)《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

(6)《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1985

(7)《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

(8)《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JTG B01-2014)

(9)《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10)《公路隧道设计细则》(JTG/T D70--2010);

(11)《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

(12)《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规定》(2011年11月14日交通运输部令2011年第9号)

(13)《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TGB01-2001

(14)《公路隧道交通工程与附属设施施工技术规范》(JTG/TF72-2011);

(1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12);

(16)《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 F90—2015)

(17)《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12 )

(18)国家、相关部委、浙江省其它有关安全生产管理的法律、法规、标准等强制性文件。

(19)浙江省交通厅相关安全生产文件。

(20)浙江省、台州市有关民爆管理的相关规定;

(21)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与业主公司签订的施工合同、招投标文件和安全生产责任书等。

(22)《台州湾大桥及接线工程第TS01标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23)《2016年3月11日浙江省台州湾大桥及接线工程TS01标爆破设计与施工方案评审会专家意见》

(24)《2016年3月18日浙江省台州湾大桥及接线工程PPP融资和部分路段施工总承包第一合同段爆破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专家组评审意见》

(25)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技术方案。

(26)现场勘察及在当地的调查情况;

(27)与被保护对象相关人签订的爆破安全协议。

1.2 编制目的

模板编制和钢筋加工及绑扎、材料进场等等工作。为加强夜间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质量管理、保障工人人身安全与结构质量,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特编制本方案。

1.3 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浙江省台州湾大桥及接线工程施工总承包第一合同段夜间施工作业。

1.4 安全管理方针、原则及目标

安全生产方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保证措施,依法对安全生产负责。

安全生产原则:“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安全生产目标:防止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有效的保障夜间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的职业安全健康,相关设备的完好。

2 工程概况

2.1 工程简介

台州湾大桥及接线工程标起于浙江省三门县,止于浙江省临海市,设计桩号K99+000~K131+100,施工总承包路段总长32.1公里。

本段起讫桩号K99+000~K119+500,刺渡1#隧道190m(K106+510-K106+700)、刺渡2#隧道340m(K106+905-K107+245)、里加畔隧道285m(K111+450-K111+735)采用连拱隧道结构。设计为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100km/h,路基宽度采用33.5m,桥涵设计荷载为公路-Ⅰ级。

3、相关部门和人员职责

3.1、项目部安全部职责

3.1.1夜间施工人员在施工前必须进行夜间施工安全教育和危险告知,所有参加施工的人员必须熟知保证夜间施工安全的措施。

3.2、现场生产经理职责

3.2.1技术组长是本项目施工安全的第一责任者,对本项目的安全施工负直接领导责任。

对施工现场全局把控,协调组织各部室人员落实安全问题,及时坚决由各部门反应处理的现场安全问题。

3.3、安全员职责

3.3.1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安全确认、隐患排查、施工工序安全控制、收尾工作,清点所有参加施工的人员,并对现场安全进行全过程控制。每天对施工中容易出现的安全问题反复强调。

3.4、技术员职责

3.4.1现场技术干部做好相关夜间施工技术交底资料,配合安全员指出每天当晚施工中容易出现结构安全问题,对夜间晚上的不规范操作技术制止。

3.5、现场工(班)长职责

3.5.1工(班)长是本班组安全施工的第一责任者,对本班组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健康负责。

3.5.2负责组织实施本班组安全施工管理目标。

3.5.3负责本班组人员学习与执行施工安全的规程规定和措施。带头遵章守纪,及时纠正并查处违章违纪行为。

3.5.4认真组织安全活动,及时总结与布置班组安全工作,并作好安全活动记录。

3.5.5经常检查施工场所的安全情况,确保本班组人员在施工中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用具。

3.5.6在开工前,负责组织本班参加施工的人员接受安全交底并签字,对未签字的人员,不得参加施工。

3.5.7督促本班组人员进行文明施工,收工时及时整理作业场所。

4、 夜间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1、夜间施工尽量安排噪音小的工作,避免影响邻近居民休息。当因工程

需要连续施工时,项目部需事先向周边社区告示夜间施工情况和采取降低噪声措施,提前征得居民的谅解。按规定减少噪声排放,而且不得将强光照明灯直接照射居民窗户。

2、特殊情况需夜间作业,应尽量采取降噪措施,采用如下措施:

施工现场提倡文明施工,尽量减少人为的大声喧哗,增强全体施工人员

防噪声扰民的自觉意识;

通过统筹安排,合理计划,最大限度地减少深夜噪声施工的时间和次数,

在某些特殊时期内,现场尽量不安排施工;

教育工人在混凝土振捣时振动棒尽量不触及钢筋;

车辆进出现场,专人指挥,减少或禁止鸣笛。

3、施工现场建立夜间施工领导值班和作恶班组交接班组制度,加强夜间

施工安全管理与生产调度。

4.1夜间施工人员安全措施

1、夜间施工必须照国家及市安全和生产管理条例,严禁盲目施工,不准安排由年老体弱带病、疲劳及一切不适合夜间作业的工人进行施工。

2、夜间施工前由班组长对作业班组进行岗前班组教育,必须告知工人当晚的作业任务、安全风险和安全注意事项。岗前班组教育必须留下书面记录,项目部将对书面记录进行定期检查。

3、所有参加夜间施工的作业人员必须认真贯彻夜间作业安全措施,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监督管理。

4、夜间施工作业热暖按要求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夜间作业指挥人员、安全技术人员必须穿戴反光背心;禁止酒后上岗与疲劳作业。

5、对于工期较紧的工序及中途不能停止施工的工序,需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日、夜分班,并尽量缩短夜间作业班组的作业时间,安排夜间作业人员适当的休息时间,并提供夜餐,减轻夜间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

6、夜间施工作业结束后现场负责人必须要对作业前和收工后的人员进行清点,人不到齐不准离开施工现场。

7、夜间行动必须有2人或2人以上人员在一起,禁止一人单独作业。

4.2夜间施工车辆、设备安全措施

1、夜间作业使用的施工工具、机具、材料提前在白天进行全面认真的检查,发现有安全质量问题及时维护及更换。

2、有夜间作业的车辆,施工前认真检查车辆灯光照明系统是否正常,自贴的反光标志能否起到夜间运输中的警示作用。未贴有夜间反光标志的车辆,必须贴好反光标志后方可进行施工,以确保起到夜间行车的警示作用。

3、车辆会车时需及时变光,不得使用远光或强光影响来车视线;如车辆发生故障无法移动,必须打双跳灯,同时在车辆前后设置夜间反光的安全警示标志。

4、车辆行驶时,必须遵守交通规则,夜间所有车辆在遇到交通车时要提前减速避让,保证交通车行车安全。

4.3夜间施工现场安全措施

1、必须保证夜间施工期间的照明

在一切需要照明的工作区、作业场所、料具堆场、道路、仓库、办公室、食堂和宿舍等均设一般、局部照明或混合照明,保障作业和生活安全。宜采用钠灯作为主要照明灯,固定布置在场地适合位置,保证整个施工场地均有较好的照明;不允许用碘钨灯作为作为移动照明灯具,用于重要施工部位,作为对固定式照明的补充。

2、夜间施工作业前要对现场临时用电设施进行检查,夜间施工作业时,禁止乱接、乱拉电线,如有需要接线、接电,必须由专业人员(电工)进行操作,禁止无关人员对临电设施进行作业;施工中队临时用电线路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用电设备用完毕后应切断电源;严禁工人私接电线,严禁宿舍内使用电炉等电气设备;严禁施工现场职工宿舍白天照明,做到人离开随手关好电源。

3、夜间施工现场必须设置明显的交通标志、安全标牌、护栏、警戒灯等标志。对于夜间施工车辆作业场所的设施必须设置反光标志,防止车辆碰撞,对于开挖基坑等场所,必须设置醒目的红色信号灯,以示警戒;存在较大风险的作业场所,做好围挡设施,并设置安全警示牌以保证行人、施工机械和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

4、尽量避免同一作业范围内安排交叉施工的工序同时在夜间进行,如确需交叉施工时,必须完善作业范围内的安全防护,并派专人进行监督。

5、出现恶劣天气,如雷雨、大风天气禁止夜间作业。等天气恢复正常后方可继续作业。

5、夜间施工风险辨析及防范措施

5.1起重事故安全防范

起重作业过程中容易发生物体滑落、碰撞、短绳、脱钩等物体打击、机械伤害。

(1)起重作业严格遵守起重“起重作业十不吊”原则

(2)工作前确认参与施工的人员,并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3)地面、高处作业人员随时注意起重吊物所在位置,及时避让。

(4)设专职起重指挥人员进行全过程指挥起吊作业,并严格相互确认。 中途更换人员必须重新进行安全技术和危险告知。

(5)现场地面、高处灯光合理设置,不影响起重司机、地面、高处作业人员操作。

5.2高处坠落安全防范

(1)高处作业过程中容易发生人员坠落、滑跌、物体打击等伤害。

(2)上岗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和危险告知,严格遵守“高处作业十不准”。

(3)严格上下抛掷物件。

(4)高处作业“三宝”未齐备不许作业。

(5)安全带系在牢固的构件上,高挂抵用。

(6)合理设置安全通道、平台。

(7)患职业禁忌人员、酒后人员严禁登高架设作业。

(8)脚手架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经检验合格,方可作业。

(9)通道、平台铺设木板,及时处理挠头板现象。

(10)严禁徒手上下攀登脚手架。

(11)高处灯光合理设置,不影响起重司机、高处作业人员操作。

5.3坍塌事故安全措施

1、路堑开挖时,经常注意坡面的稳定。每天开工前、收工前将对坡面、坡顶附近进行检查,如发现有裂缝和坍方的迹象或有危石、危土时,立即处

理,凡不能处理且对施工安全有威胁时,暂时停止施工,并报告上级处理。

2、基坑施工中,根据地质条件,基坑开挖采用不同的坡度进行放坡开挖,对于深基坑则采用多层放坡开挖;对于地质条件不好的情况,则在咔哇过程中做好边坡防护措施,避免边坡垮塌。

3、桥涵施工需搭设支架时,支架设计搭设方案要科学、合理,要通过应力验算。搭设前,对于支架基础要进行处理,低级承载力需满足设计方案要求;搭设中严格按设计方案进行施工,以保证支架结构的稳定。搭设完成后,要进行预压,预压结果符合设计方案要求,方可施工。

5.4机械伤害事故安全措施

1、各种机械操作人员必须取得操作合格证,不准操作与证不相符的机械,不准将机械设备交给无本机械操作证的人员操作,对机械操作人员要建立档案,专人管理。

2、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本机说明书规定,严格执行工作前的检查制度和工作中注意观察及工作后的检查保养制度。

3、严禁酒后操作机械,严禁机械带病运转或超负荷运转。

4、机械设备在施工现场停放时,应选择安全的停放地点,夜间应有专人看管。

5、用手柄启动的机械应注意手柄倒转伤人。向机械加油时要严禁烟火。

6、严禁对运转中的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保养、调整等作业。

7、使用钢丝绳的机械,在运行中严禁用手套或其他物件接触钢丝绳。用钢丝绳拖拉机械或重物时,人员应远离钢丝绳。

8、“三不放过”原则进行调查处理,制定防范措施,防止机械事故的发生。

9、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指挥人员的信号,在进行各项动作前,应鸣声示意。

5.5电工安全措施 电工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配电箱及开关箱必须防雨、设门配锁,并安

装漏电保护器,执行一机一闸一漏的原则,熔丝的容量必须按用电负荷量装设。现场移动式电器设备必须使用橡胶绝缘电缆。现场手持作业等必须使用安全电压。

5.6触电事故安全措施

施工现场中,存在易燃易爆物的场所和临时用电场所较易发生火灾。 针对火灾易发地点要专门安装消防器材,树立危险、禁止类标牌;

施工人员时刻保持防火意识,不在易燃易爆场所进行吸烟、点明火等危险行为;

经常检查电路,避免短路引起火灾,施工中若发现设备电路有异常,则应及时检查。

6、防扰民施工

1、经批准后的夜间施工,施工单位必须事先向周边社区告示夜间施工情况和降低噪声措施,按规定减少噪声排放,而且不得将强光照明灯直接照射居民窗户。

2、特殊情况需夜间作业,应尽量采取降噪措施,事先做好周围群周的工作,并报工地所在的区有关部门备案后方可施工。为了降低夜间施工中噪声对环境的影响,采取如下措施:

(1)、认为噪声的控制措施

施工现场提倡文明施工,建立健全控制认为噪声的管理制度。尽量减少人为的大声喧哗,增强全体施工人员防噪声扰民的自觉意识。

a、通过统筹安排,合理计划,最大限度地减少深夜高噪音施工的时间和次数;

b、砼施工采取商品砼,可降低砼搅拌而产生的噪声;

c、车辆进出现场,专人指挥,减少或不鸣笛。

(2)强噪声机械的可降噪措施

尽量选用低噪声成备有消声降噪设备的施工机械。施工现场地强噪声机械

(如:搅拌机、砂轮机等)要设置封闭的机械棚,以减少强噪声的扩散。 (3)加强施工现场地噪声控制

加强施工现场环境噪声的监测,采专人管理的原则,根据测量结果凡超过《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标准的,要及时对施工现场噪声超标的有关因素进行调整,达到施工噪声不扰民的目的。

a、工地大型机械设备应尽可能远离居民区设置,并要加强保养,防止发出尖锐的机械噪声;吊装等施工联络方式采用旗帜、无线电通讯等方式,不得使用鸣笛、敲击钢管等高噪声的联络方式。

b、现场装卸物件应轻装慢放,并在装卸点铺垫草包等降噪物体;大型物件装卸,应当使用起吊设备,严禁汽车自卸。

c、施工期间,工地负责人员应当轮流值班,及时妥善处理市民投诉。 7、质量与安全管理措施 7.1夜间施工基本要求

(1)无特殊情况,夜间施工通常在22:00前结束。

(2)各班组考虑工期、工程质量等因素,估计当天22:00不能停止作业的班组,班组长应提前向相关管理部门沟通,经项目部同意后方可进行夜间施工。

(3)夜间施工必须遵照国家及省内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严禁盲目施工,不准安排由老体弱、带病、疲劳及一切不适合夜间作业的工人进行施工。 (4)对于工期不紧的工序,尽量不要安排夜间施工。

(5)对于工期较紧的工序不能中途停止施工的工序,需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日、夜班分班,并适当缩短夜间作业班组的作业时间,安排夜间作业人员适当的休息时间并提供夜餐,减轻夜间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

(6)夜间施工的地点工程部必须及时安装充足的照明,安排人员隔时检查。

(7)夜间高空作业处搭设的脚手架,必须经工程部、技术部及安全员验

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8)夜间动火作业,作业人员必须确认动火点周围有没有易燃易爆物,采取安全防范措施,避免发生着火事故,作业结束后必须确认没有火灾隐患后,方可离开作业地点。

(9)夜间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至少安排两个人,起到监护的作用。 (10)夜间车辆行驶驾驶人员必须要格外小心,谨慎驾驶。

(11)夜间吊装作业,驾驶人员和起重操作工支车时要注意地面的各类电线、氧气乙炔带灯物品,避免碾压损坏。起重操作工要特别注意吊钩、绳索、物品的安全状态,避免事故的发生。

(12)充分考虑施工安全问题,不能安排交叉施工的工序同时在夜间进行。 7.2质量保证措施 质量保证措施

(1)严把原材料关。做到不进不合格材料、不存放不合格材料、不使用不合格材料。

(2)优化砼配合比设计,严格按照规定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砼塌落度适合泵送要求,砼自动计算要准确。

(3)砼在运输中采用搅拌装置,避免离析。合理调度,减少运输时间。 (4)混凝土浇筑时分层要连续进行,捣固密实,利用泵送砼压力及附着式振动器灌注密实。

(5)所有砼施工缝进行凿毛清洗处理,并设止水条。砼间歇2h以上按施工缝处理。

(6)专业化施工。对夜间施工人员实行专业化培训、施工,不随意换人。 7.3制度保证措施

(1)实行技术交底制。开工前对所有施工及管理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施工程序、工艺流程、质量标准等并按要求施工。

(2)实行质量责任制。建立质量责任卡,明确责任人,对工程质量负终

身责任。

(3)实行“三检制”严格实行工程队自检、项目部复核、监理工程师把关验收制度。 8、应急管理

8.1 应急管理组织体系

本项目实行项目经理部和施工队两级应急组织体系,各级均设立应急领导小组。项目部设置专业救援抢险队,施工队设兼职救援抢险队。 8.1.1 应急小组机构

项目经理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书记、总工程师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作业队负责人为组员的应急指挥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组织全管段内的重大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理工作。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常设在安质部,办公室主任由毛赵武兼任,值班电话:[1**********]。应急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指挥长:吴旭明

副指挥长:翟阳、王梦吾

组 员:毛赵武、李伟、王文敏、项目部各部门成员

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机构图

(2)作业队根据自己的作业情况,成立风险应急小组,配合完成应急工作。 (3

)成立专业处置组,专业处置组包括:综合协调组、安全保卫组、应急

在发生施工安全事故时,负责事故现场应急处置和救援及善后处理的组织指挥工作。

主要应急救援人员分组名单一览表

(4)事故应急处置

发生人员伤亡事故,事故现场目击人要立即报告现场负责人,现场负责人接到报告后立即报告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人员伤亡事故发生在公路上时,目击者要进行现场防护,避免交通车辆引起事故损失扩大。

应急联系电话一览表

(1)项目经理部应急领导小组

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交通部、建设部、地方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关于重大事件的方针、政策、法规和规定;

执行总包应急办的工作指令;

根据建设工程和工地实际,向总包提交应急资金和物资分配计划;组织作业队和各部门识别重大危险源,督促、指导、审查编制的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和应急预案;

监督检查各单位重大应急预案中人员、物资、资金等的配备和落实情况;掌握全管段内的重大危险源,对突发性事件组织实施抢险及减灾措施,组织灾后处置,做好有关协调工作;

负责与甲方、地方相关部门沟通,发生突发事件请求甲方、地方部门支援; 负责向上级有关单位汇报现场情况。 (2)作业队应急领导小组

在项目应急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工作,主要职责是具体负责本队内重要危险源的日常管理工作,当发生重大事件时,负责本队内重大事件应急措施的实施,同时在项目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调派下,协助其它单位应对其它管段内的应急工作;

结合本队的施工任务和施工特点,负责组织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演练; 接受项目应急领导指挥部小组的统一指挥与调动,对突发性重大事件实施抢险及减灾措施;负责向项目应急领导指挥部小组及时汇报现场情况。 (3)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

掌握项目部事故灾害及险情情况,及时向组长报告。负责项目部应急处置所需资源的统一调配,传达应急各项指令;根据组长指令负责向当地人民政府(相关单位)应急机构报告险情及信息沟通。 (4)组长

贯彻国家、地方、行业等上级有关安全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程;组织实施单位应急预案,掌握单位事故灾害及险情情况,解决应急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根据事故现场的情况,下令进入相应级别的应急状态,必要时向上级(相关单位)应急救援机构报告有关情况;确保应急资源配备投入到位,组织项目部总体应急演练,指挥项目部总的应急行动。 (5)副组长

协助组长开展应急指挥工作,组长不在位时,代行其职责;组织编制应急预案,监督落实项目部应急行动程序,督促检查主管部门搞好培训、演习;进入应急状态时,负责事故现场指挥,并根据险情发展情况,提出改进措施。组织指挥善后现场恢复。 (6)抢险组

实施应急处置时,将人员和设备迅速撤离危险地点,根据现场情况,适时调整并调集人员、设备和物资,抢救受伤人员。 (7)救护组

负责现场伤员的医疗抢救工作,根据伤员受伤程度做好转运工作。 (8)疏导组

维护现场,将获救人员转至安全地带;对危险区域进行有效隔离。 (9)保障组

负责应急救援方案的制订,并保证应急处置的通讯、物资、设备和资金及时到位及后勤保障。 (10)善后组

妥善安置伤亡人员和接待伤亡人员的家属,按有关规定做好理赔工作。 (11)调查组

收集事故资料,掌握事故情况,查明事故原因,评估事故影响程度和损失,分清事故责任并提出相应处理意见,提出防止事故重复发生的意见和建议,写出应急处置报告并做好相关工作的移交。

8.2 危险源监控

(1)监测监控

实行24小时值班电话制度,项目部设专人负责信息的收集与传递。综合部安排专人每天收集气象台、电视台等部门发布的气象信息和疫情通报,当有大风、大雨、大雪、大雾、异常气温等恶劣气候以及重大疫情发生时,应立即报告应急小组相关人员。

对于重大危险源,应配备专职安全员或值班人员,采用目测或仪器监测等有效方式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实时观察观测。当发现有异常情况,立即采取紧急应对措施并报告应急小组。

对于一般作业场所,应有专职或兼职安全员进行巡视,随时检查,发现异常现象,及时报告,及时排除险情。当有重大异常情况发生时,立即采取紧急应对措施并报告应急小组。

(2)预防措施

加强施工管理,严格按标准化、规范化作业。施工中要经常分析假设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并制订相应的预防措施。

对于重大危险源项目,编制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和应急预案,并报项目经理部应急领导小组备案,项目经理部再向集团公司备案。重大危险源项目施工期间,必须配备专职的安全人员跟班作业,随时检查,发现异常现象,及时报告,及时排除险情。

对演练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应及时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

结合自身特点,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体施工人员预防重大安全事故的意识和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在应急抢险过程中,需紧急调用的物资、设备、人员和可用场地,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怠慢。

对应急救援队和各级应急救援人员应按制定的预案经常进行培训和必要的演练,使其了解施工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安全救护规程,熟悉应急救援器材、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掌握救援行动的技能、方法、注意事项、常见故障的处理和维护保养的要求等。

(3)充分做好下列各项准备工作:

①思想准备。加强宣传教育培训、模拟演练,增强全体员工灾害和自我保护意识,做好防灾减灾的思想准备。项目部要进行充分的抢险安全知识培训和模拟演练,让参建员工做到心中有数。

②组织准备。建立健全项目经理部、的应急指挥机构,落实责任人,设置专业救援抢险队和兼职救援抢险队,加强抢险队的建设。

③工程准备。隧道施工严格超前地质预报、监控量测和风险评估,要密切注意气候气温变化情况,避免在大雪天、大雾天进行上述作业;同时加强机械设备的检查与保养工作,使各种设备、机械处于完好状态。

④抢险人员、料具准备。按照工程特点和分布情况,各单位储备必需的抢险物料,设备,合理配置应急处理、自救设施。落实专业救援抢险队和兼职救援抢险队人员和装备配备。

⑤检查。实行以查组织、查工程、查预案、查物资、查通信为主要内容的分级检查制度,发现薄弱环节,要明确责任、限时整改。 8.3 预警行动

(1)预警级别确定原则

依据安全事故紧急程度、危害大小、涉及范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以及需要调动的应急资源等情况,确定安全事故预警等级。

(2)事故等级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事故划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4个等级。

一级,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级,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级,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级,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

其中,事故造成的急性工业中毒的人数,也属于重伤的范围。 (3)险情的划分

一级险情:必须利用地方政府所有部门及一切资源的险情。一级、二级安全事故、重大急性中毒事故和特别重大安全事故适用此标准。

二级险情:需要项目部或地方一、两个部门做出响应、给予援助的险情。这些险情需要合作努力,并且提供人员、设备或其他各种资源。四级、三级安全事故和一般急性中毒事故适用此标准。

三级险情:能被施工现场正常可利用资源处理的意外险情。这里指的“正常可利用资源”,是指项目在日常工作中可以响应的人力、物力。四级以下安全事故适用此标准。

(4)应急救援发布条件

当应急小组接收到现场值班人员、安全员、其他作业人员或相关渠道传递来的预警信息时,应立即予以核实并判断该预警信息的准确程度和严重程度,如属于下列情形之一则立即预警并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启动相应的应急措施或应急方案。

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

虽不属于重大质量、安全事故,但在事故发生过程中,情况发生突然变化,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

应急小组组长认为有必要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的。 符合上述三个条件之一的,根据应急响应级别,由相应级别的应急小组组长发布预警信息并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的命令。 8.4 应急救援程序

(1)事故发生时,事故第一发现人应立即报告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并进行力所能及的抢救。

(2)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接到事故报告后,组长应当按照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立即组织救援,并根据险情级别,启动相应的应急救援行动。

对于三级险情,施工现场应立足于自救,启动三级应急救援行动,在抢险救灾同时,立即将有关情况报告项目部。

对于二级险情,施工现场应立足于自救和项目部、地方政府几个部门和当地社会资源援助,在组织抢险救灾的同时,应立即向项目部和地方消防、医疗等机构报告,请求援助。

对于一级险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组织抢险救灾的同时,应立即向项目部应报告,紧急请求地方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启动企业外应急救援预案,进行援助。

(3)事故消灭后,应急救援领导小组配合项目部做好死难、受伤家属的安抚、慰问,思想稳定工作,消除各种不安定因素。同时组织现场人员进行现场的清理和恢复工作。

8.5信息报告与处置

(1)信息报告与通知 重大事件和事故发生以后,事发作业队必须在第一时间内向项目部报告,项目部在接到报告后立即予以判断该预警信息的准确程度和严重程度30分钟内将情况上报总承包部和本级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预警信息,并按应急预案规定的程序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救援命令,有关领导和人员要立即到位,做好应急队伍和应急物资准备,展开应急救援。

按有关规定,必须向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或其他相关方报告的,为确保报告的全面规范性,报告内容应经项目经理部应急领导小组审核后上报。在事故发生后1小时内,向当地政府相关部门上报。

按以上报告程序,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应当在24小时内写出简要书面报告上报,书面报告内容应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重大安全事故的对外报告和公布,由项目经理部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归口管理。

(2)信息上报及信息传递 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发生事故的单位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联系电话、报告人;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财产损失的初步估计;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

8.6应急处置

(1)响应分级

根据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控制事态的能力,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应急响应分为三级。

①一级响应

如发生严重及(死亡或特重大损失)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时,项目部应紧急启

②二级响应

如发生一般(轻伤、重伤)生产安全事故时,项目部应紧急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并上报公司。

③三级响应

按发生一般生产安全事故时,照项目部《应急预防》的内容启动救援。 (2)响应程序 ①一级响应程序

安全部在接到发生一般事故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后,立即向项目主管领导和主要领导报告,并同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根据项目经理指示,及时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并通知应急救援指挥小组成员。 应急救援指挥小组成员接到应急救援通知后,立即按要求到达指定地点集合,并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安全部负责及时传达项目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指示精神,协助指导事故单位做好伤员抢救、善后处理工作,并负责向项目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故应急处理的最新动态。接到事故报告24小时内,由主管领导带队,赶赴事故现场,协助救援,并配合上级主管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置。 ② 二、三级响应程序

安全部在接到发生一般事故报告后,立即向项目主管领导报告,同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发生事故后应及时启动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

安全部负责及时传达项目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指示精神,协助指导事故单位做好伤员抢救、善后处理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并负责向项目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故应急处理的最新动态。 (3) 处置措施

① 一级应急行动 洪水重大事故发生时,现场负责人立即组织现场作业人员撤离危险地带,并同时立即将灾情上报项目部、项目部上报属地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项目部应急指挥中心立即组织有关部门人员和专家赶赴现场,配合政府救援指挥机构做好救援工作。 ② 二、三级响应行动

应急自救领导小组启动现场处置方案,抢险组将遇险人员迅速撤离危险地点,根据现场情况,适时调整并调集人员、设备和物资搜救被困人员。

疏导组负责维护现场,将获救人员转至安全地带;对危险区域进行有效的隔离。

救护组负责现场伤员的医疗抢救工作,根据伤员受伤程度做好转运工作。立即对抢救出的人员进行紧急处理,然后送往就近医院救治。

金及时到位及后勤保障。

善后组妥善安置伤亡人员和安抚伤亡人员的家属,按有关规定做好理赔工作。 人员全部疏散后,停工观察,并密切关注气象部门对洪峰持续时间和运动情况的预测和报告,根据所得信息,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进行灾后恢复。

应急指挥组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赶赴现场,了解和掌握事故情况,指挥抢救和维护现场秩序,保护事故现场,同时,立即把事故情况向项目领导汇报,以便领导了解和指挥事故抢救; 8.7 通信与信息保障

为保证应急救援系统的各个机构、人员之间有效地进行联系,确保应急信息的畅通,工程指挥部各部门办公室均安装程控电话,各部门领导均配备移动电话,移动电话要求24小时开机。 8.8 应急物资、设备保障

根据应急救援的需要,按照平战结合的原则,配备现场救援和工程抢险装备及器材,建立相应的维护、保养和调用等制度。

建立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制度,根据不同危险事件和灾害种类,制定救灾物资生产、储存、调拨体系和方案。在存在重大危险源场所(特别是隧道、炸药库),应按规范储备应急抢险专项物资,并做好生产流程和生产能力储备的有关工作。设备物资部应及时掌握新材料、新设备的应用情况,及时调整储备物资品种,提高科技含量。

常备急救装备: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冰袋、各种消毒液及物品、一次性注射器及输液装置、急救包、担架、止血带、氧气袋及各种常用小夹板或石膏绷带等。

9、平面概况图

台州湾大桥及接线工程PPP模式融资

和部分路段施工总承包第一合同段

(K106+500—K111+900)

夜间施工专项方案

编 制:

审 核:

审 批:

台州湾大桥接线工程总承包PPP模式融资和部分路段

施工总承包第一合同段第三项目经理部

2016年4月2

1.1 编制依据 ---------------------------------------------------------------------------------------- 1

1.2 编制目的 ---------------------------------------------------------------------------------------- 1

1.3 适用范围 ---------------------------------------------------------------------------------------- 2

1.4 安全管理方针、原则及目标 --------------------------------------------------------------- 2

二、 工程概况 ---------------------------------------------------------------------------------------------- 2

2.1 工程简介 ----------------------------------------------------------------------------------------- 2

三、相关部门和人员职责 -------------------------------------------------------------------------------- 3

3.1项目部安全部职责 ------------------------------------------------------------------------------ 3

3.2 现场生产经理职责 --------------------------------------------------------------------------- 3

3.3 安全员职责 ------------------------------------------------------------------------------------- 3

3.4技术员职责 --------------------------------------------------------------------------------------- 3

3.5 现场工(班)长职责 ------------------------------------------------------------------------ 3

四、夜间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 4

4.1夜间施工人员安全措施 ----------------------------------------------------------------------- 4

4.2夜间施工车辆、设备安全措施 -------------------------------------------------------------- 5

4.3夜间施工现场安全措施 ----------------------------------------------------------------------- 5

五、夜间施工风险辨析及防范措施 -------------------------------------------------------------------- 6

5.1 起重事故安全防范 ----------------------------------------------------------------------------- 6

5.2 高处坠落安全防范 ----------------------------------------------------------------------------- 6

5.3 坍塌事故安全措施 ----------------------------------------------------------------------------- 6

5.4 机械伤害事故安全措施 ----------------------------------------------------------------------- 7

5.5 电工安全措施 ----------------------------------------------------------------------------------- 7

5.6触电事故安全措施 ------------------------------------------------------------------------------ 8

六、防扰民施工 --------------------------------------------------------------------------------------------- 8

七、质量与安全管理措施 -------------------------------------------------------------------------------- 9

八、应急管理 ----------------------------------------------------------------------------------------------- 11

8.1 应急管理组织体系 ---------------------------------------------------------------------------- 11

8.2 危险源监控 ------------------------------------------------------------------------------------- 14

8.3预警行动 ----------------------------------------------------------------------------------------- 15

8.4应急救援程序 ----------------------------------------------------------------------------------- 16

8.5信息报告与处理 -------------------------------------------------------------------------------- 17

8.6应急处置 ----------------------------------------------------------------------------------------- 18

8.7通信与信息保障 -------------------------------------------------------------------------------- 20

8.8应急物资、设备保障 -------------------------------------------------------------------------- 20

九、平面概况图 -------------------------------------------------------------------------------------------- 21

1 编制说明

1.1 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修订)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011年最新修正)

(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

(4)《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8-98

(5)《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

(6)《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1985

(7)《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

(8)《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JTG B01-2014)

(9)《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10)《公路隧道设计细则》(JTG/T D70--2010);

(11)《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

(12)《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规定》(2011年11月14日交通运输部令2011年第9号)

(13)《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TGB01-2001

(14)《公路隧道交通工程与附属设施施工技术规范》(JTG/TF72-2011);

(1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12);

(16)《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 F90—2015)

(17)《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12 )

(18)国家、相关部委、浙江省其它有关安全生产管理的法律、法规、标准等强制性文件。

(19)浙江省交通厅相关安全生产文件。

(20)浙江省、台州市有关民爆管理的相关规定;

(21)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与业主公司签订的施工合同、招投标文件和安全生产责任书等。

(22)《台州湾大桥及接线工程第TS01标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23)《2016年3月11日浙江省台州湾大桥及接线工程TS01标爆破设计与施工方案评审会专家意见》

(24)《2016年3月18日浙江省台州湾大桥及接线工程PPP融资和部分路段施工总承包第一合同段爆破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专家组评审意见》

(25)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技术方案。

(26)现场勘察及在当地的调查情况;

(27)与被保护对象相关人签订的爆破安全协议。

1.2 编制目的

模板编制和钢筋加工及绑扎、材料进场等等工作。为加强夜间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质量管理、保障工人人身安全与结构质量,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特编制本方案。

1.3 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浙江省台州湾大桥及接线工程施工总承包第一合同段夜间施工作业。

1.4 安全管理方针、原则及目标

安全生产方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保证措施,依法对安全生产负责。

安全生产原则:“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安全生产目标:防止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有效的保障夜间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的职业安全健康,相关设备的完好。

2 工程概况

2.1 工程简介

台州湾大桥及接线工程标起于浙江省三门县,止于浙江省临海市,设计桩号K99+000~K131+100,施工总承包路段总长32.1公里。

本段起讫桩号K99+000~K119+500,刺渡1#隧道190m(K106+510-K106+700)、刺渡2#隧道340m(K106+905-K107+245)、里加畔隧道285m(K111+450-K111+735)采用连拱隧道结构。设计为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100km/h,路基宽度采用33.5m,桥涵设计荷载为公路-Ⅰ级。

3、相关部门和人员职责

3.1、项目部安全部职责

3.1.1夜间施工人员在施工前必须进行夜间施工安全教育和危险告知,所有参加施工的人员必须熟知保证夜间施工安全的措施。

3.2、现场生产经理职责

3.2.1技术组长是本项目施工安全的第一责任者,对本项目的安全施工负直接领导责任。

对施工现场全局把控,协调组织各部室人员落实安全问题,及时坚决由各部门反应处理的现场安全问题。

3.3、安全员职责

3.3.1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安全确认、隐患排查、施工工序安全控制、收尾工作,清点所有参加施工的人员,并对现场安全进行全过程控制。每天对施工中容易出现的安全问题反复强调。

3.4、技术员职责

3.4.1现场技术干部做好相关夜间施工技术交底资料,配合安全员指出每天当晚施工中容易出现结构安全问题,对夜间晚上的不规范操作技术制止。

3.5、现场工(班)长职责

3.5.1工(班)长是本班组安全施工的第一责任者,对本班组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健康负责。

3.5.2负责组织实施本班组安全施工管理目标。

3.5.3负责本班组人员学习与执行施工安全的规程规定和措施。带头遵章守纪,及时纠正并查处违章违纪行为。

3.5.4认真组织安全活动,及时总结与布置班组安全工作,并作好安全活动记录。

3.5.5经常检查施工场所的安全情况,确保本班组人员在施工中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用具。

3.5.6在开工前,负责组织本班参加施工的人员接受安全交底并签字,对未签字的人员,不得参加施工。

3.5.7督促本班组人员进行文明施工,收工时及时整理作业场所。

4、 夜间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1、夜间施工尽量安排噪音小的工作,避免影响邻近居民休息。当因工程

需要连续施工时,项目部需事先向周边社区告示夜间施工情况和采取降低噪声措施,提前征得居民的谅解。按规定减少噪声排放,而且不得将强光照明灯直接照射居民窗户。

2、特殊情况需夜间作业,应尽量采取降噪措施,采用如下措施:

施工现场提倡文明施工,尽量减少人为的大声喧哗,增强全体施工人员

防噪声扰民的自觉意识;

通过统筹安排,合理计划,最大限度地减少深夜噪声施工的时间和次数,

在某些特殊时期内,现场尽量不安排施工;

教育工人在混凝土振捣时振动棒尽量不触及钢筋;

车辆进出现场,专人指挥,减少或禁止鸣笛。

3、施工现场建立夜间施工领导值班和作恶班组交接班组制度,加强夜间

施工安全管理与生产调度。

4.1夜间施工人员安全措施

1、夜间施工必须照国家及市安全和生产管理条例,严禁盲目施工,不准安排由年老体弱带病、疲劳及一切不适合夜间作业的工人进行施工。

2、夜间施工前由班组长对作业班组进行岗前班组教育,必须告知工人当晚的作业任务、安全风险和安全注意事项。岗前班组教育必须留下书面记录,项目部将对书面记录进行定期检查。

3、所有参加夜间施工的作业人员必须认真贯彻夜间作业安全措施,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监督管理。

4、夜间施工作业热暖按要求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夜间作业指挥人员、安全技术人员必须穿戴反光背心;禁止酒后上岗与疲劳作业。

5、对于工期较紧的工序及中途不能停止施工的工序,需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日、夜分班,并尽量缩短夜间作业班组的作业时间,安排夜间作业人员适当的休息时间,并提供夜餐,减轻夜间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

6、夜间施工作业结束后现场负责人必须要对作业前和收工后的人员进行清点,人不到齐不准离开施工现场。

7、夜间行动必须有2人或2人以上人员在一起,禁止一人单独作业。

4.2夜间施工车辆、设备安全措施

1、夜间作业使用的施工工具、机具、材料提前在白天进行全面认真的检查,发现有安全质量问题及时维护及更换。

2、有夜间作业的车辆,施工前认真检查车辆灯光照明系统是否正常,自贴的反光标志能否起到夜间运输中的警示作用。未贴有夜间反光标志的车辆,必须贴好反光标志后方可进行施工,以确保起到夜间行车的警示作用。

3、车辆会车时需及时变光,不得使用远光或强光影响来车视线;如车辆发生故障无法移动,必须打双跳灯,同时在车辆前后设置夜间反光的安全警示标志。

4、车辆行驶时,必须遵守交通规则,夜间所有车辆在遇到交通车时要提前减速避让,保证交通车行车安全。

4.3夜间施工现场安全措施

1、必须保证夜间施工期间的照明

在一切需要照明的工作区、作业场所、料具堆场、道路、仓库、办公室、食堂和宿舍等均设一般、局部照明或混合照明,保障作业和生活安全。宜采用钠灯作为主要照明灯,固定布置在场地适合位置,保证整个施工场地均有较好的照明;不允许用碘钨灯作为作为移动照明灯具,用于重要施工部位,作为对固定式照明的补充。

2、夜间施工作业前要对现场临时用电设施进行检查,夜间施工作业时,禁止乱接、乱拉电线,如有需要接线、接电,必须由专业人员(电工)进行操作,禁止无关人员对临电设施进行作业;施工中队临时用电线路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用电设备用完毕后应切断电源;严禁工人私接电线,严禁宿舍内使用电炉等电气设备;严禁施工现场职工宿舍白天照明,做到人离开随手关好电源。

3、夜间施工现场必须设置明显的交通标志、安全标牌、护栏、警戒灯等标志。对于夜间施工车辆作业场所的设施必须设置反光标志,防止车辆碰撞,对于开挖基坑等场所,必须设置醒目的红色信号灯,以示警戒;存在较大风险的作业场所,做好围挡设施,并设置安全警示牌以保证行人、施工机械和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

4、尽量避免同一作业范围内安排交叉施工的工序同时在夜间进行,如确需交叉施工时,必须完善作业范围内的安全防护,并派专人进行监督。

5、出现恶劣天气,如雷雨、大风天气禁止夜间作业。等天气恢复正常后方可继续作业。

5、夜间施工风险辨析及防范措施

5.1起重事故安全防范

起重作业过程中容易发生物体滑落、碰撞、短绳、脱钩等物体打击、机械伤害。

(1)起重作业严格遵守起重“起重作业十不吊”原则

(2)工作前确认参与施工的人员,并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3)地面、高处作业人员随时注意起重吊物所在位置,及时避让。

(4)设专职起重指挥人员进行全过程指挥起吊作业,并严格相互确认。 中途更换人员必须重新进行安全技术和危险告知。

(5)现场地面、高处灯光合理设置,不影响起重司机、地面、高处作业人员操作。

5.2高处坠落安全防范

(1)高处作业过程中容易发生人员坠落、滑跌、物体打击等伤害。

(2)上岗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和危险告知,严格遵守“高处作业十不准”。

(3)严格上下抛掷物件。

(4)高处作业“三宝”未齐备不许作业。

(5)安全带系在牢固的构件上,高挂抵用。

(6)合理设置安全通道、平台。

(7)患职业禁忌人员、酒后人员严禁登高架设作业。

(8)脚手架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经检验合格,方可作业。

(9)通道、平台铺设木板,及时处理挠头板现象。

(10)严禁徒手上下攀登脚手架。

(11)高处灯光合理设置,不影响起重司机、高处作业人员操作。

5.3坍塌事故安全措施

1、路堑开挖时,经常注意坡面的稳定。每天开工前、收工前将对坡面、坡顶附近进行检查,如发现有裂缝和坍方的迹象或有危石、危土时,立即处

理,凡不能处理且对施工安全有威胁时,暂时停止施工,并报告上级处理。

2、基坑施工中,根据地质条件,基坑开挖采用不同的坡度进行放坡开挖,对于深基坑则采用多层放坡开挖;对于地质条件不好的情况,则在咔哇过程中做好边坡防护措施,避免边坡垮塌。

3、桥涵施工需搭设支架时,支架设计搭设方案要科学、合理,要通过应力验算。搭设前,对于支架基础要进行处理,低级承载力需满足设计方案要求;搭设中严格按设计方案进行施工,以保证支架结构的稳定。搭设完成后,要进行预压,预压结果符合设计方案要求,方可施工。

5.4机械伤害事故安全措施

1、各种机械操作人员必须取得操作合格证,不准操作与证不相符的机械,不准将机械设备交给无本机械操作证的人员操作,对机械操作人员要建立档案,专人管理。

2、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本机说明书规定,严格执行工作前的检查制度和工作中注意观察及工作后的检查保养制度。

3、严禁酒后操作机械,严禁机械带病运转或超负荷运转。

4、机械设备在施工现场停放时,应选择安全的停放地点,夜间应有专人看管。

5、用手柄启动的机械应注意手柄倒转伤人。向机械加油时要严禁烟火。

6、严禁对运转中的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保养、调整等作业。

7、使用钢丝绳的机械,在运行中严禁用手套或其他物件接触钢丝绳。用钢丝绳拖拉机械或重物时,人员应远离钢丝绳。

8、“三不放过”原则进行调查处理,制定防范措施,防止机械事故的发生。

9、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指挥人员的信号,在进行各项动作前,应鸣声示意。

5.5电工安全措施 电工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配电箱及开关箱必须防雨、设门配锁,并安

装漏电保护器,执行一机一闸一漏的原则,熔丝的容量必须按用电负荷量装设。现场移动式电器设备必须使用橡胶绝缘电缆。现场手持作业等必须使用安全电压。

5.6触电事故安全措施

施工现场中,存在易燃易爆物的场所和临时用电场所较易发生火灾。 针对火灾易发地点要专门安装消防器材,树立危险、禁止类标牌;

施工人员时刻保持防火意识,不在易燃易爆场所进行吸烟、点明火等危险行为;

经常检查电路,避免短路引起火灾,施工中若发现设备电路有异常,则应及时检查。

6、防扰民施工

1、经批准后的夜间施工,施工单位必须事先向周边社区告示夜间施工情况和降低噪声措施,按规定减少噪声排放,而且不得将强光照明灯直接照射居民窗户。

2、特殊情况需夜间作业,应尽量采取降噪措施,事先做好周围群周的工作,并报工地所在的区有关部门备案后方可施工。为了降低夜间施工中噪声对环境的影响,采取如下措施:

(1)、认为噪声的控制措施

施工现场提倡文明施工,建立健全控制认为噪声的管理制度。尽量减少人为的大声喧哗,增强全体施工人员防噪声扰民的自觉意识。

a、通过统筹安排,合理计划,最大限度地减少深夜高噪音施工的时间和次数;

b、砼施工采取商品砼,可降低砼搅拌而产生的噪声;

c、车辆进出现场,专人指挥,减少或不鸣笛。

(2)强噪声机械的可降噪措施

尽量选用低噪声成备有消声降噪设备的施工机械。施工现场地强噪声机械

(如:搅拌机、砂轮机等)要设置封闭的机械棚,以减少强噪声的扩散。 (3)加强施工现场地噪声控制

加强施工现场环境噪声的监测,采专人管理的原则,根据测量结果凡超过《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标准的,要及时对施工现场噪声超标的有关因素进行调整,达到施工噪声不扰民的目的。

a、工地大型机械设备应尽可能远离居民区设置,并要加强保养,防止发出尖锐的机械噪声;吊装等施工联络方式采用旗帜、无线电通讯等方式,不得使用鸣笛、敲击钢管等高噪声的联络方式。

b、现场装卸物件应轻装慢放,并在装卸点铺垫草包等降噪物体;大型物件装卸,应当使用起吊设备,严禁汽车自卸。

c、施工期间,工地负责人员应当轮流值班,及时妥善处理市民投诉。 7、质量与安全管理措施 7.1夜间施工基本要求

(1)无特殊情况,夜间施工通常在22:00前结束。

(2)各班组考虑工期、工程质量等因素,估计当天22:00不能停止作业的班组,班组长应提前向相关管理部门沟通,经项目部同意后方可进行夜间施工。

(3)夜间施工必须遵照国家及省内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严禁盲目施工,不准安排由老体弱、带病、疲劳及一切不适合夜间作业的工人进行施工。 (4)对于工期不紧的工序,尽量不要安排夜间施工。

(5)对于工期较紧的工序不能中途停止施工的工序,需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日、夜班分班,并适当缩短夜间作业班组的作业时间,安排夜间作业人员适当的休息时间并提供夜餐,减轻夜间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

(6)夜间施工的地点工程部必须及时安装充足的照明,安排人员隔时检查。

(7)夜间高空作业处搭设的脚手架,必须经工程部、技术部及安全员验

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8)夜间动火作业,作业人员必须确认动火点周围有没有易燃易爆物,采取安全防范措施,避免发生着火事故,作业结束后必须确认没有火灾隐患后,方可离开作业地点。

(9)夜间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至少安排两个人,起到监护的作用。 (10)夜间车辆行驶驾驶人员必须要格外小心,谨慎驾驶。

(11)夜间吊装作业,驾驶人员和起重操作工支车时要注意地面的各类电线、氧气乙炔带灯物品,避免碾压损坏。起重操作工要特别注意吊钩、绳索、物品的安全状态,避免事故的发生。

(12)充分考虑施工安全问题,不能安排交叉施工的工序同时在夜间进行。 7.2质量保证措施 质量保证措施

(1)严把原材料关。做到不进不合格材料、不存放不合格材料、不使用不合格材料。

(2)优化砼配合比设计,严格按照规定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砼塌落度适合泵送要求,砼自动计算要准确。

(3)砼在运输中采用搅拌装置,避免离析。合理调度,减少运输时间。 (4)混凝土浇筑时分层要连续进行,捣固密实,利用泵送砼压力及附着式振动器灌注密实。

(5)所有砼施工缝进行凿毛清洗处理,并设止水条。砼间歇2h以上按施工缝处理。

(6)专业化施工。对夜间施工人员实行专业化培训、施工,不随意换人。 7.3制度保证措施

(1)实行技术交底制。开工前对所有施工及管理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施工程序、工艺流程、质量标准等并按要求施工。

(2)实行质量责任制。建立质量责任卡,明确责任人,对工程质量负终

身责任。

(3)实行“三检制”严格实行工程队自检、项目部复核、监理工程师把关验收制度。 8、应急管理

8.1 应急管理组织体系

本项目实行项目经理部和施工队两级应急组织体系,各级均设立应急领导小组。项目部设置专业救援抢险队,施工队设兼职救援抢险队。 8.1.1 应急小组机构

项目经理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书记、总工程师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作业队负责人为组员的应急指挥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组织全管段内的重大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理工作。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常设在安质部,办公室主任由毛赵武兼任,值班电话:[1**********]。应急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指挥长:吴旭明

副指挥长:翟阳、王梦吾

组 员:毛赵武、李伟、王文敏、项目部各部门成员

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机构图

(2)作业队根据自己的作业情况,成立风险应急小组,配合完成应急工作。 (3

)成立专业处置组,专业处置组包括:综合协调组、安全保卫组、应急

在发生施工安全事故时,负责事故现场应急处置和救援及善后处理的组织指挥工作。

主要应急救援人员分组名单一览表

(4)事故应急处置

发生人员伤亡事故,事故现场目击人要立即报告现场负责人,现场负责人接到报告后立即报告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人员伤亡事故发生在公路上时,目击者要进行现场防护,避免交通车辆引起事故损失扩大。

应急联系电话一览表

(1)项目经理部应急领导小组

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交通部、建设部、地方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关于重大事件的方针、政策、法规和规定;

执行总包应急办的工作指令;

根据建设工程和工地实际,向总包提交应急资金和物资分配计划;组织作业队和各部门识别重大危险源,督促、指导、审查编制的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和应急预案;

监督检查各单位重大应急预案中人员、物资、资金等的配备和落实情况;掌握全管段内的重大危险源,对突发性事件组织实施抢险及减灾措施,组织灾后处置,做好有关协调工作;

负责与甲方、地方相关部门沟通,发生突发事件请求甲方、地方部门支援; 负责向上级有关单位汇报现场情况。 (2)作业队应急领导小组

在项目应急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工作,主要职责是具体负责本队内重要危险源的日常管理工作,当发生重大事件时,负责本队内重大事件应急措施的实施,同时在项目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调派下,协助其它单位应对其它管段内的应急工作;

结合本队的施工任务和施工特点,负责组织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演练; 接受项目应急领导指挥部小组的统一指挥与调动,对突发性重大事件实施抢险及减灾措施;负责向项目应急领导指挥部小组及时汇报现场情况。 (3)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

掌握项目部事故灾害及险情情况,及时向组长报告。负责项目部应急处置所需资源的统一调配,传达应急各项指令;根据组长指令负责向当地人民政府(相关单位)应急机构报告险情及信息沟通。 (4)组长

贯彻国家、地方、行业等上级有关安全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程;组织实施单位应急预案,掌握单位事故灾害及险情情况,解决应急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根据事故现场的情况,下令进入相应级别的应急状态,必要时向上级(相关单位)应急救援机构报告有关情况;确保应急资源配备投入到位,组织项目部总体应急演练,指挥项目部总的应急行动。 (5)副组长

协助组长开展应急指挥工作,组长不在位时,代行其职责;组织编制应急预案,监督落实项目部应急行动程序,督促检查主管部门搞好培训、演习;进入应急状态时,负责事故现场指挥,并根据险情发展情况,提出改进措施。组织指挥善后现场恢复。 (6)抢险组

实施应急处置时,将人员和设备迅速撤离危险地点,根据现场情况,适时调整并调集人员、设备和物资,抢救受伤人员。 (7)救护组

负责现场伤员的医疗抢救工作,根据伤员受伤程度做好转运工作。 (8)疏导组

维护现场,将获救人员转至安全地带;对危险区域进行有效隔离。 (9)保障组

负责应急救援方案的制订,并保证应急处置的通讯、物资、设备和资金及时到位及后勤保障。 (10)善后组

妥善安置伤亡人员和接待伤亡人员的家属,按有关规定做好理赔工作。 (11)调查组

收集事故资料,掌握事故情况,查明事故原因,评估事故影响程度和损失,分清事故责任并提出相应处理意见,提出防止事故重复发生的意见和建议,写出应急处置报告并做好相关工作的移交。

8.2 危险源监控

(1)监测监控

实行24小时值班电话制度,项目部设专人负责信息的收集与传递。综合部安排专人每天收集气象台、电视台等部门发布的气象信息和疫情通报,当有大风、大雨、大雪、大雾、异常气温等恶劣气候以及重大疫情发生时,应立即报告应急小组相关人员。

对于重大危险源,应配备专职安全员或值班人员,采用目测或仪器监测等有效方式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实时观察观测。当发现有异常情况,立即采取紧急应对措施并报告应急小组。

对于一般作业场所,应有专职或兼职安全员进行巡视,随时检查,发现异常现象,及时报告,及时排除险情。当有重大异常情况发生时,立即采取紧急应对措施并报告应急小组。

(2)预防措施

加强施工管理,严格按标准化、规范化作业。施工中要经常分析假设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并制订相应的预防措施。

对于重大危险源项目,编制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和应急预案,并报项目经理部应急领导小组备案,项目经理部再向集团公司备案。重大危险源项目施工期间,必须配备专职的安全人员跟班作业,随时检查,发现异常现象,及时报告,及时排除险情。

对演练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应及时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

结合自身特点,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体施工人员预防重大安全事故的意识和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在应急抢险过程中,需紧急调用的物资、设备、人员和可用场地,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怠慢。

对应急救援队和各级应急救援人员应按制定的预案经常进行培训和必要的演练,使其了解施工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安全救护规程,熟悉应急救援器材、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掌握救援行动的技能、方法、注意事项、常见故障的处理和维护保养的要求等。

(3)充分做好下列各项准备工作:

①思想准备。加强宣传教育培训、模拟演练,增强全体员工灾害和自我保护意识,做好防灾减灾的思想准备。项目部要进行充分的抢险安全知识培训和模拟演练,让参建员工做到心中有数。

②组织准备。建立健全项目经理部、的应急指挥机构,落实责任人,设置专业救援抢险队和兼职救援抢险队,加强抢险队的建设。

③工程准备。隧道施工严格超前地质预报、监控量测和风险评估,要密切注意气候气温变化情况,避免在大雪天、大雾天进行上述作业;同时加强机械设备的检查与保养工作,使各种设备、机械处于完好状态。

④抢险人员、料具准备。按照工程特点和分布情况,各单位储备必需的抢险物料,设备,合理配置应急处理、自救设施。落实专业救援抢险队和兼职救援抢险队人员和装备配备。

⑤检查。实行以查组织、查工程、查预案、查物资、查通信为主要内容的分级检查制度,发现薄弱环节,要明确责任、限时整改。 8.3 预警行动

(1)预警级别确定原则

依据安全事故紧急程度、危害大小、涉及范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以及需要调动的应急资源等情况,确定安全事故预警等级。

(2)事故等级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事故划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4个等级。

一级,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级,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级,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级,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

其中,事故造成的急性工业中毒的人数,也属于重伤的范围。 (3)险情的划分

一级险情:必须利用地方政府所有部门及一切资源的险情。一级、二级安全事故、重大急性中毒事故和特别重大安全事故适用此标准。

二级险情:需要项目部或地方一、两个部门做出响应、给予援助的险情。这些险情需要合作努力,并且提供人员、设备或其他各种资源。四级、三级安全事故和一般急性中毒事故适用此标准。

三级险情:能被施工现场正常可利用资源处理的意外险情。这里指的“正常可利用资源”,是指项目在日常工作中可以响应的人力、物力。四级以下安全事故适用此标准。

(4)应急救援发布条件

当应急小组接收到现场值班人员、安全员、其他作业人员或相关渠道传递来的预警信息时,应立即予以核实并判断该预警信息的准确程度和严重程度,如属于下列情形之一则立即预警并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启动相应的应急措施或应急方案。

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

虽不属于重大质量、安全事故,但在事故发生过程中,情况发生突然变化,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

应急小组组长认为有必要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的。 符合上述三个条件之一的,根据应急响应级别,由相应级别的应急小组组长发布预警信息并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的命令。 8.4 应急救援程序

(1)事故发生时,事故第一发现人应立即报告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并进行力所能及的抢救。

(2)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接到事故报告后,组长应当按照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立即组织救援,并根据险情级别,启动相应的应急救援行动。

对于三级险情,施工现场应立足于自救,启动三级应急救援行动,在抢险救灾同时,立即将有关情况报告项目部。

对于二级险情,施工现场应立足于自救和项目部、地方政府几个部门和当地社会资源援助,在组织抢险救灾的同时,应立即向项目部和地方消防、医疗等机构报告,请求援助。

对于一级险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组织抢险救灾的同时,应立即向项目部应报告,紧急请求地方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启动企业外应急救援预案,进行援助。

(3)事故消灭后,应急救援领导小组配合项目部做好死难、受伤家属的安抚、慰问,思想稳定工作,消除各种不安定因素。同时组织现场人员进行现场的清理和恢复工作。

8.5信息报告与处置

(1)信息报告与通知 重大事件和事故发生以后,事发作业队必须在第一时间内向项目部报告,项目部在接到报告后立即予以判断该预警信息的准确程度和严重程度30分钟内将情况上报总承包部和本级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预警信息,并按应急预案规定的程序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救援命令,有关领导和人员要立即到位,做好应急队伍和应急物资准备,展开应急救援。

按有关规定,必须向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或其他相关方报告的,为确保报告的全面规范性,报告内容应经项目经理部应急领导小组审核后上报。在事故发生后1小时内,向当地政府相关部门上报。

按以上报告程序,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应当在24小时内写出简要书面报告上报,书面报告内容应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重大安全事故的对外报告和公布,由项目经理部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归口管理。

(2)信息上报及信息传递 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发生事故的单位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联系电话、报告人;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财产损失的初步估计;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

8.6应急处置

(1)响应分级

根据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控制事态的能力,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应急响应分为三级。

①一级响应

如发生严重及(死亡或特重大损失)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时,项目部应紧急启

②二级响应

如发生一般(轻伤、重伤)生产安全事故时,项目部应紧急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并上报公司。

③三级响应

按发生一般生产安全事故时,照项目部《应急预防》的内容启动救援。 (2)响应程序 ①一级响应程序

安全部在接到发生一般事故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后,立即向项目主管领导和主要领导报告,并同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根据项目经理指示,及时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并通知应急救援指挥小组成员。 应急救援指挥小组成员接到应急救援通知后,立即按要求到达指定地点集合,并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安全部负责及时传达项目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指示精神,协助指导事故单位做好伤员抢救、善后处理工作,并负责向项目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故应急处理的最新动态。接到事故报告24小时内,由主管领导带队,赶赴事故现场,协助救援,并配合上级主管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置。 ② 二、三级响应程序

安全部在接到发生一般事故报告后,立即向项目主管领导报告,同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发生事故后应及时启动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

安全部负责及时传达项目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指示精神,协助指导事故单位做好伤员抢救、善后处理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并负责向项目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故应急处理的最新动态。 (3) 处置措施

① 一级应急行动 洪水重大事故发生时,现场负责人立即组织现场作业人员撤离危险地带,并同时立即将灾情上报项目部、项目部上报属地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项目部应急指挥中心立即组织有关部门人员和专家赶赴现场,配合政府救援指挥机构做好救援工作。 ② 二、三级响应行动

应急自救领导小组启动现场处置方案,抢险组将遇险人员迅速撤离危险地点,根据现场情况,适时调整并调集人员、设备和物资搜救被困人员。

疏导组负责维护现场,将获救人员转至安全地带;对危险区域进行有效的隔离。

救护组负责现场伤员的医疗抢救工作,根据伤员受伤程度做好转运工作。立即对抢救出的人员进行紧急处理,然后送往就近医院救治。

金及时到位及后勤保障。

善后组妥善安置伤亡人员和安抚伤亡人员的家属,按有关规定做好理赔工作。 人员全部疏散后,停工观察,并密切关注气象部门对洪峰持续时间和运动情况的预测和报告,根据所得信息,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进行灾后恢复。

应急指挥组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赶赴现场,了解和掌握事故情况,指挥抢救和维护现场秩序,保护事故现场,同时,立即把事故情况向项目领导汇报,以便领导了解和指挥事故抢救; 8.7 通信与信息保障

为保证应急救援系统的各个机构、人员之间有效地进行联系,确保应急信息的畅通,工程指挥部各部门办公室均安装程控电话,各部门领导均配备移动电话,移动电话要求24小时开机。 8.8 应急物资、设备保障

根据应急救援的需要,按照平战结合的原则,配备现场救援和工程抢险装备及器材,建立相应的维护、保养和调用等制度。

建立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制度,根据不同危险事件和灾害种类,制定救灾物资生产、储存、调拨体系和方案。在存在重大危险源场所(特别是隧道、炸药库),应按规范储备应急抢险专项物资,并做好生产流程和生产能力储备的有关工作。设备物资部应及时掌握新材料、新设备的应用情况,及时调整储备物资品种,提高科技含量。

常备急救装备: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冰袋、各种消毒液及物品、一次性注射器及输液装置、急救包、担架、止血带、氧气袋及各种常用小夹板或石膏绷带等。

9、平面概况图


相关文章

  • 2010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答案及评分标准
  • 2010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答案及评分标准 案例一: 1.符合合同工期(2分),计划工期为29个月的那条,1.2.3.5.6.7.8加箭线.(2分) 2.监理工程师做法妥当(1分),应为总承包编制送审(1分);监理送达总包妥当 ...查看


  • 制定年度计划和年度专项活动方案
  • 制定年度计划和年度专项活动方案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强化安全生产意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实现安全生产目标,保障员工生产安全,为生产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特拟定2014年安全生产工作计划. 一.年度 ...查看


  • 夜间安全施工措施方案
  • 靖西至那坡高速公路 №.2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夜间施工 安 全 专 项 方 案 施工单位:广东省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广西靖西至那坡公路工程建设No.II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日期:2013年4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 ...查看


  • 施工现场噪声与振动控制方案-Word-文档
  • 施工噪声控制专项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江苏省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规定>以及苏州市重大工程建设的有关文明施工管理规定,实现文明施工现场达到苏州市相关标准,特编制本施工噪声控制专项方案. 一.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 ...查看


  • 混泥土专项施工方案
  • 专项技术方案报审表 承包单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第十四冶建设有限公司第八项目部 监理单位:武汉长科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玉溪市东片区暨三湖生态保护水资源配置 应急工程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第十四冶金建设公司第八项目部 二零一零年十二月 会 签 ...查看


  • 夜间施工安全方案
  • 目录 一. 编制说明 ........................................... 1 1.1编制依据 .......................................... 1 1.2编制原则 .. ...查看


  • 高速公路养护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 高速公路养护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此次施工为龙庆高速互通中央匝道地块绿化苗木补植.杂草拔除施工,作业区附件交通环境差.施工具有危险性突发性.集中性.连锁性等特点.为能够再保证质量的同时,做好安全施工工作.项目部,建立了以项目负责人卫组长,现场管 ...查看


  • 高速路跨线施工专项安全方案 4
  • 长双高速公路13合同段 大富互通跨高速公路施工 专项安全施工方案 编制单位:青岛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二〇一三年三月 一.工程概况 长春至深圳高速公路长春至双辽段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长春至深圳高速公路的组成路段.项目起点为长春市四环路上西客站 ...查看


  • 桥涵基坑围堰抽水专项施工方案
  • 桥涵基坑开挖与围堰专项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及规范标准 (1)现行施工设计标准: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 F50-2011): (3)现行施工安全技术标准: 23 4.施工机械.材料及人员配置 主要机械和材料配置表 5原地面清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