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诗人龚自珍[秋心]诗(一.三)鉴赏

清朝诗人龚自珍《秋心》诗(一、三)鉴赏 文言文阅读

2014-04-11 0640

秋心三首(一) 秋心如海复如潮,但有秋魂不可招①。 漠漠郁金香在臂,亭亭古玉佩当腰②。 气寒西北何人剑,声满东南几处箫。 斗大明星烂无数,长天一月坠林梢③。 (三)

我所思兮在何处,胸中灵气欲成云④。 槎通碧汉无多路,土蚀寒花又此坟⑤。 某水某山迷姓氏,一钗一佩断知闻⑥。 起看历历楼台外,窈窕秋星或是君⑦。

【注释】

①秋心——苍凉萧瑟之心情。秋魂——《楚辞》有《招魂》篇,此寓有悼念亡友、自伤身世双重意思。

②“漠漠”句——所佩郁金香囊散发清淡的芬芳,弥漫臂间。比喻情操芳洁。 “亭亭”句——用《礼记"玉藻》中“古之君子必佩玉”句意,喻意同上。

③“斗大”二句——隐喻无能之辈煊赫一时,而才士皆沦落不偶。《淮南子"说林训》:“百星之明,不如一月之光。”

④“胸中”句——古人有“龙嘘气成云”之说,此比喻自己情思郁结沉重。

⑤“槎通”二句——上句用晋张华《博物志》载海边居民摇船误入天河事比喻无法得知亡友消息,即《长恨歌》“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意;下句见亡友坟茔而伤悼。

⑥“某水”二句——亡友水逝,其姓名行迹皆将湮没无传,尤其可悲。一钗一佩,一男一女,指生平琐事。

⑦君——泛指亡友在天之灵。

【讲解】

龚定庵《自春徂秋,偶有所触,拉杂书之,漫不诠次,得十五首》之三云:“庄骚两灵鬼,盘踞肝肠深”,历来说龚诗者,均将此作为其艺术宗尚的自白。诚然,龚自珍的诗歌创作正是汲取了庄屈两家“名理孕异梦,秀句镌春心”之特色,将其熔铸消化,进而形成自己哀艳雄奇、迷离浪漫的魅力的。其又能将骚体奇幻飘逸境界化入严谨庄重的七言律诗,从而最见定庵才力过人处的,当推以上两首《秋心》之作。

这一组诗作于道光六年(1826)。本年他第五次参加会试失败,而好友谢阶树、陈沆、程同文等相继谢世,心绪之恶,尤胜于三年之前写《夜坐》时。《秋心三首》即在异样的凄凉落寞中写就,主旨在为亡友招魂,亦自伤沦落,写出了幻灭与希望,也写出了痛苦与执着。

第一首首联以“如海”与“如潮”、“秋心”与“秋魂”相对举,既表现汹涌澎湃之心绪,又传达对亡友缱绻之怀思。三四句自然过渡到自己与凋零的老友俱是怀香佩玉、志行高洁之君子,而芬芳易散,温玉易碎,皆一笔双写。颈联仍用“剑箫”意象,兼具壮丽幽怨之美,“西北”一句则既点染自己“绝域从军”、扫除西北边患之雄心,也暗指对擅西北史地、与自己并称“程龚”的好友程同文逝世之伤怀。尾联择取星月为对照,照应前文君子畸零之意,亦大发不平之鸣,以雄丽景结抑郁情,从而凝成沈烈遒劲的特殊美感。

前人讲第三首多以为诗人已从旧雨沦丧的哀痛中回转自身,用以抒述隐逸理想。我并不完全同意。盖此组诗以“招魂”为贯通之主题,本篇侧重点亦未移易。只是在这一首中,身世同样落拓的“我”已由幕后走上前台,淋漓痛快地为亡友一大哭,实是在前两篇基础上对悼念情的深化。循此思路,则“我所思兮”、“槎通碧汉”、“土蚀寒花”、“迷姓氏”、

“断知闻”以及“窈窕秋星或是君”等含义、脉络才能厘清,而不是东鳞西爪的“神龙”般的破碎。须知定庵诗固然奇丽惝恍,此组诗又渗入楚骚影响,但作为古典诗歌巨匠,其作品意脉总是明晰的,而不能如现代创作般跳跃。由此亦可见,对很多名作,包括比此诗名气更大的作品,其实可探研处也还不少。

【今译】(其一):

我忧心忡忡,宛如江潮拍岸,

我悲凉的心情,象海水涌上胸膛;

秋风落叶啊,知心的朋友已经故亡,

你那白玉一样的灵魂,飘向何方?

手腕上的郁金香,散发出微醉清香,

朋友的灵魂,在清香中永远地生长;

腰间佩带的古玉佩,闪闪发着光亮, 朋友的美好品德,就如白玉发光。

想今天,烽火燃烧在西北边疆, 有谁为了报国亮出利剑的寒光?

想今天,百姓怨声载道在富庶的东南, 有谁能够吹出箫声清亮?

我,一个爱国诗人,现在凭栏遥望, 满天的星斗如春花烂漫;

我怀念已逝去的朋友,你今在何方?

月亮坠入深林,我的心底涌上惆怅和悲伤。

清朝诗人龚自珍《秋心》诗(一、三)鉴赏 文言文阅读

2014-04-11 0640

秋心三首(一) 秋心如海复如潮,但有秋魂不可招①。 漠漠郁金香在臂,亭亭古玉佩当腰②。 气寒西北何人剑,声满东南几处箫。 斗大明星烂无数,长天一月坠林梢③。 (三)

我所思兮在何处,胸中灵气欲成云④。 槎通碧汉无多路,土蚀寒花又此坟⑤。 某水某山迷姓氏,一钗一佩断知闻⑥。 起看历历楼台外,窈窕秋星或是君⑦。

【注释】

①秋心——苍凉萧瑟之心情。秋魂——《楚辞》有《招魂》篇,此寓有悼念亡友、自伤身世双重意思。

②“漠漠”句——所佩郁金香囊散发清淡的芬芳,弥漫臂间。比喻情操芳洁。 “亭亭”句——用《礼记"玉藻》中“古之君子必佩玉”句意,喻意同上。

③“斗大”二句——隐喻无能之辈煊赫一时,而才士皆沦落不偶。《淮南子"说林训》:“百星之明,不如一月之光。”

④“胸中”句——古人有“龙嘘气成云”之说,此比喻自己情思郁结沉重。

⑤“槎通”二句——上句用晋张华《博物志》载海边居民摇船误入天河事比喻无法得知亡友消息,即《长恨歌》“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意;下句见亡友坟茔而伤悼。

⑥“某水”二句——亡友水逝,其姓名行迹皆将湮没无传,尤其可悲。一钗一佩,一男一女,指生平琐事。

⑦君——泛指亡友在天之灵。

【讲解】

龚定庵《自春徂秋,偶有所触,拉杂书之,漫不诠次,得十五首》之三云:“庄骚两灵鬼,盘踞肝肠深”,历来说龚诗者,均将此作为其艺术宗尚的自白。诚然,龚自珍的诗歌创作正是汲取了庄屈两家“名理孕异梦,秀句镌春心”之特色,将其熔铸消化,进而形成自己哀艳雄奇、迷离浪漫的魅力的。其又能将骚体奇幻飘逸境界化入严谨庄重的七言律诗,从而最见定庵才力过人处的,当推以上两首《秋心》之作。

这一组诗作于道光六年(1826)。本年他第五次参加会试失败,而好友谢阶树、陈沆、程同文等相继谢世,心绪之恶,尤胜于三年之前写《夜坐》时。《秋心三首》即在异样的凄凉落寞中写就,主旨在为亡友招魂,亦自伤沦落,写出了幻灭与希望,也写出了痛苦与执着。

第一首首联以“如海”与“如潮”、“秋心”与“秋魂”相对举,既表现汹涌澎湃之心绪,又传达对亡友缱绻之怀思。三四句自然过渡到自己与凋零的老友俱是怀香佩玉、志行高洁之君子,而芬芳易散,温玉易碎,皆一笔双写。颈联仍用“剑箫”意象,兼具壮丽幽怨之美,“西北”一句则既点染自己“绝域从军”、扫除西北边患之雄心,也暗指对擅西北史地、与自己并称“程龚”的好友程同文逝世之伤怀。尾联择取星月为对照,照应前文君子畸零之意,亦大发不平之鸣,以雄丽景结抑郁情,从而凝成沈烈遒劲的特殊美感。

前人讲第三首多以为诗人已从旧雨沦丧的哀痛中回转自身,用以抒述隐逸理想。我并不完全同意。盖此组诗以“招魂”为贯通之主题,本篇侧重点亦未移易。只是在这一首中,身世同样落拓的“我”已由幕后走上前台,淋漓痛快地为亡友一大哭,实是在前两篇基础上对悼念情的深化。循此思路,则“我所思兮”、“槎通碧汉”、“土蚀寒花”、“迷姓氏”、

“断知闻”以及“窈窕秋星或是君”等含义、脉络才能厘清,而不是东鳞西爪的“神龙”般的破碎。须知定庵诗固然奇丽惝恍,此组诗又渗入楚骚影响,但作为古典诗歌巨匠,其作品意脉总是明晰的,而不能如现代创作般跳跃。由此亦可见,对很多名作,包括比此诗名气更大的作品,其实可探研处也还不少。

【今译】(其一):

我忧心忡忡,宛如江潮拍岸,

我悲凉的心情,象海水涌上胸膛;

秋风落叶啊,知心的朋友已经故亡,

你那白玉一样的灵魂,飘向何方?

手腕上的郁金香,散发出微醉清香,

朋友的灵魂,在清香中永远地生长;

腰间佩带的古玉佩,闪闪发着光亮, 朋友的美好品德,就如白玉发光。

想今天,烽火燃烧在西北边疆, 有谁为了报国亮出利剑的寒光?

想今天,百姓怨声载道在富庶的东南, 有谁能够吹出箫声清亮?

我,一个爱国诗人,现在凭栏遥望, 满天的星斗如春花烂漫;

我怀念已逝去的朋友,你今在何方?

月亮坠入深林,我的心底涌上惆怅和悲伤。


相关文章

  • 咏物抒怀诗鉴赏点拨
  • 咏物抒怀诗鉴赏点拨 考点精讲 大致分为两类.一类直接描绘物象,绘形绘声绘色,以求精确逼真或传神.一类托物寓意,借物言志,借题发挥,由此及彼.它又包含以下两种情况:一种表现或影射社会现状,如<诗经>中的<硕鼠>;另一种 ...查看


  • 清代诗词鉴赏人教版
  • 人教版清代古诗词鉴赏 高鼎 简介:高鼎,清代后期诗人.字象一,又字拙吾,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高鼎生活在鸦片战争之后,大约在咸丰年间(1851-1861),其人无甚事迹,其诗也多不合那个时代,一般人提到他,只是因为他写了一首有名的有关放 ...查看


  • 八年级下册课内外古诗词鉴赏复习题
  • 八下课内外古诗词鉴赏 一.课内诗歌鉴赏 (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1.这首诗感情浓郁 ...查看


  • 文学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抒情方式(1)
  • 高一语文导学案文学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 设计(主备人) 审核人 授课时间 学生姓名 学号 课前批改 课后批改 二 表现技巧 (一)抒情方式 (一).总论情与景关系:诗人写诗来表达他的思想情感.为了达到这侧目的,他需要写景--自然界的或周围阙景 ...查看


  • 杂诗说课稿
  • <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说课稿 中语组 曹伟 一.教学内容解读 近几年,古诗词鉴赏已成为中考语文的重要考点之一.中考的古诗词鉴赏,分值是5-7 分.题量为2-3题.这种命题方式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诗歌鉴赏的难度,也迫使我们 ...查看


  • 诗歌训练对比诗
  • 诗歌鉴赏二轮复习之 (对比诗) 1.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 秋夜独坐 王维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夜深 周弼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1)两诗中均写了夜 ...查看


  • 中国近代文学史试卷
  • 河南大学文学院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中国近代文学史试卷 A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4分) 1. 龚自珍<己亥杂诗>写于哪一年: [C] A. 1837年 B. 1838年 C. 1839年 D. 18 ...查看


  • 古典诗词鉴赏之步骤与方法
  • 古典诗词鉴赏之步骤与方法 对古代诗词的鉴赏可分为三个阶段:感知.感触:鉴赏.评价:总结.表述. 一.感知.感触 感知.感触,就是读诗.读懂诗,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有古典诗词知识积淀 1.了解古典诗歌的发展变化. 应对中国古典诗歌 ...查看


  • 诗词鉴赏的方法与步骤
  • 对古代诗词的鉴赏可分为三个阶段:感知.感触:鉴赏.评价:总结.表述. 一.感知.感触 感知.感触,就是读诗.读懂诗,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有古典诗词知识积淀 1.了解古典诗歌的发展变化. 应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变化有相当清晰的认识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