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围堰工程
拦河坝围堰可根据现场情况利用坝址附近碴土砌筑土石围堰,考虑河水冲刷土石围堰可在围堰迎水面堆砌一层护面土袋。待工工程施工完后对河道进行清理,清除施工围堰、施工垃圾以及河道淤泥。
1.1围堰尺寸
(1)围堰顶高度:宜高出施工期间可能出现的最高水位(包括浪高)50㎝~70㎝,用于防御地下水的围堰宜高出水位或地面20㎝~40㎝。本工程考虑汛期最大水位要求围堰顶高度统一规定高出常水位1.5米。特殊地段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做调整,调整后的方案经业主和监理审批后实施。
(2)围堰外形:应考虑筑堰期间河流断面被压缩后,流速增大引起水流对围堰、河床的集中冲刷及对通航、导流、农用排灌等的影响
(3)堰内面积:应能满足基础施工的要求.
(4)围堰断面:应能满足堰身强度和稳定(防止滑动、倾覆) 的要求。 本工程结合本地的资源和工程实际情况,大部分采取土石围堰。
1.2施工布置
土、石围堰的修筑应密切结合主体工程所在位置、现场实际情况,在满足一般规定需要的前提下,作出合理施工布置。
1.3各种土石围堰的结构及施工方法
结合本工程特点主要采用土石围堰中的土袋围堰和堆石土堰两种围堰,下面主要介绍两种围堰的结构和施工方法。
a、土袋围堰
用草袋、麻袋或编制袋装以松散的粘质土,装土量为袋容量的1/2~2/3,袋口用麻袋线和细铁丝缝合。有粘心土墙的围堰,也可用砂土袋装,堆码土袋时要求上下左右互相错缝,并尽可能堆码整齐。在水中堆码土袋时,可用一对带钩的杆子钩送就位。
流速较大时,外圈土袋可装小卵石或粗砂,以防被水冲走,必要时并应抛片石防护,或者外圈改用竹篓或荆条筐内装砂石。
在内外圈土袋堆码至一定高度或出水面后,即可填筑粘土心墙。 在水不深但河床有一层不厚的易于透水的覆盖层时,为免渗漏,可在外圈围堰完成后,先行抽水,至水深约50㎝时,挖出内堰底下的覆盖层,然后堆码内堰土袋,填筑心墙,即可防止河床漏水。
由于考虑到本段雨季河道水位较深且流速大,为防止土袋被水冲走,本工程采取每十个土袋为一组用铁丝串连在一起,然后按施工放线一串一串的投入水中,直至堆砌土袋漏出水面后。再用人工砌筑土袋,水面以上部分采用粘心土墙围堰,水面以下采用全土袋堆砌围堰。此种施工方法可能会造成围岩渗漏较大,给抽水工作带来困难,所以我部考虑待基坑围堰抽水后,对渗漏严重的基坑围堰,边抽水边在内侧人工砌筑第二道围堰,两道围堰间用粘土填心处理。如下图: 1
第二道围堰图
考虑到汛期施工水流对围堰的冲刷破坏,根据具体情况对部分河道围堰采用内外架设钢管架并横向连接的方法加固。
b 、堆石土堰
在有流石的河流上,可利用就近河沟(或河滩)中的堆砌成堆石土堰,石块之间夹铺树枝,并将其空隙用粘土填满,或内外石碓之间筑一道粘心墙,以防渗漏。
1.4筑堰材料
本工程所用围堰用土均为外借料(粘质黄土),土袋采用塑料编制袋。围堰土袋采取现场装填,将粘质黄土运至施工现场后人工就地装填,将装填好的土袋整齐的码在围堰施工场地附近以便砌筑围堰时减少土袋运距提高施工效率。
2. 基坑排水
坝基开挖期间,在坝基边坡顶部开挖截水沟,以防止雨水漫流冲 2
刷边坡,流入基坑浸泡基底,同时在开挖施工道路内侧布置临时排水沟,以防路基及边坡被水冲刷。其它部位根据开挖地形及边坡保护的实际需要,设置临时草包土围堰挡水或开挖临时排水沟,用来拦截雨水及施工废水。根据施工废水、降雨及地下渗水进入开挖区的实际情况,适当布置深1.0m 左右的集水井,采用潜水泵将水抽至临时排水沟网。
3
1. 围堰工程
拦河坝围堰可根据现场情况利用坝址附近碴土砌筑土石围堰,考虑河水冲刷土石围堰可在围堰迎水面堆砌一层护面土袋。待工工程施工完后对河道进行清理,清除施工围堰、施工垃圾以及河道淤泥。
1.1围堰尺寸
(1)围堰顶高度:宜高出施工期间可能出现的最高水位(包括浪高)50㎝~70㎝,用于防御地下水的围堰宜高出水位或地面20㎝~40㎝。本工程考虑汛期最大水位要求围堰顶高度统一规定高出常水位1.5米。特殊地段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做调整,调整后的方案经业主和监理审批后实施。
(2)围堰外形:应考虑筑堰期间河流断面被压缩后,流速增大引起水流对围堰、河床的集中冲刷及对通航、导流、农用排灌等的影响
(3)堰内面积:应能满足基础施工的要求.
(4)围堰断面:应能满足堰身强度和稳定(防止滑动、倾覆) 的要求。 本工程结合本地的资源和工程实际情况,大部分采取土石围堰。
1.2施工布置
土、石围堰的修筑应密切结合主体工程所在位置、现场实际情况,在满足一般规定需要的前提下,作出合理施工布置。
1.3各种土石围堰的结构及施工方法
结合本工程特点主要采用土石围堰中的土袋围堰和堆石土堰两种围堰,下面主要介绍两种围堰的结构和施工方法。
a、土袋围堰
用草袋、麻袋或编制袋装以松散的粘质土,装土量为袋容量的1/2~2/3,袋口用麻袋线和细铁丝缝合。有粘心土墙的围堰,也可用砂土袋装,堆码土袋时要求上下左右互相错缝,并尽可能堆码整齐。在水中堆码土袋时,可用一对带钩的杆子钩送就位。
流速较大时,外圈土袋可装小卵石或粗砂,以防被水冲走,必要时并应抛片石防护,或者外圈改用竹篓或荆条筐内装砂石。
在内外圈土袋堆码至一定高度或出水面后,即可填筑粘土心墙。 在水不深但河床有一层不厚的易于透水的覆盖层时,为免渗漏,可在外圈围堰完成后,先行抽水,至水深约50㎝时,挖出内堰底下的覆盖层,然后堆码内堰土袋,填筑心墙,即可防止河床漏水。
由于考虑到本段雨季河道水位较深且流速大,为防止土袋被水冲走,本工程采取每十个土袋为一组用铁丝串连在一起,然后按施工放线一串一串的投入水中,直至堆砌土袋漏出水面后。再用人工砌筑土袋,水面以上部分采用粘心土墙围堰,水面以下采用全土袋堆砌围堰。此种施工方法可能会造成围岩渗漏较大,给抽水工作带来困难,所以我部考虑待基坑围堰抽水后,对渗漏严重的基坑围堰,边抽水边在内侧人工砌筑第二道围堰,两道围堰间用粘土填心处理。如下图: 1
第二道围堰图
考虑到汛期施工水流对围堰的冲刷破坏,根据具体情况对部分河道围堰采用内外架设钢管架并横向连接的方法加固。
b 、堆石土堰
在有流石的河流上,可利用就近河沟(或河滩)中的堆砌成堆石土堰,石块之间夹铺树枝,并将其空隙用粘土填满,或内外石碓之间筑一道粘心墙,以防渗漏。
1.4筑堰材料
本工程所用围堰用土均为外借料(粘质黄土),土袋采用塑料编制袋。围堰土袋采取现场装填,将粘质黄土运至施工现场后人工就地装填,将装填好的土袋整齐的码在围堰施工场地附近以便砌筑围堰时减少土袋运距提高施工效率。
2. 基坑排水
坝基开挖期间,在坝基边坡顶部开挖截水沟,以防止雨水漫流冲 2
刷边坡,流入基坑浸泡基底,同时在开挖施工道路内侧布置临时排水沟,以防路基及边坡被水冲刷。其它部位根据开挖地形及边坡保护的实际需要,设置临时草包土围堰挡水或开挖临时排水沟,用来拦截雨水及施工废水。根据施工废水、降雨及地下渗水进入开挖区的实际情况,适当布置深1.0m 左右的集水井,采用潜水泵将水抽至临时排水沟网。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