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活动 折纸与证明

数学活动 折纸与证明

【学习重、难点】

重点:经历操作、证明的过程,探究解决折纸问题的方法并会解决折纸问题 难点:探究解决折纸问题的思路

学习过程: 活动一:

(1) 用一张长方形纸片折正方形,并探究操作的合理性。

B

(2) 用一张长方形纸片折等腰三角形,并探究操作的合理性。

'

C

D

B

E

C

活动二:(1)用一张正方形纸片折矩形。

(2)用一张正方形纸片折等腰三角形,并探究操作的合理性。 (3)用一张正方形纸片折等边三角形,并探究操作的合理性。

C

F E

N

B

活动三:

(1)用一张等边三角形纸片折菱形,并探究操作的合理性。 (2)用一张等腰三角形纸片折菱形,并探究操作的合理性。 ) 观察与发现:小明将三角形纸片ABC(AB>AC)沿过点A 的直线折叠,使得AC 落在AB 边上,折痕为AD ,展开纸片(如图①);再次折叠该三角形纸片,使点A 和点D 重合,折痕为EF ,展平纸片后得到△AEF (如图②).再分别沿DE 、DF 折叠展平纸片后得四边形A EDF (如图③)。试判断四边形AEDF 是什么四边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A A A

D C D C

图① 图②

活动四:

用两张长方形纸条纸片拼菱形,并探究操作的合理性。 活动四:

用一张长方形纸片折正五边形,并探究操作的合理性。

折叠问题方法归纳:

D

图③

C

1、如图,将△ABC 中,AB >AC ,D 、E 分别是AB 、AC 上的点,△ADE 沿线段DE 翻折,使点A 落在边上,记作A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DE 垂直平分线段A A′ (B) AD=AE

(C) A A′垂直平分线段DE (D) A A′平分∠BAC

2、将一矩形纸片按如图方式折叠,BC 、BD 为折痕,折叠后A 'B 与E 'B 与在同一条直线上,则∠CBD 的度数 ( ) A. 大于90° B. 等于90° C. 小于90° D. 不能确定

D

'

'

B

E

A

5、如图,将△ABC 沿DE 折叠,使点A 与BC 边的中点F 重合,下列结论中:①EF ∥AB 且

1

AB ;②∠BAF =∠CAF ; 2

1

③S 四边形ADFE =AF DE ;

2

④∠BDF +∠FEC =2∠BAC ,正确的个数是( )(A ) EF =

A .1

B .2

C .3

第5题图

春蕾杯教学反思

———5.4折纸与证明

今年的春蕾杯的课题是九年级的一节活动课《折纸与证明》,这节课极具挑战性,对于活动课该怎么上,作为年轻老师的我是一头雾水,没有一点头绪。这样的课题让我感觉到很有压力,不过正是因为有压力,人才会有动力,象我们这样的年轻教师,正需要这样的磨练机会,促使我们的成长,所以首先感谢学校给我们创造了这么好的平台,在这次活动中我学到了很多,知道了自己在讲课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我对这节课的总结如下: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这样的:1、经历操作、证明的过程,进一步激发对数学证

明的兴趣,感受证明的必要性,感受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相辅相成的关系;2、进一步发展合乎逻辑的思考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3、经历克服困难和取得成功的过程,增进应用数学的能力。这节课我准备了四个活动:活动一 在长方形上折正方形,折等腰三角形,折等边三角形;活动二 在正方形上折等腰三角形,折等边三角形;活动三 在三角形上折菱形。从这4个活动中让学生感受折纸当中体现的数学证明思想。这节课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变传统的接受学习为主动探究的学习,也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折纸中的数学证明,但从备课到一节课上下来,我的思绪都不是太清楚,对本节课的重点把握的不是很到位,上课的时候语言表述的也不是很清楚。在评课的过程当中,我发现自己有很多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对教材的研究要更加细致到位,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他们的认知水平,并要有一定的提升。

总的来说,我觉得这节课设计还算完整,有让人满意的地方,也有很多的不足。最大的问题就是自己讲的过多,留给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的余地太少,这样不利于学生的掌握,特别是一些差生,反应比较慢的学生有点接受不了。还有就是板书太少以及板书的不规范,这些都是以后的教学过程我所要注意的问题。只有发现了问题,才会有改进的机会,才会有进步。 王丹娟 2010-12-10

数学活动 折纸与证明

【学习重、难点】

重点:经历操作、证明的过程,探究解决折纸问题的方法并会解决折纸问题 难点:探究解决折纸问题的思路

学习过程: 活动一:

(1) 用一张长方形纸片折正方形,并探究操作的合理性。

B

(2) 用一张长方形纸片折等腰三角形,并探究操作的合理性。

'

C

D

B

E

C

活动二:(1)用一张正方形纸片折矩形。

(2)用一张正方形纸片折等腰三角形,并探究操作的合理性。 (3)用一张正方形纸片折等边三角形,并探究操作的合理性。

C

F E

N

B

活动三:

(1)用一张等边三角形纸片折菱形,并探究操作的合理性。 (2)用一张等腰三角形纸片折菱形,并探究操作的合理性。 ) 观察与发现:小明将三角形纸片ABC(AB>AC)沿过点A 的直线折叠,使得AC 落在AB 边上,折痕为AD ,展开纸片(如图①);再次折叠该三角形纸片,使点A 和点D 重合,折痕为EF ,展平纸片后得到△AEF (如图②).再分别沿DE 、DF 折叠展平纸片后得四边形A EDF (如图③)。试判断四边形AEDF 是什么四边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A A A

D C D C

图① 图②

活动四:

用两张长方形纸条纸片拼菱形,并探究操作的合理性。 活动四:

用一张长方形纸片折正五边形,并探究操作的合理性。

折叠问题方法归纳:

D

图③

C

1、如图,将△ABC 中,AB >AC ,D 、E 分别是AB 、AC 上的点,△ADE 沿线段DE 翻折,使点A 落在边上,记作A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DE 垂直平分线段A A′ (B) AD=AE

(C) A A′垂直平分线段DE (D) A A′平分∠BAC

2、将一矩形纸片按如图方式折叠,BC 、BD 为折痕,折叠后A 'B 与E 'B 与在同一条直线上,则∠CBD 的度数 ( ) A. 大于90° B. 等于90° C. 小于90° D. 不能确定

D

'

'

B

E

A

5、如图,将△ABC 沿DE 折叠,使点A 与BC 边的中点F 重合,下列结论中:①EF ∥AB 且

1

AB ;②∠BAF =∠CAF ; 2

1

③S 四边形ADFE =AF DE ;

2

④∠BDF +∠FEC =2∠BAC ,正确的个数是( )(A ) EF =

A .1

B .2

C .3

第5题图

春蕾杯教学反思

———5.4折纸与证明

今年的春蕾杯的课题是九年级的一节活动课《折纸与证明》,这节课极具挑战性,对于活动课该怎么上,作为年轻老师的我是一头雾水,没有一点头绪。这样的课题让我感觉到很有压力,不过正是因为有压力,人才会有动力,象我们这样的年轻教师,正需要这样的磨练机会,促使我们的成长,所以首先感谢学校给我们创造了这么好的平台,在这次活动中我学到了很多,知道了自己在讲课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我对这节课的总结如下: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这样的:1、经历操作、证明的过程,进一步激发对数学证

明的兴趣,感受证明的必要性,感受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相辅相成的关系;2、进一步发展合乎逻辑的思考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3、经历克服困难和取得成功的过程,增进应用数学的能力。这节课我准备了四个活动:活动一 在长方形上折正方形,折等腰三角形,折等边三角形;活动二 在正方形上折等腰三角形,折等边三角形;活动三 在三角形上折菱形。从这4个活动中让学生感受折纸当中体现的数学证明思想。这节课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变传统的接受学习为主动探究的学习,也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折纸中的数学证明,但从备课到一节课上下来,我的思绪都不是太清楚,对本节课的重点把握的不是很到位,上课的时候语言表述的也不是很清楚。在评课的过程当中,我发现自己有很多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对教材的研究要更加细致到位,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他们的认知水平,并要有一定的提升。

总的来说,我觉得这节课设计还算完整,有让人满意的地方,也有很多的不足。最大的问题就是自己讲的过多,留给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的余地太少,这样不利于学生的掌握,特别是一些差生,反应比较慢的学生有点接受不了。还有就是板书太少以及板书的不规范,这些都是以后的教学过程我所要注意的问题。只有发现了问题,才会有改进的机会,才会有进步。 王丹娟 2010-12-10


相关文章

  • 折纸几何的意义
  • 折纸几何的意义 一. 纸应用于数学教学的现状 折纸作为教学(大多是几何教学)的辅助工具有着除娱乐之外的教育功能,但它的某些教学应用价值和使用手段尚未被广大师生所认知.认可.同时,其自身还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和阻力,所有的应用和教学活动也都 ...查看


  • 教学设计说明
  • 教 案 说 明 一.授课内容的数学本质与教学目标定位 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教材七年级(下)第七章<生活中的轴对称>第二节"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经历探索简单图形轴对称性的过程,进一步 ...查看


  • 黄金矩形教案
  • 数学活动--黄金矩形 浅井镇中心学校 刘金晓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黄金矩形并能做出判断: 2.能用折纸方法折出黄金矩形,并能写出证明过程: 过程与方法:通过折叠黄金矩形,进一步体验轴对称.全等三角形. 特殊平行四边形等的图形特 ...查看


  • 折纸教学反思
  • 反思一:折纸教学反思 <折纸>这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对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知识,也是分数加减法中的一个难点.这节课我主要是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方法,组织学生借助图形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的算法,在探索与交流中 ...查看


  • 走进折纸的世界,感受对称的美丽
  • 走进折纸的世界,感受对称的美丽 一.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通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已经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学习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一些方法,已经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查看


  • 有效的教学反思
  • 有效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有效教学理论,感触极深,所谓"有效",只要是通过教师在这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 ...查看


  •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教案
  • 7.5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教学设计(第1课时) 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学生技能基础:学生在以前的几何学习中,已经学习过平行线的判定定理与平行线的性质定理以及它们的严格证明,也熟悉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内容,而本节课是建立在学生掌握了平行线的性质及严 ...查看


  • 数学活动(用全等三角形设计图案)
  • 数学活动 --用全等形设计图案 一.导学 1. 导入课题: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一些美丽的图案(投影一些图案) ,其实它们是由我们熟悉的全等形设计的,板书活动课题--用全等形设计图案. 2. 学习目标: (1)了解一些由全等形设计的图案 ...查看


  • 2.5等腰三角形对称性3教案
  • 怀文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设计 初 二 数 学2.5等腰三角形对称性(3) 主备:陈秀珍 审校 张苏梅 日期:2013年9月30日 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直角三角形的一个性质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 边的一半: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