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生命系统的稳态基础
1.(多选)(2013无锡期末)下列属于内环境稳态实例的是( )
-2-A.HCO3与HPO4等离子共同作用,维持血浆pH在7.35-7.45之间
B.人体内的吞噬细胞清除衰老、破损和异常的细胞
C.进行高强度的体育锻炼一星期,肌细胞内肌蛋白的含量基本不变
D.剧烈运动出很多汗后,上厕所的次数会比平时少
-2-1.ABD【解析】HCO3与HPO4等离子共同作用维持血浆pH在7.35-7.45之间,人体
内的吞噬细胞清除衰老、破损和异常的细胞,剧烈运动出很多汗后,上厕所的次数会比平时少等属于内环境稳态实例,而肌细胞内肌蛋白不是内环境的成份,进行高强度的体育锻炼一星期,肌细胞内肌蛋白的含量基本不变,不属于内环境稳态。
2.(2013福州期末)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现象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
A.高原训练,运动员体内红细胞增多
C.接受抗原刺激后,B细胞增殖和分化 B.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出现中暑症状 D.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
2.B【解析】高原训练运动员体内红细胞增多、接受抗原刺激后B细胞增殖和分化、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都是人体的自我调节的适应过程,而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出现中暑症状则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
3.(2013南京、盐城一模)人体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共同构成了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②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神经元③激素是通过体液定向传输到靶细胞或靶器官的信息分子 ④人体的免疫过程不存在反馈调节机制
A.① B.④ C.①③ D.②④
3.A【解析】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共同构成了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即内环境;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向弧;有的激素传到靶细胞或靶器官是不通过体液的;人体的免疫过程存在反馈调节机制。
4.(2013吉林市摸底)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
B.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C.HCO3、HPO4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
D.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
4.A【解析】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浆蛋白和激素等,没有血红蛋白。
19. (2013黄山第一次质检)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下丘脑与呼吸、体温恒定、水盐平衡等的调节控制有关
B.淋巴细胞存在于血浆、淋巴中
C.血浆中抗利尿激素水平随内环境渗透压升高而升高
D. 突触间隙的液体中也含有少量蛋白质
4.A【解析】下丘脑不控制呼吸;淋巴细胞存在于血浆、淋巴中;内环境渗透压升高可引起血浆中抗利尿激素水平升高;突触间隙的液体为组织液含有少量蛋白质。
5.(2013浙江十校联考)右图是肌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X、Y、Z表示三种细胞外液,叙述错误的是( )
A.Y中O2进入肌细胞被利用至少要经过3层细胞膜结构
B.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可能导致x的pH降低
C.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X和Y
D.X、Y、Z理化性质的稳定依赖于神经调节
5.D【解析】由图可知x代表组织液,y代表血浆,
z代表淋巴,y中氧气进人肌细胞,要穿过毛细血管壁2层细胞膜,进入肌细胞1层细胞膜;肌细胞代谢产生乳酸,可使组织液ph值降低;毛细血管壁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xyz理化性质的稳定依赖神经-体液-免疫的调节。
6.(2013黄山七校联考)右图为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细胞外液是①和②
B.乙酰胆碱可以存在于②中
C.①与②、④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D.①、②、③、④共同构成人体的内环境
6.D【解析】由图示看出①、②、③、④分别为血浆、组织液、细
胞内液和淋巴,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细胞外液是①和②,乙酰胆碱可以存在于②中,①与②、④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人体的内环境不含有③即细胞内液。
7.(2013徐州摸底)
右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请据图分析,-2-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内环境主要是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组成的
B.只要保证图中各种物质的稳定就能保持内环境的稳态
C.从内环境中能够提取出抗利尿激素、抗体、神经递质
D.图中⑤⑥过程需要经过循环系统才能完成
7.C【解析】内环境主要是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的;内环境的稳态指内环境成份及其理化性质保持动态平衡;内环境成份中有抗利尿激素、抗体、神经递质;图中⑤⑥过程通过物质交换进行,不需要经过循环系统。
8.(2013苏北三市二调)右图是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a、b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③是人体内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B.若②为肝脏细胞,则a处的氧气浓度高于b处
C.①③中的蛋白质可以通过毛细淋巴管壁相互交换
D.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②③④
8.B【解析】从图示看出,①②③④淋巴、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
人体内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②;若②为肝脏细胞,则a处的氧气浓度高于b处;①③中的蛋白质可以通过淋巴循环进行运输;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③④。
9.(2013杭州期末)血糖浓度保持平衡对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下图为胰岛素作用机理模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胰岛素能够促进靶细胞摄取、贮存和利用葡萄糖
B.葡萄糖进入细胞的方式需要转运蛋白,因此是主动转运
C.若图中靶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结构改变则可能导致血糖浓度升高
D.转基因大肠杆菌能合成胰岛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9.B【解析】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需要转运蛋白,是协助扩散,B 项错误。
10.(2013北京市丰台区期末)右图为人体受寒冷刺激后的部分调节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由图可知此调节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B.人体受寒冷刺激后需合成大量甲状腺激素
C.甲状腺是激素A和激素B的靶器官
D.①和②表示甲状腺激素的灭活途径
10.A【解析】人体受寒冷刺激后,下丘脑产生激素A促
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使垂体产激素B生促甲状腺激
素,使甲状腺产生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过多时通过
①和②反馈性地抑制甲状腺激素的产生,由此可看出,
甲状腺是激素B的靶器官,此过程同时受神经的支配,属于神经-体液调节。正确选项为
A.
11.(2013北京市西城区期末)下列关于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细胞内葡萄糖的氧化利用发生障碍可导致血糖升高
B.胰岛素可以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转化和利用
C.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元分解从而导致血糖浓度上升
D.肾上腺素通过促进肌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浓度上升
11.D【解析】胰岛素可以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转化和利用,从而使血糖下降,而细胞内葡萄糖的氧化利用发生障碍可导致血糖升高,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元分解从而导致血糖浓度上升,肾上腺素主要通过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浓度上升。
12.(2013福州期末)右图表示基因突变鼠和正常鼠运动对血糖浓度的影响。基因突变鼠出现图中状况的原因最可能是( )
A.胰岛B细胞受损
B.细胞缺乏胰岛素受体
C.细胞缺乏胰高血糖素受体
D.细胞无法吸收葡萄糖合成肝糖原
12.C【解析】从图示看出,基因突变鼠的血糖升高能力受到影响,其原因是细胞缺乏胰高血糖素受体。
( )
13.(2013北京市海淀区期末)图12为人体对体温与水平衡的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当受到寒冷刺激时,①②③④过程均会加强
B.③与④激素分泌增多,从而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
动增加,产热量增加
C.由图可知人体对体温与水平衡的调节主要是体液调节的结果
D.⑤激素是由下丘脑神经细胞产生的
13.C【解析】当受到寒冷刺激时,下丘脑产生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使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使甲状腺释放甲状腺激素,同时下丘脑支配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即①②③④过程均会加强,从而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加,产热量增加;由此可知人体对体温的调节为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⑤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神经细胞产生、垂体释放的。
14.(2013吉林市摸底)下列与体温及体温调节的有关叙述均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人体热量主要源于细胞内有机物氧化放能②寒冷条件下,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会减少③ 汗液的蒸发是热量散失的唯一途径④调节人体体温的主要中枢在下丘脑⑤正常体温是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的表现之一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④⑤ D.②④⑤
14.C【解析】寒冷条件下,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会升高,汗液的蒸发是热量散失的主要途径,而不是唯一途径。正确选项为C。
15.(2013广东六校联考)若图1、图2两图均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细胞之间的相互联系,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对寒冷刺激做出的反应只与图1有关
B.细胞a分泌的激素作用于细胞b,并参与细胞代谢
C.细胞c受到刺激产生的兴奋通过电信号传递给细胞d
D.如果细胞a是垂体细胞,细胞b可以表示性腺细胞
15.D【解析】从图示看出,图1为体液调节图示,图2为神经调节图示。
人体对寒冷刺激做出的反应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结果,与图1、图
2有关;激素不参与细胞代谢;细胞c受到刺激产生的兴奋通过化学号传递给细胞d;如果细胞a是垂体细胞,细胞b可以表示性腺细胞。
16.(2013·陕西长安一中、高新一中、交大附中、师大附中、西安中学一模)下图为人体
某一反射弧的示意图,a、b为微型电流计F的两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兴奋从细胞B传到细胞D,存在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
B.从a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b赴,效应器能产生反射活动
C.刺激皮肤细胞A,电流计指针将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神经元静息时,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增加以维持电位差
16.B【解析】兴奋从细胞B传到细胞D,通过了突触间的传递,存在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从a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b赴,效应器能产生反应,但没有通过完整的反射弧,不能称为反射活动;刺激皮肤细胞A,电流计指针将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神经元静息时,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增加,K外流以维持电位差。
17.(2013上海奉贤区一模) 用脊蛙为材料进行反射活动实验,右图为
参与反射活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如果剪断支配脊蛙左后肢的传出神经
(见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立即刺激A端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
B.刺激B端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
C.若刺激剪断处的某一端出现收缩活动,该活动能称为反射活动
D.脊蛙左后肢发生反射活动的唯一条件是右图所示结构的完整性
17.B【解析】剪断支配脊蛙左后肢的传出神经后,立即刺激A端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但不是反射活动,而刺激B端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脊蛙左后肢发生反射活动的唯一条件是反射弧结构的完整性,而图示结构不是完整的反射弧。
18.(2013烟台期末)右图是反射弧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
正确的是
A.若切断②处,刺激④处,⑤处仍能出现反射活动
B.兴奋传导方向是⑤一④一③一②一①
C.在②所在的神经元上,完成了电信号一化学信号的转换
D.③具有语言、学习、思维、记忆等方面的功能
18.C 【解析】
切断②处,刺激④处,⑤处有反应,但不是反射活动;兴奋传递方向是①一+++
②一③一一④一⑤;在②所在的神经元上,有突触前膜,完成了电信号一化学信号的转换;③为脊髓不具有语言、学习、思维、记忆等方面的功能。
19.(2013上海静安区一模)下列是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脑皮层既是高级中枢也是低级中枢 B.条件反射是脊髓的高级机能
C.大脑皮层与躯体运动、感觉活动相关 D.脊蛙反射不需要完整反射弧
19.C【解析】大脑皮层是高级中枢而不是低级中枢;条件反射是大脑的高级调节机能;大脑皮层与躯体运动、感觉活动相关;反射都需要完整反射弧,脊蛙反射不例外。
20.(2013北京市石景山区期末)如图为某反射弧的部分
模式图(C为组织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与A端相连接的效应器指的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它所支配
的肌肉或腺体
B.兴奋在反射弧上传递时,C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化学信
号→电信号→化学信号
C.刺激D点,在E处能测到电位变化;刺激E点,在D处却检测不到电位变化
D.将某药放在C处,刺激E,D处电位不变,说明它能阻断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
20.C【解析】由图示看出,与A端相连接的感受器而不是效应器;C处为突触,兴奋在反射弧上传递时,C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刺激D点,在E处能测到电位变化;刺激E点,在D处却检测不到电位变化;由于兴奋在反射弧中传递是单向的,将某药放在C处,刺激E,D处电位不变,不能说明它能阻断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
21.(2013上海杨浦第一次调研)当人嗅到肉香时唾液分泌增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这一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是先天就有的
B.此反射的效应器是唾液腺
C.该反射过程是由电信号传递完成的
D.该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21.B【解析】当人嗅到肉香时唾液分泌增加为非条件反射,通过反射弧完成,由电信号和化学信号传递完成,需要大脑皮层参与,此反射的效应器是唾液腺。
22. (2013上海杨浦第一次调研)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大脑皮层高级中枢可抑制非条件反射
B.脊髓调节机体本能防御反射,能建立能消退
C.自主神经不受意志支配,故不受脑的控制
D.交感神经兴奋机体各器官活动增强,副交感神经兴奋则减弱
22.C【解析】大脑皮层高级中枢可调节条件反射;脊髓调节机体本能防御反射,不随意志支配;自主神经不受意志支配,故不受脑的控制;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个组织器官的作用是相反的,但对于不同的器官不一定是交感神经兴奋活动就加强。
23. (2013苏北三市二调)下图为人体神经—肌肉突触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该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a为神经元细胞短的树突 ②e为组织液,当其中的Ca含量过低时容易导致肌肉不能正常发挥功能 ③c中的物质释放到e需要消耗能量并依赖于d的流动性 ④f处的载体能将c释放的物质运进肌肉细胞,引起肌肉收缩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3.B【解析】①a为神经元细胞轴突,④f为突触后膜,其上受体与c释放的物质结合引起f突触后膜兴奋,引起肌肉收缩。
24.(2013杭州期末)关于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动作电位随刺激强度增大而增大
B.膜电位因受到一定刺激而变成内正外负
C.冲动的传导是一种依赖于细胞膜对离子通透性变化的现象
D.复极化过程指由反极化状态的电位逐渐恢复至静息电位水平
24.A【解析】在一定范围内,动作电位是随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增大的,超过则不再增大。
25. (2013北京市昌平区期末)右图所示神经元N只接受来自两个独立神经末梢a和c释放的递质的作用,神经末梢b通过突触与神经末梢a相连。下
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a、c不释放递质,则N的膜电位为外正内负
B.若a释放递质,则N的细胞内可检测到a释放的递质
C.若b释放递质,则N的细胞膜一定产生兴奋
2+
D.若c释放递质,则b末梢处可记录到膜电位反转
25.A【解析】由于神经元N只接受来自两个独立神经末梢a和c释放的递质的作用,则若a、c不释放递质,N的膜电位为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神经递质作用完后即失活,在N的细胞内检测不到a释放的递质;神经末梢b通过突触与神经末梢a相连,而不直接与N相连,所以b释放递质,N的细胞膜不一定产生兴奋;神经递质只能由前膜作用于后膜,则c释放递质,b末梢处记录不到膜电位反转。
26.(2013北京市丰台区期末)右图是突触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兴奋的传递一定是从A到B
B.①和②一定有磷脂双分子层
C.③处的物质以主动运输的方式通过④
D.B可表示神经元、肌细胞、腺体细胞
26.C【解析】由于神经递质从前膜释放后到突触后膜,所以兴
奋的传递一定是从A到B;①和②都有膜结构,一定有磷脂双
分子层;③处的物质以胞吐的方式通过④;B可表示神经元、肌细胞、腺体细胞。
27.(2013北京市西城区期末)以下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
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的结合有特异性
C.兴奋状态下神经细胞膜两侧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D.神经递质经主动转运穿过突触前膜进入突触间隙
27.B【解析】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细胞膜内K离子外流而导致内负外正;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的结合有特异性;兴奋状态下Na离子内流导致神经细胞膜两侧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神经递质经胞吐方式穿过突触前膜进入突触间隙。
28.(2013豫南九校联考)下图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c点,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电表①不偏转,电表②偏转两次
B.a处检测不到电位变化,是由于突触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
C.兴奋由c传到e时,发生电信号一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
D.若检测到b、d点有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双向传导的
28.B【解析】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双向传导的,而在突触间是单向传递的,则刺激c点,电表①不偏转,电表②偏转两次,a处检测不到电位变化,b、d点有电位变化。兴奋由c传到e时,发生电信号一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
29.(2013昆明摸底)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电表的电极连接在神经纤维膜的外表面。刺激a点,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a点受刺激时膜外电位由正变负
B.电表①会发生两次方向不同的偏转
C.电表②只能发生一次偏转
D.该实验不能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29.D【解析】a点受刺激时,膜外由于Na内流导致其电位变化是由正变负,电表①会发生两次方向不同的偏转,而由于兴奋在突触间是单向传递,电表②只能发生一次偏转。由于刺激a点后,电表①②都发生了偏转,该实验能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30.(2013·陕西长安一中、高新一中、交大附中、师大附中、西安中学一模1)现有一种含催产素的新药,它能使人们对陌生人产生信赖感.这一新药可能有助于治疗孤独症等疾病.催产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垂体后叶释放的一种九肽荷尔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催产素一定含有C、H、O、N四种元素,含有9个肽键
B.孤独症患者直接口服适量该药可以有效地缓解症状
C.下丘脑中有些细胞不仅能够分泌激素,而且能传导兴奋
D.催产素参与的调节过程具有作用范围比较局限、作用时间比较长等特点
30.C【解析】由题意可知,催产素含有C、H、O、N四种元素,含有8个肽键;催产素属于多肽类激素,不能口服,否则会被消化酶分解;下丘脑中有些细胞不仅能够分泌激素,而且能传导兴奋;催产素参与的调节过程具有作用范围比较广泛、作用时间比较长等特点。
31.(2013无锡期末)下列关于人体激素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1mg甲状腺激素能使人体产热增加4200kJ,体现了激素调节的微量、高效
B.一些糖尿病人常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含量,他们需要在饭前口服少量胰岛素
+
C.激素分子虽然弥散在全身的体液中,但绝大多数激素只能作用于特定的器官、细胞
D.短时期食物中缺碘,人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会出现减少、增加、稳定的变化过程
31.B【解析】1mg甲状腺激素能使人体产热增加4200kJ,体现了激素调节的微量、高效;胰岛素是蛋白质,不能口服;绝大多数激素只能作用于特定的器官、细胞;短时期食物中缺碘,人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会出现减少、增加、稳定的变化过程,这是一个反馈调节过程。
32.(2013福州期末)细胞与细胞之间可以通过信号物质进行信息传递(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信号物质是甲状腺激素,则靶细胞是肌肉细胞、垂体细胞等
B.若信号物质是胰岛素,则靶细胞是肝细胞、肌肉细胞等
C.若信号物质是乙酰胆碱(神经递质),则来自突触小体
D.若信号物质是神经递质,则靶细胞产生兴奋
32.D【解析】若信号物质是甲状腺激素,则可促进肌肉细胞的代谢、反馈性调节垂体细胞活动等;若信号物质是胰岛素,则可促进肝细胞和肌肉细胞合成糖原等;若信号物质是乙酰胆碱(神经递质),则来自突触小体;若信号物质是神经递质,则靶细胞产生兴奋也可能产生抑制。
33. (2013北京市东城区期末)下图为鸟类繁殖活动的调节示意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鸟类的繁殖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参与下完成的
B.机体中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的细胞位于下丘脑
C.乙是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促进性腺分泌性激素
D.丙进入血液后,通过反馈调节影响下丘脑和垂体中相关激素的合成与分泌
33.C【解析】从图示看出,乙是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可促进性腺分泌性激素,C 项错误。
34.(2013昆明摸底)关于动物激素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胰岛素几乎可作用于人体所有的细胞
B.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的多种生命活动
C.机体缺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导致尿量减少
D.缺碘可引起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加强
33.B【解析】激素只起调节作用,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不起催化作用、不提供能量等。
34.(2013吉林市摸底)下列不是体液调节的特点是( )
A.调节速度缓慢,作用时间长 B.通过体液运送调节物
C.调节物都是由内分泌腺产生的 D.调节作用范围广泛
34.C【解析】体液调节调节物有的由内分泌腺产生的,有的是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其特点是调节速度缓慢,作用时间长,通过体液运送调节物,调节作用范围广泛。
35.(2013襄阳调研)下列有关特异性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乙肝疫苗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淋巴细胞
B.接触靶细胞并导致其裂解的免疫细胞是活化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效应T细胞)
C.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可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
D.当抗原侵入宿主细胞时,细胞免疫才开始发挥作用
35.D【解析】同种抗原再次刺激,记忆细胞会产生更强、更快、更有效的免疫反反应;能作用靶细胞并使其裂解的是效应T细胞;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可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和记忆B细胞;抗原侵入宿主细胞之前,细胞免疫的感应阶段和反应阶段已经发生。
36.(2013杭州期末)研究表明,当番茄叶片受到害虫损伤后,番茄细胞会迅速产生蛋白酶抑制剂,使害虫不能消化蛋白质而死亡,从而起到保护自身的作用。番茄的这种自我保护方式与与下列人体内生理功能最相似的是( )
A.激素调节 B.神经调节 C.体液免疫 D.细胞免疫
36.C【解析】体液免疫是以B细胞产生抗体来达到保护目的的免疫机制,与番茄的自我保护方式相似。
37.(2013福州期末)胸腺素是由胸腺分泌的一类多肽激素,可诱导造血干细胞发育为T淋巴细胞,增强T细胞的功能。据此分析胸腺素 ( )
A.能与病原体特异结合
C.适用于治疗细胞免疫缺陷病 B.适宜给药方式是口服 D.适用于治疗接受器官移植的病人
36.C【解析】从题意可知,胸腺素是由胸腺分泌的一类多肽激素,增强T细胞的功能,因此,不能口服,不适用于治疗接受器官移植的病人,不能与病原体特异结合,可用于治疗细胞免疫缺陷病。
37.(2013福州期末)右图表示免疫反应某一环节,X代表的细胞是
A.效应T细胞 B.浆细胞C.造血干细胞 D.癌细胞
37.A【解析】从图示看出,X代表的细胞是效应T细胞。
38.(多选)(2013南京、盐城一模)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浆细胞的寿命比记忆细胞短且所含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相对发达
B.T细胞受刺激后能释放淋巴因子和形成相应的效应T细胞
( )
C.病毒侵入细胞后,B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释放病毒
D.同种感冒病毒再次侵入人体后,记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清除病毒
38.AB【解析】浆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作用是产生抗体,其寿命比记忆细胞短且所含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相对发达;T细胞受刺激后能释放淋巴因子和形成相应的效应T细胞;病毒侵入细胞后,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释放病毒;感冒病毒侵入人体后依靠细胞免疫进行清除病毒。
39.(2013福州期末)某学生体检报告显示:乙肝表面抗原( AbsAg)呈阴性(-),乙肝抗表面抗原抗体(Ab-sAb呈阳性(+)。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表示有,“-”表示没有( )
A.该生可能注射过乙肝疫苗
B.可能曾感染乙肝病毒,经免疫反应已清除
C.表面抗原和抗表面抗原抗体都是蛋白质类物质
D.乙肝病毒正在该生体内大量增殖
39.D【解析】从体检报告可知,其体内有乙肝抗表面抗原抗体,说明该生可能注射过乙肝疫苗或曾感染乙肝病毒经免疫反应已清除,乙肝病毒不能在该生体内大量增殖,表面抗原和抗表面抗原抗体都是蛋白质类物质。
40.(2013北京市东城区期末)右图为人体体液免疫的部分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图中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均具有识别功能
B.M细胞被同种抗原再次刺激时可增殖分化形成E细胞
C.E细胞接触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
D.体液免疫也能对侵入人体的病毒发挥相应的作用
40.C【解析】从图示看出,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均具有
识别功能;M细胞为记忆细胞被同种抗原再次刺激时可增殖分化形成E细胞即浆细胞;接触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的是效应T细胞而不是E细胞(浆细胞);体液免疫也能对侵入人体的病毒发挥相应的作用。
41.(2013浙江十校高三联考)人被犬咬伤后,为防止狂犬病发生,需要注射由灭活狂犬病毒制成的疫苗。疫苗在人体内可引起的免疫反应是( )
A.刺激记忆细胞分化成为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 B.刺激巨噬细胞产生抗狂犬病毒抗体
C.可促进效应B细胞释放白细胞介素-2 D.该过程属于主动免疫
41.D【解析】初次被咬没有相应的记忆细胞;分泌抗体的只能是效应B细胞;分泌淋巴因子的是T细胞或者效应T细胞;该过程属于主动免疫。
42.(2013南昌调研)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接种卡介苗可激起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应答,显著降低肺结核的发病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疫苗是小分子物质,可被免疫细胞识别
B.初次接种该疫苗后,可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效应T细胞和抗体
C.再次接种该疫苗后,记忆细胞分化成更多的浆细胞并释放淋巴因子
D.入侵的结核杆菌被抗体结合失去致病能力,或被T细胞吞噬消化
42.B【解析】卡介苗是灭活的菌体,不是小分子物质;初次接种该疫苗后,可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发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产生效应T细胞和抗体;再次接种该疫苗后,记忆细胞分化成更多的浆细胞并释放抗体;入侵的结核杆菌与抗体结合的病毒沉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而非T细胞吞噬消化。
43.(2013无锡期末)下列现象中能体现生长素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的一组是( ) ①植物的向光性②茎的背地性③根的向地性④植物的顶端优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43.C【解析】生长素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是指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根的向地性和植物的顶端优势体现了这一特点。
44.(多选)(2013徐州摸底)右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离体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从图中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A.同一生长素浓度对不同器官的作用效果不同
B.三种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为茎>芽>根
C.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能促进根、芽、茎的生长,但是促进的效果不同
D.A、B、C三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
44.BC【解析】从图示看出,同一生长素浓度对不同器官的作用效果不同;三种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为根>芽>茎;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抑制根的生长;A、B、C三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
45.(2013杭州期末)春季水稻种子播种前,可用含赤霉素的温水浸泡种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处理的目的是对水稻种子进行消毒
B.该处理有利于提高种子内合成淀粉的酶的活性
C.成熟种子内无赤霉素,故需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浸泡种子
D.处理过的种子堆内温度升高加快是由于细胞呼吸放热加快引起的
45.D【解析】用含赤霉素的温水浸泡种子的目的是解除水稻种子的休眠;该处理有利于提高种子内水解淀粉的酶的活性;成熟种子内也有赤霉素;处理过的种子堆内温度升高加快是由于细胞呼吸放热加快引起的。
46.(2013北京市西城区期末)用不同浓度乙烯处理在黑暗环境下生长的豌豆幼苗,幼苗生长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对乙烯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促进幼苗的成熟 B.抑制幼苗伸长生长
C.促进幼苗横向加粗 D.使茎生长失去背地性
46.A【解析】从题意和图示看出,乙烯能抑制幼苗伸长生长、促进幼苗横向加粗、使茎生长失去背地性,但不能说明能促进幼苗的成熟。
47.(2013豫南九校联考)下列与植物激素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赤霉素的合成部位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
B.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发育
C.脱落酸在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最多
D.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47.B【解析】赤霉素的合成部位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脱落酸在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最多;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48.(2013广东六校联考)关于植物激素作用及其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脱落酸可用于麦田除草 B.赤霉素可用于传统方法生产啤酒
C.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的发育 D.细胞分裂素处理雌花获得无子番茄
48.B【解析】生长素类似物可用于麦田除草,脱落酸不用于麦田除草;赤霉素可用于传统方法生产啤酒;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的成熟;获得无子番茄要用生长素处理未授粉的花蕾。
49. (2013吉林市摸底)植物激素在农业生产和园林绿化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利用生长素类似物合成除草剂,可清除农田和园林杂草或抑制杂草生长。 0.00 0.10 0.20 0.40 0.80 -1乙烯质量浓度/mg·L
B.在园林栽培中,可用赤霉素来促进植物细胞伸长,使植株增高。
C.在进行组织培养时,在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细胞分裂素可促进细胞分裂。
D.在果树挂果时,利用乙烯利促进果实细胞体积增大
49.D【解析】乙烯利的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则在果树挂果时,不能利用乙烯利促进果实细胞体积增大。
50. (2013郑州一模) 用矮壮素处理可以抑制植株增高.培育出矮化的水仙,提高观赏价值。与矮壮素的作用效果正好相反的植物激素是
A.乙烯利 B.赤霉素 C.2,4-D D.脱落酸
50.B【解析】乙烯利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2,4-D是生长素类似物,脱落酸可掏细胞分裂,与矮壮素的作用效果正好相反的植物激素是赤霉素。
51. (2013北京市东城区期末) 脱落酸能促进种子的休眠和果实的成熟,但在高温条件下易分解。小麦在即将成熟时,如果经历持续一段时间的干热,遇大雨后种子就容易在穗上发芽。这是因为脱落酸( )
A. 能抑制小麦种子的发育和脱落 B. 高温降解后对发芽的抑制被解除
C. 对果实的成熟与乙烯有拮抗作用 D. 对种子的发芽与赤霉素作用相似
51.B【解析】小麦在即将成熟时,经历持续一段时间的干热导致脱落酸降解从而对发芽的抑制被解除,遇大雨后种子就容易在穗上发芽。
52.(2013黄冈期末调研)(11分)如图为动物体稳态调节的相关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④表示___________,兴奋在此处传递时信号形式的转变过程是____________。
(2)图乙所示结构是图甲中④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A中物质名称是__________,B中有接受A中物质的受体,它的化学本质是______,A中物质的释放依赖于细胞膜的__________。
(3)图甲中,若在①处给予刺激,该处神经纤维膜外的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③是放置在传出神经上的灵敏电流计,若在骨骼肌上的②处给予刺激,在③处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记录到电位变化。
(4)图丙表示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机体的相关调节活动,若图中的靶细胞为垂体细胞,则图中的分泌细胞位于__________,分泌物是__________。当甲状腺激素过多时会抑制相关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这体现了__________调节机制。
52.(11分,每空1分)(1)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2)神经递质 糖蛋白(蛋白质) 流动性 (3)由正变负 Na内流 不能 (4)下丘脑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反馈
【解析】(1)从图示看出,图甲中,④表示突触,兴奋在此处传递时信号形式的转变过程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2)图乙所示结构是突触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则A中物质名称是神经递质,B中有接受A中物质的受体,它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神经递质的释放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3)图甲中,若在①处给予刺激,该处神经纤维膜外由于Na内流导致其电位变化是由正变负;由于兴奋在突触间传递是单向的,则在骨骼肌上的②处给予刺激,在③处不能记录到电位变化。
(4)图丙中的靶细胞为垂体细胞,则图中的分泌细胞位于下丘脑,分泌物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当甲状腺激素过多时会抑制相关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这体现了激素调节的反馈调节机制。
53.(213肇庆期末)(14分)动作电位的产生与细胞膜离子通透性的变化直接相关。细胞膜对离子通透性的高低可以用电导(g)表示,电导大,离子通透性高,电导小,离子通透性低。下图表示神经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过程中,细胞膜对Na和K的通透性及膜电位的变化(gNa、gK分别表示Na、K的电导情况)。
请据图回答问题。
(1)细胞膜对离子通透性大小的控制是通过控制细胞膜上的 来实现的。在动作电位的产生过程中,细胞内ADP的含量会 。
(2)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膜电位的特点是 。
(3)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这个部位的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________
变化,++++++++
形成动作电位。
(4)请分析,在接受刺激时,细胞膜对Na、K的通透性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Na ;K 。
(5)根据该过程中膜电位的变化和离子通透性的变化可以推测,动作电位的产生主要是是哪种离子如何变化造成的? 。
53.(15分)(1)载体蛋白(离子通道) 增加 (2)外正内负 (3)电位
(4)对Na的通透性迅速增加,并且增加的幅度较大;对K的通透性增加较慢,并且增加的幅度较小(5)Na通过细胞膜快速内流
【解析】(1)细胞膜对离子通透性大小的控制是通过控制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来实现的。在动作电位的产生过程中,细胞内消耗ATP从而使ADP的含量会升高。
(2)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膜电位是外正内负。
(3)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这个部位的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表现为内正外负,从而形成动作电位。
(4)从图示看出,在接受刺激时,细胞膜对对Na的通透性迅速增加,并且增加的幅度较大;对K的通透性增加较慢,并且增加的幅度较小。
(5)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动作电位的产生主要是Na通过细胞膜快速内流造成的。
54.(2013南京、盐城一模)(9分)甲状腺激素是人体内调节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
(1)下图为甲状腺激素作用机制图解。由图推测,甲状腺激素的受体位于 内,其直接调节的是 过程。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时,图中功能蛋白质的最终生物效应是 ,使产热增加。
(2)甲状腺的生理活动直接受 激素的影响;而当甲状腺激素含量偏高
时,会抑制 的活动,该过程充分体现了生命活动的反馈调节机制。
(3)取甲状腺腺瘤组织,经 酶处理,制成细胞悬浮液,培养48小时。再换取含不同浓度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的试验液,培养48小时。最后检测细胞的生长功能(吸光值的大小与细胞数量成正比)。结果如下图所示。
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对甲状腺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浓度的肾上腺素作用下,甲状腺细胞 (不增殖、增殖被抑制、正常增殖、加速增殖),而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对甲状腺细胞生长功能的影响是 。
54.(9分)(1)细胞核 转录 促进细胞代谢(加快物质氧化分解)
(2)促甲状腺 下丘脑和垂体
(3)胃蛋白 不同浓度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正常增殖 去甲肾上腺素浓度越大,甲状腺细胞生长功能(或增殖速率)越大
【解析】(1)由图看出,甲状腺激素在细胞核内参与有关RNA的转录过程,其受体位于细胞核内,直接调节的是转录过程。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时,图中功能蛋白质的最终生物效应是促进细胞代谢,加快物质氧化分解,从而使产热增加。
(2)甲状腺的生理活动直接受促甲状腺激素的影响;而当甲状腺激素含量偏高时,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这体现了生命活动的反馈调节机制。
(3)从题意可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浓度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对甲状腺细胞生长的影响;从图示看出,在不同浓度的肾上腺素作用下甲状腺细胞能正常增殖,而去甲肾上腺素浓度越大甲状腺细胞生长功能(或增殖速率)越大。
第四单元 生命系统的稳态基础
1.(多选)(2013无锡期末)下列属于内环境稳态实例的是( )
-2-A.HCO3与HPO4等离子共同作用,维持血浆pH在7.35-7.45之间
B.人体内的吞噬细胞清除衰老、破损和异常的细胞
C.进行高强度的体育锻炼一星期,肌细胞内肌蛋白的含量基本不变
D.剧烈运动出很多汗后,上厕所的次数会比平时少
-2-1.ABD【解析】HCO3与HPO4等离子共同作用维持血浆pH在7.35-7.45之间,人体
内的吞噬细胞清除衰老、破损和异常的细胞,剧烈运动出很多汗后,上厕所的次数会比平时少等属于内环境稳态实例,而肌细胞内肌蛋白不是内环境的成份,进行高强度的体育锻炼一星期,肌细胞内肌蛋白的含量基本不变,不属于内环境稳态。
2.(2013福州期末)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现象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
A.高原训练,运动员体内红细胞增多
C.接受抗原刺激后,B细胞增殖和分化 B.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出现中暑症状 D.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
2.B【解析】高原训练运动员体内红细胞增多、接受抗原刺激后B细胞增殖和分化、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都是人体的自我调节的适应过程,而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出现中暑症状则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
3.(2013南京、盐城一模)人体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共同构成了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②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神经元③激素是通过体液定向传输到靶细胞或靶器官的信息分子 ④人体的免疫过程不存在反馈调节机制
A.① B.④ C.①③ D.②④
3.A【解析】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共同构成了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即内环境;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向弧;有的激素传到靶细胞或靶器官是不通过体液的;人体的免疫过程存在反馈调节机制。
4.(2013吉林市摸底)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
B.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C.HCO3、HPO4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
D.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
4.A【解析】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浆蛋白和激素等,没有血红蛋白。
19. (2013黄山第一次质检)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下丘脑与呼吸、体温恒定、水盐平衡等的调节控制有关
B.淋巴细胞存在于血浆、淋巴中
C.血浆中抗利尿激素水平随内环境渗透压升高而升高
D. 突触间隙的液体中也含有少量蛋白质
4.A【解析】下丘脑不控制呼吸;淋巴细胞存在于血浆、淋巴中;内环境渗透压升高可引起血浆中抗利尿激素水平升高;突触间隙的液体为组织液含有少量蛋白质。
5.(2013浙江十校联考)右图是肌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X、Y、Z表示三种细胞外液,叙述错误的是( )
A.Y中O2进入肌细胞被利用至少要经过3层细胞膜结构
B.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可能导致x的pH降低
C.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X和Y
D.X、Y、Z理化性质的稳定依赖于神经调节
5.D【解析】由图可知x代表组织液,y代表血浆,
z代表淋巴,y中氧气进人肌细胞,要穿过毛细血管壁2层细胞膜,进入肌细胞1层细胞膜;肌细胞代谢产生乳酸,可使组织液ph值降低;毛细血管壁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xyz理化性质的稳定依赖神经-体液-免疫的调节。
6.(2013黄山七校联考)右图为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细胞外液是①和②
B.乙酰胆碱可以存在于②中
C.①与②、④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D.①、②、③、④共同构成人体的内环境
6.D【解析】由图示看出①、②、③、④分别为血浆、组织液、细
胞内液和淋巴,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细胞外液是①和②,乙酰胆碱可以存在于②中,①与②、④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人体的内环境不含有③即细胞内液。
7.(2013徐州摸底)
右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请据图分析,-2-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内环境主要是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组成的
B.只要保证图中各种物质的稳定就能保持内环境的稳态
C.从内环境中能够提取出抗利尿激素、抗体、神经递质
D.图中⑤⑥过程需要经过循环系统才能完成
7.C【解析】内环境主要是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的;内环境的稳态指内环境成份及其理化性质保持动态平衡;内环境成份中有抗利尿激素、抗体、神经递质;图中⑤⑥过程通过物质交换进行,不需要经过循环系统。
8.(2013苏北三市二调)右图是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a、b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③是人体内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B.若②为肝脏细胞,则a处的氧气浓度高于b处
C.①③中的蛋白质可以通过毛细淋巴管壁相互交换
D.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②③④
8.B【解析】从图示看出,①②③④淋巴、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
人体内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②;若②为肝脏细胞,则a处的氧气浓度高于b处;①③中的蛋白质可以通过淋巴循环进行运输;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③④。
9.(2013杭州期末)血糖浓度保持平衡对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下图为胰岛素作用机理模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胰岛素能够促进靶细胞摄取、贮存和利用葡萄糖
B.葡萄糖进入细胞的方式需要转运蛋白,因此是主动转运
C.若图中靶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结构改变则可能导致血糖浓度升高
D.转基因大肠杆菌能合成胰岛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9.B【解析】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需要转运蛋白,是协助扩散,B 项错误。
10.(2013北京市丰台区期末)右图为人体受寒冷刺激后的部分调节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由图可知此调节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B.人体受寒冷刺激后需合成大量甲状腺激素
C.甲状腺是激素A和激素B的靶器官
D.①和②表示甲状腺激素的灭活途径
10.A【解析】人体受寒冷刺激后,下丘脑产生激素A促
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使垂体产激素B生促甲状腺激
素,使甲状腺产生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过多时通过
①和②反馈性地抑制甲状腺激素的产生,由此可看出,
甲状腺是激素B的靶器官,此过程同时受神经的支配,属于神经-体液调节。正确选项为
A.
11.(2013北京市西城区期末)下列关于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细胞内葡萄糖的氧化利用发生障碍可导致血糖升高
B.胰岛素可以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转化和利用
C.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元分解从而导致血糖浓度上升
D.肾上腺素通过促进肌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浓度上升
11.D【解析】胰岛素可以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转化和利用,从而使血糖下降,而细胞内葡萄糖的氧化利用发生障碍可导致血糖升高,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元分解从而导致血糖浓度上升,肾上腺素主要通过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浓度上升。
12.(2013福州期末)右图表示基因突变鼠和正常鼠运动对血糖浓度的影响。基因突变鼠出现图中状况的原因最可能是( )
A.胰岛B细胞受损
B.细胞缺乏胰岛素受体
C.细胞缺乏胰高血糖素受体
D.细胞无法吸收葡萄糖合成肝糖原
12.C【解析】从图示看出,基因突变鼠的血糖升高能力受到影响,其原因是细胞缺乏胰高血糖素受体。
( )
13.(2013北京市海淀区期末)图12为人体对体温与水平衡的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当受到寒冷刺激时,①②③④过程均会加强
B.③与④激素分泌增多,从而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
动增加,产热量增加
C.由图可知人体对体温与水平衡的调节主要是体液调节的结果
D.⑤激素是由下丘脑神经细胞产生的
13.C【解析】当受到寒冷刺激时,下丘脑产生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使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使甲状腺释放甲状腺激素,同时下丘脑支配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即①②③④过程均会加强,从而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加,产热量增加;由此可知人体对体温的调节为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⑤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神经细胞产生、垂体释放的。
14.(2013吉林市摸底)下列与体温及体温调节的有关叙述均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人体热量主要源于细胞内有机物氧化放能②寒冷条件下,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会减少③ 汗液的蒸发是热量散失的唯一途径④调节人体体温的主要中枢在下丘脑⑤正常体温是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的表现之一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④⑤ D.②④⑤
14.C【解析】寒冷条件下,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会升高,汗液的蒸发是热量散失的主要途径,而不是唯一途径。正确选项为C。
15.(2013广东六校联考)若图1、图2两图均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细胞之间的相互联系,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对寒冷刺激做出的反应只与图1有关
B.细胞a分泌的激素作用于细胞b,并参与细胞代谢
C.细胞c受到刺激产生的兴奋通过电信号传递给细胞d
D.如果细胞a是垂体细胞,细胞b可以表示性腺细胞
15.D【解析】从图示看出,图1为体液调节图示,图2为神经调节图示。
人体对寒冷刺激做出的反应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结果,与图1、图
2有关;激素不参与细胞代谢;细胞c受到刺激产生的兴奋通过化学号传递给细胞d;如果细胞a是垂体细胞,细胞b可以表示性腺细胞。
16.(2013·陕西长安一中、高新一中、交大附中、师大附中、西安中学一模)下图为人体
某一反射弧的示意图,a、b为微型电流计F的两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兴奋从细胞B传到细胞D,存在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
B.从a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b赴,效应器能产生反射活动
C.刺激皮肤细胞A,电流计指针将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神经元静息时,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增加以维持电位差
16.B【解析】兴奋从细胞B传到细胞D,通过了突触间的传递,存在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从a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b赴,效应器能产生反应,但没有通过完整的反射弧,不能称为反射活动;刺激皮肤细胞A,电流计指针将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神经元静息时,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增加,K外流以维持电位差。
17.(2013上海奉贤区一模) 用脊蛙为材料进行反射活动实验,右图为
参与反射活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如果剪断支配脊蛙左后肢的传出神经
(见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立即刺激A端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
B.刺激B端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
C.若刺激剪断处的某一端出现收缩活动,该活动能称为反射活动
D.脊蛙左后肢发生反射活动的唯一条件是右图所示结构的完整性
17.B【解析】剪断支配脊蛙左后肢的传出神经后,立即刺激A端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但不是反射活动,而刺激B端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脊蛙左后肢发生反射活动的唯一条件是反射弧结构的完整性,而图示结构不是完整的反射弧。
18.(2013烟台期末)右图是反射弧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
正确的是
A.若切断②处,刺激④处,⑤处仍能出现反射活动
B.兴奋传导方向是⑤一④一③一②一①
C.在②所在的神经元上,完成了电信号一化学信号的转换
D.③具有语言、学习、思维、记忆等方面的功能
18.C 【解析】
切断②处,刺激④处,⑤处有反应,但不是反射活动;兴奋传递方向是①一+++
②一③一一④一⑤;在②所在的神经元上,有突触前膜,完成了电信号一化学信号的转换;③为脊髓不具有语言、学习、思维、记忆等方面的功能。
19.(2013上海静安区一模)下列是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脑皮层既是高级中枢也是低级中枢 B.条件反射是脊髓的高级机能
C.大脑皮层与躯体运动、感觉活动相关 D.脊蛙反射不需要完整反射弧
19.C【解析】大脑皮层是高级中枢而不是低级中枢;条件反射是大脑的高级调节机能;大脑皮层与躯体运动、感觉活动相关;反射都需要完整反射弧,脊蛙反射不例外。
20.(2013北京市石景山区期末)如图为某反射弧的部分
模式图(C为组织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与A端相连接的效应器指的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它所支配
的肌肉或腺体
B.兴奋在反射弧上传递时,C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化学信
号→电信号→化学信号
C.刺激D点,在E处能测到电位变化;刺激E点,在D处却检测不到电位变化
D.将某药放在C处,刺激E,D处电位不变,说明它能阻断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
20.C【解析】由图示看出,与A端相连接的感受器而不是效应器;C处为突触,兴奋在反射弧上传递时,C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刺激D点,在E处能测到电位变化;刺激E点,在D处却检测不到电位变化;由于兴奋在反射弧中传递是单向的,将某药放在C处,刺激E,D处电位不变,不能说明它能阻断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
21.(2013上海杨浦第一次调研)当人嗅到肉香时唾液分泌增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这一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是先天就有的
B.此反射的效应器是唾液腺
C.该反射过程是由电信号传递完成的
D.该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21.B【解析】当人嗅到肉香时唾液分泌增加为非条件反射,通过反射弧完成,由电信号和化学信号传递完成,需要大脑皮层参与,此反射的效应器是唾液腺。
22. (2013上海杨浦第一次调研)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大脑皮层高级中枢可抑制非条件反射
B.脊髓调节机体本能防御反射,能建立能消退
C.自主神经不受意志支配,故不受脑的控制
D.交感神经兴奋机体各器官活动增强,副交感神经兴奋则减弱
22.C【解析】大脑皮层高级中枢可调节条件反射;脊髓调节机体本能防御反射,不随意志支配;自主神经不受意志支配,故不受脑的控制;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个组织器官的作用是相反的,但对于不同的器官不一定是交感神经兴奋活动就加强。
23. (2013苏北三市二调)下图为人体神经—肌肉突触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该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a为神经元细胞短的树突 ②e为组织液,当其中的Ca含量过低时容易导致肌肉不能正常发挥功能 ③c中的物质释放到e需要消耗能量并依赖于d的流动性 ④f处的载体能将c释放的物质运进肌肉细胞,引起肌肉收缩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3.B【解析】①a为神经元细胞轴突,④f为突触后膜,其上受体与c释放的物质结合引起f突触后膜兴奋,引起肌肉收缩。
24.(2013杭州期末)关于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动作电位随刺激强度增大而增大
B.膜电位因受到一定刺激而变成内正外负
C.冲动的传导是一种依赖于细胞膜对离子通透性变化的现象
D.复极化过程指由反极化状态的电位逐渐恢复至静息电位水平
24.A【解析】在一定范围内,动作电位是随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增大的,超过则不再增大。
25. (2013北京市昌平区期末)右图所示神经元N只接受来自两个独立神经末梢a和c释放的递质的作用,神经末梢b通过突触与神经末梢a相连。下
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a、c不释放递质,则N的膜电位为外正内负
B.若a释放递质,则N的细胞内可检测到a释放的递质
C.若b释放递质,则N的细胞膜一定产生兴奋
2+
D.若c释放递质,则b末梢处可记录到膜电位反转
25.A【解析】由于神经元N只接受来自两个独立神经末梢a和c释放的递质的作用,则若a、c不释放递质,N的膜电位为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神经递质作用完后即失活,在N的细胞内检测不到a释放的递质;神经末梢b通过突触与神经末梢a相连,而不直接与N相连,所以b释放递质,N的细胞膜不一定产生兴奋;神经递质只能由前膜作用于后膜,则c释放递质,b末梢处记录不到膜电位反转。
26.(2013北京市丰台区期末)右图是突触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兴奋的传递一定是从A到B
B.①和②一定有磷脂双分子层
C.③处的物质以主动运输的方式通过④
D.B可表示神经元、肌细胞、腺体细胞
26.C【解析】由于神经递质从前膜释放后到突触后膜,所以兴
奋的传递一定是从A到B;①和②都有膜结构,一定有磷脂双
分子层;③处的物质以胞吐的方式通过④;B可表示神经元、肌细胞、腺体细胞。
27.(2013北京市西城区期末)以下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
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的结合有特异性
C.兴奋状态下神经细胞膜两侧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D.神经递质经主动转运穿过突触前膜进入突触间隙
27.B【解析】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细胞膜内K离子外流而导致内负外正;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的结合有特异性;兴奋状态下Na离子内流导致神经细胞膜两侧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神经递质经胞吐方式穿过突触前膜进入突触间隙。
28.(2013豫南九校联考)下图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c点,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电表①不偏转,电表②偏转两次
B.a处检测不到电位变化,是由于突触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
C.兴奋由c传到e时,发生电信号一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
D.若检测到b、d点有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双向传导的
28.B【解析】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双向传导的,而在突触间是单向传递的,则刺激c点,电表①不偏转,电表②偏转两次,a处检测不到电位变化,b、d点有电位变化。兴奋由c传到e时,发生电信号一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
29.(2013昆明摸底)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电表的电极连接在神经纤维膜的外表面。刺激a点,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a点受刺激时膜外电位由正变负
B.电表①会发生两次方向不同的偏转
C.电表②只能发生一次偏转
D.该实验不能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29.D【解析】a点受刺激时,膜外由于Na内流导致其电位变化是由正变负,电表①会发生两次方向不同的偏转,而由于兴奋在突触间是单向传递,电表②只能发生一次偏转。由于刺激a点后,电表①②都发生了偏转,该实验能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30.(2013·陕西长安一中、高新一中、交大附中、师大附中、西安中学一模1)现有一种含催产素的新药,它能使人们对陌生人产生信赖感.这一新药可能有助于治疗孤独症等疾病.催产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垂体后叶释放的一种九肽荷尔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催产素一定含有C、H、O、N四种元素,含有9个肽键
B.孤独症患者直接口服适量该药可以有效地缓解症状
C.下丘脑中有些细胞不仅能够分泌激素,而且能传导兴奋
D.催产素参与的调节过程具有作用范围比较局限、作用时间比较长等特点
30.C【解析】由题意可知,催产素含有C、H、O、N四种元素,含有8个肽键;催产素属于多肽类激素,不能口服,否则会被消化酶分解;下丘脑中有些细胞不仅能够分泌激素,而且能传导兴奋;催产素参与的调节过程具有作用范围比较广泛、作用时间比较长等特点。
31.(2013无锡期末)下列关于人体激素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1mg甲状腺激素能使人体产热增加4200kJ,体现了激素调节的微量、高效
B.一些糖尿病人常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含量,他们需要在饭前口服少量胰岛素
+
C.激素分子虽然弥散在全身的体液中,但绝大多数激素只能作用于特定的器官、细胞
D.短时期食物中缺碘,人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会出现减少、增加、稳定的变化过程
31.B【解析】1mg甲状腺激素能使人体产热增加4200kJ,体现了激素调节的微量、高效;胰岛素是蛋白质,不能口服;绝大多数激素只能作用于特定的器官、细胞;短时期食物中缺碘,人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会出现减少、增加、稳定的变化过程,这是一个反馈调节过程。
32.(2013福州期末)细胞与细胞之间可以通过信号物质进行信息传递(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信号物质是甲状腺激素,则靶细胞是肌肉细胞、垂体细胞等
B.若信号物质是胰岛素,则靶细胞是肝细胞、肌肉细胞等
C.若信号物质是乙酰胆碱(神经递质),则来自突触小体
D.若信号物质是神经递质,则靶细胞产生兴奋
32.D【解析】若信号物质是甲状腺激素,则可促进肌肉细胞的代谢、反馈性调节垂体细胞活动等;若信号物质是胰岛素,则可促进肝细胞和肌肉细胞合成糖原等;若信号物质是乙酰胆碱(神经递质),则来自突触小体;若信号物质是神经递质,则靶细胞产生兴奋也可能产生抑制。
33. (2013北京市东城区期末)下图为鸟类繁殖活动的调节示意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鸟类的繁殖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参与下完成的
B.机体中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的细胞位于下丘脑
C.乙是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促进性腺分泌性激素
D.丙进入血液后,通过反馈调节影响下丘脑和垂体中相关激素的合成与分泌
33.C【解析】从图示看出,乙是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可促进性腺分泌性激素,C 项错误。
34.(2013昆明摸底)关于动物激素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胰岛素几乎可作用于人体所有的细胞
B.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的多种生命活动
C.机体缺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导致尿量减少
D.缺碘可引起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加强
33.B【解析】激素只起调节作用,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不起催化作用、不提供能量等。
34.(2013吉林市摸底)下列不是体液调节的特点是( )
A.调节速度缓慢,作用时间长 B.通过体液运送调节物
C.调节物都是由内分泌腺产生的 D.调节作用范围广泛
34.C【解析】体液调节调节物有的由内分泌腺产生的,有的是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其特点是调节速度缓慢,作用时间长,通过体液运送调节物,调节作用范围广泛。
35.(2013襄阳调研)下列有关特异性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乙肝疫苗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淋巴细胞
B.接触靶细胞并导致其裂解的免疫细胞是活化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效应T细胞)
C.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可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
D.当抗原侵入宿主细胞时,细胞免疫才开始发挥作用
35.D【解析】同种抗原再次刺激,记忆细胞会产生更强、更快、更有效的免疫反反应;能作用靶细胞并使其裂解的是效应T细胞;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可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和记忆B细胞;抗原侵入宿主细胞之前,细胞免疫的感应阶段和反应阶段已经发生。
36.(2013杭州期末)研究表明,当番茄叶片受到害虫损伤后,番茄细胞会迅速产生蛋白酶抑制剂,使害虫不能消化蛋白质而死亡,从而起到保护自身的作用。番茄的这种自我保护方式与与下列人体内生理功能最相似的是( )
A.激素调节 B.神经调节 C.体液免疫 D.细胞免疫
36.C【解析】体液免疫是以B细胞产生抗体来达到保护目的的免疫机制,与番茄的自我保护方式相似。
37.(2013福州期末)胸腺素是由胸腺分泌的一类多肽激素,可诱导造血干细胞发育为T淋巴细胞,增强T细胞的功能。据此分析胸腺素 ( )
A.能与病原体特异结合
C.适用于治疗细胞免疫缺陷病 B.适宜给药方式是口服 D.适用于治疗接受器官移植的病人
36.C【解析】从题意可知,胸腺素是由胸腺分泌的一类多肽激素,增强T细胞的功能,因此,不能口服,不适用于治疗接受器官移植的病人,不能与病原体特异结合,可用于治疗细胞免疫缺陷病。
37.(2013福州期末)右图表示免疫反应某一环节,X代表的细胞是
A.效应T细胞 B.浆细胞C.造血干细胞 D.癌细胞
37.A【解析】从图示看出,X代表的细胞是效应T细胞。
38.(多选)(2013南京、盐城一模)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浆细胞的寿命比记忆细胞短且所含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相对发达
B.T细胞受刺激后能释放淋巴因子和形成相应的效应T细胞
( )
C.病毒侵入细胞后,B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释放病毒
D.同种感冒病毒再次侵入人体后,记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清除病毒
38.AB【解析】浆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作用是产生抗体,其寿命比记忆细胞短且所含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相对发达;T细胞受刺激后能释放淋巴因子和形成相应的效应T细胞;病毒侵入细胞后,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释放病毒;感冒病毒侵入人体后依靠细胞免疫进行清除病毒。
39.(2013福州期末)某学生体检报告显示:乙肝表面抗原( AbsAg)呈阴性(-),乙肝抗表面抗原抗体(Ab-sAb呈阳性(+)。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表示有,“-”表示没有( )
A.该生可能注射过乙肝疫苗
B.可能曾感染乙肝病毒,经免疫反应已清除
C.表面抗原和抗表面抗原抗体都是蛋白质类物质
D.乙肝病毒正在该生体内大量增殖
39.D【解析】从体检报告可知,其体内有乙肝抗表面抗原抗体,说明该生可能注射过乙肝疫苗或曾感染乙肝病毒经免疫反应已清除,乙肝病毒不能在该生体内大量增殖,表面抗原和抗表面抗原抗体都是蛋白质类物质。
40.(2013北京市东城区期末)右图为人体体液免疫的部分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图中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均具有识别功能
B.M细胞被同种抗原再次刺激时可增殖分化形成E细胞
C.E细胞接触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
D.体液免疫也能对侵入人体的病毒发挥相应的作用
40.C【解析】从图示看出,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均具有
识别功能;M细胞为记忆细胞被同种抗原再次刺激时可增殖分化形成E细胞即浆细胞;接触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的是效应T细胞而不是E细胞(浆细胞);体液免疫也能对侵入人体的病毒发挥相应的作用。
41.(2013浙江十校高三联考)人被犬咬伤后,为防止狂犬病发生,需要注射由灭活狂犬病毒制成的疫苗。疫苗在人体内可引起的免疫反应是( )
A.刺激记忆细胞分化成为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 B.刺激巨噬细胞产生抗狂犬病毒抗体
C.可促进效应B细胞释放白细胞介素-2 D.该过程属于主动免疫
41.D【解析】初次被咬没有相应的记忆细胞;分泌抗体的只能是效应B细胞;分泌淋巴因子的是T细胞或者效应T细胞;该过程属于主动免疫。
42.(2013南昌调研)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接种卡介苗可激起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应答,显著降低肺结核的发病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疫苗是小分子物质,可被免疫细胞识别
B.初次接种该疫苗后,可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效应T细胞和抗体
C.再次接种该疫苗后,记忆细胞分化成更多的浆细胞并释放淋巴因子
D.入侵的结核杆菌被抗体结合失去致病能力,或被T细胞吞噬消化
42.B【解析】卡介苗是灭活的菌体,不是小分子物质;初次接种该疫苗后,可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发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产生效应T细胞和抗体;再次接种该疫苗后,记忆细胞分化成更多的浆细胞并释放抗体;入侵的结核杆菌与抗体结合的病毒沉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而非T细胞吞噬消化。
43.(2013无锡期末)下列现象中能体现生长素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的一组是( ) ①植物的向光性②茎的背地性③根的向地性④植物的顶端优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43.C【解析】生长素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是指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根的向地性和植物的顶端优势体现了这一特点。
44.(多选)(2013徐州摸底)右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离体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从图中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A.同一生长素浓度对不同器官的作用效果不同
B.三种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为茎>芽>根
C.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能促进根、芽、茎的生长,但是促进的效果不同
D.A、B、C三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
44.BC【解析】从图示看出,同一生长素浓度对不同器官的作用效果不同;三种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为根>芽>茎;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抑制根的生长;A、B、C三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
45.(2013杭州期末)春季水稻种子播种前,可用含赤霉素的温水浸泡种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处理的目的是对水稻种子进行消毒
B.该处理有利于提高种子内合成淀粉的酶的活性
C.成熟种子内无赤霉素,故需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浸泡种子
D.处理过的种子堆内温度升高加快是由于细胞呼吸放热加快引起的
45.D【解析】用含赤霉素的温水浸泡种子的目的是解除水稻种子的休眠;该处理有利于提高种子内水解淀粉的酶的活性;成熟种子内也有赤霉素;处理过的种子堆内温度升高加快是由于细胞呼吸放热加快引起的。
46.(2013北京市西城区期末)用不同浓度乙烯处理在黑暗环境下生长的豌豆幼苗,幼苗生长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对乙烯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促进幼苗的成熟 B.抑制幼苗伸长生长
C.促进幼苗横向加粗 D.使茎生长失去背地性
46.A【解析】从题意和图示看出,乙烯能抑制幼苗伸长生长、促进幼苗横向加粗、使茎生长失去背地性,但不能说明能促进幼苗的成熟。
47.(2013豫南九校联考)下列与植物激素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赤霉素的合成部位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
B.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发育
C.脱落酸在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最多
D.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47.B【解析】赤霉素的合成部位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脱落酸在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最多;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48.(2013广东六校联考)关于植物激素作用及其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脱落酸可用于麦田除草 B.赤霉素可用于传统方法生产啤酒
C.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的发育 D.细胞分裂素处理雌花获得无子番茄
48.B【解析】生长素类似物可用于麦田除草,脱落酸不用于麦田除草;赤霉素可用于传统方法生产啤酒;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的成熟;获得无子番茄要用生长素处理未授粉的花蕾。
49. (2013吉林市摸底)植物激素在农业生产和园林绿化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利用生长素类似物合成除草剂,可清除农田和园林杂草或抑制杂草生长。 0.00 0.10 0.20 0.40 0.80 -1乙烯质量浓度/mg·L
B.在园林栽培中,可用赤霉素来促进植物细胞伸长,使植株增高。
C.在进行组织培养时,在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细胞分裂素可促进细胞分裂。
D.在果树挂果时,利用乙烯利促进果实细胞体积增大
49.D【解析】乙烯利的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则在果树挂果时,不能利用乙烯利促进果实细胞体积增大。
50. (2013郑州一模) 用矮壮素处理可以抑制植株增高.培育出矮化的水仙,提高观赏价值。与矮壮素的作用效果正好相反的植物激素是
A.乙烯利 B.赤霉素 C.2,4-D D.脱落酸
50.B【解析】乙烯利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2,4-D是生长素类似物,脱落酸可掏细胞分裂,与矮壮素的作用效果正好相反的植物激素是赤霉素。
51. (2013北京市东城区期末) 脱落酸能促进种子的休眠和果实的成熟,但在高温条件下易分解。小麦在即将成熟时,如果经历持续一段时间的干热,遇大雨后种子就容易在穗上发芽。这是因为脱落酸( )
A. 能抑制小麦种子的发育和脱落 B. 高温降解后对发芽的抑制被解除
C. 对果实的成熟与乙烯有拮抗作用 D. 对种子的发芽与赤霉素作用相似
51.B【解析】小麦在即将成熟时,经历持续一段时间的干热导致脱落酸降解从而对发芽的抑制被解除,遇大雨后种子就容易在穗上发芽。
52.(2013黄冈期末调研)(11分)如图为动物体稳态调节的相关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④表示___________,兴奋在此处传递时信号形式的转变过程是____________。
(2)图乙所示结构是图甲中④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A中物质名称是__________,B中有接受A中物质的受体,它的化学本质是______,A中物质的释放依赖于细胞膜的__________。
(3)图甲中,若在①处给予刺激,该处神经纤维膜外的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③是放置在传出神经上的灵敏电流计,若在骨骼肌上的②处给予刺激,在③处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记录到电位变化。
(4)图丙表示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机体的相关调节活动,若图中的靶细胞为垂体细胞,则图中的分泌细胞位于__________,分泌物是__________。当甲状腺激素过多时会抑制相关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这体现了__________调节机制。
52.(11分,每空1分)(1)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2)神经递质 糖蛋白(蛋白质) 流动性 (3)由正变负 Na内流 不能 (4)下丘脑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反馈
【解析】(1)从图示看出,图甲中,④表示突触,兴奋在此处传递时信号形式的转变过程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2)图乙所示结构是突触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则A中物质名称是神经递质,B中有接受A中物质的受体,它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神经递质的释放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3)图甲中,若在①处给予刺激,该处神经纤维膜外由于Na内流导致其电位变化是由正变负;由于兴奋在突触间传递是单向的,则在骨骼肌上的②处给予刺激,在③处不能记录到电位变化。
(4)图丙中的靶细胞为垂体细胞,则图中的分泌细胞位于下丘脑,分泌物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当甲状腺激素过多时会抑制相关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这体现了激素调节的反馈调节机制。
53.(213肇庆期末)(14分)动作电位的产生与细胞膜离子通透性的变化直接相关。细胞膜对离子通透性的高低可以用电导(g)表示,电导大,离子通透性高,电导小,离子通透性低。下图表示神经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过程中,细胞膜对Na和K的通透性及膜电位的变化(gNa、gK分别表示Na、K的电导情况)。
请据图回答问题。
(1)细胞膜对离子通透性大小的控制是通过控制细胞膜上的 来实现的。在动作电位的产生过程中,细胞内ADP的含量会 。
(2)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膜电位的特点是 。
(3)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这个部位的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________
变化,++++++++
形成动作电位。
(4)请分析,在接受刺激时,细胞膜对Na、K的通透性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Na ;K 。
(5)根据该过程中膜电位的变化和离子通透性的变化可以推测,动作电位的产生主要是是哪种离子如何变化造成的? 。
53.(15分)(1)载体蛋白(离子通道) 增加 (2)外正内负 (3)电位
(4)对Na的通透性迅速增加,并且增加的幅度较大;对K的通透性增加较慢,并且增加的幅度较小(5)Na通过细胞膜快速内流
【解析】(1)细胞膜对离子通透性大小的控制是通过控制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来实现的。在动作电位的产生过程中,细胞内消耗ATP从而使ADP的含量会升高。
(2)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膜电位是外正内负。
(3)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这个部位的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表现为内正外负,从而形成动作电位。
(4)从图示看出,在接受刺激时,细胞膜对对Na的通透性迅速增加,并且增加的幅度较大;对K的通透性增加较慢,并且增加的幅度较小。
(5)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动作电位的产生主要是Na通过细胞膜快速内流造成的。
54.(2013南京、盐城一模)(9分)甲状腺激素是人体内调节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
(1)下图为甲状腺激素作用机制图解。由图推测,甲状腺激素的受体位于 内,其直接调节的是 过程。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时,图中功能蛋白质的最终生物效应是 ,使产热增加。
(2)甲状腺的生理活动直接受 激素的影响;而当甲状腺激素含量偏高
时,会抑制 的活动,该过程充分体现了生命活动的反馈调节机制。
(3)取甲状腺腺瘤组织,经 酶处理,制成细胞悬浮液,培养48小时。再换取含不同浓度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的试验液,培养48小时。最后检测细胞的生长功能(吸光值的大小与细胞数量成正比)。结果如下图所示。
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对甲状腺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浓度的肾上腺素作用下,甲状腺细胞 (不增殖、增殖被抑制、正常增殖、加速增殖),而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对甲状腺细胞生长功能的影响是 。
54.(9分)(1)细胞核 转录 促进细胞代谢(加快物质氧化分解)
(2)促甲状腺 下丘脑和垂体
(3)胃蛋白 不同浓度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正常增殖 去甲肾上腺素浓度越大,甲状腺细胞生长功能(或增殖速率)越大
【解析】(1)由图看出,甲状腺激素在细胞核内参与有关RNA的转录过程,其受体位于细胞核内,直接调节的是转录过程。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时,图中功能蛋白质的最终生物效应是促进细胞代谢,加快物质氧化分解,从而使产热增加。
(2)甲状腺的生理活动直接受促甲状腺激素的影响;而当甲状腺激素含量偏高时,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这体现了生命活动的反馈调节机制。
(3)从题意可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浓度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对甲状腺细胞生长的影响;从图示看出,在不同浓度的肾上腺素作用下甲状腺细胞能正常增殖,而去甲肾上腺素浓度越大甲状腺细胞生长功能(或增殖速率)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