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市场进入深度调整期

今年以来,部分城市房价“跳水”、兴业银行将部分与房地产贷款有关的业务暂停至今年3月底等消息,似乎透露出房地产的下行压力,1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仿佛也显示出下行趋势。那么,房地产“拐点”真的来了吗?有人认为,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见顶”迹象;也有人认为,市场的确将迎来调整,但并未到“拐点”。其实,房地产市场的走向还需持续观察,让房地产市场回归理性还需依靠深化改革的力量——

楼市的供需正逐步趋于平衡

决定楼市价格涨跌的,最终是供需关系。

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常务副会长柴强认为,个别城市中出现的降价现象究竟是个案还是整体下行的开始,目前还不明朗,还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短期之内的房地产市场走向,关键要看信贷政策和货币政策。如果银行对开发贷款和个人贷款收紧,开发商有可能需要大举推盘,并通过降价回笼资金,个人住房贷款收紧则会让需求减少。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下,价格有可能进入下行通道。

从现有商品住房总的供给和需求来看,尽管过去几年土地供应量不足制造的供需矛盾,尤其是重点城市的供需矛盾解决起来需要较长时间,但2013年的住房用地供应已经开始增多。国土资源部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住房用地供应13.82万公顷,供应量达历年最高,相当于前5年平均实际供应量9.64万公顷的143%。而从需求角度,一些城市限购、限贷政策依然在执行,同时,房价在一些城市已经相当高,购买力必然有逐渐削弱的趋势。加上房产税开征预期及不动产统一登记在全国逐渐铺开,一些中高收入人群再试图通过购买住房实现资金保值增值的可能性正逐步缩小。总体而言,楼市的供应与需求有逐步平衡的趋势。

房地产市场牵扯的面广,与土地、金融、宏观经济形势,乃至当前的经济体制改革密切相关。过去的若干年间,房价几次在一些城市过快上涨,甚至进入越调控越涨的怪圈。细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及其之后房地产相关政策,已不再针对房价。而三中全会提出的价格机制、土地制度、税收制度、金融市场、宏观调控等多方面的改革,都将直接或间接对房地产市场产生作用。

房地产市场回归理性要靠改革

多年来,房地产市场一向被视为最重要的投资渠道之一。由于投资渠道狭窄,当人们的手中存有余钱,习惯于投入楼市,以期实现保值增值,投资投机性需求进入楼市推高了房价。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将楼市里的投机性资金引导至实体经济和股市等其他投资渠道,会使得楼市价格进一步回归理性。

地方财权与事权的不匹配,对房地产市场影响很大。某地一区政府的公务员告诉记者,该区财政收入与房地产相关的来源占到六成至七成,而工业等实体经济的上缴税收仅占20%至30%。实际上,这样的税收来源构成在地方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地方要发展经济,需要大规模的资金收入,当财政收入不足以支撑各项支出时,地方政府靠向开发商出让土地,能够立竿见影地见到资金。于是,地方政府对高价出让土地的积极性十分高涨,进而形成了对土地财政的依赖。

与此相关的是,当前的官员考核机制之下,要想有突出的业绩,吸纳房地产投资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强,可以赢得漂亮的经济数据,并且短时间内就能看到效果。对于仅在1个任期内工作短短几年的地方官员而言,发展实体经济的动力远不如“卖地”。

地价高了,房价哪有不高的道理?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地方财权与事权将更加匹配,官员考核机制将进一步完善,地方政府对房地产的依赖程度将逐步减弱。

当前,中央加大了反腐力度。信息公开、财产公示、住房信息联网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行,也将释放一部分存量房到市场中,从而缓解一些城市的供需矛盾。

楼市的大涨大跌,都会给宏观经济带来不利影响。让房地产市场回归理性,使其平稳健康发展,最终要依托市场,要靠改革的力量。相信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房地产市场也注定将进入深度调整期。

可以预计,楼市分化将进一步加剧。一些三、四线城市目前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状况,价格将会出现稳中下降的趋势。在一、二线城市,特别是一线城市,对住房的需求特别是刚性需求将在一段时期内依然保持旺盛,即便如此,供需差距也有逐步缩小的趋势,楼市仍将呈现稳中微升态势。至于类似温州、鄂尔多斯等城市中出现的销量下降、价格下跌,则属于个案,很难蔓延到全国。

今年以来,部分城市房价“跳水”、兴业银行将部分与房地产贷款有关的业务暂停至今年3月底等消息,似乎透露出房地产的下行压力,1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仿佛也显示出下行趋势。那么,房地产“拐点”真的来了吗?有人认为,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见顶”迹象;也有人认为,市场的确将迎来调整,但并未到“拐点”。其实,房地产市场的走向还需持续观察,让房地产市场回归理性还需依靠深化改革的力量——

楼市的供需正逐步趋于平衡

决定楼市价格涨跌的,最终是供需关系。

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常务副会长柴强认为,个别城市中出现的降价现象究竟是个案还是整体下行的开始,目前还不明朗,还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短期之内的房地产市场走向,关键要看信贷政策和货币政策。如果银行对开发贷款和个人贷款收紧,开发商有可能需要大举推盘,并通过降价回笼资金,个人住房贷款收紧则会让需求减少。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下,价格有可能进入下行通道。

从现有商品住房总的供给和需求来看,尽管过去几年土地供应量不足制造的供需矛盾,尤其是重点城市的供需矛盾解决起来需要较长时间,但2013年的住房用地供应已经开始增多。国土资源部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住房用地供应13.82万公顷,供应量达历年最高,相当于前5年平均实际供应量9.64万公顷的143%。而从需求角度,一些城市限购、限贷政策依然在执行,同时,房价在一些城市已经相当高,购买力必然有逐渐削弱的趋势。加上房产税开征预期及不动产统一登记在全国逐渐铺开,一些中高收入人群再试图通过购买住房实现资金保值增值的可能性正逐步缩小。总体而言,楼市的供应与需求有逐步平衡的趋势。

房地产市场牵扯的面广,与土地、金融、宏观经济形势,乃至当前的经济体制改革密切相关。过去的若干年间,房价几次在一些城市过快上涨,甚至进入越调控越涨的怪圈。细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及其之后房地产相关政策,已不再针对房价。而三中全会提出的价格机制、土地制度、税收制度、金融市场、宏观调控等多方面的改革,都将直接或间接对房地产市场产生作用。

房地产市场回归理性要靠改革

多年来,房地产市场一向被视为最重要的投资渠道之一。由于投资渠道狭窄,当人们的手中存有余钱,习惯于投入楼市,以期实现保值增值,投资投机性需求进入楼市推高了房价。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将楼市里的投机性资金引导至实体经济和股市等其他投资渠道,会使得楼市价格进一步回归理性。

地方财权与事权的不匹配,对房地产市场影响很大。某地一区政府的公务员告诉记者,该区财政收入与房地产相关的来源占到六成至七成,而工业等实体经济的上缴税收仅占20%至30%。实际上,这样的税收来源构成在地方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地方要发展经济,需要大规模的资金收入,当财政收入不足以支撑各项支出时,地方政府靠向开发商出让土地,能够立竿见影地见到资金。于是,地方政府对高价出让土地的积极性十分高涨,进而形成了对土地财政的依赖。

与此相关的是,当前的官员考核机制之下,要想有突出的业绩,吸纳房地产投资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强,可以赢得漂亮的经济数据,并且短时间内就能看到效果。对于仅在1个任期内工作短短几年的地方官员而言,发展实体经济的动力远不如“卖地”。

地价高了,房价哪有不高的道理?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地方财权与事权将更加匹配,官员考核机制将进一步完善,地方政府对房地产的依赖程度将逐步减弱。

当前,中央加大了反腐力度。信息公开、财产公示、住房信息联网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行,也将释放一部分存量房到市场中,从而缓解一些城市的供需矛盾。

楼市的大涨大跌,都会给宏观经济带来不利影响。让房地产市场回归理性,使其平稳健康发展,最终要依托市场,要靠改革的力量。相信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房地产市场也注定将进入深度调整期。

可以预计,楼市分化将进一步加剧。一些三、四线城市目前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状况,价格将会出现稳中下降的趋势。在一、二线城市,特别是一线城市,对住房的需求特别是刚性需求将在一段时期内依然保持旺盛,即便如此,供需差距也有逐步缩小的趋势,楼市仍将呈现稳中微升态势。至于类似温州、鄂尔多斯等城市中出现的销量下降、价格下跌,则属于个案,很难蔓延到全国。


相关文章

  • "十三五"目标的实现需要夯实哪些基础
  • 不久前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与未来一年的经济形势密切相关,作为"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明年实行的经济措施,将影响未来五年的经济发展.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相均泳看来,2016年是承上启下,非常重要的一年,面对错 ...查看


  • [重磅推荐]深度分析金融危机对大宗商品的影响
  • 提示:点击↑上方'现货商之家'关注我! 导语: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金融抑制.产品过剩,大宗商品进入漫漫雄途的格局."政府与投资者似乎总是能欺骗自己,创造阶段性的快感,而这种阶段性的快感通常的结局是惨痛的",无独有偶, ...查看


  • 2017年中国棚户区改造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 ▄ 前言 行业研究是开展一切咨询业务的基石,通过对特定行业的长期跟踪监测,分析行业需求.供给.经营特性.获取能力.产业链和价值链等多方面的内容,整合行业.市场.企业.用户等多层面数据和信息资源,为客户提供深度的行业市场研究报告,以专业的研究 ...查看


  • 中国装修市场调查分析报告
  •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 ...查看


  • 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论文
  •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程 期末考试论文 论文名称 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 年 级 2009级 学 院 人文学院 专 业 传播学 学 号 10095127 姓 名 辛迪 任课教师 薛东琪 完成时间 2012.4.1 成 绩 2 ...查看


  • 北京政府工作报告取消"人口调控"提法
  • 2012年01月18日06:11    来源:<新京报> 北京5年政府工作报告反映执政变化:专家认为政府在社会管理和经济建设方面已找到合适方向 本报讯 (记者王姝)"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谈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内容,比前几年要多 ...查看


  •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2010-2011)
  •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2010-2011) --流动性回收与新规划效应下的中国宏观经济 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经济研究所联席 副所长刘元春教授 报告认为,在"前期刺激性政策的惯性释放". ...查看


  • 建筑企业"十三五"的26大趋势
  • 建筑企业"十三五"的26大趋势 2014-2016年期间,慧朴管理为中铁工.中铁建.中能建.中电建.中冶.五矿等系统内多家工程局集团提供了"十三五"战略规划咨询.随着各个项目陆续结束,我们感觉到此一轮 ...查看


  • 一个发展速度比房地产
  • 一个发展速度比房地产.IT业还快的产业,一个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产业,一个整体经济效益保持良好的产业,一个知名品牌寥寥无几的产业,一个蕴涵巨大商机而门槛较底的产业--这就是美容业,和改革开放同时起步,却很少被经济学家关注的产业. 中国美容业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