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39页-40页。
教材简解: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以及学会了千以内笔算加法的基础上安排的。教材创设购物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比较进位与不进位加在算法上的异同。教材有意识地让学生经历算法的发现过程,并在合作与交流中理解和掌握比较合理的口算方法。
目标预设: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
2. 使学生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体会估算的价值,形成估算的方法,并进一步提高比较、分析、抽象、概括、迁移、推理的能力,加深对加法运算的理解,发展数感。
3.通过比较,渗透“迁移”的数学思想,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正确且用多种方法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教学难点:
口算时注意区分进位和不进位。
设计理念:
1. 创设情境,体验生活中的数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和生活实际,选取学生最感兴趣的,贴近生活的内容,创设去超市购物这样一个情境,学生特别感兴趣,这样就抓住了学生自身的认知区域,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和积极探索的欲望。
2. 抓住知识间的联系,构建教学框架,使数学课更有数学味。在学习之前学生就已经具有相关的知识经验,或者所学的知识与前面的学习内容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这样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将视角放在通过例题教学帮助学生沟通前后知识间的联系上,使他们的数学理解达到融会贯通的程度。
3.合理整合教材,让计算充满生活的气息。怎样避免计算课的单调乏味,调动学生对计算的积极性,保持学生对计算的兴趣,是上好计算课的又一关键。本课巩固环节处,在充分尊重教材的基础上,通过逛食品柜,把有关的习题连接起来,让数学问题生活化,让计算充满生活的气息,保证了练习效率的有效、高效。
设计思路:
对于知识,学生与老师之间不仅是一杯水与一桶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学生对任何一个知识的掌握都离不开自主建构,自主建构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在自主建构中逐步提高与深化。我在设计时由复习导入,复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使学生回忆我们在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时通常都是把两位数拆成几十和几来口算比较简便。为本课新知的学习做好铺垫。在教学新课时,我创设了去玩具柜买玩具的情境,提出问题买布娃娃和小汽车一共要付多少元?由学生自主说算式,并口算出得数,并交流各种算法。每种算法不急于优化,而是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算法。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同时也尊重了每个学生的思维成果。练习的设计在充分尊重教材的基础上,通过逛食品柜,把有关的习题连接起来,让数学问题生活化。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练习口算,你会算吗?
出示: 13+4 25+4 23+6 13+40 25+40 23+60
(选两题说一说口算方法)
我们在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以及两位数加整十数时通常都是把两位数拆成几十和几来口算的。今天我们一起来练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板书)
二、创设情境,引入学习材料
同学们喜欢玩玩具吗?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两个小玩具,(出示福娃晶晶和迎迎)是老师在2008年北京开奥运会时买的,我忘记当时买它们时各花了多少钱,只记得当时买时迎迎三十多元,晶晶二十多元,谁来帮老师算算我当时可能付了多少钱?
指名学生回答。
当学生说出六十多和五十多云时,追问:有可能结果是七十多吗?
那什么时候是五十多、什么时候是六十多呢?
小结:看来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可以分成个位进位和不进位两种情况。像二十几加三十几的和就可能是五十多,也可能是六十多。
三、探究算法,自我优化
1.利用学生说出的例子进行讨论算法。(不进位的)
指名说说各自的想法。
我们在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可以把两个数都拆成几十和几来口算,也可以只拆一个数。 选一个你喜欢的方法读一读。
2.利用学生说出的例子进行讨论算法。(不进位的)
指名说各自的算法。
3、小结比较。
以上两题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地方?不同的地方?
四、巩固练习
1、说一说,算一算。
26+43= 18+26= 41+57=
34+19= 67+13= 38+19=
①学生练习
②指名汇报, 选择两题说想法。
仔细观察这几组题,你发现了什么?
2、估一估得数是几十多。
35+32 45+14 26+29
35+38 49+14 44+27
①独立完成。
②指名汇报。
③提问:同样是30几加30几,为什么有的是60多,有的是70多呢?(进位,不进位。) 谁来说一说我们是怎样估计的?我们一定要养成估算的习惯。
3、想想、填填,算算。
不进位:4□+37
进 位:4□+37
想一想:要使第一行算式成为不进位加法,第二行成为进位加法,在方框里该填什么数?想一想,算一算,填一填。
①生在练习纸上填写
②指名汇报
③说说填的时候有什么窍门?
4、出示:烤鸭26元 牛肉39元 烤鸡22元
⑴带了50元想买两样不同的食品,可以吗?
⑵买两样不同的食品,给了营业员一张50元和一张20元人民币。猜一猜,可能买了什么?
五、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大家都有哪些收获?最后老师送给大家一首口算歌。 “口算歌”
要想口算好,算法很重要。
不仅要算对,还要算得巧。
会分析多比较,先估计多思考,
练好本领呱呱叫!
六、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
44+25=
a 先算44+20=64,再算64+5=69;
b 先算44+5=49,再算49+20=69;
c 先算40+20=60,再算4+5=9,最后算60+9=69;
d 先算4+5=9,再算40+20=60,最后算60+9=69„„
44+38=
a 先算44+30=74,再算74+8=82;
b 先算44+8=52,再算52+30=82;
c 先算4+8=12,再算40+30=70,再算12+70=82„„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39页-40页。
教材简解: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以及学会了千以内笔算加法的基础上安排的。教材创设购物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比较进位与不进位加在算法上的异同。教材有意识地让学生经历算法的发现过程,并在合作与交流中理解和掌握比较合理的口算方法。
目标预设: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
2. 使学生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体会估算的价值,形成估算的方法,并进一步提高比较、分析、抽象、概括、迁移、推理的能力,加深对加法运算的理解,发展数感。
3.通过比较,渗透“迁移”的数学思想,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正确且用多种方法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教学难点:
口算时注意区分进位和不进位。
设计理念:
1. 创设情境,体验生活中的数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和生活实际,选取学生最感兴趣的,贴近生活的内容,创设去超市购物这样一个情境,学生特别感兴趣,这样就抓住了学生自身的认知区域,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和积极探索的欲望。
2. 抓住知识间的联系,构建教学框架,使数学课更有数学味。在学习之前学生就已经具有相关的知识经验,或者所学的知识与前面的学习内容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这样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将视角放在通过例题教学帮助学生沟通前后知识间的联系上,使他们的数学理解达到融会贯通的程度。
3.合理整合教材,让计算充满生活的气息。怎样避免计算课的单调乏味,调动学生对计算的积极性,保持学生对计算的兴趣,是上好计算课的又一关键。本课巩固环节处,在充分尊重教材的基础上,通过逛食品柜,把有关的习题连接起来,让数学问题生活化,让计算充满生活的气息,保证了练习效率的有效、高效。
设计思路:
对于知识,学生与老师之间不仅是一杯水与一桶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学生对任何一个知识的掌握都离不开自主建构,自主建构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在自主建构中逐步提高与深化。我在设计时由复习导入,复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使学生回忆我们在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时通常都是把两位数拆成几十和几来口算比较简便。为本课新知的学习做好铺垫。在教学新课时,我创设了去玩具柜买玩具的情境,提出问题买布娃娃和小汽车一共要付多少元?由学生自主说算式,并口算出得数,并交流各种算法。每种算法不急于优化,而是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算法。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同时也尊重了每个学生的思维成果。练习的设计在充分尊重教材的基础上,通过逛食品柜,把有关的习题连接起来,让数学问题生活化。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练习口算,你会算吗?
出示: 13+4 25+4 23+6 13+40 25+40 23+60
(选两题说一说口算方法)
我们在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以及两位数加整十数时通常都是把两位数拆成几十和几来口算的。今天我们一起来练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板书)
二、创设情境,引入学习材料
同学们喜欢玩玩具吗?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两个小玩具,(出示福娃晶晶和迎迎)是老师在2008年北京开奥运会时买的,我忘记当时买它们时各花了多少钱,只记得当时买时迎迎三十多元,晶晶二十多元,谁来帮老师算算我当时可能付了多少钱?
指名学生回答。
当学生说出六十多和五十多云时,追问:有可能结果是七十多吗?
那什么时候是五十多、什么时候是六十多呢?
小结:看来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可以分成个位进位和不进位两种情况。像二十几加三十几的和就可能是五十多,也可能是六十多。
三、探究算法,自我优化
1.利用学生说出的例子进行讨论算法。(不进位的)
指名说说各自的想法。
我们在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可以把两个数都拆成几十和几来口算,也可以只拆一个数。 选一个你喜欢的方法读一读。
2.利用学生说出的例子进行讨论算法。(不进位的)
指名说各自的算法。
3、小结比较。
以上两题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地方?不同的地方?
四、巩固练习
1、说一说,算一算。
26+43= 18+26= 41+57=
34+19= 67+13= 38+19=
①学生练习
②指名汇报, 选择两题说想法。
仔细观察这几组题,你发现了什么?
2、估一估得数是几十多。
35+32 45+14 26+29
35+38 49+14 44+27
①独立完成。
②指名汇报。
③提问:同样是30几加30几,为什么有的是60多,有的是70多呢?(进位,不进位。) 谁来说一说我们是怎样估计的?我们一定要养成估算的习惯。
3、想想、填填,算算。
不进位:4□+37
进 位:4□+37
想一想:要使第一行算式成为不进位加法,第二行成为进位加法,在方框里该填什么数?想一想,算一算,填一填。
①生在练习纸上填写
②指名汇报
③说说填的时候有什么窍门?
4、出示:烤鸭26元 牛肉39元 烤鸡22元
⑴带了50元想买两样不同的食品,可以吗?
⑵买两样不同的食品,给了营业员一张50元和一张20元人民币。猜一猜,可能买了什么?
五、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大家都有哪些收获?最后老师送给大家一首口算歌。 “口算歌”
要想口算好,算法很重要。
不仅要算对,还要算得巧。
会分析多比较,先估计多思考,
练好本领呱呱叫!
六、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
44+25=
a 先算44+20=64,再算64+5=69;
b 先算44+5=49,再算49+20=69;
c 先算40+20=60,再算4+5=9,最后算60+9=69;
d 先算4+5=9,再算40+20=60,最后算60+9=69„„
44+38=
a 先算44+30=74,再算74+8=82;
b 先算44+8=52,再算52+30=82;
c 先算4+8=12,再算40+30=70,再算12+7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