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赞美”开启心灵
新城铺联校 刘利英
在生活中,我们总希望听到别人赞美自己的声音。赞美,让我们更自信,更快乐。只是,当我们面对孩子的时候,往往忽视了赞美。在我短暂的班主任生涯里,我常常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将批评作为了教育学生的“主旋律”。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家访,我特别注意到了赞美学生的重要性。
一般情况下,班主任都会以“问题”学生作为家访的重点,其实那个时候学生从心里是不欢迎你的,甚至是反对和惧怕你的,家长听到孩子犯了错误,也是很难堪的。在这种情况下,家访的效果可想而知。今年去家访的时候,我就发现班里一个成绩较差的小女孩(冯雨欣)对我的出现表现出了明显的不愉快,在整个家访的过程中,都郁郁寡欢,和平时的活泼完全不一样。
从进门的那一刻,我就捕捉到了这一细小的变化,尽管冯雨欣的父母对我的到来很欢迎,但是冯雨欣自己却对我很排斥。其实那一刻的我心里非常不舒服,心想:“我是来关心你的,又不是来骂你的,你不欢迎我,真是不尊重我”,但是转念一想就理解了她,冯雨欣是一个学习上的后进生,在去年的期末考试中有两门不及格,显然我的到来对她的压力是巨大的。一想到这一点,我就马上调整了思路,先把她在学校的好表现、性格上的优点、期末考试中进步的地方和父母讲述了一遍,当她的父母听到孩子在学校中点点滴滴的进步和小小的趣事的时候,全都乐开了花,冯雨欣的脸上也出现了笑容,我知道,她对我家访的排斥减少了。 接着我和冯雨欣单独的聊起了天,悄悄问她为什么“似乎对老师不太欢迎”,在我的轻声细语下冯雨欣终于说出了心里话,原来她不是不欢迎我,而是作业没有做完,害怕我责怪她。明白问题的症结以后,我检查了她的作业,并且帮助她制定了暑假作业计划,这让她长舒一口气,笑容终于又回到了脸上了。而我,也明白了学生并不是不欢迎我家访,而是因为害怕老师的责怪而出现了恐惧的心理。
家访后的反思:家访时,在与家长交谈时要尽量避免
用“赞美”开启心灵
新城铺联校 刘利英
在生活中,我们总希望听到别人赞美自己的声音。赞美,让我们更自信,更快乐。只是,当我们面对孩子的时候,往往忽视了赞美。在我短暂的班主任生涯里,我常常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将批评作为了教育学生的“主旋律”。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家访,我特别注意到了赞美学生的重要性。
一般情况下,班主任都会以“问题”学生作为家访的重点,其实那个时候学生从心里是不欢迎你的,甚至是反对和惧怕你的,家长听到孩子犯了错误,也是很难堪的。在这种情况下,家访的效果可想而知。今年去家访的时候,我就发现班里一个成绩较差的小女孩(冯雨欣)对我的出现表现出了明显的不愉快,在整个家访的过程中,都郁郁寡欢,和平时的活泼完全不一样。
从进门的那一刻,我就捕捉到了这一细小的变化,尽管冯雨欣的父母对我的到来很欢迎,但是冯雨欣自己却对我很排斥。其实那一刻的我心里非常不舒服,心想:“我是来关心你的,又不是来骂你的,你不欢迎我,真是不尊重我”,但是转念一想就理解了她,冯雨欣是一个学习上的后进生,在去年的期末考试中有两门不及格,显然我的到来对她的压力是巨大的。一想到这一点,我就马上调整了思路,先把她在学校的好表现、性格上的优点、期末考试中进步的地方和父母讲述了一遍,当她的父母听到孩子在学校中点点滴滴的进步和小小的趣事的时候,全都乐开了花,冯雨欣的脸上也出现了笑容,我知道,她对我家访的排斥减少了。 接着我和冯雨欣单独的聊起了天,悄悄问她为什么“似乎对老师不太欢迎”,在我的轻声细语下冯雨欣终于说出了心里话,原来她不是不欢迎我,而是作业没有做完,害怕我责怪她。明白问题的症结以后,我检查了她的作业,并且帮助她制定了暑假作业计划,这让她长舒一口气,笑容终于又回到了脸上了。而我,也明白了学生并不是不欢迎我家访,而是因为害怕老师的责怪而出现了恐惧的心理。
家访后的反思:家访时,在与家长交谈时要尽量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