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就是中国感恩节

清明就是中国感恩节

转载 2015-04-03 18:12:56

一,清明原本是节气,不是节日

央视记者:可以谈谈清明节吗?

易中天:好的。清明本来是一个节气,不是节日。我们知道,中国传统的节日大多是跟着月亮走的。一种是初一或十五,也就是月亮的亏盈,叫朔望,比如正月初一,正月十五,八月十五。还有一种叫重数节日,月和日的数字相同,比如一月一,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都是单数。它们在农历中的日子也都是固定的。

二十四节气却是跟着太阳走的。也就是以地球绕太阳一周为一年,以日照时间最短的冬至为起点(也有说以太阳垂直照射赤道的春分为出发点),把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六个节气。这样算下来,一年是365天。所以,节气在公历中的日期相对固定,比如清明一般在4月5日。在农历中却相反,日期并不确定。比如立春,最早可以在头一年的十二月十五,最晚可以在第二年的正月十五。

很清楚,清明跟中秋节、重阳节等等,是不一样的。

二,中国感恩节与中国情人节

央视记者:那么,清明是一个怎样的节气,又为什么会变成节日呢?

易中天:春雨惊春清谷天,清明是春季的一个节气。它不是某一天,而是一段时间,所以又叫清明时节。清明之前是春分,之后是谷雨,正是春暖花开万物生长之时。这时,大家就出去踏青,迎接新生命周期的开始。大家知道,我们是农业民族。对农业民族来说,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播种希望也播种幸福。这个时候,我们就会走向田野,向上苍祈祷我们族的繁荣兴旺,同时放松自己,亲近自然。因此,清明又叫踏青节。

到春秋晋文公以后,清明前一两天又有寒食节,类似于伊斯兰的斋月。一年四季都是火食,这一天寒食,可以清理自己身体里面的浊气,也体现一下饥饿,体验一下痛苦,以便更好迎接幸福。

另外一个内容就是祭扫,就是扫墓,纪念先祖。越到后来,祭奠先祖的意义就变得越来越强。这也是我们通常理解的清明节。

跟清明节时间相近的是上巳节,也就是农历三月三。三月三是地地道道的中国情人节。这一天,男男女女都出去踏青,谈情说爱,寻找意中人。尤其在周代,这一天恋爱是自

由的,不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限制,是一个很好的节日。可惜到后来,汉民族把这个传统忘掉了,只有一些少数民族保留下来。结果,现在一些人把七月七说成是中国情人节,实在是数典忘祖,没有文化。

清明节祭奠先祖,上巳节谈情说爱,搁在一块就能看出意义来,那就是生命的周而复始。生命的延绵不绝,也意味着文明的延绵不绝。所以,清明那天我们要扫墓,感激那些已经离开我们的先祖和亲人,同时开始新的生活。这就是承前启后呀!因此可以得出结论——

清明节(公历4月5日)是中国感恩节。

上巳节(农历三月三日)是中国情人节。

三,没有仪式就无法实现价值观

央视记者:这些年清明祭祀对老百姓显得越来越重要,而清明文化也显得越来越重要,你怎么看?

易中天:可能是我们越来越感到亲人,尤其是父母对我们生命的重要。至少我个人是这样的。父母亲去世后,我突然发现自己变成孤儿了,想尽孝心也没有机会了。所以我能理解大家越来越重视清明节。它是怀念,是感恩,也是教育。我非常赞成父母们带着自己的孩子去祭奠他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还有其他故去的亲人。就是要告诉孩子们,每个

人都是人生父母养的,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没有我们的民族,也没有我们的文明。这是很好很好的教育。

那么,为什么要有一个扫墓的仪式?这个墓为什么要扫一下,而且一定要在清明时节,不能差太远时间?因为任何价值观或者说正能量,要传承,要传递,要传播,必须有仪式。没有仪式就没有内容。必须有一个形象的、生动的、固定的,但是又很简单,好操作,大家记得住一个或一系列的动作,才能把这个观念深深扎根在每个人心里,最后熔化在血液里面,成为一种行为的自觉。

我们知道,中国传统的文化讲究的是,一个人要爱国,必须先爱家。要爱家先得爱父母。一个人连父母亲都不爱,他说他是爱国主义者,他热爱伟大的祖国和民族,谁相信啊?因此,必须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此刻做起。如果每年都能到父母亲坟前去祭扫一下,我们的文化基因和文化遗传密码就越来越强。

我有一首小诗是写清明的:

清明雨,些些许。

细无声,轻如羽。

一丝丝,一缕缕,

都是中华感恩曲。

四,亲情与契约互补,是最不坏的选择

央视记者:我自己特别有体会,一年就只有两个节气,你会回家,一个春节,还有是清明,无论如何,你只有靠这样的节气,一大家族人才有可能在那天聚齐了去扫墓,甚至以前一个山头都是你们这个姓扫墓,你觉得对这种文化的传承,一个是宗族文化的传承,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易中天:中西文化有一个很重要的区别——中华文化的内核是群体意识,西方文化的内核是个体意识。在西方文明圈中,人与人的关系是靠契约来维系的,所以西方人会有结婚纪念日,意思是重申契约关系有效。中华文化圈里面,人与人之间靠血缘关系来维系,所以重视家族,重视血统,重视传承。吃年夜饭,就是跟在世的亲人团聚,重申血缘关系有效;清明节上坟,则是跟祖先团聚,重申血缘传承有效。

进入市场经济以后,人与人的关系将来也要靠契约,这是必然的。因为现在的人越来越独立,越来越自由,越来越有个性。当我们都作为独立的人相处的时候,只有契约才是最好的规范。完全靠血缘关系来处理人际关系已经不可能了。但是,如果你只有契约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就有可能变得冷漠。这个时候,作为一种补充,我们重申一下血缘关系有效,是可以使这种关系变得温情的。

亲情与契约互补,可能会是最不坏的选择。

五,认祖就是认身份,归宗就是找归属

央视记者:说到清明这事,我发现它跟寻根祭祖也有关系。海外的华人不管怎么样,在生命结束之前,他一定会回来一次,你怎么看待这个?

易中天:其实,认祖归宗这四个字,已经非常准确表达了他们的心愿。什么是认?身份认同。什么是归?找到归属。实际上是回答一个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结论很简单,我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我是Chinese。为什么?因为我的祖宗在中华大地,我还要回到中华大地。这就是我的身份啊!

所以,认祖就是认身份,归宗就是找归属。

央视记者:是不是可以理解,这也是我们的一种精神寄托?

易中天:每个民族都是这样的。比如犹太人,几度失去祖国,流散在世界各地,但他们有一个身份认同——上帝的选民。他就能找到自己从哪里来,知道自己到哪里去,也就能找到归属。所有民族都是这样。这是人类的共性。

正因为每个民族都有身份认同和找到归属这两个问题,也都需要有一个仪式或者是一个节日,因此清明节的习俗就慢慢传播开来。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再到朝鲜,韩国,

日本,越南。在整个大中华文化圈里面,大家都通过清明节这种仪式,实现自己的身份认同,找到自己的归属感。

清明就是中国感恩节

转载 2015-04-03 18:12:56

一,清明原本是节气,不是节日

央视记者:可以谈谈清明节吗?

易中天:好的。清明本来是一个节气,不是节日。我们知道,中国传统的节日大多是跟着月亮走的。一种是初一或十五,也就是月亮的亏盈,叫朔望,比如正月初一,正月十五,八月十五。还有一种叫重数节日,月和日的数字相同,比如一月一,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都是单数。它们在农历中的日子也都是固定的。

二十四节气却是跟着太阳走的。也就是以地球绕太阳一周为一年,以日照时间最短的冬至为起点(也有说以太阳垂直照射赤道的春分为出发点),把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六个节气。这样算下来,一年是365天。所以,节气在公历中的日期相对固定,比如清明一般在4月5日。在农历中却相反,日期并不确定。比如立春,最早可以在头一年的十二月十五,最晚可以在第二年的正月十五。

很清楚,清明跟中秋节、重阳节等等,是不一样的。

二,中国感恩节与中国情人节

央视记者:那么,清明是一个怎样的节气,又为什么会变成节日呢?

易中天:春雨惊春清谷天,清明是春季的一个节气。它不是某一天,而是一段时间,所以又叫清明时节。清明之前是春分,之后是谷雨,正是春暖花开万物生长之时。这时,大家就出去踏青,迎接新生命周期的开始。大家知道,我们是农业民族。对农业民族来说,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播种希望也播种幸福。这个时候,我们就会走向田野,向上苍祈祷我们族的繁荣兴旺,同时放松自己,亲近自然。因此,清明又叫踏青节。

到春秋晋文公以后,清明前一两天又有寒食节,类似于伊斯兰的斋月。一年四季都是火食,这一天寒食,可以清理自己身体里面的浊气,也体现一下饥饿,体验一下痛苦,以便更好迎接幸福。

另外一个内容就是祭扫,就是扫墓,纪念先祖。越到后来,祭奠先祖的意义就变得越来越强。这也是我们通常理解的清明节。

跟清明节时间相近的是上巳节,也就是农历三月三。三月三是地地道道的中国情人节。这一天,男男女女都出去踏青,谈情说爱,寻找意中人。尤其在周代,这一天恋爱是自

由的,不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限制,是一个很好的节日。可惜到后来,汉民族把这个传统忘掉了,只有一些少数民族保留下来。结果,现在一些人把七月七说成是中国情人节,实在是数典忘祖,没有文化。

清明节祭奠先祖,上巳节谈情说爱,搁在一块就能看出意义来,那就是生命的周而复始。生命的延绵不绝,也意味着文明的延绵不绝。所以,清明那天我们要扫墓,感激那些已经离开我们的先祖和亲人,同时开始新的生活。这就是承前启后呀!因此可以得出结论——

清明节(公历4月5日)是中国感恩节。

上巳节(农历三月三日)是中国情人节。

三,没有仪式就无法实现价值观

央视记者:这些年清明祭祀对老百姓显得越来越重要,而清明文化也显得越来越重要,你怎么看?

易中天:可能是我们越来越感到亲人,尤其是父母对我们生命的重要。至少我个人是这样的。父母亲去世后,我突然发现自己变成孤儿了,想尽孝心也没有机会了。所以我能理解大家越来越重视清明节。它是怀念,是感恩,也是教育。我非常赞成父母们带着自己的孩子去祭奠他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还有其他故去的亲人。就是要告诉孩子们,每个

人都是人生父母养的,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没有我们的民族,也没有我们的文明。这是很好很好的教育。

那么,为什么要有一个扫墓的仪式?这个墓为什么要扫一下,而且一定要在清明时节,不能差太远时间?因为任何价值观或者说正能量,要传承,要传递,要传播,必须有仪式。没有仪式就没有内容。必须有一个形象的、生动的、固定的,但是又很简单,好操作,大家记得住一个或一系列的动作,才能把这个观念深深扎根在每个人心里,最后熔化在血液里面,成为一种行为的自觉。

我们知道,中国传统的文化讲究的是,一个人要爱国,必须先爱家。要爱家先得爱父母。一个人连父母亲都不爱,他说他是爱国主义者,他热爱伟大的祖国和民族,谁相信啊?因此,必须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此刻做起。如果每年都能到父母亲坟前去祭扫一下,我们的文化基因和文化遗传密码就越来越强。

我有一首小诗是写清明的:

清明雨,些些许。

细无声,轻如羽。

一丝丝,一缕缕,

都是中华感恩曲。

四,亲情与契约互补,是最不坏的选择

央视记者:我自己特别有体会,一年就只有两个节气,你会回家,一个春节,还有是清明,无论如何,你只有靠这样的节气,一大家族人才有可能在那天聚齐了去扫墓,甚至以前一个山头都是你们这个姓扫墓,你觉得对这种文化的传承,一个是宗族文化的传承,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易中天:中西文化有一个很重要的区别——中华文化的内核是群体意识,西方文化的内核是个体意识。在西方文明圈中,人与人的关系是靠契约来维系的,所以西方人会有结婚纪念日,意思是重申契约关系有效。中华文化圈里面,人与人之间靠血缘关系来维系,所以重视家族,重视血统,重视传承。吃年夜饭,就是跟在世的亲人团聚,重申血缘关系有效;清明节上坟,则是跟祖先团聚,重申血缘传承有效。

进入市场经济以后,人与人的关系将来也要靠契约,这是必然的。因为现在的人越来越独立,越来越自由,越来越有个性。当我们都作为独立的人相处的时候,只有契约才是最好的规范。完全靠血缘关系来处理人际关系已经不可能了。但是,如果你只有契约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就有可能变得冷漠。这个时候,作为一种补充,我们重申一下血缘关系有效,是可以使这种关系变得温情的。

亲情与契约互补,可能会是最不坏的选择。

五,认祖就是认身份,归宗就是找归属

央视记者:说到清明这事,我发现它跟寻根祭祖也有关系。海外的华人不管怎么样,在生命结束之前,他一定会回来一次,你怎么看待这个?

易中天:其实,认祖归宗这四个字,已经非常准确表达了他们的心愿。什么是认?身份认同。什么是归?找到归属。实际上是回答一个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结论很简单,我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我是Chinese。为什么?因为我的祖宗在中华大地,我还要回到中华大地。这就是我的身份啊!

所以,认祖就是认身份,归宗就是找归属。

央视记者:是不是可以理解,这也是我们的一种精神寄托?

易中天:每个民族都是这样的。比如犹太人,几度失去祖国,流散在世界各地,但他们有一个身份认同——上帝的选民。他就能找到自己从哪里来,知道自己到哪里去,也就能找到归属。所有民族都是这样。这是人类的共性。

正因为每个民族都有身份认同和找到归属这两个问题,也都需要有一个仪式或者是一个节日,因此清明节的习俗就慢慢传播开来。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再到朝鲜,韩国,

日本,越南。在整个大中华文化圈里面,大家都通过清明节这种仪式,实现自己的身份认同,找到自己的归属感。


相关文章

  • 清明:中国的感恩节
  • <清明>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高翥(南宋) 2008年4月4日,中国即将迎来第一个拥有三天法定假 ...查看


  • 缅怀先烈学会感恩
  • 湖北华一寄宿学校导学案系列之七年级班会 [班会过程] 一.主持人宣布班会课开始. 春天,万物复苏,盎然春意. 春天,是最令人向往的季节.,又是一个缅怀先烈的清明,无限惆怅印在心上.现在,"缅怀革命先烈,感恩幸福生活"主题 ...查看


  • 我们身边的中国与西方传统节日
  • 我们身边的中国传统节日与西方传统节日 一. 概述 (一)调查目的与意义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与时代的发展,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合作交流日益紧密.在全球化浪潮的强大影响力下,中国文化同样面临着全球化的挑战.中国的传统节日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 ...查看


  • 清明节的思政教育功效��
  • 摘要: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这一天人们通过拜祭,来表达对已故亲人的思念之情.其中包含了中国深厚的民族情感,而这里的民族情感必然会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教育学者可以通过研究清明节的历史文化来开展思想教育研究的工作. 关键词:思想教育: ...查看


  • [清明节作文]清明节是真正的感恩节
  • 清明节在以前叫做寒食节,每年的4月5日左右,家家户户都不能吃熟食,只能吃剩的饭菜,是因为在2500年前晋文公纪念介子推,而设立的节日. 以前,有一个叫重耳的人,他是国君的儿子.重耳的后妈要设她儿子为太子,于是叫人把当上太子的申生给杀了.重耳 ...查看


  • 七月半写包烧包习俗简介 1
  • 民俗--烧包谁清斋 民俗--烧包 摘自:柳暗花明的博文.原来这烧包是给阴间的亲人送钱用啊,我真没有怎么想烧包的直接目的呢,纸钱.纸钱不就是钱吗?可在我的心里总是把烧包当作一个追忆亲人的仪式,一个每年抽出几个小时,写写先人的名字,想想先人的好 ...查看


  • 清明节手抄报:让清明沐浴我们的心灵
  • 清明节不是一年中唯一的祭祀,也不是最隆重.丰盛的祭祀,但清明绝对是与逝者心灵对话最近的祭祀. 有文史学者指出,清明除了让活着的人向逝者遥寄来自尘世的哀思与温暖,同样负载着尘世间最高贵的价值与理想,如天地清明.政治清明.人心清明,等等.慎终追 ...查看


  • 清明节手抄报:清明沐浴心灵
  • 清明节不是一年中唯一的祭祀,也不是最隆重.丰盛的祭祀,但清明绝对是与逝者心灵对话最近的祭祀. 有文史学者指出,清明除了让活着的人向逝者遥寄来自尘世的哀思与温暖,同样负载着尘世间最高贵的价值与理想,如天地清明.政治清明.人心清明,等等.慎终追 ...查看


  • 国旗下讲话主持词 1
  • 清明节国旗下讲话主持词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又到了我们国旗下讲话活动的时间了,今天的演讲主题是什么呢?老师先给大家念一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同学们,刚刚老师念的诗说的是中国哪一个传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