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手机产业发展历程

中国手机发展行业概述手机研发要做什么?这个问题曾经有过不同版本的回答。 回答这个问题, 最客观的角度是要 看手机设计公司都在做什么。包括欧美、日韩、中国的手机设计公司。他们在做什么,下一 步怎么做,手机研发就是要做他们在做的事情。曾经有文章和报道讲“手机研发是包括芯片 级研发,射频基带技术研发„„软件系统开发,电路设计,结构设计„„”可是全世界没有 一家手机研发公司在这样做。主芯片、射频基带技术„„等是手机研发所涉及的技术,不是 手机研发要做的事。手机研发涉及许多独立、成熟的技术,这些技术都有独立的机构在独立 开发, 不是手机研发要做的事。 下图是国内外手机研发产业链关系和手机研发企业的活动内 容。从上图中可以下一个定义,手机研发做的是通过整合原理图设计、电路板(PCB)设计、人 机界面(MMI)设计、用户界面(UI)设计、应用软件集成、工业(ID)设计、结构设计以 及相关元器件活动,最终输出手机产品的实现方案。这是目前的现实,也是现在和未来的手 机研发模式。本书在这样的前提下阐述手机研发流程与质量管理。 当然, 手机研发的定义要基于 “什么是手机?” 这个问题的基础上成立。 那么, 什么是手机? 这个问题似乎很弱智。不过,要做手机研发,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手机,才能研发好它。或者 至少在“手机可以做什么?手机还可以实现什么?”的基础上做手机研发才能具有创新性。 而 “手机可以做什么?手机还可以实现什么?” 这个问题也应该是手机研发企业定期需要做 的大脑的体操。 1.1 手机研发的内容范围 手机研发流程管理首先要基于“手机研发做什么,手机研发是什么样的原理”的基础上。脱 离手机研发本质的流程管理会变成没有价值的管理, 甚至变成没有必要的枷锁。 下图是手机 研发的架构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手机研发的内容范围以及相关因素的关系。 这将有利于策划

手机研发流程以及管理模式。手机研发是要在上图的基础上完成,包括:概念设计,外观设计,结构设计,硬件设计,软 件设计,测试系统开发,定义生产工艺方案等内容。 l 概念设计是定义手机要符合什么样的目标市场的用户需求,要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和特点, 价格与成本是多少, 达到什么样的市场地位, 达到什么样的质量水平, 具备什么样的卖点等; l 外观设计是定义手机的外形尺寸,外观形状,颜色搭配,外观部件的材质与工艺等,也叫 工业设计; l 结构设计是完成结构部件分件,各个部件的设计,以及设计手机的装配关系; l 硬件设计包括:原理设计,电路设计,射频设计,逻辑设计设计等; l 软件设计包括:操作系统,驱动,人机界面,用户界面,以及各种应用功能模块的集成; l 测试系统开发是基于手机硬件、软件开发方案开发出一套测试系统和工装,应用于研发、 生产的符合性验证; l 手机研发方案是将以上研发和设计整合成一个实现手机产品的解决方案。 1.2 中国手机行业发展历程 手机行业的经历,是当前多数使用手机的人在过去近十年的“身边的事” 。因为手机不是一 个普通的电子产品。 使用手机的人离不开它, 没有手机的人更是向往有个手机。 手机的过去, 大家都很熟悉。 中国手机行业的变革,如下图所述,是我们讨论手机研发行业发展历程的背景。 相关内容我们将在 1.3 节(中国手机研发行业发展历程)中讲解。

注解: 在这里回顾中国手机行业和手机研发行业的发展历程, 不是要分析行业问题。 而是通过对行 业的回顾, 简单回顾一下研发流程和质量管理的相关背景。 任何一种企业内部管理的课题都 与企业所处的行业环境和背景相关。 伴随着手机行业和研发行业的变化, 研发流程管理和质 量管理也在变化。 在未来, 研发流程管理和质量管理即将为企业的转型和变革发挥重要的作 用。 1.3 中国手机研发行业发展历程 对中国手机研发行业的发展阶段做如下定义: 第一阶段:1998 年到 2002 年——萌芽期,跟国外买方案,有就好 第二阶段:2003 年到 2005 年——手机市场增量,手机研发井喷 第三阶段:2006 年到 2008 年——满城尽是山寨机,几家欢乐几家愁 第四阶段:2009 年到 2010 年——3G 来了„„ 第五阶段:2011 年到 2013 年——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更精彩 第六阶段:2014 年到 20??年——现在还不知道,到时候再告诉你 第一阶段:1998 年到 2002 年——萌芽期,跟国外买方案,有就好 1998 年中国有了第一款国产手机到 2002 年为止的一段时间, 国产手机几乎都是从国外买方 案。比如从韩国的研发公司买设计方案,在国内生产。2002 年时在中国能够输出手机研发 方案的研发公司主要有两家。 一家中电赛龙 (CECW)另一家是德信无线 , (那时叫国电未来) 。 当时中电赛龙和德信无线顺利发展起来的原因是除了当时中国手机市场需求迅猛增长外, 他 们解决了国产手机厂家较头痛的问题。 那就是当时跟韩国买的研发方案量产化过程很慢。 供

应商开发、测试系统搭建、生产工艺参数设定等问题不像现在这样成熟。此时国内的研发企 业在配合与服务方面,给国产手机厂家提供了很大的支持。只要采用这两家的研发方案,很 快可以进入量产。这两家除了提供研发方案外,还提供了“可生产性” 。 在这个阶段研发企业的重点是把手机研发出来, 并赶紧交付给着急等待的客 户。而研发流程和质量管理,还处在摸索阶段。在这段时间,研发的定义及 流程管理、在不同阶段的评审和控制点、质量标准、测试方法等都没有形成 系统(性) 。这时候的研发流程和质量管理基本上,要么依靠几名研发企业 内部的专家,要么参考和借鉴国外研发企业的一些做法。 第二阶段:2003 年到 2005 年——手机市场增量,手机研发井喷 在 2003 年到 2005 年手机市场的迅速增长,给手机设计行业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这段 时间,有许多手机研发公司发展起来。如中电赛龙、德信无线、经纬、九鼎、龙旗、禹华、 毅仁(e28) 、希姆通(SIMCOM) 、闻泰、飞图等。其中德信无线在 2003 年到 2005 年迅速 发展,变成了中国最大的手机研发公司。于 2005 年 5 月在美国纳斯达克(NASDAQ)上市。 其客户囊括了多数国产品牌厂家外,还有日本、欧美的国际客户。曾经最高峰时一个月上市 的手机有 69 款。2005 年收入超过了 9000 万美元(德信官网信息) 。最多时,人数超过 2800 人,90%以上都是研发人员。德信无线的成功除了行业背景和经营层面的因素外,还有个很 重要的因素是与日本客户的合作促进了德信无线研发体系和质量体系的完善。 这给德信无线 带来了更多的国际客户。与日本客户的合作让德信无线的工程师们很“痛苦” ,但是快速提 升了研发流程管理和质量管理。 在这段时间, 德信无线的工程师们经历了各种类型的项目研 发,碰到了各式各样的问题,从分析、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了丰富的经验和严格的训 练。 在那段时间,不断有新的功能和概念,能够拉动市场需求。比如 TFT 彩屏、64 和弦、摄像 镜头、MP3/MP4 播放、手写输入(触摸屏) 、蓝牙等等。每次新功能的采用都能在市场上得 到回应。尤其是年轻人,争先尝试新产品。甚至一些年轻人攒几个月的工资买一台“得意” 的手机,然后在论坛里写道“4000 大洋啊,我半年的积蓄„„”看得出买到了自己喜欢的 产品,从而体验到的兴奋和快乐。 当时国产手机厂家和一些国际品牌厂家不是没有研发部门, 只是自己的研发能力不能满足产 品推广的市场计划。 自己的研发效率也没有研发公司高。 另外一个原因是国内部分研发企业 的研发范围和技术储备很全,产品线覆盖以下制式和全球运营商的需求: Operators GSM/GPRS/EDGE CDMA1X EVDO WCDMA HSDPA 中国移动 中国联通 NTT DoCoMo T-Mobile TIM O2 VIVO Hutchison Orange Cingular Vodafone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Vodafone KK Sprint SKT KTF KDDI TATA Sfone Hutch Movistar/Movinet Iusacell Telefonica French Telecom Verizon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YYY YY2005 年开始手机厂家价格战慢慢升温,同时库存危机也越来越突出。2005 年后国产手机品 牌厂家利润快速减少。慢慢的发现各个厂家的库存多了起来,感觉到资金周转压力在加剧。 品牌厂家夹在市场和供应商之间, 发展似乎很不协调。 当在产业链上某个环节的企业不能因 手机市场需求增长而得到该得到的回报时,这必然会导致产业链的断裂。 2005 年,台湾联发科公司的手机解决方案(MTK 方案)登陆中国大陆手机研发市场。MTK 高度集成的方案引起了国产手机厂家和中小型手机研发企业的兴趣。 还有原来没有能力做手 机研发,但是一直被手机研发行业丰厚的利润吸引着的人们。基于 MTK 方案,手机研发变 得简单了:画个板子、设计 UI、设计外形就是一个手机了。手机再也不是有着诸多高额技 术转让费(Licence)门槛,同时需要庞大的技术研发队伍才能做的“高科技”产品了。 变化总是伴随着商机。上海的几家大型研发企业把握了这个商机,创出 PCBA(手机主板) 的模式,产品几乎是供不应求。一些新的品牌厂家也没有错过这个机会,在低端市场慢慢的 创出了自己的品牌。其他的国产品牌厂家也纷纷采用 MTK 方案。同时如雨后春笋般的诞生 了许多手机研发公司。拉开了 2006 年到 2008 年的空前激烈的竞争。 2005 年东信集团的几名年轻人看到了市场机会。开始研发适用于 MTK 平台的应用软件。符 合了 MTK 手机需要通过个性化的应用软件来实现产品(手机)差异化和卖点的需求。 在 2003 年到 2004 年期间, 手机研发的项目快速增长, 研发流程和质量管理 通过不断的实践、讨论,2005 年时逐渐变得成熟。在这段时间研发项目多, 研发问题、 质量问题也多。 这恰好促进了研发企业流程和质量管理的完善和 成熟。 在这段时间, 国内研发企业的流程管理和质量管理超过国产品牌厂家的标准 和要求,达到了能够满足日本、 欧美的国际品牌客户严格的流程和质量的标 准(水平) 。研发的 2.5G 和 3G 手机在日本、欧洲上市。而且市场反应很好, 质量问题和投诉很少。 第三阶段:2006 年到 2008 年——满城尽是山寨机,几家欢乐几家愁 随着手机牌照政策的松动,2006 年的时候有资格的手机厂家增加到了 78 家。市场上手机品 种空前的多。上海、深圳的手机研发规模超过了北京。这时 PCBA(手机主板)和 ODM(委 托设计加委托加工)模式变成了手机研发公司的主要盈利模式。 在 2006 年前,手机研发企业的盈利模式为收 NRE(Non-Recurring Engineering 即研发费)或

NRE + Royalty.(产品提成费) 。一款手机的 NRE(研发费)从几百万人民币到几千万美元不 等。而 Royalty(提成费)一般为每台收几十元人民币。这样在一款手机的研发上,手机研 发企业可以获利几百万到几千万人民币。 其中, 利润较高的是一些研发公司给国际客户研发 的项目,有些项目的研发费达到几千万美元。 2006 年开始,上海的几家大型手机研发企业采用的 PCBA(手机主板)和 ODM(委托设计 加委托加工) 模式几乎完全取代了中国手机研发行业原来的 NRE + Royalty 研发费+提成费) ( 模式。这是因为 2005 年、2006 年,在国产品牌手机迅速下滑的背景下,手机厂家库存压力 演变成现金周转压力。 各厂家为了降低风险和现金周转压力, 希望手机研发企业直接提供整 机。而新进入手机领域的商家,没有研发、没有工厂,更希望手机研发企业(这些能够摆平 手机技术的公司)直接提供整机。因为,手机研发技术方案对他们没有什么用。即使有了好 的研发方案,自己也无法将它产品化。尤其是海外新兴市场的客户(比如印度、俄罗斯、巴 西、非洲、中东等) ,更是希望直接提供整机。对他们而言手机研发方案同样是一点用都没 有。因为也是没有工厂,没有供应商,没有制造技术,没有这方面的人才。所以希望有人能 够直接提供整机。于是因为市场需求,手机研发企业的盈利模式向提供手机 PCBA(主板) 和卖整机的 ODM 模式转变。 于是,手机研发企业变成了“手机研发工厂” ,研发(智慧)利润向“制造” (体力)利润转 移。这或许是市场需求使然。虽然这种模式走向了利润越来越薄的一条路。 随着 2007 年、2008 年的演变,付 NRE(研发费)的客户越来越少。PCBA(手机主板) 、卖 整机的 ODM 模式变成了手机研发行业主要的商业模式。到目前为止能够有能力收 NRE(研 发费)的手机研发公司只有六、七家公司。他们在给欧美和日本厂商做研发。 随着知道的和不知道的各种品牌的手机越来越多、 手机价格越来越便宜, 山寨市场形成规模 的时候,国有品牌手机和国际品牌手机的份额均受到了影响。日系手机厂家陆续退出中国 2.5G 市场。这对国内为日本企业做研发的企业来讲,影响是巨大的。导致一些较大的研发 公司迅速变小。不时传来某某公司又裁员了的消息。 不过从另一个层面看,这也对行业有着良性的一面。有些较大型的研发公司变小了。但是减 少的人员还是在手机行业服务。 (她) 他 们或许开公司或许打工, 仍然活跃在中国手机行业。 而当时较大型的研发企业的技术覆盖了 Skyworks, Philips, TI, WCDMA, UMTS, HSDPA, CDMA1x, CDMA2000, EVDO, TD-SCDMA, WCE, Windows Mobile 等平台和系统。工程师经历了各式各样 的研发项目,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和项目经验。最关键是这些人都是打过硬仗的。所以在 行业内这些人很受欢迎。 2006 年到 2008 年,天宇、金利、闻泰、港利通、OPPO、步步高等公司缺迅速发展起来了。 希姆通(SIMCOM) 、龙旗等公司也有进一步的发展。他们的增长不只是因为采用了 MTK 方 案(事实上他们不止采用 MTK 方案) ,而是他们符合了下游厂家的需求和市场需求。用“天 时地利人和”的要素看的话, “天时”方面看手机需求还在增长; “地利”方面他们很善于满 足本土化市场需求; “人和”方面这些企业的老板处理“人和”的问题是较成功的。 随着市场和产业链的变化, 尤其是手机销售渠道的变化, 行业新增了许多业者。 行业对手机、 消费者对手机的 “认识” 也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 有一次与一位手机研发企业的老板聊天时, 他讲在我们的市场区间内,下游的需求是拿到很简单就可以装成一个手机的 PCBA(主板) 。 市场的需求不是需要“1.5m 跌落手机无异常” “8~12K 伏静电无异常” “通过加速寿命 3 年 以上的测试” “EMC, SAR 符合标准” “间隙小于 0.2mm” “LCD 不能进灰尘„”等质量。而是 需要便宜、外观新颖、大屏幕、大字体、大按键、高音量、多喇叭、有 QQ „„ 2006 年后,渠道开始发挥“威力”了。谁有渠道谁就有生存和壮大的本钱。在 2006 年到 2008 年期间增长的企业都是因为拥有客户和渠道。没有能增长的企业是因为失去了客户,

没有能把握渠道。而不是技术和创新因素。渐渐地大家感觉到技术越来越不值钱了,值钱的 是商业模式和渠道。这在 2008 年到 2009 年较为明显。这也是市场转型期的一个过度阶段 吧。 同时因市场细分, 逐渐形成了北京的研发企业做偏技术的研发, 上海的研发企业偏 PCBA (开 发主板) ,深圳的研发企业偏结构设计和整机组装的格局。这是一个有趣的细分,没有任何 外力的调控和影响下完全自然形成的格局。 是完全由市场自己分割出来的细分格局。 其中的 主要缘由是供应链关系和市场渠道。 在手机零部件方面,因为山寨机和类山寨机销量的增加,零部件行业也发生了许多变化。比 如,结构件供应商也增加了很多,有的做品牌客户,有的专做“三码五码”。从行业的整体上 看,把 2009 年与 2005 年对比的话,零部件行业的管理能力、质量意识都有大幅度下降(除 了个别较沉稳的厂家外) 。若不是因为有设备的成熟、材料的成熟作为弥补的话,手机行业 的演进或许不会有这么快。 2006 后市场上出现了“山寨机” 。那时不叫山寨,叫“黑手机”或“水货” 。 山寨,是一个多义词。我曾用几个月的业余时间去解读了它(包括去深圳调研) 。也写了些 关于“什么是山寨?”之类的文章跟一些朋友交流。山寨,很难用简短的语言来说明它。不 管人们如何评价山寨,山寨现象总是按自己的规律发展。山寨,不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 无路可走” ,也不是“你的地盘我做主” 。山寨有自己的生存方式。在手机行业里,有不少企 业在做山寨、类山寨的产品。不过,山寨应该是个过度阶段。从行业和环境上看是个必然的 过程。明天的山寨不会像今天的山寨。明天的山寨未必还叫山寨。 什么是山寨?所谓的山寨是对“主流”保持的游戏规则和体制产生负面影响(甚至是颠覆性 的影响)时,由“主流”称这些体制或行为叫山寨。因为是“主流”提出来的,再加上一些 媒体的作用,老百姓也慢慢认为这些就是山寨。山寨,言外之意似乎有“不是真的”一意。 这关键是因为对“主流”有不爽的影响。否则为什么叫一些小的手机公司叫山寨厂家,而不 把一些小的手机软件公司叫山寨?它们在规模、管理水平、人员能力、运作模式方面都差不 多。是因为后者对“主流”没有什么影响。所以没有人排斥它们。山寨在没有扶持、没有政 策优惠的前提下(其实是在完全野生的环境下) ,凭自己的努力在打拼、存活。山寨厂家们 不浪费纳税人的钱,不浪费股民的钱,完全凭自己的努力在创造、成长。山寨的产生本来就 是在市场环境缺少公平、公正、公开的条件下的“生存反应” 。所以有个朋友颇有寓意地讲 “一帮农民打到城里来,然后把城门关上,不让另外一帮农民进来。于是有些农民偷偷地进 来,城里的农民就说他们是山寨” 。 或许《2009 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年 12 月出版)代表 政府对山寨的“态度” 。书中在第 279 页是这样描述的: “山寨机”的出现从另一个方面验证了黑格尔“凡存在的都是合理的”的名言。因为这种制 造粗鄙的产品之所以大量出现甚至走出国门,是因为“山寨机”迎合了相当一批低收入消费 者的 “价格是购买的第一要素” 和崇尚名牌的消费心态„„山寨机显然不是健康市场的主流, 但如何引导, 如何发挥其中部分可贵的 “创造性” 打破高端市场的价格垄断, 值得深入思考。 值得注意的是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些中国制造的产品,颇具“山寨机”的某些特点,因此, 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保持“山寨机”颇具创意、反应快速的优点,才能真正走出“山寨机” 的怪圈,创造属于自己的品牌。 当然,山寨市场在缺乏规范和自律的情况下也有很多问题。比如:部分山寨厂商在他们“过 渡期”的一些“高仿”手机和低质量产品、IMEI 问题(IMEI 是 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每个手机都有一个唯一的 IMEI 号,是手机通过产品强制认 证 后 才 能 获 得 的 。 2008 年 7 月 , 巴 基 斯 坦 电 信 管 理 局 根 据 客 户 要 求 停 用 了 IMEI[**************] 号码, 结果造成数百名购买中国手机的用户通信中断。 调查结果显示, 通信中断的原因在于用户使用的多部山寨手机共用一个 IMEI 号) 。 人类的学习是从模仿和抄写(是抄写不是抄袭)开始的。人类正是因为模仿、抄写才具有了 超凡的学习和创造能力。在企业经营管理领域,在市场竞争中,在产品设计和商业模式上, 模仿是很普遍的。但是,模仿不同于抄袭。创造性的模仿也是一种创造。抄袭是侵犯他人知 识产权,不管是山寨还是主流都不应该碰的领域。模仿和抄袭的界限是“不要让大家一眼就 误认为你的产品是另外一个品牌的或另外一个人的产品” 。所以,模仿而不抄袭的界限应该 是“真正山寨”的底线。 山寨,在多数人印象中是贬义词。我本人起初也是非常反感山寨概念。因为近二十年的工作 经历,不是在日本公司就是在较正规一点的大公司。2008 年开始从事管理咨询工作后,我 开始从另一个视角看“主流”和“山寨” 。不管“主流”如何排斥山寨,不管不了解详情的 老百姓怎么样评价山寨,山寨在按自己的模式存在着,发展着。也在悄悄地影响着产业链。 跳出“主流”从“旁观者”视角去看的时候,我开始慢慢否定和纠正自己以往对“山寨”的 看法。 我发现了 “山寨” 背后的许多其他含义: 把握用户需求, 把握机会, 积极探索, 顽强, 叛逆,务实,自力更生,不浪费别人的资源,不迷信科学,不腐败,不依靠垄断政策,在完 全市场化的环境里自由竞争„„ 这不是在为山寨辩解, 更不是在鼓吹山寨概念。 作为一名管理咨询师, 是习惯从研究的角度, 客观的立场看问题的。不管怎么样,山寨是个需要关注和研究的领域, 。 在 2007 年到 2008 年的另一个趋势是手机增值业务稳定增长。游戏、图铃、音乐下载消费 持续增长。2008 年通过中国移动下载的音乐销售额超过了传统唱片行业的销售额。SP(移 动增值业务经营商)互联网运营商业绩都在快速增长。 、 这些都是直接面对手机用户的业务, 而一笔消费从 2 元至 6 元为主,不受金融危机影响。更不受手机行业竞争激烈的影响。2008 年,手机上网的网民达到 1.2 亿人。移动增值业务、移动互联网迎来了春天。 2006 年到 2008 年这段时间,手机研发企业的业务模式发生了变化。对流程 管理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国际客户和品牌厂家的业务减少, 新增了许多低 端市场的客户。手机研发企业不得不更加注重“速度” ,以便满足下游客户 的需求。而下游客户(组装为主的企业或经销商)对研发流程没有要求,对 质量的要求也比以往品牌厂家要低。 导致研发企业在研发流程和质量管理上 发生了些“变化” 。从管理的过程和实际结果上“松动”不少。对于多数国 内本土企业(手机厂家和手机研发企业)而言,这个“松动”打开了低端市 场,让出了中高端市场。 质量的松动作用于品牌现象的淡化, 品牌影响的弱化降低产品的竞争力,导 致利润的减少。利润减少了,创新、提升流程管理和质量就缺乏动力。 持续的低价竞争和产品类同化, 持续的质量松动快触底了。优化研发流程与 提升产品质量迫在眉睫。 第四阶段:2009 年到 2010 年—— 3G 来了„„ 经过 2006 年到 2008 年中国手机行业“完全自由的”市场化洗礼后,并没有“洗”出个在 一段时间内相对固定的格局。 也就是说市场这个 “大洗衣机” 还没有完成任务, 还在滚动中。

下一轮的洗礼,还是由市场按自己的程序来“优胜劣汰” 。 2009 年第二季度,手机研发企业还唱着“几家欢乐几家愁” 。唱“几家欢乐”的厂家是要么 是为国际品牌做设计和生产的厂家, 要么是有订制化大单或有一定品牌影响的厂家。 “几 在唱 家愁”的是利润压力大的企业。比如受到上游物料短缺影响大的企业。本来利润空间有限, 上游物料涨价时他们只能牺牲利润,甚至有些厂家只能是“平进平出” 。不这样还不行,因 为原来的订单价格不能变是一个原因外,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如果不能按原来的价格 (即渠道认可的价格水平)出货的话,原来辛辛苦苦打下的“渠道”和“客户”会跑去跟别 人合作。因为别人肯定也会“平进平出”的。这样一来就会失去“渠道”和“客户” 。 中国手机行业对国际品牌厂家的影响和对全球手机市场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再加上金融危机 的影响,国际品牌厂家也在转变。一些国际品牌厂家的研发和生产加快向中国转移的步伐, 同时有些厂家的业务向移动增值业务、移动互联网转型。到了 2009 年手机在“外观”上的 变化很明显。以前对外观方面的“新意”不是很热衷国际品牌厂家在外观方面的文章越来越 明显。开始采用更多的艳丽色彩的外壳方案,如炫彩、渐变色、玻璃镜片,以及更多的金属 彩色氧化或彩色电镀的外观件。 2009 年 3G 来了„„不过 2009 年 3G 的步伐会缓慢些。到年底时,或许 3G 手机慢慢上量。 在 3G 逐渐普及时,有不少厂家还不能跨越美国高通高额的技术许可费的门槛。不过,对这 些厂家而言,不是没有出路了。大家可以跟希姆通(SIMCOM) 、龙旗、德信无线买 3G 模块 或 3G 的 PCBA(主板) 。同时 MTK 也能“摆平”与高通的谈判,向国内市场提供 3G 的 MTK 方案。 2009 年,国家的一些政策(比如行业振兴计划,政企信息化等)在催生行业用户市场。比 如: 公安部门需要警务通手机, 还有疾病预防控制系统、 城管、 工商、 税务等部门都需要 “信 息化武装” 。这会有利于智能手机的发展。 手机行业继续按“自己的”“市场化的”游戏规则演进。有时候也会“悄悄的”产生“一股 、 力量”改变原来演进的轨迹。在 2009 年到 2011 年间,这股对行业有良性影响的力量或许 是京芯移动。京芯移动收购了 Freescale(Freescale Semiconductor HoldingsI Ltd.,飞思卡尔半 导体)的 3G 移动业务(美国 200 人,印度 200 人) 。他们打算给中国和海外市场提供 3G 手 机芯片解决方案。这个解决方案是芯片、模块、PCBA(主板)等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对 手机研发行业而言多了一个技术平台的选择。另外一股力量或许是华为的 K3 平台。华为的 K3 平台是“低成本的娱乐智能手机平台” 。K3 延续了手机行业一贯的“精神” :用价格低廉 满足消费者需求。K3 追求“三五个人做智能手机,三两个月完成,高性价比,低投入,低 功耗,高集成度„„” 。K3 从 2006 年开始研发,目前已经开始量产。 2009 年利润压力继续持续,许多企业渐渐意识到“实力”与“品牌”的“重要性” 。也有不 少企业重新开始思考质量问题。因为品牌需要在持续的“好质量”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而有 了品牌、有了持续的好质量,企业就能提高利润。 2009 年 3G 来了。手机研发企业迎来了新一轮的可创新的机会。创新有机会 提升利润空间了,让企业的发展更健康更稳定。 2009 年到 2010 年,对研发企业而言,除了把握 3G 的商机外更重要的是提 高资源效率,提高自身实力。而研发流程的优化和质量的提升是增强自身实 力的重要途径。 第五阶段:2011 年到 2013 年——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更精彩

到 2011 年后,手机,这个终端产品的创新或许与移动互联网密不可分。因为移动互联网增 值业务基于 3G 网络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在 3G 运营方面,中国作为巨大的消费市场,用 户个性化需求更加丰富而多样。更具有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条件。 目前移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如下图: 用手机作为与无线网络接入和交互的终端, 以无线网络 (GPRS,WiFi 等)作为网路,运营商提供“SIM 卡”和“运营平台” ,SP(增值业务经营商) 和移动互联网集成商提供“网页” (入口)并组织“内容” ,CP(内容提供商)和互联网公司 提供“内容” ,手机(厂家)提供“兼容性”和“内置入口”„„这样的一个“系统”向手 机用户提供移动互联网服务。 手机用户通过手机访问无线网络, 在无线互联网上进行消费 (下 载音乐、游戏、图片,订阅信息等等) ,用户通过短信通道向运营商付费,然后从运营商一 层层分到其他的系统内的厂家。这个模式是围绕着“收费通道”而形成的。这与传统互联网 的免费模式不同。传统互联网免费是因为从终端(PC)处很难收费,收费 2 元和收费 100 元一样不便捷。因为 PC 里没有 SIM 卡。而手机有 SIM 卡,SIM 卡是运营商提供的,与身份 证有联系,运营商有个成熟的营帐系统在管理。手机可以发短信的方式实现便捷的付费。因 此手机上的内容体验即使比 PC 差,但可以实现用户便捷地付费。这是传统互联网无法做到 的事情。 在这个模式中 SP(增值业务经营商) 、运营平台和内容集成商、互联网运营商的移动业务部 门等机构,通过运营商或手机厂家得到用户“入口” ,入口进去后是运营“商城” ,里面有音 乐、游戏、图铃、视频、应用等各种服务。通过用户的下载、注册和使用发生费用。 就在 2008 年,从中国移动的公开数据显示,通过手机下载音乐的收入超过了传统唱片业的 销售额。从 2008 年的数据上看,手机网民大约达到了 1.2 亿人,而且还在不断的增长。在 2009 年,SP(增值业务经营商)和内容集成商的收入还在持续增长。2009 年中国移动会推 广其 MM 系统(Mobile Market) 。采用一些开放性思路,开始与社会资源合作。行业的变化 总是一点一点“缓慢”地进行。正因为变化是缓慢的,有时候看不出一些变化的“起点”在 哪里, “终点”又在哪里。 2009 年移动互联网的门在慢慢的开启。2011 年后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 互联网市场是手机研发企业不能忽视的领域。 移动互联网时代需要更多的个 性化的应用与服务, 这些是依靠手机这个终端来实现的。 手机研发迎来了创 新的机会。 第六阶段:2014 年到 20??年——现在还不知道,到时候再告诉你 2014 年以后的事,现在还不知道,到时候再告诉你。 应该是“手机依然精彩”吧。因为做手机的人不甘寂寞。因为做手机的人有梦。 或许,经常用“手机可以做什么?手机还可以实现什么?”这个问题作为大脑的体操的话, 不管到什么时候都是“手机依然精彩” 。 1.4 中国手机研发行业的问题 中国手机研发企业的问题, 在不同的手机厂家问题自然是不同的。 就手机研发行业的分工而 言,有部分企业在做完整的研发,有部分在做主板开发(PCBA) ,多数的企业在做外形设计 与组装业务。不管是哪一种类型的企业,目前普遍的大问题是利润压力。在与手机厂家接触 时会感觉到还有成本压力。其实成本不是压力,因为行业成本已经低到接近底线了。各厂家 在成本方面几乎在同一个水平线上,真实的压力是利润压力。这是个综合性的问题。不同厂

家表象背后的根本问题是各厂家对行业的预期和行业本身的问题。不敢说这个预期有什么偏差,但是这个预期却在影响“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要变成什么”的决策。而行业的问题更为严重。行业的问题理论上需要有关部门的政策引导和规划,但实际上只能依靠一个“无形的手”来做调整。而这只“无形的手”的主人是市场。这个市场是如下图:

这是个复杂的系统。在这个系统里:

l 上游芯片、技术提供者的新技术研发的缓慢,导致手机研发企业缺少能够拉动市场需求的创新概念;

l 手机研发企业本身的可创新空间里缺乏创新力,产品缺乏“卖点”和产品类同化逐渐加剧。目前主要的“创新”是在依靠零部件供应商提供的“新材料”“新工艺”,多数是在外观上。而软件、应用上也是几乎完全依靠第三方软件(公司)。第三方软件公司又得不到应得的回报而缺乏创新动力;

l 下游制造商与其他中国制造业一样,面临“制造业危机”;品牌运营商的品牌知名度起起落落,品牌诚信度遭到市场质疑。其压力自然传到手机研发企业;

l 销售渠道的威力不断凸显,渠道的发言权越来越大,品牌厂家逐渐变弱;

l 在制造商面临“制造业危机”,品牌遭市场质疑,品牌厂家在渠道面前越来越失去发言权时,理论上研发有了机会。研发可以发挥创新的力量来“拯救”这个局面。可是实际上,品牌制造商越是品牌诚信度降低了他们就越依靠降价,越降价越减小创新投入,创新投入越少越缺乏有竞争力的产品。如此恶性循环。正在走中国彩电行业和微波炉行业曾经走过的老路。这令人想起1969年在日本箱根的一个研究课题(国际第一次“现代化”学术研讨会于1969年在日本箱根召开。当时我的一个老师代表中国参加了这个会。在这个会上有个课题是讨论“发展中国家是不是一定要走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路?落后国家是不是一定会走发展中国家曾经走过的路?”经过一番论证得出结论“是”)。

l 在产业链中,研发企业显得更弱小。原因是研发企业从2004年开始将自己定义成了“研发工厂”。用制造的概念经营研发企业,或把制造业务加在原有研发业务上一同经营。这没有什么不对。不过慢慢真的变成了一个“工厂”

。利润也从研发利润(智慧的回报)变成了

制造利润(体力劳动的回报)。当2007年开始中国制造业出现问题时,研发工厂们也是其中一个构成,面临一样的制造业危机;

l 研发企业变成了研发工厂,慢慢地生产制造变成了主角,研发变成配角后,在研发工厂里说话的不是研发、技术、创新,而是资金。进一步导致研发企业创新力的下降;

l 在产品质量方面,不少厂家(研发企业和手机品牌厂家)没有认为质量的提升是紧急又重要的事情。可是与经销商、渠道商、卖场人士交流时发现,他们认为质量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前(2005年到2007年)他们的迫切问题是能够找到可买的产品,现在产品容易找到了,可是质量却令人担心。

中国的手机研发行业努力地与时间赛跑,快速、高效地走完了一轮生命周期。变成了工厂,加入到制造业危机中,接受着中国制造业问题、品牌问题的打击。中国手机研发行业想再重振雄风的话,或许在“研发工厂”和“研发中心”之间寻找一个最佳点。

中国手机发展行业概述手机研发要做什么?这个问题曾经有过不同版本的回答。 回答这个问题, 最客观的角度是要 看手机设计公司都在做什么。包括欧美、日韩、中国的手机设计公司。他们在做什么,下一 步怎么做,手机研发就是要做他们在做的事情。曾经有文章和报道讲“手机研发是包括芯片 级研发,射频基带技术研发„„软件系统开发,电路设计,结构设计„„”可是全世界没有 一家手机研发公司在这样做。主芯片、射频基带技术„„等是手机研发所涉及的技术,不是 手机研发要做的事。手机研发涉及许多独立、成熟的技术,这些技术都有独立的机构在独立 开发, 不是手机研发要做的事。 下图是国内外手机研发产业链关系和手机研发企业的活动内 容。从上图中可以下一个定义,手机研发做的是通过整合原理图设计、电路板(PCB)设计、人 机界面(MMI)设计、用户界面(UI)设计、应用软件集成、工业(ID)设计、结构设计以 及相关元器件活动,最终输出手机产品的实现方案。这是目前的现实,也是现在和未来的手 机研发模式。本书在这样的前提下阐述手机研发流程与质量管理。 当然, 手机研发的定义要基于 “什么是手机?” 这个问题的基础上成立。 那么, 什么是手机? 这个问题似乎很弱智。不过,要做手机研发,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手机,才能研发好它。或者 至少在“手机可以做什么?手机还可以实现什么?”的基础上做手机研发才能具有创新性。 而 “手机可以做什么?手机还可以实现什么?” 这个问题也应该是手机研发企业定期需要做 的大脑的体操。 1.1 手机研发的内容范围 手机研发流程管理首先要基于“手机研发做什么,手机研发是什么样的原理”的基础上。脱 离手机研发本质的流程管理会变成没有价值的管理, 甚至变成没有必要的枷锁。 下图是手机 研发的架构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手机研发的内容范围以及相关因素的关系。 这将有利于策划

手机研发流程以及管理模式。手机研发是要在上图的基础上完成,包括:概念设计,外观设计,结构设计,硬件设计,软 件设计,测试系统开发,定义生产工艺方案等内容。 l 概念设计是定义手机要符合什么样的目标市场的用户需求,要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和特点, 价格与成本是多少, 达到什么样的市场地位, 达到什么样的质量水平, 具备什么样的卖点等; l 外观设计是定义手机的外形尺寸,外观形状,颜色搭配,外观部件的材质与工艺等,也叫 工业设计; l 结构设计是完成结构部件分件,各个部件的设计,以及设计手机的装配关系; l 硬件设计包括:原理设计,电路设计,射频设计,逻辑设计设计等; l 软件设计包括:操作系统,驱动,人机界面,用户界面,以及各种应用功能模块的集成; l 测试系统开发是基于手机硬件、软件开发方案开发出一套测试系统和工装,应用于研发、 生产的符合性验证; l 手机研发方案是将以上研发和设计整合成一个实现手机产品的解决方案。 1.2 中国手机行业发展历程 手机行业的经历,是当前多数使用手机的人在过去近十年的“身边的事” 。因为手机不是一 个普通的电子产品。 使用手机的人离不开它, 没有手机的人更是向往有个手机。 手机的过去, 大家都很熟悉。 中国手机行业的变革,如下图所述,是我们讨论手机研发行业发展历程的背景。 相关内容我们将在 1.3 节(中国手机研发行业发展历程)中讲解。

注解: 在这里回顾中国手机行业和手机研发行业的发展历程, 不是要分析行业问题。 而是通过对行 业的回顾, 简单回顾一下研发流程和质量管理的相关背景。 任何一种企业内部管理的课题都 与企业所处的行业环境和背景相关。 伴随着手机行业和研发行业的变化, 研发流程管理和质 量管理也在变化。 在未来, 研发流程管理和质量管理即将为企业的转型和变革发挥重要的作 用。 1.3 中国手机研发行业发展历程 对中国手机研发行业的发展阶段做如下定义: 第一阶段:1998 年到 2002 年——萌芽期,跟国外买方案,有就好 第二阶段:2003 年到 2005 年——手机市场增量,手机研发井喷 第三阶段:2006 年到 2008 年——满城尽是山寨机,几家欢乐几家愁 第四阶段:2009 年到 2010 年——3G 来了„„ 第五阶段:2011 年到 2013 年——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更精彩 第六阶段:2014 年到 20??年——现在还不知道,到时候再告诉你 第一阶段:1998 年到 2002 年——萌芽期,跟国外买方案,有就好 1998 年中国有了第一款国产手机到 2002 年为止的一段时间, 国产手机几乎都是从国外买方 案。比如从韩国的研发公司买设计方案,在国内生产。2002 年时在中国能够输出手机研发 方案的研发公司主要有两家。 一家中电赛龙 (CECW)另一家是德信无线 , (那时叫国电未来) 。 当时中电赛龙和德信无线顺利发展起来的原因是除了当时中国手机市场需求迅猛增长外, 他 们解决了国产手机厂家较头痛的问题。 那就是当时跟韩国买的研发方案量产化过程很慢。 供

应商开发、测试系统搭建、生产工艺参数设定等问题不像现在这样成熟。此时国内的研发企 业在配合与服务方面,给国产手机厂家提供了很大的支持。只要采用这两家的研发方案,很 快可以进入量产。这两家除了提供研发方案外,还提供了“可生产性” 。 在这个阶段研发企业的重点是把手机研发出来, 并赶紧交付给着急等待的客 户。而研发流程和质量管理,还处在摸索阶段。在这段时间,研发的定义及 流程管理、在不同阶段的评审和控制点、质量标准、测试方法等都没有形成 系统(性) 。这时候的研发流程和质量管理基本上,要么依靠几名研发企业 内部的专家,要么参考和借鉴国外研发企业的一些做法。 第二阶段:2003 年到 2005 年——手机市场增量,手机研发井喷 在 2003 年到 2005 年手机市场的迅速增长,给手机设计行业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这段 时间,有许多手机研发公司发展起来。如中电赛龙、德信无线、经纬、九鼎、龙旗、禹华、 毅仁(e28) 、希姆通(SIMCOM) 、闻泰、飞图等。其中德信无线在 2003 年到 2005 年迅速 发展,变成了中国最大的手机研发公司。于 2005 年 5 月在美国纳斯达克(NASDAQ)上市。 其客户囊括了多数国产品牌厂家外,还有日本、欧美的国际客户。曾经最高峰时一个月上市 的手机有 69 款。2005 年收入超过了 9000 万美元(德信官网信息) 。最多时,人数超过 2800 人,90%以上都是研发人员。德信无线的成功除了行业背景和经营层面的因素外,还有个很 重要的因素是与日本客户的合作促进了德信无线研发体系和质量体系的完善。 这给德信无线 带来了更多的国际客户。与日本客户的合作让德信无线的工程师们很“痛苦” ,但是快速提 升了研发流程管理和质量管理。 在这段时间, 德信无线的工程师们经历了各种类型的项目研 发,碰到了各式各样的问题,从分析、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了丰富的经验和严格的训 练。 在那段时间,不断有新的功能和概念,能够拉动市场需求。比如 TFT 彩屏、64 和弦、摄像 镜头、MP3/MP4 播放、手写输入(触摸屏) 、蓝牙等等。每次新功能的采用都能在市场上得 到回应。尤其是年轻人,争先尝试新产品。甚至一些年轻人攒几个月的工资买一台“得意” 的手机,然后在论坛里写道“4000 大洋啊,我半年的积蓄„„”看得出买到了自己喜欢的 产品,从而体验到的兴奋和快乐。 当时国产手机厂家和一些国际品牌厂家不是没有研发部门, 只是自己的研发能力不能满足产 品推广的市场计划。 自己的研发效率也没有研发公司高。 另外一个原因是国内部分研发企业 的研发范围和技术储备很全,产品线覆盖以下制式和全球运营商的需求: Operators GSM/GPRS/EDGE CDMA1X EVDO WCDMA HSDPA 中国移动 中国联通 NTT DoCoMo T-Mobile TIM O2 VIVO Hutchison Orange Cingular Vodafone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Vodafone KK Sprint SKT KTF KDDI TATA Sfone Hutch Movistar/Movinet Iusacell Telefonica French Telecom Verizon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YYY YY2005 年开始手机厂家价格战慢慢升温,同时库存危机也越来越突出。2005 年后国产手机品 牌厂家利润快速减少。慢慢的发现各个厂家的库存多了起来,感觉到资金周转压力在加剧。 品牌厂家夹在市场和供应商之间, 发展似乎很不协调。 当在产业链上某个环节的企业不能因 手机市场需求增长而得到该得到的回报时,这必然会导致产业链的断裂。 2005 年,台湾联发科公司的手机解决方案(MTK 方案)登陆中国大陆手机研发市场。MTK 高度集成的方案引起了国产手机厂家和中小型手机研发企业的兴趣。 还有原来没有能力做手 机研发,但是一直被手机研发行业丰厚的利润吸引着的人们。基于 MTK 方案,手机研发变 得简单了:画个板子、设计 UI、设计外形就是一个手机了。手机再也不是有着诸多高额技 术转让费(Licence)门槛,同时需要庞大的技术研发队伍才能做的“高科技”产品了。 变化总是伴随着商机。上海的几家大型研发企业把握了这个商机,创出 PCBA(手机主板) 的模式,产品几乎是供不应求。一些新的品牌厂家也没有错过这个机会,在低端市场慢慢的 创出了自己的品牌。其他的国产品牌厂家也纷纷采用 MTK 方案。同时如雨后春笋般的诞生 了许多手机研发公司。拉开了 2006 年到 2008 年的空前激烈的竞争。 2005 年东信集团的几名年轻人看到了市场机会。开始研发适用于 MTK 平台的应用软件。符 合了 MTK 手机需要通过个性化的应用软件来实现产品(手机)差异化和卖点的需求。 在 2003 年到 2004 年期间, 手机研发的项目快速增长, 研发流程和质量管理 通过不断的实践、讨论,2005 年时逐渐变得成熟。在这段时间研发项目多, 研发问题、 质量问题也多。 这恰好促进了研发企业流程和质量管理的完善和 成熟。 在这段时间, 国内研发企业的流程管理和质量管理超过国产品牌厂家的标准 和要求,达到了能够满足日本、 欧美的国际品牌客户严格的流程和质量的标 准(水平) 。研发的 2.5G 和 3G 手机在日本、欧洲上市。而且市场反应很好, 质量问题和投诉很少。 第三阶段:2006 年到 2008 年——满城尽是山寨机,几家欢乐几家愁 随着手机牌照政策的松动,2006 年的时候有资格的手机厂家增加到了 78 家。市场上手机品 种空前的多。上海、深圳的手机研发规模超过了北京。这时 PCBA(手机主板)和 ODM(委 托设计加委托加工)模式变成了手机研发公司的主要盈利模式。 在 2006 年前,手机研发企业的盈利模式为收 NRE(Non-Recurring Engineering 即研发费)或

NRE + Royalty.(产品提成费) 。一款手机的 NRE(研发费)从几百万人民币到几千万美元不 等。而 Royalty(提成费)一般为每台收几十元人民币。这样在一款手机的研发上,手机研 发企业可以获利几百万到几千万人民币。 其中, 利润较高的是一些研发公司给国际客户研发 的项目,有些项目的研发费达到几千万美元。 2006 年开始,上海的几家大型手机研发企业采用的 PCBA(手机主板)和 ODM(委托设计 加委托加工) 模式几乎完全取代了中国手机研发行业原来的 NRE + Royalty 研发费+提成费) ( 模式。这是因为 2005 年、2006 年,在国产品牌手机迅速下滑的背景下,手机厂家库存压力 演变成现金周转压力。 各厂家为了降低风险和现金周转压力, 希望手机研发企业直接提供整 机。而新进入手机领域的商家,没有研发、没有工厂,更希望手机研发企业(这些能够摆平 手机技术的公司)直接提供整机。因为,手机研发技术方案对他们没有什么用。即使有了好 的研发方案,自己也无法将它产品化。尤其是海外新兴市场的客户(比如印度、俄罗斯、巴 西、非洲、中东等) ,更是希望直接提供整机。对他们而言手机研发方案同样是一点用都没 有。因为也是没有工厂,没有供应商,没有制造技术,没有这方面的人才。所以希望有人能 够直接提供整机。于是因为市场需求,手机研发企业的盈利模式向提供手机 PCBA(主板) 和卖整机的 ODM 模式转变。 于是,手机研发企业变成了“手机研发工厂” ,研发(智慧)利润向“制造” (体力)利润转 移。这或许是市场需求使然。虽然这种模式走向了利润越来越薄的一条路。 随着 2007 年、2008 年的演变,付 NRE(研发费)的客户越来越少。PCBA(手机主板) 、卖 整机的 ODM 模式变成了手机研发行业主要的商业模式。到目前为止能够有能力收 NRE(研 发费)的手机研发公司只有六、七家公司。他们在给欧美和日本厂商做研发。 随着知道的和不知道的各种品牌的手机越来越多、 手机价格越来越便宜, 山寨市场形成规模 的时候,国有品牌手机和国际品牌手机的份额均受到了影响。日系手机厂家陆续退出中国 2.5G 市场。这对国内为日本企业做研发的企业来讲,影响是巨大的。导致一些较大的研发 公司迅速变小。不时传来某某公司又裁员了的消息。 不过从另一个层面看,这也对行业有着良性的一面。有些较大型的研发公司变小了。但是减 少的人员还是在手机行业服务。 (她) 他 们或许开公司或许打工, 仍然活跃在中国手机行业。 而当时较大型的研发企业的技术覆盖了 Skyworks, Philips, TI, WCDMA, UMTS, HSDPA, CDMA1x, CDMA2000, EVDO, TD-SCDMA, WCE, Windows Mobile 等平台和系统。工程师经历了各式各样 的研发项目,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和项目经验。最关键是这些人都是打过硬仗的。所以在 行业内这些人很受欢迎。 2006 年到 2008 年,天宇、金利、闻泰、港利通、OPPO、步步高等公司缺迅速发展起来了。 希姆通(SIMCOM) 、龙旗等公司也有进一步的发展。他们的增长不只是因为采用了 MTK 方 案(事实上他们不止采用 MTK 方案) ,而是他们符合了下游厂家的需求和市场需求。用“天 时地利人和”的要素看的话, “天时”方面看手机需求还在增长; “地利”方面他们很善于满 足本土化市场需求; “人和”方面这些企业的老板处理“人和”的问题是较成功的。 随着市场和产业链的变化, 尤其是手机销售渠道的变化, 行业新增了许多业者。 行业对手机、 消费者对手机的 “认识” 也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 有一次与一位手机研发企业的老板聊天时, 他讲在我们的市场区间内,下游的需求是拿到很简单就可以装成一个手机的 PCBA(主板) 。 市场的需求不是需要“1.5m 跌落手机无异常” “8~12K 伏静电无异常” “通过加速寿命 3 年 以上的测试” “EMC, SAR 符合标准” “间隙小于 0.2mm” “LCD 不能进灰尘„”等质量。而是 需要便宜、外观新颖、大屏幕、大字体、大按键、高音量、多喇叭、有 QQ „„ 2006 年后,渠道开始发挥“威力”了。谁有渠道谁就有生存和壮大的本钱。在 2006 年到 2008 年期间增长的企业都是因为拥有客户和渠道。没有能增长的企业是因为失去了客户,

没有能把握渠道。而不是技术和创新因素。渐渐地大家感觉到技术越来越不值钱了,值钱的 是商业模式和渠道。这在 2008 年到 2009 年较为明显。这也是市场转型期的一个过度阶段 吧。 同时因市场细分, 逐渐形成了北京的研发企业做偏技术的研发, 上海的研发企业偏 PCBA (开 发主板) ,深圳的研发企业偏结构设计和整机组装的格局。这是一个有趣的细分,没有任何 外力的调控和影响下完全自然形成的格局。 是完全由市场自己分割出来的细分格局。 其中的 主要缘由是供应链关系和市场渠道。 在手机零部件方面,因为山寨机和类山寨机销量的增加,零部件行业也发生了许多变化。比 如,结构件供应商也增加了很多,有的做品牌客户,有的专做“三码五码”。从行业的整体上 看,把 2009 年与 2005 年对比的话,零部件行业的管理能力、质量意识都有大幅度下降(除 了个别较沉稳的厂家外) 。若不是因为有设备的成熟、材料的成熟作为弥补的话,手机行业 的演进或许不会有这么快。 2006 后市场上出现了“山寨机” 。那时不叫山寨,叫“黑手机”或“水货” 。 山寨,是一个多义词。我曾用几个月的业余时间去解读了它(包括去深圳调研) 。也写了些 关于“什么是山寨?”之类的文章跟一些朋友交流。山寨,很难用简短的语言来说明它。不 管人们如何评价山寨,山寨现象总是按自己的规律发展。山寨,不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 无路可走” ,也不是“你的地盘我做主” 。山寨有自己的生存方式。在手机行业里,有不少企 业在做山寨、类山寨的产品。不过,山寨应该是个过度阶段。从行业和环境上看是个必然的 过程。明天的山寨不会像今天的山寨。明天的山寨未必还叫山寨。 什么是山寨?所谓的山寨是对“主流”保持的游戏规则和体制产生负面影响(甚至是颠覆性 的影响)时,由“主流”称这些体制或行为叫山寨。因为是“主流”提出来的,再加上一些 媒体的作用,老百姓也慢慢认为这些就是山寨。山寨,言外之意似乎有“不是真的”一意。 这关键是因为对“主流”有不爽的影响。否则为什么叫一些小的手机公司叫山寨厂家,而不 把一些小的手机软件公司叫山寨?它们在规模、管理水平、人员能力、运作模式方面都差不 多。是因为后者对“主流”没有什么影响。所以没有人排斥它们。山寨在没有扶持、没有政 策优惠的前提下(其实是在完全野生的环境下) ,凭自己的努力在打拼、存活。山寨厂家们 不浪费纳税人的钱,不浪费股民的钱,完全凭自己的努力在创造、成长。山寨的产生本来就 是在市场环境缺少公平、公正、公开的条件下的“生存反应” 。所以有个朋友颇有寓意地讲 “一帮农民打到城里来,然后把城门关上,不让另外一帮农民进来。于是有些农民偷偷地进 来,城里的农民就说他们是山寨” 。 或许《2009 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年 12 月出版)代表 政府对山寨的“态度” 。书中在第 279 页是这样描述的: “山寨机”的出现从另一个方面验证了黑格尔“凡存在的都是合理的”的名言。因为这种制 造粗鄙的产品之所以大量出现甚至走出国门,是因为“山寨机”迎合了相当一批低收入消费 者的 “价格是购买的第一要素” 和崇尚名牌的消费心态„„山寨机显然不是健康市场的主流, 但如何引导, 如何发挥其中部分可贵的 “创造性” 打破高端市场的价格垄断, 值得深入思考。 值得注意的是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些中国制造的产品,颇具“山寨机”的某些特点,因此, 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保持“山寨机”颇具创意、反应快速的优点,才能真正走出“山寨机” 的怪圈,创造属于自己的品牌。 当然,山寨市场在缺乏规范和自律的情况下也有很多问题。比如:部分山寨厂商在他们“过 渡期”的一些“高仿”手机和低质量产品、IMEI 问题(IMEI 是 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每个手机都有一个唯一的 IMEI 号,是手机通过产品强制认 证 后 才 能 获 得 的 。 2008 年 7 月 , 巴 基 斯 坦 电 信 管 理 局 根 据 客 户 要 求 停 用 了 IMEI[**************] 号码, 结果造成数百名购买中国手机的用户通信中断。 调查结果显示, 通信中断的原因在于用户使用的多部山寨手机共用一个 IMEI 号) 。 人类的学习是从模仿和抄写(是抄写不是抄袭)开始的。人类正是因为模仿、抄写才具有了 超凡的学习和创造能力。在企业经营管理领域,在市场竞争中,在产品设计和商业模式上, 模仿是很普遍的。但是,模仿不同于抄袭。创造性的模仿也是一种创造。抄袭是侵犯他人知 识产权,不管是山寨还是主流都不应该碰的领域。模仿和抄袭的界限是“不要让大家一眼就 误认为你的产品是另外一个品牌的或另外一个人的产品” 。所以,模仿而不抄袭的界限应该 是“真正山寨”的底线。 山寨,在多数人印象中是贬义词。我本人起初也是非常反感山寨概念。因为近二十年的工作 经历,不是在日本公司就是在较正规一点的大公司。2008 年开始从事管理咨询工作后,我 开始从另一个视角看“主流”和“山寨” 。不管“主流”如何排斥山寨,不管不了解详情的 老百姓怎么样评价山寨,山寨在按自己的模式存在着,发展着。也在悄悄地影响着产业链。 跳出“主流”从“旁观者”视角去看的时候,我开始慢慢否定和纠正自己以往对“山寨”的 看法。 我发现了 “山寨” 背后的许多其他含义: 把握用户需求, 把握机会, 积极探索, 顽强, 叛逆,务实,自力更生,不浪费别人的资源,不迷信科学,不腐败,不依靠垄断政策,在完 全市场化的环境里自由竞争„„ 这不是在为山寨辩解, 更不是在鼓吹山寨概念。 作为一名管理咨询师, 是习惯从研究的角度, 客观的立场看问题的。不管怎么样,山寨是个需要关注和研究的领域, 。 在 2007 年到 2008 年的另一个趋势是手机增值业务稳定增长。游戏、图铃、音乐下载消费 持续增长。2008 年通过中国移动下载的音乐销售额超过了传统唱片行业的销售额。SP(移 动增值业务经营商)互联网运营商业绩都在快速增长。 、 这些都是直接面对手机用户的业务, 而一笔消费从 2 元至 6 元为主,不受金融危机影响。更不受手机行业竞争激烈的影响。2008 年,手机上网的网民达到 1.2 亿人。移动增值业务、移动互联网迎来了春天。 2006 年到 2008 年这段时间,手机研发企业的业务模式发生了变化。对流程 管理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国际客户和品牌厂家的业务减少, 新增了许多低 端市场的客户。手机研发企业不得不更加注重“速度” ,以便满足下游客户 的需求。而下游客户(组装为主的企业或经销商)对研发流程没有要求,对 质量的要求也比以往品牌厂家要低。 导致研发企业在研发流程和质量管理上 发生了些“变化” 。从管理的过程和实际结果上“松动”不少。对于多数国 内本土企业(手机厂家和手机研发企业)而言,这个“松动”打开了低端市 场,让出了中高端市场。 质量的松动作用于品牌现象的淡化, 品牌影响的弱化降低产品的竞争力,导 致利润的减少。利润减少了,创新、提升流程管理和质量就缺乏动力。 持续的低价竞争和产品类同化, 持续的质量松动快触底了。优化研发流程与 提升产品质量迫在眉睫。 第四阶段:2009 年到 2010 年—— 3G 来了„„ 经过 2006 年到 2008 年中国手机行业“完全自由的”市场化洗礼后,并没有“洗”出个在 一段时间内相对固定的格局。 也就是说市场这个 “大洗衣机” 还没有完成任务, 还在滚动中。

下一轮的洗礼,还是由市场按自己的程序来“优胜劣汰” 。 2009 年第二季度,手机研发企业还唱着“几家欢乐几家愁” 。唱“几家欢乐”的厂家是要么 是为国际品牌做设计和生产的厂家, 要么是有订制化大单或有一定品牌影响的厂家。 “几 在唱 家愁”的是利润压力大的企业。比如受到上游物料短缺影响大的企业。本来利润空间有限, 上游物料涨价时他们只能牺牲利润,甚至有些厂家只能是“平进平出” 。不这样还不行,因 为原来的订单价格不能变是一个原因外,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如果不能按原来的价格 (即渠道认可的价格水平)出货的话,原来辛辛苦苦打下的“渠道”和“客户”会跑去跟别 人合作。因为别人肯定也会“平进平出”的。这样一来就会失去“渠道”和“客户” 。 中国手机行业对国际品牌厂家的影响和对全球手机市场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再加上金融危机 的影响,国际品牌厂家也在转变。一些国际品牌厂家的研发和生产加快向中国转移的步伐, 同时有些厂家的业务向移动增值业务、移动互联网转型。到了 2009 年手机在“外观”上的 变化很明显。以前对外观方面的“新意”不是很热衷国际品牌厂家在外观方面的文章越来越 明显。开始采用更多的艳丽色彩的外壳方案,如炫彩、渐变色、玻璃镜片,以及更多的金属 彩色氧化或彩色电镀的外观件。 2009 年 3G 来了„„不过 2009 年 3G 的步伐会缓慢些。到年底时,或许 3G 手机慢慢上量。 在 3G 逐渐普及时,有不少厂家还不能跨越美国高通高额的技术许可费的门槛。不过,对这 些厂家而言,不是没有出路了。大家可以跟希姆通(SIMCOM) 、龙旗、德信无线买 3G 模块 或 3G 的 PCBA(主板) 。同时 MTK 也能“摆平”与高通的谈判,向国内市场提供 3G 的 MTK 方案。 2009 年,国家的一些政策(比如行业振兴计划,政企信息化等)在催生行业用户市场。比 如: 公安部门需要警务通手机, 还有疾病预防控制系统、 城管、 工商、 税务等部门都需要 “信 息化武装” 。这会有利于智能手机的发展。 手机行业继续按“自己的”“市场化的”游戏规则演进。有时候也会“悄悄的”产生“一股 、 力量”改变原来演进的轨迹。在 2009 年到 2011 年间,这股对行业有良性影响的力量或许 是京芯移动。京芯移动收购了 Freescale(Freescale Semiconductor HoldingsI Ltd.,飞思卡尔半 导体)的 3G 移动业务(美国 200 人,印度 200 人) 。他们打算给中国和海外市场提供 3G 手 机芯片解决方案。这个解决方案是芯片、模块、PCBA(主板)等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对 手机研发行业而言多了一个技术平台的选择。另外一股力量或许是华为的 K3 平台。华为的 K3 平台是“低成本的娱乐智能手机平台” 。K3 延续了手机行业一贯的“精神” :用价格低廉 满足消费者需求。K3 追求“三五个人做智能手机,三两个月完成,高性价比,低投入,低 功耗,高集成度„„” 。K3 从 2006 年开始研发,目前已经开始量产。 2009 年利润压力继续持续,许多企业渐渐意识到“实力”与“品牌”的“重要性” 。也有不 少企业重新开始思考质量问题。因为品牌需要在持续的“好质量”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而有 了品牌、有了持续的好质量,企业就能提高利润。 2009 年 3G 来了。手机研发企业迎来了新一轮的可创新的机会。创新有机会 提升利润空间了,让企业的发展更健康更稳定。 2009 年到 2010 年,对研发企业而言,除了把握 3G 的商机外更重要的是提 高资源效率,提高自身实力。而研发流程的优化和质量的提升是增强自身实 力的重要途径。 第五阶段:2011 年到 2013 年——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更精彩

到 2011 年后,手机,这个终端产品的创新或许与移动互联网密不可分。因为移动互联网增 值业务基于 3G 网络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在 3G 运营方面,中国作为巨大的消费市场,用 户个性化需求更加丰富而多样。更具有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条件。 目前移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如下图: 用手机作为与无线网络接入和交互的终端, 以无线网络 (GPRS,WiFi 等)作为网路,运营商提供“SIM 卡”和“运营平台” ,SP(增值业务经营商) 和移动互联网集成商提供“网页” (入口)并组织“内容” ,CP(内容提供商)和互联网公司 提供“内容” ,手机(厂家)提供“兼容性”和“内置入口”„„这样的一个“系统”向手 机用户提供移动互联网服务。 手机用户通过手机访问无线网络, 在无线互联网上进行消费 (下 载音乐、游戏、图片,订阅信息等等) ,用户通过短信通道向运营商付费,然后从运营商一 层层分到其他的系统内的厂家。这个模式是围绕着“收费通道”而形成的。这与传统互联网 的免费模式不同。传统互联网免费是因为从终端(PC)处很难收费,收费 2 元和收费 100 元一样不便捷。因为 PC 里没有 SIM 卡。而手机有 SIM 卡,SIM 卡是运营商提供的,与身份 证有联系,运营商有个成熟的营帐系统在管理。手机可以发短信的方式实现便捷的付费。因 此手机上的内容体验即使比 PC 差,但可以实现用户便捷地付费。这是传统互联网无法做到 的事情。 在这个模式中 SP(增值业务经营商) 、运营平台和内容集成商、互联网运营商的移动业务部 门等机构,通过运营商或手机厂家得到用户“入口” ,入口进去后是运营“商城” ,里面有音 乐、游戏、图铃、视频、应用等各种服务。通过用户的下载、注册和使用发生费用。 就在 2008 年,从中国移动的公开数据显示,通过手机下载音乐的收入超过了传统唱片业的 销售额。从 2008 年的数据上看,手机网民大约达到了 1.2 亿人,而且还在不断的增长。在 2009 年,SP(增值业务经营商)和内容集成商的收入还在持续增长。2009 年中国移动会推 广其 MM 系统(Mobile Market) 。采用一些开放性思路,开始与社会资源合作。行业的变化 总是一点一点“缓慢”地进行。正因为变化是缓慢的,有时候看不出一些变化的“起点”在 哪里, “终点”又在哪里。 2009 年移动互联网的门在慢慢的开启。2011 年后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 互联网市场是手机研发企业不能忽视的领域。 移动互联网时代需要更多的个 性化的应用与服务, 这些是依靠手机这个终端来实现的。 手机研发迎来了创 新的机会。 第六阶段:2014 年到 20??年——现在还不知道,到时候再告诉你 2014 年以后的事,现在还不知道,到时候再告诉你。 应该是“手机依然精彩”吧。因为做手机的人不甘寂寞。因为做手机的人有梦。 或许,经常用“手机可以做什么?手机还可以实现什么?”这个问题作为大脑的体操的话, 不管到什么时候都是“手机依然精彩” 。 1.4 中国手机研发行业的问题 中国手机研发企业的问题, 在不同的手机厂家问题自然是不同的。 就手机研发行业的分工而 言,有部分企业在做完整的研发,有部分在做主板开发(PCBA) ,多数的企业在做外形设计 与组装业务。不管是哪一种类型的企业,目前普遍的大问题是利润压力。在与手机厂家接触 时会感觉到还有成本压力。其实成本不是压力,因为行业成本已经低到接近底线了。各厂家 在成本方面几乎在同一个水平线上,真实的压力是利润压力。这是个综合性的问题。不同厂

家表象背后的根本问题是各厂家对行业的预期和行业本身的问题。不敢说这个预期有什么偏差,但是这个预期却在影响“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要变成什么”的决策。而行业的问题更为严重。行业的问题理论上需要有关部门的政策引导和规划,但实际上只能依靠一个“无形的手”来做调整。而这只“无形的手”的主人是市场。这个市场是如下图:

这是个复杂的系统。在这个系统里:

l 上游芯片、技术提供者的新技术研发的缓慢,导致手机研发企业缺少能够拉动市场需求的创新概念;

l 手机研发企业本身的可创新空间里缺乏创新力,产品缺乏“卖点”和产品类同化逐渐加剧。目前主要的“创新”是在依靠零部件供应商提供的“新材料”“新工艺”,多数是在外观上。而软件、应用上也是几乎完全依靠第三方软件(公司)。第三方软件公司又得不到应得的回报而缺乏创新动力;

l 下游制造商与其他中国制造业一样,面临“制造业危机”;品牌运营商的品牌知名度起起落落,品牌诚信度遭到市场质疑。其压力自然传到手机研发企业;

l 销售渠道的威力不断凸显,渠道的发言权越来越大,品牌厂家逐渐变弱;

l 在制造商面临“制造业危机”,品牌遭市场质疑,品牌厂家在渠道面前越来越失去发言权时,理论上研发有了机会。研发可以发挥创新的力量来“拯救”这个局面。可是实际上,品牌制造商越是品牌诚信度降低了他们就越依靠降价,越降价越减小创新投入,创新投入越少越缺乏有竞争力的产品。如此恶性循环。正在走中国彩电行业和微波炉行业曾经走过的老路。这令人想起1969年在日本箱根的一个研究课题(国际第一次“现代化”学术研讨会于1969年在日本箱根召开。当时我的一个老师代表中国参加了这个会。在这个会上有个课题是讨论“发展中国家是不是一定要走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路?落后国家是不是一定会走发展中国家曾经走过的路?”经过一番论证得出结论“是”)。

l 在产业链中,研发企业显得更弱小。原因是研发企业从2004年开始将自己定义成了“研发工厂”。用制造的概念经营研发企业,或把制造业务加在原有研发业务上一同经营。这没有什么不对。不过慢慢真的变成了一个“工厂”

。利润也从研发利润(智慧的回报)变成了

制造利润(体力劳动的回报)。当2007年开始中国制造业出现问题时,研发工厂们也是其中一个构成,面临一样的制造业危机;

l 研发企业变成了研发工厂,慢慢地生产制造变成了主角,研发变成配角后,在研发工厂里说话的不是研发、技术、创新,而是资金。进一步导致研发企业创新力的下降;

l 在产品质量方面,不少厂家(研发企业和手机品牌厂家)没有认为质量的提升是紧急又重要的事情。可是与经销商、渠道商、卖场人士交流时发现,他们认为质量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前(2005年到2007年)他们的迫切问题是能够找到可买的产品,现在产品容易找到了,可是质量却令人担心。

中国的手机研发行业努力地与时间赛跑,快速、高效地走完了一轮生命周期。变成了工厂,加入到制造业危机中,接受着中国制造业问题、品牌问题的打击。中国手机研发行业想再重振雄风的话,或许在“研发工厂”和“研发中心”之间寻找一个最佳点。


相关文章

  • 手机方案商发展历程
  • 1. 手机设计行业性质 手机设计行业主要有三种形式厂商:IDH.ODM.自有品牌.IDH全称Independent Design House,即独立设计公司,原则上只提供方案:ODM全称OriginalDesignManufacturer, ...查看


  • 中国网络游戏研究报告
  •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 ...查看


  • 中国数字出版市场分析报告目录
  •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 ...查看


  • 2016-2022年中国社交网络市场调研与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 中国行业研究报告咨询系列 ●基本信息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2016-2022年中国社交网络市场调研与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是博研咨询依托国 ...查看


  • 中国移动互联网调研报告
  •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 ...查看


  • 2016年动漫研究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
  • 2016年中国动漫行业现状调研及发展趋势 预测报告 报告编号:1860616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 ...查看


  • 艰辛之路--中国品牌意识发展历程
  • 艰辛之路--中国品牌意识 任何一件商品,其实质价值等于交易价格加上使用价值.手机,是我们每天都必用的工具,它的使用价值接近于近视者眼镜,甚至相差无几.以月入5000大洋左右的年青一代来说,多数人会认为花4000元买一部高端智能手机(如iPh ...查看


  • 中学 物理学科德育实施指导纲要
  • 中学物理学科德育实施指导纲要 (试行) 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根据<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结合教学实际,制定本纲要. 一.德育特点 中学物理课程是一门建立在观察 ...查看


  • 4G网络起源及发展历程
  • 至古到今,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交流.从古代的烽火狼烟.飞鸽传书.快马驿站,到现代的书信电报.电话网络.通信的方式.速度.强度都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更高更快更强同时成为了通信的标准.现在的3G,即将来临的4G,就是指第三代无线通信,第四代无线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