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具慧眼 巧妙选材
——记叙文选材方法例谈
李学开
选材是指根据主题表达的需要,对自己所占有的材料加以甄别,从而确立最佳的材料来呈现主题。写好记叙文,选材是关键。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着意原资妙选材。”写文章要独具慧眼,用心去选择材料,只有材料选得好,选得妙,文章才能血肉丰满,才能给读者留下隽永的回味。那么,写记叙文如何选材呢?具体来讲,方法有五。
一、选择切合主题的典型材料
记叙文的立意是通过具体材料来表现的,因而选材时一定要切合立意,与主题无关的材料,即使再生动,也不能选用。选材要典型,典型材料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富有表现力和说服力,能打动人心。选材时要从可以表现主题的大量材料中进行选择和提炼,力争做到少而精,以一当十,以质取胜。例如魏巍《准是最可爱的人》,作者开始选材时有20多个事例,最后精心挑选,只保留了三个典型材料——松骨峰战斗、马玉祥从烈火中救出朝鲜儿童和作者在防空洞中与战士的对话,这三个材料从不同的角度讴歌了志愿军战士的优秀品质,收到了以少胜多的效果,凸显了“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这一主题。
二、选择具有时代气息的鲜活材料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日新月异,新鲜事物和先进人物层出不穷,记叙文选材时应当与时俱进,选择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材料,这样的作文才能有益于社会人生,有益于世道人心。平时要留心观察生活,养成多关注新闻时事的习惯,写作时要立足当下选取材料,使选材紧扣时代的脉搏,体现时代精神。运用与时代同步的材料,彰显时代色彩,永远都是记叙文写作的首选。例如,高考优秀作文《幸福的泪》,文中的小女孩虽然只有九岁,但在艰难的生活中,却过早地“懂事”了。她已经懂得了母亲的艰辛,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帮助母亲,分担家务,挤时间学习,而优异的成绩便是对母亲最大的安慰。
如今我国独生子女已占了大多数,优越的条件、长辈的疼爱,使他们体会不到生活的艰难,容易养成好逸恶劳的恶习。如何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吃苦耐劳的精神,已成为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现实问题。这一选材洋溢着浓郁的时代气息,让人怦然心动。
三、选择新颖、独特的材料
俗话说:“隔夜好茶不好喝。”陈旧的材料人人皆知,用陈旧的材料写出来的文章往往是人云亦云,千人一面,缺少新意。因此,选材时要尽量避开大家容易想到的材料,尽量选取别人不容易或不能够想到的材料。选材要新颖生动,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新米煮饭自来香。”运用新颖材料写出来的文章,才能让人耳目一新,才能吸引读者。例如,高考优秀作文《习惯》片段:
新学期开学了,王老师又像往常一样来到学校,当他快到教室门口时,突然想起自己已经退休。于是,只好悻悻地回了家。第二天一早,他又准备到学校去,但这一回他记起自己已经退休,他应该在家“挎垮篮子,生生炉子、抱抱孙子”。可是,他在家里犹如芒刺在背,坐立不安,什么事也干不了。他老是惦记着他的学生。于是,他又来到他任教的教室旁。他要看一看他的学生。然而,他又怕影响正在听课的学生。于是,他蹑手蹑脚地来到教室窗下,躲在那里听学生上课„„
这一选材新颖别致,讴歌了王老师对学生执着的爱和对教育事业的痴迷。
四、选择饱含真情的材料
“感人心者,莫显乎情。”真情实感是连接作者和读者的桥梁,只有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融于文章之中,用自己的真情去拨动读者喜怒哀乐的琴弦,才能打动人心,让人产生心灵的共鸣。真情源于真实的生活,作文时,我们不妨选取自己最熟悉、最动情的材料——感人的
独具慧眼 巧妙选材
——记叙文选材方法例谈
李学开
选材是指根据主题表达的需要,对自己所占有的材料加以甄别,从而确立最佳的材料来呈现主题。写好记叙文,选材是关键。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着意原资妙选材。”写文章要独具慧眼,用心去选择材料,只有材料选得好,选得妙,文章才能血肉丰满,才能给读者留下隽永的回味。那么,写记叙文如何选材呢?具体来讲,方法有五。
一、选择切合主题的典型材料
记叙文的立意是通过具体材料来表现的,因而选材时一定要切合立意,与主题无关的材料,即使再生动,也不能选用。选材要典型,典型材料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富有表现力和说服力,能打动人心。选材时要从可以表现主题的大量材料中进行选择和提炼,力争做到少而精,以一当十,以质取胜。例如魏巍《准是最可爱的人》,作者开始选材时有20多个事例,最后精心挑选,只保留了三个典型材料——松骨峰战斗、马玉祥从烈火中救出朝鲜儿童和作者在防空洞中与战士的对话,这三个材料从不同的角度讴歌了志愿军战士的优秀品质,收到了以少胜多的效果,凸显了“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这一主题。
二、选择具有时代气息的鲜活材料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日新月异,新鲜事物和先进人物层出不穷,记叙文选材时应当与时俱进,选择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材料,这样的作文才能有益于社会人生,有益于世道人心。平时要留心观察生活,养成多关注新闻时事的习惯,写作时要立足当下选取材料,使选材紧扣时代的脉搏,体现时代精神。运用与时代同步的材料,彰显时代色彩,永远都是记叙文写作的首选。例如,高考优秀作文《幸福的泪》,文中的小女孩虽然只有九岁,但在艰难的生活中,却过早地“懂事”了。她已经懂得了母亲的艰辛,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帮助母亲,分担家务,挤时间学习,而优异的成绩便是对母亲最大的安慰。
如今我国独生子女已占了大多数,优越的条件、长辈的疼爱,使他们体会不到生活的艰难,容易养成好逸恶劳的恶习。如何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吃苦耐劳的精神,已成为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现实问题。这一选材洋溢着浓郁的时代气息,让人怦然心动。
三、选择新颖、独特的材料
俗话说:“隔夜好茶不好喝。”陈旧的材料人人皆知,用陈旧的材料写出来的文章往往是人云亦云,千人一面,缺少新意。因此,选材时要尽量避开大家容易想到的材料,尽量选取别人不容易或不能够想到的材料。选材要新颖生动,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新米煮饭自来香。”运用新颖材料写出来的文章,才能让人耳目一新,才能吸引读者。例如,高考优秀作文《习惯》片段:
新学期开学了,王老师又像往常一样来到学校,当他快到教室门口时,突然想起自己已经退休。于是,只好悻悻地回了家。第二天一早,他又准备到学校去,但这一回他记起自己已经退休,他应该在家“挎垮篮子,生生炉子、抱抱孙子”。可是,他在家里犹如芒刺在背,坐立不安,什么事也干不了。他老是惦记着他的学生。于是,他又来到他任教的教室旁。他要看一看他的学生。然而,他又怕影响正在听课的学生。于是,他蹑手蹑脚地来到教室窗下,躲在那里听学生上课„„
这一选材新颖别致,讴歌了王老师对学生执着的爱和对教育事业的痴迷。
四、选择饱含真情的材料
“感人心者,莫显乎情。”真情实感是连接作者和读者的桥梁,只有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融于文章之中,用自己的真情去拨动读者喜怒哀乐的琴弦,才能打动人心,让人产生心灵的共鸣。真情源于真实的生活,作文时,我们不妨选取自己最熟悉、最动情的材料——感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