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着斑激酶信号转导及生物学效应

医学综述2010年6月第16卷第12期M ed icalR ecapitulate , Jun 2010, Vo. l 16, N o . 12#1779#

黏着斑激酶信号转导及生物学效应

杨长春

1x

(综述), 马增春(审校)

2

(1. 武警总医院南楼一科, 北京100039; 2. 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 北京100850) 中图分类号:Q555. 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2084(2010) 1221779204

部位。FAK 在功能上不同内转导的作用, FAK 的磷酸化激活以及由此所产生的一系列下游蛋白质的磷酸化, 是细胞外基质与

于其他非受体酪氨酸蛋白激

细胞相互作用并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的关键环节, 参与细胞增殖、迁移与凋亡的调节过程。研究

酶(protein tyrosine k i n ase ,

显示, 黏着斑激酶表达及活化与肿瘤、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 已成为生物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及治疗的

PTK ), 不含S H 2和S H 3功新靶点。

关键词:黏着斑激酶; 信号转导; 生物学效应能域。已知FA K 有6个可Fo cal Adh es i on K i na s e Signa lT ran s d ucti on and Its B i o l og i cal E ffects Y A NG Chang 2c hun 1, MA Z e ng 2以被磷酸化的位点, Tyr 3972

chun . (1. The F irs t De part men t of Na lou, t he Ge nera lH os pit a l of Ch i neseP eople c s Armed P oli ce F orces , Bei 2

是主要的自身磷酸化位点, jing 100039, Ch i na; 2. Beiji ng In s tit u t e of Rad iation M ed i ci ne , Beijing 100850, Ch i na )

Ab stract :I n creasi ng st ud ies have de m on strated that f ocal adhes i on k i nase(F AK), a non 2recep t or t yro 2与Src 家族直接作用, si n e k i n ase , i nvol ves i n the i ntracell u l ar si gnal transducti on m ed i ated by i ntegri n. Phosphoryl ati on of F AK it 2

Tyr 577是Src 家族self and follo w i ng protei n s is the key li nk in t h e interactions bet w een extracell u l ar m atri x and cell s wh ich i n Tyr576、

turn s h o w a series of b i ological effects , i ncl ud i ng cell p roliferati on, m i grati on and apop t osis . M any researches

激酶磷酸化的主要部位。被h ave reported t hat the exp res s i on and acti vati on ofFAK has correlat ed with t um or and cardiovascu l ar d isease ,

FAK has been t h e hot spot i n b i ol ogy fiel d and i t w ill be a ne w target i n therapy . 磷酸化的Tyr 925可以与接

K ey word s :Focal adh es i on k i nase ; Si gnal transdu cti on; Bi ological effects

头蛋白G rb2结合, Tyr397、

黏着斑激酶(f ocal adhesion kinase , FA K ), 是一Tyr407和Tyr861可能是与其他S H 2蛋白结合的部种非受体型酪氨酸蛋白激酶, 在细胞内信号转导中位, 位于C 2端的2个富含Pr o 的区域, PR1和PR2是具有重要作用, 是细胞内多条信号转导通路的交汇含有S H 3结构域的蛋白质, 如Cas 是相对分子质量

3

点, 与细胞迁移、增殖、凋亡等生物学过程的调节密为130@10的Cr k 相关底物焦点黏附蛋白的结合

[2]

切相关。近年, 黏着斑激酶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越部位。来越受到重视, 已经成为生物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FA K 基因通过不同的剪接产生的不具催化功能题之一。现就黏着斑激酶信号转导及生物学效应研活性的羧基端功能域称为FAK 依赖的非激酶(FAK 2究进展进行综述。re l a ted non k i n ase , FRN K ), 相对分子质量为41/43@

3

1 FAK 的结构10, 在结构上具有与黏着斑结合的FAT , 可以与FAK

[1][3]

FAK 由Scha ller 等在转染的V 2Src 鸡胚成纤竞争结合在黏着斑的结合位点, 阻止FAK 活化。维细胞中首次被发现, 它是一种进化上高度保守的2 FAK 活性的调节蛋白质, 在体内分布广泛。对鸟、鼠、人、非洲蟾蜍的FA K 的激活主要依赖于整合素聚集成簇, 整合FAK 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 发现其同源性高达90%, 素B 胞浆区是F AK 活化所必需的。整合素与基质蛋编码鼠和人的FAK 基因分别位于15号和8号染色白的聚集调节FAK 活性, 配体诱导的整合素聚集可体上。导致FAK 酪氨酸激酶的活化。整合素聚集或胞浆区

3

FAK 相对分子质量为125@10, 由1028个氨基构象的改变可能与增强F AK 的N 2末端结构域和B 酸组成, 结构上可分为3个功能域:N 2端功能域、激整合素尾的结合有关, 这种FAK 构象的变化使FAK 活区和C 2端功能域, 每个区域包含大约400个氨基活化位点Tyr 2397暴露出来, 整合素依赖的FAK 寡酸。中间部分自390~650位为高度保守的催化区聚化使Tyr 2397位点自身磷酸化, 继而通过磷酸化域, 两翼分别为氨基端和羧基端。FAK 的羧基端存Src 2家族激酶, 导致Tyr576、Tyr577及整个酶区的在多个可与细胞骨架蛋白和信号转导蛋白结合的位FAK 活化。点, 其功能可能是将多种蛋白聚集在一起。在FAK 整合素刺激的FAK 活化依赖于acti n 骨架蛋白羧基末端的150个氨基酸中包含一个黏着斑定位序的完整性, 细胞actin 骨架蛋白的收缩可进一步增强列(f ocal adhensi o n targeting sequence , FAT ), 对于整合素受体的聚集和FAK 酪氨酸磷酸化, 从而将信FAK 与黏着斑相连是充分而且又必要的序列。N 2端号传递至其他信号分子, 如骨架蛋白Paxilli n 、Tensi n 区域可连接到B 整合素胞浆区。C 2端区域含有2个和Ta li n 可使FAK 激活。, 摘要:黏着斑激酶(FAK ) 是一种非受体型酪氨酸蛋白激酶, 起介导细胞外信号由整合素向细胞

#1780#医学综述2010年6月第16卷第12期M ed i calRecap it u l ate , J un 2010, V o. l 16, No . 12

诱导体内酪氨酸磷酸化具有重要作用, 这表明仅仅

是整合素与FAK 结合不足以产生FAK 活化。

许多生长因子、神经肽等参与调节FAK 活化, 尽管其机制尚不清楚, 但是内皮素、溶血磷脂酸、铃蟾肽等诱导FAK 酪氨酸磷酸化是通过G 蛋白受体或其他机制增强FAK 酪氨酸磷酸化水平而实现的。一些因素直接影响FAK 激酶活性, 而另一些可能通过活化其他酪氨酸间接提高FAK 酪氨酸磷酸化水平。G 蛋白受体刺激因子提高FAK 酪氨酸磷酸化活性依赖于小G TP 结合蛋白p21Rho 。Rho 与FAK 之间连接通路以及Rho 是否是通过肌动蛋白导致F AK 酪氨酸磷酸化目前尚不清楚, 但在非整合素刺激的FAK 酪氨酸磷酸化事件中, 应用细胞松弛素D 处理对

[4]

FAK 酪氨酸磷酸化亦有抑制作用。

Pyk2是FA K 家族的新成员, 是一种富含脯氨的酪氨酸激酶, 其激活机制不同于FAK , 其主要是通过

2+

提高细胞内Ca 内流信号而介导的, 因此又称为

2+

CAD TK 2钙依赖酪氨酸激酶。Ca 介导的信号也可

2+

以刺激FAK 酪氨酸磷酸化, 但水平较Pyk2低。Ca 信号系统激活Pyk2的机制还不完全清楚, 可能与调

[5]

节Pyk2N 2末端与钙结合蛋白的反应有关。

FAK 活性的调节主要发生在翻译后阶段, 其转录水平的调节机制目前尚不清楚。F AK 的失活主要

[6]

是通过蛋白酶水解作用完成。此外, R ic hardson 等认为, FRNK 可以作为FA K 的一种内源性抑制因子, 通过与FAK 竞争FAT 位点而参与体内FAK 激活功能的负向调节。

3 FAK 相关信号转导途径3. 1 整合素介导的信号转导 整合素受体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 u lar m atrixc , EC M ) 蛋白结合后产生的细胞内信号通过增加FAK 酪氨酸磷酸化调节细胞的生长、生存、迁移与增殖等功能。F AK 可与不同的信号蛋白结合, 已经证明的有Src 2家族PT K 、p130cas 、Shc 、G rb2、肌醇三磷酸(i n ositol tri p hosphate , PI 3) 激酶、Paxillin 等, 这种结合导致c 2Jun 氨基端激酶(C 2Jun N 2ter m i n al k i n ase , J NK ) /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2acti v ated pr ote i n k i n ase , MAPK ) 途径的活化。3. 1. 1 FAK 和M APK 途径 FAK 在Tyr925位点被磷酸化后出现一个G r b2结合位点, 并且募集G r b2/SOS 复合物的形成, 这是FAK 活化Ras /M AP K 途径的机制之一。FAK 含有p130CAS 接头蛋白的结合位点, p130CAS 酪氨酸磷酸化能导致Crk 和Nck 接头蛋白的聚集, 因为这些蛋白可以和S OS 结合, 提供了刺激R as/MAPK信号途径的第二个机制。另外, G r b2/SOS 复合物的形成, 增强Ras/M APK 活化。因此, FAK 可通过多种机制诱导MAPK 信号转导途径,

[7]

作用于转录因子C 2f os 、C 2j u n , 最终影响基因表达。

然而, FAK 并不是诱导活化MAPK 的惟一途径, 在某些情况下, 还有其他信号通路使整合素诱导活化MAPK 。进一步研究显示, FAK 对MAP K 活化的诱导是整合素信号转导通路的晚期事件, 不依赖FA K 的信号转导仅导致短暂的M APK 活化, 而FAK

[8]

依赖的MAP K 将产生长时程的MAPK 活化反应。3. 1. 2 J N K 通路 除了M APK 通路, 有研究表明, 整合素依赖的黏附可导致J NK 通路的活化, FAK 在此通路中也起主要作用。FAK 利用不同的机制活化MAP K 和J NK , 因为突变的F AK 不活化M APK 却始终活化J NK 。FAK 活化J N K 的机制有二, 其一是活化的FAK 通过募集Paxili n 以及Rho 家族相关蛋白交换因子所形成的复合物与FAK 相连, 而使J NK 活化, 该机制与酪氨酸磷酸化有关; 其二是非依赖性酪氨酸磷酸化, 通过p130Cas/Crk /Dock180和Rac 活

[9]

化J NK 。3. 2 酪氨酸激酶受体信号转导 酪氨酸激酶受体是一种跨膜受体, 其膜内侧具有PT K , 配体和受体结合后, 生成同源或异源二聚体, 使PT K 活化。研究表明, FAK 在酪氨酸激酶受体信号转导途径中也发挥一定作用。有资料显示, 随PDGF 浓度的升高, FAK 酪氨酸磷酸化水平也升高, 这种变化可能与PI 3激酶的活化有关。

研究表明, FAK 还参与生长因子受体介导的

-/-MAP K 信号传递途径。FAK 细胞显示了PDGF 和血清诱导的MAPK 活化的缺失。突变的FAK 在N I H 3T3细胞可以阻止血清诱导的M APK 活化。FA K 也参与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刺激的

[11][12]

MAP K 活化。Vadali 等认为, FAK 在整合素和生长因子刺激M APK 信号中有协同作用, 整合素和生长因子受体同时受刺激时, 可通过不同的途径活化MAPK , 而F AK 则是这两条途径的交汇点。3. 3 G 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G 蛋白耦联受体是一种穿膜七次的受体, 可以和小分子神经递质、多肽和糖蛋白等配体结合, 在Rho 的作用下对细胞骨架蛋白的聚集/解聚和FAK 磷酸化产生影响。抑制Rho 的功能, 可以使FAK 磷酸化水平降低。

在G 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MAPK 活化的过程中, Pyk2/CAKB 可能起关键作用, 其402位点磷酸化后成为Src 激酶的结合位点。在G 蛋白受体配体复合物的作用下Src 激活, 催化Pyk2/CAKB 磷酸化, 产生多个与信号蛋白的结合位点, G r b2/SOS 直接或在, [10]

医学综述2010年6月第16卷第12期M ed icalR ecapitulate , Jun 2010, Vo. l 16, N o . 12#1781#

合体作用下激活Ras /M AP K 。

4 FAK 信号转导途径引发的生物学效应

FAK 与细胞多种信号转导有关, 因此对细胞的多种生物学功能具有调节作用。研究表明, FAK 对于胚胎发育有重要作用, 对细胞的黏附、伸展、迁移、

[14]

增殖和凋亡具有调节作用。4. 1 调节发育 早期胚胎中即可检测到FAK 表达, 并分布于神经胚形成阶段的所有细胞类型。FA K 在发育的血管中表达也增高。FAK 基因剔除可导致中胚层的缺乏。FAK 基因剔除小鼠有早期胚胎致死性突变, 不能形成完全的血管和心脏。有研究表明, FAK 可能与胎盘植入和胎盘建成的关键环节有关, 应用反义核酸及FAK 抗体可以抑制外胎盘锥黏附、扩展及滋养细胞的迁移和铺展, 因而证明FAK 和胚

[15]

胎发育密切相关。4. 2 FAK 和细胞黏附 细胞在整合素介导下与EC M 黏附后, FAK 磷酸化水平升高, 抑制FAK 磷酸化水平则显示降低细胞的黏附和伸展。导入FRNK 减少内源性FA K 磷酸化, 细胞伸展也减少, 说明FAK 在细胞黏附和伸展中有重要作用。目前对FAK 在黏着斑形成及解聚中作用的认识已有了很大变化, FAK 以前被认为与黏着斑构成有关, 但应用V 2Src 转化的

[16]

成纤维细胞显示, F AK 可能起相反作用。

FAK 控制黏着斑解聚可能是通过下调Rho 活性实现的, 细胞黏附到纤维结合蛋白时伴有短暂的Rho

-/-活性降低, FAK 成纤维细胞Rho 活性不降低, 而抑制Rho 可负反馈调节FA K 和活化。进一步形态学观察结果也支持FAK 调节黏着斑活性是通过调节Rho 实现的。FA K 抑制Rho 信号通路原因还未明确, 可能与FAK 结合伙伴蛋白GRAK , 一个Rho 负向

[17]

调节因子有关。4. 3 调节细胞迁移 FAK 在细胞迁移中起重要作[18]

用。对FAK 缺陷鼠研究显示, 该鼠细胞在纤维结合蛋白上的迁移性显著降低, 进一步的突变分析证明, Tyr397位点是介导细胞迁移的关键部位; 在C HO 细胞中的研究发现, 增加F AK 表达可促进细胞迁移, 说明F AK 与细胞迁移密切相关。

FAK 影响细胞迁移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 可能与FAK /Src复合体对细胞内骨架蛋白聚集/解聚的调节以及黏着斑的形成、解离有关, 此外, p130Cas 与FAK 引起的细胞迁移有关, FAK 影响细胞迁移可能还与PI 3激酶有关。整合素与配体结合后激活FAK , 通过Ras /M APK 的活化, 使金属蛋白酶的表达增加, 也有利于细胞的迁移。此外, F AK 也参与控制细胞的化学趋化反应, F AK 过度表达增加MDC K 细

[13]

4. 4 FA K 与细胞周期和细胞增殖 FAK 是细胞周

[19]

期的正向调节因子, 当饥饿的成纤维细胞用血清刺激时, 过度表达的FAK 可以增加DNA 的合成, 突变的FAK 抑制细胞周期进程。FAK 调节细胞周期进程的机制还不完全清楚。FA K 可能通过调节Cycli n 和CD K I P21的表达而发挥此作用。在N I H 3T3细胞研究显示, 细胞发生黏附时Cyc li n A 表达增加, 它是细胞内G 1期进入S 期所必需的, G 1期的两种蛋白D 和E 以及相关CD K 在细胞黏附后表达也增加。整合素与EC M 结合后在生长因子的共同作用下激活FAK , 通过Ras 2MAPK 或PI 3激酶促进细胞增殖。4. 5 FA K 与细胞凋亡 细胞需要黏附于EC M 才能存活, 一旦与EC M 脱离将发生凋亡, 细胞黏附于EC M 时伴有FAK 磷酸化的增加, 是抑制细胞凋亡的

[21]

关键因素。FAK 持续活化可抑制悬浮生长的细胞发生凋亡。将FAK 与整合素B 1胞内域结合的SP1肽或抑制FAK 与黏着斑结合的F AK 单抗用微注射技术注入成纤维细胞, 终导致细胞凋亡, 此外, 用转染技术使细胞过度表达F AK , 也直接证明FAK 可抑制细胞凋亡, 应用反义核酸技术抑制F AK 表达

[22]

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研究显示, FAK 是caspase 的底物之一, 多种caspase 可以作用于FAK , 去除FAK 抑制细胞凋亡的

[23]

作用, 使细胞最终发生凋亡。由此可见, FAK 活性的调控直接影响细胞凋亡, 是细胞凋亡环节中又一值得重视的环节。

FA K 与PI 3激酶的连接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锚定依赖的生存信号, 对于防止细胞凋亡具有重要作用。FAK 诱导细胞凋亡还可能与J N K /SAPK 途径

[24]

有关, FAK 可能通过募集p130cas 酪氨酸磷酸化, 将信号传至Rac 、Pak1和MKK4, 刺激J N K 活化。FA K 过度表达可以增加核因子J B 活化刺激凋亡抑制蛋白(i n h i b itor of apoptosis prote i n , I A P) CI A P 21、CI AP 22、X 2I A P 的表达, 而这些都是caspase 的抑制因子, 具有抑制凋亡作用, 因此FAK 过度表达抑制细胞凋亡。4. 6 FA K 与肿瘤 F AK 表达和活化与人类多种恶

[25]

性肿瘤的发病有关, 包括肺癌、鳞状细胞喉癌、结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在肿瘤细胞中FAK 过度表达并与肿瘤的浸润、转移相关联, 这可能与F AK 表达增加使细胞迁移和增殖能力增强有关。应用反义核酸技术抑制FAK 表达可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诱导细胞凋亡。F AK 有可能成为肿瘤发生和转移的标志物, 并有望成为肿瘤治疗新的靶位点之一。[20]

#1782#医学综述2010年6月第16卷第12期M ed i calRecap it u l ate , J un 2010, V o. l 16, No . 12

of phosph ati dylinos it ol 32k i nase and m itogen 2activated p rotei n k i 2

nas es[J].Card i ovas c R es , 1999, 41(3):7082721. D c A l essio S , Bl as i F . The urok i n ase receptor as an en tertai ner of s i gn al transdu cti on [J].Fron t Bi osc, i 2009, 14:457524587. Vad aliK , CaiX, Schaller MD . Focal adh es i on k i nase :an ess en tial k i nase i n the regu lati on of card i ovascu l ar functi ons [J].I U B MB L ife , 2007, 59(11):7092716.

Rozengurt E. M i togen ic s i gn ali ng pat hways i nduced by G p rot ein 2coupled receptors[J].J Cell Phys i o, l 2007, 213(3):5892602. L i S , H ua ZC . F AK exp ress i on regu lati on and therapeu tic pot en tial [J].Adv Cancer Res , 2008, 101(1):45261.

Chatziz achari as NA, K ourakli s GP , Theocharis SE . Cli n ical s i gn ifi 2cance of FAK expressi on i n hum an neoplas i a [J].H istol H is 2t op atho, l 2008, 23(5):6292650. Van Sl a m brouck S , G rij el m o C , DeW ever O , et al . A cti vati on of the F AK 2src m ol ecu l ar scaffol d s and p130Cas 2J NK s i gna li ng cascades by a l pha12i ntegri ns du ri ng colon cancer cell i nvas i on [J ].I n t J On 2co, l 2007, 31(6):150121508. L i m S T, M i kol on D , St upack DG, eta l . FERM control of F AK f unc 2ti on :i m p lications for cancer t herapy[J].Cell Cycl e , 2008, 7(15):230622314. Schall erMD . B i oc h e m ical si gnals and b iol og i cal respon s es elici ted by t he focal adhesi on k i n ase [J ].Bi och i m Bi ophys Act a , 2001, 1540(1):1221.

D i ng Q, Gra m m er J R , Nels on MA , et al . P27(k i p1) and cycli n D1are neces sary f or f ocal ades i on k i nase(FAK ) regulati on of cell cy 2cle p rogressi on i n g li ob lasto m a cells p ropagat ed i n vitro and in vi vo i n the sci d m ouse b rai n [J ].J Biol Che m , 2005, 280(8):680226815.

Boosan iCS , N al abothula N , M unugalavadla V , et a l . F AK and p382MAP k i nas e 2dependen t activation of apoptos i s and caspase 23i n ret 2i nal endothelial cell s by al pha1(I V ) NC1[J ].Inves t Ophthal m ol V is Sc, i 2009, 50(10):456724575. Hu iAY , M eens J A, Sch i ck C , et al . Src and FAK m ed i ate cell 2m a 2tri x adhesion 2dependen t activation ofM et duri ng transfor mati on of breast ep it h eli al cell s [J ].J Cell Bi oc h e m , 2009, 107(6):116821181. Shen J G , Zhang XL, H uo XX . The role of FAK 2ERK si gnal tran s 2ducti on pathway i n apoptos i s of hepati c s t ell ate cell[J].Zhonghua Gan Zang Bi ng Za Zh, i 2008, 16(11):8492853. M i an MF , Kang C , Lee S , et al . Cleavage of f ocal adhesion k i nase is an earl y m ark er and m odu l ator of ox i dative stress 2i nduced apoptosis [J].Ch e m Bi ol Interact , 2008, 171(1):57266.

Golubovs kaya VM, Kweh F A, Cance WG. Focal adhesi on k i n ase and cancer[J].H istolH istopat ho, l 2009, 24(4):5032510. Carelli S , Zadra G , Vaira V, et al . Up 2regu lati on of focal adh es i on k i nase i n non 2s m all cell l ung cancer[J ].Lung Cancer , 2006, 53(3):2632271. Dw i ved iA , Sala 2Ne wby GB , G eorge SJ . R egu l ati on of cell 2m atri x contacts and b eta 2caten i n s i gnali ng i n VS M C by i n tegri n 2li nked k i 2nas e :i m p licati ons f or i nti m al t h i ck en i ng[J].Bas i c Res Cardio, l 2008, 103(3):2442256. Lal H, Ver ma S K, Foster DM. Integri ns and proxi m al s i gnali ng m echan i s m s i n card i ovas cu lar d i sease[J ].F ront Biosc, i 2009, 14(1):230722334. L i JJ , H an M, W en J K, et al . Osteoponti n sti m u lates vascu l ar s m oot h m uscl e cellm i gration by i ndu ci ng FAK phosphorylati on and I LK dephos phorylati on [J].Bi oche m Biophys Res Co mm un , 2007, 356(1):13219.

M enas h i EB , Loftus J C . D ifferenti al effects ofPyk2and F AK on the hyp ertroph i c res pon s e of card i ac m yocytes [J].Cell T i ss u e Res , 2009, 337(2):2432255.

杨长春, 温进坤, 韩梅. 黄芪、当归对黏着斑激酶表达和活化的抑制作用及其在防治血管内皮剥脱后再狭窄中的作用[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02, 23(60):3522353.

林春龙, 张珍祥, 徐永健. 大鼠移植静脉再狭窄过程中黏着斑激酶的活化及奥美沙坦的干预作用[J].中华高血压杂志, 2008, 16(3):23522381

:201 :204衍生生长因子(plate let derived gro w th f actor , PDGF) 、血管紧张素Ò、内皮素、纤粘连蛋白、骨桥蛋白可通过多种信号转导机制引起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 mooth muscle cel, l VS MC) F AK 表达升高与活化, 促

[26228]

进VS MC 的表型转换、迁移与增殖, 而VS MC 的迁移、增殖和血管重塑是心血管疾病的共同病理基础, 最终可以导致血管腔的狭窄, 进而影响靶器官的功能。FAK 还参与导致心肌肥大细胞信号转导调[29]控。反义核酸可抑制VS MC 迁移和增殖, 诱导细胞凋亡; 中药黄芪、当归通过抑制FAK 表达对血管内皮

[30]

剥脱后再狭窄具有抑制作用。奥美沙坦通过抑制局部F AK 活化对大鼠移植静脉再狭窄具有治疗作[31]

用。FAK 处于多种因素引起心血管疾病的多条信号转导通路的交汇点, 因此, 进一步研究FAK 的信号转导机制, 不仅将会使人们对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有进一步的了解, 也将为其防治提供新的靶点。5 小 结

近年来, 尽管对FAK 信号转导机制及其引发的细胞生物学行为进行了一些研究, 但详细机制尚不清楚。一些FAK 信号转导通路已经被证实, 另一些尚在研究之中。FAK 已经被证实与肿瘤和血管增生性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 与其他疾病发生的关系也正在成为研究的热点。进一步研究FAK 及其与其他信号转导分子的相互作用, 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调控FAK 表达与活性, 将会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新的方法与手段, 具有重要意义。参考文献

[1] Schall erMD, Borg m an CA , Cobb BS , et a l . PP125FAK, a struct u r 2

a ll y d isti n cti ve protei n 2t yrosine k i nase associated with f ocal adh e 2si on[J].Proc NatA cad SciUS A, 1992, 89(11):519225196. [2] Jiang X , Sinn ett 2S m it h J , Roz engurt E. Differen tial FAK phospho 2

rylati on at Ser 2910, Ser 2843, Tyr 2397i nduced by angioten si n Ò, LPA and EGF i n i ntesti na l ep it h eli al cells[J ].Cell Si gna, l 2007, 19(5):100021010. [3] H ayasakaH, Marti n K H, H ers hey ED , et al . D isrupti on of FR NK ex 2

p ress i on by gene targeti ng of t h e i ntron i c p ro moter with i n the focal adh esion k i nase gene[J].J Cell Bi oc h e m, 2007, 102(4):9472954. [4] Gu an J L . Foca l adhesi on k i nase i n i n tegri n s i gnali ng[J].M atri x

Bi o l ogy , 1997, 16(4):1952200. [5] A vraha m H, Park S Y , Sch i nkmann K , et a l . RAFTK /Pyk22m ed i a 2

ted cell u lar si gnalli ng[J].Cell Si gna, l 2000, 12(3):1232133. [6] Richardson A , Shannon J D, A da m s RB , et al . Iden ti fi cati on of i n te 2

gri n 2s ti m ulated sites of s eri ne phosphory l ation i n FRNK , the sepa 2ratel y expressed C 2ter m i nal do m ai n of focal adhesion k i nas e :a po 2tenti al role for p rotei n k i n ase A[J].Bioch e m J , 1997, 324(Pt 1):1412149. [7] Y ee KL , W eaver V M, H a m m er DA . I n t egri n 2m ed i ated si gnalli n g

t h rough t heMAP 2k i nase pat hway[J].I ET Syst Bio, l 2008, 2(1):8215. [8] Wang J G , M i yazu M, X iang P . Stretc h 2i nduced cell p roliferati on is

m ed iated by FAK 2MAPK p athway [J].L ife Sc, i 2005, 76(24):281722825. [9] Zhao J , Guan J L . Si gnal transdu cti on by focal adhesion k i nase in

cancer[J].Can cer M etast as i s Rev , 2009, 28(1/2):35249.

[10] Rosari o C , H u s na A , Ian Z . Plat elet 2deri ved gro w t h fact or 2B B

(PDGF 2B B ) regulation of m i grati on and f ocal adh es i on k i nas e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医学综述2010年6月第16卷第12期M ed icalR ecapitulate , Jun 2010, Vo. l 16, N o . 12#1779#

黏着斑激酶信号转导及生物学效应

杨长春

1x

(综述), 马增春(审校)

2

(1. 武警总医院南楼一科, 北京100039; 2. 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 北京100850) 中图分类号:Q555. 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2084(2010) 1221779204

部位。FAK 在功能上不同内转导的作用, FAK 的磷酸化激活以及由此所产生的一系列下游蛋白质的磷酸化, 是细胞外基质与

于其他非受体酪氨酸蛋白激

细胞相互作用并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的关键环节, 参与细胞增殖、迁移与凋亡的调节过程。研究

酶(protein tyrosine k i n ase ,

显示, 黏着斑激酶表达及活化与肿瘤、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 已成为生物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及治疗的

PTK ), 不含S H 2和S H 3功新靶点。

关键词:黏着斑激酶; 信号转导; 生物学效应能域。已知FA K 有6个可Fo cal Adh es i on K i na s e Signa lT ran s d ucti on and Its B i o l og i cal E ffects Y A NG Chang 2c hun 1, MA Z e ng 2以被磷酸化的位点, Tyr 3972

chun . (1. The F irs t De part men t of Na lou, t he Ge nera lH os pit a l of Ch i neseP eople c s Armed P oli ce F orces , Bei 2

是主要的自身磷酸化位点, jing 100039, Ch i na; 2. Beiji ng In s tit u t e of Rad iation M ed i ci ne , Beijing 100850, Ch i na )

Ab stract :I n creasi ng st ud ies have de m on strated that f ocal adhes i on k i nase(F AK), a non 2recep t or t yro 2与Src 家族直接作用, si n e k i n ase , i nvol ves i n the i ntracell u l ar si gnal transducti on m ed i ated by i ntegri n. Phosphoryl ati on of F AK it 2

Tyr 577是Src 家族self and follo w i ng protei n s is the key li nk in t h e interactions bet w een extracell u l ar m atri x and cell s wh ich i n Tyr576、

turn s h o w a series of b i ological effects , i ncl ud i ng cell p roliferati on, m i grati on and apop t osis . M any researches

激酶磷酸化的主要部位。被h ave reported t hat the exp res s i on and acti vati on ofFAK has correlat ed with t um or and cardiovascu l ar d isease ,

FAK has been t h e hot spot i n b i ol ogy fiel d and i t w ill be a ne w target i n therapy . 磷酸化的Tyr 925可以与接

K ey word s :Focal adh es i on k i nase ; Si gnal transdu cti on; Bi ological effects

头蛋白G rb2结合, Tyr397、

黏着斑激酶(f ocal adhesion kinase , FA K ), 是一Tyr407和Tyr861可能是与其他S H 2蛋白结合的部种非受体型酪氨酸蛋白激酶, 在细胞内信号转导中位, 位于C 2端的2个富含Pr o 的区域, PR1和PR2是具有重要作用, 是细胞内多条信号转导通路的交汇含有S H 3结构域的蛋白质, 如Cas 是相对分子质量

3

点, 与细胞迁移、增殖、凋亡等生物学过程的调节密为130@10的Cr k 相关底物焦点黏附蛋白的结合

[2]

切相关。近年, 黏着斑激酶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越部位。来越受到重视, 已经成为生物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FA K 基因通过不同的剪接产生的不具催化功能题之一。现就黏着斑激酶信号转导及生物学效应研活性的羧基端功能域称为FAK 依赖的非激酶(FAK 2究进展进行综述。re l a ted non k i n ase , FRN K ), 相对分子质量为41/43@

3

1 FAK 的结构10, 在结构上具有与黏着斑结合的FAT , 可以与FAK

[1][3]

FAK 由Scha ller 等在转染的V 2Src 鸡胚成纤竞争结合在黏着斑的结合位点, 阻止FAK 活化。维细胞中首次被发现, 它是一种进化上高度保守的2 FAK 活性的调节蛋白质, 在体内分布广泛。对鸟、鼠、人、非洲蟾蜍的FA K 的激活主要依赖于整合素聚集成簇, 整合FAK 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 发现其同源性高达90%, 素B 胞浆区是F AK 活化所必需的。整合素与基质蛋编码鼠和人的FAK 基因分别位于15号和8号染色白的聚集调节FAK 活性, 配体诱导的整合素聚集可体上。导致FAK 酪氨酸激酶的活化。整合素聚集或胞浆区

3

FAK 相对分子质量为125@10, 由1028个氨基构象的改变可能与增强F AK 的N 2末端结构域和B 酸组成, 结构上可分为3个功能域:N 2端功能域、激整合素尾的结合有关, 这种FAK 构象的变化使FAK 活区和C 2端功能域, 每个区域包含大约400个氨基活化位点Tyr 2397暴露出来, 整合素依赖的FAK 寡酸。中间部分自390~650位为高度保守的催化区聚化使Tyr 2397位点自身磷酸化, 继而通过磷酸化域, 两翼分别为氨基端和羧基端。FAK 的羧基端存Src 2家族激酶, 导致Tyr576、Tyr577及整个酶区的在多个可与细胞骨架蛋白和信号转导蛋白结合的位FAK 活化。点, 其功能可能是将多种蛋白聚集在一起。在FAK 整合素刺激的FAK 活化依赖于acti n 骨架蛋白羧基末端的150个氨基酸中包含一个黏着斑定位序的完整性, 细胞actin 骨架蛋白的收缩可进一步增强列(f ocal adhensi o n targeting sequence , FAT ), 对于整合素受体的聚集和FAK 酪氨酸磷酸化, 从而将信FAK 与黏着斑相连是充分而且又必要的序列。N 2端号传递至其他信号分子, 如骨架蛋白Paxilli n 、Tensi n 区域可连接到B 整合素胞浆区。C 2端区域含有2个和Ta li n 可使FAK 激活。, 摘要:黏着斑激酶(FAK ) 是一种非受体型酪氨酸蛋白激酶, 起介导细胞外信号由整合素向细胞

#1780#医学综述2010年6月第16卷第12期M ed i calRecap it u l ate , J un 2010, V o. l 16, No . 12

诱导体内酪氨酸磷酸化具有重要作用, 这表明仅仅

是整合素与FAK 结合不足以产生FAK 活化。

许多生长因子、神经肽等参与调节FAK 活化, 尽管其机制尚不清楚, 但是内皮素、溶血磷脂酸、铃蟾肽等诱导FAK 酪氨酸磷酸化是通过G 蛋白受体或其他机制增强FAK 酪氨酸磷酸化水平而实现的。一些因素直接影响FAK 激酶活性, 而另一些可能通过活化其他酪氨酸间接提高FAK 酪氨酸磷酸化水平。G 蛋白受体刺激因子提高FAK 酪氨酸磷酸化活性依赖于小G TP 结合蛋白p21Rho 。Rho 与FAK 之间连接通路以及Rho 是否是通过肌动蛋白导致F AK 酪氨酸磷酸化目前尚不清楚, 但在非整合素刺激的FAK 酪氨酸磷酸化事件中, 应用细胞松弛素D 处理对

[4]

FAK 酪氨酸磷酸化亦有抑制作用。

Pyk2是FA K 家族的新成员, 是一种富含脯氨的酪氨酸激酶, 其激活机制不同于FAK , 其主要是通过

2+

提高细胞内Ca 内流信号而介导的, 因此又称为

2+

CAD TK 2钙依赖酪氨酸激酶。Ca 介导的信号也可

2+

以刺激FAK 酪氨酸磷酸化, 但水平较Pyk2低。Ca 信号系统激活Pyk2的机制还不完全清楚, 可能与调

[5]

节Pyk2N 2末端与钙结合蛋白的反应有关。

FAK 活性的调节主要发生在翻译后阶段, 其转录水平的调节机制目前尚不清楚。F AK 的失活主要

[6]

是通过蛋白酶水解作用完成。此外, R ic hardson 等认为, FRNK 可以作为FA K 的一种内源性抑制因子, 通过与FAK 竞争FAT 位点而参与体内FAK 激活功能的负向调节。

3 FAK 相关信号转导途径3. 1 整合素介导的信号转导 整合素受体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 u lar m atrixc , EC M ) 蛋白结合后产生的细胞内信号通过增加FAK 酪氨酸磷酸化调节细胞的生长、生存、迁移与增殖等功能。F AK 可与不同的信号蛋白结合, 已经证明的有Src 2家族PT K 、p130cas 、Shc 、G rb2、肌醇三磷酸(i n ositol tri p hosphate , PI 3) 激酶、Paxillin 等, 这种结合导致c 2Jun 氨基端激酶(C 2Jun N 2ter m i n al k i n ase , J NK ) /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2acti v ated pr ote i n k i n ase , MAPK ) 途径的活化。3. 1. 1 FAK 和M APK 途径 FAK 在Tyr925位点被磷酸化后出现一个G r b2结合位点, 并且募集G r b2/SOS 复合物的形成, 这是FAK 活化Ras /M AP K 途径的机制之一。FAK 含有p130CAS 接头蛋白的结合位点, p130CAS 酪氨酸磷酸化能导致Crk 和Nck 接头蛋白的聚集, 因为这些蛋白可以和S OS 结合, 提供了刺激R as/MAPK信号途径的第二个机制。另外, G r b2/SOS 复合物的形成, 增强Ras/M APK 活化。因此, FAK 可通过多种机制诱导MAPK 信号转导途径,

[7]

作用于转录因子C 2f os 、C 2j u n , 最终影响基因表达。

然而, FAK 并不是诱导活化MAPK 的惟一途径, 在某些情况下, 还有其他信号通路使整合素诱导活化MAPK 。进一步研究显示, FAK 对MAP K 活化的诱导是整合素信号转导通路的晚期事件, 不依赖FA K 的信号转导仅导致短暂的M APK 活化, 而FAK

[8]

依赖的MAP K 将产生长时程的MAPK 活化反应。3. 1. 2 J N K 通路 除了M APK 通路, 有研究表明, 整合素依赖的黏附可导致J NK 通路的活化, FAK 在此通路中也起主要作用。FAK 利用不同的机制活化MAP K 和J NK , 因为突变的F AK 不活化M APK 却始终活化J NK 。FAK 活化J N K 的机制有二, 其一是活化的FAK 通过募集Paxili n 以及Rho 家族相关蛋白交换因子所形成的复合物与FAK 相连, 而使J NK 活化, 该机制与酪氨酸磷酸化有关; 其二是非依赖性酪氨酸磷酸化, 通过p130Cas/Crk /Dock180和Rac 活

[9]

化J NK 。3. 2 酪氨酸激酶受体信号转导 酪氨酸激酶受体是一种跨膜受体, 其膜内侧具有PT K , 配体和受体结合后, 生成同源或异源二聚体, 使PT K 活化。研究表明, FAK 在酪氨酸激酶受体信号转导途径中也发挥一定作用。有资料显示, 随PDGF 浓度的升高, FAK 酪氨酸磷酸化水平也升高, 这种变化可能与PI 3激酶的活化有关。

研究表明, FAK 还参与生长因子受体介导的

-/-MAP K 信号传递途径。FAK 细胞显示了PDGF 和血清诱导的MAPK 活化的缺失。突变的FAK 在N I H 3T3细胞可以阻止血清诱导的M APK 活化。FA K 也参与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刺激的

[11][12]

MAP K 活化。Vadali 等认为, FAK 在整合素和生长因子刺激M APK 信号中有协同作用, 整合素和生长因子受体同时受刺激时, 可通过不同的途径活化MAPK , 而F AK 则是这两条途径的交汇点。3. 3 G 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G 蛋白耦联受体是一种穿膜七次的受体, 可以和小分子神经递质、多肽和糖蛋白等配体结合, 在Rho 的作用下对细胞骨架蛋白的聚集/解聚和FAK 磷酸化产生影响。抑制Rho 的功能, 可以使FAK 磷酸化水平降低。

在G 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MAPK 活化的过程中, Pyk2/CAKB 可能起关键作用, 其402位点磷酸化后成为Src 激酶的结合位点。在G 蛋白受体配体复合物的作用下Src 激活, 催化Pyk2/CAKB 磷酸化, 产生多个与信号蛋白的结合位点, G r b2/SOS 直接或在, [10]

医学综述2010年6月第16卷第12期M ed icalR ecapitulate , Jun 2010, Vo. l 16, N o . 12#1781#

合体作用下激活Ras /M AP K 。

4 FAK 信号转导途径引发的生物学效应

FAK 与细胞多种信号转导有关, 因此对细胞的多种生物学功能具有调节作用。研究表明, FAK 对于胚胎发育有重要作用, 对细胞的黏附、伸展、迁移、

[14]

增殖和凋亡具有调节作用。4. 1 调节发育 早期胚胎中即可检测到FAK 表达, 并分布于神经胚形成阶段的所有细胞类型。FA K 在发育的血管中表达也增高。FAK 基因剔除可导致中胚层的缺乏。FAK 基因剔除小鼠有早期胚胎致死性突变, 不能形成完全的血管和心脏。有研究表明, FAK 可能与胎盘植入和胎盘建成的关键环节有关, 应用反义核酸及FAK 抗体可以抑制外胎盘锥黏附、扩展及滋养细胞的迁移和铺展, 因而证明FAK 和胚

[15]

胎发育密切相关。4. 2 FAK 和细胞黏附 细胞在整合素介导下与EC M 黏附后, FAK 磷酸化水平升高, 抑制FAK 磷酸化水平则显示降低细胞的黏附和伸展。导入FRNK 减少内源性FA K 磷酸化, 细胞伸展也减少, 说明FAK 在细胞黏附和伸展中有重要作用。目前对FAK 在黏着斑形成及解聚中作用的认识已有了很大变化, FAK 以前被认为与黏着斑构成有关, 但应用V 2Src 转化的

[16]

成纤维细胞显示, F AK 可能起相反作用。

FAK 控制黏着斑解聚可能是通过下调Rho 活性实现的, 细胞黏附到纤维结合蛋白时伴有短暂的Rho

-/-活性降低, FAK 成纤维细胞Rho 活性不降低, 而抑制Rho 可负反馈调节FA K 和活化。进一步形态学观察结果也支持FAK 调节黏着斑活性是通过调节Rho 实现的。FA K 抑制Rho 信号通路原因还未明确, 可能与FAK 结合伙伴蛋白GRAK , 一个Rho 负向

[17]

调节因子有关。4. 3 调节细胞迁移 FAK 在细胞迁移中起重要作[18]

用。对FAK 缺陷鼠研究显示, 该鼠细胞在纤维结合蛋白上的迁移性显著降低, 进一步的突变分析证明, Tyr397位点是介导细胞迁移的关键部位; 在C HO 细胞中的研究发现, 增加F AK 表达可促进细胞迁移, 说明F AK 与细胞迁移密切相关。

FAK 影响细胞迁移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 可能与FAK /Src复合体对细胞内骨架蛋白聚集/解聚的调节以及黏着斑的形成、解离有关, 此外, p130Cas 与FAK 引起的细胞迁移有关, FAK 影响细胞迁移可能还与PI 3激酶有关。整合素与配体结合后激活FAK , 通过Ras /M APK 的活化, 使金属蛋白酶的表达增加, 也有利于细胞的迁移。此外, F AK 也参与控制细胞的化学趋化反应, F AK 过度表达增加MDC K 细

[13]

4. 4 FA K 与细胞周期和细胞增殖 FAK 是细胞周

[19]

期的正向调节因子, 当饥饿的成纤维细胞用血清刺激时, 过度表达的FAK 可以增加DNA 的合成, 突变的FAK 抑制细胞周期进程。FAK 调节细胞周期进程的机制还不完全清楚。FA K 可能通过调节Cycli n 和CD K I P21的表达而发挥此作用。在N I H 3T3细胞研究显示, 细胞发生黏附时Cyc li n A 表达增加, 它是细胞内G 1期进入S 期所必需的, G 1期的两种蛋白D 和E 以及相关CD K 在细胞黏附后表达也增加。整合素与EC M 结合后在生长因子的共同作用下激活FAK , 通过Ras 2MAPK 或PI 3激酶促进细胞增殖。4. 5 FA K 与细胞凋亡 细胞需要黏附于EC M 才能存活, 一旦与EC M 脱离将发生凋亡, 细胞黏附于EC M 时伴有FAK 磷酸化的增加, 是抑制细胞凋亡的

[21]

关键因素。FAK 持续活化可抑制悬浮生长的细胞发生凋亡。将FAK 与整合素B 1胞内域结合的SP1肽或抑制FAK 与黏着斑结合的F AK 单抗用微注射技术注入成纤维细胞, 终导致细胞凋亡, 此外, 用转染技术使细胞过度表达F AK , 也直接证明FAK 可抑制细胞凋亡, 应用反义核酸技术抑制F AK 表达

[22]

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研究显示, FAK 是caspase 的底物之一, 多种caspase 可以作用于FAK , 去除FAK 抑制细胞凋亡的

[23]

作用, 使细胞最终发生凋亡。由此可见, FAK 活性的调控直接影响细胞凋亡, 是细胞凋亡环节中又一值得重视的环节。

FA K 与PI 3激酶的连接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锚定依赖的生存信号, 对于防止细胞凋亡具有重要作用。FAK 诱导细胞凋亡还可能与J N K /SAPK 途径

[24]

有关, FAK 可能通过募集p130cas 酪氨酸磷酸化, 将信号传至Rac 、Pak1和MKK4, 刺激J N K 活化。FA K 过度表达可以增加核因子J B 活化刺激凋亡抑制蛋白(i n h i b itor of apoptosis prote i n , I A P) CI A P 21、CI AP 22、X 2I A P 的表达, 而这些都是caspase 的抑制因子, 具有抑制凋亡作用, 因此FAK 过度表达抑制细胞凋亡。4. 6 FA K 与肿瘤 F AK 表达和活化与人类多种恶

[25]

性肿瘤的发病有关, 包括肺癌、鳞状细胞喉癌、结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在肿瘤细胞中FAK 过度表达并与肿瘤的浸润、转移相关联, 这可能与F AK 表达增加使细胞迁移和增殖能力增强有关。应用反义核酸技术抑制FAK 表达可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诱导细胞凋亡。F AK 有可能成为肿瘤发生和转移的标志物, 并有望成为肿瘤治疗新的靶位点之一。[20]

#1782#医学综述2010年6月第16卷第12期M ed i calRecap it u l ate , J un 2010, V o. l 16, No . 12

of phosph ati dylinos it ol 32k i nase and m itogen 2activated p rotei n k i 2

nas es[J].Card i ovas c R es , 1999, 41(3):7082721. D c A l essio S , Bl as i F . The urok i n ase receptor as an en tertai ner of s i gn al transdu cti on [J].Fron t Bi osc, i 2009, 14:457524587. Vad aliK , CaiX, Schaller MD . Focal adh es i on k i nase :an ess en tial k i nase i n the regu lati on of card i ovascu l ar functi ons [J].I U B MB L ife , 2007, 59(11):7092716.

Rozengurt E. M i togen ic s i gn ali ng pat hways i nduced by G p rot ein 2coupled receptors[J].J Cell Phys i o, l 2007, 213(3):5892602. L i S , H ua ZC . F AK exp ress i on regu lati on and therapeu tic pot en tial [J].Adv Cancer Res , 2008, 101(1):45261.

Chatziz achari as NA, K ourakli s GP , Theocharis SE . Cli n ical s i gn ifi 2cance of FAK expressi on i n hum an neoplas i a [J].H istol H is 2t op atho, l 2008, 23(5):6292650. Van Sl a m brouck S , G rij el m o C , DeW ever O , et al . A cti vati on of the F AK 2src m ol ecu l ar scaffol d s and p130Cas 2J NK s i gna li ng cascades by a l pha12i ntegri ns du ri ng colon cancer cell i nvas i on [J ].I n t J On 2co, l 2007, 31(6):150121508. L i m S T, M i kol on D , St upack DG, eta l . FERM control of F AK f unc 2ti on :i m p lications for cancer t herapy[J].Cell Cycl e , 2008, 7(15):230622314. Schall erMD . B i oc h e m ical si gnals and b iol og i cal respon s es elici ted by t he focal adhesi on k i n ase [J ].Bi och i m Bi ophys Act a , 2001, 1540(1):1221.

D i ng Q, Gra m m er J R , Nels on MA , et al . P27(k i p1) and cycli n D1are neces sary f or f ocal ades i on k i nase(FAK ) regulati on of cell cy 2cle p rogressi on i n g li ob lasto m a cells p ropagat ed i n vitro and in vi vo i n the sci d m ouse b rai n [J ].J Biol Che m , 2005, 280(8):680226815.

Boosan iCS , N al abothula N , M unugalavadla V , et a l . F AK and p382MAP k i nas e 2dependen t activation of apoptos i s and caspase 23i n ret 2i nal endothelial cell s by al pha1(I V ) NC1[J ].Inves t Ophthal m ol V is Sc, i 2009, 50(10):456724575. Hu iAY , M eens J A, Sch i ck C , et al . Src and FAK m ed i ate cell 2m a 2tri x adhesion 2dependen t activation ofM et duri ng transfor mati on of breast ep it h eli al cell s [J ].J Cell Bi oc h e m , 2009, 107(6):116821181. Shen J G , Zhang XL, H uo XX . The role of FAK 2ERK si gnal tran s 2ducti on pathway i n apoptos i s of hepati c s t ell ate cell[J].Zhonghua Gan Zang Bi ng Za Zh, i 2008, 16(11):8492853. M i an MF , Kang C , Lee S , et al . Cleavage of f ocal adhesion k i nase is an earl y m ark er and m odu l ator of ox i dative stress 2i nduced apoptosis [J].Ch e m Bi ol Interact , 2008, 171(1):57266.

Golubovs kaya VM, Kweh F A, Cance WG. Focal adhesi on k i n ase and cancer[J].H istolH istopat ho, l 2009, 24(4):5032510. Carelli S , Zadra G , Vaira V, et al . Up 2regu lati on of focal adh es i on k i nase i n non 2s m all cell l ung cancer[J ].Lung Cancer , 2006, 53(3):2632271. Dw i ved iA , Sala 2Ne wby GB , G eorge SJ . R egu l ati on of cell 2m atri x contacts and b eta 2caten i n s i gnali ng i n VS M C by i n tegri n 2li nked k i 2nas e :i m p licati ons f or i nti m al t h i ck en i ng[J].Bas i c Res Cardio, l 2008, 103(3):2442256. Lal H, Ver ma S K, Foster DM. Integri ns and proxi m al s i gnali ng m echan i s m s i n card i ovas cu lar d i sease[J ].F ront Biosc, i 2009, 14(1):230722334. L i JJ , H an M, W en J K, et al . Osteoponti n sti m u lates vascu l ar s m oot h m uscl e cellm i gration by i ndu ci ng FAK phosphorylati on and I LK dephos phorylati on [J].Bi oche m Biophys Res Co mm un , 2007, 356(1):13219.

M enas h i EB , Loftus J C . D ifferenti al effects ofPyk2and F AK on the hyp ertroph i c res pon s e of card i ac m yocytes [J].Cell T i ss u e Res , 2009, 337(2):2432255.

杨长春, 温进坤, 韩梅. 黄芪、当归对黏着斑激酶表达和活化的抑制作用及其在防治血管内皮剥脱后再狭窄中的作用[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02, 23(60):3522353.

林春龙, 张珍祥, 徐永健. 大鼠移植静脉再狭窄过程中黏着斑激酶的活化及奥美沙坦的干预作用[J].中华高血压杂志, 2008, 16(3):23522381

:201 :204衍生生长因子(plate let derived gro w th f actor , PDGF) 、血管紧张素Ò、内皮素、纤粘连蛋白、骨桥蛋白可通过多种信号转导机制引起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 mooth muscle cel, l VS MC) F AK 表达升高与活化, 促

[26228]

进VS MC 的表型转换、迁移与增殖, 而VS MC 的迁移、增殖和血管重塑是心血管疾病的共同病理基础, 最终可以导致血管腔的狭窄, 进而影响靶器官的功能。FAK 还参与导致心肌肥大细胞信号转导调[29]控。反义核酸可抑制VS MC 迁移和增殖, 诱导细胞凋亡; 中药黄芪、当归通过抑制FAK 表达对血管内皮

[30]

剥脱后再狭窄具有抑制作用。奥美沙坦通过抑制局部F AK 活化对大鼠移植静脉再狭窄具有治疗作[31]

用。FAK 处于多种因素引起心血管疾病的多条信号转导通路的交汇点, 因此, 进一步研究FAK 的信号转导机制, 不仅将会使人们对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有进一步的了解, 也将为其防治提供新的靶点。5 小 结

近年来, 尽管对FAK 信号转导机制及其引发的细胞生物学行为进行了一些研究, 但详细机制尚不清楚。一些FAK 信号转导通路已经被证实, 另一些尚在研究之中。FAK 已经被证实与肿瘤和血管增生性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 与其他疾病发生的关系也正在成为研究的热点。进一步研究FAK 及其与其他信号转导分子的相互作用, 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调控FAK 表达与活性, 将会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新的方法与手段, 具有重要意义。参考文献

[1] Schall erMD, Borg m an CA , Cobb BS , et a l . PP125FAK, a struct u r 2

a ll y d isti n cti ve protei n 2t yrosine k i nase associated with f ocal adh e 2si on[J].Proc NatA cad SciUS A, 1992, 89(11):519225196. [2] Jiang X , Sinn ett 2S m it h J , Roz engurt E. Differen tial FAK phospho 2

rylati on at Ser 2910, Ser 2843, Tyr 2397i nduced by angioten si n Ò, LPA and EGF i n i ntesti na l ep it h eli al cells[J ].Cell Si gna, l 2007, 19(5):100021010. [3] H ayasakaH, Marti n K H, H ers hey ED , et al . D isrupti on of FR NK ex 2

p ress i on by gene targeti ng of t h e i ntron i c p ro moter with i n the focal adh esion k i nase gene[J].J Cell Bi oc h e m, 2007, 102(4):9472954. [4] Gu an J L . Foca l adhesi on k i nase i n i n tegri n s i gnali ng[J].M atri x

Bi o l ogy , 1997, 16(4):1952200. [5] A vraha m H, Park S Y , Sch i nkmann K , et a l . RAFTK /Pyk22m ed i a 2

ted cell u lar si gnalli ng[J].Cell Si gna, l 2000, 12(3):1232133. [6] Richardson A , Shannon J D, A da m s RB , et al . Iden ti fi cati on of i n te 2

gri n 2s ti m ulated sites of s eri ne phosphory l ation i n FRNK , the sepa 2ratel y expressed C 2ter m i nal do m ai n of focal adhesion k i nas e :a po 2tenti al role for p rotei n k i n ase A[J].Bioch e m J , 1997, 324(Pt 1):1412149. [7] Y ee KL , W eaver V M, H a m m er DA . I n t egri n 2m ed i ated si gnalli n g

t h rough t heMAP 2k i nase pat hway[J].I ET Syst Bio, l 2008, 2(1):8215. [8] Wang J G , M i yazu M, X iang P . Stretc h 2i nduced cell p roliferati on is

m ed iated by FAK 2MAPK p athway [J].L ife Sc, i 2005, 76(24):281722825. [9] Zhao J , Guan J L . Si gnal transdu cti on by focal adhesion k i nase in

cancer[J].Can cer M etast as i s Rev , 2009, 28(1/2):35249.

[10] Rosari o C , H u s na A , Ian Z . Plat elet 2deri ved gro w t h fact or 2B B

(PDGF 2B B ) regulation of m i grati on and f ocal adh es i on k i nas e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相关文章

  • 细胞信号转导
  • 细胞信号转导 细胞信号转导是指细胞通过胞膜或胞内受体感受信息分子的刺激,经细胞内信号转导系统转换,从而影响细胞生物学功能的过程.水溶性信息分子及前列腺素类(脂溶性)必须首先与胞膜受体结合,启动细胞内信号转导的级联反应,将细胞外的信号跨膜转导 ...查看


  • 生物化学问答题
  • 名词解释DNA cloning DNA 克隆基因克隆是指应用酶学方法,在体外对DNA 分子按照既定的目的分离.剪切和重新连接,构成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重组DNA 分子(复制子),然后把它导入宿主细胞,筛选出含有目的基因的转化子细胞,使其在宿主 ...查看


  • 生理学第七版校对版-细胞1
  •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细胞(cell)是构成人体最基本的功能单位.根据不同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分类,人体的细胞有二百余种.每种细胞都分布于特定的部位,执行特定的功能,但对某些细胞群体乃至所有细胞而言,许多基本的功能活动是共同的.本章主要介绍细 ...查看


  •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转导通路研究进展_蔡琪
  • ·354· JNephrolDialyTransplant Vol.8 No.4 Aug.1999 ·基础医学·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转导通路研究进展 蔡 琪 李晓玫 综述 关键词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信号转导 细胞生物学 丝裂原活化蛋白 ...查看


  • MAPK信号通路
  • MAPK信号通路 2008-06-04 21:50 MAP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s)是细胞内的一类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研究证实,MAPKs信号转导通路存在于大 ...查看


  • Wnt信号转导通路与细胞凋亡
  • 50 内蒙古医学杂志InnerMongoliaMedJ2011年第43卷第1期 Wnt信号转导通路与细胞凋亡 刘 火亘综述1,王海生2,刘淑萍2审校 (1.内蒙古医学院2008级研究生,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59; 2.内蒙古医学院生化教 ...查看


  • 2012年细胞生物学(第四版)题库1111
  • 第一章绪论 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定义 1838 -1939年两位德国动物学家和植物学家和而1858年德国病理学家Virchow提出了 的观点,细胞学说得以最终完善. 第二章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每个病毒仅含有一个核酸分子, ...查看


  • T细胞信号转导
  • T 细胞在激活过程中的信号转导 张括川 生物技术2012012413 [摘要] T细胞是构成机体细胞免疫反应的中心环节, 而T 细胞的激活.增殖.分化及凋亡均与细胞内引发的一系列信号通路直接相关.本文就T 细胞在激活过程中所涉及的主要细胞信 ...查看


  • 高级生物化学复习重点--wo
  • 2011级高级生化2班复习资料 第一章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关系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secondary structure)指多肽链主链本身折叠或盘曲所形成的局部空间构象,包括依靠氢键维系的有规则构象和多肽链主链中的无规卷曲以及非氢键维系的规则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