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四圣谛
谛(satya)的含义是实在、真理。四圣谛即苦、集、灭、道四谛,是对人生现象的评价和解脱痛苦的指示。四圣谛是佛教理论的总纲,佛教的其余说法都是围绕着它而发挥、推演出来的。苦谛认为生存就是痛苦,有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取蕴八苦。生苦:胎儿在母亲肚子里住胎十月,如同关在黑暗的地狱中,母亲喝热汤,要受热烧之苦。婴儿出生,冷风刮到身上,如同刀刮一样。从婴儿成长为少年、青年、壮年、中年,种种痛苦连绵不断。
老苦:进入老年,须发变白,牙齿脱落,眼花耳聋,肌肉松弛,神志不清,接近死亡。病苦:包括里里外外的身病和忧愁悲伤的心病。死苦:有生命无常最终死亡和遭遇偶然事故或灾难而死亡。这四种是人的自然属性方面的痛苦。怨憎会:想躲开憎恨的人和厌恶的环境,却不得不会合在一起。爱别离:想同喜爱和人和环境永远相处,却不得不分离。
求不得:想得到喜爱的东西,却偏偏得不到。这三种是人的社会属性方面的痛苦。五取蕴:五蕴又译为五阴,指色受想行识,佛教认为人体由此五种因素构成,故特指人身。取是执著贪爱的意思。五蕴与取结合,就产生各种贪欲,招致各种痛苦。这一种是说人的肉体精神存在就是痛苦。中国僧人为了说明人生痛苦,就说人的面容是个苦字,眉毛是草字头,眼睛和鼻子合成十字,嘴是口字。
集谛说一切存在都是由条件集合而成,苦也是这样,从十二因缘说、轮回说分析产生人生各种痛苦的理由和依据。灭谛阐述断灭贪欲、痛苦,达到最终解脱境界涅槃的道理。道即道路、方法,道谛阐述达到涅槃境界所应遵循的正确途径,即八正道。
2. 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说是佛教对人生现象的解释,认为生命是一个连续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其产生和发展依赖条件,分为十二个互为因果联系的环节。'无明'缘'行':由前世因缘带来的愚痴无知(无明)产生(缘)种种世俗意志活动(行)。'行'缘'识':世俗意志形成心识,在相应处所投胎。'识'缘'名色':识引起胎儿肉体和精神(名色)的发育。'名色'缘'六处':随着胎儿身体的发育,出现眼耳鼻舌身意六种器官(六处)。
'六处'缘'触':婴儿出生,六种器官与外界感觉认知对象(触)对应联系。'触'缘'受':儿童的六种器官与外界感觉认知对象对应联系,产生种种感受(受)。'受'缘'爱':青年对于外界事物的感受,产生种种渴望和贪欲。'爱'缘'取':贪欲强烈,产生追求和占有的欲望(取)。'取'缘'有':追求和占有的欲望产生思想、行为(有,业)。'有'缘'生':今生今世的贪爱、追求、占有,产生种种迷惑和善恶业力,产生果报,决定来世的转生。'生'缘'老死':来世转生,又会有生老病死。
这里讲到前世、今生和来世,不断轮回。以上是就'顺观'而言,即认为无明是人生痛苦的起点,阐述人生痛苦及其原因,即苦谛和集谛。也可以反向'逆观',推导人生诸种痛苦现象所以产生,其根源在于无明,十二因缘灭,即为灭谛,认识了十二因缘的实相,即为道谛。
3. 业报轮回
众生的口业(言语)、身业(行为)、意业(思想),具有善恶不同性质,业力作为因,产生因果关系,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导致自身在六道中不断轮回,就像车轮转动一样,永无终期。
4. 六道
六道也叫六趋,道即轮回往来的道路,趋即趋向,是众生轮回的六层空间处所。六道众生统称六凡。六道由低到高依次是:地狱、饿鬼、畜生(旁生)三恶道,阿修罗、人、天三善道。
地狱,又译作那洛迦(Naraka)、不乐、可厌、苦具、苦器等,是最受罪的处所,有八热地狱、八寒地狱、近边地狱、孤独地狱多种。地狱主事者是阎罗王,其下有判官、无常、夜叉等。所谓八热地狱,其一是等活地狱,此处众生彼此残杀,凉风吹来,复生为鬼,受苦更重。其二是黑绳地狱,此处众生受黑绳索捆绑。
其三是众合地狱,此处众生受众兽伤害和刑具折磨。其四是号叫地狱,此处众生备受折磨,痛苦号叫。其五是大叫地狱,此处众生所受折磨更加严酷,大叫不止。其六是炎热地狱,此处众生受铁锅蒸煮和火炕烧烤。其七是大热地狱,此处众生所受烧煮更加厉害。其八是阿鼻(无间)地狱,此处众生受苦永无间断。古代佛寺壁画常有地狱变,吓得香客不敢干坏事,一些以杀生为职业的人如渔夫、屠户、猎人纷纷改行。
鲁迅小说《祝福》及以此改编的影片,主人公祥林嫂因为嫁过两个男人,害怕死后被他们平分自己而锯为左右两半,将打工所得的微薄工钱捐作庙宇的门槛钱,以门槛代替自己被人践踏,洗刷自己的罪孽,获得好报。
饿鬼,又译为薜荔多、闭丽多(Preta)。鬼有大财鬼、小财鬼、多财鬼、少财鬼、冬瓜鬼(鸠盘荼)等等。夜叉是鬼中大威德者,为数众多的是永远处于饥饿状态的鬼,即使得到食物,送到嘴边,立即被猛火烧成灰烬。
畜生,指飞禽走兽、昆虫、鱼类等等动物。
阿修罗(Asura),是凶恶的神,易怒好斗,品行不端,被赶出天界,居住须弥山(佛教虚构的世界中心,又叫妙高山)和铁围山(须弥山外围,中隔咸海)一带。如猪八戒本是天界的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逐出天界,匆忙投胎,误入母猪肚子中,转生时呈猪模样。
人,人类。
天,音译提婆(Deva),是天众生活的处所。天有欲界六天、色界十七天和无色界四天。欲界六天最低的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腰,接近人间。须弥山外围咸海中有四大洲,又叫四天下,即:东胜身洲(弗提婆洲),南赡部洲(南阎浮提,天竺、中国所在地),西牛货洲(瞿耶尼洲),北瞿(俱)卢洲(郁单越洲)。四大天王分别护持一天下,他们是东方持国天王(能护持国土),南方增长天王(能令他善根增长),西方广目天王(以净眼常观拥护此阎浮提),北方多闻天王(福德之名闻四方)。四天王天上面是忉利天(三十三天),在须弥山顶,是帝释天的处所。其上依次是夜摩天、兜率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欲界六天在六道中虽然最高,但此处众生仍然要生死轮回。
=====| 分享即是法布施|=====
佛法学习及百日共修倡议
各位师兄好! 为了大家更好的学修及集资净罪,照贤法师准备开设慧学苑网络课堂,带领大家一起系统学习佛法知识,提高对佛法的整体认知,树立佛法正知正见。另外在学习的基础上每天还将安排不同内容的共修,大家每天随自己时间自行规定功课,每日完成功课后一起回向。法师每天晚上会在YY学习频道与大家一起共修回向及解答佛友提问。
慧学苑QQ学习群号:259160909
YY语音学习频道:76589966
1. 四圣谛
谛(satya)的含义是实在、真理。四圣谛即苦、集、灭、道四谛,是对人生现象的评价和解脱痛苦的指示。四圣谛是佛教理论的总纲,佛教的其余说法都是围绕着它而发挥、推演出来的。苦谛认为生存就是痛苦,有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取蕴八苦。生苦:胎儿在母亲肚子里住胎十月,如同关在黑暗的地狱中,母亲喝热汤,要受热烧之苦。婴儿出生,冷风刮到身上,如同刀刮一样。从婴儿成长为少年、青年、壮年、中年,种种痛苦连绵不断。
老苦:进入老年,须发变白,牙齿脱落,眼花耳聋,肌肉松弛,神志不清,接近死亡。病苦:包括里里外外的身病和忧愁悲伤的心病。死苦:有生命无常最终死亡和遭遇偶然事故或灾难而死亡。这四种是人的自然属性方面的痛苦。怨憎会:想躲开憎恨的人和厌恶的环境,却不得不会合在一起。爱别离:想同喜爱和人和环境永远相处,却不得不分离。
求不得:想得到喜爱的东西,却偏偏得不到。这三种是人的社会属性方面的痛苦。五取蕴:五蕴又译为五阴,指色受想行识,佛教认为人体由此五种因素构成,故特指人身。取是执著贪爱的意思。五蕴与取结合,就产生各种贪欲,招致各种痛苦。这一种是说人的肉体精神存在就是痛苦。中国僧人为了说明人生痛苦,就说人的面容是个苦字,眉毛是草字头,眼睛和鼻子合成十字,嘴是口字。
集谛说一切存在都是由条件集合而成,苦也是这样,从十二因缘说、轮回说分析产生人生各种痛苦的理由和依据。灭谛阐述断灭贪欲、痛苦,达到最终解脱境界涅槃的道理。道即道路、方法,道谛阐述达到涅槃境界所应遵循的正确途径,即八正道。
2. 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说是佛教对人生现象的解释,认为生命是一个连续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其产生和发展依赖条件,分为十二个互为因果联系的环节。'无明'缘'行':由前世因缘带来的愚痴无知(无明)产生(缘)种种世俗意志活动(行)。'行'缘'识':世俗意志形成心识,在相应处所投胎。'识'缘'名色':识引起胎儿肉体和精神(名色)的发育。'名色'缘'六处':随着胎儿身体的发育,出现眼耳鼻舌身意六种器官(六处)。
'六处'缘'触':婴儿出生,六种器官与外界感觉认知对象(触)对应联系。'触'缘'受':儿童的六种器官与外界感觉认知对象对应联系,产生种种感受(受)。'受'缘'爱':青年对于外界事物的感受,产生种种渴望和贪欲。'爱'缘'取':贪欲强烈,产生追求和占有的欲望(取)。'取'缘'有':追求和占有的欲望产生思想、行为(有,业)。'有'缘'生':今生今世的贪爱、追求、占有,产生种种迷惑和善恶业力,产生果报,决定来世的转生。'生'缘'老死':来世转生,又会有生老病死。
这里讲到前世、今生和来世,不断轮回。以上是就'顺观'而言,即认为无明是人生痛苦的起点,阐述人生痛苦及其原因,即苦谛和集谛。也可以反向'逆观',推导人生诸种痛苦现象所以产生,其根源在于无明,十二因缘灭,即为灭谛,认识了十二因缘的实相,即为道谛。
3. 业报轮回
众生的口业(言语)、身业(行为)、意业(思想),具有善恶不同性质,业力作为因,产生因果关系,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导致自身在六道中不断轮回,就像车轮转动一样,永无终期。
4. 六道
六道也叫六趋,道即轮回往来的道路,趋即趋向,是众生轮回的六层空间处所。六道众生统称六凡。六道由低到高依次是:地狱、饿鬼、畜生(旁生)三恶道,阿修罗、人、天三善道。
地狱,又译作那洛迦(Naraka)、不乐、可厌、苦具、苦器等,是最受罪的处所,有八热地狱、八寒地狱、近边地狱、孤独地狱多种。地狱主事者是阎罗王,其下有判官、无常、夜叉等。所谓八热地狱,其一是等活地狱,此处众生彼此残杀,凉风吹来,复生为鬼,受苦更重。其二是黑绳地狱,此处众生受黑绳索捆绑。
其三是众合地狱,此处众生受众兽伤害和刑具折磨。其四是号叫地狱,此处众生备受折磨,痛苦号叫。其五是大叫地狱,此处众生所受折磨更加严酷,大叫不止。其六是炎热地狱,此处众生受铁锅蒸煮和火炕烧烤。其七是大热地狱,此处众生所受烧煮更加厉害。其八是阿鼻(无间)地狱,此处众生受苦永无间断。古代佛寺壁画常有地狱变,吓得香客不敢干坏事,一些以杀生为职业的人如渔夫、屠户、猎人纷纷改行。
鲁迅小说《祝福》及以此改编的影片,主人公祥林嫂因为嫁过两个男人,害怕死后被他们平分自己而锯为左右两半,将打工所得的微薄工钱捐作庙宇的门槛钱,以门槛代替自己被人践踏,洗刷自己的罪孽,获得好报。
饿鬼,又译为薜荔多、闭丽多(Preta)。鬼有大财鬼、小财鬼、多财鬼、少财鬼、冬瓜鬼(鸠盘荼)等等。夜叉是鬼中大威德者,为数众多的是永远处于饥饿状态的鬼,即使得到食物,送到嘴边,立即被猛火烧成灰烬。
畜生,指飞禽走兽、昆虫、鱼类等等动物。
阿修罗(Asura),是凶恶的神,易怒好斗,品行不端,被赶出天界,居住须弥山(佛教虚构的世界中心,又叫妙高山)和铁围山(须弥山外围,中隔咸海)一带。如猪八戒本是天界的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逐出天界,匆忙投胎,误入母猪肚子中,转生时呈猪模样。
人,人类。
天,音译提婆(Deva),是天众生活的处所。天有欲界六天、色界十七天和无色界四天。欲界六天最低的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腰,接近人间。须弥山外围咸海中有四大洲,又叫四天下,即:东胜身洲(弗提婆洲),南赡部洲(南阎浮提,天竺、中国所在地),西牛货洲(瞿耶尼洲),北瞿(俱)卢洲(郁单越洲)。四大天王分别护持一天下,他们是东方持国天王(能护持国土),南方增长天王(能令他善根增长),西方广目天王(以净眼常观拥护此阎浮提),北方多闻天王(福德之名闻四方)。四天王天上面是忉利天(三十三天),在须弥山顶,是帝释天的处所。其上依次是夜摩天、兜率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欲界六天在六道中虽然最高,但此处众生仍然要生死轮回。
=====| 分享即是法布施|=====
佛法学习及百日共修倡议
各位师兄好! 为了大家更好的学修及集资净罪,照贤法师准备开设慧学苑网络课堂,带领大家一起系统学习佛法知识,提高对佛法的整体认知,树立佛法正知正见。另外在学习的基础上每天还将安排不同内容的共修,大家每天随自己时间自行规定功课,每日完成功课后一起回向。法师每天晚上会在YY学习频道与大家一起共修回向及解答佛友提问。
慧学苑QQ学习群号:259160909
YY语音学习频道:76589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