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柳花满堂香"

“风吹柳花满堂香”

发布日期: 2007-05-06

--------------------------------------------------------------------------------

编者按:校长听课并亲自撰文评价,这传递出一个信息:高等学校要高度重视课堂教学。孙维城教授的课堂教学是个案例,通过对这个案例的解剖,汪院长提出了对迎接教育部评估、对课堂教学、对高校发展的具体要求,那就是构建潇洒课堂、魅力课堂、多彩课堂、能力课堂,这是新时期课堂教学的全新理念。我们要高度重视并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

——听文学院孙维城教授课有感

汪青松

早就听说文学院孙维城教授课讲得精彩,他主持的《中国古代文学》是安徽省精品课程。2007年3月21日上午,我来到孙教授的课堂,听他给文学院04级中文专业1班、2班学生讲授唐代诗仙李白的《金陵酒肆留别》。这两节课是选修课,也是作品欣赏课。

孙教授从唐宋文学的比较中导入新课,指出,唐人与宋人不同,唐人壮而胖、宋人瘦而清,唐人热情奔放、宋人凝重含蓄,唐人讲气势、宋人讲韵味,唐人象青春少年、宋人象中年哲人,唐人要征服世界、宋人要观照内心,唐人是理想、宋人是现实,唐人是酒、宋人是茶……比较唐人宋人风貌,旨在切入唐宋文学比较,为欣赏唐诗展示一个生动的宏大背景。

讲诗与学诗,首先要读诗。孙教授没有包办课堂,而是带领学生一起大声吟诵:“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读过后,讨论这是什么样的诗?有的学生说是自由诗,有的学生说是古体诗。孙教授肯定这首诗既不是律诗,也不是绝句,而是七言古体诗;李白喜爱体裁自由的古体诗,体现了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接下来,孙教授与学生共同解读每句诗的涵义。先请学生逐句谈出看法,然后阐发自己的见解。学生一个接一个回答,有时几个学生抢着发言谈一个问题,“风吹柳花满店香”指的是什么香?笫一位说,“满店香”是飞飞扬扬飘进的柳花香;第二位说,“满店香”是酒店浓烈的酒香;第三位说,这里的“满店香”是一种感觉,柳花香只是淡香、微香,唯有心静、心情好时才能在静中体悟到“满店香”。孙教授对学生的回答都给予热情的鼓励,课堂气氛热烈,孙教授和学生不时发出高兴而爽朗的笑声,与我一起前来听课的文学院方锡球教授、罗国全和梅向东副教授,教务处韦长发同志也都露出愉快的微笑。

李白的《金陵酒肆留别》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天图景:诗中有景——“风吹柳花满店香”;景中有人——“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人中有情——“欲行不行各尽觞”;情中有理——“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孙教授不仅充满激情地讲述,而且启发学生发挥充分的想象和遐想;不仅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而且运用多媒体展示“柳花”、“酒店”、“美女”、“美酒”等美丽风物。孙教授引用艾青的诗来诠释这幅社会和谐的美好景象:“去问开化的大地,去问解冻的河流,去问南来的燕子,去问轻柔的杨柳”。

午饭时在教工餐厅,我与孙教授谈到他的这次课实现了四个统一:一是“景与人”的统一,二是“动与静”的统一,三是“情与理”的统一,四是“互动与课件”的统一。同时我也在思考,作品欣赏课能否进一步尝试“想象与创作”的统一?比如,“吴姬压酒劝客尝”,“压酒”哪里是“劝客尝”?为什么“压酒”重重提起,“劝尝”又轻轻放下呢?这里的“压”可能是象征性的,表征热情、热烈、多情的和谐与友谊。

唐朝李贺有“天若有情天亦老” 的诗句,毛泽东1929年10月在《采桑子·重阳》中反用其意,写出:“人生易老天难老”。教学《金陵酒肆留别》,能否把“压酒劝客尝”改为“端酒”或“举酒”“请客尝”,或把“压酒请客尝”改为“压酒”“逼客喝”或“灌客饮”?替换一个词、两个词或补一句、补两句,就会有不同的艺术效果。有比较才有鉴别,尝试“想象与创作”有利于学生欣赏、领悟能力的培养和创作实践能力的提高。

教育部2007年2号文件指出:“要发挥教授、副教授在教学改革中的主力军作用,积极鼓励教授、副教授投身教学改革,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大力推进启发式教学,不断取得高水平教学改革成果”。高校实施“质量工程”,基础在打磨课堂。最近,我在《黄山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发表了一篇《高校素质教育与能力课堂的建构》,提出,建构能力课堂,在教学观上,必须把课堂当作“舞台”,建设互动型课堂;在学习观上,必须把课堂当作“超市”,建设自选型课堂;在师生观上,必须把课堂当作“沙龙”,建设和谐型课堂;在质量观上,必须把课堂当作“赛场”,建设智慧型课堂。建构能力课堂,对推进高校素质教育是有意义的。我们都要为此进行不懈的努力。

听孙维城教授的课是一种享受!在春天里学习李白春天抒情诗《金陵酒肆留别》,有“风吹柳花满堂香”之感,此处的“堂”不是店堂而是课堂。听孙维城教授讲《金陵酒肆留别》,我真切感受到什么叫潇洒课堂、魅力课堂、多彩课堂、能力课堂!

孙维城教授的课展现了一个学者的学科研究魅力和一

个教师的教学研究魅力;作为文学院的院长,他在课堂上展示的这两大魅力为一些教师如何开展教学、如何为教学评建作出贡献提供了示范和思考……

“风吹柳花满堂香”

发布日期: 2007-05-06

--------------------------------------------------------------------------------

编者按:校长听课并亲自撰文评价,这传递出一个信息:高等学校要高度重视课堂教学。孙维城教授的课堂教学是个案例,通过对这个案例的解剖,汪院长提出了对迎接教育部评估、对课堂教学、对高校发展的具体要求,那就是构建潇洒课堂、魅力课堂、多彩课堂、能力课堂,这是新时期课堂教学的全新理念。我们要高度重视并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

——听文学院孙维城教授课有感

汪青松

早就听说文学院孙维城教授课讲得精彩,他主持的《中国古代文学》是安徽省精品课程。2007年3月21日上午,我来到孙教授的课堂,听他给文学院04级中文专业1班、2班学生讲授唐代诗仙李白的《金陵酒肆留别》。这两节课是选修课,也是作品欣赏课。

孙教授从唐宋文学的比较中导入新课,指出,唐人与宋人不同,唐人壮而胖、宋人瘦而清,唐人热情奔放、宋人凝重含蓄,唐人讲气势、宋人讲韵味,唐人象青春少年、宋人象中年哲人,唐人要征服世界、宋人要观照内心,唐人是理想、宋人是现实,唐人是酒、宋人是茶……比较唐人宋人风貌,旨在切入唐宋文学比较,为欣赏唐诗展示一个生动的宏大背景。

讲诗与学诗,首先要读诗。孙教授没有包办课堂,而是带领学生一起大声吟诵:“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读过后,讨论这是什么样的诗?有的学生说是自由诗,有的学生说是古体诗。孙教授肯定这首诗既不是律诗,也不是绝句,而是七言古体诗;李白喜爱体裁自由的古体诗,体现了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接下来,孙教授与学生共同解读每句诗的涵义。先请学生逐句谈出看法,然后阐发自己的见解。学生一个接一个回答,有时几个学生抢着发言谈一个问题,“风吹柳花满店香”指的是什么香?笫一位说,“满店香”是飞飞扬扬飘进的柳花香;第二位说,“满店香”是酒店浓烈的酒香;第三位说,这里的“满店香”是一种感觉,柳花香只是淡香、微香,唯有心静、心情好时才能在静中体悟到“满店香”。孙教授对学生的回答都给予热情的鼓励,课堂气氛热烈,孙教授和学生不时发出高兴而爽朗的笑声,与我一起前来听课的文学院方锡球教授、罗国全和梅向东副教授,教务处韦长发同志也都露出愉快的微笑。

李白的《金陵酒肆留别》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天图景:诗中有景——“风吹柳花满店香”;景中有人——“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人中有情——“欲行不行各尽觞”;情中有理——“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孙教授不仅充满激情地讲述,而且启发学生发挥充分的想象和遐想;不仅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而且运用多媒体展示“柳花”、“酒店”、“美女”、“美酒”等美丽风物。孙教授引用艾青的诗来诠释这幅社会和谐的美好景象:“去问开化的大地,去问解冻的河流,去问南来的燕子,去问轻柔的杨柳”。

午饭时在教工餐厅,我与孙教授谈到他的这次课实现了四个统一:一是“景与人”的统一,二是“动与静”的统一,三是“情与理”的统一,四是“互动与课件”的统一。同时我也在思考,作品欣赏课能否进一步尝试“想象与创作”的统一?比如,“吴姬压酒劝客尝”,“压酒”哪里是“劝客尝”?为什么“压酒”重重提起,“劝尝”又轻轻放下呢?这里的“压”可能是象征性的,表征热情、热烈、多情的和谐与友谊。

唐朝李贺有“天若有情天亦老” 的诗句,毛泽东1929年10月在《采桑子·重阳》中反用其意,写出:“人生易老天难老”。教学《金陵酒肆留别》,能否把“压酒劝客尝”改为“端酒”或“举酒”“请客尝”,或把“压酒请客尝”改为“压酒”“逼客喝”或“灌客饮”?替换一个词、两个词或补一句、补两句,就会有不同的艺术效果。有比较才有鉴别,尝试“想象与创作”有利于学生欣赏、领悟能力的培养和创作实践能力的提高。

教育部2007年2号文件指出:“要发挥教授、副教授在教学改革中的主力军作用,积极鼓励教授、副教授投身教学改革,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大力推进启发式教学,不断取得高水平教学改革成果”。高校实施“质量工程”,基础在打磨课堂。最近,我在《黄山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发表了一篇《高校素质教育与能力课堂的建构》,提出,建构能力课堂,在教学观上,必须把课堂当作“舞台”,建设互动型课堂;在学习观上,必须把课堂当作“超市”,建设自选型课堂;在师生观上,必须把课堂当作“沙龙”,建设和谐型课堂;在质量观上,必须把课堂当作“赛场”,建设智慧型课堂。建构能力课堂,对推进高校素质教育是有意义的。我们都要为此进行不懈的努力。

听孙维城教授的课是一种享受!在春天里学习李白春天抒情诗《金陵酒肆留别》,有“风吹柳花满堂香”之感,此处的“堂”不是店堂而是课堂。听孙维城教授讲《金陵酒肆留别》,我真切感受到什么叫潇洒课堂、魅力课堂、多彩课堂、能力课堂!

孙维城教授的课展现了一个学者的学科研究魅力和一

个教师的教学研究魅力;作为文学院的院长,他在课堂上展示的这两大魅力为一些教师如何开展教学、如何为教学评建作出贡献提供了示范和思考……


相关文章

  • 关于风的诗句:风吹柳花满店香
  • 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赏析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和风吹着柳絮,酒店里溢满芳香;吴姬捧出新压的美酒, ...查看


  • 李白的诗: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 [年代]:唐 [作者]: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内容]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赏析]: 杨花飘絮的时节,江南水村山郭的一家小酒店里,即将离开金 ...查看


  • 送别诗:金陵酒肆留别
  • [原文]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劝客 一作:唤客)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译文] 风吹柳絮满店都是香味,吴地的女子压好了酒请客人品尝. 金陵的年轻朋友们都来为我送行,送与被送的人都 ...查看


  • 李白有关写酒的诗
  • 李白有关写酒的诗 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 ...查看


  • 含蓄思念的诗句
  • 篇一:含蓄表达思念的句子 含蓄表达思念的句子 1.借着秋日里几许微凉,暖心口的疼.在寂寞里活着,芬芳淡而无华的人生.在那被诈死的沙漏里,我像流沙一样奇迹般活着,这点无伤大雅的病又算什麽呢? 2.面对,不一定最难过.孤独,不一定不快乐.得到, ...查看


  • 金陵酒肆留别赏析
  • 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注解 1.金陵:南京. 2.酒肆:酒店. 3.吴姬:吴地的青年女子,这里指卖酒女. 4.压酒:酒酿成时,压酒糟取酒. ...查看


  • 李白的诗:[金陵酒肆留别]鉴赏
  •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诗文解释]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地的女子压好了酒请客人品尝.金陵的年轻朋友们多来为我送行,送与被送的人都频频举杯尽觞.请你们问问这东流的水 ...查看


  • 谭嗣同诗词
  • 别意 志士叹水逝,行子悲风寒.风寒犹得暖,水逝不复还!况我别同志,遥遥千里间.缆祛泣将别,芳草青且歇.修途浩渺漫,形分肠断绝.何以压轻装,鲛绡缝云裳.何以壮行色,宝剑丁香结.何以表劳思,东海珊瑚枝.何以慰辽远,勤修惜日短.坠欢无续时,嘉会强 ...查看


  • 又是柳絮纷飞时doc
  • 又是柳絮纷飞时 --«红楼梦»赏析 柳絮纷飞,暮春时节,勾起人多少遐思.悲者:春残花凋,落絮飘飘,归宿何在?喜者:微风轻拂,似云卷云舒,多么的潇洒自如?哀者?愁者?各有所思.不敢妄断. 自古以来,描写柳絮的诗文不乏其数.他们,或愁肠满府,或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