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向月球阅读题答案

飞向月球阅读题答案

①早在1883年,俄国航天时代的先驱者齐尔科夫斯基就曾断言: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会永远生活在摇篮里。1961年5月,即在加加林首次大空飞行后的第二个月,肯尼迪在美国国会宣布将在60年代末将人送上月球,并发誓要在登月方面超过苏联。这项计划以“阿波罗”命名,大约耗资250亿美元。

②1964年,“阿波罗”飞船问世。1969年7月16日,“土星—5”号火箭载着“阿波罗—11”号飞船向月球飞去。飞船载着3名宇航员于20日凌晨登上月球。阿姆斯特朗在登上月球时说:“对我来说,这只是迈了一小步;对人类科学技术来说,却是迈出了一大步。”

③从1969年7月到1972年12月,美国共发射了7艘载人登月飞船,其中“阿波罗一13”号因途中出故障未能实现登月,其余6次成功的登月中共有12人在月球表面着陆,带回386千克的月球岩石。“阿波罗一13”号的受挫使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担心再次失败,于是计划中的最后3次登月飞行便取消了。

④上世纪90年代,月球探测再度增温。这主要是因为现代航天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进一步探测月球的可能性。与此同时,月球独特的自然环境和资源始终吸引着人类。月球上没有大气干扰,是进行科学实验和天文观测的理想之地。

⑤1998年1月6日,美国发射了“月球探测者”探测器。“月球探测者”的主要任务是探测月球上是否存在水,并绘制月球表面的引力图。3月5日,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宣布,“月球探测者”传回的数据表明月球上存在水,估计月球两极存在1100万—3.3亿吨的水冰。此后美国航天局披露了一项在月球上建立居民点的宏伟计划。这项计划包括在月球南极建立开发中心,所需材料直接取自月球。由于月球土壤中含有丰富的铝和铁以及硅,只要解决技术问题,建筑材料和能源均不成问题。

⑥目前,俄罗斯也在实施新的月球计划,其最终目的是在月球上开采氦的同位素——氦-3。氦-3是一种核燃料,地球上极缺,而月球上极为丰富,几十吨的氦—3就能满足全球一年的能源需求。

⑦总而言之,月球这块净土很快就会被打破沉寂,那时候等待我们的是什么景象,这仍是一个诱人之谜。

1.本文以为顺序,主要介绍了。(2分)

2.第①段画线的句子中,“地球是人类的摇篮”说明了,“但人类不会永远生活在摇篮里”则形象地说明了的愿望。(2分)

3.说说你对第②段画线句子中“一小步”和“一大步”的理解。(2分)

4.说明文语言也可以生动形象,请换用几个短句,对第②段中加点的语句“向月球飞去”进行适当扩展和描写(可以选择恰当的动词或运用修辞手法),使之更加富有表现力。(3分)

5.请根据全文内容加上你的联想和想像,用简练的语言写出人类对月球进行开发和利用的前景(不少于三点)。(3分)

《飞向月球》答案

1.时间人类探测月球的历程(2分)

2.地球是人类的发祥地人类要向地球以外的太空发展(2分)

3.“一小步”是写实,是说这一步距离短;“一大步”是比喻义,是说这一部代表人类登上月球,是人类科学技术上的巨大突破。(2分)

4.吐着火舌,划破长空,载着人类的希望飞向月球,朝着人们向往已久的“月宫”飞去。(3分,根据答题质量酌情给分)

5.(1)开发矿物资源;(2)进行科学实验;(3)从事天文观测;(4)解决地球人口膨胀问题;(5)解决地球环境污染问题等(说出其中三点即可,每空1分,共3分)

飞向月球阅读题答案

①早在1883年,俄国航天时代的先驱者齐尔科夫斯基就曾断言: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会永远生活在摇篮里。1961年5月,即在加加林首次大空飞行后的第二个月,肯尼迪在美国国会宣布将在60年代末将人送上月球,并发誓要在登月方面超过苏联。这项计划以“阿波罗”命名,大约耗资250亿美元。

②1964年,“阿波罗”飞船问世。1969年7月16日,“土星—5”号火箭载着“阿波罗—11”号飞船向月球飞去。飞船载着3名宇航员于20日凌晨登上月球。阿姆斯特朗在登上月球时说:“对我来说,这只是迈了一小步;对人类科学技术来说,却是迈出了一大步。”

③从1969年7月到1972年12月,美国共发射了7艘载人登月飞船,其中“阿波罗一13”号因途中出故障未能实现登月,其余6次成功的登月中共有12人在月球表面着陆,带回386千克的月球岩石。“阿波罗一13”号的受挫使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担心再次失败,于是计划中的最后3次登月飞行便取消了。

④上世纪90年代,月球探测再度增温。这主要是因为现代航天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进一步探测月球的可能性。与此同时,月球独特的自然环境和资源始终吸引着人类。月球上没有大气干扰,是进行科学实验和天文观测的理想之地。

⑤1998年1月6日,美国发射了“月球探测者”探测器。“月球探测者”的主要任务是探测月球上是否存在水,并绘制月球表面的引力图。3月5日,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宣布,“月球探测者”传回的数据表明月球上存在水,估计月球两极存在1100万—3.3亿吨的水冰。此后美国航天局披露了一项在月球上建立居民点的宏伟计划。这项计划包括在月球南极建立开发中心,所需材料直接取自月球。由于月球土壤中含有丰富的铝和铁以及硅,只要解决技术问题,建筑材料和能源均不成问题。

⑥目前,俄罗斯也在实施新的月球计划,其最终目的是在月球上开采氦的同位素——氦-3。氦-3是一种核燃料,地球上极缺,而月球上极为丰富,几十吨的氦—3就能满足全球一年的能源需求。

⑦总而言之,月球这块净土很快就会被打破沉寂,那时候等待我们的是什么景象,这仍是一个诱人之谜。

1.本文以为顺序,主要介绍了。(2分)

2.第①段画线的句子中,“地球是人类的摇篮”说明了,“但人类不会永远生活在摇篮里”则形象地说明了的愿望。(2分)

3.说说你对第②段画线句子中“一小步”和“一大步”的理解。(2分)

4.说明文语言也可以生动形象,请换用几个短句,对第②段中加点的语句“向月球飞去”进行适当扩展和描写(可以选择恰当的动词或运用修辞手法),使之更加富有表现力。(3分)

5.请根据全文内容加上你的联想和想像,用简练的语言写出人类对月球进行开发和利用的前景(不少于三点)。(3分)

《飞向月球》答案

1.时间人类探测月球的历程(2分)

2.地球是人类的发祥地人类要向地球以外的太空发展(2分)

3.“一小步”是写实,是说这一步距离短;“一大步”是比喻义,是说这一部代表人类登上月球,是人类科学技术上的巨大突破。(2分)

4.吐着火舌,划破长空,载着人类的希望飞向月球,朝着人们向往已久的“月宫”飞去。(3分,根据答题质量酌情给分)

5.(1)开发矿物资源;(2)进行科学实验;(3)从事天文观测;(4)解决地球人口膨胀问题;(5)解决地球环境污染问题等(说出其中三点即可,每空1分,共3分)


相关文章

  • 月球岩石存在水证据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月球岩石存在水证据 近来,美宇航局的两个探测器撞向月球,同时月球轨道器也在扫描月表寻找光线信号--这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证实月球并不是一个完全干燥的星球.然而,令人始料未及的是,月球有水的确凿证据竟然就在我们眼皮底 ...查看


  • "嫦娥"撞月阅读答案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嫦娥"撞月 北京时间3月1日16时13分10秒,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精确控制下,在经历了494天的飞行之后,"嫦娥一号"卫星准确撞在月球东经52.36度.南 ...查看


  • 月球密码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题. 出访月宫的嫦娥 2007年金秋10月,适逢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5周年之际,令人瞩目的中国探月工程开始进入关键实施阶段.10月24日18时5分4秒,寄托了华夏民族月球情结的"嫦娥一号"在长征三号甲 ...查看


  • ["嫦娥"撞月]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6题. "嫦娥"撞月 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10秒,我国首个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下简称"嫦娥")在科技人员的控制下整星成功撞月.至此,我国探 ...查看


  • 众星探月"嫦娥"殊阅读答案
  •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4题 众星探月"嫦娥"殊 ①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一直牵引着中华民族的追月梦.如今,这个千年梦想,已经随着"嫦娥一号"探月卫星于2007年11月7日顺利进入绕月工作轨道二变成了现实. ...查看


  • [有惊无险的陆潮]阅读答案
  • 有惊无险的陆潮 [-]受月球.太阳及地球间的引力影响,海水会发生规律性的涨落潮,这就是人们早已熟知的天文潮汐.阴历八月十八日的钱塘江大潮,更是天下壮观,驰名中外.既然月球和太阳的引力能使海洋兴风作浪,那么,同样可让貌似钢体的地球陆面发生起伏 ...查看


  • 谁牵手"嫦娥"和月球"亲密接触"阅读答案
  • (三)[科技小品]阅读下面文段,回答第19-21题. 谁牵手"嫦娥"和月球"亲密接触" ①同样的距离,不一样的路.如果将"嫦娥一号"13天多的"奔月"之路比作& ...查看


  • 登月第一人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题目. 登月第一人 周有恒 1930年阿姆斯特朗出生在美国东部.六岁时第一次乘坐飞机,开始迷恋航空,期盼自己能早日插上飞行的翅膀.有一次下大雨,穿着新衣的小阿姆斯特朗突然跑到外面疯玩起来,在雨地里打滚.嬉闹,新衣转眼 ...查看


  • "阿波罗11号"登上月球阅读答案
  • 读读短文,回答问题. "阿波罗11号"登上月球 很久很久以前,人们就想到月亮上去看看那儿究竟有些什么.终于,在1969年7月21日,两位美国宇航员乘着"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登上了月球,在月球上踏出了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