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论析海子及其作品《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摘要:海子(1964-1989)原名査海生,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人。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9男3月26日在河北山海关卧轨自杀。他短暂的一生创作了将近200万字的诗歌、小说、戏剧、论文。其主要作品有:《但是水,水》,《土地》,《弑》,《海子的诗》,《春天,十个海子》等。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诗坛继“朦胧诗”之后,又涌起一次诗歌浪潮,流派林立如“非非主义”、“莽汉主义”、“他们诗群”等。以海子、西川、骆一禾为代表的“新古典主义”诗派也属于其中。评论家把这些名目繁多的诗歌流派所创造的作品统称为“后朦胧诗”。孩子的诗歌的确很少使用朦胧诗惯用的象征、比喻等修辞手段,而体现出一种纯古典的朴实和率真。

在学术界,海子不仅仅使诗歌作为纯文学的形式得到了新的美学提升,同时在字里行间思考了更宏大的主题。他对人类生命以及文明发展怀着深深的不满和焦虑,在日益物质化、欲望化的今天,海子通过诗歌的途径为拯救精神失落的生存状态做了一次带有终极性质的尝试。正因为如此,他的深刻反思和执著关注才具有了无上价值和尊严。海子的诗歌就具有这么几个特色主题:

一、对“土地”的热烈歌咏。海子是从小在农村长大,他的父母和三个弟弟都是农民。他大学期间和参加工作后的寒暑假也经常在农村度过,所以他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他是真正的从黄土地上走出的诗人,“土地”成为其创作的重要母题。

二、对“太阳”的崇拜和追求。海子的诗歌创作既有对具有母性象征意义的“土地”叙述,也有对具有“父性”象征意义的描绘,体现了他心仪博大、诗境雄浑的一面。

三、诗作中包含浓郁的“死亡”意识。从贫瘠土地上走出来的海子,脆弱而敏感;流浪于城乡之间的海子,茫然而无助;“四姐”带来的爱情失意,使海子忧伤而绝望;诗歌帝国带来的魔法力量,使海子孤独而疯狂。于是,海子的诗歌中处处充满着“黑色、黑夜、落日、黄昏、死亡、复活”等意象。这些灰暗的字眼渗透着海子自我理想不可实现的深深病苦,弥漫着抑郁和神秘的色彩。

海子的诗歌中基本上就可以归结为这三个主题,例如《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也是这样的。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创作于1989年1月13日,离海子辞世只有70来天。这是海子的代表作,也是海子生平创作中最平静安详和阳光明媚的诗篇。

诗的第一节,作者首先为自己祝愿,“从明天起,要做一个幸福的人”。第二节,作者要把自己对幸福的电流般的,麻酥酥的感觉告诉给每一个亲人,让亲人分享自己的幸福。第三节,作者为“他者”祝愿,这“他者”包括每一条河、每一座山,甚至每一个陌生人。诗人认为幸福的标准就是喂马、劈柴、周游世界、有充足的粮食蔬菜和一所面朝大海的房子。这里有最低廉的生存标准,也有浪漫的生活追求。喂马、劈柴是一般的农村生活,粮食蔬菜是生存的基本保障。但是,周游世界,拥有一个海边洋房并非人人可以求得。所以,海子的幸福追求既简单又复杂、既朴素又奢侈,特别是对于一个游走于乡村和城市之间的社会边缘人来说,这种幸福追求只能是幻想的乌托邦。然而,正是这种幻想的乌托邦中,海子禁不住要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起一个温暖的名字,禁不住要为每一个陌生人祝福。这一方面显示了诗人的善良,另一方面,也意味着诗人自绝于尘世的决心。在诗中,他清晰地写到:“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说明他为自己安排的幸福在冥世、在仙界、在天堂。他用这首诗看来很阳光的诗来向世人一一告别。“他的诗中充满海德格尔‘还乡’——回到生命本源的安详和自然。他的‘房子’是他灵魂‘诗意栖居’的住所,他是他自己的花朵,他是家乡、亲人和所有春天的麦地。简言之,《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乃是海子交付给外面的世界的临终遗言。他写给流浪的人,写给耳鬓厮磨的陌生人和麦地一样亲切的陌生人写给一个坚强平静却又始终怀揣敬畏的心,写给月下蒙尘既久而终于无蔽的心。他用自己独有的方式把情感的丰富性提到一个史无前例的高度——这是80年代诗歌的骄傲。”①可见,有人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意境,给那些在生活中苦苦挣扎的人们一淳朴亲切的勉励,这种看法是被诗歌本身的温暖明朗的氛围给蒙骗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实质上是一个美丽的陷阱,它表面上的轻松愉快和内涵上的沉重决绝有着某种的分离。

这首诗体现了海子以乡村生活经验为题材进行创作的习惯,诗中的“喂马、劈柴、粮食蔬菜、河流山川”这些带有农耕意味的意象营造了一个令人神往的世外桃源,表达了海子对人类处境和归宿的哲学思考。这首诗平静素朴的语言风格也是海子诗歌所一贯追求的。海子认为追求修辞是诗歌的世纪病,必须加以克服。

他说:“从荷尔德林我懂得,诗歌就是一切烈火,而不是修辞学习。诗歌不是视觉甚至不是语言。她是精深的安静而神秘的中心,她不在修辞中做窝。她只是一个安静的木质,不需要那些俗人来扰乱她。她是单纯的,有自己的领土和王座。她是安静的,有她自己的呼吸。”②这首诗不事雕琢,疏谈和谐地表达了对普天下人们的宽广之爱和对个体生命终极价值的审视,它打动了众多读者,成为海子的经典之作。

注释:

①易丽华,李赣。“后朦胧”时代:“原始杂陈”和和海子的意义。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②海子,我热爱的诗人——荷尔德林;海子诗全编。上海三联书店1997. 参考文献:

①党秀臣:《中国现当代文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论析海子及其作品《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摘要:海子(1964-1989)原名査海生,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人。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9男3月26日在河北山海关卧轨自杀。他短暂的一生创作了将近200万字的诗歌、小说、戏剧、论文。其主要作品有:《但是水,水》,《土地》,《弑》,《海子的诗》,《春天,十个海子》等。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诗坛继“朦胧诗”之后,又涌起一次诗歌浪潮,流派林立如“非非主义”、“莽汉主义”、“他们诗群”等。以海子、西川、骆一禾为代表的“新古典主义”诗派也属于其中。评论家把这些名目繁多的诗歌流派所创造的作品统称为“后朦胧诗”。孩子的诗歌的确很少使用朦胧诗惯用的象征、比喻等修辞手段,而体现出一种纯古典的朴实和率真。

在学术界,海子不仅仅使诗歌作为纯文学的形式得到了新的美学提升,同时在字里行间思考了更宏大的主题。他对人类生命以及文明发展怀着深深的不满和焦虑,在日益物质化、欲望化的今天,海子通过诗歌的途径为拯救精神失落的生存状态做了一次带有终极性质的尝试。正因为如此,他的深刻反思和执著关注才具有了无上价值和尊严。海子的诗歌就具有这么几个特色主题:

一、对“土地”的热烈歌咏。海子是从小在农村长大,他的父母和三个弟弟都是农民。他大学期间和参加工作后的寒暑假也经常在农村度过,所以他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他是真正的从黄土地上走出的诗人,“土地”成为其创作的重要母题。

二、对“太阳”的崇拜和追求。海子的诗歌创作既有对具有母性象征意义的“土地”叙述,也有对具有“父性”象征意义的描绘,体现了他心仪博大、诗境雄浑的一面。

三、诗作中包含浓郁的“死亡”意识。从贫瘠土地上走出来的海子,脆弱而敏感;流浪于城乡之间的海子,茫然而无助;“四姐”带来的爱情失意,使海子忧伤而绝望;诗歌帝国带来的魔法力量,使海子孤独而疯狂。于是,海子的诗歌中处处充满着“黑色、黑夜、落日、黄昏、死亡、复活”等意象。这些灰暗的字眼渗透着海子自我理想不可实现的深深病苦,弥漫着抑郁和神秘的色彩。

海子的诗歌中基本上就可以归结为这三个主题,例如《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也是这样的。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创作于1989年1月13日,离海子辞世只有70来天。这是海子的代表作,也是海子生平创作中最平静安详和阳光明媚的诗篇。

诗的第一节,作者首先为自己祝愿,“从明天起,要做一个幸福的人”。第二节,作者要把自己对幸福的电流般的,麻酥酥的感觉告诉给每一个亲人,让亲人分享自己的幸福。第三节,作者为“他者”祝愿,这“他者”包括每一条河、每一座山,甚至每一个陌生人。诗人认为幸福的标准就是喂马、劈柴、周游世界、有充足的粮食蔬菜和一所面朝大海的房子。这里有最低廉的生存标准,也有浪漫的生活追求。喂马、劈柴是一般的农村生活,粮食蔬菜是生存的基本保障。但是,周游世界,拥有一个海边洋房并非人人可以求得。所以,海子的幸福追求既简单又复杂、既朴素又奢侈,特别是对于一个游走于乡村和城市之间的社会边缘人来说,这种幸福追求只能是幻想的乌托邦。然而,正是这种幻想的乌托邦中,海子禁不住要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起一个温暖的名字,禁不住要为每一个陌生人祝福。这一方面显示了诗人的善良,另一方面,也意味着诗人自绝于尘世的决心。在诗中,他清晰地写到:“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说明他为自己安排的幸福在冥世、在仙界、在天堂。他用这首诗看来很阳光的诗来向世人一一告别。“他的诗中充满海德格尔‘还乡’——回到生命本源的安详和自然。他的‘房子’是他灵魂‘诗意栖居’的住所,他是他自己的花朵,他是家乡、亲人和所有春天的麦地。简言之,《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乃是海子交付给外面的世界的临终遗言。他写给流浪的人,写给耳鬓厮磨的陌生人和麦地一样亲切的陌生人写给一个坚强平静却又始终怀揣敬畏的心,写给月下蒙尘既久而终于无蔽的心。他用自己独有的方式把情感的丰富性提到一个史无前例的高度——这是80年代诗歌的骄傲。”①可见,有人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意境,给那些在生活中苦苦挣扎的人们一淳朴亲切的勉励,这种看法是被诗歌本身的温暖明朗的氛围给蒙骗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实质上是一个美丽的陷阱,它表面上的轻松愉快和内涵上的沉重决绝有着某种的分离。

这首诗体现了海子以乡村生活经验为题材进行创作的习惯,诗中的“喂马、劈柴、粮食蔬菜、河流山川”这些带有农耕意味的意象营造了一个令人神往的世外桃源,表达了海子对人类处境和归宿的哲学思考。这首诗平静素朴的语言风格也是海子诗歌所一贯追求的。海子认为追求修辞是诗歌的世纪病,必须加以克服。

他说:“从荷尔德林我懂得,诗歌就是一切烈火,而不是修辞学习。诗歌不是视觉甚至不是语言。她是精深的安静而神秘的中心,她不在修辞中做窝。她只是一个安静的木质,不需要那些俗人来扰乱她。她是单纯的,有自己的领土和王座。她是安静的,有她自己的呼吸。”②这首诗不事雕琢,疏谈和谐地表达了对普天下人们的宽广之爱和对个体生命终极价值的审视,它打动了众多读者,成为海子的经典之作。

注释:

①易丽华,李赣。“后朦胧”时代:“原始杂陈”和和海子的意义。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②海子,我热爱的诗人——荷尔德林;海子诗全编。上海三联书店1997. 参考文献:

①党秀臣:《中国现当代文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相关文章

  • [面朝大海_春暖花开]教案 1
  •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文本剖析诗人复杂矛盾的心理世界,培养学生去发现新诗的思维深度和语言美趣. 2.感受诗中的思维灵感和语言美趣.分析这首诗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3.能够欣赏诗歌轻松流畅.自然淳朴的语 ...查看


  • 走进海子的世界_面朝大海_春暖花开_课堂实录
  • 中学语文教学!""#$% 诗歌教学课例研讨 尔所说的一株芦苇,是如此脆弱.可 走进海子的世界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课堂实录 滕世群 :今天,非常高兴与大家一起学习我所喜欢的诗人海子的名篇<面朝大 ...查看


  • 浅析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的多主题表达
  • 浅析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的多主题表达 [摘 要] 关于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的主题,一直存在着较多的争议.笔者试图从三个方面来探讨该诗,旨在揭示该诗多主题的特点.笔者认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查看


  • 重读海子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 内容摘要:本文在前人对于海子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研究基础之上,从中学语文课堂入手,面向中学学生,重读此诗,力图让学生更进一步深刻理解该诗的思想内涵,深入挖掘潜在内涵,还原诗歌最原始最本质的内容,让诗歌得到最好的诠释. 关 ...查看


  • [相信未来]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比较阅读
  • <相信未来>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比较阅读 殷晓珍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高级中学东方分校,江苏连云港222003) [摘要]读<相信未来>品<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们在读诗中,体味到了诗人 ...查看


  •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案
  •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案 [教学目标] (1)分析诗歌,理解诗人如何有层次地表达情感. (2)结合海子生平,理解诗中挥之不去的悲凉感,感受诗人海子追求精神生活的崇高美. [教学重点]分析诗歌,理解诗人如何有层次地表达情感. [ ...查看


  •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祭海子
  •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祭海子 巨石山景区活动方案 活动目的及意义: 海子,他是中国70年代新文学史中一位全力冲击文学与生命极限的诗人.从1982年至1989年不到7年的时间里,海子用超乎寻常的热情和勤奋,才华横溢地创作了近200万字的作品 ...查看


  • 语文手抄报:海子诗[秋]
  • 海子诗<秋>见于语文高三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后面的补白.当初选它,一是篇幅所限,只能选短章;二是此诗清纯.明净而富有哲理,值得一读.但是许多学生说"读不懂",有些老师反映没有相关的资料.笔者作 ...查看


  • 精神对肉体的超越
  • 精神对肉体的超越(原创) --细品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内容提要:在中国当代诗坛,海子常常被评价为"一个诗歌时代的象征"和"我们祖国给世界文学奉献的一位具有世界眼光的诗人".作为2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