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的现代继承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我国的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有的节日是带有宗教的印记。如元宵节古亦称“上元节”,与中元节、下元节合称“三元”, 具体来说,正月十五上元节庆元宵,七月十五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下元节,吃冷食熟食以纪念贤人,它们并为道教的三大节日;如地藏节,则是来源于佛教传说,是为了敬拜地藏菩萨。
有的节日则是由古老的节气转变而来。如清明节是源自于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转化而来;而冬至也属于这类节日。
在国民的文化血脉中,这些传统节日早已深深地扎下根基。在这些节日的活动里,几乎可以囊盖古代所有的民间活动。如春节的习俗里就包含了掸扬尘、洗被褥、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贴剪纸、贴福字、点蜡烛、点旺火、放鞭炮、守岁、吃年夜饭、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等众多活动。至于古时的正月十五夜元宵节观灯,则类似于现代人欣赏联欢晚会的文娱消遣。而古时的清明节不仅承载了扫墓的目的,在其间也进行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衣食住行、文娱消遣、体育活动,不一而足。
然而,许多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的中国传统节日,在当代社会中,却因为国家政策的制定、外来文化的入侵以及节日习俗本身的老化,而不再受到应得的重视。
近年来,我国传统节日开始式微,而洋节甚嚣尘上,大有喧宾夺主之势。其实,无论是土节,还是洋节,其文化内涵都已被抽空,沦为购物节、吃喝节的 “代名词”。有专家指出,在全球化价值趋同的背景下,传统节日是保持民族文化认同感的最后一道壁垒。维护传统节日,并不是要以一种简单的排他主义拒洋节于 国门之外,而是要防止全球化浪潮和商业化炒作,把传统节日变成被掏掉民族文化内核的“空壳”。 土节的“干瘪”必然遭遇洋节“丰盈”的冲击。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的一份调
查显示,53.6%的年轻人是为了快乐才喜欢“洋节”的,57.1%的 男性认为“中国传统节日停留在吃、穿等物质消费上,而洋节更注重精神交流”,60.7%的女性认为“洋节轻松自在,中国传统节日过得累”。实际上,在我国传统风俗中,“正月十五闹元宵”,闹腾得越厉害,就显示日子越红火。一个“闹”字,将春节的欢乐气氛推向了第二个高潮,只有元宵节的灯火繁花散尽之后,才算过了一个圆满的年。 “洋”盛“土”衰,折射出的是传统文化遭遇到冷落和尴尬。不能否认,传统节日如今确实存在“疲软”的成分,但如若将之视为敝屣,并立刻投入洋节的怀抱,就会对中国传统文化带来极大的冲击和伤害。冯骥才说,倘若一个民族没有了自己的节日,还能说是一个民族吗?
洋节的“入侵”实际上并不是孤立的现象,一方面有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另一方面又有西方强势文化的影响。近代以来,对传统文化的革命式态度加上 西方文明的冲击,让传到我们手中的文化支离破碎,甚至只剩下一些形式上的东西。借用一直致力于抢救民间文化的著名作家冯骥才的话说,目前我们最大的问题是 传统文化的文脉已断,这才是最可怕的,是导致传统节日深受冷落的根源所在。
全球化催化了人类的价值趋同,而节日是保持人们的文化认同感的最后一块阵地。天津市社科院教授郝麦收指出,“洋”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土”衰。在文化认同感严重缺乏的今天,必须要抢救和发扬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
因此,我们必须考虑这么一个问题:如何将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相结合。 我国不缺乏文化内涵丰富的传统节日,缺乏的是传统文化与时代交融的过节理念和过节方式。元宵节 不仅蕴涵着合家团圆的寄托,而且蕴涵着“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美好爱情,但遗憾的是,挖掘十分不够。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洋节的流行是多元文化相 互融合与交流的体现,必须尊重其代表的文化,但同时也要让我国的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创新,只有不断开掘传统文化的新内涵,寻找新载体,让更多的人了解节日的 文化渊源,才能把传统节日的文化精髓传承下去。
国家法定节假日的制定要充分考虑传统节日占有的比例。至08年以来,国家规定春节、清明、端午、中秋这四个传统节日法定节假日,这点已是很大的一个进步。但我觉得这个比例还是不够的,中国传统节日如寒食节、重阳节等都应该考虑设为
法定节假日,相应地,可以减少五一、十一长假的休息天数以平衡总的法定节假日数量。
在时间上确定下来有了保障之后,国家在一定程度应发挥主导的作用,加大宣传,形成民间办节的热烈气氛,而不是让传统节日流于一个普通的休假日。这方面,也需要民众的积极参与,民众需要剔除传统节日中的糟粕以及一些已经不符合时代要求的习俗,而保留那些传统节日习俗中的精华部分,然后积极参与到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中去。例如前面提到的寒食节,其精华在于思念贤人、贤人所蕴藏的人性关怀以及吃冷食、熟食的过节习俗。这里面契合了儒家思想又带有文化底蕴的节日习俗,此部分精华就可以作为一个节日的精髓而被保留下来。以上两点,概括起来说就是要:立法定假,去粗取精,共同参与。
此外在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上,还应注重对传统节日所有权的保护。05年韩国把端午节申请为他们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做法是一种公然的盗窃行径,但是中国对此无能为力。因为我们对这方面还不够重视。今后,我们国家应该尽力发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探究传统节日的渊源,以及搜集传统节日所包含的民俗活动,尽快把尽可能多的中国传统节日申请为我国的民俗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也是对我们祖先创造的文化结晶有一个交代。
中国传统节日历经千年能延续至今,可以说,这些节日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已经进入民众的血液之中,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应承担起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节日的责任,共同地把这笔财富带给我们的子孙后代。
中国传统节日的现代继承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我国的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有的节日是带有宗教的印记。如元宵节古亦称“上元节”,与中元节、下元节合称“三元”, 具体来说,正月十五上元节庆元宵,七月十五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下元节,吃冷食熟食以纪念贤人,它们并为道教的三大节日;如地藏节,则是来源于佛教传说,是为了敬拜地藏菩萨。
有的节日则是由古老的节气转变而来。如清明节是源自于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转化而来;而冬至也属于这类节日。
在国民的文化血脉中,这些传统节日早已深深地扎下根基。在这些节日的活动里,几乎可以囊盖古代所有的民间活动。如春节的习俗里就包含了掸扬尘、洗被褥、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贴剪纸、贴福字、点蜡烛、点旺火、放鞭炮、守岁、吃年夜饭、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等众多活动。至于古时的正月十五夜元宵节观灯,则类似于现代人欣赏联欢晚会的文娱消遣。而古时的清明节不仅承载了扫墓的目的,在其间也进行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衣食住行、文娱消遣、体育活动,不一而足。
然而,许多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的中国传统节日,在当代社会中,却因为国家政策的制定、外来文化的入侵以及节日习俗本身的老化,而不再受到应得的重视。
近年来,我国传统节日开始式微,而洋节甚嚣尘上,大有喧宾夺主之势。其实,无论是土节,还是洋节,其文化内涵都已被抽空,沦为购物节、吃喝节的 “代名词”。有专家指出,在全球化价值趋同的背景下,传统节日是保持民族文化认同感的最后一道壁垒。维护传统节日,并不是要以一种简单的排他主义拒洋节于 国门之外,而是要防止全球化浪潮和商业化炒作,把传统节日变成被掏掉民族文化内核的“空壳”。 土节的“干瘪”必然遭遇洋节“丰盈”的冲击。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的一份调
查显示,53.6%的年轻人是为了快乐才喜欢“洋节”的,57.1%的 男性认为“中国传统节日停留在吃、穿等物质消费上,而洋节更注重精神交流”,60.7%的女性认为“洋节轻松自在,中国传统节日过得累”。实际上,在我国传统风俗中,“正月十五闹元宵”,闹腾得越厉害,就显示日子越红火。一个“闹”字,将春节的欢乐气氛推向了第二个高潮,只有元宵节的灯火繁花散尽之后,才算过了一个圆满的年。 “洋”盛“土”衰,折射出的是传统文化遭遇到冷落和尴尬。不能否认,传统节日如今确实存在“疲软”的成分,但如若将之视为敝屣,并立刻投入洋节的怀抱,就会对中国传统文化带来极大的冲击和伤害。冯骥才说,倘若一个民族没有了自己的节日,还能说是一个民族吗?
洋节的“入侵”实际上并不是孤立的现象,一方面有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另一方面又有西方强势文化的影响。近代以来,对传统文化的革命式态度加上 西方文明的冲击,让传到我们手中的文化支离破碎,甚至只剩下一些形式上的东西。借用一直致力于抢救民间文化的著名作家冯骥才的话说,目前我们最大的问题是 传统文化的文脉已断,这才是最可怕的,是导致传统节日深受冷落的根源所在。
全球化催化了人类的价值趋同,而节日是保持人们的文化认同感的最后一块阵地。天津市社科院教授郝麦收指出,“洋”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土”衰。在文化认同感严重缺乏的今天,必须要抢救和发扬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
因此,我们必须考虑这么一个问题:如何将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相结合。 我国不缺乏文化内涵丰富的传统节日,缺乏的是传统文化与时代交融的过节理念和过节方式。元宵节 不仅蕴涵着合家团圆的寄托,而且蕴涵着“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美好爱情,但遗憾的是,挖掘十分不够。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洋节的流行是多元文化相 互融合与交流的体现,必须尊重其代表的文化,但同时也要让我国的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创新,只有不断开掘传统文化的新内涵,寻找新载体,让更多的人了解节日的 文化渊源,才能把传统节日的文化精髓传承下去。
国家法定节假日的制定要充分考虑传统节日占有的比例。至08年以来,国家规定春节、清明、端午、中秋这四个传统节日法定节假日,这点已是很大的一个进步。但我觉得这个比例还是不够的,中国传统节日如寒食节、重阳节等都应该考虑设为
法定节假日,相应地,可以减少五一、十一长假的休息天数以平衡总的法定节假日数量。
在时间上确定下来有了保障之后,国家在一定程度应发挥主导的作用,加大宣传,形成民间办节的热烈气氛,而不是让传统节日流于一个普通的休假日。这方面,也需要民众的积极参与,民众需要剔除传统节日中的糟粕以及一些已经不符合时代要求的习俗,而保留那些传统节日习俗中的精华部分,然后积极参与到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中去。例如前面提到的寒食节,其精华在于思念贤人、贤人所蕴藏的人性关怀以及吃冷食、熟食的过节习俗。这里面契合了儒家思想又带有文化底蕴的节日习俗,此部分精华就可以作为一个节日的精髓而被保留下来。以上两点,概括起来说就是要:立法定假,去粗取精,共同参与。
此外在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上,还应注重对传统节日所有权的保护。05年韩国把端午节申请为他们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做法是一种公然的盗窃行径,但是中国对此无能为力。因为我们对这方面还不够重视。今后,我们国家应该尽力发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探究传统节日的渊源,以及搜集传统节日所包含的民俗活动,尽快把尽可能多的中国传统节日申请为我国的民俗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也是对我们祖先创造的文化结晶有一个交代。
中国传统节日历经千年能延续至今,可以说,这些节日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已经进入民众的血液之中,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应承担起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节日的责任,共同地把这笔财富带给我们的子孙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