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期末调研题(语文)
一、阅读(60分)
(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
1
。(曹操《观沧海》) 2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李贺《雁门太守行》)
密
封3.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线内4.
,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不5.诗人杜甫在青年时期就有不畏艰险、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在《望岳》一诗中,他的 要答 引起有识之士的强烈共鸣,千百年来一直
题、为人们所传诵。
密封6.“面朝黄土背朝天”,写的是古代劳动人民在烈日下辛勤劳作的情景。白居易在《观刈麦》中,线将这种情景生动形象地再现出来的诗句是 外不7.晏殊在《浣溪沙》一词中借景物描写,以来衬去,慨叹时光流逝,被誉为“千古奇偶”要写的诗句是 。
考号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陶渊明在宦海沉浮中选择“采、姓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读文自娱,寻求解脱;李太白处苦闷彷徨里则名用
,(《行路难》)吾人咏
歌,以示豪放。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九年级语文 第1页 (共8页) 至于负者歌于涂,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9.本文作者(朝代)文学家、史学家。(1分)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 (2)若夫日出而林霏..
开( ) (3)秀.而繁阴( ) (4)树林阴翳.
( ) 11.屈原以“众人皆醉我独醒”表现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而欧阳修却自号
“醉翁”,与屈原反其意而为。联系课文说说作者自号“醉翁”的原因何在?(2分)
12.作者是绘景的高手,简洁的描写却使读者如身临其境。文中作者在写四时之景时抓住
了不同季节景物的怎样的特点?(2分)
13.欧阳修被贬滁州时刚刚三十九岁,他对谪迁之人主张“益慎职,毋饮酒”,常批评那些
被贬逐之后“傲逸狂醉”的人。而在本文中,作者却说“醉能同其乐”,你如何理解他的“醉”与“乐”的关系?(3分)
(乙)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5分)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
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①
者乎?而屡易其号。……
居士曰:“吾因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②
吾之乐尔。” [注释]:①逃名:逃避名声。②志:记下、记住。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
(1)屡易.其号( ) (2)聊.以志吾之乐尔( ) 15.作者“聊以志吾之乐尔”而更号为六一居士。请根据原文概括“六一”具体指什么?(2分)
16.作者在文中说“吾因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
尔。”取“六一居士”这个名号记下自己的乐趣。联系《醉翁亭记》,你认为欧阳修的“乐”
表现在哪里?(2分)
九年级语文 第2页 (共8页)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生命中的棉袄 羊子林
我的家在苏北农村,父母是地道的农民。在我出生的7天前,父母唯一的儿子、我唯一的哥哥、新四军年轻的机枪班班长,在队伍转进大别山的最后一战中牺牲了。
我的出生,暂时减轻了点父母丧子的极度悲痛,给这个凄苦的家庭带来了一线曙光和一丝慰藉。父母将全部的爱倾注在我这个男孩身上。在他们眼中,我就是这个家传宗接代的唯一希望。我的家乡有一种奇特的民俗,若想要家中金贵的独养儿子健健康康地成长,这个孩子10岁前就不可以穿棉袄!
因了这个蹊跷的民俗,我便被“罚”在每个冬天里都要远离棉衣。苏北的冬天阴冷彻骨,年幼的我,虽享有父母无限的疼爱,却实在搞不懂为什么自己不能像小伙伴们那样穿上厚暖的棉袄!瑟瑟寒风中,我只能将莫名幽怨的目光停驻在小伙伴的棉袄上,羡慕地想象着那种神秘陌生的温暖。于是,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穿上厚厚的棉袄,享受丝丝暖意,便成了我冬日里最大的奢望„„
我在期待中慢慢成长。10岁的我,除了上学,还必须为家里分担一部分农活。虽然已经长到了穿棉袄“开禁”的年龄,但因家境贫寒,我仍然没有盼来自己的棉袄!
14岁那年,我考上了离家50多公里的县中学,每周回家一次。深冬时节,寒风像锥子一样刺骨。远离棉衣的我,难耐苦寒,每每被冻得浑身发抖。实在熬不过寒冷的日日夜夜了,我终于鼓起勇气开口向妈妈要一件棉袄。妈妈听了我的诉说,略略有一些惊讶,继而她的眼睛因酸楚和内疚而湿润了。6个孩子的贫苦家庭,无疑会将添置一件新棉衣看成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母亲明白,从降临人世就不晓得穿棉袄是何滋味的孩子,如果不是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是决不会开口向母亲讨要棉衣的!
母亲毅然脱下她嫁到这个家时添置的那唯一的一件棉袄,把它穿在了我的身上。母亲的体温温暖着我,一股从来没有过的暖意顿时包围了我!那暖融融的感觉至今在我心中不曾流失分毫!
当我穿着那件对襟的女式棉袄走进校门时,着实在校园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我敏感地觉察到了同学们投来的或讥笑或不解的目光,也隐约听到了他们窃窃议论,但这一切带给我的痛苦,很快就被生命中第一件棉袄带给我的暖意冲淡了。
在县政府工作的一位远房叔叔来学校看我时,看到我身上的旧式对襟女式棉袄非常诧异,不由分说地拉我到县供销社,花3元钱为我买了一件男式棉袄。这简直不像是真的,我突然间就拥有了一件梦寐以求的专属于我的棉袄!从那天起,我彻底从同学们好奇的注目和议论中解脱了,我重拾了男子汉的尊严。应该说,我对叔叔的感激之情是用任何言语都无法表达的。直至今日,我对他老人家所尽的孝道都堪比家父。
18岁那年,我收到了北京寄来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告别父母,提着简陋的行李,来到了千里之外的北京。北京的冬天,比我的家乡寒冷数倍。全班20个同学来自五湖四海,面对眼前新鲜的一切,我最强烈的愿望竟是:如果能拥有一件新棉袄,大学生活将是一个完美的开始!
当时全校正在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班里细心的女生活委员注意到了数九寒天却穿一件旧绒衣的我。她找到我,认真地对我说:“北京的冬天很冷,没有棉袄是很难熬过冬天的。你一定得穿棉袄!”在她真诚的关心下,我无奈地讲出穿了3年的棉袄已经破得无法再穿,家里又暂时无力为我添置一件新棉袄的窘况。来自城市的生活委员,还没有听说过如此困难的家境,她当即直率地表示,自己家中境况尚可,她要“向雷锋同志学习”,帮助身边有困难的同学,为我购置一件棉袄!末了,她没有忘记用愉快的语调补充道:“你可不要有压力啊!日后你有余力时,可以再考虑还钱。”
九年级语文 第3页 (共8页) 在颐和园附近的一家百货商店,生活委员花11元钱为我购买了一件棉袄。就这样,我拥有了生命中的第3件棉袄,而这件棉袄带给我的人生际遇,更是让我始料未及。
那是个对男女之间正常交往都很敏感的年代。很快,生活委员送给我棉衣的事在班里掀起了轩然大波!各种传言不胫而走。紧接着,辅导员严肃地向我提出要了解事情的经过,我作为被组织重点培养的入党积极分子要就此事向组织“交代清楚”。这时,我才恍然意识到,这件棉衣惹了祸,它使好心帮助我的生活委员和我自己都难以在人前抬头!当时,学校明文规定严禁男女生在校期间谈恋爱,违反校规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棉袄给我带来温暖,但是,我的心却在寒风中战栗,我多么担心这件棉袄会让善良的生活委员蒙受不白之冤啊!
于是我鼓起勇气,向辅导员详细说明了事情经过,并且表示,我会尽快将购买棉衣的钱款还给生活委员的。如果这件事有任何不利后果的话,我愿意承担全部责任。
几经斟酌,我给父母写了一封家信。我仿佛看到,父母用布满老茧的双手捧读这封家信时,那刀刻般的皱纹更深更深了„„拿到了家中寄来的15元钱,我真是百感交集。这15元钱数目不算很大,却是拆掉家中两间祖屋横梁的木料变卖的钱啊!我得到了几分暖意,家中的亲人却割下了心头肉!每每想到这些,棉袄带来的暖意顷刻间灰飞烟灭,我的心跋涉在无尽的惭愧自责里„„
总以为自己的生命与棉袄这东西有个“结儿”,这个“结儿”所绾成的悲欣交集的故事投影于我生命中的分分秒秒,让我思索,让我玩味,让我看重人间的真情与真爱,让我愿意竭尽全力去回馈那丝丝缕缕的棉絮里包含着的永难飘散的温馨。
“棉袄暖了你一阵,我要暖透你一生!”多年之后,带着这美好的誓言,当年的生活委员和我走到了一起。今天,当我和妻子漫步于异国他乡的街头,虽然早已不再体味那冬日的寒冷,但商店中那五颜六色、式样各异的棉袄却如此宿命般地牵动我的心绪!我和妻子不约而同地停下脚步,狂买不已!你一定能猜到,如今我家衣柜里珍藏最多的,就是棉袄。 17.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1)慰藉.( ) (2)着.实( ) (3)不胫.( ) (4)顷.刻( ) 18.本文语言质朴无华却感人至深、耐人寻味。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下面两个语句。(4分)
(1)母亲毅然脱下她嫁到这个家时添置的那唯一的一件棉袄,把它穿在了我的身上。母
亲的体温温暖着我,一股从来没有过的暖意顿时包围了我!那暖融融的感觉至今在
我心中不曾流失分毫!
(2)我仿佛看到,父母用布满老茧的双手捧读这封家信时,那刀刻般的皱纹更深更深了。
19.文中作者饱含深情地为我们讲述了生命中三件宿命般牵动他心绪的棉袄的故事。请用
自己的语言概括这三件棉袄的不同寻常的来历。(3分)
九年级语文 第4页 (共8页)
密密
封封
线线
内内
不不
要要
答答
题题
20.18岁的羊子林虽家境贫寒,生活拮据,但终于不负众望,考上了北京一所学院。在文
中他说:“面对眼前新鲜的一切,我最强烈的愿望竟是:如果能拥有一件新棉袄,大学生活将是一个完美的开始!”这句话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4分)
21.“第三件棉袄”虽然给作者带来了身体上的温暖,但也使他的“心在寒风中战栗„„”, “跋涉在无尽的惭愧的自责里„„”,请分析文中“我”的心“战栗”、“自责”的原因分别..
是什么?(4分)
密
封22.作者在文中说“这个„结儿‟所绾成的悲欣交集的故事投影于我生命中的分分秒秒,让我
线内思索,让我玩味,让我看重人间的真情与真爱,让我愿意竭尽全力去回馈那丝丝缕缕不的棉絮里包含着的永难飘散的温馨。”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4分)
要 答
题、23.文章结尾作者动情地说:“你一定能猜到,如今我家衣柜里珍藏最多的,就是棉袄。”
密请简要分析作者家中衣柜里珍藏最多的为什么是棉袄?(4分) 封 线
外(四)名著阅读(5分) 不要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写宝玉从梦中惊醒,睁眼一看,不是别人,却是林黛玉。宝玉犹恐是梦,忙又将身子欠考起来,向脸上细细一认,只见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满面泪光,不是黛玉,却是那个?号宝玉„„叹了一声,说道:“你又做什么跑来!虽说太阳落下去,那地上的余气未散,走两、姓趟又要受了暑。我虽然捱了打,并不觉疼痛。我这个样儿,只装出来哄他们,好在外头布名散与老爷听,其实是假的。你不可认真。”此时林黛玉虽不是嚎啕大哭,然越是这等无声之
泣,气噎喉堵,更觉得利害。听了宝玉这番话,心中虽然有万句言语,只是不能说得,半日,方抽抽噎噎的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宝玉听说,便长叹一声,道:“你放心,别说这样话。就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
24.这段文字选自我国古典名著《,作者是清代的小说家(1分) 25.选文虽寥寥数句,却使人物的思想得以充分展现。在这段文字中作者运用了哪些描写
方法来展现人物性格特点的?(2分)
26.“宝玉挨打”是小说上半部的一大高潮,也是父子二人两种世界观的激烈冲突。面对
黛玉的探望,遍体鳞伤的宝玉对她说“你又做什么跑来!„„你不可认真。”“你放心,别说这样话。就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这两句真情道白分别..体现了宝玉怎样性格特点?(2分)
九年级语文 第5页 (共8页) 二、综合实践与作文(60分)
(一)综合实践(10分)
27.每年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是美国的感恩节,这天,家人们团聚在一起,品尝感恩节火鸡和南瓜饼等美食。其实,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乐于助人、知恩图报的传统美德。但现在也有个别人不懂得感谢、感激,只知道索取,甚至有些孩子对太过关心自己的家人产生逆反、厌烦情绪。因此有人建议在中国也应设立感恩节,让大家换位思考,珍惜朋友,理解父母,真诚地去体贴、关心别人。对此你怎样看?请写出理由。(不少于100字)
(二)作文(50分) 28.以下作文,任选其一。
作文(1)题目:收藏如歌的岁月
作文(2)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路边长着一株雏菊,一个小女孩每天都来给它浇水。然而有一天,小女孩不来了。雏菊开始担心起来,它将从哪里获得维持生命的水?“总会有办法的。”雏菊鼓励自己说。它闭上眼睛,陷入了深思„„它开始努力向下生长它的根。它的根向泥土下越扎越深,终于从深深的泥土下品尝到清凉而甘甜的水。日子一天天过去,雏菊长得越来越茁壮,开出新的花朵。
作文要求:
(1)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表现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 (2)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3)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4)不少于600字。
九年级语文 第6页 (共8页)
九年级语文
第7页 (共8页) 九年级语文 第8页 (共8页)
九年级期末调研题(语文)
一、阅读(60分)
(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
1
。(曹操《观沧海》) 2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李贺《雁门太守行》)
密
封3.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线内4.
,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不5.诗人杜甫在青年时期就有不畏艰险、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在《望岳》一诗中,他的 要答 引起有识之士的强烈共鸣,千百年来一直
题、为人们所传诵。
密封6.“面朝黄土背朝天”,写的是古代劳动人民在烈日下辛勤劳作的情景。白居易在《观刈麦》中,线将这种情景生动形象地再现出来的诗句是 外不7.晏殊在《浣溪沙》一词中借景物描写,以来衬去,慨叹时光流逝,被誉为“千古奇偶”要写的诗句是 。
考号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陶渊明在宦海沉浮中选择“采、姓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读文自娱,寻求解脱;李太白处苦闷彷徨里则名用
,(《行路难》)吾人咏
歌,以示豪放。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九年级语文 第1页 (共8页) 至于负者歌于涂,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9.本文作者(朝代)文学家、史学家。(1分)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 (2)若夫日出而林霏..
开( ) (3)秀.而繁阴( ) (4)树林阴翳.
( ) 11.屈原以“众人皆醉我独醒”表现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而欧阳修却自号
“醉翁”,与屈原反其意而为。联系课文说说作者自号“醉翁”的原因何在?(2分)
12.作者是绘景的高手,简洁的描写却使读者如身临其境。文中作者在写四时之景时抓住
了不同季节景物的怎样的特点?(2分)
13.欧阳修被贬滁州时刚刚三十九岁,他对谪迁之人主张“益慎职,毋饮酒”,常批评那些
被贬逐之后“傲逸狂醉”的人。而在本文中,作者却说“醉能同其乐”,你如何理解他的“醉”与“乐”的关系?(3分)
(乙)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5分)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
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①
者乎?而屡易其号。……
居士曰:“吾因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②
吾之乐尔。” [注释]:①逃名:逃避名声。②志:记下、记住。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
(1)屡易.其号( ) (2)聊.以志吾之乐尔( ) 15.作者“聊以志吾之乐尔”而更号为六一居士。请根据原文概括“六一”具体指什么?(2分)
16.作者在文中说“吾因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
尔。”取“六一居士”这个名号记下自己的乐趣。联系《醉翁亭记》,你认为欧阳修的“乐”
表现在哪里?(2分)
九年级语文 第2页 (共8页)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生命中的棉袄 羊子林
我的家在苏北农村,父母是地道的农民。在我出生的7天前,父母唯一的儿子、我唯一的哥哥、新四军年轻的机枪班班长,在队伍转进大别山的最后一战中牺牲了。
我的出生,暂时减轻了点父母丧子的极度悲痛,给这个凄苦的家庭带来了一线曙光和一丝慰藉。父母将全部的爱倾注在我这个男孩身上。在他们眼中,我就是这个家传宗接代的唯一希望。我的家乡有一种奇特的民俗,若想要家中金贵的独养儿子健健康康地成长,这个孩子10岁前就不可以穿棉袄!
因了这个蹊跷的民俗,我便被“罚”在每个冬天里都要远离棉衣。苏北的冬天阴冷彻骨,年幼的我,虽享有父母无限的疼爱,却实在搞不懂为什么自己不能像小伙伴们那样穿上厚暖的棉袄!瑟瑟寒风中,我只能将莫名幽怨的目光停驻在小伙伴的棉袄上,羡慕地想象着那种神秘陌生的温暖。于是,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穿上厚厚的棉袄,享受丝丝暖意,便成了我冬日里最大的奢望„„
我在期待中慢慢成长。10岁的我,除了上学,还必须为家里分担一部分农活。虽然已经长到了穿棉袄“开禁”的年龄,但因家境贫寒,我仍然没有盼来自己的棉袄!
14岁那年,我考上了离家50多公里的县中学,每周回家一次。深冬时节,寒风像锥子一样刺骨。远离棉衣的我,难耐苦寒,每每被冻得浑身发抖。实在熬不过寒冷的日日夜夜了,我终于鼓起勇气开口向妈妈要一件棉袄。妈妈听了我的诉说,略略有一些惊讶,继而她的眼睛因酸楚和内疚而湿润了。6个孩子的贫苦家庭,无疑会将添置一件新棉衣看成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母亲明白,从降临人世就不晓得穿棉袄是何滋味的孩子,如果不是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是决不会开口向母亲讨要棉衣的!
母亲毅然脱下她嫁到这个家时添置的那唯一的一件棉袄,把它穿在了我的身上。母亲的体温温暖着我,一股从来没有过的暖意顿时包围了我!那暖融融的感觉至今在我心中不曾流失分毫!
当我穿着那件对襟的女式棉袄走进校门时,着实在校园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我敏感地觉察到了同学们投来的或讥笑或不解的目光,也隐约听到了他们窃窃议论,但这一切带给我的痛苦,很快就被生命中第一件棉袄带给我的暖意冲淡了。
在县政府工作的一位远房叔叔来学校看我时,看到我身上的旧式对襟女式棉袄非常诧异,不由分说地拉我到县供销社,花3元钱为我买了一件男式棉袄。这简直不像是真的,我突然间就拥有了一件梦寐以求的专属于我的棉袄!从那天起,我彻底从同学们好奇的注目和议论中解脱了,我重拾了男子汉的尊严。应该说,我对叔叔的感激之情是用任何言语都无法表达的。直至今日,我对他老人家所尽的孝道都堪比家父。
18岁那年,我收到了北京寄来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告别父母,提着简陋的行李,来到了千里之外的北京。北京的冬天,比我的家乡寒冷数倍。全班20个同学来自五湖四海,面对眼前新鲜的一切,我最强烈的愿望竟是:如果能拥有一件新棉袄,大学生活将是一个完美的开始!
当时全校正在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班里细心的女生活委员注意到了数九寒天却穿一件旧绒衣的我。她找到我,认真地对我说:“北京的冬天很冷,没有棉袄是很难熬过冬天的。你一定得穿棉袄!”在她真诚的关心下,我无奈地讲出穿了3年的棉袄已经破得无法再穿,家里又暂时无力为我添置一件新棉袄的窘况。来自城市的生活委员,还没有听说过如此困难的家境,她当即直率地表示,自己家中境况尚可,她要“向雷锋同志学习”,帮助身边有困难的同学,为我购置一件棉袄!末了,她没有忘记用愉快的语调补充道:“你可不要有压力啊!日后你有余力时,可以再考虑还钱。”
九年级语文 第3页 (共8页) 在颐和园附近的一家百货商店,生活委员花11元钱为我购买了一件棉袄。就这样,我拥有了生命中的第3件棉袄,而这件棉袄带给我的人生际遇,更是让我始料未及。
那是个对男女之间正常交往都很敏感的年代。很快,生活委员送给我棉衣的事在班里掀起了轩然大波!各种传言不胫而走。紧接着,辅导员严肃地向我提出要了解事情的经过,我作为被组织重点培养的入党积极分子要就此事向组织“交代清楚”。这时,我才恍然意识到,这件棉衣惹了祸,它使好心帮助我的生活委员和我自己都难以在人前抬头!当时,学校明文规定严禁男女生在校期间谈恋爱,违反校规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棉袄给我带来温暖,但是,我的心却在寒风中战栗,我多么担心这件棉袄会让善良的生活委员蒙受不白之冤啊!
于是我鼓起勇气,向辅导员详细说明了事情经过,并且表示,我会尽快将购买棉衣的钱款还给生活委员的。如果这件事有任何不利后果的话,我愿意承担全部责任。
几经斟酌,我给父母写了一封家信。我仿佛看到,父母用布满老茧的双手捧读这封家信时,那刀刻般的皱纹更深更深了„„拿到了家中寄来的15元钱,我真是百感交集。这15元钱数目不算很大,却是拆掉家中两间祖屋横梁的木料变卖的钱啊!我得到了几分暖意,家中的亲人却割下了心头肉!每每想到这些,棉袄带来的暖意顷刻间灰飞烟灭,我的心跋涉在无尽的惭愧自责里„„
总以为自己的生命与棉袄这东西有个“结儿”,这个“结儿”所绾成的悲欣交集的故事投影于我生命中的分分秒秒,让我思索,让我玩味,让我看重人间的真情与真爱,让我愿意竭尽全力去回馈那丝丝缕缕的棉絮里包含着的永难飘散的温馨。
“棉袄暖了你一阵,我要暖透你一生!”多年之后,带着这美好的誓言,当年的生活委员和我走到了一起。今天,当我和妻子漫步于异国他乡的街头,虽然早已不再体味那冬日的寒冷,但商店中那五颜六色、式样各异的棉袄却如此宿命般地牵动我的心绪!我和妻子不约而同地停下脚步,狂买不已!你一定能猜到,如今我家衣柜里珍藏最多的,就是棉袄。 17.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1)慰藉.( ) (2)着.实( ) (3)不胫.( ) (4)顷.刻( ) 18.本文语言质朴无华却感人至深、耐人寻味。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下面两个语句。(4分)
(1)母亲毅然脱下她嫁到这个家时添置的那唯一的一件棉袄,把它穿在了我的身上。母
亲的体温温暖着我,一股从来没有过的暖意顿时包围了我!那暖融融的感觉至今在
我心中不曾流失分毫!
(2)我仿佛看到,父母用布满老茧的双手捧读这封家信时,那刀刻般的皱纹更深更深了。
19.文中作者饱含深情地为我们讲述了生命中三件宿命般牵动他心绪的棉袄的故事。请用
自己的语言概括这三件棉袄的不同寻常的来历。(3分)
九年级语文 第4页 (共8页)
密密
封封
线线
内内
不不
要要
答答
题题
20.18岁的羊子林虽家境贫寒,生活拮据,但终于不负众望,考上了北京一所学院。在文
中他说:“面对眼前新鲜的一切,我最强烈的愿望竟是:如果能拥有一件新棉袄,大学生活将是一个完美的开始!”这句话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4分)
21.“第三件棉袄”虽然给作者带来了身体上的温暖,但也使他的“心在寒风中战栗„„”, “跋涉在无尽的惭愧的自责里„„”,请分析文中“我”的心“战栗”、“自责”的原因分别..
是什么?(4分)
密
封22.作者在文中说“这个„结儿‟所绾成的悲欣交集的故事投影于我生命中的分分秒秒,让我
线内思索,让我玩味,让我看重人间的真情与真爱,让我愿意竭尽全力去回馈那丝丝缕缕不的棉絮里包含着的永难飘散的温馨。”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4分)
要 答
题、23.文章结尾作者动情地说:“你一定能猜到,如今我家衣柜里珍藏最多的,就是棉袄。”
密请简要分析作者家中衣柜里珍藏最多的为什么是棉袄?(4分) 封 线
外(四)名著阅读(5分) 不要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写宝玉从梦中惊醒,睁眼一看,不是别人,却是林黛玉。宝玉犹恐是梦,忙又将身子欠考起来,向脸上细细一认,只见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满面泪光,不是黛玉,却是那个?号宝玉„„叹了一声,说道:“你又做什么跑来!虽说太阳落下去,那地上的余气未散,走两、姓趟又要受了暑。我虽然捱了打,并不觉疼痛。我这个样儿,只装出来哄他们,好在外头布名散与老爷听,其实是假的。你不可认真。”此时林黛玉虽不是嚎啕大哭,然越是这等无声之
泣,气噎喉堵,更觉得利害。听了宝玉这番话,心中虽然有万句言语,只是不能说得,半日,方抽抽噎噎的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宝玉听说,便长叹一声,道:“你放心,别说这样话。就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
24.这段文字选自我国古典名著《,作者是清代的小说家(1分) 25.选文虽寥寥数句,却使人物的思想得以充分展现。在这段文字中作者运用了哪些描写
方法来展现人物性格特点的?(2分)
26.“宝玉挨打”是小说上半部的一大高潮,也是父子二人两种世界观的激烈冲突。面对
黛玉的探望,遍体鳞伤的宝玉对她说“你又做什么跑来!„„你不可认真。”“你放心,别说这样话。就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这两句真情道白分别..体现了宝玉怎样性格特点?(2分)
九年级语文 第5页 (共8页) 二、综合实践与作文(60分)
(一)综合实践(10分)
27.每年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是美国的感恩节,这天,家人们团聚在一起,品尝感恩节火鸡和南瓜饼等美食。其实,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乐于助人、知恩图报的传统美德。但现在也有个别人不懂得感谢、感激,只知道索取,甚至有些孩子对太过关心自己的家人产生逆反、厌烦情绪。因此有人建议在中国也应设立感恩节,让大家换位思考,珍惜朋友,理解父母,真诚地去体贴、关心别人。对此你怎样看?请写出理由。(不少于100字)
(二)作文(50分) 28.以下作文,任选其一。
作文(1)题目:收藏如歌的岁月
作文(2)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路边长着一株雏菊,一个小女孩每天都来给它浇水。然而有一天,小女孩不来了。雏菊开始担心起来,它将从哪里获得维持生命的水?“总会有办法的。”雏菊鼓励自己说。它闭上眼睛,陷入了深思„„它开始努力向下生长它的根。它的根向泥土下越扎越深,终于从深深的泥土下品尝到清凉而甘甜的水。日子一天天过去,雏菊长得越来越茁壮,开出新的花朵。
作文要求:
(1)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表现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 (2)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3)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4)不少于600字。
九年级语文 第6页 (共8页)
九年级语文
第7页 (共8页) 九年级语文 第8页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