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滋有味的贫穷生活阅读答案

阅读《有滋有味的贫穷生活》一文,回答15—18题。(11分)

我读小学低年级时,大家都穷,很多孩子都吃不饱饭。

到朋友家玩,发现一个有趣的东西——西瓜做的面具。因为那里是农家,有堆积如山的西瓜。就像现在万圣节时大家用南瓜做的面具一样,那个面具是用西瓜皮做的。“真有趣,真好玩。”见我赞不绝口,朋友就把那个西瓜面具送给了我。我喜不自胜,很郑重地抱回家给外婆看。“阿嬷(mó称呼老年妇女),好不好看?”“哦,很有意思。”外婆也赞同地看着。

晚上睡觉时我把西瓜面具放在枕边,打算明天带到学校向同学们炫耀。可是早上醒来,一睁眼,发现枕边的西瓜面具已经无影无踪了。外婆去上工了,不在家,我没办法,只好上学去。

放学回家后,再问外婆:“阿嬷,我的西瓜面具到哪里去了?早上起来就没看到了。”“啊,那个啊……”外婆笑嘻嘻地让我看看玻璃盘子,“看,很好吃吧?”西瓜皮正腌在盘子里。

在穷人生活中,最要紧的是每天的饮食。屋子虽破,还能遮风避雨;衣服不求奢华,也不愁缺欠,总有表哥穿过不要的给我。只有饭是每天非吃不可的,因此外婆在吃的方面也就格外精明。

首先,外婆很爱喝茶。喝过茶就会有茶叶渣,她把茶渣晒干,用平底锅煎脆后洒上盐巴,就变成“茶叶香松”。如果在现在,可以打着富含茶素的“外婆香松”称号大卖特卖也说不定。

再就是鱼骨头。“鱼骨含有钙质,吃吧。”外婆这么说着,连很粗的鱼骨头都叫我吃下去。但总有些鱼骨头是肯定嚼不碎的硬骨头,像鲭鱼的骨头。每次吃完鱼肉后,外婆就把鱼骨头放在碗里,倒进热开水,冲成骨汤喝下去。这还没完哪,剩下的鱼骨头再晒干,用菜刀剁碎,压成粉,当作鸡饲料。其他还有苹果皮、有伤痕的蔬菜等等,都被外婆当作了鸡饲料。

外婆总是不无得意地说:“只有可以捡来的东西,没有应该扔掉的东西。”

说到捡来的东西,河滨“超级市场”每年都有一场美食盛会。那就是盂兰盆节。在九州岛,盂兰盆祭祀的最后一天有送神的“精灵流”仪式,就是在小船上载着鲜花食物,顺着河水漂流而下。

你大概已经猜到,从上游漂流下来的小船,当然又被外婆的木棒拦住了。外婆捞起小船,拿起上面的苹果、香蕉等水果。我是很想吃苹果、香蕉,可是第一次看到外婆这么做时,担心遭老天惩罚。“阿嬷,这是供给菩萨的东西吧?”“嗯。”“这样做不会遭老天惩罚吗?”“什么话?这样放任它们漂下去,水果腐烂了,会污染大海,也给鱼类带来麻烦。”她说着,捞起一艘艘小船,手不停歇地只顾拿起水果。“可是……”外婆继续说:“船上还载着死人的灵魂,不好好送回河里不行。”说着,又把小船恭敬地放回河里,并双掌合十说:“谢谢。”

外婆是虔诚信佛的人。她每天早上供佛的食物从不马虎,即使这么穷,外婆对寺庙的捐献和佛事的供奉,也绝不吝惜。

如果有菩萨因为我们这每年一度的美食盛会而惩罚我们,会让人觉得菩萨没有菩萨心肠。

贫穷的生活也过得有滋有味。

1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2分)

16、“会让人觉得菩萨没有菩萨心肠”这句话中,两个“菩萨”分别是什么意思?(4分)

(1)“菩萨”

(2)“菩萨”

17、从全文看,外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分)

答:外婆是                                                    的人。

18、“只有可以捡来的东西,没有应该扔掉的东西。”一句有什么含义?(1分) 俗语也说“要富日子穷过”,这些对如今物质生活比较富裕的我们来说,有什么启发?(2分)

含义:

启 发

阅读答案:

15. (2分)叙写了外婆的精明安排使我小学时贫穷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的事。

16. (4分)(佛教佛家语)佛、神;仁慈。

17.节俭、精明、善于安排生活、虔诚信佛的人(2分)(点到两点即可)

18.含义: 东西应该充分利用,不能随意认定为垃圾而抛弃(或:在别人眼里的废物,有很多可以利用)(1分。大意对即可);启发:应该节俭、惜物(2分。能扣节俭、爱惜物品、不奢侈等谈即可给分)

阅读《有滋有味的贫穷生活》一文,回答15—18题。(11分)

我读小学低年级时,大家都穷,很多孩子都吃不饱饭。

到朋友家玩,发现一个有趣的东西——西瓜做的面具。因为那里是农家,有堆积如山的西瓜。就像现在万圣节时大家用南瓜做的面具一样,那个面具是用西瓜皮做的。“真有趣,真好玩。”见我赞不绝口,朋友就把那个西瓜面具送给了我。我喜不自胜,很郑重地抱回家给外婆看。“阿嬷(mó称呼老年妇女),好不好看?”“哦,很有意思。”外婆也赞同地看着。

晚上睡觉时我把西瓜面具放在枕边,打算明天带到学校向同学们炫耀。可是早上醒来,一睁眼,发现枕边的西瓜面具已经无影无踪了。外婆去上工了,不在家,我没办法,只好上学去。

放学回家后,再问外婆:“阿嬷,我的西瓜面具到哪里去了?早上起来就没看到了。”“啊,那个啊……”外婆笑嘻嘻地让我看看玻璃盘子,“看,很好吃吧?”西瓜皮正腌在盘子里。

在穷人生活中,最要紧的是每天的饮食。屋子虽破,还能遮风避雨;衣服不求奢华,也不愁缺欠,总有表哥穿过不要的给我。只有饭是每天非吃不可的,因此外婆在吃的方面也就格外精明。

首先,外婆很爱喝茶。喝过茶就会有茶叶渣,她把茶渣晒干,用平底锅煎脆后洒上盐巴,就变成“茶叶香松”。如果在现在,可以打着富含茶素的“外婆香松”称号大卖特卖也说不定。

再就是鱼骨头。“鱼骨含有钙质,吃吧。”外婆这么说着,连很粗的鱼骨头都叫我吃下去。但总有些鱼骨头是肯定嚼不碎的硬骨头,像鲭鱼的骨头。每次吃完鱼肉后,外婆就把鱼骨头放在碗里,倒进热开水,冲成骨汤喝下去。这还没完哪,剩下的鱼骨头再晒干,用菜刀剁碎,压成粉,当作鸡饲料。其他还有苹果皮、有伤痕的蔬菜等等,都被外婆当作了鸡饲料。

外婆总是不无得意地说:“只有可以捡来的东西,没有应该扔掉的东西。”

说到捡来的东西,河滨“超级市场”每年都有一场美食盛会。那就是盂兰盆节。在九州岛,盂兰盆祭祀的最后一天有送神的“精灵流”仪式,就是在小船上载着鲜花食物,顺着河水漂流而下。

你大概已经猜到,从上游漂流下来的小船,当然又被外婆的木棒拦住了。外婆捞起小船,拿起上面的苹果、香蕉等水果。我是很想吃苹果、香蕉,可是第一次看到外婆这么做时,担心遭老天惩罚。“阿嬷,这是供给菩萨的东西吧?”“嗯。”“这样做不会遭老天惩罚吗?”“什么话?这样放任它们漂下去,水果腐烂了,会污染大海,也给鱼类带来麻烦。”她说着,捞起一艘艘小船,手不停歇地只顾拿起水果。“可是……”外婆继续说:“船上还载着死人的灵魂,不好好送回河里不行。”说着,又把小船恭敬地放回河里,并双掌合十说:“谢谢。”

外婆是虔诚信佛的人。她每天早上供佛的食物从不马虎,即使这么穷,外婆对寺庙的捐献和佛事的供奉,也绝不吝惜。

如果有菩萨因为我们这每年一度的美食盛会而惩罚我们,会让人觉得菩萨没有菩萨心肠。

贫穷的生活也过得有滋有味。

1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2分)

16、“会让人觉得菩萨没有菩萨心肠”这句话中,两个“菩萨”分别是什么意思?(4分)

(1)“菩萨”

(2)“菩萨”

17、从全文看,外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分)

答:外婆是                                                    的人。

18、“只有可以捡来的东西,没有应该扔掉的东西。”一句有什么含义?(1分) 俗语也说“要富日子穷过”,这些对如今物质生活比较富裕的我们来说,有什么启发?(2分)

含义:

启 发

阅读答案:

15. (2分)叙写了外婆的精明安排使我小学时贫穷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的事。

16. (4分)(佛教佛家语)佛、神;仁慈。

17.节俭、精明、善于安排生活、虔诚信佛的人(2分)(点到两点即可)

18.含义: 东西应该充分利用,不能随意认定为垃圾而抛弃(或:在别人眼里的废物,有很多可以利用)(1分。大意对即可);启发:应该节俭、惜物(2分。能扣节俭、爱惜物品、不奢侈等谈即可给分)


相关文章

  • 悦读的姿势阅读答案中考
  • 篇一:悦读的姿势阅读答案中考 巨人中考网:为了方便同学们学习,提高同学们的学习效率,下面小编精心为同学们整理了<悦读的姿势>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能有所帮助. 从一定意义说,一个民族的发展史就是它的阅读史,一个 ...查看


  • 初中议论文阅读[勤与俭]有答案
  • 勤与俭 ①有这样一个民间故事:古时候,有个殷实家庭,祖上留下一块匾,匾上写着"勤俭"两字,家主人视作传家宝,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家主人亡故后,兄弟俩分家,把匾一劈为二,老大拿了个"勤",总是早出晚归,辛 ...查看


  • 史记??汲郑列传阅读答案
  • (分,每小题分)阅读下面的文文言文,完成下面试题 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①,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庄好黄.老之言,其慕长者 ...查看


  • 起身的饺子落身的面阅读答案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起身的饺子落身的面 周海亮 起身的饺子落身的面.这风俗令我幸福和忧伤. 年轻的父亲是一位石匠.石匠有健康而强壮的身体,承担单调且超负荷的劳动.石匠只与脚下的石头和手中的铁器有关,同样冷冷冰冰,让秋天的双手,裂出一道道纵 ...查看


  • 七年级智慧阅读
  • <雪地里的迎春花>插入原文P41 雪地里的迎春花 建议用时:15-20分钟 实际用时: 我十岁那年,父亲终于决定外出谋生.他说,他得出去挣点钱,以后让我进城念好的学校. 他说话时,母亲正倚在门上,用破旧的头巾扑打着身上的灰尘. ...查看


  • [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阅读答案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 欧阳修 庆历四年秋,予友宛陵梅圣俞来自吴兴,出其哭内之诗而悲曰:吾妻谢氏亡矣.丐我以铭而葬焉.予未暇作. 居一岁中,书七八至,未尝不以谢氏铭为言,且曰:吾妻故太子宾客讳涛之女.希深之妹也. ...查看


  • 读书足以怡情
  • 读书足以怡情,使人开茅塞.得新知.养灵性.因为书中有着广阔的世界.书中有着永世不朽得精神.尤其是读一本好书,可以使心灵充实,使之明辨是非.使之有爱心和文明的行为.在21世纪中,愿90后的孩子们与书作伴,这样才会思想不贫穷,身心得以陶冶,生活 ...查看


  • "写出人物精神"师生共用导学案
  • 写出人物精神 师生共用导学案 执笔:徐春红 学习时间: 班级: 姓名: [导语]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我们无论写谁,即使他是时代最伟大的人物,也要在他身上找到不一般的,哪怕乍看起来是奇怪的特征,当读者窥 ...查看


  • 感谢贫穷阅读答案
  •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感谢贫穷 贫穷这个字眼,似乎总与我结缘,一直陪伴我度过了二十多个春秋. 小时候,贫困的家庭温饱都不能解决.到了七岁,我瘦得风能吹倒绝不是夸张.面对一学期两元钱的费用,父亲锁紧了眉头.无奈,我只得"发扬风格&q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