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刊首语

传统历史上缺乏或弱小的,并非意味着在未来发展中就无足轻重,风景园林的深谋远虑必须借助科学研究来实现,科学研究的强弱将决定风景园林未来的兴衰。未来的风景园林科学研究是建立学科理论体系的基础、发展专业教育的引领,以及推动行业实践的主力,是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的最佳平台,是学科专业、行业之间的理性纽带,是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之间的技术桥梁,是前沿性研究成果转化为实践应用的主要渠道。作为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为本的学科专业,未来风景园林的学科建设、专业发展、行业应用都需要科学研究的支撑与引领,抓住了风景园林的科学研究,也就抓住了风景园林的未来。

与风景园林学科兼具科学、艺术、工程的性质相对应,风景园林的科学研究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三大研究领域。围绕三大领域,好比面对一片古树参天、林荫繁茂的森林。当代的风景园林科研大致有3种。第一种聚焦于地表之下的“盘根错节”,试图通过深入发掘、刨根问底发现演化规律,从“根源”寻找答案,这是一种深入“里面”的研究;第二种聚焦于森林的“地上”部分,上下左右、远观近瞧地观察、描述,甚至仅是宏观鸟瞰而非微观身临其境,其研究因不在于“根源”而难有发现,结论往往停留于“众所周知”的日常“判断”,这是关注于“表面”的研究。这2种研究,前者因为“里面”的“不可见”,需要猜测、猜想、假设,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与验证,充满着发掘、发现、创新的可能;后者因为“表面”的“可见”,而缺少问题的“悬念”和研究的深度。第三种研究既不在“表面”,也不在“里面”,而是着眼于这片森林的“倒影”“镜像”。借助于“镜面”“媒介”,形成了2类研究导向,一类是间接地重复着“表面”式的研究;另一类是借助“媒介”,加以变形、抽象、转换、模拟、数字化……,使研究的对象、问题、结论“貌似”超越了“表面”研究的局限,得到了“鲜为人知”的结果,却往往是偏离、远离了“根源”性问题而得不到真正的答案,对此,姑且将其称为虚拟的“虚面”研究。

“里面”的研究值得倡导,只有聚焦于那些不研究就“不可见”的问题,深入到“里面”,才最有可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虚面”的研究最不可取,其研究弊大于利,利者可“换位思考”“另辟蹊径”;弊者,脱离了研究对象及问题的本体,经过“二手”“三手”的间接传递转换,甚至学术炒作,“顾左右而言他”,偏离研究的核心,未能发现与解决问题,结果只能是故弄玄虚、假象重重、于事无补、劳民伤财的。尤其对于尚处于起步阶段的风景园林界的科学研究而言,更需要谨慎应对。

风景园林科学研究需要围绕风景园林的“实际”和“实践”展开,这是风景园林科研的出发点、立足点和归宿。风景园林的理论、方法、技术创新的源头正是风景园林的“实际”和“实践”。面向未来,这种“实际”首先是学科建设、专业教育、行业应用,这种“实践”首先就是风景园林的资源环境生态保护、规划设计及建设管护。从研究的选题、计划到问题的解决和成果预期,离开这些“实际”和“实践”,研究终归是“无水之源”“无本之木”“无果之花”。

风景园林的复杂性决定了其研究决非简单化地根据“已知条件”、凭借“现成公式”、运用“计算工具”的一道应用题的求、解、答,其科学研究的每一步都需要创新性的思维。如同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现状加上设计者的“创意”,“实际”加上研究者的“猜想”,为项目创新和研究的发现提供了无尽的可能。有法而无式,可行可依的是基于基地的调查分析,提出、比选多种可能的方案并予以实施;基于问题的分析,提出猜想、假设,予以实验、验证,最终得到若干发现,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风景园林科学研究需要同样的创新精神、创意思考。面向未来,将规划设计与科学研究分离对立,既是对风景园林科学研究的巨大损害,也是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创新发展的严重阻碍。

伴随着风景园林行业的迅猛发展,其科学研究的重要性正在与日俱增。然而,科学研究恰恰是当今中国风景园林界最为薄弱的环节。为此,需要大家予以重视、集思广益,从学步做起,取正辟邪、百虑一致、殊途同归,以求厚积薄发、实至名归。

本刊副主编

传统历史上缺乏或弱小的,并非意味着在未来发展中就无足轻重,风景园林的深谋远虑必须借助科学研究来实现,科学研究的强弱将决定风景园林未来的兴衰。未来的风景园林科学研究是建立学科理论体系的基础、发展专业教育的引领,以及推动行业实践的主力,是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的最佳平台,是学科专业、行业之间的理性纽带,是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之间的技术桥梁,是前沿性研究成果转化为实践应用的主要渠道。作为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为本的学科专业,未来风景园林的学科建设、专业发展、行业应用都需要科学研究的支撑与引领,抓住了风景园林的科学研究,也就抓住了风景园林的未来。

与风景园林学科兼具科学、艺术、工程的性质相对应,风景园林的科学研究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三大研究领域。围绕三大领域,好比面对一片古树参天、林荫繁茂的森林。当代的风景园林科研大致有3种。第一种聚焦于地表之下的“盘根错节”,试图通过深入发掘、刨根问底发现演化规律,从“根源”寻找答案,这是一种深入“里面”的研究;第二种聚焦于森林的“地上”部分,上下左右、远观近瞧地观察、描述,甚至仅是宏观鸟瞰而非微观身临其境,其研究因不在于“根源”而难有发现,结论往往停留于“众所周知”的日常“判断”,这是关注于“表面”的研究。这2种研究,前者因为“里面”的“不可见”,需要猜测、猜想、假设,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与验证,充满着发掘、发现、创新的可能;后者因为“表面”的“可见”,而缺少问题的“悬念”和研究的深度。第三种研究既不在“表面”,也不在“里面”,而是着眼于这片森林的“倒影”“镜像”。借助于“镜面”“媒介”,形成了2类研究导向,一类是间接地重复着“表面”式的研究;另一类是借助“媒介”,加以变形、抽象、转换、模拟、数字化……,使研究的对象、问题、结论“貌似”超越了“表面”研究的局限,得到了“鲜为人知”的结果,却往往是偏离、远离了“根源”性问题而得不到真正的答案,对此,姑且将其称为虚拟的“虚面”研究。

“里面”的研究值得倡导,只有聚焦于那些不研究就“不可见”的问题,深入到“里面”,才最有可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虚面”的研究最不可取,其研究弊大于利,利者可“换位思考”“另辟蹊径”;弊者,脱离了研究对象及问题的本体,经过“二手”“三手”的间接传递转换,甚至学术炒作,“顾左右而言他”,偏离研究的核心,未能发现与解决问题,结果只能是故弄玄虚、假象重重、于事无补、劳民伤财的。尤其对于尚处于起步阶段的风景园林界的科学研究而言,更需要谨慎应对。

风景园林科学研究需要围绕风景园林的“实际”和“实践”展开,这是风景园林科研的出发点、立足点和归宿。风景园林的理论、方法、技术创新的源头正是风景园林的“实际”和“实践”。面向未来,这种“实际”首先是学科建设、专业教育、行业应用,这种“实践”首先就是风景园林的资源环境生态保护、规划设计及建设管护。从研究的选题、计划到问题的解决和成果预期,离开这些“实际”和“实践”,研究终归是“无水之源”“无本之木”“无果之花”。

风景园林的复杂性决定了其研究决非简单化地根据“已知条件”、凭借“现成公式”、运用“计算工具”的一道应用题的求、解、答,其科学研究的每一步都需要创新性的思维。如同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现状加上设计者的“创意”,“实际”加上研究者的“猜想”,为项目创新和研究的发现提供了无尽的可能。有法而无式,可行可依的是基于基地的调查分析,提出、比选多种可能的方案并予以实施;基于问题的分析,提出猜想、假设,予以实验、验证,最终得到若干发现,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风景园林科学研究需要同样的创新精神、创意思考。面向未来,将规划设计与科学研究分离对立,既是对风景园林科学研究的巨大损害,也是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创新发展的严重阻碍。

伴随着风景园林行业的迅猛发展,其科学研究的重要性正在与日俱增。然而,科学研究恰恰是当今中国风景园林界最为薄弱的环节。为此,需要大家予以重视、集思广益,从学步做起,取正辟邪、百虑一致、殊途同归,以求厚积薄发、实至名归。

本刊副主编


相关文章

  • 2017年小学生个人简历模板
  • Resume 相信自己 实现自我的价值 给我一个机会 还您一份惊喜 内容均可修改!初学者也能编辑! 教育背景 2014.09-2016.06 清华大学 新闻传播学 硕士研究生 2016年获得研究生第一学年特等奖学金 2016年11月代表北京 ...查看


  • 2017年党员简历表
  • Resume 相信自己 实现自我的价值 给我一个机会 还您一份惊喜 内容均可修改!初学者也能编辑! 教育背景 2014.09-2016.06 清华大学 新闻传播学 硕士研究生 2016年获得研究生第一学年特等奖学金 2016年11月代表北京 ...查看


  • 2017年入党个人简历表
  • Resume 相信自己 实现自我的价值 给我一个机会 还您一份惊喜 内容均可修改!初学者也能编辑! 教育背景 2014.09-2016.06 清华大学 新闻传播学 硕士研究生 2016年获得研究生第一学年特等奖学金 2016年11月代表北京 ...查看


  • 2017年个人简历模板 2017年大学生毕业个人简历模板
  • 教育背景2013.09-2016.6 河海大学 新闻传播学 硕士研究生 • 2013年获研究生第一学年特等奖学金 • 2013年11月代表新闻系参加首届南京地区新闻院系研究生论坛 • 2014年11月获评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答辩优秀报告人 • ...查看


  • [作品目录]
  • [目录]九州长篇小说--<九州缥缈录Ⅰ:蛮荒><九州缥缈录Ⅱ:苍云古齿><九州缥缈录Ⅲ:天下名将><九州缥缈录Ⅳ:辰月之征><九州缥缈录Ⅴ:一生之盟><九州缥缈录Ⅵ:豹魂&g ...查看


  • [心雨]刊首语
  • ☆刊首语☆ 心动教育,行走在路上 --新学期致全体教师的一封信 亲爱的微小教育人: 一路走来,我们与心动的九月相遇. 美丽的校园,先进的教学设备,敬业的同事.天真的孩子怎不令人心 动? 我们等待,等待心动教育结硕果. 有时,等待就是一种美好 ...查看


  • 2012东中校刊刊首语编排
  • 2012第3期 总第11期 主 管:纳雍县东关中学 主 办:东关中学办公室 教务处 德育处 团支部 总务处 编 委主 任:杨士恒 编委副主任:蔡 霁 赵 锋 肖 红 编 委:杨士恒 蔡 霁 肖 红 胡征礼 钱声忠 徐 驰 周 肸 杨 林 翟 ...查看


  • 校报刊首语
  • 创 刊 词 也许是内心澎湃着热望,也许是肩上跳跃着责任,也许是十八大号角的呼唤,在泥泞中前行的新集中学终于有了自己的文化载体--<新星>,它必将展示百卉争春的绚丽画卷,必将为新集中学的突破发展呐喊助威,必将描绘着新集中学繁花似锦 ...查看


  • 校刊刊首语
  • 校刊刊首语(第94期 秋季版) 美如秋叶 自古逢秋悲寂寥,有人因为"无边落木萧萧下"顿生无尽的遐思和悲凉,而我却以为正是这叶平添了秋天的美丽. 且不说层剪绿丝秋叶劲,千山碧透复丹青:且不说丹枫万树白云处, 霜叶红于二月花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