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棉区棉花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2007,44(S2):62-64 XinjiangAgriculturalSciences

北疆棉区棉花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

缪新龙,柳延涛,李军,陈树宾1233

(1.新疆农七师124团牛场,新疆奎屯 833201;2.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新疆石河子 832003;3.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所,新疆石河子832000)

摘 要:主要论述了北疆棉区棉花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从种植密度、群体结构、化控技术、田间管理等几方面概括了北疆棉区采用的高产栽培技术,为基层科技工作者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北疆棉区;棉花;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62.0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330(2007)S2-0062-03

ResearchonCultivationTechnologyofCottonHighYieldin

CottonRegionintheNorthofXinjiang

MIAOXin-long1,LIUYan-tao2,LIJun3,CHENShu-bin3

(1.AgricuturalDivisionNo.7,Kutun,Xinjiang833201,China;2.CollegeofAgronomy,ShiheziUniversity,ShiheziXinjiang832003,China;3.XinjiangAgriculturalReclamationAcademyofScience,ShiheziXinjiang832000,China)

Abstract:Thisarticlemainlydiscussedessentialtechnologyofhigh-yieldcultivationincottonregionofthenorthofXinjiang.Fromtheplanterdensity,thecommunitystructure,chemicalcontrolstechnology,thefieldmanualmanagementandsoonseveralaspectssummarizedthehighyieldcultivationtechnologywhichisusedinthecottonregionofthenrthofXinjiangandprovidestheoreticalbasisforimprovementofcottonyieldinXinjiang.

Keywords:inthenorthofXinjiangcottonregion;cotton;highyieldcultivationtechnology

近几年来,随着地膜棉花 矮、密、早 栽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加上植棉政策的导向,北疆棉花的种植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外延。北疆地域广袤,生态气候类型多,造就了在北疆不同地域有不同棉区类型。现已越过专家们所划定的宜棉区临界线,跨入次宜棉区,并且有向风险棉区进一步延伸的趋势。就目前来看,次宜棉区棉花的播种面积已不断扩大,此棉区已占全疆棉花播种面积的15%左右,单产水平也在逐年提高,这不仅调整该棉区内的种植业结构,农民人均收入得到提高,也为 十一五 期间北疆棉花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创造了条件。根据在基层多年的实际经验和科学调查的基础上,2004~2005年连续两年的田间试验分析,并结合大田实际调查,提出北疆棉区棉花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总结如下,供生产上参考。

1 实行高密度小个体栽培是夺取高产的关键

北疆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棉花生长季节热量丰富,有利于棉花生长发育。而北疆种植棉花区地域辽阔,有效辐射的分布很不均匀,为了利用太阳有效辐射,采用高密度小个体栽培是北疆棉区棉花夺高产的关键技术。在影响棉花生长发育的五大环境因子(温度、水分、光照、土壤养分、空气)中,温度是主导因子。就北疆棉区的主要热量指标来看: 10 积温在3400~3600 ,最热月(7月)平均温度25 左右, 15 持续日数在145天左右。

该棉区春季气温回升慢,终霜结束较晚,并常有灾害性天气,不利于棉苗的健壮生长;秋季气温下降快,初霜降临早,不利于棉纤维的发育成熟。因此要使棉花这一具有无限生长习性的作物能在有限的生长季节里获得高产、稳产,不能走 限制群体,发展个体 的技术路线,也不能完全按照宜棉区的棉花栽培收稿日期:2006-05-16

基金项目:新疆兵团科技局 十五 育种攻关项目

作者简介:缪新龙(1961-),男,江苏人,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为作物栽培及畜牧养殖

通讯作者:陈树宾(1967-),男,江苏人,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玉米育种及栽培,(E-mail):[email protected]

增刊(S2) 缪新龙等:北疆棉区棉花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 63 模式去做,只能走 发展群体,限制个体 的技术路线,实行高密度小株栽培。即收获株数要达到22.5万~25.5万株/hm,株高控制在50~70cm,单株果枝数7~8个,单株有效铃数4~5个,铃枝比0.65~0.80。要达到这一指标,在种植方式上宜采用沟播平铺或宽膜栽培,尤其是沟播平铺可以提高地温,做到早播,又能避免晚霜所造成的危害,是今后次宜棉区发展的方向。2

2 构建群体结构是夺取高产的保障

棉花籽棉产量的构成因素是总铃数、单铃重及衣分。其中总铃数是决定产量的主要因子,而与其最密切、最关键的是株数,它是棉花结铃的基础,单铃重影响产量较明显,衣分相对稳定,虽影响产量小,但也不能忽视。据湖北省武汉市农科院20世纪90年代调查统计,衣分提高或下降的百分数一般在0.1%~5%。因此,要获得高产或更高产,则必须是1hm2总铃数多(至少120万个以上)、单铃重(5g以上)、衣分高(最好不低于40%),三者协调统一。

在目前北疆生产条件下,首要前提是保证单位面积有足够的总铃数,而1hm2总铃数的增加应在保证有适宜收获株数的前提下,主攻果节成铃率,实行 双保险 ;同时,在高产条件下更应关注单铃重和衣分的提高,不能一味追求增加密度。实践证明,在同等管理水平下单铃重增加0.2~0.3g,衣分提高2%~3%,1hm产皮棉可提高150~225kg。稳健生长的棉花,铃重、衣分都不会降低反而提高。棉花产量三因子的好坏,又取决于光能和地力利用是否充分,要使光能和地力得到充分利用,必须有一个合理的群体结构。棉田的群体结构包括五个方面:单位棉田的密度、适当的行株距配置、适宜的封行期、合理的株型、恰当的叶面积系数。其中以密度和行株距配置最为重要,是合理群体结构的基础、核心。23 推行全程化控技术夺取高产的条件

目前北疆棉区所出现的高产棉田无不与化学调控技术的合理运用密切相关。化学调控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棉区棉花能否实现早熟的目的。因此,在棉花整个生育期间,可进行3~4次化控。第一次化控在棉花现蕾期,用药量是0.5~1.0g缩节胺加上100g尿素,对水32kg水喷施。主要作用是促进根系生长,棉苗稳长,早现蕾、早开花。若株高未达到10cm可不化控。第二次化控在棉花开花期,也就是头水前,喷缩节胺2~3g对水32kg喷施,这时棉花株高20~25cm,主茎叶片8~9片。主要作用是塑造株型,优化冠层结构,促进早结铃和棉铃发育,增强根系的吸收能力。第三次化控在棉花的盛花结铃期,喷缩节胺4~5g加上尿素、磷酸二氢钾各200g对水32kg喷施。主要作用是减少空果枝率,多结伏前桃和伏桃,提高铃枝比。第四次化控在棉花打顶后喷缩节胺6~7g加上尿素、磷酸二氢钾各200g对水32kg喷施。主要作用是抑制顶部果枝和无效蕾花生长,增强叶片同化物向棉铃的运输速度和分配数量,促进棉纤维的发育,增加铃重。

4 加强田间管理

棉花不是仅凭高密度就能提高质量和单产,如果没有一系列高产栽培技术和管理作保证,密度增加,可能造成旺长或早衰,不但质量不能提高,单产还会下降;也可能被虫吃掉,造成减产,所以棉花不是密度高就增产,而是在一系列高产栽培技术作保证的前提下高密度才会提高质量和单产。为了确保能更好高产、稳产,该棉区棉花的田间管理要以增温、促早熟为中心,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4.1 早中耕、深中耕

棉花自播种到定苗时要保质保量中耕3次,达到提高地温、壮苗早发的目的。第一次中耕在棉花播种后进行,深度8~10cm;第二次在棉花现行时,中耕深度10~12cm;第三次在棉花定苗后,中耕深度12~15cm。中耕时要做到不埋苗、伤苗、铲苗。

4.2 早定苗

在棉花第一片真叶出现时定苗,第二片真叶展开时结束。为保证计划密度,对于宽膜栽培的棉田,可采用 121 留苗方式,而对沟播平铺的棉田,可采用 112 留苗方式,做到去小留大,去弱留壮。

4.3 早打顶,

64 新疆农业科学 44卷第7~8果枝时进行。一般棉田在7月10日左右。

4.4 选用早熟或特早熟品种

该棉区宜选用新陆早13号和新陆早9号作为主栽品种,而不应从内地盲目引种,从今后棉花生产的发展趋势来看,应注意选用株形紧凑,吐絮快而集中且抗病的早熟品种。

4.5 中后期管理

棉花从现蕾后逐步进入生长高峰期,对水、肥、光、热的需求增加,因此这一时期要掌握好 促 和 控 的关系,一方面要增加水肥的投入,另一方面又要化控和水控,使其平衡生长。6月上中旬第一次生育滴水时不应带肥,防止蕾期肥水齐攻导致旺长。

7月灌溉非常关键, 一膜一管 需四水, 一膜二管 需三水,当月1hm灌量应在1500m( 一管四 1800m3),以保证成铃数。高产滴灌棉田需早打顶,一般留7~8个果枝,正常情况下都在6月下旬~7月上旬打顶。打顶后及时化调,通过早打顶和4次化调将棉株高度控制在55~60cm。8月上旬棉田还应普遍滴一次氮(1hm90~120kg标氮)。不旺的棉田8月中旬补肥仍然有增产作用。

北疆棉区是新疆重要的棉花产区之一,如何能更好的发挥地区的资源优势,科学、高效、高产,高品质是生产目标,北疆棉区棉花高产栽培技术是迅速提高棉花单产和质量的先进适用科学技术,它的推广和广泛应用必将使北疆棉花生产达到一个新水平,使北疆棉花在国内外市场上更具竞争力,使北疆植棉职工收入稳定增长,植棉团场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参考文献:

[1]胡兆璋.高密度高产栽培技术 迅速提高棉花单产和质量的好方法[J].新疆农垦科技,2002,(3):12-13.

[2]王红飚,王峰,毕显杰,等.当前新疆棉花高密度高产栽培技术的商榷(上)[J].新疆农垦科技,2003,(3):9-11.

[3]张巨松,周抑强,陈冰,等.棉花 矮、密、早 高产栽培调控机理的研究[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1999,22(4):283-288.

[4]刘征.夏棉花矮化密植高产栽培[J].安徽农业,1998,(5):9.

[5]孙学振,施培,周治国.我国棉花高产栽培技术理论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棉花,1999,26(4):2-7.

[6]施敏,袁雅梅,余璐.谈谈棉花高密度高产栽培[J].新疆农垦科技,2002,(3):14-16.

[7]张顺福.酒泉地区棉花高产栽培技术[J].甘肃农业科技,2002,(12):14-15.

[8]张鹤年,赵元杰,邵继红,等.新疆策勒棉花特高产栽培模式研究初报[J].中国棉花,2000,27(7):16-17.223

新疆农业科学 2007,44(S2):62-64 XinjiangAgriculturalSciences

北疆棉区棉花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

缪新龙,柳延涛,李军,陈树宾1233

(1.新疆农七师124团牛场,新疆奎屯 833201;2.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新疆石河子 832003;3.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所,新疆石河子832000)

摘 要:主要论述了北疆棉区棉花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从种植密度、群体结构、化控技术、田间管理等几方面概括了北疆棉区采用的高产栽培技术,为基层科技工作者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北疆棉区;棉花;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62.0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330(2007)S2-0062-03

ResearchonCultivationTechnologyofCottonHighYieldin

CottonRegionintheNorthofXinjiang

MIAOXin-long1,LIUYan-tao2,LIJun3,CHENShu-bin3

(1.AgricuturalDivisionNo.7,Kutun,Xinjiang833201,China;2.CollegeofAgronomy,ShiheziUniversity,ShiheziXinjiang832003,China;3.XinjiangAgriculturalReclamationAcademyofScience,ShiheziXinjiang832000,China)

Abstract:Thisarticlemainlydiscussedessentialtechnologyofhigh-yieldcultivationincottonregionofthenorthofXinjiang.Fromtheplanterdensity,thecommunitystructure,chemicalcontrolstechnology,thefieldmanualmanagementandsoonseveralaspectssummarizedthehighyieldcultivationtechnologywhichisusedinthecottonregionofthenrthofXinjiangandprovidestheoreticalbasisforimprovementofcottonyieldinXinjiang.

Keywords:inthenorthofXinjiangcottonregion;cotton;highyieldcultivationtechnology

近几年来,随着地膜棉花 矮、密、早 栽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加上植棉政策的导向,北疆棉花的种植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外延。北疆地域广袤,生态气候类型多,造就了在北疆不同地域有不同棉区类型。现已越过专家们所划定的宜棉区临界线,跨入次宜棉区,并且有向风险棉区进一步延伸的趋势。就目前来看,次宜棉区棉花的播种面积已不断扩大,此棉区已占全疆棉花播种面积的15%左右,单产水平也在逐年提高,这不仅调整该棉区内的种植业结构,农民人均收入得到提高,也为 十一五 期间北疆棉花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创造了条件。根据在基层多年的实际经验和科学调查的基础上,2004~2005年连续两年的田间试验分析,并结合大田实际调查,提出北疆棉区棉花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总结如下,供生产上参考。

1 实行高密度小个体栽培是夺取高产的关键

北疆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棉花生长季节热量丰富,有利于棉花生长发育。而北疆种植棉花区地域辽阔,有效辐射的分布很不均匀,为了利用太阳有效辐射,采用高密度小个体栽培是北疆棉区棉花夺高产的关键技术。在影响棉花生长发育的五大环境因子(温度、水分、光照、土壤养分、空气)中,温度是主导因子。就北疆棉区的主要热量指标来看: 10 积温在3400~3600 ,最热月(7月)平均温度25 左右, 15 持续日数在145天左右。

该棉区春季气温回升慢,终霜结束较晚,并常有灾害性天气,不利于棉苗的健壮生长;秋季气温下降快,初霜降临早,不利于棉纤维的发育成熟。因此要使棉花这一具有无限生长习性的作物能在有限的生长季节里获得高产、稳产,不能走 限制群体,发展个体 的技术路线,也不能完全按照宜棉区的棉花栽培收稿日期:2006-05-16

基金项目:新疆兵团科技局 十五 育种攻关项目

作者简介:缪新龙(1961-),男,江苏人,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为作物栽培及畜牧养殖

通讯作者:陈树宾(1967-),男,江苏人,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玉米育种及栽培,(E-mail):[email protected]

增刊(S2) 缪新龙等:北疆棉区棉花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 63 模式去做,只能走 发展群体,限制个体 的技术路线,实行高密度小株栽培。即收获株数要达到22.5万~25.5万株/hm,株高控制在50~70cm,单株果枝数7~8个,单株有效铃数4~5个,铃枝比0.65~0.80。要达到这一指标,在种植方式上宜采用沟播平铺或宽膜栽培,尤其是沟播平铺可以提高地温,做到早播,又能避免晚霜所造成的危害,是今后次宜棉区发展的方向。2

2 构建群体结构是夺取高产的保障

棉花籽棉产量的构成因素是总铃数、单铃重及衣分。其中总铃数是决定产量的主要因子,而与其最密切、最关键的是株数,它是棉花结铃的基础,单铃重影响产量较明显,衣分相对稳定,虽影响产量小,但也不能忽视。据湖北省武汉市农科院20世纪90年代调查统计,衣分提高或下降的百分数一般在0.1%~5%。因此,要获得高产或更高产,则必须是1hm2总铃数多(至少120万个以上)、单铃重(5g以上)、衣分高(最好不低于40%),三者协调统一。

在目前北疆生产条件下,首要前提是保证单位面积有足够的总铃数,而1hm2总铃数的增加应在保证有适宜收获株数的前提下,主攻果节成铃率,实行 双保险 ;同时,在高产条件下更应关注单铃重和衣分的提高,不能一味追求增加密度。实践证明,在同等管理水平下单铃重增加0.2~0.3g,衣分提高2%~3%,1hm产皮棉可提高150~225kg。稳健生长的棉花,铃重、衣分都不会降低反而提高。棉花产量三因子的好坏,又取决于光能和地力利用是否充分,要使光能和地力得到充分利用,必须有一个合理的群体结构。棉田的群体结构包括五个方面:单位棉田的密度、适当的行株距配置、适宜的封行期、合理的株型、恰当的叶面积系数。其中以密度和行株距配置最为重要,是合理群体结构的基础、核心。23 推行全程化控技术夺取高产的条件

目前北疆棉区所出现的高产棉田无不与化学调控技术的合理运用密切相关。化学调控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棉区棉花能否实现早熟的目的。因此,在棉花整个生育期间,可进行3~4次化控。第一次化控在棉花现蕾期,用药量是0.5~1.0g缩节胺加上100g尿素,对水32kg水喷施。主要作用是促进根系生长,棉苗稳长,早现蕾、早开花。若株高未达到10cm可不化控。第二次化控在棉花开花期,也就是头水前,喷缩节胺2~3g对水32kg喷施,这时棉花株高20~25cm,主茎叶片8~9片。主要作用是塑造株型,优化冠层结构,促进早结铃和棉铃发育,增强根系的吸收能力。第三次化控在棉花的盛花结铃期,喷缩节胺4~5g加上尿素、磷酸二氢钾各200g对水32kg喷施。主要作用是减少空果枝率,多结伏前桃和伏桃,提高铃枝比。第四次化控在棉花打顶后喷缩节胺6~7g加上尿素、磷酸二氢钾各200g对水32kg喷施。主要作用是抑制顶部果枝和无效蕾花生长,增强叶片同化物向棉铃的运输速度和分配数量,促进棉纤维的发育,增加铃重。

4 加强田间管理

棉花不是仅凭高密度就能提高质量和单产,如果没有一系列高产栽培技术和管理作保证,密度增加,可能造成旺长或早衰,不但质量不能提高,单产还会下降;也可能被虫吃掉,造成减产,所以棉花不是密度高就增产,而是在一系列高产栽培技术作保证的前提下高密度才会提高质量和单产。为了确保能更好高产、稳产,该棉区棉花的田间管理要以增温、促早熟为中心,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4.1 早中耕、深中耕

棉花自播种到定苗时要保质保量中耕3次,达到提高地温、壮苗早发的目的。第一次中耕在棉花播种后进行,深度8~10cm;第二次在棉花现行时,中耕深度10~12cm;第三次在棉花定苗后,中耕深度12~15cm。中耕时要做到不埋苗、伤苗、铲苗。

4.2 早定苗

在棉花第一片真叶出现时定苗,第二片真叶展开时结束。为保证计划密度,对于宽膜栽培的棉田,可采用 121 留苗方式,而对沟播平铺的棉田,可采用 112 留苗方式,做到去小留大,去弱留壮。

4.3 早打顶,

64 新疆农业科学 44卷第7~8果枝时进行。一般棉田在7月10日左右。

4.4 选用早熟或特早熟品种

该棉区宜选用新陆早13号和新陆早9号作为主栽品种,而不应从内地盲目引种,从今后棉花生产的发展趋势来看,应注意选用株形紧凑,吐絮快而集中且抗病的早熟品种。

4.5 中后期管理

棉花从现蕾后逐步进入生长高峰期,对水、肥、光、热的需求增加,因此这一时期要掌握好 促 和 控 的关系,一方面要增加水肥的投入,另一方面又要化控和水控,使其平衡生长。6月上中旬第一次生育滴水时不应带肥,防止蕾期肥水齐攻导致旺长。

7月灌溉非常关键, 一膜一管 需四水, 一膜二管 需三水,当月1hm灌量应在1500m( 一管四 1800m3),以保证成铃数。高产滴灌棉田需早打顶,一般留7~8个果枝,正常情况下都在6月下旬~7月上旬打顶。打顶后及时化调,通过早打顶和4次化调将棉株高度控制在55~60cm。8月上旬棉田还应普遍滴一次氮(1hm90~120kg标氮)。不旺的棉田8月中旬补肥仍然有增产作用。

北疆棉区是新疆重要的棉花产区之一,如何能更好的发挥地区的资源优势,科学、高效、高产,高品质是生产目标,北疆棉区棉花高产栽培技术是迅速提高棉花单产和质量的先进适用科学技术,它的推广和广泛应用必将使北疆棉花生产达到一个新水平,使北疆棉花在国内外市场上更具竞争力,使北疆植棉职工收入稳定增长,植棉团场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参考文献:

[1]胡兆璋.高密度高产栽培技术 迅速提高棉花单产和质量的好方法[J].新疆农垦科技,2002,(3):12-13.

[2]王红飚,王峰,毕显杰,等.当前新疆棉花高密度高产栽培技术的商榷(上)[J].新疆农垦科技,2003,(3):9-11.

[3]张巨松,周抑强,陈冰,等.棉花 矮、密、早 高产栽培调控机理的研究[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1999,22(4):283-288.

[4]刘征.夏棉花矮化密植高产栽培[J].安徽农业,1998,(5):9.

[5]孙学振,施培,周治国.我国棉花高产栽培技术理论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棉花,1999,26(4):2-7.

[6]施敏,袁雅梅,余璐.谈谈棉花高密度高产栽培[J].新疆农垦科技,2002,(3):14-16.

[7]张顺福.酒泉地区棉花高产栽培技术[J].甘肃农业科技,2002,(12):14-15.

[8]张鹤年,赵元杰,邵继红,等.新疆策勒棉花特高产栽培模式研究初报[J].中国棉花,2000,27(7):16-17.223


相关文章

  • 危害棉花的害虫
  • 棉铃虫 corn earworm 亦作cotton bollworm,亦称玉米果穗螟蛉或番茄螟蛉(tomato fruitworm). 夜蛾科(Noctuidae)昆虫玉蜀黍果穗夜蛾(Heliothis zea或H. armigera)的幼 ...查看


  • 年度分析报告
  • 年度分析报告 2011 年12月27日星期五 阳光总在风雨后 核心提示 2011/12年度,国家适时推出棉花临时收储和最低保护价两大措施,目前来看,对棉花价格形成了有效支撑,棉花产业链受到一定的保护.未来的三至五个月受制于国内外经济形势的疲 ...查看


  • 农业生产自然条件1.1
  • 新疆概况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中心,远离海洋,极端干燥少雨,年平均降水量仅为 150㎜,属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新疆景观基本框架是"三山夹两盆",其北部阿尔泰山.横贯中部的天山以及南部昆仑山是干旱区的"湿岛&quo ...查看


  • 作物栽培学教学大纲
  • 作物栽培学教学大纲 <作物栽培学>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它是以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肥料学.农业气象学.植物病虫害防治学等多学科为基础,综合运用农业.生物学中许多学科的理论和技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 ...查看


  • 抗虫棉在我国的发展.虫害发生情况与农药工业的机遇展望
  • 抗虫棉在我国的发展.虫害发生情况与农药工业的机遇展望 李德军 (山东农药研究所) 1 我国棉花生产情况 1.1 我国棉花生产回顾与分布 我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之一,1961~2006 年间,植棉面积从387万hm 2增加到了533 ...查看


  • 农田杂草的调查
  • 农田杂草的调查.识别与种类鉴定 一.实验目的 了解主要栽培作物农田杂草的发生与分布,识别主要农田杂草,为杂草化学防除打下基础. 二.实验内容 杂草是伴随着人类而产生,没有人类,没有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就不存在杂草.但杂草又不是人类为了自己 ...查看


  • 我国主要农产品的地理分布
  • 农业是人类利用植物或动物生长.繁殖机能,通过人工培育,获得食物.工业原料和其他农副产品,以解决人们吃.穿.用等基本生活资料的生产部门.它既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首要条件,又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一般来说,农业单指种植业(或 ...查看


  • 棉花高产栽培技术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安徽省望江县太慈镇农技站    点击数:547    更新时间:2011-4-6 一.品种选择 适合我镇种植的棉花优良品种有:中棉所63.中棉所65.鄂杂棉11(精品更好).福棉2号.铜杂411.慈抗杂3号(湘杂 ...查看


  • 冬小麦管理等
  • 3月中旬至4月中旬,随着气温逐渐上升,应做好冬小麦返青期和拔节期的田间管理工作.棉花的播种以及苗间管理工作.优质专用玉米的品种选择等工作.本期"农事指南"为广大农业职工介绍这个时期冬小麦.棉花和优质专用玉米栽培技术. 冬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