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一词源自《周易》,含有至高、至极的意思,太极就是指整个宇宙,天地为大太极,人身为小太极。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的国粹,是中华武术文化的一大瑰宝,为道家所创立,具有良好的健身防身、祛病延年的功效。
一、太极拳的特点
太极拳基本方法有“棚、捋、挤、按、棵、�、肘、靠、进、退、顾、盼、定”十三式。基本要求:放松、圆活、均匀、柔和。其主要特点是:静心用意,呼吸自然,即练拳都要求思想安静集中,专心引导动作,呼吸平稳,深匀自然,不可勉强憋气;沉肩坠肘,坐腕舒指,全身放松;含胸拔背,尾闾中正,柔和缓慢,即身体保持舒松自然,不偏不倚,动作如行云流水,轻柔匀缓;动作弧形,圆活完整,即动作要呈弧形式螺旋形,转换圆活不滞,以腰为轴,上下相随,周身组成一个整体;连贯协调,虚实分明。即动作要连绵不断,衔接和顺,处处分清虚实,重心保持稳定;轻灵沉着,刚柔相济。即每一动作都要轻灵沉着,不浮不僵,外柔内刚,快慢相间,松活弹抖,发劲要完整,富有弹性,不可使用拙力。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就虚,借力发力,后发先至。
二、太极拳的作用
1.健身防身。想要有个健壮的体魄,除了必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抽烟、少喝酒),注意起居规律、饮食卫生外,还应坚持体育活动。太极拳缓慢均匀、用意不用力,尤其适合中老年人锻炼。俗话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生命在于运动,生命在于脑运动。健身先健脑,大脑是人体的指挥部。人有三宝:精、气、神,练功就要做到炼体固精、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习武之人,大都身体健康、精力充沛、两眼炯炯有神。人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心血管、呼吸、消化、泌尿和神经五大系统都要统筹兼顾,不可偏废。
2.养生益寿。太极拳既是武术,又是健身术、养生术,可以祛病延年。1800多年以前,华佗就编练“五禽戏”,说明运动是治病的良方。太极运动对某些慢性疾病(如神经衰弱、肺结核、高血压、冠心病等)有一定的疗效,有些人通过练太极拳,病症逐渐消失,体格日益健壮。因为太极拳能够调节机体平衡,而平衡是太极拳的精髓,它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等。
3.陶冶情操。太极拳和谐自然、古朴典雅、缓慢柔和、轻松洒脱的姿势,加上它所独具的温文尔雅、举重若轻、舒展大方、从容不迫的风度和气韵,以及它的形体感、节奏感、方向感、协调感,使练功者油然生发行云流水般的悠然自得;清风入怀般的愉快舒适,从中获得一种如沐春风般的精神陶醉与满足。这种难以言喻的心灵享受,有利于抑制浮躁,消除精神的过度紧张,是治疗心理失衡的良药。经常演练,不仅可使体态苗条健美,而且会增添享受艺术的乐趣。
三、如何练好太极拳
笔者练习太极拳已有20多年,先后跟随厦大林建华、浙江海盐胡志英、漳州林秀容、周育玲等名家学习太极拳、剑、扇。涉及陈式、杨式、吴式、孙式和武式太极拳等门派;有化功拳、八仙剑等传统套路,也有简化24式、40式、42式、48式等竞赛套路。现把练习心得与大家交流。要练好太极拳,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全身放松。练习太极拳的第一道基本功就是“松”字,拳理上说“一分松,一分通”。具体要做到“六松”:松开、松沉、松散、松透、松通、松虚空。练习太极拳如果没有放松,就容易导致两个膝盖酸痛。笔者每次锻炼之前,都要做半个小时的准备活动,先慢跑几圈热身,再做基本功,自上而下进行“六转”:头(脖子)、肩、腰、膝、足关节和手掌,左右各旋转60次;既可以放松机体,又可以防治颈椎炎、肩周炎、关节炎等疾病。接着前后节节涌动100次;站太极桩,眼观鼻、鼻观心,内视五脏六腑,默念五大系统放松入静,培育正气,抵制邪气。做好准备活动后开始演练套路。
2.思想集中。太极拳最上乘的功夫就是心法。心即本心,是大脑的思维活动,是人的本意、真意。意即念头、意识、意念。演练中一定要全神贯注,专心致志,排除杂念,不可东张西望、胡思乱想。一旦分心走神,大脑开小差,就容易出差错,说来也奇怪,有的套路练了10多年,打过数千遍,居然会中途忘记、接不下去。可见思想集中非常重要,眼跟手动、意守丹田,一松一弛,一招一式,配合呼吸,表面上看是手脚在动,实际上是心意在动、眼睛在动,真正是“以腰为轴心行气,缓慢均匀用意不用力”。
3.持之以恒。练功贵在坚持,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找个固定时间操练,风雨无阻,雷打不动,下雨天在阳台或者走廊练习,练功虽苦,但是苦中有甜,身体好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
“太极”一词源自《周易》,含有至高、至极的意思,太极就是指整个宇宙,天地为大太极,人身为小太极。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的国粹,是中华武术文化的一大瑰宝,为道家所创立,具有良好的健身防身、祛病延年的功效。
一、太极拳的特点
太极拳基本方法有“棚、捋、挤、按、棵、�、肘、靠、进、退、顾、盼、定”十三式。基本要求:放松、圆活、均匀、柔和。其主要特点是:静心用意,呼吸自然,即练拳都要求思想安静集中,专心引导动作,呼吸平稳,深匀自然,不可勉强憋气;沉肩坠肘,坐腕舒指,全身放松;含胸拔背,尾闾中正,柔和缓慢,即身体保持舒松自然,不偏不倚,动作如行云流水,轻柔匀缓;动作弧形,圆活完整,即动作要呈弧形式螺旋形,转换圆活不滞,以腰为轴,上下相随,周身组成一个整体;连贯协调,虚实分明。即动作要连绵不断,衔接和顺,处处分清虚实,重心保持稳定;轻灵沉着,刚柔相济。即每一动作都要轻灵沉着,不浮不僵,外柔内刚,快慢相间,松活弹抖,发劲要完整,富有弹性,不可使用拙力。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就虚,借力发力,后发先至。
二、太极拳的作用
1.健身防身。想要有个健壮的体魄,除了必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抽烟、少喝酒),注意起居规律、饮食卫生外,还应坚持体育活动。太极拳缓慢均匀、用意不用力,尤其适合中老年人锻炼。俗话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生命在于运动,生命在于脑运动。健身先健脑,大脑是人体的指挥部。人有三宝:精、气、神,练功就要做到炼体固精、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习武之人,大都身体健康、精力充沛、两眼炯炯有神。人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心血管、呼吸、消化、泌尿和神经五大系统都要统筹兼顾,不可偏废。
2.养生益寿。太极拳既是武术,又是健身术、养生术,可以祛病延年。1800多年以前,华佗就编练“五禽戏”,说明运动是治病的良方。太极运动对某些慢性疾病(如神经衰弱、肺结核、高血压、冠心病等)有一定的疗效,有些人通过练太极拳,病症逐渐消失,体格日益健壮。因为太极拳能够调节机体平衡,而平衡是太极拳的精髓,它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等。
3.陶冶情操。太极拳和谐自然、古朴典雅、缓慢柔和、轻松洒脱的姿势,加上它所独具的温文尔雅、举重若轻、舒展大方、从容不迫的风度和气韵,以及它的形体感、节奏感、方向感、协调感,使练功者油然生发行云流水般的悠然自得;清风入怀般的愉快舒适,从中获得一种如沐春风般的精神陶醉与满足。这种难以言喻的心灵享受,有利于抑制浮躁,消除精神的过度紧张,是治疗心理失衡的良药。经常演练,不仅可使体态苗条健美,而且会增添享受艺术的乐趣。
三、如何练好太极拳
笔者练习太极拳已有20多年,先后跟随厦大林建华、浙江海盐胡志英、漳州林秀容、周育玲等名家学习太极拳、剑、扇。涉及陈式、杨式、吴式、孙式和武式太极拳等门派;有化功拳、八仙剑等传统套路,也有简化24式、40式、42式、48式等竞赛套路。现把练习心得与大家交流。要练好太极拳,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全身放松。练习太极拳的第一道基本功就是“松”字,拳理上说“一分松,一分通”。具体要做到“六松”:松开、松沉、松散、松透、松通、松虚空。练习太极拳如果没有放松,就容易导致两个膝盖酸痛。笔者每次锻炼之前,都要做半个小时的准备活动,先慢跑几圈热身,再做基本功,自上而下进行“六转”:头(脖子)、肩、腰、膝、足关节和手掌,左右各旋转60次;既可以放松机体,又可以防治颈椎炎、肩周炎、关节炎等疾病。接着前后节节涌动100次;站太极桩,眼观鼻、鼻观心,内视五脏六腑,默念五大系统放松入静,培育正气,抵制邪气。做好准备活动后开始演练套路。
2.思想集中。太极拳最上乘的功夫就是心法。心即本心,是大脑的思维活动,是人的本意、真意。意即念头、意识、意念。演练中一定要全神贯注,专心致志,排除杂念,不可东张西望、胡思乱想。一旦分心走神,大脑开小差,就容易出差错,说来也奇怪,有的套路练了10多年,打过数千遍,居然会中途忘记、接不下去。可见思想集中非常重要,眼跟手动、意守丹田,一松一弛,一招一式,配合呼吸,表面上看是手脚在动,实际上是心意在动、眼睛在动,真正是“以腰为轴心行气,缓慢均匀用意不用力”。
3.持之以恒。练功贵在坚持,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找个固定时间操练,风雨无阻,雷打不动,下雨天在阳台或者走廊练习,练功虽苦,但是苦中有甜,身体好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