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级计算机班语文月考卷(拓展模块 2015年9月)(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 45分)
一、选择题(4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标音有错误的一组是B A、哽咽(yâ)入江 悠悠潜(qián)树 涩涩滞(zhì)月 譬(pì)如 ....B、桓(huán)温入蜀 说怿(yì)女美 路途曲(qǔ)折 漂泊(bó) ....C、载(zài)歌载舞 咎(jiù)由自取 鸠(jiū)占鹊巢 结束(shù) ....D、屡(lǚ)试不爽 靡(mǐ)室劳矣 夙(sù)兴夜寐 伺(sì)机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书写有错误的一组是D
A、愁消闷解 险峻危立 声嘶力竭 震撼 B、断壁残垣 贻笑大方 摄人精魂 震动 C、负隅顽抗 心旷神怡 娴雅安详 贸然 D、门可罗雀 遗臭万年 狂燥不安 踟蹰 3、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准确的一项是C
①近来,由于贪吃贪睡,缺少锻炼,身体又长胖了。你看,肚子明显 来了。 ②矿石中有用元素或它的化合物含量的百分数,百分数愈大, 愈高。 ③快高考了,时间紧迫,我们从现在开始就要努力学习, 好复习计划。 A、突 出 品 位 制 订 B、突 出 品 味 制 定 C、凸 出 品 位 制 定 D、凸 出 品 味 制 订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句是D
A、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一文中,给读者描绘了一个金碧辉煌、壮丽非凡的洞天福地。 ....B、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
C、我不敢再看那段古藤枯干,它真像吊死鬼一般,让我毛骨悚然。 ....D、这条小路,因为天天见面,也就成了习以为常,对它有点漠然了。 ....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出现错误的一句是D
A、可是,直到今年——五十多岁了,才有机会第一次穿越三峡。
B、似乎可以说,打开四川和内地的通道(包括北边翻越秦岭的蜀道和东边的三峡),大约不晚于春秋战国时期。
C、王夫人因说:‚你舅舅今日斋戒去了,再见罢。但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你不要睬他。‛
D、在茫茫人世中,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世,哪里有闲心来关心一棵古藤的生死呢。于是,它只有哭泣、哭泣……
6、下列句子中表达上有语法错误的一句是A
A、郁达夫笔下的秋天的故都是一个清、静、悲凉的季节。
B、《项链》中的马蒂尔德因爱慕虚荣而导致自己度过了十年的艰辛生活。 C、造园是综合性的科学艺术,并且含哲理万变于其中。 D、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7、下列句子中运用了借代修辞手法的一句是C A、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B、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C、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D、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8、下列各句关于文学常识表达错误的一项是C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学总集,共收入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它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现实主义的传统。 B、《诗经》的‚六义‛是指‚赋‛‚比‛‚兴‛‚风‛‚雅‛‚颂‛。《氓》选择卫风,采用了‚赋‛和‚比兴‛的表现手法。
C、白居易是中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按内容可分为感伤、闲适、讽喻、杂律四大类。《琵琶行》是讽喻诗的代表作。
D、王安石,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江西临川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被列宁赞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9~12题
海客谈瀛洲, 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 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9、对诗句中字词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C
A、烟涛微茫信难求 微茫:模糊不清 B、栗深林兮惊层巅 栗:使…战栗 C、失向来之烟霞 向来:一直以来 D、渌水荡漾清猿啼 清:凄清 10、对诗句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B A、‚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运用夸张手法,反衬了天姥山的高峻。 B、‚势拔五岳掩赤城‛是说天姥山的山势高过五岳,遮掩了赤城(南方的一座山城的名字) C、‚一夜飞度镜湖月‛体现了诗人游天姥山的急切兴奋之情,表现了对自由自在的追求。 D、‚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点明了全诗的主旨,表现了诗人不为权贵所屈的性格和抗争精神。
11、对这首诗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
A、这是李白在游历了天姥山之后而写的一首赠给友人的诗歌。
B、这首诗随诗人情感和思绪的变化,句式与节奏也在变化。其中四字句的运用则显得节奏紧凑,生动描绘出天门打开时的雄伟气势。
C、诗中提到了南朝诗人谢灵运,是因为谢灵运也是政治失意后游山玩水,李白有意仿效之。
D、李白性格傲岸,狂放不羁,在长安受到权贵排挤,所以在诗中表现出追求自由自在、蔑视权贵的思想,又有无力回天的感伤。
12、对诗中运用的手法、技巧及其作用分析错误的一项是C
A、诗中用瀛洲与天姥山并提陪衬,表现天姥山的神奇色彩,突出向往之情。
B、诗人为了突出天姥山的高峻,运用了夸张、对比、和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C、作者描述梦境,以天姥山的神仙世界隐喻长安城里的贵族乐园,以神仙世界的难以久留反映在长安受排挤的遭遇。 D、‚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与‚我欲因之梦吴越‛相照应,表现梦醒之后的怅然若失。
阅读下面古文,回答13~15题。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13、对加点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D A、有泉侧出 侧:从旁边 .B、问其深 深:深度 .C、而其见愈奇 见:见到的景象 .
D、火尚足以明也 明:明亮 .
14、对加点虚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D
A、由山以上五六里 以:连词,表修饰,相当‚而‛。 .B、有穴窈然 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C、然视其左右 然:连词,然而,表转折 .
D、而余亦悔其随之 其:代词,他们,指游历山洞的人。 .
15、下列各句翻译有误的一句是C
A、而记游者甚众——因而在洞壁上题诗文留念的人很多。
B、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就是那些喜好游览的人也不能够走到尽头。 C、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比起游览的人,不到他们十个中的一个。
D、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山洞又非常深,所以到达的人就更加少了。
第Ⅱ卷(非选择题 105分)
二、默写(5分)
16、根据背诵,在横线处准确写出课文原句。 ⑴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⑵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⑶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⑷彤管有炜, 说怿女美。
⑸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三、现代文段阅读(30分)
(一)(16分)
有一个问题想不明白,为什么借助猿声能表现愁苦之情呢?
以我来说,从未见过猿,对猿连个感性印象都没有。但在读这些诗书的时候,却像中了魔法一样,竟无条件的进入了意境,感受了那些悲愁。而且这种悲愁又愁得那么美,带一种难以申说你的凄怆哀苦,一种难以排遣的幽思游绪,久久难以自拔。
也许,在那令人烦闷的三峡旅途上,处处充满了猿声的缘故。
那三个大峡,地势本来差别挺大,但都有猿,是发现了点儿文字依据的。你看,在我前边开列的那些古诗中,大多是写巫峡的,这可以证明巫峡多猿,已无异义;而险峻危立的瞿塘峡怎么样呢,《水经注》记载道:‚此峡多猿。猿不生北岸,非唯一处。或有取之放诸北山中,初不闻声,将同貉兽渡汶而不生矣。‛只不过是北岸没有猿罢了。至于比较平缓开阔的西陵峡,《宜都山川记》有记:‚自黄牛峡东入西陵界,至峡口一百许里山水迂曲,林木高茂,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行者闻之,莫不怀土。‛这样看来,三个大峡的确都遍布着猿声。人进峡中,天开一缝,世界变小,路途曲折,再被这凄凄哀哀的声音一唤,便神不守舍,禁不住要涌上怀乡恋土之情了。
然而我任然有个疑问:三峡中发声的东西很多,比如鸟声、水声、纤号声,为什么人们独独听了猿声便这么感伤,情不能禁呢?
也许,联想一下刘义庆《世说新语》的《桓温入蜀》的一段轶闻,会有些启示吧。故事说,桓温带兵进川过三峡,有个部下猎得一只幼猿,带在船上。那母猿便沿岸哀叫,紧跟了百多里都不肯离去。后来终于声嘶力竭,不顾一切跳上船来,随即便死了。人们在剥开这只母猿的时候,看见那肠子都一寸寸断裂了。
这是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母猿爱子竟到了这种地步:肝肠寸断!
桓温是东晋人,生活在公元三百多年。很可能,这样的故事继屈原的诗句之后,又给予后来文人以很大影响。……
母猿的念子哀叫声,沿峡百余里不绝。想一想这震撼高山流水的声音,会给峡中远行的诗人带来多么凄楚哀婉的心灵感应啊。
80年代初,我从三峡经过你两次,峡中绝对听不到猿声了。李白有一首有名的诗道:‚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如今我怀疑,在全长一百九十多公里的三峡中,当年啼声不绝于两岸的,究竟是不是猿?或者是猴吧?我读古人的书,觉得很少有‚猴‛的提法,是不是古人猴、猿不分呢?
……
但它究竟距离人类更远。它毕竟是低级动物。当人类进入大繁盛、大发展,同时也是大贪婪地的现代,它终至在这儿绝迹了。它被赶跑,它被猎尽。这是进入现代化的人类将为自己的行为追悔的事情。
至于猿声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声音,猿几千年来,是不是总在三峡中过着忧郁悲苦的日月,这又是我不知道的了。如果到动物园走走,这个问题当易于解决。但我却懒惰,宁可相信那声音便是一种摄人惊魂的哀啼,是曾经使峡江中的行人抑郁不已的。
我困倦地推开这些书,细听窗外,夜雨依然淅沥不止。仿佛猿声仍在雨中凄哀,我为那逝去的时代叹息。
17、根据文中内容,回答‚为什么借助猿声能表现愁苦之情‛。(4分)
(二)(14分)
操问众将曰:‚昨日输了一阵,挫动锐气;今又被他深窥吾寨。吾当作何计破之?‛言未毕,忽帐下一人出曰:‚某自幼与周郎同窗交契,愿凭三寸不烂之舌,往江东说此人来降。‛曹操大喜,视之,乃九江人,姓蒋,名干,字子翼,现为帐下幕宾。操问曰:‚子翼与周公瑾相厚乎?‛干曰:‚丞相放心。干到江左,必要成功。‛操问:‚要将何物去?‛干曰:‚只消一童随往,二仆驾舟,其余不用。‛操甚喜,置酒与蒋干送行。
干葛巾布袍,驾一只小舟,径到周瑜寨中,命传报:‚故人蒋干相访。‛周瑜正在帐中议事,闻干至,笑谓诸将曰:‚说客至矣!‛遂与众将附耳低言,如此如此。众皆应命而去。瑜整衣冠,引从者数百,皆锦衣花帽,前后簇拥而出。蒋干引一青衣小童,昂然而来。瑜拜迎之。干曰:‚公瑾别来无恙!‛瑜曰:‚子翼良苦:远涉江湖,为曹氏作说客耶?‛干愕然曰:‚吾久别足下,特来叙旧,奈何疑我作说客也?‛瑜笑曰:‚吾虽不及师旷之聪,闻弦歌而知雅意。‛干曰:‚足下待故人如此,便请告退。‛瑜笑而挽其臂曰:‚吾但恐兄为曹氏作说客耳。既无此心,何速去也?‛遂同入帐。
叙礼毕,坐定,……言罢大笑。蒋干面如土色。 22、蒋干为什么‚昂然而来‛,可听了周瑜的话后却‚愕然‛?(2分) 蒋干来时自命不凡,可听到周瑜的话之后,感觉自愧不如,被动尴尬。 23、周瑜听说蒋干到来就‚笑谓诸将曰‛,他为何‚笑‛? (2分) 为料定蒋干来意和为有机会施行反间计除掉蔡、张而笑。
24、怎样理解周瑜的‚吾虽不及师旷之聪,闻弦歌而知雅意‛?(4分) 虽是故交,但各为其主,运用外交辞令,以守为攻,既得体又震慑了对方。 25、周瑜为什么没有让蒋干劝降成功?(6分)
这是不战而屈人之兵。⑴先是‚单刀直入‛,问蒋干‚为曹氏作说客耶‛,逼蒋干矢口否认。
⑵接着‚顺水推舟‛,既不是作说客,就不许谈军旅之事,还指定太史慈‚按剑监酒‛,使蒋干不敢开口。 ⑶最后‚旁敲侧击‛,用‚假使苏秦、张仪、陆贾、郦生复出,口似悬河、舌如利刃,安能动我心哉‛,让蒋干不能开口。 四、作文(70分)
26、李旭,男,1990年生,2008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峡江职业中专计算机专业,2009年起任先锋软件公司计算机软件推销员,2012年升任笔记本电脑营销部副主任。
2015年,李旭得知泰豪动漫公司招聘电脑高级营销管理干部,打算应聘该职位。请以李旭的名义写
⑴母猿哀子的叫声,沿峡百余里不绝。
⑵这震撼高山流水的声音,会给峡中远行的诗人带来多么凄楚哀婉的心灵感应。
18、文中引用《水经注》、《宜都山川记》的内容有何作用?(2分) 引用史料证明三峡猿多。
19、文中引用《桓温入蜀》的故事有何作用?(2分)
说明猿声是悲凄的,且影响了后来的文人。(‚这样的故事继屈原的诗句之后,又给予后来文人以很大影响。‛)
20、作者认为今天三峡中‚听不到猿声‛的根源是什么?(2分)
‚当人类进入大繁盛、大发展,同时也是大贪婪的现代,它终至在这儿绝迹了。它被赶跑,它被猎尽。‛(简言之就是人类的大贪婪)
21、选文最后说‚我为那逝去的时代叹息‛有何含义?(6分)
①当年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过三峡竟是那样的艰难,以至听到猿声,竟引发那样悲苦的感受,写下那么多带有悲苦之美的诗章。
②那到处能听到猿声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人类应当为此而追悔。
27、以‚家里的我‛或‚学校里的我‛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语句通顺,书写整洁,中心明确,情感真切。(60分)
14级计算机班语文月考卷(拓展模块 2015年9月)(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 45分)
一、选择题(4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标音有错误的一组是B A、哽咽(yâ)入江 悠悠潜(qián)树 涩涩滞(zhì)月 譬(pì)如 ....B、桓(huán)温入蜀 说怿(yì)女美 路途曲(qǔ)折 漂泊(bó) ....C、载(zài)歌载舞 咎(jiù)由自取 鸠(jiū)占鹊巢 结束(shù) ....D、屡(lǚ)试不爽 靡(mǐ)室劳矣 夙(sù)兴夜寐 伺(sì)机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书写有错误的一组是D
A、愁消闷解 险峻危立 声嘶力竭 震撼 B、断壁残垣 贻笑大方 摄人精魂 震动 C、负隅顽抗 心旷神怡 娴雅安详 贸然 D、门可罗雀 遗臭万年 狂燥不安 踟蹰 3、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准确的一项是C
①近来,由于贪吃贪睡,缺少锻炼,身体又长胖了。你看,肚子明显 来了。 ②矿石中有用元素或它的化合物含量的百分数,百分数愈大, 愈高。 ③快高考了,时间紧迫,我们从现在开始就要努力学习, 好复习计划。 A、突 出 品 位 制 订 B、突 出 品 味 制 定 C、凸 出 品 位 制 定 D、凸 出 品 味 制 订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句是D
A、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一文中,给读者描绘了一个金碧辉煌、壮丽非凡的洞天福地。 ....B、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
C、我不敢再看那段古藤枯干,它真像吊死鬼一般,让我毛骨悚然。 ....D、这条小路,因为天天见面,也就成了习以为常,对它有点漠然了。 ....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出现错误的一句是D
A、可是,直到今年——五十多岁了,才有机会第一次穿越三峡。
B、似乎可以说,打开四川和内地的通道(包括北边翻越秦岭的蜀道和东边的三峡),大约不晚于春秋战国时期。
C、王夫人因说:‚你舅舅今日斋戒去了,再见罢。但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你不要睬他。‛
D、在茫茫人世中,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世,哪里有闲心来关心一棵古藤的生死呢。于是,它只有哭泣、哭泣……
6、下列句子中表达上有语法错误的一句是A
A、郁达夫笔下的秋天的故都是一个清、静、悲凉的季节。
B、《项链》中的马蒂尔德因爱慕虚荣而导致自己度过了十年的艰辛生活。 C、造园是综合性的科学艺术,并且含哲理万变于其中。 D、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7、下列句子中运用了借代修辞手法的一句是C A、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B、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C、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D、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8、下列各句关于文学常识表达错误的一项是C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学总集,共收入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它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现实主义的传统。 B、《诗经》的‚六义‛是指‚赋‛‚比‛‚兴‛‚风‛‚雅‛‚颂‛。《氓》选择卫风,采用了‚赋‛和‚比兴‛的表现手法。
C、白居易是中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按内容可分为感伤、闲适、讽喻、杂律四大类。《琵琶行》是讽喻诗的代表作。
D、王安石,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江西临川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被列宁赞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9~12题
海客谈瀛洲, 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 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9、对诗句中字词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C
A、烟涛微茫信难求 微茫:模糊不清 B、栗深林兮惊层巅 栗:使…战栗 C、失向来之烟霞 向来:一直以来 D、渌水荡漾清猿啼 清:凄清 10、对诗句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B A、‚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运用夸张手法,反衬了天姥山的高峻。 B、‚势拔五岳掩赤城‛是说天姥山的山势高过五岳,遮掩了赤城(南方的一座山城的名字) C、‚一夜飞度镜湖月‛体现了诗人游天姥山的急切兴奋之情,表现了对自由自在的追求。 D、‚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点明了全诗的主旨,表现了诗人不为权贵所屈的性格和抗争精神。
11、对这首诗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
A、这是李白在游历了天姥山之后而写的一首赠给友人的诗歌。
B、这首诗随诗人情感和思绪的变化,句式与节奏也在变化。其中四字句的运用则显得节奏紧凑,生动描绘出天门打开时的雄伟气势。
C、诗中提到了南朝诗人谢灵运,是因为谢灵运也是政治失意后游山玩水,李白有意仿效之。
D、李白性格傲岸,狂放不羁,在长安受到权贵排挤,所以在诗中表现出追求自由自在、蔑视权贵的思想,又有无力回天的感伤。
12、对诗中运用的手法、技巧及其作用分析错误的一项是C
A、诗中用瀛洲与天姥山并提陪衬,表现天姥山的神奇色彩,突出向往之情。
B、诗人为了突出天姥山的高峻,运用了夸张、对比、和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C、作者描述梦境,以天姥山的神仙世界隐喻长安城里的贵族乐园,以神仙世界的难以久留反映在长安受排挤的遭遇。 D、‚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与‚我欲因之梦吴越‛相照应,表现梦醒之后的怅然若失。
阅读下面古文,回答13~15题。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13、对加点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D A、有泉侧出 侧:从旁边 .B、问其深 深:深度 .C、而其见愈奇 见:见到的景象 .
D、火尚足以明也 明:明亮 .
14、对加点虚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D
A、由山以上五六里 以:连词,表修饰,相当‚而‛。 .B、有穴窈然 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C、然视其左右 然:连词,然而,表转折 .
D、而余亦悔其随之 其:代词,他们,指游历山洞的人。 .
15、下列各句翻译有误的一句是C
A、而记游者甚众——因而在洞壁上题诗文留念的人很多。
B、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就是那些喜好游览的人也不能够走到尽头。 C、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比起游览的人,不到他们十个中的一个。
D、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山洞又非常深,所以到达的人就更加少了。
第Ⅱ卷(非选择题 105分)
二、默写(5分)
16、根据背诵,在横线处准确写出课文原句。 ⑴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⑵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⑶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⑷彤管有炜, 说怿女美。
⑸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三、现代文段阅读(30分)
(一)(16分)
有一个问题想不明白,为什么借助猿声能表现愁苦之情呢?
以我来说,从未见过猿,对猿连个感性印象都没有。但在读这些诗书的时候,却像中了魔法一样,竟无条件的进入了意境,感受了那些悲愁。而且这种悲愁又愁得那么美,带一种难以申说你的凄怆哀苦,一种难以排遣的幽思游绪,久久难以自拔。
也许,在那令人烦闷的三峡旅途上,处处充满了猿声的缘故。
那三个大峡,地势本来差别挺大,但都有猿,是发现了点儿文字依据的。你看,在我前边开列的那些古诗中,大多是写巫峡的,这可以证明巫峡多猿,已无异义;而险峻危立的瞿塘峡怎么样呢,《水经注》记载道:‚此峡多猿。猿不生北岸,非唯一处。或有取之放诸北山中,初不闻声,将同貉兽渡汶而不生矣。‛只不过是北岸没有猿罢了。至于比较平缓开阔的西陵峡,《宜都山川记》有记:‚自黄牛峡东入西陵界,至峡口一百许里山水迂曲,林木高茂,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行者闻之,莫不怀土。‛这样看来,三个大峡的确都遍布着猿声。人进峡中,天开一缝,世界变小,路途曲折,再被这凄凄哀哀的声音一唤,便神不守舍,禁不住要涌上怀乡恋土之情了。
然而我任然有个疑问:三峡中发声的东西很多,比如鸟声、水声、纤号声,为什么人们独独听了猿声便这么感伤,情不能禁呢?
也许,联想一下刘义庆《世说新语》的《桓温入蜀》的一段轶闻,会有些启示吧。故事说,桓温带兵进川过三峡,有个部下猎得一只幼猿,带在船上。那母猿便沿岸哀叫,紧跟了百多里都不肯离去。后来终于声嘶力竭,不顾一切跳上船来,随即便死了。人们在剥开这只母猿的时候,看见那肠子都一寸寸断裂了。
这是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母猿爱子竟到了这种地步:肝肠寸断!
桓温是东晋人,生活在公元三百多年。很可能,这样的故事继屈原的诗句之后,又给予后来文人以很大影响。……
母猿的念子哀叫声,沿峡百余里不绝。想一想这震撼高山流水的声音,会给峡中远行的诗人带来多么凄楚哀婉的心灵感应啊。
80年代初,我从三峡经过你两次,峡中绝对听不到猿声了。李白有一首有名的诗道:‚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如今我怀疑,在全长一百九十多公里的三峡中,当年啼声不绝于两岸的,究竟是不是猿?或者是猴吧?我读古人的书,觉得很少有‚猴‛的提法,是不是古人猴、猿不分呢?
……
但它究竟距离人类更远。它毕竟是低级动物。当人类进入大繁盛、大发展,同时也是大贪婪地的现代,它终至在这儿绝迹了。它被赶跑,它被猎尽。这是进入现代化的人类将为自己的行为追悔的事情。
至于猿声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声音,猿几千年来,是不是总在三峡中过着忧郁悲苦的日月,这又是我不知道的了。如果到动物园走走,这个问题当易于解决。但我却懒惰,宁可相信那声音便是一种摄人惊魂的哀啼,是曾经使峡江中的行人抑郁不已的。
我困倦地推开这些书,细听窗外,夜雨依然淅沥不止。仿佛猿声仍在雨中凄哀,我为那逝去的时代叹息。
17、根据文中内容,回答‚为什么借助猿声能表现愁苦之情‛。(4分)
(二)(14分)
操问众将曰:‚昨日输了一阵,挫动锐气;今又被他深窥吾寨。吾当作何计破之?‛言未毕,忽帐下一人出曰:‚某自幼与周郎同窗交契,愿凭三寸不烂之舌,往江东说此人来降。‛曹操大喜,视之,乃九江人,姓蒋,名干,字子翼,现为帐下幕宾。操问曰:‚子翼与周公瑾相厚乎?‛干曰:‚丞相放心。干到江左,必要成功。‛操问:‚要将何物去?‛干曰:‚只消一童随往,二仆驾舟,其余不用。‛操甚喜,置酒与蒋干送行。
干葛巾布袍,驾一只小舟,径到周瑜寨中,命传报:‚故人蒋干相访。‛周瑜正在帐中议事,闻干至,笑谓诸将曰:‚说客至矣!‛遂与众将附耳低言,如此如此。众皆应命而去。瑜整衣冠,引从者数百,皆锦衣花帽,前后簇拥而出。蒋干引一青衣小童,昂然而来。瑜拜迎之。干曰:‚公瑾别来无恙!‛瑜曰:‚子翼良苦:远涉江湖,为曹氏作说客耶?‛干愕然曰:‚吾久别足下,特来叙旧,奈何疑我作说客也?‛瑜笑曰:‚吾虽不及师旷之聪,闻弦歌而知雅意。‛干曰:‚足下待故人如此,便请告退。‛瑜笑而挽其臂曰:‚吾但恐兄为曹氏作说客耳。既无此心,何速去也?‛遂同入帐。
叙礼毕,坐定,……言罢大笑。蒋干面如土色。 22、蒋干为什么‚昂然而来‛,可听了周瑜的话后却‚愕然‛?(2分) 蒋干来时自命不凡,可听到周瑜的话之后,感觉自愧不如,被动尴尬。 23、周瑜听说蒋干到来就‚笑谓诸将曰‛,他为何‚笑‛? (2分) 为料定蒋干来意和为有机会施行反间计除掉蔡、张而笑。
24、怎样理解周瑜的‚吾虽不及师旷之聪,闻弦歌而知雅意‛?(4分) 虽是故交,但各为其主,运用外交辞令,以守为攻,既得体又震慑了对方。 25、周瑜为什么没有让蒋干劝降成功?(6分)
这是不战而屈人之兵。⑴先是‚单刀直入‛,问蒋干‚为曹氏作说客耶‛,逼蒋干矢口否认。
⑵接着‚顺水推舟‛,既不是作说客,就不许谈军旅之事,还指定太史慈‚按剑监酒‛,使蒋干不敢开口。 ⑶最后‚旁敲侧击‛,用‚假使苏秦、张仪、陆贾、郦生复出,口似悬河、舌如利刃,安能动我心哉‛,让蒋干不能开口。 四、作文(70分)
26、李旭,男,1990年生,2008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峡江职业中专计算机专业,2009年起任先锋软件公司计算机软件推销员,2012年升任笔记本电脑营销部副主任。
2015年,李旭得知泰豪动漫公司招聘电脑高级营销管理干部,打算应聘该职位。请以李旭的名义写
⑴母猿哀子的叫声,沿峡百余里不绝。
⑵这震撼高山流水的声音,会给峡中远行的诗人带来多么凄楚哀婉的心灵感应。
18、文中引用《水经注》、《宜都山川记》的内容有何作用?(2分) 引用史料证明三峡猿多。
19、文中引用《桓温入蜀》的故事有何作用?(2分)
说明猿声是悲凄的,且影响了后来的文人。(‚这样的故事继屈原的诗句之后,又给予后来文人以很大影响。‛)
20、作者认为今天三峡中‚听不到猿声‛的根源是什么?(2分)
‚当人类进入大繁盛、大发展,同时也是大贪婪的现代,它终至在这儿绝迹了。它被赶跑,它被猎尽。‛(简言之就是人类的大贪婪)
21、选文最后说‚我为那逝去的时代叹息‛有何含义?(6分)
①当年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过三峡竟是那样的艰难,以至听到猿声,竟引发那样悲苦的感受,写下那么多带有悲苦之美的诗章。
②那到处能听到猿声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人类应当为此而追悔。
27、以‚家里的我‛或‚学校里的我‛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语句通顺,书写整洁,中心明确,情感真切。(6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