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县红色旅游资源概况

一、 新县红色旅游资源情况

新县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和将军县,被誉为"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新县始建于1932年,原名经扶县,是以国民党统治时期河南省政府主席刘峙之字"经扶"命名。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由刘伯承司令员更为现名。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新县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首府所在地。先后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主力红军。从苏区共走出了349位共和国第一代将军,留下了徐向前、刘伯承、邓小平、李先念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战斗足迹,为革命献出了吴焕先、高敬亭等5.5万名优秀儿女的宝贵生命。先烈们长期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为我们留下了众多的革命历史遗迹和宝贵的精神财富。鄂豫皖苏区第一块根据地"柴山保"在这里开辟,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架飞机"列宁"号从这里飞上蓝天,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届运动会在这里举办,鄂豫皖苏区第一个消费合作社在这里诞生,全国唯一留存下来的书写在青砖墙上的《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土地法草案》在这里保存,这里不仅有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旧址、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烈士陵园等多处活动纪念地,还有"生前尽忠,死后尽孝"富有传奇色彩的许世友将军陵墓和戎马一生、战功显赫的郑维山将军骨灰撒放地将军石。全县共有6处国家级重点革命文物旧址、12处省级革命文物旧址和365处革命历史纪念地。2001年,新县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2年新县被中国老促会评为"中国老区旅游资源开发县",被省政府定为"全省旅游开发重点县"。目前,已有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20余所高等院校和40多个河南省直机关在新县建立了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新县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是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是坚持大别山红旗不倒的中心地,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落脚地,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地。新县的土地是红色的土地,新县的人民是英雄的人民。新县每一寸山峦就是一座伟岸的丰碑,每一处遗迹就是一部英雄传奇。新县在鄂豫皖革命史和中国革命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1、新县革命斗争史有5个显著特点

(1)起源早--新县是鄂豫皖边区革命根据地发源地。

早在大革命时期,王树声、桂步蟾、戴季伦、吴焕先、詹以贤等一大批在武汉等地上学或入党的学生和革命青年回到他们的家乡--黄安、麻城北部和新县南部地区宣传革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并于1926年秋在新县箭厂河建立了鄂豫皖边区第一个秘密党小组,创办了鄂豫皖边区最早的农民革命武装--三堂革命红学,策动了著名的黄麻起义,建立了农民革命政权和中国工农革命军鄂东军。

(2)发展快--新县柴山保是鄂豫皖边区的第一块革命根据地。

1928年6月,鄂豫皖边区第一块革命根据地在新县柴山保(今陈店乡)建立,并于同年7月建立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一支红军部队--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三十一师,这是河南省第一支红军正规部队,也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最

早的一支队伍。1929年8月,光山县苏维埃政府在柴山保大朱家宣告成立。柴山保革命根据地是鄂豫边区最早诞生的一块红色区域,由此发展形成鄂豫边、豫东南、皖西三块革命根据地。1930年春,根据中央指示,在箭厂河成立了中共鄂豫皖边区特委和红一军,统一了三块根据地党和红军的领导,标志着鄂豫皖边区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

(3)规模大--新县是鄂豫皖苏区首府。

1930年春,箭厂河会议后,中共鄂豫皖边区特委常住箭厂河一带,红一军司令部也驻在箭厂河黄谷畈。1930年6月鄂豫皖边区工农民主政府在柴山保王家湾成立后,政府机关也迁到箭厂河杨家畈。红军造枪局、红军后方总医院都相继在箭厂河成立。箭厂河成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

1931年2月,红军攻克新集(今新县县城),同年5月至次年1月,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省委、省苏维埃政府在新集成立,分局、省委、省苏维埃政府、军委、红四方面军总部、航空局等党政军机关都设在新集,新集成为苏区首府和根据地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建设的指挥中心。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是当时全国地方武装割据建制最为健全的根据地。鼎盛时期,根据地发展到27个县,人口350多万,主力红军发展到4.5万多人。

(4)坚持久--新县是坚持大别山红旗不倒的中心区域。

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西征后到新县彻底解放,革命力量在新县几起几落,新县人民始终不屈不挠,使革命红旗不倒。

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北上抗日后,鄂东北道委遵照省委指示,以鄂东北独立团为基础,重建红二十八军,鄂豫皖根据地斗争进入极其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时期,新县卡房是根据地军民坚持游击战争的核心根据地。中共鄂东北道委、光麻特委都以卡房一带大山为中心坚持游击战争,用巧妙的游击战术与百倍于我的敌人展开游击战,并一直坚持到与刘邓大军胜利会师,保持了大别山革命红旗不倒。

(5)贡献大--新县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落脚地。

新县人民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从鄂豫边界星星之火,到新中国诞生,新县人民英勇不屈,前仆后继,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颂歌。当时全县人口不足10万人,却为革命献出了吴焕先、高敬亭等5.5万名优秀儿女的宝贵生命,培育了许世友、李德生、郑维山等43位叱吒风云的共和国第一代将军和50位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先后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三支主力工农红军。新县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落脚地,为迎得全国解放,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2、新县境内的著名战斗有17起

在新县境内发生的著名战斗有17起,它们分别是:处决吴惠存、攻打"辑私营盐卡"、杨泗寨战斗、木城寨战斗、癞痢寨战斗、北界河伏击战、东岳庙平叛、河南湾反击战、白沙关暴动、红四军新集攻坚战、围攻打鼓寨、浒湾阻击战、围攻大山寨、胡(扶)山寨阻击战、红二十五军郭家河大捷、镇压杜五疯子、解放新集。

3、新县红色旅游资源有30个第一

据初步统计,新县红色旅游资源在全国和鄂豫皖三省有30个第一,在此,向各位领导和专家推介其中的五个全国第一和十个鄂豫皖三省第一。

五个全国第一:(1)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架飞机--列宁号于1930年2月在新县诞生;(2)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个航空局--鄂豫皖边区军委航空局于1931年4月在新县新集城北普济寺建立;(3)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届体育运动会于1932年5月在新县新集召开;(4)全国唯一留存下来的书写在青砖墙上的《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土地法草案》在新县博物馆保存;(5)共和国唯一实行土葬的将军许世友土葬在新县田铺乡许家洼。

十个鄂豫皖三省第一:(1)鄂豫皖边区第一个党小组--曹门党小组于1926年夏在新县箭厂河四角曹门村建立;(2)鄂豫皖边区第一个农民协会--曹门村农民协会于1926年8月在新县箭厂河曹门建立;(3)鄂豫皖边区第一支农民革命武装--三堂革命红学于1926年10月在新县箭厂河建立;(4)鄂豫皖边区第一所革命小学--列宁小学1926年在箭厂河创办;(5)鄂豫皖苏区第一块革命根据地于1928年6月在新县柴山保诞生;(6)鄂豫皖苏区第一支红军部队--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三十一师于1928年7月在新县诞生;(7)鄂豫皖苏区第一个消费合作社--"十美公杂货店"于 1929年在新县箭厂河创办;(8)鄂豫皖苏区第一家兵工厂于1930年1月在新县柴山保佛尔寺建立;(9)中共鄂豫皖省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于1932年1月在新县新集召开; (10)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第一个作战命令于1947年8月在新县八里畈宋畈村发布。

4、新县拥有丰富的绿色资源和人文景观

新县地跨江淮分水,属南北气候和植物南移北迁过渡带,是华东、华中、华北三大植物区系交汇处。适生的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覆盖率达71%,气候温暖湿润,光照充足,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达1.4万个单位以上,有"天然氧吧"之称。全县海拔700米以上山峰有45座,有大小河流92条,容积10万立方米以上的湖泊有128座。茫茫林海中,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汇集各类植物2000余种;繁衍生息各类野生动物400余种。此外,境内还有古树名木4500株。新县素以峰秀、水清、石怪、洞幽、庙古、松奇、花盛著称,是观赏自然风光、返璞归真的理想胜地。

新县有四千多年的文化积淀,是历代文人骚客的记游之地,荟萃之乡。境内拥有众多关寨、寺庙、庵堂,自古以来就有"九里十八寨"之称。唐代大诗人刘长卿、唐宋八大家的苏东坡、明代诗人熊宏等四十多位文化名人都曾留下千古绝唱。境内有苏河龙山文化、天亮寺新石器文化、艾洼商周文化等遗址,有豫南道教圣

地金兰山、道教名山天台山等。民俗文化古朴多姿,耍龙灯、舞旱船、节日饮食丰富多彩。在革命时期,生活在山区的农民常常以山歌、民谣抒发对党和红军的热爱。其中,脍炙人口的革命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送郎当红军》等就是从新县柴山保革命根据地唱遍全国的。

5、新县旅游有8块国字号招牌

近年来,新县的生态环境、自然资源逐渐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先后有多个国家部委对新县颁发了奖牌。截止2004年底,新县已获得"国"字号奖牌8块,分别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县、国家林业示范县、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国家级卫生县城、金兰山国家森林公园、香山湖国家水利风景区等。

二、 关于新县红色旅游规划的几点建议

1、起点要高,定位要准。2002年,北京达沃斯旅游景观设计中心已为新县作了《全县旅游总体规划》和《许世友将军故里详细规划》,建议借鉴前两次规划,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拔高。介入新县在鄂豫皖革命斗争史上的突出地位,在规划定位上,建议专家们把新县作为鄂豫皖红色旅游的一个核心景区进行打造。

2、围绕一个中心,两条精品线打造新县红色旅游精品。建议紧紧围绕"红色首府"新县县城这个中心,规划打造县城--泗店--田铺将军故里游和县城--箭河--陈店--郭家河--卡房革命历史文化长廊游两条红色旅游精品线。

3、整合红色资源,突出规划重点。新县红色资源众多,遍布全县,建议专家对新县红色资源进行进一步整合,对红色文化进一步挖掘,突出重点人物,重大事件。比如重点人物有许世友、吴焕先、高敬亭、肖国清等,重点事件如黄麻起义、柴山保根据地的诞生、鄂豫皖首府的形成、大别山红旗不倒以及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等。

4、增强场景化和游客参入性。目前新县红色景区多为平面化陈展,不够生动和互动,建议增加场景化和游客参入性较强的旅游项目,提升景区品位,增强吸引力。

5、紧扣时势,切合实际,增强可操作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办发【2004】35号《关于印发的通知》已明确规定了未来六年红色工程实施规划,建议专家在编制规划时紧扣时势,紧密联系新县实际,以近六年为规划重点时间段来编制近、中、长期规划。

6、加强协作,共同打造鄂豫皖红色旅游区域综合体。建议跳出新县看新县,跳出信阳看信阳,与湖北、安徽等省联手,将整个鄂豫皖红色旅游连成一体,避免重复建设,实现资源互用、客源互送、产品互补、线路互通,变近邻屏蔽效应为互动效应。

一、 新县红色旅游资源情况

新县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和将军县,被誉为"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新县始建于1932年,原名经扶县,是以国民党统治时期河南省政府主席刘峙之字"经扶"命名。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由刘伯承司令员更为现名。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新县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首府所在地。先后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主力红军。从苏区共走出了349位共和国第一代将军,留下了徐向前、刘伯承、邓小平、李先念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战斗足迹,为革命献出了吴焕先、高敬亭等5.5万名优秀儿女的宝贵生命。先烈们长期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为我们留下了众多的革命历史遗迹和宝贵的精神财富。鄂豫皖苏区第一块根据地"柴山保"在这里开辟,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架飞机"列宁"号从这里飞上蓝天,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届运动会在这里举办,鄂豫皖苏区第一个消费合作社在这里诞生,全国唯一留存下来的书写在青砖墙上的《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土地法草案》在这里保存,这里不仅有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旧址、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烈士陵园等多处活动纪念地,还有"生前尽忠,死后尽孝"富有传奇色彩的许世友将军陵墓和戎马一生、战功显赫的郑维山将军骨灰撒放地将军石。全县共有6处国家级重点革命文物旧址、12处省级革命文物旧址和365处革命历史纪念地。2001年,新县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2年新县被中国老促会评为"中国老区旅游资源开发县",被省政府定为"全省旅游开发重点县"。目前,已有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20余所高等院校和40多个河南省直机关在新县建立了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新县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是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是坚持大别山红旗不倒的中心地,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落脚地,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地。新县的土地是红色的土地,新县的人民是英雄的人民。新县每一寸山峦就是一座伟岸的丰碑,每一处遗迹就是一部英雄传奇。新县在鄂豫皖革命史和中国革命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1、新县革命斗争史有5个显著特点

(1)起源早--新县是鄂豫皖边区革命根据地发源地。

早在大革命时期,王树声、桂步蟾、戴季伦、吴焕先、詹以贤等一大批在武汉等地上学或入党的学生和革命青年回到他们的家乡--黄安、麻城北部和新县南部地区宣传革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并于1926年秋在新县箭厂河建立了鄂豫皖边区第一个秘密党小组,创办了鄂豫皖边区最早的农民革命武装--三堂革命红学,策动了著名的黄麻起义,建立了农民革命政权和中国工农革命军鄂东军。

(2)发展快--新县柴山保是鄂豫皖边区的第一块革命根据地。

1928年6月,鄂豫皖边区第一块革命根据地在新县柴山保(今陈店乡)建立,并于同年7月建立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一支红军部队--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三十一师,这是河南省第一支红军正规部队,也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最

早的一支队伍。1929年8月,光山县苏维埃政府在柴山保大朱家宣告成立。柴山保革命根据地是鄂豫边区最早诞生的一块红色区域,由此发展形成鄂豫边、豫东南、皖西三块革命根据地。1930年春,根据中央指示,在箭厂河成立了中共鄂豫皖边区特委和红一军,统一了三块根据地党和红军的领导,标志着鄂豫皖边区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

(3)规模大--新县是鄂豫皖苏区首府。

1930年春,箭厂河会议后,中共鄂豫皖边区特委常住箭厂河一带,红一军司令部也驻在箭厂河黄谷畈。1930年6月鄂豫皖边区工农民主政府在柴山保王家湾成立后,政府机关也迁到箭厂河杨家畈。红军造枪局、红军后方总医院都相继在箭厂河成立。箭厂河成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

1931年2月,红军攻克新集(今新县县城),同年5月至次年1月,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省委、省苏维埃政府在新集成立,分局、省委、省苏维埃政府、军委、红四方面军总部、航空局等党政军机关都设在新集,新集成为苏区首府和根据地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建设的指挥中心。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是当时全国地方武装割据建制最为健全的根据地。鼎盛时期,根据地发展到27个县,人口350多万,主力红军发展到4.5万多人。

(4)坚持久--新县是坚持大别山红旗不倒的中心区域。

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西征后到新县彻底解放,革命力量在新县几起几落,新县人民始终不屈不挠,使革命红旗不倒。

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北上抗日后,鄂东北道委遵照省委指示,以鄂东北独立团为基础,重建红二十八军,鄂豫皖根据地斗争进入极其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时期,新县卡房是根据地军民坚持游击战争的核心根据地。中共鄂东北道委、光麻特委都以卡房一带大山为中心坚持游击战争,用巧妙的游击战术与百倍于我的敌人展开游击战,并一直坚持到与刘邓大军胜利会师,保持了大别山革命红旗不倒。

(5)贡献大--新县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落脚地。

新县人民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从鄂豫边界星星之火,到新中国诞生,新县人民英勇不屈,前仆后继,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颂歌。当时全县人口不足10万人,却为革命献出了吴焕先、高敬亭等5.5万名优秀儿女的宝贵生命,培育了许世友、李德生、郑维山等43位叱吒风云的共和国第一代将军和50位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先后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三支主力工农红军。新县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落脚地,为迎得全国解放,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2、新县境内的著名战斗有17起

在新县境内发生的著名战斗有17起,它们分别是:处决吴惠存、攻打"辑私营盐卡"、杨泗寨战斗、木城寨战斗、癞痢寨战斗、北界河伏击战、东岳庙平叛、河南湾反击战、白沙关暴动、红四军新集攻坚战、围攻打鼓寨、浒湾阻击战、围攻大山寨、胡(扶)山寨阻击战、红二十五军郭家河大捷、镇压杜五疯子、解放新集。

3、新县红色旅游资源有30个第一

据初步统计,新县红色旅游资源在全国和鄂豫皖三省有30个第一,在此,向各位领导和专家推介其中的五个全国第一和十个鄂豫皖三省第一。

五个全国第一:(1)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架飞机--列宁号于1930年2月在新县诞生;(2)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个航空局--鄂豫皖边区军委航空局于1931年4月在新县新集城北普济寺建立;(3)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届体育运动会于1932年5月在新县新集召开;(4)全国唯一留存下来的书写在青砖墙上的《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土地法草案》在新县博物馆保存;(5)共和国唯一实行土葬的将军许世友土葬在新县田铺乡许家洼。

十个鄂豫皖三省第一:(1)鄂豫皖边区第一个党小组--曹门党小组于1926年夏在新县箭厂河四角曹门村建立;(2)鄂豫皖边区第一个农民协会--曹门村农民协会于1926年8月在新县箭厂河曹门建立;(3)鄂豫皖边区第一支农民革命武装--三堂革命红学于1926年10月在新县箭厂河建立;(4)鄂豫皖边区第一所革命小学--列宁小学1926年在箭厂河创办;(5)鄂豫皖苏区第一块革命根据地于1928年6月在新县柴山保诞生;(6)鄂豫皖苏区第一支红军部队--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三十一师于1928年7月在新县诞生;(7)鄂豫皖苏区第一个消费合作社--"十美公杂货店"于 1929年在新县箭厂河创办;(8)鄂豫皖苏区第一家兵工厂于1930年1月在新县柴山保佛尔寺建立;(9)中共鄂豫皖省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于1932年1月在新县新集召开; (10)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第一个作战命令于1947年8月在新县八里畈宋畈村发布。

4、新县拥有丰富的绿色资源和人文景观

新县地跨江淮分水,属南北气候和植物南移北迁过渡带,是华东、华中、华北三大植物区系交汇处。适生的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覆盖率达71%,气候温暖湿润,光照充足,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达1.4万个单位以上,有"天然氧吧"之称。全县海拔700米以上山峰有45座,有大小河流92条,容积10万立方米以上的湖泊有128座。茫茫林海中,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汇集各类植物2000余种;繁衍生息各类野生动物400余种。此外,境内还有古树名木4500株。新县素以峰秀、水清、石怪、洞幽、庙古、松奇、花盛著称,是观赏自然风光、返璞归真的理想胜地。

新县有四千多年的文化积淀,是历代文人骚客的记游之地,荟萃之乡。境内拥有众多关寨、寺庙、庵堂,自古以来就有"九里十八寨"之称。唐代大诗人刘长卿、唐宋八大家的苏东坡、明代诗人熊宏等四十多位文化名人都曾留下千古绝唱。境内有苏河龙山文化、天亮寺新石器文化、艾洼商周文化等遗址,有豫南道教圣

地金兰山、道教名山天台山等。民俗文化古朴多姿,耍龙灯、舞旱船、节日饮食丰富多彩。在革命时期,生活在山区的农民常常以山歌、民谣抒发对党和红军的热爱。其中,脍炙人口的革命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送郎当红军》等就是从新县柴山保革命根据地唱遍全国的。

5、新县旅游有8块国字号招牌

近年来,新县的生态环境、自然资源逐渐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先后有多个国家部委对新县颁发了奖牌。截止2004年底,新县已获得"国"字号奖牌8块,分别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县、国家林业示范县、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国家级卫生县城、金兰山国家森林公园、香山湖国家水利风景区等。

二、 关于新县红色旅游规划的几点建议

1、起点要高,定位要准。2002年,北京达沃斯旅游景观设计中心已为新县作了《全县旅游总体规划》和《许世友将军故里详细规划》,建议借鉴前两次规划,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拔高。介入新县在鄂豫皖革命斗争史上的突出地位,在规划定位上,建议专家们把新县作为鄂豫皖红色旅游的一个核心景区进行打造。

2、围绕一个中心,两条精品线打造新县红色旅游精品。建议紧紧围绕"红色首府"新县县城这个中心,规划打造县城--泗店--田铺将军故里游和县城--箭河--陈店--郭家河--卡房革命历史文化长廊游两条红色旅游精品线。

3、整合红色资源,突出规划重点。新县红色资源众多,遍布全县,建议专家对新县红色资源进行进一步整合,对红色文化进一步挖掘,突出重点人物,重大事件。比如重点人物有许世友、吴焕先、高敬亭、肖国清等,重点事件如黄麻起义、柴山保根据地的诞生、鄂豫皖首府的形成、大别山红旗不倒以及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等。

4、增强场景化和游客参入性。目前新县红色景区多为平面化陈展,不够生动和互动,建议增加场景化和游客参入性较强的旅游项目,提升景区品位,增强吸引力。

5、紧扣时势,切合实际,增强可操作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办发【2004】35号《关于印发的通知》已明确规定了未来六年红色工程实施规划,建议专家在编制规划时紧扣时势,紧密联系新县实际,以近六年为规划重点时间段来编制近、中、长期规划。

6、加强协作,共同打造鄂豫皖红色旅游区域综合体。建议跳出新县看新县,跳出信阳看信阳,与湖北、安徽等省联手,将整个鄂豫皖红色旅游连成一体,避免重复建设,实现资源互用、客源互送、产品互补、线路互通,变近邻屏蔽效应为互动效应。


相关文章

  • 河南新县旅游业发展现状及促进策略
  • 第18卷 第1期 2008年 3月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our nal of X i n yang Agricu ltural Co llege Vo. l 18No . 1M ar . 2008 河南新县旅游业发展现状及促进策略 黄先 ...查看


  • 信阳的概况
  • 2005年信阳市概况 信阳市位于河南省南部,东与安徽为邻,南与湖北接壤,左扼两淮,右控江汉,承东启西,屏蔽中原,素有"三省通衢"之称,从古至今,是江淮河汉之间的战略要地,又是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全市总面积1891 ...查看


  • 家乡文化建设
  • 家乡文化建设调查 信阳市,简称"申",位于河南省南部,东邻安徽,南接湖北,为三省通衢,是江淮河汉间的战略要地,豫南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交通.物流中心,"鄂豫皖"大别山区域性中心城市.信阳山水秀丽, ...查看


  • 2区域环境概况
  • 第二章 区域环境概况及污染源调查 2.1 区域环境概况 2.1.1 自然环境概况 2.1.1.1 地理位置 新乡县位于河南省中北部,地处东经113°42′-114°04′,北纬35°05′-35°24′.东邻延津县,西邻获嘉县,南连原阳县, ...查看


  • 历史乡土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 历史乡土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阳新县太子镇太子中学 舒克盛 本文从开发和利用的角度进行了探讨 摘要:利用乡土教学资源,丰富我们的课堂,实现历史乡土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 关键词:乡土资源 地方志 采访 整理 新课程的实施与推进要求教师的教学方 ...查看


  • 黄冈绿色生态旅游与红色及古色文化旅游资源整合研究
  • 黄冈绿色生态旅游与红色及古色文化旅游资源整合研究 李月华 (黄冈师范学院 商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 摘要:地处大别山区的黄冈市不仅生态环境优美,传统民俗文化也得到很好保留,而且红色旅游资源底蕴深厚,各 种旅游资源丰富,旅游类型齐全 ...查看


  • 剑河县情概况
  • 剑河县情概况 剑河县位于贵州省东部,黔东南州中部,与台江.三穗.施秉.天柱.锦屏. 黎平.榕江.雷山.镇远9县毗邻.县城距州府凯里55公里,西距省城贵阳210公里(高速公路) ,南距黎平支线机场130公里(二级油路) ,北距湘黔铁路(复线) ...查看


  • 宜春市水资源概况
  • 2008年宜春市水资源公报 (宜春市水利局) 一.综述 宜春市位于江西省西北部赣江下游左岸,东境与南昌市接界,东南与抚州市为邻,南陲与吉安市及新余市毗连,西南与萍乡市接壤,西北与湖南省长沙市及岳阳市交界,北域与九江市相邻.全市国土面积186 ...查看


  • 雄安新区一:历史长河话雄安
  • 历史长河话雄安 2017-04-08 社科数托邦 2017年4月1日,"雄安新区"成为了这个春天里耀眼的词语.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