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夏�D尊曾说:“所谓好的文章就是使读者容易领略、感动、乐于阅读的文字。诸君执笔为文的时候,第一,不要忘记有读者;第二,须努力地适合读者的心情,要使读者在你的文字中得到兴趣或愉快,不要使读者得到厌倦。”由此可见,要想让写出来的文章抓住人心,就要加强读者意识,尤其是中考作文,唯有如此,才能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进而赢取高分!
【名师指导】
明白了“读者意识”的重要性,那么怎样在作文中做到这一点呢?
一、拥有一个整洁的文面,让读者“爱你没商量”
一个人外表梳洗整洁、衣着得体,就会让别人心里很舒服;同理,一篇文章有一个漂亮的文面,定能吸引读者的眼球。很多阅卷老师都是先从整体上浏览卷面,看到卷面整洁、字迹端正,就会精神大振,情不自禁地打出高分;反之,如果写得“龙飞凤舞”“面目全非”,无法辨认,老师不判低分才怪呢。所以,考生们一定要装扮好自己的“门面”,让阅卷老师“爱你没商量”。
二、巧拟一个靓丽的标题,让读者“一见钟情”
“秧好一半禾,题好一半文”,这需要考生在拟题上花点心思,让作为读者之一的阅卷老师“一见钟情”,进而判一个高分。
1. 简。题目用语力求精练简洁,避免繁琐。如朱自清的《背影》,只寥寥二字,但形象感很强,产生画面的美感,所以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 切。题目一定要准确地表达文章内容。如沈石溪的《斑羚飞渡》,文题中的“飞”就准确地揭示了课文内容。
3. 美。题目用字遣词要富有美感,寓意深刻。比如《热情能融化坚冰》(2014年浙江杭州卷,以“用气象解释人际关系”为材料作文),标题运用比喻修辞格,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比喻为“坚冰”,形象生动。
4. 奇。标新立异,出人意料。比如《陪伴>蛋糕》(2014年浙江嘉兴卷,以“相信与不相信”为材料作文),借用数学中的“大于”的符号,形象地说明了亲情胜过生日蛋糕,成为此文取胜的亮点之一。
三、亮出一个漂亮的“凤头”,让读者“一见惊目”
清代李渔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人一见惊目,不愿弃去。”好的开头能迅速地反映考生的写作功底,能给读者以先入为主的好感,给作文的成功奠定牢固的根基。常用的方法有:
1. 开门见山。开篇直截了当地提示全文内容或交代写作动机,让读者迅速建立基本印象。例如2014年北京卷作文《这里有属于我的世界》:“有人驰骋于游戏的世界,有人沉醉于书的世界,有人玩转了音乐的世界,而我的世界呢?就是我家的厨房。”直接点明题旨,让读者产生一种欲读之而后快的感觉。
2. 巧用修辞。开头恰当地使用排比、比喻、引用等修辞格,能给读者留下“文章很有文采”的印象,从而拿到作文发展等级的分数。例如2014年天津卷作文《这里也有乐趣》:“雨,是大自然的使者;雨,是善变的小精灵。在雨中会有一番别致的乐趣。”考生运用比喻修辞,生动地表达 “雨中有乐趣”的认识,抒发了对雨的喜爱之情。
3. 设问置疑。开头提出问题,造成悬念,引起读者的注意,增加对该文的阅读时间,从而对该文留下更深的印象。可先倒叙事情的结果,以引起悬念;亦可先设问破题,引起说明或议论。比如2014年青岛卷作文《我不为那件事后悔》:“那件事就像谜一样藏在我的心底。两年过去了,我不知道他过得好不好,但是我愿意把那件事藏在心底。”采用倒叙写法,巧设悬念,用墨极少而效果极佳。
4. 巧妙引用。开篇巧妙引用诗歌、名言、警句、广告词等,可以使所要表达的意思简洁明白、言简意丰,还能集中地表达文章的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为文章增色。比如2014年河北卷作文《姐姐的花裙子》:“‘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在诗人的浅诵低吟里,又到了荷叶飘香、荷花玉立的夏天了。”文章以诗句开头,增加了文采。
5. 恰当描写。描写可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能化抽象为形象,向读者展示自己的文采。比如2014年牡丹江卷作文《那个让我尊敬的人》:“马路,被狠毒的太阳晒得开裂,散发出一股浓浓的沥青味。燥热的空气仿佛停止了流动,没有一丝微风。”开头描写景物,尽情地渲染夏日的燥热,烘托出“我”内心的烦躁,为下文做铺垫。
四、安排一个充实的“猪肚”,让阅卷老师“击节称赏”
主体部分是文章的核心部分,但读者往往不会从头到尾地仔细品读。这就需要考生加强读者意识,让阅卷时间紧张的阅卷老师,尽快把握文章想要表达的丰富内容,赢得理想的高分。具体而言,可以从下面几点做起。
1. 人称转换,写出美文。叙述事情的经过或者人物的经历,必须有个叙述的主体,就是作者用第几人称向读者叙述。假如只用第一人称“我”或第三人称“他”来记叙,那么语气没什么改变,感情没什么起伏,显得生硬呆板。为此,我们要灵活地转换人称,安排不同的叙事角度,表达真挚的情感。
2. 文中有我,传达真情。若想让自己的文章写得更具体,更深入,更有血有肉,让读者感受到“我”想要表达的意思,就要结合自身实际,谈切身体会,让读者感受到“我”的存在,进而拨动他们的心弦。
3. 读者不同,表述各异。文章的内容已经确定了,但是考生完全可以因为不同读者而变换表述的语气,如果面对的是亲友,我们的文笔可以更温情委婉、洒脱活泼;倘若面对的是论辩对手,我们的言辞可以更雄健有力、饱含激情;设若面对的是某些灵魂丑恶的人,我们的笔锋可以更加犀利、尖刻,更有批判的力度……因为有了一个特定的倾诉、交流甚至是控诉的对象,我们就会有表达的冲动,抒发的兴致,宣泄的痛快,让文章妙语如珠,笔下生花。
4. 精短构段,打造亮点。阅卷老师一般只看段首几句话,后文只是扫视一下,然后就跳读到下一段。所以段落要精短化,但不能总是两头小、中间大的“老三段”。同时注意多用中心句,可以帮助阅卷老师理清思路,把握内容。让人看得轻松的文字才有可能得高分。至于一些精彩之处(或几句话,或一两个段落),可以把它们独立出来,则较容易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从而“一俊遮百丑”,使文章获得较高的分数。 五、打造一个有力的“豹尾”,让读者“如嚼甘果”
古人说过:“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如果一篇主题鲜明、角度新颖的文章,读到最后,却被一个糟糕的结尾扫了兴,岂不可惜!具体写作时,不妨使用下面的方法:
1. 自然收束。文章随事情的结束而收尾,这样显得单纯明快、朴素无华,体现出真性情。如2014年四川宜宾卷作文《幸福就在身边》:“夜已深,我在日记本上写下:爸爸、妈妈,你们放心吧,我不孤单。我身边萦绕着幸福。”戛然而止,干脆利落。
2. 卒章显志。结尾时,言简意赅地表达中心,把写作意旨交代清楚,给读者留下切题的好印象。例如2014年天津卷中考满分作文《我心灵的甘露》:“读书使人明智。书中的甘露滋润着我的心灵,读《西游记》如此,读其他书也是如此。我会一直这样读下去,尽情享受这醇美的甘露。”结尾总结全文,又把笔触延伸到广义的读书上,文章的主题也借此得以深化。
3. 首尾呼应。既呼应开头,又不简单重复,给人留下文章“首尾圆合、浑然一体”的感觉。如2014年山东东营卷作文《我记忆中的眼泪》:“眼泪虽已随风而去,但记忆却永存我心中。”末尾单独成段,强烈地表达了考生的难忘之情,既照应题目、呼应开头,又深化主题,给人留下无尽的韵味。
4. 抒情议论。结尾或抒发作者的情感,或表明观点态度,引起读者的共鸣。如2014年江苏卷作文《我与外婆再见时》:“生命的转瞬即逝让我明白了亲情的可贵,珍惜身边爱你的人是多么重要啊!不要让你的未来活在懊恼中,再次相见时,请珍惜那瞬间吧!”结尾发出议论,由外婆的去世感悟到亲情和生命的可贵,升华了主题。
【中考作文路】
丝线里的爱
2014年河北一考生
从小到大,我穿的几乎都是妈妈亲自缝制的衣服。从前穿在身上,常常觉得很自卑,可如今却巴不得将其天天穿在身上。爸爸说,这是因为我长大了。
小时候,我家除了田地之外,没有其他经济来源。因此,家境很贫寒。于是,灵巧的妈妈便将爸爸和她自己不能穿的旧衣服给我改改,做成衣服。印象最深刻的是妈妈曾用爸爸的一条灰色的裤子给我做了一条灰布裤。我每长一岁,腿就长一些了,妈妈便将下面的边再放开一些。所以我接连几年都穿着那条灰布裤。穿着这样的裤子站在花花绿绿的同伴里面,很是扎眼。当时我却很得意,因为妈妈告诉过我,大一些的孩子会穿灰色的衣服,这表示你比别人长得快。当时的我一直陶醉在比别的孩子大的美好想象中。
那时的我,很开心。
后来啊,我读了小学。家里情况渐好一些了,但妈妈仍是勤俭持家,我穿的衣服仍多是妈妈亲手缝的。只是,我逐渐长成一个动人的小姑娘了,所以妈妈在缝制衣服上也就更用心了,常常在袖口处加一块彩边,或是在胸口处绣一朵梅花。记得我上五年级时,妈妈用几片零碎的布头给我做了一条五彩裙,穿上去也还算漂亮。可是,我并不喜欢,因为我在同学们的眼光里读出了不屑与嘲讽。我开始讨厌穿这种衣服了。
那时的我,很自卑。
而现在,我家的生活风生水起,已算比较富裕了。可是妈妈似乎是成了习惯,仍是亲自给我做衣服,每每看我将她的作品穿在身上,总会一直笑着看,好像怎么也看不够。我读中学了,妈妈的眼睛有些花了,手工活也稍微有些糙了。而我呢,却不再烦这样自制的衣服,反而依赖上了。因为三年的初中生活,不仅提升了我的知识,而且让我的思想也变成熟了。穿上妈妈做的衣服,感觉很舒适,上面似乎能嗅到妈妈的味道。
现在的我,很温暖。
时光在妈妈的一针一线中,悄悄流走。但丝线里的爱,就像静静的花开,在我的心底永不凋谢。
点评:作者运用第一人称“我”,采用一种说故事的语调来阐述,让人读起来感到十分的宁静和谐,显然,文章具有很强的读者意识,有一种善于表达交流的意愿。本文表现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意旨,透过“妈妈自制的衣服”来抒写自己内心精神世界的成长,表现妈妈对“我”的爱,情感真实而动人。另外,文章善于从小处着眼,从个人成长经历中选材,使文章的选材范围的指向更加明确,更集中,也使文章的切入点更小,有利于写得充实。行文以时间贯穿全文,条理清晰,展示了作者的才情,凸显作者结构布局的技巧。
【牛刀小试】
在成长的历程中,我们难免会做错一些事,走错一段路。可是,我们在事后是否做过深刻的反思呢?又从中收获什么了呢?
请你以“ ,我错了”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表达真情实感。②不少于600字。③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思路点拨】
首先要选准认错的对象,或是亲人,或是师长,或是朋友,甚至是陌生人。其次,要深入思考“我”错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会犯错,如何认识错误。只有想清楚这些问题,才能写好文章。再次,要立意深刻。此文表面上写“我”错了,实质是为表现“我”怎样做才能纠正错误,不再犯错,做一个诚实、正直、宽容、有爱心、乐于助人、孝敬父母、尊重他人的人。因此,文章应鲜明凸显“学会做人”这一题旨。写此文,还要注意详略,略写错因,详写错后的反省,内心的活动要细腻地描写出来。
【导语】
夏�D尊曾说:“所谓好的文章就是使读者容易领略、感动、乐于阅读的文字。诸君执笔为文的时候,第一,不要忘记有读者;第二,须努力地适合读者的心情,要使读者在你的文字中得到兴趣或愉快,不要使读者得到厌倦。”由此可见,要想让写出来的文章抓住人心,就要加强读者意识,尤其是中考作文,唯有如此,才能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进而赢取高分!
【名师指导】
明白了“读者意识”的重要性,那么怎样在作文中做到这一点呢?
一、拥有一个整洁的文面,让读者“爱你没商量”
一个人外表梳洗整洁、衣着得体,就会让别人心里很舒服;同理,一篇文章有一个漂亮的文面,定能吸引读者的眼球。很多阅卷老师都是先从整体上浏览卷面,看到卷面整洁、字迹端正,就会精神大振,情不自禁地打出高分;反之,如果写得“龙飞凤舞”“面目全非”,无法辨认,老师不判低分才怪呢。所以,考生们一定要装扮好自己的“门面”,让阅卷老师“爱你没商量”。
二、巧拟一个靓丽的标题,让读者“一见钟情”
“秧好一半禾,题好一半文”,这需要考生在拟题上花点心思,让作为读者之一的阅卷老师“一见钟情”,进而判一个高分。
1. 简。题目用语力求精练简洁,避免繁琐。如朱自清的《背影》,只寥寥二字,但形象感很强,产生画面的美感,所以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 切。题目一定要准确地表达文章内容。如沈石溪的《斑羚飞渡》,文题中的“飞”就准确地揭示了课文内容。
3. 美。题目用字遣词要富有美感,寓意深刻。比如《热情能融化坚冰》(2014年浙江杭州卷,以“用气象解释人际关系”为材料作文),标题运用比喻修辞格,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比喻为“坚冰”,形象生动。
4. 奇。标新立异,出人意料。比如《陪伴>蛋糕》(2014年浙江嘉兴卷,以“相信与不相信”为材料作文),借用数学中的“大于”的符号,形象地说明了亲情胜过生日蛋糕,成为此文取胜的亮点之一。
三、亮出一个漂亮的“凤头”,让读者“一见惊目”
清代李渔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人一见惊目,不愿弃去。”好的开头能迅速地反映考生的写作功底,能给读者以先入为主的好感,给作文的成功奠定牢固的根基。常用的方法有:
1. 开门见山。开篇直截了当地提示全文内容或交代写作动机,让读者迅速建立基本印象。例如2014年北京卷作文《这里有属于我的世界》:“有人驰骋于游戏的世界,有人沉醉于书的世界,有人玩转了音乐的世界,而我的世界呢?就是我家的厨房。”直接点明题旨,让读者产生一种欲读之而后快的感觉。
2. 巧用修辞。开头恰当地使用排比、比喻、引用等修辞格,能给读者留下“文章很有文采”的印象,从而拿到作文发展等级的分数。例如2014年天津卷作文《这里也有乐趣》:“雨,是大自然的使者;雨,是善变的小精灵。在雨中会有一番别致的乐趣。”考生运用比喻修辞,生动地表达 “雨中有乐趣”的认识,抒发了对雨的喜爱之情。
3. 设问置疑。开头提出问题,造成悬念,引起读者的注意,增加对该文的阅读时间,从而对该文留下更深的印象。可先倒叙事情的结果,以引起悬念;亦可先设问破题,引起说明或议论。比如2014年青岛卷作文《我不为那件事后悔》:“那件事就像谜一样藏在我的心底。两年过去了,我不知道他过得好不好,但是我愿意把那件事藏在心底。”采用倒叙写法,巧设悬念,用墨极少而效果极佳。
4. 巧妙引用。开篇巧妙引用诗歌、名言、警句、广告词等,可以使所要表达的意思简洁明白、言简意丰,还能集中地表达文章的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为文章增色。比如2014年河北卷作文《姐姐的花裙子》:“‘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在诗人的浅诵低吟里,又到了荷叶飘香、荷花玉立的夏天了。”文章以诗句开头,增加了文采。
5. 恰当描写。描写可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能化抽象为形象,向读者展示自己的文采。比如2014年牡丹江卷作文《那个让我尊敬的人》:“马路,被狠毒的太阳晒得开裂,散发出一股浓浓的沥青味。燥热的空气仿佛停止了流动,没有一丝微风。”开头描写景物,尽情地渲染夏日的燥热,烘托出“我”内心的烦躁,为下文做铺垫。
四、安排一个充实的“猪肚”,让阅卷老师“击节称赏”
主体部分是文章的核心部分,但读者往往不会从头到尾地仔细品读。这就需要考生加强读者意识,让阅卷时间紧张的阅卷老师,尽快把握文章想要表达的丰富内容,赢得理想的高分。具体而言,可以从下面几点做起。
1. 人称转换,写出美文。叙述事情的经过或者人物的经历,必须有个叙述的主体,就是作者用第几人称向读者叙述。假如只用第一人称“我”或第三人称“他”来记叙,那么语气没什么改变,感情没什么起伏,显得生硬呆板。为此,我们要灵活地转换人称,安排不同的叙事角度,表达真挚的情感。
2. 文中有我,传达真情。若想让自己的文章写得更具体,更深入,更有血有肉,让读者感受到“我”想要表达的意思,就要结合自身实际,谈切身体会,让读者感受到“我”的存在,进而拨动他们的心弦。
3. 读者不同,表述各异。文章的内容已经确定了,但是考生完全可以因为不同读者而变换表述的语气,如果面对的是亲友,我们的文笔可以更温情委婉、洒脱活泼;倘若面对的是论辩对手,我们的言辞可以更雄健有力、饱含激情;设若面对的是某些灵魂丑恶的人,我们的笔锋可以更加犀利、尖刻,更有批判的力度……因为有了一个特定的倾诉、交流甚至是控诉的对象,我们就会有表达的冲动,抒发的兴致,宣泄的痛快,让文章妙语如珠,笔下生花。
4. 精短构段,打造亮点。阅卷老师一般只看段首几句话,后文只是扫视一下,然后就跳读到下一段。所以段落要精短化,但不能总是两头小、中间大的“老三段”。同时注意多用中心句,可以帮助阅卷老师理清思路,把握内容。让人看得轻松的文字才有可能得高分。至于一些精彩之处(或几句话,或一两个段落),可以把它们独立出来,则较容易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从而“一俊遮百丑”,使文章获得较高的分数。 五、打造一个有力的“豹尾”,让读者“如嚼甘果”
古人说过:“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如果一篇主题鲜明、角度新颖的文章,读到最后,却被一个糟糕的结尾扫了兴,岂不可惜!具体写作时,不妨使用下面的方法:
1. 自然收束。文章随事情的结束而收尾,这样显得单纯明快、朴素无华,体现出真性情。如2014年四川宜宾卷作文《幸福就在身边》:“夜已深,我在日记本上写下:爸爸、妈妈,你们放心吧,我不孤单。我身边萦绕着幸福。”戛然而止,干脆利落。
2. 卒章显志。结尾时,言简意赅地表达中心,把写作意旨交代清楚,给读者留下切题的好印象。例如2014年天津卷中考满分作文《我心灵的甘露》:“读书使人明智。书中的甘露滋润着我的心灵,读《西游记》如此,读其他书也是如此。我会一直这样读下去,尽情享受这醇美的甘露。”结尾总结全文,又把笔触延伸到广义的读书上,文章的主题也借此得以深化。
3. 首尾呼应。既呼应开头,又不简单重复,给人留下文章“首尾圆合、浑然一体”的感觉。如2014年山东东营卷作文《我记忆中的眼泪》:“眼泪虽已随风而去,但记忆却永存我心中。”末尾单独成段,强烈地表达了考生的难忘之情,既照应题目、呼应开头,又深化主题,给人留下无尽的韵味。
4. 抒情议论。结尾或抒发作者的情感,或表明观点态度,引起读者的共鸣。如2014年江苏卷作文《我与外婆再见时》:“生命的转瞬即逝让我明白了亲情的可贵,珍惜身边爱你的人是多么重要啊!不要让你的未来活在懊恼中,再次相见时,请珍惜那瞬间吧!”结尾发出议论,由外婆的去世感悟到亲情和生命的可贵,升华了主题。
【中考作文路】
丝线里的爱
2014年河北一考生
从小到大,我穿的几乎都是妈妈亲自缝制的衣服。从前穿在身上,常常觉得很自卑,可如今却巴不得将其天天穿在身上。爸爸说,这是因为我长大了。
小时候,我家除了田地之外,没有其他经济来源。因此,家境很贫寒。于是,灵巧的妈妈便将爸爸和她自己不能穿的旧衣服给我改改,做成衣服。印象最深刻的是妈妈曾用爸爸的一条灰色的裤子给我做了一条灰布裤。我每长一岁,腿就长一些了,妈妈便将下面的边再放开一些。所以我接连几年都穿着那条灰布裤。穿着这样的裤子站在花花绿绿的同伴里面,很是扎眼。当时我却很得意,因为妈妈告诉过我,大一些的孩子会穿灰色的衣服,这表示你比别人长得快。当时的我一直陶醉在比别的孩子大的美好想象中。
那时的我,很开心。
后来啊,我读了小学。家里情况渐好一些了,但妈妈仍是勤俭持家,我穿的衣服仍多是妈妈亲手缝的。只是,我逐渐长成一个动人的小姑娘了,所以妈妈在缝制衣服上也就更用心了,常常在袖口处加一块彩边,或是在胸口处绣一朵梅花。记得我上五年级时,妈妈用几片零碎的布头给我做了一条五彩裙,穿上去也还算漂亮。可是,我并不喜欢,因为我在同学们的眼光里读出了不屑与嘲讽。我开始讨厌穿这种衣服了。
那时的我,很自卑。
而现在,我家的生活风生水起,已算比较富裕了。可是妈妈似乎是成了习惯,仍是亲自给我做衣服,每每看我将她的作品穿在身上,总会一直笑着看,好像怎么也看不够。我读中学了,妈妈的眼睛有些花了,手工活也稍微有些糙了。而我呢,却不再烦这样自制的衣服,反而依赖上了。因为三年的初中生活,不仅提升了我的知识,而且让我的思想也变成熟了。穿上妈妈做的衣服,感觉很舒适,上面似乎能嗅到妈妈的味道。
现在的我,很温暖。
时光在妈妈的一针一线中,悄悄流走。但丝线里的爱,就像静静的花开,在我的心底永不凋谢。
点评:作者运用第一人称“我”,采用一种说故事的语调来阐述,让人读起来感到十分的宁静和谐,显然,文章具有很强的读者意识,有一种善于表达交流的意愿。本文表现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意旨,透过“妈妈自制的衣服”来抒写自己内心精神世界的成长,表现妈妈对“我”的爱,情感真实而动人。另外,文章善于从小处着眼,从个人成长经历中选材,使文章的选材范围的指向更加明确,更集中,也使文章的切入点更小,有利于写得充实。行文以时间贯穿全文,条理清晰,展示了作者的才情,凸显作者结构布局的技巧。
【牛刀小试】
在成长的历程中,我们难免会做错一些事,走错一段路。可是,我们在事后是否做过深刻的反思呢?又从中收获什么了呢?
请你以“ ,我错了”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表达真情实感。②不少于600字。③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思路点拨】
首先要选准认错的对象,或是亲人,或是师长,或是朋友,甚至是陌生人。其次,要深入思考“我”错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会犯错,如何认识错误。只有想清楚这些问题,才能写好文章。再次,要立意深刻。此文表面上写“我”错了,实质是为表现“我”怎样做才能纠正错误,不再犯错,做一个诚实、正直、宽容、有爱心、乐于助人、孝敬父母、尊重他人的人。因此,文章应鲜明凸显“学会做人”这一题旨。写此文,还要注意详略,略写错因,详写错后的反省,内心的活动要细腻地描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