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4同步训练4.4 "土耳其之父"凯末尔 Word版含解析.doc

四 “土耳其之父”凯末尔

达标训练·固双基

一、选择题

1.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作为战败国的土耳其被迫接受了屈辱的停战协定与和平条约, 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 主要表现在( )

A. 资源被掠夺

C. 领土被肢解 B. 人民被欺压 D. 君主被废黜

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土耳其被迫与协约国签订了《色佛尔条约》, 根据这一条约, 土耳其的大片领土被协约国占领。

答案:C

2. 凯末尔认为:“一个国家不论在战场上取得多么辉煌的胜利, 如果没有知识大军, 这个胜利成果就不能巩固和持久。”为此, 他采取的措施是( )

A. 废除苏丹制度

C. 实行政教分离 B. 扩大世俗教育 D. 废除陈规陋习

解析:要拥有“知识大军”,必须大力发展教育, 在题目给定的四个选项中, 与教育密切相关的只有B 项。

答案:B

3. 尽管时光流逝, 但凯末尔并没有被人们忘记。1981年是凯末尔100周年诞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这一年定为“阿塔图尔克(意为土耳其之父) 年”。这主要是因为凯末尔( )

①在一战中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 ②领导土耳其国民军赶走外国军队, 赢得国家独立 ③在土耳其进行了一系列民主化改革 ④实现了土耳其的复兴

A.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B. ①②③ D. ②③

解析:凯末尔的主要贡献是建立新国家和进行改革, 使土耳其成为现代资本主义国家。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凯末尔执政不久, 就发起了一次“帽子革命”。当时土耳其男子都戴一种红色圆筒形

毡帽, 叫作“费兹帽”,具有宗教意义。凯末尔下令, 国民不准再戴“费兹帽”,而改戴欧式礼帽。结果欧式礼帽一下子供不应求。

材料二 1933年, 土耳其小学生开始背诵的第一个句子是:“我是土耳其人, 诚实而勤劳。” 材料三 凯末尔要求内阁部长们的妻子学习跳舞, 还鼓励女青年们成为飞行员。1933年, 土耳其在庆祝建国10周年大会上, 特意安排女飞行员进行飞行表演。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出土耳其的哪些变化?

(2)结合土耳其的变化简要评价凯末尔的改革。

解析:第(1)问要对材料高度概括, 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分别从文化、教育、妇女地位等角度进行了说明。第(2)问要结合材料, 从对土耳其的积极影响方面来评价。

参考答案:(1)材料一反映了文化结构的变化; 材料二反映了教育观念的变化; 材料三反映了妇女地位的变化。

(2)凯末尔改革非常深刻, 涉及风俗、教育等诸多方面。通过改革, 土耳其人民的社会生活走向了世俗化和现代化, 教育取得长足进步, 妇女地位提高, 土耳其从传统落后的封建神权国家向现代民主社会转变。

5.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土耳其“字母革命”进程简表

——摘编自昝涛《“字母革命”与土耳其现代化》

材料二 不过正如亨廷顿所指出, 最重要的改革莫过于规定土耳其语的书写必须用拉丁字母, 而不准用传统的阿拉伯字母书写, 这一语言文字革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因为它导致日后受教育的土耳其新生代实际上不再能阅读传统的经典文献, 具有从文化上彻底断根的效果。

——甘阳《如何避免“自宫式”的现代化? 》

(1)凯末尔大力推行“字母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根据材料一, 指出土耳其“字母改革”的特点。

(2)综合上述材料, 简要评价凯末尔的“字母革命”。

解析:第(1)问, 材料引自《“字母革命”与土耳其现代化》, 从标题上看, 并结合所学知识, 可知其目的是发展教育, 向西方学习, 推动国家的现代化发展。从内容上可知, 其特点为:政府强力推行(依靠行政、立法手段); 领导人亲身示范; 时间短促。第(2)问, 评价历史现象, 一定要全面客观地去评价, 如何做到全面客观, 那就要一分为二地去看待。

参考答案:(1)目的:普及教育; 向西方学习, 实现国家现代化。

特点:政府强力推行(依靠行政、立法手段); 领导人亲身示范; 时间短促。

(2)积极作用:提高识字率, 有利于普及教育; 更容易接受欧洲文明, 推动了国家的现代化。 消极影响:割裂传统文化; 准备不足。

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军事胜利对真正解放来说是不够的, 在民族的政治、社会生活中, 在民族的思想教育中, 我们的指南将是科学和技术, 能否成为现代文明的国家, 是生死存亡的问题。

——凯末尔

材料二 在土耳其, 无论在繁华的都市, 还是偏僻的村镇, 人们都可以看到他的塑像矗立街头。在机关、学校、公司内, 几乎每个办公室的墙上或桌上都有他的画像和照片, 他被人们尊称为

“阿塔图尔克”,即“土耳其之父”。

——博客杂志

材料三 凯末尔逝世距今已经六十多年, 但其影响力始终不衰。现在土耳其的政治家们, 无论属于哪个党派, 都宣称自己是凯末尔的继承者, 来表达政治主张。凯末尔的影响不仅仅限于土耳其, 而且是世界性的。纵观近现代中东地区的历史, 还没有其他能与凯末尔比肩的人物。

——博客杂志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军事胜利”指的是什么? 凯末尔是怎样解决“生死存亡的问题”的?

(2)结合材料一, 分析材料二、材料三, 人们是否应该尊称凯末尔为“土耳其之父”?试分析人们尊重和高度评价凯末尔的原因。

解析:本题是材料题, 通过材料考查凯末尔的事迹和贡献。第(1)问, 设问针对性比较强, 需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提炼概括, 而且要准确, 实质是认识了解凯末尔的两大历史功绩, 即抗战立国和改革建国。第(2)问, 材料二、材料三展示了凯末尔对土耳其的深远而广泛的影响。人们之所以爱戴他、纪念他、给他崇高的荣誉, 是因为他作出的巨大历史贡献。该问就是探寻凯末尔的历史贡献。在解答该问时注意不要遗漏知识点。

参考答案:(1)材料一中的“军事胜利”指的是土耳其在凯末尔的领导下击败协约国支持的希腊的武装入侵。解决的方法是在土耳其推行改革。

(2)应该。原因:①一战中指挥的达达尼尔海峡战役, 成功地阻击了协约国军队的登陆, 粉碎了协约国优势兵力的进攻, 为奥斯曼帝国赢得了唯一的胜利。②在土耳其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时, 号召人民用一切代价捍卫民族的尊严和荣誉——领导土耳其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瓜分、捍卫民族主权。③领导土耳其击败协约国支持的希腊的武装侵入, 维护了土耳其的国家独立和主权。成立了土耳其共和国, 建立了现代土耳其国家。④在土耳其大力推行改革, 实行政教分离, 实行男女平等, 引导整个社会步入现代化的发展轨道。

四 “土耳其之父”凯末尔

达标训练·固双基

一、选择题

1.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作为战败国的土耳其被迫接受了屈辱的停战协定与和平条约, 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 主要表现在( )

A. 资源被掠夺

C. 领土被肢解 B. 人民被欺压 D. 君主被废黜

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土耳其被迫与协约国签订了《色佛尔条约》, 根据这一条约, 土耳其的大片领土被协约国占领。

答案:C

2. 凯末尔认为:“一个国家不论在战场上取得多么辉煌的胜利, 如果没有知识大军, 这个胜利成果就不能巩固和持久。”为此, 他采取的措施是( )

A. 废除苏丹制度

C. 实行政教分离 B. 扩大世俗教育 D. 废除陈规陋习

解析:要拥有“知识大军”,必须大力发展教育, 在题目给定的四个选项中, 与教育密切相关的只有B 项。

答案:B

3. 尽管时光流逝, 但凯末尔并没有被人们忘记。1981年是凯末尔100周年诞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这一年定为“阿塔图尔克(意为土耳其之父) 年”。这主要是因为凯末尔( )

①在一战中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 ②领导土耳其国民军赶走外国军队, 赢得国家独立 ③在土耳其进行了一系列民主化改革 ④实现了土耳其的复兴

A.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B. ①②③ D. ②③

解析:凯末尔的主要贡献是建立新国家和进行改革, 使土耳其成为现代资本主义国家。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凯末尔执政不久, 就发起了一次“帽子革命”。当时土耳其男子都戴一种红色圆筒形

毡帽, 叫作“费兹帽”,具有宗教意义。凯末尔下令, 国民不准再戴“费兹帽”,而改戴欧式礼帽。结果欧式礼帽一下子供不应求。

材料二 1933年, 土耳其小学生开始背诵的第一个句子是:“我是土耳其人, 诚实而勤劳。” 材料三 凯末尔要求内阁部长们的妻子学习跳舞, 还鼓励女青年们成为飞行员。1933年, 土耳其在庆祝建国10周年大会上, 特意安排女飞行员进行飞行表演。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出土耳其的哪些变化?

(2)结合土耳其的变化简要评价凯末尔的改革。

解析:第(1)问要对材料高度概括, 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分别从文化、教育、妇女地位等角度进行了说明。第(2)问要结合材料, 从对土耳其的积极影响方面来评价。

参考答案:(1)材料一反映了文化结构的变化; 材料二反映了教育观念的变化; 材料三反映了妇女地位的变化。

(2)凯末尔改革非常深刻, 涉及风俗、教育等诸多方面。通过改革, 土耳其人民的社会生活走向了世俗化和现代化, 教育取得长足进步, 妇女地位提高, 土耳其从传统落后的封建神权国家向现代民主社会转变。

5.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土耳其“字母革命”进程简表

——摘编自昝涛《“字母革命”与土耳其现代化》

材料二 不过正如亨廷顿所指出, 最重要的改革莫过于规定土耳其语的书写必须用拉丁字母, 而不准用传统的阿拉伯字母书写, 这一语言文字革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因为它导致日后受教育的土耳其新生代实际上不再能阅读传统的经典文献, 具有从文化上彻底断根的效果。

——甘阳《如何避免“自宫式”的现代化? 》

(1)凯末尔大力推行“字母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根据材料一, 指出土耳其“字母改革”的特点。

(2)综合上述材料, 简要评价凯末尔的“字母革命”。

解析:第(1)问, 材料引自《“字母革命”与土耳其现代化》, 从标题上看, 并结合所学知识, 可知其目的是发展教育, 向西方学习, 推动国家的现代化发展。从内容上可知, 其特点为:政府强力推行(依靠行政、立法手段); 领导人亲身示范; 时间短促。第(2)问, 评价历史现象, 一定要全面客观地去评价, 如何做到全面客观, 那就要一分为二地去看待。

参考答案:(1)目的:普及教育; 向西方学习, 实现国家现代化。

特点:政府强力推行(依靠行政、立法手段); 领导人亲身示范; 时间短促。

(2)积极作用:提高识字率, 有利于普及教育; 更容易接受欧洲文明, 推动了国家的现代化。 消极影响:割裂传统文化; 准备不足。

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军事胜利对真正解放来说是不够的, 在民族的政治、社会生活中, 在民族的思想教育中, 我们的指南将是科学和技术, 能否成为现代文明的国家, 是生死存亡的问题。

——凯末尔

材料二 在土耳其, 无论在繁华的都市, 还是偏僻的村镇, 人们都可以看到他的塑像矗立街头。在机关、学校、公司内, 几乎每个办公室的墙上或桌上都有他的画像和照片, 他被人们尊称为

“阿塔图尔克”,即“土耳其之父”。

——博客杂志

材料三 凯末尔逝世距今已经六十多年, 但其影响力始终不衰。现在土耳其的政治家们, 无论属于哪个党派, 都宣称自己是凯末尔的继承者, 来表达政治主张。凯末尔的影响不仅仅限于土耳其, 而且是世界性的。纵观近现代中东地区的历史, 还没有其他能与凯末尔比肩的人物。

——博客杂志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军事胜利”指的是什么? 凯末尔是怎样解决“生死存亡的问题”的?

(2)结合材料一, 分析材料二、材料三, 人们是否应该尊称凯末尔为“土耳其之父”?试分析人们尊重和高度评价凯末尔的原因。

解析:本题是材料题, 通过材料考查凯末尔的事迹和贡献。第(1)问, 设问针对性比较强, 需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提炼概括, 而且要准确, 实质是认识了解凯末尔的两大历史功绩, 即抗战立国和改革建国。第(2)问, 材料二、材料三展示了凯末尔对土耳其的深远而广泛的影响。人们之所以爱戴他、纪念他、给他崇高的荣誉, 是因为他作出的巨大历史贡献。该问就是探寻凯末尔的历史贡献。在解答该问时注意不要遗漏知识点。

参考答案:(1)材料一中的“军事胜利”指的是土耳其在凯末尔的领导下击败协约国支持的希腊的武装入侵。解决的方法是在土耳其推行改革。

(2)应该。原因:①一战中指挥的达达尼尔海峡战役, 成功地阻击了协约国军队的登陆, 粉碎了协约国优势兵力的进攻, 为奥斯曼帝国赢得了唯一的胜利。②在土耳其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时, 号召人民用一切代价捍卫民族的尊严和荣誉——领导土耳其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瓜分、捍卫民族主权。③领导土耳其击败协约国支持的希腊的武装侵入, 维护了土耳其的国家独立和主权。成立了土耳其共和国, 建立了现代土耳其国家。④在土耳其大力推行改革, 实行政教分离, 实行男女平等, 引导整个社会步入现代化的发展轨道。


相关文章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