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2015年中考语文试卷

2015年威海中考语文试卷

一、 积累与运用(24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丫杈() 归泊() 炽痛() 窸窣作响()

B 佝偻() 肆虐() 地窖() 巧妙绝伦()

C 憬悟() 瞰望 () 招徕() 吹毛求疵()

D 嗔视() 沉湎() 桑梓() 嫣红姹紫()

2. 请找出下列词语中的三个错别字,在方格内订正。(3分)

异国它乡 矫健 心会神凝 搏弈 颓唐 再劫难逃 气宇轩昂 抽噎

3. 根据提示,用古诗文填空。(8分)

①_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

②三山半落青天外,__________________.。

③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山是眉峰聚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方多难此登临

⑥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

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

4. 在德亚米契斯《爱的教育》中,老师讲述了三个爱国故事,请根据下列描述,将书名补充完整。

①“少年横卧在草地上,露出苍白的笑脸,好像是听到许多人的称赞,很满足与自己的为国牺牲。”《少年________》

②“见少年跑了一会儿, 忽而把脚步放缓, 只是跛着走。及再重新起跑, 力就渐渐减弱, 坐下休息了好几次。”《少年_____________》

5. 下列语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 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不断发展变化的重要阶段,也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被培养的关键时期。

B .中国传统道德要求必须将“善”在现实生活中全面推进,以实现人道之本。

C .4月29日,威海在全社会拉开了以“排队上下车”、“礼让斑马线”、“不能乱扔杂物”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市民培育工程。

D .著名教育技术专家认为,翻转课堂面临着实施翻转的学段能否向高低两端扩展的挑战。

6. 下列有关语法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心情愉悦”是主谓短语。

B. “弯腰不是屈辱,而是一种人格精神”诗选择关系的复句。

C .“创建文明下元,争做文明学子的活动已列入每一天的教育教学管理之中”一句中“管理”是名词。

D. “对别人的话,不经过思索,都不打折扣地承认,诗思想上的懒惰”一句中画横线部分的句子成分是主语。

7.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让国人引以为豪,请你写一段文字,使暑假来威海参加夏令营的外国中学生朋友,既能简单了解中国的书法、戏曲、诗词(任选一种),更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限80字以内)(4分)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8~12题(8分)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8.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 ①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②“姑俟异日观”云尔 ...

B .①予观夫巴陵胜状 ②臣不胜受恩感激 ..

C .①微斯人 ②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

D. ①南极潇湘 ②方羲之之不可以强以仕,而尝极东方。 ..

9.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骈死于槽枥之间 ..

B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

C .前人之述备矣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

D .然则何时而乐耶 旦旦而学之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句子(2分)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写出你对文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理解,并谈谈在现实生活中如何才能做到?(2分)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2 ~13题(4分)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1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盍各言尔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请从其中任选一人,谈谈你对其“志”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言文阅读(20分)

(一) 阅读下文,完成14~18题(17分)

草记

贾平凹

1982年10月,我去银川,过三边,也没有一棵树,遥远的地平线,乡阳欲浮欲沉,像是妊娠,已经粘胶得成一个椭圆形,我默默走着。先是并不留意,后来就发现眼前倏忽飘过一朵两朵白绒团儿,温温柔柔的,泛着银光,再往前走,白绒团儿竟多起来,一动脚,就绕着身子乱飞。疑心是柳絮,抬头搜素去,四周依旧空旷;急用手去捉,手一抬,那白绒团儿却顺手而上,才抓住一团要看时,一出气,又飞了。一时又起了风,沙尘并没有动,但白绒团儿越发纷纷,如千万只白色蝴蝶,升升浮浮,翩翩不能安静。定睛看去,那白绒团儿却原来都是从一棵一棵什么草中起身的:草高不盈尺,条细,半绿半枯,结一串串果实,如豆荚,尽都干裂,有的已空壳,在风中铮铮颤着细音,有的半合半开,形如织布木梭,里边两排荚籽,每籽小如鸡眼,四周生满白绒,风吹绒毛如足如翅,就悠悠而去了。

我不知此草为何名,站在那里,一直等远远的一队骆驼走来,问起驼峰间的牧人,回答说:这草叫佛手肿。草古怪,名字也古怪。我在问,回答是:“他怎么不长绒毛呢?要不,它怎么繁衍后代啊?“

我不禁喟然长叹:哦,大凡尘世,任何地方都有生命的存在,漠漠边关沙地,也是如此;而万事万物既有存在的生命,又有它赖以生存的手段,环境不同,手段也相异呀!要想树林中的蛇可以是青色,湖水里的鹅可以毛隔水,岸上的树可以叶子圆阔,高山的树可以叶子尖针,可见环境好的并不足夸,环境劣额更不应自弃。再想这佛手肿长在这里,它也开花,它也结籽,虽然没有一只蜂儿来传递花的爱情,没有一只鸟来遗播籽的繁衍,生活给了它瘠贫,也同时给了它的奋斗,一结籽就生出绒的翅膀,自己去谋生路了。也正是环境太不好了,它并不去以色香诱蜂儿鸟儿,它靠的是自己生的欲望,靠的是飞的力量,自然这样可能落地而生,也可能落地而亡,要不,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白绒儿各自在找寻自己的归宿呢?

“这草很多吗?“我问牧人。

“当然很多,你再往北走,沙地上全是这种草呢。”

“那走过的草坝子上怎么没这种草?”

“它是苦命的,一旦绿了一片沙地,什么花草都来长了,有了蜂儿,有了鸟儿,它却就长不成了。”

“它只能在沙地上长?”

“要不怎么说是苦命的呢?”牧人赶着骆驼走远了,缓缓的步伐,摇奏着沉沉的铃声。几朵白绒团儿飘在骆驼的身上,落在牧人的帽子上,那深深的骆驼脚窝里,也满满地落下了一堆了。

啊,荒凉的沙地上,有多少人来过,又有多少人能知道这草呢?知道的只有骆驼,只有牧人;但骆驼不懂人语,不能言语,牧人能言,但不能写出以示天下。只有我记下此草;草可悲,草亦可幸也。

(选自《西安晚报》)

14. 结合上下文说说第(1)段划线句子的作用。(3分)

15. 作者认为“万事万物既有存在的生命,又有它赖以生存的手段,环境不同,手段也相异”,请概括佛手肿生活的自然环境及生存的手段。(3分)

16. 如何理解文章末段的“草可悲,草亦可幸也”。(4分)

17. 为“草”作记,其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18. 面对佛手肿,“牧人能言,但不能写出以示天下”,“只有我记下此草”,请谈谈这一现象对你写作方面的启示。(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9~22题。(12分)

读书 怎样读书,在这里,是个自决的问题;我说我的,没勉强谁跟我学。第一,我读书没系统。借着什么,买着什么,遇着什么,就读什么。不懂的放下,使我糊涂的放下,没趣味的放下,不客气。我不能叫书管着我。

第二,读得很快,而不记住。书要都叫我记住,还要书干吗?书应该记住自己。对我,最讨厌的发问是:“那个典故是哪儿的呢?”“那句书是怎么来着?”我永不回答这样的考问,即使我记得。我又不是印刷机器养的,管你这一套!

读得快,因为我有时候跳过几页去。不合我的意,我就练习跳远。书要是不服气的话,来跳我呀!看侦探小说的时候,我先看最后的几页,省事。

第三,读完一本书,没有批评,谁也不告诉。一告诉就糟:“嘿,你读《啼笑因缘》?”要大家都不读《啼笑因缘》,人家写它干吗呢?一批评就糟:“尊家这点意见?”我不惹气。读完一本书再打通儿架,不上算。我有我的爱与不爱,存在我自己心里。我爱念什么就念,有什么心得我自己知道,这是种享受,虽然显得自私一点。

再说呢,我读书似乎只要求一点灵感。“印象甚佳”便是好书,我没工夫去细细分析它,所以根本便不能批评。“印象甚佳”有时候并不是全书的,而是书中的一段最入我的味;因为这一段使我对这全书有了好感;其实这一段的美或者正足以破坏了全体的美,但是我不去管;有一段叫我喜欢两天的,我就感谢不尽。因此,设若我真去批评,大概是高明不了。

第四,我不读自己的书,不愿谈论自己的书。“儿子是自己的好”,我还不晓得,因为自己还没有过儿子。有个小女儿,女儿能不能代表儿子,就不得而知。“老婆是别人的好”,我也不敢加以拥护,特别是在家里。但是我准知道,书是别人的好。别人的书自然未必都好,可是至少给我一点我不知道的东西。自己的,一提都头疼!自己的书,和自己的运气,好象永远是一对儿累赘。

第五,哼,算了吧 。

19.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分)

20. 关于怎样读书,作者从哪些角度展开论述?(4分)

21. 作者为什么说“读完一本书,没有批评”?(3分)

22. 谈谈最后一段中“哼,算了吧”这句话的含义与作用。(3分)

四、写作(50分)

23. 题目:因为有根

答案:一、(24分)

1.D 2.它—他;再—在;气—器 3.(1)烟笼寒水月笼沙(2)二水中分白鹭洲(3)斜晖脉脉水悠悠(4)水是眼波横(5)花近高楼伤客心(6)禅房花木深(7)乱花渐入迷人眼

(8)无可奈何花落去 4.侦探鼓手 5.C 6.B 7.参考资料(1)戏曲史中国传统的、民族性的戏剧艺术,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它将中国传统的诗、歌、舞、乐、技的手段在舞台上综合运用起来,凭借演员虚拟的表演,不需要实物,即可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讲究用“唱念做打”四种手段和“手眼身法步”五种技术方法来表现人物。戏曲剧种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每个地方的戏曲,都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风情,如京剧的雍容华美、昆曲的典雅精致,梆子戏的高亢悲凉,越剧的轻柔婉转。(2)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汉字在漫长的演变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起着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等重要的社会作用,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如颜体书法,点画丰厚饱满,结构阔大端正,整体显得大气磅礴,雄壮刚强,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3)中国古典诗词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诗歌、楚辞、汉乐府到唐诗、宋词、元曲,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它既是中华民族人文精髓的凝聚,又是五千年情感的传递。其描写往往简明扼要,留有余味,从而营造含蓄委婉的意境美,其丰富的内涵,清丽的神韵,优美的语言,铿锵的节奏,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二、(12分)

(一)(共8分)8.D 9.B 10.我曾经探求古时高尚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为什么呢? 11.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现实生活中必须要有坚定的主观意志。

(二)(共四分)12. 何不(为什么不)各人说说你们的志向是什么?(尔译为你不得分)

13. 示例(1)子路:愿意把自己的车马衣服同朋友共同使用,坏了也没有什么不满。可看出他希望朋友之间重义气,轻财务。(立足朋友层面,限于“个人”的狭义)

示例(2)颜回:不夸耀优点,不把辛苦的事儿推给别人。可看出他希望每人加强自我修养。(立足于自我修养,上升到任我互动的层面)示例3孔子:老者得以安养,朋友互相信任,青少年得到照顾。可看出他希望所有的人都得到关照。(兼济天下,最高境界)

16. 佛手肿只能在贫瘠的沙地上生长(1分),不被很多人了解(1分),“草可悲”;它有独特的生存手段(1分),能遇到“我”,将其写出以示天下(1分),“亦可幸”。

17. 对佛手肿生存欲望、生存手段的敬重(1分),对执着、顽强生命的赞美(2分)

18、提示:从细致观察、深入思考、具有丰富情感等角度进行阐释。

(二)(共12分)

19. 怎样读书,是个自决的问题。

20. (1)读的内容(读什么)(1分)(2)读的方法(怎么读)(1分)(3)读书心得(1分)

(4)对书的态度(1分)

21. 一批评就糟,不想惹气,不愿批评(1分);没工夫去细细分析,不能批评(1分)由于个人喜好,批评高明不了,不便批评(1分)

22. 读书的方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1分)。不必全跟着“我”学(1分)。照应开头(1分),再一次强调“怎样读书,是个自决的问题”。

2015年威海中考语文试卷

一、 积累与运用(24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丫杈() 归泊() 炽痛() 窸窣作响()

B 佝偻() 肆虐() 地窖() 巧妙绝伦()

C 憬悟() 瞰望 () 招徕() 吹毛求疵()

D 嗔视() 沉湎() 桑梓() 嫣红姹紫()

2. 请找出下列词语中的三个错别字,在方格内订正。(3分)

异国它乡 矫健 心会神凝 搏弈 颓唐 再劫难逃 气宇轩昂 抽噎

3. 根据提示,用古诗文填空。(8分)

①_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

②三山半落青天外,__________________.。

③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山是眉峰聚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方多难此登临

⑥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

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

4. 在德亚米契斯《爱的教育》中,老师讲述了三个爱国故事,请根据下列描述,将书名补充完整。

①“少年横卧在草地上,露出苍白的笑脸,好像是听到许多人的称赞,很满足与自己的为国牺牲。”《少年________》

②“见少年跑了一会儿, 忽而把脚步放缓, 只是跛着走。及再重新起跑, 力就渐渐减弱, 坐下休息了好几次。”《少年_____________》

5. 下列语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 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不断发展变化的重要阶段,也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被培养的关键时期。

B .中国传统道德要求必须将“善”在现实生活中全面推进,以实现人道之本。

C .4月29日,威海在全社会拉开了以“排队上下车”、“礼让斑马线”、“不能乱扔杂物”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市民培育工程。

D .著名教育技术专家认为,翻转课堂面临着实施翻转的学段能否向高低两端扩展的挑战。

6. 下列有关语法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心情愉悦”是主谓短语。

B. “弯腰不是屈辱,而是一种人格精神”诗选择关系的复句。

C .“创建文明下元,争做文明学子的活动已列入每一天的教育教学管理之中”一句中“管理”是名词。

D. “对别人的话,不经过思索,都不打折扣地承认,诗思想上的懒惰”一句中画横线部分的句子成分是主语。

7.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让国人引以为豪,请你写一段文字,使暑假来威海参加夏令营的外国中学生朋友,既能简单了解中国的书法、戏曲、诗词(任选一种),更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限80字以内)(4分)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8~12题(8分)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8.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 ①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②“姑俟异日观”云尔 ...

B .①予观夫巴陵胜状 ②臣不胜受恩感激 ..

C .①微斯人 ②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

D. ①南极潇湘 ②方羲之之不可以强以仕,而尝极东方。 ..

9.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骈死于槽枥之间 ..

B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

C .前人之述备矣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

D .然则何时而乐耶 旦旦而学之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句子(2分)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写出你对文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理解,并谈谈在现实生活中如何才能做到?(2分)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2 ~13题(4分)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1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盍各言尔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请从其中任选一人,谈谈你对其“志”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言文阅读(20分)

(一) 阅读下文,完成14~18题(17分)

草记

贾平凹

1982年10月,我去银川,过三边,也没有一棵树,遥远的地平线,乡阳欲浮欲沉,像是妊娠,已经粘胶得成一个椭圆形,我默默走着。先是并不留意,后来就发现眼前倏忽飘过一朵两朵白绒团儿,温温柔柔的,泛着银光,再往前走,白绒团儿竟多起来,一动脚,就绕着身子乱飞。疑心是柳絮,抬头搜素去,四周依旧空旷;急用手去捉,手一抬,那白绒团儿却顺手而上,才抓住一团要看时,一出气,又飞了。一时又起了风,沙尘并没有动,但白绒团儿越发纷纷,如千万只白色蝴蝶,升升浮浮,翩翩不能安静。定睛看去,那白绒团儿却原来都是从一棵一棵什么草中起身的:草高不盈尺,条细,半绿半枯,结一串串果实,如豆荚,尽都干裂,有的已空壳,在风中铮铮颤着细音,有的半合半开,形如织布木梭,里边两排荚籽,每籽小如鸡眼,四周生满白绒,风吹绒毛如足如翅,就悠悠而去了。

我不知此草为何名,站在那里,一直等远远的一队骆驼走来,问起驼峰间的牧人,回答说:这草叫佛手肿。草古怪,名字也古怪。我在问,回答是:“他怎么不长绒毛呢?要不,它怎么繁衍后代啊?“

我不禁喟然长叹:哦,大凡尘世,任何地方都有生命的存在,漠漠边关沙地,也是如此;而万事万物既有存在的生命,又有它赖以生存的手段,环境不同,手段也相异呀!要想树林中的蛇可以是青色,湖水里的鹅可以毛隔水,岸上的树可以叶子圆阔,高山的树可以叶子尖针,可见环境好的并不足夸,环境劣额更不应自弃。再想这佛手肿长在这里,它也开花,它也结籽,虽然没有一只蜂儿来传递花的爱情,没有一只鸟来遗播籽的繁衍,生活给了它瘠贫,也同时给了它的奋斗,一结籽就生出绒的翅膀,自己去谋生路了。也正是环境太不好了,它并不去以色香诱蜂儿鸟儿,它靠的是自己生的欲望,靠的是飞的力量,自然这样可能落地而生,也可能落地而亡,要不,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白绒儿各自在找寻自己的归宿呢?

“这草很多吗?“我问牧人。

“当然很多,你再往北走,沙地上全是这种草呢。”

“那走过的草坝子上怎么没这种草?”

“它是苦命的,一旦绿了一片沙地,什么花草都来长了,有了蜂儿,有了鸟儿,它却就长不成了。”

“它只能在沙地上长?”

“要不怎么说是苦命的呢?”牧人赶着骆驼走远了,缓缓的步伐,摇奏着沉沉的铃声。几朵白绒团儿飘在骆驼的身上,落在牧人的帽子上,那深深的骆驼脚窝里,也满满地落下了一堆了。

啊,荒凉的沙地上,有多少人来过,又有多少人能知道这草呢?知道的只有骆驼,只有牧人;但骆驼不懂人语,不能言语,牧人能言,但不能写出以示天下。只有我记下此草;草可悲,草亦可幸也。

(选自《西安晚报》)

14. 结合上下文说说第(1)段划线句子的作用。(3分)

15. 作者认为“万事万物既有存在的生命,又有它赖以生存的手段,环境不同,手段也相异”,请概括佛手肿生活的自然环境及生存的手段。(3分)

16. 如何理解文章末段的“草可悲,草亦可幸也”。(4分)

17. 为“草”作记,其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18. 面对佛手肿,“牧人能言,但不能写出以示天下”,“只有我记下此草”,请谈谈这一现象对你写作方面的启示。(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9~22题。(12分)

读书 怎样读书,在这里,是个自决的问题;我说我的,没勉强谁跟我学。第一,我读书没系统。借着什么,买着什么,遇着什么,就读什么。不懂的放下,使我糊涂的放下,没趣味的放下,不客气。我不能叫书管着我。

第二,读得很快,而不记住。书要都叫我记住,还要书干吗?书应该记住自己。对我,最讨厌的发问是:“那个典故是哪儿的呢?”“那句书是怎么来着?”我永不回答这样的考问,即使我记得。我又不是印刷机器养的,管你这一套!

读得快,因为我有时候跳过几页去。不合我的意,我就练习跳远。书要是不服气的话,来跳我呀!看侦探小说的时候,我先看最后的几页,省事。

第三,读完一本书,没有批评,谁也不告诉。一告诉就糟:“嘿,你读《啼笑因缘》?”要大家都不读《啼笑因缘》,人家写它干吗呢?一批评就糟:“尊家这点意见?”我不惹气。读完一本书再打通儿架,不上算。我有我的爱与不爱,存在我自己心里。我爱念什么就念,有什么心得我自己知道,这是种享受,虽然显得自私一点。

再说呢,我读书似乎只要求一点灵感。“印象甚佳”便是好书,我没工夫去细细分析它,所以根本便不能批评。“印象甚佳”有时候并不是全书的,而是书中的一段最入我的味;因为这一段使我对这全书有了好感;其实这一段的美或者正足以破坏了全体的美,但是我不去管;有一段叫我喜欢两天的,我就感谢不尽。因此,设若我真去批评,大概是高明不了。

第四,我不读自己的书,不愿谈论自己的书。“儿子是自己的好”,我还不晓得,因为自己还没有过儿子。有个小女儿,女儿能不能代表儿子,就不得而知。“老婆是别人的好”,我也不敢加以拥护,特别是在家里。但是我准知道,书是别人的好。别人的书自然未必都好,可是至少给我一点我不知道的东西。自己的,一提都头疼!自己的书,和自己的运气,好象永远是一对儿累赘。

第五,哼,算了吧 。

19.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分)

20. 关于怎样读书,作者从哪些角度展开论述?(4分)

21. 作者为什么说“读完一本书,没有批评”?(3分)

22. 谈谈最后一段中“哼,算了吧”这句话的含义与作用。(3分)

四、写作(50分)

23. 题目:因为有根

答案:一、(24分)

1.D 2.它—他;再—在;气—器 3.(1)烟笼寒水月笼沙(2)二水中分白鹭洲(3)斜晖脉脉水悠悠(4)水是眼波横(5)花近高楼伤客心(6)禅房花木深(7)乱花渐入迷人眼

(8)无可奈何花落去 4.侦探鼓手 5.C 6.B 7.参考资料(1)戏曲史中国传统的、民族性的戏剧艺术,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它将中国传统的诗、歌、舞、乐、技的手段在舞台上综合运用起来,凭借演员虚拟的表演,不需要实物,即可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讲究用“唱念做打”四种手段和“手眼身法步”五种技术方法来表现人物。戏曲剧种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每个地方的戏曲,都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风情,如京剧的雍容华美、昆曲的典雅精致,梆子戏的高亢悲凉,越剧的轻柔婉转。(2)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汉字在漫长的演变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起着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等重要的社会作用,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如颜体书法,点画丰厚饱满,结构阔大端正,整体显得大气磅礴,雄壮刚强,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3)中国古典诗词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诗歌、楚辞、汉乐府到唐诗、宋词、元曲,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它既是中华民族人文精髓的凝聚,又是五千年情感的传递。其描写往往简明扼要,留有余味,从而营造含蓄委婉的意境美,其丰富的内涵,清丽的神韵,优美的语言,铿锵的节奏,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二、(12分)

(一)(共8分)8.D 9.B 10.我曾经探求古时高尚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为什么呢? 11.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现实生活中必须要有坚定的主观意志。

(二)(共四分)12. 何不(为什么不)各人说说你们的志向是什么?(尔译为你不得分)

13. 示例(1)子路:愿意把自己的车马衣服同朋友共同使用,坏了也没有什么不满。可看出他希望朋友之间重义气,轻财务。(立足朋友层面,限于“个人”的狭义)

示例(2)颜回:不夸耀优点,不把辛苦的事儿推给别人。可看出他希望每人加强自我修养。(立足于自我修养,上升到任我互动的层面)示例3孔子:老者得以安养,朋友互相信任,青少年得到照顾。可看出他希望所有的人都得到关照。(兼济天下,最高境界)

16. 佛手肿只能在贫瘠的沙地上生长(1分),不被很多人了解(1分),“草可悲”;它有独特的生存手段(1分),能遇到“我”,将其写出以示天下(1分),“亦可幸”。

17. 对佛手肿生存欲望、生存手段的敬重(1分),对执着、顽强生命的赞美(2分)

18、提示:从细致观察、深入思考、具有丰富情感等角度进行阐释。

(二)(共12分)

19. 怎样读书,是个自决的问题。

20. (1)读的内容(读什么)(1分)(2)读的方法(怎么读)(1分)(3)读书心得(1分)

(4)对书的态度(1分)

21. 一批评就糟,不想惹气,不愿批评(1分);没工夫去细细分析,不能批评(1分)由于个人喜好,批评高明不了,不便批评(1分)

22. 读书的方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1分)。不必全跟着“我”学(1分)。照应开头(1分),再一次强调“怎样读书,是个自决的问题”。


相关文章

  • 2015-2016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 2015-2016年中考适应性考试 语 文 试 卷 (本试卷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祝 考 试 顺 利★ 注意事项:本卷为试题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面句子中有两 ...查看


  • 北京中考语文答案
  • 北京中考语文答案 相关栏目推荐 北京中考答案 北京中考数学试题 北京2014中考真题 北京中考语文真题 北京中考改革 北京中考模拟试题 北京中考报名网 北京中考生物真题 北京中考满分作文100字 北京中考试卷 北京中考满分作文200字 北京 ...查看


  • 2015年中考语文备战策略
  • 2015年中考语文备战策略 (试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 动物在睡眠时,大脑能像人脑那样发出电波,也会做梦.如猫在睡觉的时候会竖起耳朵,嘴边的长须会颤动,有时还会轻轻地叫几声,好像在追捕什么目标似的.鹦鹉睡觉 ...查看


  • 福建省福州市2015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三)
  • 福建省福州市2015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三) 一.积累与运用(40分) l.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l)-(3)题.(6分)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 有(xi ūs è)地打着朵 ...查看


  •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15年中考语文三模试卷
  •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15年中考语文三模试卷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伫立(zhù) 档次(d ǎn ɡ) 创可贴(chu àn ɡ) 险象迭生(diã) .... B. ...查看


  • 江苏省宿迁市2015年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 一 部 分(20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0分) 1.读语段,悍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依次填写).(3分) 春天的三台山,佳木葱茏,芳草如y īn ( ),花海浩荡,碧波粼 粼.游人c ...查看


  • 高中语文图文转换试题列表
  • 难度: 使用次数:17 入库时间:2015-12-24 来源: 2016届陕西省西安市第七十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16.根据下面图表内容和文字表述,回答下面问题. 我国二氧化硫的排放及贡献率 (注)二氧化硫与空气中其他污染物进行复 ...查看


  • 2017年中考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 2017年中考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总分 150分) 班级 姓名 计分 一.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共29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2分,每小题3分) 这( )劳动者的忧郁面孔上( )罩着消沉的阴影,滞留着愚钝和压抑:在他脸上找不到. 一点奋 ...查看


  • 浙江省义乌市2008年中考语文试卷
  • 浙江省义乌市2008年中考语文试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共6 页,有四大题,26小题,满分为150 分(含书写分5 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考生用0 .5 毫米及以上的黑色签字笔把答案写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