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乌拉山至锡尼铁路工程
跨主桥108m连续梁 支架预压方案
乌锡铁路一标项目经理部第二分部
2011年3月
跨主桥108m连续梁支架预压方案
一.编制依据
1.《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和《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2.设计文件规定及业主相关的要求; 3.公司历年来的施工经验; 4.现场施工情况。
二.工程概况及编制范围和目的
本方案针对跨主桥108m连续梁钢管支架预压进行编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在箱梁混凝土浇注卸架后满足设计的外形尺寸及拱度要求,检验支架的整体稳定性及支架的实际承载能力,以消除支架、支撑方木和模板的非弹性变形和地基的压缩沉降影响,同时取得支架弹性变形的实际数值,作为梁体立模的抛高预拱值数据设置的参考。在施工箱梁前需进行支架预压和地基压缩试验,避免箱梁砼因支架不均匀沉降而出现裂缝,在浇筑箱梁混凝土前前要进行支架的压载试验。
连续梁支架搭设时,根据经验值预留15mm的沉降量,梁端(墩顶部分),预留5mm的沉降量。根据设计要求,梁底预留反拱,支架预压完成后测量支架弹性变形,两值叠加后确定最终标高。
三.支架预压 1.预压材料
本分部拟采用(1×1.4×1.2)m混凝土预制块对支架进行预压,每个预制块重4吨。预压荷载为梁体自重的120%。
2.预压流程
连续梁施工支架预压的工艺流程如下:
3.工艺流程各步骤具体操作 ⑴铺设箱梁底模板
铺设好箱梁底模板,将底模板顶面标高尽量调整到箱梁底设计标高,同时检查纵梁与横木垂直,确保支架底传递荷载的支架与支架之间受理均匀,工字钢和钢管上盖板接触密实,无缝隙,加固剪力撑按要求布设。
⑵梁体截面划分及测点布置
为了解支架沉降情况,在加载预压之前测出各测量控制点标高。连续梁顺桥向按照设计文件提供的节段位置进行布置,横隔板位置增加观测截面,所有梁体横向均划分为3部分,每个部位布置一个测点。梁体截面及节段划分见下图所示。
支架梁体预压梁体横断面观测点布置图
⑶加载荷重计算及加载方法
加载荷重计算首先根据梁体横向截面划分和纵向节段划分计算每个部位单位面荷载,然后根据混凝土预压试块平均重量计算混凝土预压试块数量,形成荷载布置图。
加载宜分4级进行,即加载50%、80%、100%、120%。堆载高度根据荷载大小及分布情况实际计算。具体详见支架预压重量分布图。
⑷对加载后各测量点标高值
H2进行测量
布载结束后立即进行观测各测量点的标高值H2,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⑸测量卸载前各测量点标高值H3
维持布载24小时后、卸载前测量各测量点标高值H3。 ⑹卸载
卸载过程的操作基本与加载过程相反。 ⑺观测卸载后各测量点标高H4
卸载后测量出各测量点标高值H4,此时就可以计算出各观测点的变形如下: 非弹性变形f3=H1-H4。通过试压后,可认为支架、模板、方木等的非弹性变形已经消除。弹性变形f2=H4-H3。根据该弹性变形值,在底模上设置预拱度δ2,以使支架变形后梁体线型满足设计要求。另外,根据H2和H3的差值,可以看出持续荷载对支架变形的影响程度。
⑻调整底模标高
根据设计文件提供的预拱度与f2叠加进行梁底面高程控制。 ⑼观测周期(阶段)记录
A.加载前首次做好标号(或记录好起始标高);
B.在预压的过程中荷载达到梁体自重的50%时观测一次加载后,荷载达到
梁体自重的80%时观测一次,荷载达到梁体自重的100%时观测一次;荷载达到梁体自重的120%后,第一天每间隔6小时观测一次,以后每间隔12 小时观测一次。如果加载120%后所测数据与加载前所测数据支架日沉降量小于2.0毫米(不含测量误差)时,表明地基及支架已基本沉降到位,可进行卸载,否则还须持荷进行预压,直到地基及支架沉降符合以上要求为止;
C.卸载后,计算出其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据此调整支架式底模标高。 4.注意事项
(1)、支架搭设应按照本方案设计所要求的材料和方法进行。若有困难时,支架材料应选择具有一定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好的大型钢材,接点和联接件尽量减少,整体强度和稳定性应经过检算。支架基础牢固不下沉。
(2)、铺设底模板后测量H1前应加强对支架的全面检查,确保支架在荷载作用下无异常变形。
(3)、预压材料采用混凝土预压试块码砌,禁止任意堆砌和带撞击式加载,防止堆砌高度过大产生倾倒事故。腹板前80%的荷载用钢筋原材料,为了确保钢筋不变形,应在预压支架上用方木垫平,确保钢筋处于同一高度,稳定性较好。
(4)、由于支架较高,加载重量较大,因此在加载及卸载过程中必须随时对支架情况进行观测,以免发生意外。
(5)、加载过程中应安排专人加强对支架及地基变形情况的观测,如有异常变形,应及时通知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立即停止加载,在采取足够的加固措施后方可继续加载,以免出现重大安全事故。
(6)、预压完成后,根据支架变形情况及地基沉降程度,采取必要的措施对薄弱环节进行加强,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
(7)、支架搭设方法要考虑拆除支架方便且安全,支架垫木采用楔形木垫块,并用U型螺栓固定牢靠,拆卸支架时,先拆除楔形垫块,再按后安先拆、先安后拆的原则,逐层逐杆件拆除。
(8)、支架搭设和预压过程中,应设有专职安全员值班,一是随时检查处
理支架搭设和预压时出现的变化,紧急情况及时向作业人员发出停止或撤离信号,并向上级单位领导报告;二是阻止非施工人员进入支架预压区域以防发生意外。
附件:支架预压成果数据记录表。
新建乌拉山至锡尼铁路工程
跨主桥108m连续梁 支架预压方案
乌锡铁路一标项目经理部第二分部
2011年3月
跨主桥108m连续梁支架预压方案
一.编制依据
1.《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和《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2.设计文件规定及业主相关的要求; 3.公司历年来的施工经验; 4.现场施工情况。
二.工程概况及编制范围和目的
本方案针对跨主桥108m连续梁钢管支架预压进行编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在箱梁混凝土浇注卸架后满足设计的外形尺寸及拱度要求,检验支架的整体稳定性及支架的实际承载能力,以消除支架、支撑方木和模板的非弹性变形和地基的压缩沉降影响,同时取得支架弹性变形的实际数值,作为梁体立模的抛高预拱值数据设置的参考。在施工箱梁前需进行支架预压和地基压缩试验,避免箱梁砼因支架不均匀沉降而出现裂缝,在浇筑箱梁混凝土前前要进行支架的压载试验。
连续梁支架搭设时,根据经验值预留15mm的沉降量,梁端(墩顶部分),预留5mm的沉降量。根据设计要求,梁底预留反拱,支架预压完成后测量支架弹性变形,两值叠加后确定最终标高。
三.支架预压 1.预压材料
本分部拟采用(1×1.4×1.2)m混凝土预制块对支架进行预压,每个预制块重4吨。预压荷载为梁体自重的120%。
2.预压流程
连续梁施工支架预压的工艺流程如下:
3.工艺流程各步骤具体操作 ⑴铺设箱梁底模板
铺设好箱梁底模板,将底模板顶面标高尽量调整到箱梁底设计标高,同时检查纵梁与横木垂直,确保支架底传递荷载的支架与支架之间受理均匀,工字钢和钢管上盖板接触密实,无缝隙,加固剪力撑按要求布设。
⑵梁体截面划分及测点布置
为了解支架沉降情况,在加载预压之前测出各测量控制点标高。连续梁顺桥向按照设计文件提供的节段位置进行布置,横隔板位置增加观测截面,所有梁体横向均划分为3部分,每个部位布置一个测点。梁体截面及节段划分见下图所示。
支架梁体预压梁体横断面观测点布置图
⑶加载荷重计算及加载方法
加载荷重计算首先根据梁体横向截面划分和纵向节段划分计算每个部位单位面荷载,然后根据混凝土预压试块平均重量计算混凝土预压试块数量,形成荷载布置图。
加载宜分4级进行,即加载50%、80%、100%、120%。堆载高度根据荷载大小及分布情况实际计算。具体详见支架预压重量分布图。
⑷对加载后各测量点标高值
H2进行测量
布载结束后立即进行观测各测量点的标高值H2,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⑸测量卸载前各测量点标高值H3
维持布载24小时后、卸载前测量各测量点标高值H3。 ⑹卸载
卸载过程的操作基本与加载过程相反。 ⑺观测卸载后各测量点标高H4
卸载后测量出各测量点标高值H4,此时就可以计算出各观测点的变形如下: 非弹性变形f3=H1-H4。通过试压后,可认为支架、模板、方木等的非弹性变形已经消除。弹性变形f2=H4-H3。根据该弹性变形值,在底模上设置预拱度δ2,以使支架变形后梁体线型满足设计要求。另外,根据H2和H3的差值,可以看出持续荷载对支架变形的影响程度。
⑻调整底模标高
根据设计文件提供的预拱度与f2叠加进行梁底面高程控制。 ⑼观测周期(阶段)记录
A.加载前首次做好标号(或记录好起始标高);
B.在预压的过程中荷载达到梁体自重的50%时观测一次加载后,荷载达到
梁体自重的80%时观测一次,荷载达到梁体自重的100%时观测一次;荷载达到梁体自重的120%后,第一天每间隔6小时观测一次,以后每间隔12 小时观测一次。如果加载120%后所测数据与加载前所测数据支架日沉降量小于2.0毫米(不含测量误差)时,表明地基及支架已基本沉降到位,可进行卸载,否则还须持荷进行预压,直到地基及支架沉降符合以上要求为止;
C.卸载后,计算出其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据此调整支架式底模标高。 4.注意事项
(1)、支架搭设应按照本方案设计所要求的材料和方法进行。若有困难时,支架材料应选择具有一定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好的大型钢材,接点和联接件尽量减少,整体强度和稳定性应经过检算。支架基础牢固不下沉。
(2)、铺设底模板后测量H1前应加强对支架的全面检查,确保支架在荷载作用下无异常变形。
(3)、预压材料采用混凝土预压试块码砌,禁止任意堆砌和带撞击式加载,防止堆砌高度过大产生倾倒事故。腹板前80%的荷载用钢筋原材料,为了确保钢筋不变形,应在预压支架上用方木垫平,确保钢筋处于同一高度,稳定性较好。
(4)、由于支架较高,加载重量较大,因此在加载及卸载过程中必须随时对支架情况进行观测,以免发生意外。
(5)、加载过程中应安排专人加强对支架及地基变形情况的观测,如有异常变形,应及时通知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立即停止加载,在采取足够的加固措施后方可继续加载,以免出现重大安全事故。
(6)、预压完成后,根据支架变形情况及地基沉降程度,采取必要的措施对薄弱环节进行加强,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
(7)、支架搭设方法要考虑拆除支架方便且安全,支架垫木采用楔形木垫块,并用U型螺栓固定牢靠,拆卸支架时,先拆除楔形垫块,再按后安先拆、先安后拆的原则,逐层逐杆件拆除。
(8)、支架搭设和预压过程中,应设有专职安全员值班,一是随时检查处
理支架搭设和预压时出现的变化,紧急情况及时向作业人员发出停止或撤离信号,并向上级单位领导报告;二是阻止非施工人员进入支架预压区域以防发生意外。
附件:支架预压成果数据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