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红包大战的金融意义

中国安邦集团研究总部

今年春节,“抢红包”无疑是中国人的热衷的一个节目,其影响范围实际比中国内地更广,所有微信、微博、手机QQ和支付宝用户,理论上都有参加抢红包的可能。据称,仅微信用户就已覆盖了180多个国家和地区。

据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四大超级入口(微信、微博、手机QQ和支付宝钱包)公布的红包数据,在除夕当天,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10.1亿次,是去年除夕的200倍,在零点峰值,每分钟有165万个红包被拆开。手机QQ方面则表示,除夕当天,QQ红包收发总量6.37亿个,抢红包人数1.54亿。支付宝方面的数据也相当可观,在除夕当天,有6.83亿人参与了红包游戏,支付宝红包收发总量超过2.4亿个,总金额40亿元。微博方面则有1541万微博网友分享了由央视春晚及39位明星与商家送出的1.01亿个红包。

基于移动互联平台的这些最新变化,对商业银行来说意味着什么?对于身为监管者的中国央行和银监会来说,这又意味着什么?它会带来什么样的业态变化和市场空间?又会带来什么样的潜在风险?

对于传统的银行来说,直接影响就是各种红包大战带动了大量资金流出银行,进入第三方支付平台。究竟有多少红包资金沉淀在外?目前还缺乏权威的数据。但从微信推出的“零钱”功能及使用的便利性来看(与支付宝钱包的存储功能相同),沉淀资金的数量应该相当可观。消费市场也随之出现了调整。有不少小朋友,既没有任何银行卡,也没有绑定支付账号,但靠着在春节期间从微信红包抢来的数百元,通过“零钱”系统居然都消费了出去!利用微信钱包的功能,能够极为便利地实现点对点或点对多的定向转移支付。据有关学者的估算,这次春节红包,主发红包者发送的红包是其收到红包的大约4-5倍,这意味着富裕者和年长者对年轻人超过百亿元的转移支付。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过程都完全发生在银行业务之外。即使这些钱最终都回到了托管银行,但对于商业银行而言,“便宜钱”变成“贵钱”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对于监管者而言,“抢红包”所代表的移动互联金融也带来了全新的监管任务。微信钱包、支付宝等与移动终端的结合,使得消费环境迅速便利化,进入门槛极低,这使得大量缺乏认证的人进入到了无线互联金融领域。安邦咨询(ANBOUND)特约经济学家钟伟认为,考虑到中国法律系统对线上和线下的巨大差异,考虑到中国在移动互联基础设施方面的持续投入,这使得移动互联有可能打破逐步固化的利益格局、阶层格局和产业格局。覆盖全球180多个国家的微信春节红包,使人们有理由对中国移动互联网的未来寄托更高期望,尤其是在全球国家的精英和普通民众都难以理解微信红包时更是如此。从羊年春节的红包大战来看,微信是最大的赢家。微信春节红包的派发次数在百亿笔,从交易笔数和单位时间交易笔数的强度看,这种饱和峰值下运行的能力,都与银联和支付宝处于同样的量级。从各种移动支付的表现来看,为移动商业模式的扩张,移动支付已经做好了准备。

不过,监管面临的风险也同样存在。钟伟指出,应该看到,微信支付借助春节红包在全球的巨大成功,不是互联网金融能跨国落地,而在于微信是作为社交APP而落地的,而微信支付则镶嵌在其中。国外金融监管当局并没有立刻明白过来,没有要求海外微信支付落地需要金融监管许可。但从支付宝在走出国门的四处碰壁看,微信支付也会面临同样的命运。如果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不能彻底清理自身在远程开户、匿名、洗钱、虚拟发钞方面的漏洞、诱惑和冲动,那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就难以摆脱先天性的心脏病。

值得注意的是,微信支付方式的出现,与支付宝的购卡充值方式已有很大不同——支付宝是依托银行卡系统而存在的,而微信不同,微信支付包含零钱帐户体系和银行卡体系两大帐户体系,前者包含广泛的匿名帐户,Q币充值还意味着零钱帐户对腾讯而言是余额开放帐户,而不是转接支付帐户。不仅如此,零钱帐户体系和银行卡帐户体系是打通的。微信支付账户中还包含着从QQ平移过来的客户,以及大量非实名手机,甚至海外手机的客户,并且Q币仍可为零钱充值。因此,与支付宝一样,微信支付也无法避免虚假交易和资金匿名转移的问题。

从监管意义上来看,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便利性,都是通过绑定银行卡,对原来银行网银或手机银行的强有效、强安全的实名认证,进行了最大幅度的弱化而带来的。对于帐户是否实名强验证还是弱验证,是造成手机银行和微信支付便利性差异的关键。正如前面所言,微信支付所支持的低门槛认证,也会带来监管难度的加大。

春节“抢红包”大战实际上是中国的移动支付发展的一次强刺激,它彰显了中国移动互联金融市场发展的极大空间,以及未来有效监管的挑战性。

(注:安邦咨询公司是中国内地一家独立智库机构,专注于财经与公共政策研究。本文只代表该机构观点。)

中国安邦集团研究总部

今年春节,“抢红包”无疑是中国人的热衷的一个节目,其影响范围实际比中国内地更广,所有微信、微博、手机QQ和支付宝用户,理论上都有参加抢红包的可能。据称,仅微信用户就已覆盖了180多个国家和地区。

据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四大超级入口(微信、微博、手机QQ和支付宝钱包)公布的红包数据,在除夕当天,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10.1亿次,是去年除夕的200倍,在零点峰值,每分钟有165万个红包被拆开。手机QQ方面则表示,除夕当天,QQ红包收发总量6.37亿个,抢红包人数1.54亿。支付宝方面的数据也相当可观,在除夕当天,有6.83亿人参与了红包游戏,支付宝红包收发总量超过2.4亿个,总金额40亿元。微博方面则有1541万微博网友分享了由央视春晚及39位明星与商家送出的1.01亿个红包。

基于移动互联平台的这些最新变化,对商业银行来说意味着什么?对于身为监管者的中国央行和银监会来说,这又意味着什么?它会带来什么样的业态变化和市场空间?又会带来什么样的潜在风险?

对于传统的银行来说,直接影响就是各种红包大战带动了大量资金流出银行,进入第三方支付平台。究竟有多少红包资金沉淀在外?目前还缺乏权威的数据。但从微信推出的“零钱”功能及使用的便利性来看(与支付宝钱包的存储功能相同),沉淀资金的数量应该相当可观。消费市场也随之出现了调整。有不少小朋友,既没有任何银行卡,也没有绑定支付账号,但靠着在春节期间从微信红包抢来的数百元,通过“零钱”系统居然都消费了出去!利用微信钱包的功能,能够极为便利地实现点对点或点对多的定向转移支付。据有关学者的估算,这次春节红包,主发红包者发送的红包是其收到红包的大约4-5倍,这意味着富裕者和年长者对年轻人超过百亿元的转移支付。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过程都完全发生在银行业务之外。即使这些钱最终都回到了托管银行,但对于商业银行而言,“便宜钱”变成“贵钱”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对于监管者而言,“抢红包”所代表的移动互联金融也带来了全新的监管任务。微信钱包、支付宝等与移动终端的结合,使得消费环境迅速便利化,进入门槛极低,这使得大量缺乏认证的人进入到了无线互联金融领域。安邦咨询(ANBOUND)特约经济学家钟伟认为,考虑到中国法律系统对线上和线下的巨大差异,考虑到中国在移动互联基础设施方面的持续投入,这使得移动互联有可能打破逐步固化的利益格局、阶层格局和产业格局。覆盖全球180多个国家的微信春节红包,使人们有理由对中国移动互联网的未来寄托更高期望,尤其是在全球国家的精英和普通民众都难以理解微信红包时更是如此。从羊年春节的红包大战来看,微信是最大的赢家。微信春节红包的派发次数在百亿笔,从交易笔数和单位时间交易笔数的强度看,这种饱和峰值下运行的能力,都与银联和支付宝处于同样的量级。从各种移动支付的表现来看,为移动商业模式的扩张,移动支付已经做好了准备。

不过,监管面临的风险也同样存在。钟伟指出,应该看到,微信支付借助春节红包在全球的巨大成功,不是互联网金融能跨国落地,而在于微信是作为社交APP而落地的,而微信支付则镶嵌在其中。国外金融监管当局并没有立刻明白过来,没有要求海外微信支付落地需要金融监管许可。但从支付宝在走出国门的四处碰壁看,微信支付也会面临同样的命运。如果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不能彻底清理自身在远程开户、匿名、洗钱、虚拟发钞方面的漏洞、诱惑和冲动,那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就难以摆脱先天性的心脏病。

值得注意的是,微信支付方式的出现,与支付宝的购卡充值方式已有很大不同——支付宝是依托银行卡系统而存在的,而微信不同,微信支付包含零钱帐户体系和银行卡体系两大帐户体系,前者包含广泛的匿名帐户,Q币充值还意味着零钱帐户对腾讯而言是余额开放帐户,而不是转接支付帐户。不仅如此,零钱帐户体系和银行卡帐户体系是打通的。微信支付账户中还包含着从QQ平移过来的客户,以及大量非实名手机,甚至海外手机的客户,并且Q币仍可为零钱充值。因此,与支付宝一样,微信支付也无法避免虚假交易和资金匿名转移的问题。

从监管意义上来看,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便利性,都是通过绑定银行卡,对原来银行网银或手机银行的强有效、强安全的实名认证,进行了最大幅度的弱化而带来的。对于帐户是否实名强验证还是弱验证,是造成手机银行和微信支付便利性差异的关键。正如前面所言,微信支付所支持的低门槛认证,也会带来监管难度的加大。

春节“抢红包”大战实际上是中国的移动支付发展的一次强刺激,它彰显了中国移动互联金融市场发展的极大空间,以及未来有效监管的挑战性。

(注:安邦咨询公司是中国内地一家独立智库机构,专注于财经与公共政策研究。本文只代表该机构观点。)


相关文章

  • 2017支付宝集五福攻略教程一览
  • 去年,支付宝推出了集五福活动,全民参与的同时也受到了广大用户的集体吐槽,而且今年这个活动还将延续哦.1月13日,支付宝在北京召开春节红包发布会,称今年春节继续推出去年被公众吐槽的五福红包,要"把去年欠大家的敬业福都还给大家&quo ...查看


  • 春晚红包雪崩式爆发已成新民俗 "咻一咻"为何玩得这么嗨?
  • 春晚还未结束,今年春晚红包互动初步数据已流出.数据显示,在经过第一年的"启蒙"之后,手机抢红包已成为春晚新民俗,参与人数海量,20:36分,第一轮咻一咻开始,两分钟后,用户热情达到顶峰,"咻一咻"峰值 ...查看


  • 磨刀霍霍向春节,微信与支付宝红包大战攻略
  • 钛媒体 TMTpost.com TMT|创业|创新 距离春节还有两个多星期,互联网圈要发大红包的消息就已传得沸沸扬扬.<IT时报>记者从多家互联网公司获悉,最早一批红包下周就要上线,尽管各家玩法不尽相同,但送出的红包够大也确有其 ...查看


  • 微信和支付宝的红包大战,双11后又一个营销游戏
  • 搜狐IT 文/王聪佶 杨舒芳 年终岁末,微信红包PK支付宝红包成为话题事件,从微信去年以数千万元早早砸下春晚独家广告,到支付宝暗中布局反击,双方各自默默准备数月之久的营销大战终于在昨日踢爆. 作为用户,观摩.参与这场营销游戏同时,也不免想了 ...查看


  • 百度总裁李彦宏送出100万红包,马云:我的手笔是你的二百倍!
  • 春节现在都玩起了红包模式,前两年微信与支付宝靠着过年的红包大战收益匪浅, 而今年李彦宏也坐不住了,作为BAT其中之一的百度也要在红包大战之中插上一脚. 百度声称,为了回馈广大用户,百度手机卫士决定为大家的年夜饭"加点料" ...查看


  • 你富强.和谐.友善.爱国,可是--
  • 使用支付宝的人,最近特烦恼. 比如小编,昨天收到十多个好友添加请求,虽然莫名其妙,但看着全都认识,也就点了一通"接受".然后就这样: 突然跟我聊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后来就更奇怪了,久未谋面的小伙伴们连好友都没加,直接 ...查看


  • "撒钱"大战结束了 抢到的红包怎么用?
  • 红包大战结束了,你抢到多少钱?运气好的话,这个春节也是能抢到不少红包的,可是这些抢来的红包钱都在哪?在哪可以花?怎么花呢? 一.提现到银行卡 这个是最直接的办法,无论你用哪个APP,支付宝.微信还是QQ什么的,抢来的红包都会先存到你的网络账 ...查看


  • 90后不爱压岁钱:七成除夕忙着发红包
  • 过年啦!今年过年,你干什么了?人人网昨天公布的一项网络调查显示:90后大学生对压岁钱并没有太多感觉,更多热衷于朋友间发红包:而春晚对这些90后大学生的吸引力赶不上与伙伴们在网上和手机上"聚会"闲聊. 过半90后冷淡对春晚 ...查看


  • 传统习俗变化背后的时代变迁
  • 传统习俗变化背后的时代变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节日和习俗也发生着巨大变迁.从近些年情人节.圣诞节的盛行,到最近几年"双十一"."双十二"等中国特色创造性"节日"的出现,人们对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