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用汽车设计

一、液压缸参数:

栏板起重标定重量定为5KN,即要求的举重升力小于8KN,选用单缸对中式液压缸布置方式,可简化结构、降低成本,同时可避免双缸工作时的不同步问题。

液压缸参数:缸径D1=100mm,液压系统供油压力P1=5MPa,供油流量Q=5.73×10−4(m3/s)。由公式F=P1

4Q

πD214

N)得单缸对中式栏板起重装置液压缸的总推力F=39KN。

由公式V1=πD(m/s)得活塞杆的运动速度V1=0.019m/s。

1

二、主要性能参数的选择:

后栏板起重装置主要性能参数有标定起重量和升降速度。

(1) 标定起重量。标定起重量是栏板起重装置基本性能指标,标定起重量越高,则

表示该栏板起重装置的起重举升能力越强。但标定起重要受到栏板起重运输车的结构特点和原车型有关性能的限制。因为当后栏板上装载货物时,整车质心的水平位置向后轴方向移动,若载荷使质心后移越过后轴中心线,整车将发生纵向倾覆。本设计采用中型载货汽车底盘进行改装,故标定起重取5KN。

(2) 升降速度。后栏板起重装置在标定起重量时升降货物的速度是权衡该装置经济

性的技术指标之一。既考虑提高装载速度提高工作效率,也考虑升降机构运动到上、下止点位置时会受到限位装置和地面阻挡,为了减轻这种阻挡造成的撞击强度,也应对升降速度有所限制,所以本装置设计的平均升降速度大约 =0.095m/s,又因为车厢地板离地高度H=1114mm,多以上升或下降的时间V

约为t=12s,符合JB4199-86的规定全程上升、下降的时间均在10-15s内的要求。

三、升降机构尺寸参数的确定:

后栏板起重装置升降机构的主要尺寸包括支架总长、总宽、上杆和下杆的长度、液压缸的初始长度及拐臂轴上中间拐臂的曲柄半径。位置参数包括中间拐臂的初始角、终止角以及摆动液压缸的传动角等参数。 1) 支架的总长和总宽

根据单缸对中式升降机构的支架和汽车底盘的连接关系,在确定支架总宽时需要给出足够的安装空间位置。支架用螺栓和铆焊在车架纵梁腹板上的连接角铁固定,因此,应根据所选螺栓的规格,流出适当的扳手空间。图中b和b0的尺寸关系一般可取

b=b+(110~120)(mm)

支架的长度可根据车架的具体结构确定,图中没标出来,当车架后悬部分没有安装

备胎或其他附件时,可使支架的长度a与车架最后两根横梁的间距a0接近,方便支架和车架的连接。

在本装置中取b=985mm,a=1800mm,可以满足工作要求。

2) 上、下杆的理论长度和实际长度

上、下杆的理论长度为简化后的平行四杆机构两摇杆的长度,这一尺寸应根据所选底盘的机构和改装车厢的布置确定。在初定时,此长度不宜过大,因为长度过大,起重栏板上的载荷对拐轴臂所形成的力矩也大,所需液压缸的推力也大。但也不应选得过小,否则,若要起重栏板举升或下降同样的距离,拐臂的转角将增大,液压缸的行程要求增大。

一般以起重栏板上、下两个极限位置确定上、下杆的理论长度,此时,上、下杆的理论中线(指两端铰链中心的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40°~50°。

当汽车底盘选定后,即确定了车厢地板平面的离地高度

H=1140mm。由上图可知,上、下杆的理论长度L0为

L0=

H1sinα

(m)

式中:H1为车厢地板平面到上杆与支架铰接点的垂直距离(m);α是上杆在上极限位置时与水平线的夹角(°)。

初步分析时,设上、下杆在两极限位置时与水平线的夹角均为α,于是得

1

H1=(H−C)

式中:C为平行四杆机构中连杆的长度(m),一般可取C=0.15L0。 根据上面两式可得

L0=(H−C)

21

1sinα

(m)

L0=

0.5Hsinα+0.075

m)

当α取40°~50°时,sinα=0.64~0.77,于是有

L0=(0.7~0.6)H =(0.684~0.798)(m)为了方便计算,取

L0=0.7 m,即连杆长度C=0.105m

按上述公式计算的值是上、下杆的理论长度,对于上杆,其理论长度即是实际

长度;对于下杆,可按照下图所示的几何关系计算实际长度L0

B

在∆ABC中,L0即 其中支架销孔与铰链两点距离取AC=

0.1m,φ=105° ,所以求得下杆实际长度AB=0.732m 。 3)拐臂半径r和液压缸的初始长度L1

L1=d+r−2drcosφ1 (6—21)

式中:L1为液压缸初始状态时,活塞杆头部铰接点到液压缸铰接点的距离(m);d为支架OA的长度;r为中间拐臂的曲柄半径;φ1为初始角(°)。

将式(6—21)两端同除以d,并令液压缸初始位置相对长度ρ1=径相对长度ς=

dr

L1d

,拐臂半

ρ12=1+ς2−2ςcosφ1(6-22)

同理得到在液压缸活塞处于终止位置时,各构件的尺寸关系为

L2=d+r−2drcosφ2(6-23)

式中:L2为液压缸终止状态时,活塞杆头部铰接点到液压缸铰接点的距离(m);φ2为终止角(°)。

将上式两端同除以d,并令L2=λL1,其中λ为活塞杆伸出系数,一般可取λ=1.5~1.7,可得

ς=

−B± B−4AC

2A

222

ρ1= 1+ς2−2ςcosφ1(6-25)

式中:A=C=λ−1;B=−2(acosφ1−cosφ2)

确定φ1,φ2后,可求出式中A、B、C的值。根据统计,φ1在20°~30°之间,φ2的值则等于升降机构转角与φ1的和。其中取φ1=30°,则φ2=φ1+90°=120°。 A=C=1.25(λ取1.5),B=-6.6(其中支架总长a=1.8m),所以拐臂半径相对长度ς=dr

6.6± (−6.6)−4×1.25×1.25

2×1.25

度ρ1=

L1d

= 1+0.2−2×0.2×cos30°=0.83

四、液压缸校核、机构受力分析、强度校核: 1)摆动液压缸传动角的校核:

摆动液压缸轴线或其延长线与拐臂轴线的夹角γ称为摆动液压缸机构的传动角,且

γ≤90°,如图示,传动角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机构的传力效果,故在机构的主要参数初步确定后,应进行传动角的校核。若传动角过小,还需对有关参数进行调整。

在机构以初始位置向终止位置的运动过程中,γ角从γ1逐渐增大到γmax=90°,然后又逐渐减小至γ2,由此判定,传动角γ的最小值必然出现在机构处于两极限位置时。 按照ΔOAB1的几何关系,有

d−r−L1

2rL1

cos(180°−γ1)

式中:γ1为初始位置传动角(°)。

将上面(6-21)代入式(6-26),且在等式右边除以d,则可得到以拐臂半径相对长度ς表示的初始位置传动角γ1的计算式,即

cosγ1ς−cosφ 1+ς2−2ςcosφ1

1+0.2−2×0.2×cos30°

即γ1=143°

同理,可得终止位置传动角γ2的计算式为

ς−cosφ 1+ς2−2ςcos

φ2

cosγ2.628(6-28)

1+0.2−2×0.2×cos120°

即γ2=51.1°

综上,γmin=51.1°

综上所述,在设计升降机构的运动时,只要给出摆动液压缸的初始、终止位置角φ1、φ2和拐臂半径的相对长度ς,就可以校核该机构的传动角γ。传动角的最小允许值[γ]一般为4

0°~50°,因此满足机构传动角要求的条件是

γmin≥[γ](6-29)

式中:γmin为机构的最小传动角(°)。所以该机构的传动角校核符合要求。 2)升降机构的受力分析:

如上图所示为单缸对中式升降机构的受力简图。该机构为平行四边形双摇杆机构,两端拐臂与下杆所构成的组合杆为主动杆,其上作用有液压缸推力FG;上杆为从动杆;起重栏板通过上杆铰链C和限位杆以及连杆构成一体,起重栏板上作用有货物与栏板自重的总载荷W。 在升将机构做升降运动的全过程中,连杆与起重栏板始终在一起做平移运动,因此,机构进一步简化,如下图所示。根据力的平移原理,可将作用在栏板上的总载荷W平移至铰链C处,然后在连杆2上附加一个力矩ML=0.5ML(因机构 的对称性,一侧机构所受载荷按0.5W计算),式中L为载荷质心至铰链点C的距离(简化为栏板即连杆的一半长度)。

O x

按照理论力学中截面法或节点法可求出上图中铰链B处的约束反力,为

F1=

F2=

W2

WL2LBC

5000×0.942×0.105

=2.2KN

×tan45°)=0.438KN

(1−

LLBC

ctanθ)=

50002

×(1−

0.941.14

式中:F1为铰链B处x方向的约束反力(N);F2为铰链B处y方向的约束反力(N);LBC为连杆的长度(m);θ为杆3与垂直线的夹角(°)。

一、液压缸参数:

栏板起重标定重量定为5KN,即要求的举重升力小于8KN,选用单缸对中式液压缸布置方式,可简化结构、降低成本,同时可避免双缸工作时的不同步问题。

液压缸参数:缸径D1=100mm,液压系统供油压力P1=5MPa,供油流量Q=5.73×10−4(m3/s)。由公式F=P1

4Q

πD214

N)得单缸对中式栏板起重装置液压缸的总推力F=39KN。

由公式V1=πD(m/s)得活塞杆的运动速度V1=0.019m/s。

1

二、主要性能参数的选择:

后栏板起重装置主要性能参数有标定起重量和升降速度。

(1) 标定起重量。标定起重量是栏板起重装置基本性能指标,标定起重量越高,则

表示该栏板起重装置的起重举升能力越强。但标定起重要受到栏板起重运输车的结构特点和原车型有关性能的限制。因为当后栏板上装载货物时,整车质心的水平位置向后轴方向移动,若载荷使质心后移越过后轴中心线,整车将发生纵向倾覆。本设计采用中型载货汽车底盘进行改装,故标定起重取5KN。

(2) 升降速度。后栏板起重装置在标定起重量时升降货物的速度是权衡该装置经济

性的技术指标之一。既考虑提高装载速度提高工作效率,也考虑升降机构运动到上、下止点位置时会受到限位装置和地面阻挡,为了减轻这种阻挡造成的撞击强度,也应对升降速度有所限制,所以本装置设计的平均升降速度大约 =0.095m/s,又因为车厢地板离地高度H=1114mm,多以上升或下降的时间V

约为t=12s,符合JB4199-86的规定全程上升、下降的时间均在10-15s内的要求。

三、升降机构尺寸参数的确定:

后栏板起重装置升降机构的主要尺寸包括支架总长、总宽、上杆和下杆的长度、液压缸的初始长度及拐臂轴上中间拐臂的曲柄半径。位置参数包括中间拐臂的初始角、终止角以及摆动液压缸的传动角等参数。 1) 支架的总长和总宽

根据单缸对中式升降机构的支架和汽车底盘的连接关系,在确定支架总宽时需要给出足够的安装空间位置。支架用螺栓和铆焊在车架纵梁腹板上的连接角铁固定,因此,应根据所选螺栓的规格,流出适当的扳手空间。图中b和b0的尺寸关系一般可取

b=b+(110~120)(mm)

支架的长度可根据车架的具体结构确定,图中没标出来,当车架后悬部分没有安装

备胎或其他附件时,可使支架的长度a与车架最后两根横梁的间距a0接近,方便支架和车架的连接。

在本装置中取b=985mm,a=1800mm,可以满足工作要求。

2) 上、下杆的理论长度和实际长度

上、下杆的理论长度为简化后的平行四杆机构两摇杆的长度,这一尺寸应根据所选底盘的机构和改装车厢的布置确定。在初定时,此长度不宜过大,因为长度过大,起重栏板上的载荷对拐轴臂所形成的力矩也大,所需液压缸的推力也大。但也不应选得过小,否则,若要起重栏板举升或下降同样的距离,拐臂的转角将增大,液压缸的行程要求增大。

一般以起重栏板上、下两个极限位置确定上、下杆的理论长度,此时,上、下杆的理论中线(指两端铰链中心的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40°~50°。

当汽车底盘选定后,即确定了车厢地板平面的离地高度

H=1140mm。由上图可知,上、下杆的理论长度L0为

L0=

H1sinα

(m)

式中:H1为车厢地板平面到上杆与支架铰接点的垂直距离(m);α是上杆在上极限位置时与水平线的夹角(°)。

初步分析时,设上、下杆在两极限位置时与水平线的夹角均为α,于是得

1

H1=(H−C)

式中:C为平行四杆机构中连杆的长度(m),一般可取C=0.15L0。 根据上面两式可得

L0=(H−C)

21

1sinα

(m)

L0=

0.5Hsinα+0.075

m)

当α取40°~50°时,sinα=0.64~0.77,于是有

L0=(0.7~0.6)H =(0.684~0.798)(m)为了方便计算,取

L0=0.7 m,即连杆长度C=0.105m

按上述公式计算的值是上、下杆的理论长度,对于上杆,其理论长度即是实际

长度;对于下杆,可按照下图所示的几何关系计算实际长度L0

B

在∆ABC中,L0即 其中支架销孔与铰链两点距离取AC=

0.1m,φ=105° ,所以求得下杆实际长度AB=0.732m 。 3)拐臂半径r和液压缸的初始长度L1

L1=d+r−2drcosφ1 (6—21)

式中:L1为液压缸初始状态时,活塞杆头部铰接点到液压缸铰接点的距离(m);d为支架OA的长度;r为中间拐臂的曲柄半径;φ1为初始角(°)。

将式(6—21)两端同除以d,并令液压缸初始位置相对长度ρ1=径相对长度ς=

dr

L1d

,拐臂半

ρ12=1+ς2−2ςcosφ1(6-22)

同理得到在液压缸活塞处于终止位置时,各构件的尺寸关系为

L2=d+r−2drcosφ2(6-23)

式中:L2为液压缸终止状态时,活塞杆头部铰接点到液压缸铰接点的距离(m);φ2为终止角(°)。

将上式两端同除以d,并令L2=λL1,其中λ为活塞杆伸出系数,一般可取λ=1.5~1.7,可得

ς=

−B± B−4AC

2A

222

ρ1= 1+ς2−2ςcosφ1(6-25)

式中:A=C=λ−1;B=−2(acosφ1−cosφ2)

确定φ1,φ2后,可求出式中A、B、C的值。根据统计,φ1在20°~30°之间,φ2的值则等于升降机构转角与φ1的和。其中取φ1=30°,则φ2=φ1+90°=120°。 A=C=1.25(λ取1.5),B=-6.6(其中支架总长a=1.8m),所以拐臂半径相对长度ς=dr

6.6± (−6.6)−4×1.25×1.25

2×1.25

度ρ1=

L1d

= 1+0.2−2×0.2×cos30°=0.83

四、液压缸校核、机构受力分析、强度校核: 1)摆动液压缸传动角的校核:

摆动液压缸轴线或其延长线与拐臂轴线的夹角γ称为摆动液压缸机构的传动角,且

γ≤90°,如图示,传动角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机构的传力效果,故在机构的主要参数初步确定后,应进行传动角的校核。若传动角过小,还需对有关参数进行调整。

在机构以初始位置向终止位置的运动过程中,γ角从γ1逐渐增大到γmax=90°,然后又逐渐减小至γ2,由此判定,传动角γ的最小值必然出现在机构处于两极限位置时。 按照ΔOAB1的几何关系,有

d−r−L1

2rL1

cos(180°−γ1)

式中:γ1为初始位置传动角(°)。

将上面(6-21)代入式(6-26),且在等式右边除以d,则可得到以拐臂半径相对长度ς表示的初始位置传动角γ1的计算式,即

cosγ1ς−cosφ 1+ς2−2ςcosφ1

1+0.2−2×0.2×cos30°

即γ1=143°

同理,可得终止位置传动角γ2的计算式为

ς−cosφ 1+ς2−2ςcos

φ2

cosγ2.628(6-28)

1+0.2−2×0.2×cos120°

即γ2=51.1°

综上,γmin=51.1°

综上所述,在设计升降机构的运动时,只要给出摆动液压缸的初始、终止位置角φ1、φ2和拐臂半径的相对长度ς,就可以校核该机构的传动角γ。传动角的最小允许值[γ]一般为4

0°~50°,因此满足机构传动角要求的条件是

γmin≥[γ](6-29)

式中:γmin为机构的最小传动角(°)。所以该机构的传动角校核符合要求。 2)升降机构的受力分析:

如上图所示为单缸对中式升降机构的受力简图。该机构为平行四边形双摇杆机构,两端拐臂与下杆所构成的组合杆为主动杆,其上作用有液压缸推力FG;上杆为从动杆;起重栏板通过上杆铰链C和限位杆以及连杆构成一体,起重栏板上作用有货物与栏板自重的总载荷W。 在升将机构做升降运动的全过程中,连杆与起重栏板始终在一起做平移运动,因此,机构进一步简化,如下图所示。根据力的平移原理,可将作用在栏板上的总载荷W平移至铰链C处,然后在连杆2上附加一个力矩ML=0.5ML(因机构 的对称性,一侧机构所受载荷按0.5W计算),式中L为载荷质心至铰链点C的距离(简化为栏板即连杆的一半长度)。

O x

按照理论力学中截面法或节点法可求出上图中铰链B处的约束反力,为

F1=

F2=

W2

WL2LBC

5000×0.942×0.105

=2.2KN

×tan45°)=0.438KN

(1−

LLBC

ctanθ)=

50002

×(1−

0.941.14

式中:F1为铰链B处x方向的约束反力(N);F2为铰链B处y方向的约束反力(N);LBC为连杆的长度(m);θ为杆3与垂直线的夹角(°)。


相关文章

  • 专用汽车的最大特点
  • 当前,汽车改装业厂点多,生产分散重复,工艺水平落后,产品开发队伍薄弱,改装车产品受市场销售和底盘供应双重制约,受横向配套等因素影响,质量很难稳定提高.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改装厂必须认准市场,重视产品开发,生产高技术高附加值.深加工的专用汽车产 ...查看


  • 汽车运用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
  • 汽车运用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坚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掌握现代汽车故障诊断及维修,并具备维修管理合一,检测修理合一,机械电子合一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汽车构造,汽车理论及发动机 ...查看


  • 汽车造型设计
  • 第一章 概论 汽车作为一种商品,首先向人们展示的就是它的外型,外型是否讨人喜欢直接关系到这款车子甚至制造商的命运.在全球各大汽车企业中,汽车造型工作都是由公司的最高层直接领导.当然除了汽车公司自己的设计队伍,还有一些独立的.专业的汽车设计公 ...查看


  • 汽车焊接夹具的结构设计探讨
  • [摘 要]对于汽车制造行业而言汽车车身的装焊是制造过程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而对于车身装焊而言,焊接夹具是进行装焊过程中生产线上所需用到的一种较为重要的.关键的器具和工具.工艺设备,焊接夹具本身的质量和性能以及在使用过程中所遵循的工艺流程直 ...查看


  • 假如我是汽车设计师1
  • 课题 教 学 目 标 假如我是汽车设计师 第 1 课时 1.通过对汽车结构.功能的初步认识,指导学生设计汽车的草图, 2.引导学生富有创意地设计汽车美感,在创作与探索中,捕捉创 作灵感. 3.通过讨论交流,互相启发,培养学生地动手能力和创新 ...查看


  • 汽车时尚与鉴赏论文
  • 评分______ 日期______ 湘潭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自修课 专题读书论文(体会) (封 面) 课 程 名 称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读书论文(体会)__________________ 指 导 老 师_________ ...查看


  • 我是汽车设计师说课稿
  • <我是汽车设计师>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我是汽车设计师>,我准备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 说教材 1.教学内容:<我是汽车设计师 ...查看


  • 汽车站.客运站设计调研报告
  • 汽车站设计调研报告 针对这次设计任务,我认为汽车站设计的核心问题就是流线的组织和设计,那么如何设计出合理的流线和布置功能区将成为这一设计任务的关键.为了做好这一设计,我查阅了大量资料并对汽车站进行了实地调研,现介绍如下: 一. 汽车站设计分 ...查看


  • 汽车尾灯课程设计
  • 课程名称: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汽车尾灯控制系统 摘要 在现代飞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背景下,汽车这一高科技产物越来越多地被人们使用,但也由此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由于汽车的突然刹车,转弯所引发的车祸常出现.如果汽车转弯,刹车 ...查看


  • 汽车是怎样炼成的--揭秘汽车设计与制造工艺流程
  • 汽车,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的出现,极大的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人们的生活半径极大的扩展了,更多.更新鲜的事物被人类发现.应该说,汽车出现后的一百多年,是人类历史发展最迅捷的阶段,很多人都在享受着有车生活带给人们的快捷与便利.那么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