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参公.事业单位之间的区别

公务员、参公、事业单位之间的区别

一、判定公务员身份的依据和条件是什么?

《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具有行政编制、有国家财政供养、行使管理国家职能,三者缺一不可。因此,毫无疑问,不具有行政编制的,都不是公务员

二、公务员的具体范围有哪些?

根据公务员法对公务员的界定和有关部门对公务范围的司法解释,我国公务员的具体范围大致包括以下5个方面

1.国家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所有工作人员,包括各级政府机关、人大和政协机关工作人员;

2.法官、检察官。根据其职务特点和公务员法第三条的规定,另行设置法官、检察官职务,与法官法、检察官法相衔接

3. 民主党派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与**机关工作人员一样纳入公务员范围。这是中国单一制国家管理体制和**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现实管理需求;

4. 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鉴于其性质虽然不同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但在传统管理上历来属于干部范围,对其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

5. 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对其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

三、参公有何历史渊源,与依公有何联系?

根据以前的公务员条例:国家行政机关里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为公务员,他们肯定是行政编制,比如某市市长;党的部门的工作人员不是公务员,为参照公务员管理,也是行政编制,强某市市委书记;还有委托授权行使管理权的事业单位,如某市劳动局劳动监察大队。根据最新的《公务员法》凡有行政编制的都是公务员,也就是国家行政机关和党的部门的工作人员都定义为公务员,以前所说的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党的部门如市委、市委组织部、宣传部的工作人员都由以前的参照管理变为公务员,因为他们都是行政编制。新的《公务员法》把除行政编制以外的委托行使管理权的事业单位统称为参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也就是说以前参照公务员管理现在就是公务员,而现在所称的依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却是以前所称的依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

四、公务员与参公有何不同?

公务员与参照公务员管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是有区别的,公务员是行政编,参公和事业单位都是事业编,但公务员与参公待遇是一样的,事业编与前两者在身份与性质有着本质的区别.

一是编制不同。参公人员还是事业编制人员,非行政,而根据公务员法公务员必须有行政编制。原本只有公务员和事业编两种编制,但由于一些事业单位具有行使政府相关权力的职能,但是其单位的职工却没有公务员身份,而编委会又不可能审批通过扩大行政编的编制,于是参照公务员管理机关事业单位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中间衍生产物就产生了,参照公务员管理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编制是事业编,这点毋庸置疑,曾经看到过编办的批文,清楚的写着所有职工都是事业编,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

二是名称不同。参公人员的名称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人员,从广义上讲具有公务员身份,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不能算是正式的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需具备2个条件,一必须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二是具有法律法规赋予的管理职能。具备了这2个条件后经过本单位申报,同级政府人事部门审核后,报上一级政府人事部门审批,经过批准后这个单位叫做参公单位,参公单位的人员符合登记条件的,经过同级政府人事部门登记后才能享

受公务员待遇。参公的叫单位,不叫机关

三是转任不同。从公务员单位调到参公单位,编制就由行政编变成了事业编,反之亦然,参公单位调到公务员单位,身份就由事业编变成了行政编,这也就解释了上面说的为什么事业编与公务员和参公在身份与性质有着本质的区别,因为事业编不经过考试是不可能调入这两种单位的,而公务员和参公是可以互通的。参公人员要转任到行政机关有些省份是允许的(如山东省),但有些省份是不允许的,全国没有统一的标准。在山东省,参公人员想转任到机关当公务员要看这个单位有无多余的行政编,而公务员转任则无此限制,意思即参公人员想转任到行政机关当公务员不但要象公务员一样办理各种转任手续而且还要看对方有无多余的行政编制(一般行政机关编制有空都向社会公开招考了),因此参公人员转任比公务员转任有难度,另外如有多余的行政编制参公人员转行政也要进行考试。(对于这一条,我有不同的理解。根据《公务员法》第六十三条规定,“公务员可以在公务员队伍内部交流,也可以与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中从事公务人员的人员交流”。第一百零六条规定,“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经批准参照本法进行管理”。从法理上来说,公务员就是一个权利义务的集合体,既然履行了公务员义务,就应享受公务员的权利,参公单位公务员就能流动,不应该设立参公单位公务员不能流动到行政单位的界线。但这仅是从法理角度来理解,不能作为现实实践的标准)。

五、参公身份与公务员、普通事业单位人员之间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参公和公务员的职务晋升、工资待遇、住房等待遇完全按照公务员法来实施。参公与公务员的主要区别:不是行政编制不是公务员,到了退休后按事业退休人员处理。参公与普通事业编制人员的主要区别:可以参加公务员交流、有非领导职务、和公务员一样仅扣两金。可见,参公身份是介于行政编制和普通事业编制之间的一种特殊事业编制身份。

六、分配后参加了公务员登记,就一定是公务员了吗?

不一定。有些地市和系统的通常做法是,参公人员参加公务员登记,但只到地一级或者副省级,而不到省里去备案。这是为什么?因为参公人员是事业编制不是行政编制,省编制办不承认他们的公务员身份啊,没有行政编制,那还怎么备案?谁担得起责任啊!但人心需要安抚,工作需要开展,形式一下,大家能瞒则瞒。

七、事业编分哪几种?主要包括哪些单位和系统?

事业编除了参公外,分全额、差额、自筹自支。主要包括以下单位:国务院各监管委员会、专利局、统计系统、各城调大队、海事局系统、各所、各监管站、各协会等社团组织(凡“社会团体”、“协会”、“国务院系统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监管委员会”,一般均为参公;凡“其他单位”、“海事系统”、“机关辅助职位”、一般均为事业单位的事业编制)。省市一级中,各中心、站、协会、省垂管基层分局、大队等都是事业单位,不同的是有些是参公事业,有些是普通事业。

共条评分

公务员、参公、事业单位之间的区别

一、判定公务员身份的依据和条件是什么?

《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具有行政编制、有国家财政供养、行使管理国家职能,三者缺一不可。因此,毫无疑问,不具有行政编制的,都不是公务员

二、公务员的具体范围有哪些?

根据公务员法对公务员的界定和有关部门对公务范围的司法解释,我国公务员的具体范围大致包括以下5个方面

1.国家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所有工作人员,包括各级政府机关、人大和政协机关工作人员;

2.法官、检察官。根据其职务特点和公务员法第三条的规定,另行设置法官、检察官职务,与法官法、检察官法相衔接

3. 民主党派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与**机关工作人员一样纳入公务员范围。这是中国单一制国家管理体制和**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现实管理需求;

4. 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鉴于其性质虽然不同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但在传统管理上历来属于干部范围,对其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

5. 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对其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

三、参公有何历史渊源,与依公有何联系?

根据以前的公务员条例:国家行政机关里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为公务员,他们肯定是行政编制,比如某市市长;党的部门的工作人员不是公务员,为参照公务员管理,也是行政编制,强某市市委书记;还有委托授权行使管理权的事业单位,如某市劳动局劳动监察大队。根据最新的《公务员法》凡有行政编制的都是公务员,也就是国家行政机关和党的部门的工作人员都定义为公务员,以前所说的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党的部门如市委、市委组织部、宣传部的工作人员都由以前的参照管理变为公务员,因为他们都是行政编制。新的《公务员法》把除行政编制以外的委托行使管理权的事业单位统称为参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也就是说以前参照公务员管理现在就是公务员,而现在所称的依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却是以前所称的依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

四、公务员与参公有何不同?

公务员与参照公务员管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是有区别的,公务员是行政编,参公和事业单位都是事业编,但公务员与参公待遇是一样的,事业编与前两者在身份与性质有着本质的区别.

一是编制不同。参公人员还是事业编制人员,非行政,而根据公务员法公务员必须有行政编制。原本只有公务员和事业编两种编制,但由于一些事业单位具有行使政府相关权力的职能,但是其单位的职工却没有公务员身份,而编委会又不可能审批通过扩大行政编的编制,于是参照公务员管理机关事业单位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中间衍生产物就产生了,参照公务员管理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编制是事业编,这点毋庸置疑,曾经看到过编办的批文,清楚的写着所有职工都是事业编,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

二是名称不同。参公人员的名称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人员,从广义上讲具有公务员身份,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不能算是正式的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需具备2个条件,一必须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二是具有法律法规赋予的管理职能。具备了这2个条件后经过本单位申报,同级政府人事部门审核后,报上一级政府人事部门审批,经过批准后这个单位叫做参公单位,参公单位的人员符合登记条件的,经过同级政府人事部门登记后才能享

受公务员待遇。参公的叫单位,不叫机关

三是转任不同。从公务员单位调到参公单位,编制就由行政编变成了事业编,反之亦然,参公单位调到公务员单位,身份就由事业编变成了行政编,这也就解释了上面说的为什么事业编与公务员和参公在身份与性质有着本质的区别,因为事业编不经过考试是不可能调入这两种单位的,而公务员和参公是可以互通的。参公人员要转任到行政机关有些省份是允许的(如山东省),但有些省份是不允许的,全国没有统一的标准。在山东省,参公人员想转任到机关当公务员要看这个单位有无多余的行政编,而公务员转任则无此限制,意思即参公人员想转任到行政机关当公务员不但要象公务员一样办理各种转任手续而且还要看对方有无多余的行政编制(一般行政机关编制有空都向社会公开招考了),因此参公人员转任比公务员转任有难度,另外如有多余的行政编制参公人员转行政也要进行考试。(对于这一条,我有不同的理解。根据《公务员法》第六十三条规定,“公务员可以在公务员队伍内部交流,也可以与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中从事公务人员的人员交流”。第一百零六条规定,“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经批准参照本法进行管理”。从法理上来说,公务员就是一个权利义务的集合体,既然履行了公务员义务,就应享受公务员的权利,参公单位公务员就能流动,不应该设立参公单位公务员不能流动到行政单位的界线。但这仅是从法理角度来理解,不能作为现实实践的标准)。

五、参公身份与公务员、普通事业单位人员之间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参公和公务员的职务晋升、工资待遇、住房等待遇完全按照公务员法来实施。参公与公务员的主要区别:不是行政编制不是公务员,到了退休后按事业退休人员处理。参公与普通事业编制人员的主要区别:可以参加公务员交流、有非领导职务、和公务员一样仅扣两金。可见,参公身份是介于行政编制和普通事业编制之间的一种特殊事业编制身份。

六、分配后参加了公务员登记,就一定是公务员了吗?

不一定。有些地市和系统的通常做法是,参公人员参加公务员登记,但只到地一级或者副省级,而不到省里去备案。这是为什么?因为参公人员是事业编制不是行政编制,省编制办不承认他们的公务员身份啊,没有行政编制,那还怎么备案?谁担得起责任啊!但人心需要安抚,工作需要开展,形式一下,大家能瞒则瞒。

七、事业编分哪几种?主要包括哪些单位和系统?

事业编除了参公外,分全额、差额、自筹自支。主要包括以下单位:国务院各监管委员会、专利局、统计系统、各城调大队、海事局系统、各所、各监管站、各协会等社团组织(凡“社会团体”、“协会”、“国务院系统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监管委员会”,一般均为参公;凡“其他单位”、“海事系统”、“机关辅助职位”、一般均为事业单位的事业编制)。省市一级中,各中心、站、协会、省垂管基层分局、大队等都是事业单位,不同的是有些是参公事业,有些是普通事业。

共条评分


相关文章

  • 公务员和事业编制的区别
  • 一问一答:公务员.参公.事业编的区别! 近日,随着大家安置定编完毕,看到很多转友对公务员.参公.事业编三者之间的区别不甚明白,有的回帖更是揣着糊涂装明白,极易产生误导.下面,我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给大家仔细分析解答.如有不同意见,可跟帖讨论 ...查看


  • 2016天津事业单位招聘:事业单位编制与公务员编制的区别
  • 2016天津事业单位招聘:事业单位编制与公务员编 制的区别 天津事业单位招聘网为各位考生顺利备考提供丰富热点资讯.更多精彩内容尽在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导读] 今天小编要为大家讲解的是事业单位编制与公务员编制的区别,希望各位考生可以通过本 ...查看


  • 国考与省考的区别
  • 国考与省考的区别 2014年上半年举行公务员考试的大多数省份已经结束面试环节,陆续进入政审考察阶段.成功进入公务员队伍的考生此刻要关注自己其他环节如何一一应对,而省考败北的考生则要寻求其他机会,继续奋斗.对于全国范围的考生来说,参加国考是一 ...查看


  • 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企业3种编制的区别
  • 编制很重要 首先,你要有一个概念,"编制很重要".行政.事业.企业的编制,就其和体制内关系,依次递减.主要体现在,其经费来源和职能职权和待遇上. 概念 1.公务员编制:先说公务员,公务员以前叫干部,后来改叫公务员了.是指 ...查看


  • 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企业3种编制的区别 1
  • 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企业3种编制的区别编制很重要 概念 1.公务员编制:先说公务员,公务员以前叫干部,后来改叫公务员了.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这句有三个重点:"依法履行公职" ...查看


  • 公务员分类管理正式"开工"
  • 中办国办近日印发了<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管理规定(试行)>和<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管理规定(试行)>(以下简称"两个规定"). 如今,以两个规定的印发为标志,公务员分类管理法律条文进入实施阶段.这是中国公 ...查看


  • 就业协议与合同的区别
  • 一.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的区别 (一) 主体不同 就业协议适用于应届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学校三方之间,学校是就业协议的鉴证方或签约方,就业协议对用人单位的性质没有规定,适用任何单位:而劳动合同只适用于劳动者(含应届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不含公务员 ...查看


  • 公务员事业单位
  • 曾经有人问我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之间有什么区别?当时弄的我一头雾水.通过查找网上资料,我明白了.原来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两者没有可比性,也谈不上区别.事业单位是一种组织机构形式,公务员是国家对特殊人群的一种管理制度.事业单位是对单位而言,公务员是对 ...查看


  • 考公务员经验
  • 我的公考我的梦--我的公考感言 [ 蓦然回首,已经工作半年了.又是一年公考的日子,回想自己去年今日拉开了公考的序幕,汇报论坛,写点东西. 青涩的我去年还是一名应届大学生,一直梦想着能考上公务员.国考报了南方某边检,不知自己的水平如何,只想试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