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组集体备课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依据,以“立足高效课堂,实施有效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年级组教师的教科研水平”为工作重点,组织老师深入学习课程标准,并贯穿于整个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年龄特点,结合生动的教学课堂实例,进行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探索研究,。
二、工作要点
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自主、综合、拓展、创新”和“先学后教”的教学思想和有关要求进行。具体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做到五备: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备教学程序。
2、体现五点:知识点、能力点、重难点、教育点及学生容易出错点。
3、抓五研究:研究重点、难点、教法、学法和考法。
4、做到四统一:统一目标、统一进度、统一训练,统一单元测试。
5、根据学校工作重点,确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意识,组织全组人员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业务学习和各项教研活动,在活动中发现、研究、解决所遇问题,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6、组织本组教师开展集体备课,互帮互学,认真组织好课堂教学,努力优化教学过程,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并能及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
7、常态课与精品课相结合。在保证扎实进行常态课研究的同时,加大备精品课的力度,深入分析教材,从教材本身着手,切实提高教师研
读教材,研读学生,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能力。
8、理论学习与实践反思相结合。组织老师结合课堂教学实例,继续收集、学习相关教育理论,进行讨论交流,写课后心得,并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
9、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做到教学目标明确,方法灵活多变,重、难点突出,努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获取知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以学定教”、随机处理教学问题,从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不断得到升华,实践新课程的适应能力、创新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10、开展“互听互评”活动,促进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
11、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进行德育渗透,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做到言传身教、因材施教,充分利用现有的电教设备,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课文内容。
12、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加强学生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的作业习惯、听课习惯。特别要重视上课专心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审题、阅读、写字等习惯的养成,采取切实的措施经常抓,反复抓,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实施策略
1、坚持教研组长负责下的集体备课制,保障教研活动定时定期开展。坚持教研活动,切实利用好教研时间,开展集体备课,做到内容提前准备,教材人人研讨,人人参与,人人提高。
2、将教材以单元、课时为单位进行划分,确定备课内容。
3、将备课内容分配给各教师,确定中心发言人(主备人)。
4、坚持“先自主学习后组内交流”的理论学习方式,丰富教师的教学理论知识,并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附件1:教学进度安排表
附件2:集体备课课时分配表
二年级数学备课组
二○一四年一月二十五日
附件1
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课时
1 3.2-3.6 数据收集整理 3
2 3.9-3.13 除法的初步认识 4
3 3.16-3.20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4 4 3.23-3.27 表内除法(一)整理复习 3 5 3.30-4.3 图形的运动(一) 4
6 4.6-4.10 表内除法(二) 3
7 4.13-4.17 第四单元解决问题及整理复习 4 8 4.20-4.24 两步式题 4
9 4.27-5.1 第五单元解决问题及整理复习 3 10 5.4-5.8 期中复习、期中考试及试卷讲评 11 5.11-5.15 有余数的除法 4
12 5.18-5.22 第六单元解决问题及整理复习 4 13 5.25-5.29 1000以内数的认识 4
14 6.1-6.5 10000以内数的认识 4 15 6.8-6.12 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 4 16 6.15-6.19 数学广角 4
17 6.22-6.26 第十单元总复习 4
18 6.29-7.3 期末系统复习 4
19 7.6-7.10 期末质量监测
20 7.13-7.17 学期末工作总结
4
小学二年级数学组集体备课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依据,以“立足高效课堂,实施有效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年级组教师的教科研水平”为工作重点,组织老师深入学习课程标准,并贯穿于整个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年龄特点,结合生动的教学课堂实例,进行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探索研究,。
二、工作要点
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自主、综合、拓展、创新”和“先学后教”的教学思想和有关要求进行。具体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做到五备: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备教学程序。
2、体现五点:知识点、能力点、重难点、教育点及学生容易出错点。
3、抓五研究:研究重点、难点、教法、学法和考法。
4、做到四统一:统一目标、统一进度、统一训练,统一单元测试。
5、根据学校工作重点,确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意识,组织全组人员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业务学习和各项教研活动,在活动中发现、研究、解决所遇问题,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6、组织本组教师开展集体备课,互帮互学,认真组织好课堂教学,努力优化教学过程,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并能及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
7、常态课与精品课相结合。在保证扎实进行常态课研究的同时,加大备精品课的力度,深入分析教材,从教材本身着手,切实提高教师研
读教材,研读学生,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能力。
8、理论学习与实践反思相结合。组织老师结合课堂教学实例,继续收集、学习相关教育理论,进行讨论交流,写课后心得,并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
9、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做到教学目标明确,方法灵活多变,重、难点突出,努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获取知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以学定教”、随机处理教学问题,从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不断得到升华,实践新课程的适应能力、创新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10、开展“互听互评”活动,促进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
11、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进行德育渗透,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做到言传身教、因材施教,充分利用现有的电教设备,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课文内容。
12、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加强学生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的作业习惯、听课习惯。特别要重视上课专心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审题、阅读、写字等习惯的养成,采取切实的措施经常抓,反复抓,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实施策略
1、坚持教研组长负责下的集体备课制,保障教研活动定时定期开展。坚持教研活动,切实利用好教研时间,开展集体备课,做到内容提前准备,教材人人研讨,人人参与,人人提高。
2、将教材以单元、课时为单位进行划分,确定备课内容。
3、将备课内容分配给各教师,确定中心发言人(主备人)。
4、坚持“先自主学习后组内交流”的理论学习方式,丰富教师的教学理论知识,并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附件1:教学进度安排表
附件2:集体备课课时分配表
二年级数学备课组
二○一四年一月二十五日
附件1
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课时
1 3.2-3.6 数据收集整理 3
2 3.9-3.13 除法的初步认识 4
3 3.16-3.20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4 4 3.23-3.27 表内除法(一)整理复习 3 5 3.30-4.3 图形的运动(一) 4
6 4.6-4.10 表内除法(二) 3
7 4.13-4.17 第四单元解决问题及整理复习 4 8 4.20-4.24 两步式题 4
9 4.27-5.1 第五单元解决问题及整理复习 3 10 5.4-5.8 期中复习、期中考试及试卷讲评 11 5.11-5.15 有余数的除法 4
12 5.18-5.22 第六单元解决问题及整理复习 4 13 5.25-5.29 1000以内数的认识 4
14 6.1-6.5 10000以内数的认识 4 15 6.8-6.12 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 4 16 6.15-6.19 数学广角 4
17 6.22-6.26 第十单元总复习 4
18 6.29-7.3 期末系统复习 4
19 7.6-7.10 期末质量监测
20 7.13-7.17 学期末工作总结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