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国家都拥有一个象征民族文化的文化区。法国巴黎有莱茵河畔,英国伦敦有弗业街,日本则有“书海”之街神田町。这些文化区之所以能成为一个国家的符号,并不只是因为其雄伟壮观,而是因为这些建筑运载着一个国家生生不息的精神。
一些残旧的胡同,沉重的牌匾,记录着北京琉璃厂在历史的河流中逐渐失去的颜色,也让我们重温着在无奈中逐渐从真实走向演义的历史一隅。
昨――“文人戏子”的家园
酒宴的喧闹,书生的狂妄,戏子的容颜,被繁华嘈杂的都市所淹没,一个遥远而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时代隐藏在人海都市之中――琉璃厂。
北京琉璃厂位于北京和平门。翻开史书,这里在明清时候曾经开过一个为皇宫烧制琉璃瓦的窑厂。到了清朝中期的时候,这个窑厂就搬家了。窑走了,却没把名字带走,于是,琉璃厂的故事开始了。
清初的科考制度为无数书生编织了一个虚幻的美梦,书生们如同飞蛾扑火一般涌向北京。琉璃厂位于皇城之外,成了文人戏子的家园。有了书生必然会有书市,各地的书商也纷纷在这里设摊、建室、出售大量藏书。文人雅士常常聚集在这里谈古论今。当时的琉璃厂以书铺为最,古玩、字画、文房四宝等次之。清朝时还没有今日图书馆之说,所以文人书生们所需的图书资料,只得来琉璃厂寻找。
书市逐渐成为了琉璃厂最主要的产业,直至200多年后,这里依然是北京最有名的书市。琉璃厂最著名的书店则是荣宝斋,现在已成为各地游客游览琉璃厂必不可少的景点了。
科举制度对于书生来说无异干一场无望的赌博,既然是赌博,就少不了当铺。除了书生典当一些不值钱的书籍笔墨外,它最大的主户还是清王朝末期一些破落贵族子弟。
赶考书生与落魄的贵族子弟在琉璃厂相遇,讲述着各自的失意,责怪世间的不平。失意归失意,自由肆意的生活还要继续的。书生们酒席间即兴作诗,胸怀一个帝国的兴败,却又为了一个歌妓争风吃醋。一段段风流的爱情,一次次科举考试的成功与失意,如同野草一般飞速地生长,或是枯败。
有时为了一顿饭折腰,却又在朝廷的钢刀面前毫不示弱。中国传统文人最后的浪漫与血性自他们之后消失,凝固在琉璃厂简陋的胡同中,凝固在历史中。
今――传统生活依然如故
京城的古韵在慢慢淡化,现代建筑占据了太大空间,只能在高楼的缝隙中去寻找古代的文化。
现在的琉璃厂到处都在不停地拆与建。宣武区琉璃厂经济发展协会宣布将在2008年前完成改造工程,规划停车带,增设标志性建筑,将其打造成一条集观赏性、游览性、休闲性、购物性于一体的民俗商业观光旅游街。
胡同可以拆去,琉璃厂的商铺可以变质,但这里的传统生活依然如故。很多东西是只有静下心来才能慢慢品味的。中午的阳光照在身上有些暖暖的感觉。街上的人多了起来,来往的老百姓不断互相用地道的北京话寒暄。躲避城管的小贩们仿佛像土地爷一般钻了出来。烤白薯的卖糖葫芦的推着车出来,立刻被几个刚放学的小孩围了上去。阳光刺眼,抱着吉他的流浪艺人独自唱着孤单的歌,歌声与百年前的戏文相互纠缠,流浪艺人的戏子又在那里?
夕阳逝去,只剩零散游客。中国风的路灯,还有地灯橘红色的灯光亮了起来,天黑了以后整条街仿佛坠入了宫崎竣的迷宫。路边虚掩的店铺,断断续续地传出微弱的歌声――《北京一夜》。一瞬间,琉璃厂又回来了。
思――生活渐行渐远,往事并不如烟
如今人们还在思考着琉璃厂是什么?有人说这里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圣地,有人说铜臭味早已覆盖书香气。无论何种说法,似乎人们都忘记了琉璃厂的主人与那个时代坚韧的精神。
章诒和的《往事并不如烟》和《伶人往事》中部分文字讲述着这群人的故事。那些文宇执著地穿越历史,固执地重复着关于个体的悲剧。琉璃厂的主人们似乎是中国历史上命运最多舛的一群人了。他们丝毫没有左右历史的能力,却个个心比天高,痴守着那份说不清的气节与尊严。即使被蹂躏得再凄惨也不肯对社会低头,命比纸薄似乎是他们的宿命。戊戌变法那几个难兄难弟,谭嗣同先生就义,为那个时代划上了句号。但那种让人迷恋的精神却永远不会消失,即使琉璃厂不存在了,那种精神依然在百年后散发着人性的光辉。
游走在琉璃厂,便生出许多遐想。并非所有的记忆都会如此轻易地消散,有些迷失的记忆在历史中固执地寻找着自己的归宿。
地址:北京宣武区和平门外
重点推荐:荣宝斋(西街19号)、中国书店(东街115号)、天畅轩(南新华街19号)、华夏书画社(西街2号)、集珍斋(东街18号)、飞鸿堂(东街16号)、虹光阁(东街61号)、天福茶庄(东街65号)、一得阎(东街67号)、龙凤斋(东街93号)
京城文化消费链接:
GO演出
德云社
德云社所属的“北京相声大会”每周都在天桥乐茶园等地演出五六场,人声鼎沸的茶园到了这个时候连平日放桌子的地方都换成塑料凳也坐不下,三个多小时的演出中始终有人在门外等票。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北纬路甲1号(天桥剧场斜对面)
梅兰芳剧院
虽然懂得京剧的人越来越少,但京剧在人们的心目中的地位无疑是神圣的。毕竟是从清光绪年间就起始的“国粹”了。
地址:北京西城区金融街最北端,官园桥东南角
保利剧院
保利剧院是艺术氛围和商业气息的胶着区,总与大型歌剧、交响乐、芭蕾舞、音乐剧等高品位现代演出为伍的它满足着准小资和打着小资名义的艺术爱好者们的各己趣味。
地址:东城区东直门南大街14号保利大厦1楼GO阅读
三味书屋
“三味书屋”成立于1988年,是最早实现开架售书的书店之一,也是最早做作家签售、小型音乐会、中外民间文化交流的书店,由此成为了构建文化界公共空间的先驱者。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60号
海淀文化艺术大厦
海淀区中关村地区向来以技术闻名,偏科得严重的它如今也开始在文化艺术领域中寻找建树,白领精英们的枯燥生活催生了在这个商务大厦林立地区的既能体现“硅谷”的高科技氛围又体现北京的“文化区”这样一个蕴涵文化理念的建筑物。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海淀路44号
GO艺术
798
洪晃说798的艺术家是英雄,政府应该奖励他们。我想很多西方艺术家会嫉妒在这儿生活工作的中国艺术家。因为他们有空间,有宣传,有社区,有人为组织的艺术项目。可798自发性的冲劲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地址: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
每一个国家都拥有一个象征民族文化的文化区。法国巴黎有莱茵河畔,英国伦敦有弗业街,日本则有“书海”之街神田町。这些文化区之所以能成为一个国家的符号,并不只是因为其雄伟壮观,而是因为这些建筑运载着一个国家生生不息的精神。
一些残旧的胡同,沉重的牌匾,记录着北京琉璃厂在历史的河流中逐渐失去的颜色,也让我们重温着在无奈中逐渐从真实走向演义的历史一隅。
昨――“文人戏子”的家园
酒宴的喧闹,书生的狂妄,戏子的容颜,被繁华嘈杂的都市所淹没,一个遥远而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时代隐藏在人海都市之中――琉璃厂。
北京琉璃厂位于北京和平门。翻开史书,这里在明清时候曾经开过一个为皇宫烧制琉璃瓦的窑厂。到了清朝中期的时候,这个窑厂就搬家了。窑走了,却没把名字带走,于是,琉璃厂的故事开始了。
清初的科考制度为无数书生编织了一个虚幻的美梦,书生们如同飞蛾扑火一般涌向北京。琉璃厂位于皇城之外,成了文人戏子的家园。有了书生必然会有书市,各地的书商也纷纷在这里设摊、建室、出售大量藏书。文人雅士常常聚集在这里谈古论今。当时的琉璃厂以书铺为最,古玩、字画、文房四宝等次之。清朝时还没有今日图书馆之说,所以文人书生们所需的图书资料,只得来琉璃厂寻找。
书市逐渐成为了琉璃厂最主要的产业,直至200多年后,这里依然是北京最有名的书市。琉璃厂最著名的书店则是荣宝斋,现在已成为各地游客游览琉璃厂必不可少的景点了。
科举制度对于书生来说无异干一场无望的赌博,既然是赌博,就少不了当铺。除了书生典当一些不值钱的书籍笔墨外,它最大的主户还是清王朝末期一些破落贵族子弟。
赶考书生与落魄的贵族子弟在琉璃厂相遇,讲述着各自的失意,责怪世间的不平。失意归失意,自由肆意的生活还要继续的。书生们酒席间即兴作诗,胸怀一个帝国的兴败,却又为了一个歌妓争风吃醋。一段段风流的爱情,一次次科举考试的成功与失意,如同野草一般飞速地生长,或是枯败。
有时为了一顿饭折腰,却又在朝廷的钢刀面前毫不示弱。中国传统文人最后的浪漫与血性自他们之后消失,凝固在琉璃厂简陋的胡同中,凝固在历史中。
今――传统生活依然如故
京城的古韵在慢慢淡化,现代建筑占据了太大空间,只能在高楼的缝隙中去寻找古代的文化。
现在的琉璃厂到处都在不停地拆与建。宣武区琉璃厂经济发展协会宣布将在2008年前完成改造工程,规划停车带,增设标志性建筑,将其打造成一条集观赏性、游览性、休闲性、购物性于一体的民俗商业观光旅游街。
胡同可以拆去,琉璃厂的商铺可以变质,但这里的传统生活依然如故。很多东西是只有静下心来才能慢慢品味的。中午的阳光照在身上有些暖暖的感觉。街上的人多了起来,来往的老百姓不断互相用地道的北京话寒暄。躲避城管的小贩们仿佛像土地爷一般钻了出来。烤白薯的卖糖葫芦的推着车出来,立刻被几个刚放学的小孩围了上去。阳光刺眼,抱着吉他的流浪艺人独自唱着孤单的歌,歌声与百年前的戏文相互纠缠,流浪艺人的戏子又在那里?
夕阳逝去,只剩零散游客。中国风的路灯,还有地灯橘红色的灯光亮了起来,天黑了以后整条街仿佛坠入了宫崎竣的迷宫。路边虚掩的店铺,断断续续地传出微弱的歌声――《北京一夜》。一瞬间,琉璃厂又回来了。
思――生活渐行渐远,往事并不如烟
如今人们还在思考着琉璃厂是什么?有人说这里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圣地,有人说铜臭味早已覆盖书香气。无论何种说法,似乎人们都忘记了琉璃厂的主人与那个时代坚韧的精神。
章诒和的《往事并不如烟》和《伶人往事》中部分文字讲述着这群人的故事。那些文宇执著地穿越历史,固执地重复着关于个体的悲剧。琉璃厂的主人们似乎是中国历史上命运最多舛的一群人了。他们丝毫没有左右历史的能力,却个个心比天高,痴守着那份说不清的气节与尊严。即使被蹂躏得再凄惨也不肯对社会低头,命比纸薄似乎是他们的宿命。戊戌变法那几个难兄难弟,谭嗣同先生就义,为那个时代划上了句号。但那种让人迷恋的精神却永远不会消失,即使琉璃厂不存在了,那种精神依然在百年后散发着人性的光辉。
游走在琉璃厂,便生出许多遐想。并非所有的记忆都会如此轻易地消散,有些迷失的记忆在历史中固执地寻找着自己的归宿。
地址:北京宣武区和平门外
重点推荐:荣宝斋(西街19号)、中国书店(东街115号)、天畅轩(南新华街19号)、华夏书画社(西街2号)、集珍斋(东街18号)、飞鸿堂(东街16号)、虹光阁(东街61号)、天福茶庄(东街65号)、一得阎(东街67号)、龙凤斋(东街93号)
京城文化消费链接:
GO演出
德云社
德云社所属的“北京相声大会”每周都在天桥乐茶园等地演出五六场,人声鼎沸的茶园到了这个时候连平日放桌子的地方都换成塑料凳也坐不下,三个多小时的演出中始终有人在门外等票。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北纬路甲1号(天桥剧场斜对面)
梅兰芳剧院
虽然懂得京剧的人越来越少,但京剧在人们的心目中的地位无疑是神圣的。毕竟是从清光绪年间就起始的“国粹”了。
地址:北京西城区金融街最北端,官园桥东南角
保利剧院
保利剧院是艺术氛围和商业气息的胶着区,总与大型歌剧、交响乐、芭蕾舞、音乐剧等高品位现代演出为伍的它满足着准小资和打着小资名义的艺术爱好者们的各己趣味。
地址:东城区东直门南大街14号保利大厦1楼GO阅读
三味书屋
“三味书屋”成立于1988年,是最早实现开架售书的书店之一,也是最早做作家签售、小型音乐会、中外民间文化交流的书店,由此成为了构建文化界公共空间的先驱者。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60号
海淀文化艺术大厦
海淀区中关村地区向来以技术闻名,偏科得严重的它如今也开始在文化艺术领域中寻找建树,白领精英们的枯燥生活催生了在这个商务大厦林立地区的既能体现“硅谷”的高科技氛围又体现北京的“文化区”这样一个蕴涵文化理念的建筑物。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海淀路44号
GO艺术
798
洪晃说798的艺术家是英雄,政府应该奖励他们。我想很多西方艺术家会嫉妒在这儿生活工作的中国艺术家。因为他们有空间,有宣传,有社区,有人为组织的艺术项目。可798自发性的冲劲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地址: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