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方案设计与实施简介
一、 通辽物流园区服务系统功能及规划
1、 基本服务功能:通辽集装箱中转、公—铁—海联运、门到门运输、一关三检、泊车、配载、仓储、理货、配送、包装、装卸搬运、信息服务、物流电子商务、物流车货全程GPS实时定位跟踪;
2、 配套服务功能:货运代理、报关报检、车辆保养、修理、配件供应、整车销售、金融、保险、通讯、餐饮住宿、认证;
3、 规划延伸功能:海关监管库、保税仓储、保税加工、工商、税务、货物调剂、多类种物资仓储、零担班线、物流相关技术研发、物流方案设计、物流咨询培训服务;
4、 2012年-2015年近期物流规划
为实现通辽第一运输有限公司发展的战略目标,公司规划“十二五”期间,集中精力建设。依托园区服务水平,与锦州港、大连港等集装箱口岸建立物流大通道的合作关系,进一步细化物流方案,制定可行性、科学性的物流流程规范,措施要慎密、得当,避免重复短途物流成本,形成安全、快捷、低耗、高效的物流运输模式,切实发挥出通辽物流园区的作用。 ①为实现通辽第一运输有限公司发展的近期发展目标,公司规划“十二五”期间,集中精力建设:通辽物流园区物流仓储中心。项目计划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投资8000万元。本项目建立现代化、高标准、规模化的物流仓储中心将满足客户在国标库、恒温库、智能库上的仓储需求,填补通辽市在国家级标准化仓储项目上的空白。
②整合红光大道以南,民航路西50000平方米土地,扩大建设现物流园区泊车场及配货站,以满足物流需求。
③在开发区综合物流园区西,通辽内陆港北,建设100亩运输陆港。经过十二五期间的努力,把企业打造成为南开北联、承东接西、路港联运、通关达海的内陆中转口岸和陆港中枢。为通辽市乃至内蒙古东部区现代物流园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二、 通辽物流信息平台总体设计规划
1、 现已具备:集装箱运输网络、物流货运信息配载网络(全国联网)、GPS卫星定位应用系统;
2、 建设发展规划:集装箱中转站功能网络、航运交易网络、沿海陆路运输网络、物流商务网络、物流车辆信息网、物流仓储信息网、第三方物流业户信息、与交通运政政务网的对接;
3、 运用3G试行开通通辽物流网与打造通辽物流物联网:
一是,运用3G功能开通通辽物流网,让用户足不出户即了解、掌握自己的货物运转情况,达到实时传递图像,确认与及时调度。
二是,随着我国物联网的建设与步入试行阶段,我们将不失时机地摸索、探讨通辽物流物联网的实验试行运作,本着科学发展观的原则开拓创新,积极做好通辽物流的大文章。
三、 园区物流业务服务流程规范模式
1、 国际物流→集装箱一关三检→公铁联运→通过俄罗斯、满州里口岸对接→实现进出口物流服务;
2、 集装箱中转→提供通辽物流公共服务平台→集装箱门到门→门到港服务;
3、 物流业业户入驻→提供商务用房租赁→物流配载信息网→组货配载、配送→外埠车主身份认证→物流电子商务→金融保险→存车存货及车辆保养与修理→货物中转储运(存);
4、 存车→住宿、餐饮→配载→配送→中转储运(存)→保养、修理、配件供应;
5、 物流企业入驻→提供商务用房→提供物流信息配载→通过物流信息网组货配载→提供物资储运、包装、拼箱→物流费用结算;
6、 物流费用结算实行一条龙服务即:为通辽物流园区用户统一配置有支付能力的“银联卡”、手持POS机,为物流企业用户创造安全、可靠、迅捷的物流费用结算新方式。
四、 物流规划、方案、咨询、设计涵盖
1、 提供集装箱运输业务咨询;
2、 为工矿企业、生产、建设、原材料供应商等用户设计物流方案;
3、 为第三方物流提供操作平台;
4、 为物流企业制定配套项目规划;
5、 提出资源整合方案;
6、 物流供应链重组链接制定设计方案;
7、 制定物流信息化方案及其设计;
8、 物流信息化技术开发;
9、 物流技术咨询培训服务;
五、 物流服务方案案例(简述)
项目名称:内蒙古盐业总公司通辽市盐业分公司成品盐运输
物流配送承接企业:通辽市第一运输有限公司
运作流程:上述项目已经成功启动运作,并已获得显著社会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
通辽市第一运输有限公司负责公路运输,达到安全、快速、低耗、高效的目的。
流程示意如下:
成品盐→装火车→卸火车→通辽集装箱中转站→通辽一运汽运→通辽市盐业分公司
六、企业信息化工作简述:
企业目前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物流信息化建设方面,以通辽物流信息配载网络和GPS卫星定位监控系统为代表,使得企业在开展建设与经营管理好物流园区,在通辽地区凸现了以物流信息化为标志的企业核心竞争力。
通辽市第一运输有限公司争取到国家交通部、自治区交通厅二个项目,(GPS项目和信息平台项目),其中由交通厅申报、交通部批准立项,被列为交通部西部交通运输建设科技项目的“地市级营运货车信息管理系统”(即GPS、GIS项目),该项目2004年实施建设,于2005年6月经交通部专家组鉴定、验收后交付我公司。目前该项目已经进行市场化运作;由内蒙古交通厅投资的通辽物流信息平台项目之一的通辽物流配载信息网络于2004年10月1日开通,2005年实现全国联网。
2005年启动的由交通部立项,自治区交通运输管理局与哈工大信息研究所联合研发“一体化多式联运型物流建设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工程”项目,依托通辽物流园区实施。
目前通辽物流园区已实现企业信息化功能包括:
1、 为800余家第三方物流企业、配载业户及货站提供了通辽物流配载信息网提供物流信息网络平台;
2、 开展了GPS物流车辆实时监控(由园区GPS系统支撑)集装箱陆路运输、货运担班车、理货配送、仓储以及金融保险、通讯、电子商务等多功能配套的一站式服务;
3、 四万平方米国标硬化停车场,实行IC卡刷卡计费,适合各类型车辆存放;
4、 OA网络办公系统及电子单证管理系统。
通过几年来开发建设物流园区,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业的中枢,脱离信息化去搞物流,只能徘徊在过去的传统运输上,只有通过信息化整合物流资源,建立物流信息网络平台才可以使物流走上现代化、科学化轨道。因此,近两年来我们把建设物流园区的着重点放在了物流信息化的建设上,实践证明做为新兴的物流企业、做为为物流服务的综合物流园区,只有紧紧抓住核心竞争力,发扬光大它的特点所在,就找到、找准了建设与发展的方向。
物流方案设计与实施简介
一、 通辽物流园区服务系统功能及规划
1、 基本服务功能:通辽集装箱中转、公—铁—海联运、门到门运输、一关三检、泊车、配载、仓储、理货、配送、包装、装卸搬运、信息服务、物流电子商务、物流车货全程GPS实时定位跟踪;
2、 配套服务功能:货运代理、报关报检、车辆保养、修理、配件供应、整车销售、金融、保险、通讯、餐饮住宿、认证;
3、 规划延伸功能:海关监管库、保税仓储、保税加工、工商、税务、货物调剂、多类种物资仓储、零担班线、物流相关技术研发、物流方案设计、物流咨询培训服务;
4、 2012年-2015年近期物流规划
为实现通辽第一运输有限公司发展的战略目标,公司规划“十二五”期间,集中精力建设。依托园区服务水平,与锦州港、大连港等集装箱口岸建立物流大通道的合作关系,进一步细化物流方案,制定可行性、科学性的物流流程规范,措施要慎密、得当,避免重复短途物流成本,形成安全、快捷、低耗、高效的物流运输模式,切实发挥出通辽物流园区的作用。 ①为实现通辽第一运输有限公司发展的近期发展目标,公司规划“十二五”期间,集中精力建设:通辽物流园区物流仓储中心。项目计划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投资8000万元。本项目建立现代化、高标准、规模化的物流仓储中心将满足客户在国标库、恒温库、智能库上的仓储需求,填补通辽市在国家级标准化仓储项目上的空白。
②整合红光大道以南,民航路西50000平方米土地,扩大建设现物流园区泊车场及配货站,以满足物流需求。
③在开发区综合物流园区西,通辽内陆港北,建设100亩运输陆港。经过十二五期间的努力,把企业打造成为南开北联、承东接西、路港联运、通关达海的内陆中转口岸和陆港中枢。为通辽市乃至内蒙古东部区现代物流园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二、 通辽物流信息平台总体设计规划
1、 现已具备:集装箱运输网络、物流货运信息配载网络(全国联网)、GPS卫星定位应用系统;
2、 建设发展规划:集装箱中转站功能网络、航运交易网络、沿海陆路运输网络、物流商务网络、物流车辆信息网、物流仓储信息网、第三方物流业户信息、与交通运政政务网的对接;
3、 运用3G试行开通通辽物流网与打造通辽物流物联网:
一是,运用3G功能开通通辽物流网,让用户足不出户即了解、掌握自己的货物运转情况,达到实时传递图像,确认与及时调度。
二是,随着我国物联网的建设与步入试行阶段,我们将不失时机地摸索、探讨通辽物流物联网的实验试行运作,本着科学发展观的原则开拓创新,积极做好通辽物流的大文章。
三、 园区物流业务服务流程规范模式
1、 国际物流→集装箱一关三检→公铁联运→通过俄罗斯、满州里口岸对接→实现进出口物流服务;
2、 集装箱中转→提供通辽物流公共服务平台→集装箱门到门→门到港服务;
3、 物流业业户入驻→提供商务用房租赁→物流配载信息网→组货配载、配送→外埠车主身份认证→物流电子商务→金融保险→存车存货及车辆保养与修理→货物中转储运(存);
4、 存车→住宿、餐饮→配载→配送→中转储运(存)→保养、修理、配件供应;
5、 物流企业入驻→提供商务用房→提供物流信息配载→通过物流信息网组货配载→提供物资储运、包装、拼箱→物流费用结算;
6、 物流费用结算实行一条龙服务即:为通辽物流园区用户统一配置有支付能力的“银联卡”、手持POS机,为物流企业用户创造安全、可靠、迅捷的物流费用结算新方式。
四、 物流规划、方案、咨询、设计涵盖
1、 提供集装箱运输业务咨询;
2、 为工矿企业、生产、建设、原材料供应商等用户设计物流方案;
3、 为第三方物流提供操作平台;
4、 为物流企业制定配套项目规划;
5、 提出资源整合方案;
6、 物流供应链重组链接制定设计方案;
7、 制定物流信息化方案及其设计;
8、 物流信息化技术开发;
9、 物流技术咨询培训服务;
五、 物流服务方案案例(简述)
项目名称:内蒙古盐业总公司通辽市盐业分公司成品盐运输
物流配送承接企业:通辽市第一运输有限公司
运作流程:上述项目已经成功启动运作,并已获得显著社会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
通辽市第一运输有限公司负责公路运输,达到安全、快速、低耗、高效的目的。
流程示意如下:
成品盐→装火车→卸火车→通辽集装箱中转站→通辽一运汽运→通辽市盐业分公司
六、企业信息化工作简述:
企业目前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物流信息化建设方面,以通辽物流信息配载网络和GPS卫星定位监控系统为代表,使得企业在开展建设与经营管理好物流园区,在通辽地区凸现了以物流信息化为标志的企业核心竞争力。
通辽市第一运输有限公司争取到国家交通部、自治区交通厅二个项目,(GPS项目和信息平台项目),其中由交通厅申报、交通部批准立项,被列为交通部西部交通运输建设科技项目的“地市级营运货车信息管理系统”(即GPS、GIS项目),该项目2004年实施建设,于2005年6月经交通部专家组鉴定、验收后交付我公司。目前该项目已经进行市场化运作;由内蒙古交通厅投资的通辽物流信息平台项目之一的通辽物流配载信息网络于2004年10月1日开通,2005年实现全国联网。
2005年启动的由交通部立项,自治区交通运输管理局与哈工大信息研究所联合研发“一体化多式联运型物流建设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工程”项目,依托通辽物流园区实施。
目前通辽物流园区已实现企业信息化功能包括:
1、 为800余家第三方物流企业、配载业户及货站提供了通辽物流配载信息网提供物流信息网络平台;
2、 开展了GPS物流车辆实时监控(由园区GPS系统支撑)集装箱陆路运输、货运担班车、理货配送、仓储以及金融保险、通讯、电子商务等多功能配套的一站式服务;
3、 四万平方米国标硬化停车场,实行IC卡刷卡计费,适合各类型车辆存放;
4、 OA网络办公系统及电子单证管理系统。
通过几年来开发建设物流园区,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业的中枢,脱离信息化去搞物流,只能徘徊在过去的传统运输上,只有通过信息化整合物流资源,建立物流信息网络平台才可以使物流走上现代化、科学化轨道。因此,近两年来我们把建设物流园区的着重点放在了物流信息化的建设上,实践证明做为新兴的物流企业、做为为物流服务的综合物流园区,只有紧紧抓住核心竞争力,发扬光大它的特点所在,就找到、找准了建设与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