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

妊娠期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的外科急腹症,来势凶猛,病情进展迅速,预后极差,是妊娠期母婴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之一,一经诊断即应根据病情轻重,确定处理原则,早期确诊重症胰腺炎是减低母儿死亡率的关键。

1. 非手术治疗 适用于急性胰腺炎初期、轻型水肿型胰腺炎及尚无感染者。妊娠期合并急性胰腺炎主要是保守治疗:

(1)禁食、胃肠减压:保持胃内空虚、减轻腹胀、减少胃酸分泌,给全胃肠动力药可减轻腹胀。

预后:母儿的危险性与胰腺炎病情轻重有关,文献报道母亲病死率为5%~37%,急性重症胰腺炎胎儿病死率可达40%。近年来,由于诊断及治疗技术的改变,为妊娠急性胰腺炎预后的改善提供了条件,但总死亡率仍高于一般产科人群,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降低妊娠期急性胰腺炎孕妇及围生儿死亡率,改善预后的基础。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文献报道不一,一般认为发病率为1/10000~1/1000,与非孕期相同,或略低于非孕期,产褥期发病较易发生漏诊和误诊,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国外文献报道妊娠期急性胰腺炎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已很少发生,国内孕产妇病死率及围生儿病死率仍在20%~50%。

本病无特殊预防方式,积极治疗,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与治疗

来源:《局解手术学杂志》 作者:涂永久 2008-12-28

摘要: 【关键词】 妊娠。急性胰腺炎。并发症 妊娠并发急性胰腺炎并不常见,但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该病具有发病急、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等特点,威胁母婴健康,是妊娠合并外科急腹症死亡率首位因素[1 3]。...

妊娠并发急性胰腺炎并不常见,但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该病具有发病急、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等特点,威胁母婴健康,是妊娠合并外科急腹症死亡率首位因素[1 3]。它可发生在妊娠各期及产褥期,但以妊娠晚期最为多见。本文就妊娠并发急性胰腺炎可能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以及预防等问题作一阐述。 1妊娠合并胰腺炎可能的发病机制

1.1妊娠期血液动力学的改变与急性胰腺炎的关系

妊娠期血液动力学的改变与妊娠期急性胰腺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妊娠时红细胞聚集性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红细胞聚集性、红细胞变形能力是血液高粘滞综合征最常见的原因。甘油三酯的升高也使血浆粘滞性增加。同时妊娠病人纤维蛋白原增加明显, 血液中免疫球蛋白G 和免疫球蛋白M 也增加,易引起红细胞桥接作用, 以上因素改变了血液流动的性质,红细胞钱串状聚集,增大了血液流动的阻力,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是胰腺微循环的严重障碍因素之一[3 4]。正常胰腺耐受血液流变学变化带来的微循环紊乱能力强,但当孕周达终末期时,因腹腔压力增加胆胰管内阻力增加,和血液高粘滞综合征其耐受能力下降。胰管高压可致导管-腺泡屏障破裂,使胆汁分布于胰间质血管周围,引起胰腺血管痉挛, 内皮细胞剥离。胰腺的低切变率区微循环中小静脉及微静脉全血黏度显著增加,可致胰腺微循环出血及血栓形成,可致胰腺微循环障碍[4]。这些因素可以解释,为什么妊娠性胰腺炎病理分型以坏死型为主而水肿型较少。

1.2妊娠后高脂血症成为急性胰腺炎的病因

妊娠后高脂血症成为急性胰腺炎的病因之一,已为大多数学者认同。妊娠期雌激素、孕激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催乳素及胰岛素等多种激素水平变化对机体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使物质代谢发生变化,致血清甘油三酯升高。一般来说,妇女在怀孕后血清甘油三酯约升高30%,孕后期达高峰,产后迅速下降,这与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好发于妊娠晚期病理相一致。高浓度FFA 可引起胰腺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损伤,血液流变学异常,重者形成微血栓,最终导致胰组织缺血、坏死[3]。

1.3胆道疾病被认为是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病因

胆道疾病尤其是胆囊结石,被认为是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首要病因。因为在妊娠的自然人群中合并胆囊结石的比例约2%~5%,而在发作急性胰腺炎的妊娠人群中此比例显著增高。此外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期高钙血症均可导致急性胰腺炎的发生[4]。

2妊娠合并胰腺炎的诊断

典型的急性胰腺炎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以及上腹部疼痛,伴有血、尿淀粉酶升高。影像学检查70%的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病人腹部B 超有异常发现,B 超检查可见胰腺体积增大和实质结构不均,并可发现胆结石等一些急性胰腺炎的诱因。胆道内窥镜超声、CT 及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可协助诊断,但尽量避免在产前进行放射检查以免影响胎儿。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不典型,误诊率较高。严重的早孕反应可与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表现混淆。妊娠中晚期由于增大的子宫使大网膜不能对炎症形成包裹局限,使炎性渗出物流至下腹部引起疼痛或腹泻可被误诊为阑尾炎或急性胃肠炎。妊娠中晚期急性胰腺炎发生的腹痛症状还可与流产、早产及正常分娩时的宫缩痛相混淆。重症胰腺炎的腹膜炎体征可被误认为胎盘早剥。合并妊高征者易和胎盘早剥、HELLP 综合征相混淆。产后子宫回缩至盆腔内, 腹壁更加松弛,炎性渗出物易积聚在盆腔使腹痛症状不典型,并被产后宫缩痛所掩盖。出现胰腺炎腹部不适时自认为是与妊娠有关,这类病人大多就诊产科。作者曾诊治2例患者在剖腹产过程中发现大量乳糜样腹水,外科会诊才发现是急性重症胰腺炎。由于妊娠子宫增大,查体不典型,常常导致误诊。血、尿淀粉酶升高本来有助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 但对妊娠期急性胰腺炎却无明显价值。因正常妊娠期常伴有生理性淀粉酶升高, 中期妊娠妇女的血清淀粉酶增高值可为早孕妇女的4倍,只有动态监测血淀粉酶不断升高及血清脂酶的测定或许有些帮助。因此,重视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特点,询问有无进食油腻饮食及胆道系统疾病史, 及时行血尿淀粉酶和影像学检查方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误诊、漏诊延误病情[6 7]。

3妊娠合并胰腺炎的治疗

3.1内科治疗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原则与一般急性胰腺炎基本相同,同时应加强对胎儿的监测, 是否终止妊娠应个体化处理。作者曾治疗2例分娩伴急性胰腺炎,病情极其凶险,剖腹产后迅速出现休克,1例早期出现了DIC ,大出血死亡;另1例治疗近半年,先后手术3次。所以重型胰腺炎的治疗是一个关键。在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早期即存在炎性细胞因子过度释放和失控的全身性炎症介质反应,并成为急性胰腺炎急性反应期的核心问题。床旁连续血滤是一个帮助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稳定,清除体内炎症介质及维持内环境的稳定都有一定帮助。血液透析治疗用于清除血液中有害的体液性炎症介质, 延缓患者全身炎症的不断加剧,同时血液透析能有效地清除BUN 和Cr ,控制体内的液体量,明显减少肺内分流,提高PaO2和PaO 2/FiO2,减轻ARDS 致肺顺应性变化,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及纠正酸中毒。其它治疗包括:①禁食、禁饮、吸氧、持续胃肠减压;②积极抗休克,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 改善胰腺的微循环;③使用生长抑素及乌司他丁, 以抑制胰酶分泌, 疗程依病情而定, 至少2周;④H2受体拮抗剂应用预防应激性溃疡。

3.2手术治疗

对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手术一直存在有争议。但在病人保守治疗不佳时, 手术则是必要的。手术包括对胰腺的直接手术和与胰腺炎相关的胆道疾病的手术。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合并胆道梗阻而短期内未缓解者,首选经十二指肠镜下行Oddi’s括约肌切开取石及鼻胆管引流, 已被证实对母亲和胎儿相对安全[6 8]。在重症胰腺炎中后期, 对出现胰腺坏死感染,常需及时手术清除坏死感染的组织,并行胰周和腹膜后引流。对

妊娠晚期患者手术时机宜在分娩后,妊娠早期患者保守治疗后可在妊娠中期接受手术,妊娠中期的患者在急性胰腺炎得到控制后即可考虑手术。

3.3妊娠处理

是否终止妊娠是妊娠期急性胰腺炎处理的焦点问题。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产生的许多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必然会通过胎盘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 应终止妊娠。由于外科和产科医生对妊娠期急性胰腺炎已有了进一步认识, 以及外科治疗急性胰腺炎模式的改进[6],急性胰腺炎已非终止妊娠的适应证,早期、准确的诊断,正确、适当有效的治疗措施,以及产科严密的监测可很好的保护胎儿。但有以下情况:①明显的流产或早产征象;②胎儿宫内窘迫;③严重感染或MODS ;④已到临产期, 应以最快、对母体影响最小的方式终止妊娠, 以保证母亲的安全。在终止妊娠的决策过程中应以保全孕妇的生命为首要目标,不应为了胎儿而过分延误,也不能因为治疗胰腺炎的需要而盲目伤害胎儿,导致最佳治疗时机的丧失。 4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预防

妊娠性急性胰腺炎的多个危险因素互相影响,在胰腺炎的临床过程中共同起作用,无论何种类型的急性胰腺炎对孕妇和胎儿危险都很大,孕前、产前均应作针对性的检查,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对妊娠妇女均应做血脂检查,一旦发现血脂升高,则应于整个妊娠期间随访血脂变化,并通过饮食调节限制脂肪摄人,同时控制体重。对患胆囊结石的女性,如有胆绞痛,应切除胆囊后再怀孕,否则在整个妊娠过程中都需在医生指导下监控,避免胆道疾病发作,保持正确合理的饮食习惯,这样可减少急性胰腺炎的发生。而对于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病人争取早诊断、控制血脂、适时外科介人、终止妊娠,可防止转化为重型胰腺炎及预防MOSF 的发生,明显改善预后。

妊娠合并胰腺疾病的生理与病理

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 作者:边旭明

胰腺是人体重要的外分泌及内分泌器官之一,其生理功能涉及糖类、脂肪及蛋白质消化吸收及代谢等诸多方面。在孕期,由于母体内分泌的变化调节,机体为适应妊娠的需求而发生各种生理性的改变。了解妊娠期胰腺的生理和病理,对诊治处理妊娠合并胰腺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胰腺组织中含有雌激素受体,在孕期高雌激素环境下使妊娠合并胰腺炎的风险增高。在孕早期,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下降,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胰岛细胞的变化包括分泌产物的增加及胰岛素的分泌。母体内的胰岛素水平至孕晚期会上升至正常水平的2倍,胰岛素分泌的增加保证了在外周组织存在胰岛素抵抗的情况下可以有足够量的蛋白合成。外周组织的胰岛素抵抗主要位于肝脏、脂肪组织和肌肉组织。

1 妊娠期胰腺的生理变化

胰岛素拮抗由胎盘激素水平的升高所致,特别是雌孕激素和胎盘生乳素,其次是泌乳素

及皮质醇,而受血清葡萄糖水平变化的影响最小。在孕晚期,尽管基础胰岛素水平是升高的,母体的血糖值仍然保持非孕期水平。餐后胰岛素水平的升高抵消了胎盘激素的胰岛素抵抗效应。因此,如果孕妇在餐后没有相应能抵消这种抵抗效应的胰岛素分泌增加,即会出现糖代谢的异常致使糖耐量的异常,甚至发生糖尿病。

孕期胰岛素的产生和外周组织对其反应的变化,在整个孕期的糖和脂肪代谢中是至关重要的。在早孕阶段,胰岛素的分泌增加多受血糖水平的调控,而胰岛素敏感性改变较少,脂肪组织中胰岛素受体的增加、维持,甚至加强了机体的糖耐量。这个时期,肝脏对甘油三酯的合成及分泌增加,同时血清甘油三酯的清除率维持正常水平或者轻微提高,从而产生了大量脂肪储备于组织中。在孕晚期,血胰岛素水平的升高,脂肪组织中胰岛素受体水平减少至非孕期水平,及胰岛素抵抗的增加导致组织对糖及甘油三酯吸收的减少,而更多地将这些物质运送给胎儿,同时增加了脂肪的降解。最终的净效应是降低母体血清葡萄糖水平,增加糖代谢的循环,增加了母体对依赖脂肪分解供能的需求。

2 妊娠期胰腺的病理变化

2.1 妊娠合并胰腺疾病的高危因素在病理情况下,常见的妊娠合并胰腺疾病主要为胰腺炎。由于妊娠期母体各系统的代偿变化,其消化系统的解剖及生理学的改变使得孕期胰腺炎的风险增加,其生理高危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2.1.1 胆道结石在孕期,由于孕激素对平滑肌组织的作用使得胆囊肌肉的张力和活动性降低,造成胆囊容量的上升和排空率的下降,特别是孕14周以后,胆囊在空腹时的容量及排空后的残余容量均为非孕期的两倍,空腹时容量的增加可能与胆囊黏膜对水分的吸收降低有关。由于雌激素的作用,胆囊黏膜上皮钠泵的活性降低从而导致水分吸收的下降。这就造成胆汁的稀释从而降低了对胆固醇的溶解率,增加了胆固醇结晶并形成结石的风险。近年来研究表明,妊娠合并胰腺炎的病因以胆道疾病最为多见,约占50%,其中胆石症占67% ~100% 。

2.1.2 高脂血症在孕早期及孕中期,大量胰岛素、孕激素及皮质醇促进脂肪的生成和储存,抑制脂肪的降解利用,至孕晚期,受胎盘生乳素升高的影响,脂肪的生成和降解趋于平衡,随着孕期脂肪储存趋于稳定,血清中的游离脂肪酸水平逐渐上升,可引起胰腺细胞的急性脂肪浸润,并致胰腺小动脉和微循环急性脂肪栓塞,引起胰腺坏死。

2.1.3 机械压迫高脂、高蛋白饮食使胆汁及胰液分泌增加,孕激素的增加导致胆道平滑肌松弛,Oddis 括约肌痉挛。另外由于增大的子宫(特别在妊娠晚期) 机械性压迫了胆管及胰管而使胆汁及胰液排出受阻,并可与肠液沿胰管逆流进入胰腺,从而激活胰蛋白酶原变成胰蛋白酶,胰腺在各种病因作用下,自身防御机制受破坏而使胰腺自溶,胰管内压力增

高,胰腺组织充血、水肿、渗出。

2.1.4 其他因素妊娠期甲状旁腺细胞增生,使血清甲状旁腺素水平升高,引起高钙血症而刺激胰酶分泌,活化胰蛋白酶及增加形成胰管结石的机会,同时甲状旁腺素对胰腺有直接毒性作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时,胰腺血管长期痉挛合并感染亦可导致胰腺炎的发生。

2.2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病理

2.2.1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病理分型 急性胰腺炎的病理可分为急性水肿型(轻型) 胰腺炎(占88% 一97%)和急性出血坏死型(重型) 胰腺炎两种。轻型主要变化为:胰腺局限或弥漫性水肿、肿大变硬、表面充血、包膜张力增高。镜下可见腺泡、间质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少量散在出血坏死灶,血管变化常不明显,渗液清亮。重型主要变化为高度充血水肿,呈深红、紫黑色。镜下见胰腺组织结构破坏,有大片出血坏死灶、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继发感染可见脓肿,胰周脂肪组织出现坏死,可形成皂化斑(系胰脂肪酶分解脂肪为脂肪酸和甘油,脂肪酸与血中钙结合成此斑,所以血钙下降) 。腹腔内有混浊恶臭液体,液体中含有大量胰酶,吸收入血后各种酶含量增高,具有诊断意义。两型间

无根本差异,仅代表不同的病理阶段。轻型较平稳、死亡率低;重型病程凶险、并发症多(休克、腹膜炎、败血症) 、死亡率高,甚至可在发病数小时死亡。本病可累及全身各系统、器官,尤以心血管、肺、肾更为明显。

2.2.2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各系统的病理变化急性胰腺炎使人体各系统均发生相应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胰酶进入血流,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致使大量血浆外渗、血容量减少,出现休克。胰蛋白酶进入血流,促使小动脉收缩,并直接损害心肌,抑制心肌利用氧,造成心肌梗死;胰酶还激活凝血因子Ⅷ、Ⅵ,使血小板凝集呈高血凝状态,还可损害血管内膜,造成DIC 、门静脉血栓形成,而在孕期高凝状态的基础上,出现血栓及DIC 的风险更高;急性胰腺炎时释放卵磷脂酶,可分解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使气体交换明显下降。 上述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及氧自由基对肺毛细血管内皮的毒性作用,使肺微循环障碍,致肺间质水肿、出血、肺泡塌陷融合,加之腹胀、膈肌升高、胸腔积液等均加重肺部改变,终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并成为该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除因血容量不足造成肾缺血外,胰酶产生的蛋白分解产物,成为肾脏的毒性物质,加重了’肾脏的机能障碍。由于急性胰腺炎时严重感染及血液高凝状态,可使肾小管受损,可导致肾功能的衰竭。在妊娠期子宫增大,胰腺位置较深,腹痛及恶心、呕吐症状难以鉴别,在疾病早期病情易被掩盖,而由于孕期生理性水钠潴留,心肺负荷较大,而疾病导致有效循环血量的降低,组织灌注下降,氧合障碍会更严重地威胁母婴安全。临床医生应充分了解妊娠合并胰腺疾病的生理及病理变化,对妊娠合并胰腺疾病的患者做到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及时遏制病情的进展,

以降低死亡率,保障母婴生命安全。

妊娠期急性胰腺炎治疗

1.保守治疗:

妊娠期急性胰腺炎以保守治疗为主,并要求在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保守治疗的目的是通过降低胰酶的合成使胰腺得以休息,方法包括:禁食、胃肠减压、服用止酸剂以及静脉补充水电解质等。

2. 内镜治疗:

胆石性胰腺炎的首选治疗方法是内镜下Oddi′s括约肌切开术(EST ),或放置鼻胆管引流。在重症胰腺炎72 h内行内镜治疗,其并发症(18%)和死亡率(0%)均显著低于保守治疗(54%和13%),但内镜治疗必须在早期实施,一旦胰腺组织发生坏死,病变将不可逆转。

3.手术治疗:

妊娠期急性胰腺炎的手术治疗作用有限,但若患者对保守处理反应不佳则手术是必要的。其外科手术处理包含两个方面,既包括对胰腺本身的手术,也包括与胰腺炎相关的胆道疾病的手术。妊娠期急性胰腺炎的最佳手术期应在妊娠中期或产褥期。妊娠中期进行手术较为安全是因为此期胎儿器官发育已经完成,自发性流产和早产的可能性较小,况且子宫也未进入上腹腔,对手术野的影响小,而且手术宜在患者症状好转后延期施行,急症手术患者的死亡率较高。妊娠晚期主张积极进行保守治疗,手术宜安排在分娩后进行,但若腹痛加剧,血清淀粉酶持续上升也可开腹手术。腹部手术时最好不进行剖宫产,除非遇上产科指征或增大的子宫影响手术操作。

1. 试述休克与DIC 的关系。

答:DIC 和休克可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

(1)DIC可引起休克,即DIC 可引起微循环障碍、器官血液灌流量不足和细胞功能代谢障碍。其发生机制的要点是:①广泛微血栓形成;②血管床容量增加;③血容量减少;④心泵功能障碍。

(2)休克可引起DIC ,即休克可引起凝血系统过度激活和凝血酶大量生成。其发生机制的要

点是:①各型休克进入微循环淤血性缺氧期后,血液浓缩、血液凝固性升高,加上血流变慢、酸中毒加重、肠源性内毒素产生增多等,可引起DIC 发生;②感染性休克时,病原体及毒素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激活外源性凝血途径及内源性凝血途径;③创伤性休克时,TF 释放入血,激活外源性凝血途径。因此,感染性休克和创伤性休克容易引起DIC 发生。

2. 妊娠末期妇女胎盘早剥或羊水栓塞为什么易发生DIC?

答:(1)妊娠末期孕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2)胎盘早期剥离可使损伤的蜕膜中的TF 释放人血,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 (3)羊水中含有丰富的TF ,故羊水栓塞时也可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 此外,羊水中的角化上皮细胞、胎脂、胎粪等颗粒物质,进入血液后可通过表面接触而激活F Ⅻ,启动内源性凝血途径。羊水中还含有纤溶酶原激活物,激活纤溶系统,使血液由高凝状态迅速转入低凝状态,发生严重的产后出血。

3. 试述DIC 的发病机制?

答:DIC 的发病机制要解决DIC 如何发生(起始环节) 及如何发展两方面的问题。

(1)DIC的起始环节主要有:①组织损伤;②血管内皮细胞损伤;③血细胞损伤,如红细胞大量破坏、白细胞大量破坏;④羊水栓塞、异常颗粒物质入血、急性胰腺炎及外源性毒素等其他激活凝血系统的途径。

(2)DIC的发展规律及机制:①凝血系统最先被过度激活,血液中凝血酶大量形成,加上多种细胞因子的作用,导致DIC 早期以血液凝固性升高为主,出现广泛的微血栓形成;②广泛的微血栓形成必然消耗大量的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加上继发性纤溶功能亢进及FDP /FgDP 形成,使血液进入低凝状态,出现多部位出血。

4. 简述DIC 的出血特点及发病机制?

答:(1)临床特点:①出血常为DIC 的最早临床表现;②多部位严重出血倾向是DIC 的特征性表现;③不易用原发病或原发病当时的病情来解释出血的原因;④常合并休克、栓塞、溶血等DIC 的其他表现;⑤常规止血药治疗效果欠佳,往往需要用肝素抗凝结合补充凝血因子、血小板等综合治疗。

(2)发生机制:①凝血物质被大量消耗;②继发性纤溶亢进;③FDP /FgDP 形成。④ 血管壁损伤。

5.DIC 造成的贫血有何特点?

答:表现为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除有一般贫血的表现外,在外周血涂片中可见一些形态特殊的红细胞碎片,如盔形、新月形、星形等,称为裂体细胞。裂体细胞形成的机制如下:

(1)微血管内纤维蛋白丝对红细胞的机械损伤。 (2)红细胞本身的因素作用,如红细胞胞浆游离钙增加和钙泵活性明显下降,红细胞变形性下降、脆性增高。

6. 简述DIC 的分期和临床表现?

答:分三期:高凝期、消耗性低凝期、继发性纤溶亢进期;临床表现为:出血、器官功能障碍、休克、贫血。

7. 哪些疾病容易引起DIC 的发生?

答:容易引起DIC 的疾病有:①感染性疾病;②肿瘤性疾病;③妇产科疾病;④创伤与手术;⑤血管内溶血、毒蛇咬伤等。

8. 简述DIC 的诱因及作用机理?

答:DIC 的常见诱因有:①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障碍,降低其处理、清除已经激活的凝血因子的能力;②肝功能严重障碍,使体内凝血与抗凝血及纤溶作用的平衡发生严重紊乱;③妊娠后期孕妇血液中血小板及多种凝血因子增多,而具有抗凝作用及纤溶活性的物质减少,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④酸中毒、微循环障碍、不正确应用纤溶抑制剂;⑤各种相关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异常,使抗凝因子数量减少或活性降低;⑥大剂量长时间使用α受体兴奋剂使微血管功能降低。

9. 简述止、凝血功能障碍的主要发病机制?

答:(1)血液凝固性降低:①遗传性血液低凝状态包括遗传性凝血因子减少或缺乏及遗传性血小板减少及功能缺陷。②获得性血液低凝状态包括后天因素引起凝血因子合成减少、凝血因子消耗过多、获得性血小板减 少及功能缺陷及病理性抗凝物质的作用。 (2)纤溶功能亢进:包括①先天性或遗传性纤溶亢进和②继发性纤溶亢进。

10. 简述D-二聚体测定的原理及意义?

答:Fbn 被PLn 水解产生的D 碎片以多聚体形式存在(如DD) ,而Fbg 被PLn 水解产生的D 碎片是单体,两者抗原性不同,故可以用免疫学方法测定患者血浆中的DD 含量,它的升高特异性地指示患者体内存在继发性纤溶亢进。

11. 简述凝血酶时间(TT)测定的原理及意义?

答:凝血酶时间(TT)是指用一定量凝血酶使血浆样本凝固所需要的时间。DIC 患者血浆中如果存在大量具有抗凝作用的Fg

DP /FDP 成分,则其TT 将比正常人血浆的TT 明显延长。

12. 体液抗凝组成及其作用?

答:体液抗凝系统主要包括:组织因子途径抑制因子(TFPI)、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蛋白C(PC)系统、肝素和纤溶系统。

(1)TFPI主要由VEC 产生,其抗凝机制是:①TFPI 与FXa 结合,从而抑制FXa 活性;②形成TF-F Ⅶa-TFPI-FXa 四合体, 从而灭活TF-F Ⅶa 复合物。

(2)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如①抗凝血酶Ⅲ;②肝素辅因子Ⅱ;③蛋白酶连接素1;④C 1酯酶抑制因子;⑤α1-抗胰蛋白酶;⑥α2-巨球蛋白等。其中,AT-Ⅲ最重要,它可与属于丝氨酸蛋白酶的凝血因子活性中心---丝氨酸残基结合,从而“封闭”了这些因子的活性中心并使之失活,具有明显的抗凝作用。

(3)PC系统包括PC :内皮细胞蛋白C 受体、血栓调节蛋白、蛋白S 、补体4b 结合蛋白及蛋白C 抑制物。凝血酶与TM 形成复合物,可将PC 活化成激活的蛋白C(APC)。APC 以血浆中游离的PS 为辅因子,可以灭活FVa 和F Ⅷa ,从而控制FXa 和凝血酶的形成,起抗凝作

用。

(4)肝素:主要由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细胞产生。①肝素与AT-Ⅲ或HC-Ⅱ结合,可以大大增强这些抗凝蛋白质的抗凝活性;②肝素可刺激VEC 大量释放TFPI 和其他抗凝物质。

(5)纤溶系统由纤溶酶原、纤溶酶、纤溶酶原激活物和纤溶抑制物组成。PLn 可以水解Fbn 和Fbg ,产生的FDP /FgDP 碎片具有强大的抗凝作用。PLn 使Fbn 溶解时,血液可从凝胶状凝固物重新转变成为溶胶物(液态) 。

13.血小板在在促进DIC 发展中的作用机制?

答:血小板具有黏附、聚集及释放等功能,在促进DIC 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①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后,暴露出胶原,血小板膜糖蛋白GP I b可与胶原结合,使血小板产生黏附作用;②活化的血小板膜糖蛋白GP Ⅱb /Ⅲa 复合物(αⅡbβ)与纤维蛋白原结合后,引起血小板的扁平、伸展及血小板聚集;③胶原、凝血酶、ADP 、肾上腺素、TXA 2、PAF 等均可作为血小板激活剂,与血小板膜相应受体结合后,通过G 蛋白介导,在血小板内产生第二信使(cAMP、IP 3、DG 等) 而发挥生理效应。血小板被激活,发生一系列变化。如使血小板形态变化,产生伪足等,同时

引起释放反应。其中致密颗粒释放ADP 、5-羟色胺等;α-颗粒释放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敏感蛋白、纤维连接蛋白等粘附蛋白,进一步激活血小板。活化的血小板与结合在其磷脂表面的多种凝血因子使凝血酶大量产生,可明显促进DIC 的发展。

14.试述血管内皮细胞在调节凝血和抗凝血平衡中的作用?

答:一般来讲,在生理情况下VEC 主要表现抗血栓形成特性;在病理情况下,VEC 主要表现促进止血、血栓形成及炎症过程的发展。

(1)VEC的抗凝作用:包括VEC 提供物理屏障、产生及吸附多种抗凝物质(如TFPI 、AT-Ⅲ、α2-MG 和PN-1) 及表达TM 等。

(2)VEC的促凝作用:包括VEC 损伤后可大量表达TF 及F Ⅻ,吸附多种凝血因子,分泌多种黏附分子。

(3)VEC对纤溶的调节:包括它可分泌、释放t-PA 及其受体,细胞膜表达大量的PLg 受体和

激肽原受体,使VEC 有很强的促进纤溶的作用。VEC 能合成、分泌PAI-1,在VEC 损伤时PAI-1产生增多,明显抑制纤溶功能。

(4)VEC产生PGI2、NO 可使血管平滑肌舒张,减小血流阻力。VEC 产生TXA 2、内皮素(ET)可使血管平滑肌收缩,增加血流阻力。

15. 为什么革兰阴性菌感染容易引起DIC ?

答: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容易引起DIC 发生,其中革兰阴性细菌的内毒素起重要作用。内毒素引起DIC 发生的可能机制是:

①使血管内皮细胞受损,一方面使TF 暴露或表达增加,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另一方面使基底膜胶原暴露,通过接触而激活F Ⅻ,启动内源性凝血途径;②造成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及其他组织损伤,释放TF 及激活血小板;③内毒素表面带有负电荷,可通过表面接触而直接激活F Ⅻ;④激活补体而促进凝血系统的激活;⑤损害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⑥引起内毒素休克,导致微循环障碍;⑦抑制血管内皮合成和释放纤溶酶原激活物,使纤溶过程减弱。

16. 试述血栓形成的主要发病机制?

答:(1)VEC损伤:缺氧、理化因素、生物学因素及免疫性因素等引起VEC 损伤。VEC 损伤后,造成:①内皮屏障缺失:有利于血小板黏附、聚集及血浆F Ⅻ接触激活,启动内源性凝血途径。②VEC 表达TF 增多: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③VEC 分泌TFPI 、AT-Ⅲ、TM 减少,抗凝力量减弱。VEC 释放t-PA 和PAI-1比例失调,后者相对增多,使纤溶作用减弱。④VEC 分泌ET 、PAF 增多,收缩血管作用增强;而局部PGI 2和NO 减少,扩张血管作用减弱。

(2)血液凝固性升高:①FV 基因突变,凝血酶原基因突变,先天性AT-Ⅲ、HC Ⅱ、PC 、PS 缺乏,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纤溶系统缺陷以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可造成遗传性高凝状态。②引起获得性高凝状态的因 素包括凝血因子增多、抗凝血因子减少及血小板活化。

(3)血液流变学改变:血流缓慢或有涡流,使正常血流分层消失,血小板就会进入血管周边流动,黏附于内膜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白细胞也将发生滚动、贴壁和黏附于内皮细胞上。同

时凝血因子也容易在局部堆积并被激活,启动凝血过程。涡流或血流缓慢都容易使VEC 损伤。此外,血液浓缩,血浆黏度增加,红细胞聚集也可使血流变慢,血液淤滞及血液凝固。

妊娠期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的外科急腹症,来势凶猛,病情进展迅速,预后极差,是妊娠期母婴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之一,一经诊断即应根据病情轻重,确定处理原则,早期确诊重症胰腺炎是减低母儿死亡率的关键。

1. 非手术治疗 适用于急性胰腺炎初期、轻型水肿型胰腺炎及尚无感染者。妊娠期合并急性胰腺炎主要是保守治疗:

(1)禁食、胃肠减压:保持胃内空虚、减轻腹胀、减少胃酸分泌,给全胃肠动力药可减轻腹胀。

预后:母儿的危险性与胰腺炎病情轻重有关,文献报道母亲病死率为5%~37%,急性重症胰腺炎胎儿病死率可达40%。近年来,由于诊断及治疗技术的改变,为妊娠急性胰腺炎预后的改善提供了条件,但总死亡率仍高于一般产科人群,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降低妊娠期急性胰腺炎孕妇及围生儿死亡率,改善预后的基础。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文献报道不一,一般认为发病率为1/10000~1/1000,与非孕期相同,或略低于非孕期,产褥期发病较易发生漏诊和误诊,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国外文献报道妊娠期急性胰腺炎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已很少发生,国内孕产妇病死率及围生儿病死率仍在20%~50%。

本病无特殊预防方式,积极治疗,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与治疗

来源:《局解手术学杂志》 作者:涂永久 2008-12-28

摘要: 【关键词】 妊娠。急性胰腺炎。并发症 妊娠并发急性胰腺炎并不常见,但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该病具有发病急、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等特点,威胁母婴健康,是妊娠合并外科急腹症死亡率首位因素[1 3]。...

妊娠并发急性胰腺炎并不常见,但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该病具有发病急、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等特点,威胁母婴健康,是妊娠合并外科急腹症死亡率首位因素[1 3]。它可发生在妊娠各期及产褥期,但以妊娠晚期最为多见。本文就妊娠并发急性胰腺炎可能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以及预防等问题作一阐述。 1妊娠合并胰腺炎可能的发病机制

1.1妊娠期血液动力学的改变与急性胰腺炎的关系

妊娠期血液动力学的改变与妊娠期急性胰腺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妊娠时红细胞聚集性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红细胞聚集性、红细胞变形能力是血液高粘滞综合征最常见的原因。甘油三酯的升高也使血浆粘滞性增加。同时妊娠病人纤维蛋白原增加明显, 血液中免疫球蛋白G 和免疫球蛋白M 也增加,易引起红细胞桥接作用, 以上因素改变了血液流动的性质,红细胞钱串状聚集,增大了血液流动的阻力,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是胰腺微循环的严重障碍因素之一[3 4]。正常胰腺耐受血液流变学变化带来的微循环紊乱能力强,但当孕周达终末期时,因腹腔压力增加胆胰管内阻力增加,和血液高粘滞综合征其耐受能力下降。胰管高压可致导管-腺泡屏障破裂,使胆汁分布于胰间质血管周围,引起胰腺血管痉挛, 内皮细胞剥离。胰腺的低切变率区微循环中小静脉及微静脉全血黏度显著增加,可致胰腺微循环出血及血栓形成,可致胰腺微循环障碍[4]。这些因素可以解释,为什么妊娠性胰腺炎病理分型以坏死型为主而水肿型较少。

1.2妊娠后高脂血症成为急性胰腺炎的病因

妊娠后高脂血症成为急性胰腺炎的病因之一,已为大多数学者认同。妊娠期雌激素、孕激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催乳素及胰岛素等多种激素水平变化对机体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使物质代谢发生变化,致血清甘油三酯升高。一般来说,妇女在怀孕后血清甘油三酯约升高30%,孕后期达高峰,产后迅速下降,这与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好发于妊娠晚期病理相一致。高浓度FFA 可引起胰腺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损伤,血液流变学异常,重者形成微血栓,最终导致胰组织缺血、坏死[3]。

1.3胆道疾病被认为是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病因

胆道疾病尤其是胆囊结石,被认为是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首要病因。因为在妊娠的自然人群中合并胆囊结石的比例约2%~5%,而在发作急性胰腺炎的妊娠人群中此比例显著增高。此外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期高钙血症均可导致急性胰腺炎的发生[4]。

2妊娠合并胰腺炎的诊断

典型的急性胰腺炎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以及上腹部疼痛,伴有血、尿淀粉酶升高。影像学检查70%的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病人腹部B 超有异常发现,B 超检查可见胰腺体积增大和实质结构不均,并可发现胆结石等一些急性胰腺炎的诱因。胆道内窥镜超声、CT 及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可协助诊断,但尽量避免在产前进行放射检查以免影响胎儿。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不典型,误诊率较高。严重的早孕反应可与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表现混淆。妊娠中晚期由于增大的子宫使大网膜不能对炎症形成包裹局限,使炎性渗出物流至下腹部引起疼痛或腹泻可被误诊为阑尾炎或急性胃肠炎。妊娠中晚期急性胰腺炎发生的腹痛症状还可与流产、早产及正常分娩时的宫缩痛相混淆。重症胰腺炎的腹膜炎体征可被误认为胎盘早剥。合并妊高征者易和胎盘早剥、HELLP 综合征相混淆。产后子宫回缩至盆腔内, 腹壁更加松弛,炎性渗出物易积聚在盆腔使腹痛症状不典型,并被产后宫缩痛所掩盖。出现胰腺炎腹部不适时自认为是与妊娠有关,这类病人大多就诊产科。作者曾诊治2例患者在剖腹产过程中发现大量乳糜样腹水,外科会诊才发现是急性重症胰腺炎。由于妊娠子宫增大,查体不典型,常常导致误诊。血、尿淀粉酶升高本来有助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 但对妊娠期急性胰腺炎却无明显价值。因正常妊娠期常伴有生理性淀粉酶升高, 中期妊娠妇女的血清淀粉酶增高值可为早孕妇女的4倍,只有动态监测血淀粉酶不断升高及血清脂酶的测定或许有些帮助。因此,重视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特点,询问有无进食油腻饮食及胆道系统疾病史, 及时行血尿淀粉酶和影像学检查方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误诊、漏诊延误病情[6 7]。

3妊娠合并胰腺炎的治疗

3.1内科治疗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原则与一般急性胰腺炎基本相同,同时应加强对胎儿的监测, 是否终止妊娠应个体化处理。作者曾治疗2例分娩伴急性胰腺炎,病情极其凶险,剖腹产后迅速出现休克,1例早期出现了DIC ,大出血死亡;另1例治疗近半年,先后手术3次。所以重型胰腺炎的治疗是一个关键。在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早期即存在炎性细胞因子过度释放和失控的全身性炎症介质反应,并成为急性胰腺炎急性反应期的核心问题。床旁连续血滤是一个帮助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稳定,清除体内炎症介质及维持内环境的稳定都有一定帮助。血液透析治疗用于清除血液中有害的体液性炎症介质, 延缓患者全身炎症的不断加剧,同时血液透析能有效地清除BUN 和Cr ,控制体内的液体量,明显减少肺内分流,提高PaO2和PaO 2/FiO2,减轻ARDS 致肺顺应性变化,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及纠正酸中毒。其它治疗包括:①禁食、禁饮、吸氧、持续胃肠减压;②积极抗休克,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 改善胰腺的微循环;③使用生长抑素及乌司他丁, 以抑制胰酶分泌, 疗程依病情而定, 至少2周;④H2受体拮抗剂应用预防应激性溃疡。

3.2手术治疗

对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手术一直存在有争议。但在病人保守治疗不佳时, 手术则是必要的。手术包括对胰腺的直接手术和与胰腺炎相关的胆道疾病的手术。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合并胆道梗阻而短期内未缓解者,首选经十二指肠镜下行Oddi’s括约肌切开取石及鼻胆管引流, 已被证实对母亲和胎儿相对安全[6 8]。在重症胰腺炎中后期, 对出现胰腺坏死感染,常需及时手术清除坏死感染的组织,并行胰周和腹膜后引流。对

妊娠晚期患者手术时机宜在分娩后,妊娠早期患者保守治疗后可在妊娠中期接受手术,妊娠中期的患者在急性胰腺炎得到控制后即可考虑手术。

3.3妊娠处理

是否终止妊娠是妊娠期急性胰腺炎处理的焦点问题。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产生的许多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必然会通过胎盘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 应终止妊娠。由于外科和产科医生对妊娠期急性胰腺炎已有了进一步认识, 以及外科治疗急性胰腺炎模式的改进[6],急性胰腺炎已非终止妊娠的适应证,早期、准确的诊断,正确、适当有效的治疗措施,以及产科严密的监测可很好的保护胎儿。但有以下情况:①明显的流产或早产征象;②胎儿宫内窘迫;③严重感染或MODS ;④已到临产期, 应以最快、对母体影响最小的方式终止妊娠, 以保证母亲的安全。在终止妊娠的决策过程中应以保全孕妇的生命为首要目标,不应为了胎儿而过分延误,也不能因为治疗胰腺炎的需要而盲目伤害胎儿,导致最佳治疗时机的丧失。 4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预防

妊娠性急性胰腺炎的多个危险因素互相影响,在胰腺炎的临床过程中共同起作用,无论何种类型的急性胰腺炎对孕妇和胎儿危险都很大,孕前、产前均应作针对性的检查,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对妊娠妇女均应做血脂检查,一旦发现血脂升高,则应于整个妊娠期间随访血脂变化,并通过饮食调节限制脂肪摄人,同时控制体重。对患胆囊结石的女性,如有胆绞痛,应切除胆囊后再怀孕,否则在整个妊娠过程中都需在医生指导下监控,避免胆道疾病发作,保持正确合理的饮食习惯,这样可减少急性胰腺炎的发生。而对于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病人争取早诊断、控制血脂、适时外科介人、终止妊娠,可防止转化为重型胰腺炎及预防MOSF 的发生,明显改善预后。

妊娠合并胰腺疾病的生理与病理

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 作者:边旭明

胰腺是人体重要的外分泌及内分泌器官之一,其生理功能涉及糖类、脂肪及蛋白质消化吸收及代谢等诸多方面。在孕期,由于母体内分泌的变化调节,机体为适应妊娠的需求而发生各种生理性的改变。了解妊娠期胰腺的生理和病理,对诊治处理妊娠合并胰腺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胰腺组织中含有雌激素受体,在孕期高雌激素环境下使妊娠合并胰腺炎的风险增高。在孕早期,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下降,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胰岛细胞的变化包括分泌产物的增加及胰岛素的分泌。母体内的胰岛素水平至孕晚期会上升至正常水平的2倍,胰岛素分泌的增加保证了在外周组织存在胰岛素抵抗的情况下可以有足够量的蛋白合成。外周组织的胰岛素抵抗主要位于肝脏、脂肪组织和肌肉组织。

1 妊娠期胰腺的生理变化

胰岛素拮抗由胎盘激素水平的升高所致,特别是雌孕激素和胎盘生乳素,其次是泌乳素

及皮质醇,而受血清葡萄糖水平变化的影响最小。在孕晚期,尽管基础胰岛素水平是升高的,母体的血糖值仍然保持非孕期水平。餐后胰岛素水平的升高抵消了胎盘激素的胰岛素抵抗效应。因此,如果孕妇在餐后没有相应能抵消这种抵抗效应的胰岛素分泌增加,即会出现糖代谢的异常致使糖耐量的异常,甚至发生糖尿病。

孕期胰岛素的产生和外周组织对其反应的变化,在整个孕期的糖和脂肪代谢中是至关重要的。在早孕阶段,胰岛素的分泌增加多受血糖水平的调控,而胰岛素敏感性改变较少,脂肪组织中胰岛素受体的增加、维持,甚至加强了机体的糖耐量。这个时期,肝脏对甘油三酯的合成及分泌增加,同时血清甘油三酯的清除率维持正常水平或者轻微提高,从而产生了大量脂肪储备于组织中。在孕晚期,血胰岛素水平的升高,脂肪组织中胰岛素受体水平减少至非孕期水平,及胰岛素抵抗的增加导致组织对糖及甘油三酯吸收的减少,而更多地将这些物质运送给胎儿,同时增加了脂肪的降解。最终的净效应是降低母体血清葡萄糖水平,增加糖代谢的循环,增加了母体对依赖脂肪分解供能的需求。

2 妊娠期胰腺的病理变化

2.1 妊娠合并胰腺疾病的高危因素在病理情况下,常见的妊娠合并胰腺疾病主要为胰腺炎。由于妊娠期母体各系统的代偿变化,其消化系统的解剖及生理学的改变使得孕期胰腺炎的风险增加,其生理高危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2.1.1 胆道结石在孕期,由于孕激素对平滑肌组织的作用使得胆囊肌肉的张力和活动性降低,造成胆囊容量的上升和排空率的下降,特别是孕14周以后,胆囊在空腹时的容量及排空后的残余容量均为非孕期的两倍,空腹时容量的增加可能与胆囊黏膜对水分的吸收降低有关。由于雌激素的作用,胆囊黏膜上皮钠泵的活性降低从而导致水分吸收的下降。这就造成胆汁的稀释从而降低了对胆固醇的溶解率,增加了胆固醇结晶并形成结石的风险。近年来研究表明,妊娠合并胰腺炎的病因以胆道疾病最为多见,约占50%,其中胆石症占67% ~100% 。

2.1.2 高脂血症在孕早期及孕中期,大量胰岛素、孕激素及皮质醇促进脂肪的生成和储存,抑制脂肪的降解利用,至孕晚期,受胎盘生乳素升高的影响,脂肪的生成和降解趋于平衡,随着孕期脂肪储存趋于稳定,血清中的游离脂肪酸水平逐渐上升,可引起胰腺细胞的急性脂肪浸润,并致胰腺小动脉和微循环急性脂肪栓塞,引起胰腺坏死。

2.1.3 机械压迫高脂、高蛋白饮食使胆汁及胰液分泌增加,孕激素的增加导致胆道平滑肌松弛,Oddis 括约肌痉挛。另外由于增大的子宫(特别在妊娠晚期) 机械性压迫了胆管及胰管而使胆汁及胰液排出受阻,并可与肠液沿胰管逆流进入胰腺,从而激活胰蛋白酶原变成胰蛋白酶,胰腺在各种病因作用下,自身防御机制受破坏而使胰腺自溶,胰管内压力增

高,胰腺组织充血、水肿、渗出。

2.1.4 其他因素妊娠期甲状旁腺细胞增生,使血清甲状旁腺素水平升高,引起高钙血症而刺激胰酶分泌,活化胰蛋白酶及增加形成胰管结石的机会,同时甲状旁腺素对胰腺有直接毒性作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时,胰腺血管长期痉挛合并感染亦可导致胰腺炎的发生。

2.2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病理

2.2.1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病理分型 急性胰腺炎的病理可分为急性水肿型(轻型) 胰腺炎(占88% 一97%)和急性出血坏死型(重型) 胰腺炎两种。轻型主要变化为:胰腺局限或弥漫性水肿、肿大变硬、表面充血、包膜张力增高。镜下可见腺泡、间质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少量散在出血坏死灶,血管变化常不明显,渗液清亮。重型主要变化为高度充血水肿,呈深红、紫黑色。镜下见胰腺组织结构破坏,有大片出血坏死灶、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继发感染可见脓肿,胰周脂肪组织出现坏死,可形成皂化斑(系胰脂肪酶分解脂肪为脂肪酸和甘油,脂肪酸与血中钙结合成此斑,所以血钙下降) 。腹腔内有混浊恶臭液体,液体中含有大量胰酶,吸收入血后各种酶含量增高,具有诊断意义。两型间

无根本差异,仅代表不同的病理阶段。轻型较平稳、死亡率低;重型病程凶险、并发症多(休克、腹膜炎、败血症) 、死亡率高,甚至可在发病数小时死亡。本病可累及全身各系统、器官,尤以心血管、肺、肾更为明显。

2.2.2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各系统的病理变化急性胰腺炎使人体各系统均发生相应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胰酶进入血流,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致使大量血浆外渗、血容量减少,出现休克。胰蛋白酶进入血流,促使小动脉收缩,并直接损害心肌,抑制心肌利用氧,造成心肌梗死;胰酶还激活凝血因子Ⅷ、Ⅵ,使血小板凝集呈高血凝状态,还可损害血管内膜,造成DIC 、门静脉血栓形成,而在孕期高凝状态的基础上,出现血栓及DIC 的风险更高;急性胰腺炎时释放卵磷脂酶,可分解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使气体交换明显下降。 上述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及氧自由基对肺毛细血管内皮的毒性作用,使肺微循环障碍,致肺间质水肿、出血、肺泡塌陷融合,加之腹胀、膈肌升高、胸腔积液等均加重肺部改变,终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并成为该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除因血容量不足造成肾缺血外,胰酶产生的蛋白分解产物,成为肾脏的毒性物质,加重了’肾脏的机能障碍。由于急性胰腺炎时严重感染及血液高凝状态,可使肾小管受损,可导致肾功能的衰竭。在妊娠期子宫增大,胰腺位置较深,腹痛及恶心、呕吐症状难以鉴别,在疾病早期病情易被掩盖,而由于孕期生理性水钠潴留,心肺负荷较大,而疾病导致有效循环血量的降低,组织灌注下降,氧合障碍会更严重地威胁母婴安全。临床医生应充分了解妊娠合并胰腺疾病的生理及病理变化,对妊娠合并胰腺疾病的患者做到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及时遏制病情的进展,

以降低死亡率,保障母婴生命安全。

妊娠期急性胰腺炎治疗

1.保守治疗:

妊娠期急性胰腺炎以保守治疗为主,并要求在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保守治疗的目的是通过降低胰酶的合成使胰腺得以休息,方法包括:禁食、胃肠减压、服用止酸剂以及静脉补充水电解质等。

2. 内镜治疗:

胆石性胰腺炎的首选治疗方法是内镜下Oddi′s括约肌切开术(EST ),或放置鼻胆管引流。在重症胰腺炎72 h内行内镜治疗,其并发症(18%)和死亡率(0%)均显著低于保守治疗(54%和13%),但内镜治疗必须在早期实施,一旦胰腺组织发生坏死,病变将不可逆转。

3.手术治疗:

妊娠期急性胰腺炎的手术治疗作用有限,但若患者对保守处理反应不佳则手术是必要的。其外科手术处理包含两个方面,既包括对胰腺本身的手术,也包括与胰腺炎相关的胆道疾病的手术。妊娠期急性胰腺炎的最佳手术期应在妊娠中期或产褥期。妊娠中期进行手术较为安全是因为此期胎儿器官发育已经完成,自发性流产和早产的可能性较小,况且子宫也未进入上腹腔,对手术野的影响小,而且手术宜在患者症状好转后延期施行,急症手术患者的死亡率较高。妊娠晚期主张积极进行保守治疗,手术宜安排在分娩后进行,但若腹痛加剧,血清淀粉酶持续上升也可开腹手术。腹部手术时最好不进行剖宫产,除非遇上产科指征或增大的子宫影响手术操作。

1. 试述休克与DIC 的关系。

答:DIC 和休克可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

(1)DIC可引起休克,即DIC 可引起微循环障碍、器官血液灌流量不足和细胞功能代谢障碍。其发生机制的要点是:①广泛微血栓形成;②血管床容量增加;③血容量减少;④心泵功能障碍。

(2)休克可引起DIC ,即休克可引起凝血系统过度激活和凝血酶大量生成。其发生机制的要

点是:①各型休克进入微循环淤血性缺氧期后,血液浓缩、血液凝固性升高,加上血流变慢、酸中毒加重、肠源性内毒素产生增多等,可引起DIC 发生;②感染性休克时,病原体及毒素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激活外源性凝血途径及内源性凝血途径;③创伤性休克时,TF 释放入血,激活外源性凝血途径。因此,感染性休克和创伤性休克容易引起DIC 发生。

2. 妊娠末期妇女胎盘早剥或羊水栓塞为什么易发生DIC?

答:(1)妊娠末期孕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2)胎盘早期剥离可使损伤的蜕膜中的TF 释放人血,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 (3)羊水中含有丰富的TF ,故羊水栓塞时也可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 此外,羊水中的角化上皮细胞、胎脂、胎粪等颗粒物质,进入血液后可通过表面接触而激活F Ⅻ,启动内源性凝血途径。羊水中还含有纤溶酶原激活物,激活纤溶系统,使血液由高凝状态迅速转入低凝状态,发生严重的产后出血。

3. 试述DIC 的发病机制?

答:DIC 的发病机制要解决DIC 如何发生(起始环节) 及如何发展两方面的问题。

(1)DIC的起始环节主要有:①组织损伤;②血管内皮细胞损伤;③血细胞损伤,如红细胞大量破坏、白细胞大量破坏;④羊水栓塞、异常颗粒物质入血、急性胰腺炎及外源性毒素等其他激活凝血系统的途径。

(2)DIC的发展规律及机制:①凝血系统最先被过度激活,血液中凝血酶大量形成,加上多种细胞因子的作用,导致DIC 早期以血液凝固性升高为主,出现广泛的微血栓形成;②广泛的微血栓形成必然消耗大量的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加上继发性纤溶功能亢进及FDP /FgDP 形成,使血液进入低凝状态,出现多部位出血。

4. 简述DIC 的出血特点及发病机制?

答:(1)临床特点:①出血常为DIC 的最早临床表现;②多部位严重出血倾向是DIC 的特征性表现;③不易用原发病或原发病当时的病情来解释出血的原因;④常合并休克、栓塞、溶血等DIC 的其他表现;⑤常规止血药治疗效果欠佳,往往需要用肝素抗凝结合补充凝血因子、血小板等综合治疗。

(2)发生机制:①凝血物质被大量消耗;②继发性纤溶亢进;③FDP /FgDP 形成。④ 血管壁损伤。

5.DIC 造成的贫血有何特点?

答:表现为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除有一般贫血的表现外,在外周血涂片中可见一些形态特殊的红细胞碎片,如盔形、新月形、星形等,称为裂体细胞。裂体细胞形成的机制如下:

(1)微血管内纤维蛋白丝对红细胞的机械损伤。 (2)红细胞本身的因素作用,如红细胞胞浆游离钙增加和钙泵活性明显下降,红细胞变形性下降、脆性增高。

6. 简述DIC 的分期和临床表现?

答:分三期:高凝期、消耗性低凝期、继发性纤溶亢进期;临床表现为:出血、器官功能障碍、休克、贫血。

7. 哪些疾病容易引起DIC 的发生?

答:容易引起DIC 的疾病有:①感染性疾病;②肿瘤性疾病;③妇产科疾病;④创伤与手术;⑤血管内溶血、毒蛇咬伤等。

8. 简述DIC 的诱因及作用机理?

答:DIC 的常见诱因有:①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障碍,降低其处理、清除已经激活的凝血因子的能力;②肝功能严重障碍,使体内凝血与抗凝血及纤溶作用的平衡发生严重紊乱;③妊娠后期孕妇血液中血小板及多种凝血因子增多,而具有抗凝作用及纤溶活性的物质减少,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④酸中毒、微循环障碍、不正确应用纤溶抑制剂;⑤各种相关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异常,使抗凝因子数量减少或活性降低;⑥大剂量长时间使用α受体兴奋剂使微血管功能降低。

9. 简述止、凝血功能障碍的主要发病机制?

答:(1)血液凝固性降低:①遗传性血液低凝状态包括遗传性凝血因子减少或缺乏及遗传性血小板减少及功能缺陷。②获得性血液低凝状态包括后天因素引起凝血因子合成减少、凝血因子消耗过多、获得性血小板减 少及功能缺陷及病理性抗凝物质的作用。 (2)纤溶功能亢进:包括①先天性或遗传性纤溶亢进和②继发性纤溶亢进。

10. 简述D-二聚体测定的原理及意义?

答:Fbn 被PLn 水解产生的D 碎片以多聚体形式存在(如DD) ,而Fbg 被PLn 水解产生的D 碎片是单体,两者抗原性不同,故可以用免疫学方法测定患者血浆中的DD 含量,它的升高特异性地指示患者体内存在继发性纤溶亢进。

11. 简述凝血酶时间(TT)测定的原理及意义?

答:凝血酶时间(TT)是指用一定量凝血酶使血浆样本凝固所需要的时间。DIC 患者血浆中如果存在大量具有抗凝作用的Fg

DP /FDP 成分,则其TT 将比正常人血浆的TT 明显延长。

12. 体液抗凝组成及其作用?

答:体液抗凝系统主要包括:组织因子途径抑制因子(TFPI)、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蛋白C(PC)系统、肝素和纤溶系统。

(1)TFPI主要由VEC 产生,其抗凝机制是:①TFPI 与FXa 结合,从而抑制FXa 活性;②形成TF-F Ⅶa-TFPI-FXa 四合体, 从而灭活TF-F Ⅶa 复合物。

(2)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如①抗凝血酶Ⅲ;②肝素辅因子Ⅱ;③蛋白酶连接素1;④C 1酯酶抑制因子;⑤α1-抗胰蛋白酶;⑥α2-巨球蛋白等。其中,AT-Ⅲ最重要,它可与属于丝氨酸蛋白酶的凝血因子活性中心---丝氨酸残基结合,从而“封闭”了这些因子的活性中心并使之失活,具有明显的抗凝作用。

(3)PC系统包括PC :内皮细胞蛋白C 受体、血栓调节蛋白、蛋白S 、补体4b 结合蛋白及蛋白C 抑制物。凝血酶与TM 形成复合物,可将PC 活化成激活的蛋白C(APC)。APC 以血浆中游离的PS 为辅因子,可以灭活FVa 和F Ⅷa ,从而控制FXa 和凝血酶的形成,起抗凝作

用。

(4)肝素:主要由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细胞产生。①肝素与AT-Ⅲ或HC-Ⅱ结合,可以大大增强这些抗凝蛋白质的抗凝活性;②肝素可刺激VEC 大量释放TFPI 和其他抗凝物质。

(5)纤溶系统由纤溶酶原、纤溶酶、纤溶酶原激活物和纤溶抑制物组成。PLn 可以水解Fbn 和Fbg ,产生的FDP /FgDP 碎片具有强大的抗凝作用。PLn 使Fbn 溶解时,血液可从凝胶状凝固物重新转变成为溶胶物(液态) 。

13.血小板在在促进DIC 发展中的作用机制?

答:血小板具有黏附、聚集及释放等功能,在促进DIC 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①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后,暴露出胶原,血小板膜糖蛋白GP I b可与胶原结合,使血小板产生黏附作用;②活化的血小板膜糖蛋白GP Ⅱb /Ⅲa 复合物(αⅡbβ)与纤维蛋白原结合后,引起血小板的扁平、伸展及血小板聚集;③胶原、凝血酶、ADP 、肾上腺素、TXA 2、PAF 等均可作为血小板激活剂,与血小板膜相应受体结合后,通过G 蛋白介导,在血小板内产生第二信使(cAMP、IP 3、DG 等) 而发挥生理效应。血小板被激活,发生一系列变化。如使血小板形态变化,产生伪足等,同时

引起释放反应。其中致密颗粒释放ADP 、5-羟色胺等;α-颗粒释放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敏感蛋白、纤维连接蛋白等粘附蛋白,进一步激活血小板。活化的血小板与结合在其磷脂表面的多种凝血因子使凝血酶大量产生,可明显促进DIC 的发展。

14.试述血管内皮细胞在调节凝血和抗凝血平衡中的作用?

答:一般来讲,在生理情况下VEC 主要表现抗血栓形成特性;在病理情况下,VEC 主要表现促进止血、血栓形成及炎症过程的发展。

(1)VEC的抗凝作用:包括VEC 提供物理屏障、产生及吸附多种抗凝物质(如TFPI 、AT-Ⅲ、α2-MG 和PN-1) 及表达TM 等。

(2)VEC的促凝作用:包括VEC 损伤后可大量表达TF 及F Ⅻ,吸附多种凝血因子,分泌多种黏附分子。

(3)VEC对纤溶的调节:包括它可分泌、释放t-PA 及其受体,细胞膜表达大量的PLg 受体和

激肽原受体,使VEC 有很强的促进纤溶的作用。VEC 能合成、分泌PAI-1,在VEC 损伤时PAI-1产生增多,明显抑制纤溶功能。

(4)VEC产生PGI2、NO 可使血管平滑肌舒张,减小血流阻力。VEC 产生TXA 2、内皮素(ET)可使血管平滑肌收缩,增加血流阻力。

15. 为什么革兰阴性菌感染容易引起DIC ?

答: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容易引起DIC 发生,其中革兰阴性细菌的内毒素起重要作用。内毒素引起DIC 发生的可能机制是:

①使血管内皮细胞受损,一方面使TF 暴露或表达增加,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另一方面使基底膜胶原暴露,通过接触而激活F Ⅻ,启动内源性凝血途径;②造成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及其他组织损伤,释放TF 及激活血小板;③内毒素表面带有负电荷,可通过表面接触而直接激活F Ⅻ;④激活补体而促进凝血系统的激活;⑤损害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⑥引起内毒素休克,导致微循环障碍;⑦抑制血管内皮合成和释放纤溶酶原激活物,使纤溶过程减弱。

16. 试述血栓形成的主要发病机制?

答:(1)VEC损伤:缺氧、理化因素、生物学因素及免疫性因素等引起VEC 损伤。VEC 损伤后,造成:①内皮屏障缺失:有利于血小板黏附、聚集及血浆F Ⅻ接触激活,启动内源性凝血途径。②VEC 表达TF 增多: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③VEC 分泌TFPI 、AT-Ⅲ、TM 减少,抗凝力量减弱。VEC 释放t-PA 和PAI-1比例失调,后者相对增多,使纤溶作用减弱。④VEC 分泌ET 、PAF 增多,收缩血管作用增强;而局部PGI 2和NO 减少,扩张血管作用减弱。

(2)血液凝固性升高:①FV 基因突变,凝血酶原基因突变,先天性AT-Ⅲ、HC Ⅱ、PC 、PS 缺乏,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纤溶系统缺陷以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可造成遗传性高凝状态。②引起获得性高凝状态的因 素包括凝血因子增多、抗凝血因子减少及血小板活化。

(3)血液流变学改变:血流缓慢或有涡流,使正常血流分层消失,血小板就会进入血管周边流动,黏附于内膜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白细胞也将发生滚动、贴壁和黏附于内皮细胞上。同

时凝血因子也容易在局部堆积并被激活,启动凝血过程。涡流或血流缓慢都容易使VEC 损伤。此外,血液浓缩,血浆黏度增加,红细胞聚集也可使血流变慢,血液淤滞及血液凝固。


相关文章

  •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观察及护理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观察及护理 作者:徐莉 来源:<健康之路(医药研究)>2014年第02期 [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上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并观察该疾病的特征. ...查看


  • 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每家必备的家庭医生手册
  • 编译人员 致读者 基础解剖学细胞 组织和器官 器官系统 内外屏障 解剖学和疾病 遗传学X染色体失活 基因异常 基因技术 衰老衰老理论 机体变化 老年与疾病 临终和死亡死亡预测 临终进程 作出选择 妥协 不治之症 死亡临近 死亡之后 对家庭的 ...查看


  • 超声诊断学大题完整版
  • ◆人耳听觉阈值2万Hz 或20千Hz 医用范围1~40MHz 常用为2.2~10MHz ◆胆道由左右肝管,肝总管,胆总管和胆囊四部分组成 ◆胰腺分为头颈体尾四部分 ◆心内异常回声多见:心内栓塞,心内赘生物,假腱索 ◆原发性肝癌分原发性肝细胞 ...查看


  • 山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着力规范保健食品化妆品生产企业质量安
  • 2012年,山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深入调研.总结监管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紧密联系安全生产.非法添加和违规宣传等监管重点,加强对保健食品.化妆品生产流通环节的监督检查和抽验,重点治理原料管理松懈.可追溯性不强.生产记录不规范.品质管理不严格 ...查看


  • [默克家庭诊疗手册]完整版电子书 (在线阅读)
  • 默克家庭诊疗手册(在线阅读) 医学电子书 >> 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编译人员 致读者 基础 药物 心血管疾病 肺和气道疾病 骨骼.关节和肌肉疾病 脑和神经疾病 精神疾病 口腔和牙齿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 肝胆疾病 肾 ...查看


  • 中国管理哲学探究
  • 摘 要:中国企业在管理实践中如何建立自己的管理哲学,指导并服务于管理实践,应创造一种适合管理哲学自身的方法论,而非完全的应用拿来主义.在今天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当中,管理的客观环境日新月异,管理哲学应随客观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关键词:管理科学 ...查看


  • 疾病诊断ICD-10大全
  • ICD-10 A01.001 伤寒 A03.901 细菌性痢疾 A03.903 慢性细菌性痢疾 A03.905 中毒性痢疾 A04.901 肠道感染 A15.001 肺结核,显微镜检证实 A16.202 肺结核 B16.901 急性黄疸型乙 ...查看


  • 高龄初产妇妊娠晚期高脂血症性重症胰腺炎一例
  • 患者女, 36岁,初产妇,孕 32周.因上腹胀痛不适 1 d于 2012年 2月 25日中午人院体检: T 37.9℃, R 23次 /min, P 112次 /min, BP 141/86 mm Hg( 1 mm Hg=0.133 kPa ...查看


  • 2014年主治医师考试(全科医师)考试大纲
  • 考试大纲第 1 基础知识 单 元 一. 全 科 医 学 概 论 细目 要点 要求 1.全科医学 (1)全科医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 (2)全科医学的主要特征 (3)全科医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全科医疗的定义与基本特征 (2)全科医疗中的伦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