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之时--记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

记得前人站在罗伯奔尼撒战役的古战场上,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整个大地是伟大人物的坟场,无尽的时间长流是他们光荣的庆典。”今天,我想把这话略做修改:整个天空是伟大勇士的坟场,无尽的时间长流是他们光荣的庆典。

2003年2月1日,美国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在预计落地前十六分钟解体,七名宇航员全部罹难。当时,航天飞机正处于二十万三千英尺的高空,以每小时一万两千五百英里飞行,忍受着三千度以上的高温,等待着自1月16日起飞后再一次接触古老而仁慈的大地。

然而,通讯突然中断,碎片如焰火漫天盛开。悲剧总是毫无先兆,造物一贯变化莫测。我相信,七名宇航员甚至来不及弹出救生舱,便为活火所吞噬,消失在德州的碧蓝天空里。

这不由得让人想起17年前的1月28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升空后一分种,留在天空中的那道著名的烟柱。像是为雷霆所击中,冥冥中似乎有造物被冒犯后的盛怒难消。

我没有近距离接触过航天飞机,只曾经站在巨大的运输机机翼之下。我仰望头顶的钢铁巨物,整齐的铆钉和光滑的翼身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人类智力的活动。它看起来是如此强大,因为人类让钢铁在空气中飞翔。然而,我深知这人工机械的脆弱。和伟大的自然相比,在大气中飞行的钢铁巨兽,不过是汪洋中的一片树叶。而人类,只是驾驶着这树叶想看看大海彼岸的蚂蚁。

我们是蚂蚁,缘草叶不停攀登的蚂蚁。我们能借着这探索的勇气,看到一块足球场那么大的范围。以我们渺小而脆弱的身躯,这何尝不是一种伟大的成就?虽然我们可能对周围十万人的看台一无所知,虽然我们可能被突如其来的足球砸得粉身碎骨。

我们仰望浩瀚的星空,一如蚂蚁凝视着无边无际的草坪。让我们想一下,当我们驾驶着我们创造的小小航天器,穿梭于太空和地球之间。用我们的眼睛凝视蔚蓝色的海面和天边阴阳交替绵延万里的日期变更线,谁能说我们这渺小而脆弱的一群不是伟大的勇士呢?

一叶孤舟,在汹涌的大气海洋中剧烈地颤抖、燃烧。人类就这么往返于太空和陆地,达到任何其他生物所不能达到的高度,忍受任何其他生物所不能忍受的高温和辐射,探索其他任何生物所从不知晓的领域。

因此我要高声赞颂,赞颂人类这种无穷无尽的探索,赞颂在这道路上所有前行的勇士。籍着他们的努力,我们曾经从远古洪荒的时代里走过,征服强悍我们百倍的猛犸和剑齿虎,在大地上建筑自然所不曾有过的城邦;籍着他们的努力,我们曾经发明出造物所不知道的舟车穿越世界;籍着他们的努力,我们也将知道我们何以在此,我们要前往何地,我们也将知道在这浩瀚的星海里我们是否真是孤独的一群。当地理已经无法限制我们,我们将出发寻求新的答案,探索时间和空间的奥秘,询问是否有永恒的劫火燃烧,生命是否是往复循环的潮汐。

因此,我把绝大的敬意献给这些勇士,无论是他们是成功抑或失败。在通往未知世界上路途上总有悲剧发生,它能摧毁我们脆弱的尘土之躯,却无法摧毁我们几十个世纪里不间断的探求之心。如果一个人追寻永恒,那么他自己也就超越了永恒。三千度的高温可以摧毁一切生命,波澜诡谲的大气能毁灭一切穿梭的尝试。但是,这一切无法中断我们遥望太空的目光,如孩童面对海洋,如黑夜望见烛光。

也许并非是成功,恰恰是无数的失败照亮了万古长夜。通往绿洲的路标,是道旁满地雪白的骸骨。所以,我们在天空里安排他们的坟墓,以星辰布列他们的名字,以无尽的时光作为他们无比荣耀的庆典,以我们探求的眼睛,做他们永恒的见证。

记得前人站在罗伯奔尼撒战役的古战场上,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整个大地是伟大人物的坟场,无尽的时间长流是他们光荣的庆典。”今天,我想把这话略做修改:整个天空是伟大勇士的坟场,无尽的时间长流是他们光荣的庆典。

2003年2月1日,美国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在预计落地前十六分钟解体,七名宇航员全部罹难。当时,航天飞机正处于二十万三千英尺的高空,以每小时一万两千五百英里飞行,忍受着三千度以上的高温,等待着自1月16日起飞后再一次接触古老而仁慈的大地。

然而,通讯突然中断,碎片如焰火漫天盛开。悲剧总是毫无先兆,造物一贯变化莫测。我相信,七名宇航员甚至来不及弹出救生舱,便为活火所吞噬,消失在德州的碧蓝天空里。

这不由得让人想起17年前的1月28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升空后一分种,留在天空中的那道著名的烟柱。像是为雷霆所击中,冥冥中似乎有造物被冒犯后的盛怒难消。

我没有近距离接触过航天飞机,只曾经站在巨大的运输机机翼之下。我仰望头顶的钢铁巨物,整齐的铆钉和光滑的翼身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人类智力的活动。它看起来是如此强大,因为人类让钢铁在空气中飞翔。然而,我深知这人工机械的脆弱。和伟大的自然相比,在大气中飞行的钢铁巨兽,不过是汪洋中的一片树叶。而人类,只是驾驶着这树叶想看看大海彼岸的蚂蚁。

我们是蚂蚁,缘草叶不停攀登的蚂蚁。我们能借着这探索的勇气,看到一块足球场那么大的范围。以我们渺小而脆弱的身躯,这何尝不是一种伟大的成就?虽然我们可能对周围十万人的看台一无所知,虽然我们可能被突如其来的足球砸得粉身碎骨。

我们仰望浩瀚的星空,一如蚂蚁凝视着无边无际的草坪。让我们想一下,当我们驾驶着我们创造的小小航天器,穿梭于太空和地球之间。用我们的眼睛凝视蔚蓝色的海面和天边阴阳交替绵延万里的日期变更线,谁能说我们这渺小而脆弱的一群不是伟大的勇士呢?

一叶孤舟,在汹涌的大气海洋中剧烈地颤抖、燃烧。人类就这么往返于太空和陆地,达到任何其他生物所不能达到的高度,忍受任何其他生物所不能忍受的高温和辐射,探索其他任何生物所从不知晓的领域。

因此我要高声赞颂,赞颂人类这种无穷无尽的探索,赞颂在这道路上所有前行的勇士。籍着他们的努力,我们曾经从远古洪荒的时代里走过,征服强悍我们百倍的猛犸和剑齿虎,在大地上建筑自然所不曾有过的城邦;籍着他们的努力,我们曾经发明出造物所不知道的舟车穿越世界;籍着他们的努力,我们也将知道我们何以在此,我们要前往何地,我们也将知道在这浩瀚的星海里我们是否真是孤独的一群。当地理已经无法限制我们,我们将出发寻求新的答案,探索时间和空间的奥秘,询问是否有永恒的劫火燃烧,生命是否是往复循环的潮汐。

因此,我把绝大的敬意献给这些勇士,无论是他们是成功抑或失败。在通往未知世界上路途上总有悲剧发生,它能摧毁我们脆弱的尘土之躯,却无法摧毁我们几十个世纪里不间断的探求之心。如果一个人追寻永恒,那么他自己也就超越了永恒。三千度的高温可以摧毁一切生命,波澜诡谲的大气能毁灭一切穿梭的尝试。但是,这一切无法中断我们遥望太空的目光,如孩童面对海洋,如黑夜望见烛光。

也许并非是成功,恰恰是无数的失败照亮了万古长夜。通往绿洲的路标,是道旁满地雪白的骸骨。所以,我们在天空里安排他们的坟墓,以星辰布列他们的名字,以无尽的时光作为他们无比荣耀的庆典,以我们探求的眼睛,做他们永恒的见证。


相关文章

  •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5周年祭
  • 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nasa)官员.宇航员和遇难宇航员家属等人1日聚集在肯尼迪航天中心,纪念5年前在"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时遇难的7名宇航员. 2003年2月1日,"哥伦比亚"号完成太空任务返回 ...查看


  • 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事件
  • 2003年2月1日,载有七名宇航员的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结束了为期16天的太空任务之后,返回地球,但在着陆前发生意外,航天飞机解体坠毁.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是在美东时间上午九9点(北京时间22:00),突然从雷达中消失的.这一灾难事件令 ...查看


  • 航天飞机发展史
  • 航天飞机发展史 1.重大事件:1981年4月12日,第一架航天飞机天飞机发射,宇航员翰·杨(John W·Young)和克里平(Robert L·Crippen)揭开了航天史上新的一页. 1983年6月18日女宇航员莎丽·赖德(Sally ...查看


  • 纪念人类进入太空50周年
  • 1961年,加加林完成了人类第一次进入太空飞行的壮举,加加林也由此成为世界上进入太空第一人,他也是第一位有幸从太空俯瞰地球全貌的人.加加林这次飞行被誉为充满勇气和远见的一次壮举,从此开启了载人航天的新纪元. 加加林乘坐的东方1号飞船.该飞船 ...查看


  • 小学生数学手抄报:历史上的"7"
  • 历史 1.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卢沟桥事变,是1937年7月7日发生在中国北平的卢沟桥(亦称芦沟桥)的中日军事冲突,日本就此全面的进攻中国.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它鲸吞中国的野心而蓄意制造出来的,是它全面侵华的开始.同名影视作 ...查看


  • 内能的利用单元测试
  • 至善中学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的利用>单元测试 2013.9.21 制卷:mf 审核:xqd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为内燃机工作时的某冲程示意图,该冲程是( ) A .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查看


  • 能源报道记者的重要性
  •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危机证明了专门的能源报道记者的重要性.不幸的是,3月11日灾难发生时,美国并没有多少记者在场.<纽约时报>能源和环境报道的资深记者马修・沃尔德(Matthew L. Wald)是少数现场记者之一,该报对这次灾难 ...查看


  • 太空再追梦
  • 随着美国东部时间7月21日凌晨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安全着落,美国为期30年的航天飞机项目正式画上句号.从此,美国迈入后航天飞机的时代. 30年的航天飞行改变了人们看待世界.看待宇宙的方式,美国也为此付出了巨额的资金.大量的精 ...查看


  • 航天飞机简介
  • 航天飞机简介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组织实施的世界上第一个多次使用的大型航天器的工程.主要内容包括:研制航天飞机系统,选择并建议发射场和着陆场,确定固体火箭助推器的回收方案,建设助推器的修复设施,改造和扩建测控系统. 60年代末,"阿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