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词义的语境因素分析

  摘 要:论文从语境的概念入手,结合相关语料,分析影响词义的语境因素。研究认为,语言内语境中的语音、词汇、语法和文字等层面,语言外语境中的科技进步、经济发展、人们生活状态改变等,语言载体语境多样化,文化语境的多元化及语言使用者心理语境的变化等都是影响词义的语境因素。   关键词:语境 词义 影响因素   一、引言   几乎所有语言学者都意识到了语境对词义分析与研究的重要作用,而且其中很多人已开始涉足此领域的研究。可惜的是,语言学界有把“语境”泛化之嫌。朱跃先生在《语义论》[1]中就认为,语境对于语言使用的影响不言而喻,但是许多语言学家在对语境定性时常常忽视语境定性特征的描述,使得对语境的定义过于宽泛。至于哪一个是语境必须要观察在交际活动中哪些因素被激活从而影响了语义,只有那些对语境的理解具有制约关系的因素才是语境。因此,在对语境的定性中,应该把语境的潜在因素和语境区别开来,否则语境变成了无所不包的东西。笔者认为:在分析词义与语境之间的关系时,只有影响了词义的理解与运用的因素才是语境。影响词义的语境因素只有和具体的语言运用实例相联系才有意义,下面将结合一些词义运用的实例来分析影响词义的语境因素。   二、影响词义的语言内语境因素   语言是一个内部各要素紧密联系的统一体,其中某要素的变化必定会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以达到内部新的均衡。这种语言内部各要素相互之间的彼此作用就是语言内语境。具体可分为:   (一)语音层面语境   词语的谐音往往造成人们对其进行创造性运用。“蘑菇”与“磨蹭”本无牵连,可它听起来与“磨咕”差不多。“磨”从“旋转、摩擦”转变为“磨磨蹭蹭”;“咕”则是方言动词后缀,所以“蘑菇”也有了“磨咕”义。且该义还与“故意消磨时间”的“泡”结合起来,形成了生动的“泡磨咕”的说法。此外,像“秀”、“童鞋”、“油菜花”(有才华)等流行说法,也正是由于语音的相似而广为替代使用的。   (二)词汇层面语境   词汇系统内部的变化一定会引起新的调整。如“相当”,本来表达程度“高”,但不到“很”。但在“这个任务相当艰巨”、“这场球赛相当精彩”中,人们普遍认为其程度高于“很”。原因是现实中真正能够称“很”的事物总是少数。“很”作为最高级程度词用得多而滥反而降低了其“可信度”。到了真正需要强调的时候,“很”却无法满足意愿,这就必然需要启用新词来担当重任。   (三)语法层面语境   汉语构词主要靠复合法,但随着外语译文的增多以及国人学习外语热情的高涨,派生法也为汉语词汇的日益丰富产生更为重要的影响。如“可读性”、“开放性”、“实体性”、“服务性”、“时效性”中的“性”不再是性别的意思,而成了构词后缀,词义虚化,只起标记词性的作用。又如“雷”、“赞”、“汗”、“顶”、“�”本是不成词语素,但由于使用者求新求异心理作用,其成词能力大为增强,且表意生动、贴切,已广为流传。   (四)文字层面语境   在一定的语境下,文字字形的相似性和文字的共同性可用来创造新词,这在现代汉语中屡见不鲜。如“一字眉”、“八字须”、“国字脸”、“丁字步”、“T型台”等,都是利用汉字字形创造出来的词语,且这种方式只有在汉语语境中才能理解。“感冒”因与“感兴趣”共有一“感”,便有了“并不感冒”一类的俏皮说法。“小儿科”也因一“小”而移用来指轻而易举就能办到的事情。   三、影响词义的语言外语境因素   当代世界的深刻变革,语言外语境的显著变化,使词义的语言外语境呈现出新的特点,可以从以下角度分析:   (一)社会语境   科技突飞猛进,生活日益丰富,社会背景发生了显著变化,语言也处于相应的调整中,其中,词语在语境影响下的变化最为常见。   1.科技的进步   现代科技突飞猛进,深刻影响了社会的发展进程,同时也是推动词义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如随着网络的普及、手机的大众化,网络语言、手机语言应运而生,并深刻影响了全民语言。通常它们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改变词义:一是旧词新意,如“口水”,网上经常称能说会道的人“口水多”,或者指质量不高的文字。“踢”,指在网络论坛、聊天室中由于表现粗俗而被请出的动作。二是旧词别解,如“情圣”,不指传统意义上的情场高手,而指情场上剩下来的。“白骨精”也不再指妖怪,而是白领、骨干和精英。   2.经济的发展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新事物新概念的出现都需要词汇来指称。人们没必要也不可能给每一件新事物每一种新概念都创造一个新词,而更多的是通过调整词义来满足表达的需要。如“倒爷”①原来指倒腾商品有术的人,过去把它同投机倒把视为一路人,但现在人们的观念在变,对搞商品流通的人不一概否定,所以倒爷的贬义在逐渐消失。[2]又如“下海”,改革开放初期,整个社会对此类行为评价不高。汉语以“水深火热”比喻惨境,“海”即“水深”。现在“下海”不仅被视为理所当然,而且被评价为有胆识、令人羡慕,由最初的负面转变为如今的正面。[3]   3.人们生活状态的改变   社会的变化必然引起人们生活的变化,而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的语言也必定要准确反映人们的生活状态。具体到词汇方面,词义的变化就尤为突出。如“房奴”、“车奴”、“卡奴”、“蚁族”、“北漂族”、“啃老族”等新词的产生和新义的获得,都是在当代社会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下产生的。   (二)语言载体语境   当代社会,除纸质材料外,刻录机、网络、摄像机等新科技媒介已在扩大社会交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语言载体的多样化使语言出现了适应相应要求或特点的变化。在网络语境中,大量的网络新词都是在其特殊要求下产生的。如“闪”表示离开,“木有”表示没有,“抛砖”表示跟帖,“潜水”表示即时聊天系统中的隐身,等等。   (三)文化语境   当今社会频繁的文化交流使得各民族的语言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异域语言的感染,出现了多元化现象。现在汉语受外语的影响十分显著,外来词的增多就是其产物之一,如“宅”、“完结”、“逆袭”、“卡哇伊”等。甚至是方言也对全民语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山寨”一词源于粤语,有占山为王、不被官方管辖的意味,后来引申为低成本的盗版、仿制。“山寨”的典型代表是价格低廉、功能齐全、外形前卫的山寨机,且冠以山寨的词语大都有狗尾续貂之嫌。   (四)心理语境   这主要是指语言使用者的心理,具体可分为:   1.求是   “是”在这里有两重含义:真实准确地表达客观事物的要求和表达语言使用者的内心意愿。如随着计算机功能的多样化和应用的广泛化,“电脑”这一概念更能形象准确地概括这一新时代工具的含义。“被”由过去表被动到现在“被就业”、“被代表”、“被自愿”、“被死亡”等说法的流传,其更多用于表达“没有XX而被认定为XX或者没有愿意而被认定为愿意”。   2.求便   社会生活日益丰富,新事物需要新概念表达,但人们并没有为每一个新事物创造新的词语,这既符合语言的经济原则,有有利于人们运用。如“踩”用把某东西踩在脚底的动作来比喻对某人某物的反对、鄙视等;“切”常在聊天时对对方的回答不满或者怀疑的口气;“额”表示短时间想不出回答的话语而正在进行思考。这些词均采用“旧瓶装新酒”的方式,但毫不阻碍交际的顺利进行。   3.求新   出于语言生动性、鲜明性的考虑,说话人会主动赋予词语一种异乎寻常的临时义,或将词语用于某种全新的语境中。如“杯具”由于和“悲剧”同音,在网络语言中常被用来替代“悲剧”。在网友们看来,“杯具”一词更能表现内心的无奈,同时又多了一分自嘲的乐观态度。于是,餐具(惨剧)、洗具(喜剧)和茶具(差距)等词纷纷被创造性使用。   4.求趣   语言使用者常常别出心裁,采用新颖别致的表达,使语言别具风味。这种情况在网络语言中最为常见。如“在节难逃”,指的是过节不再是简单快乐的时光,而成了繁文缛节、身心困顿或者不知道如何打发时间的代名词。人们那种重拾轻松惬意的美好感觉再也找不回了,很多节日就像是灾难一样不可避免。又如“换妻游戏”、“拼爹游戏”等都是语言使用者针对社会不良现象,进行调侃而创造出来的词语。人们在讽刺这些病态心理和现象时,不是尽情谩骂,而是深刻警醒。   5.求雅   现代社会文明程度提高,人们在交际时更加注重对语言“雅”的追求,特别是在词语的选择和词义的内容上表现得很充分,其中委婉语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如“扫黄打黑”中的“黄”、“黑”已不再表颜色,而分别指“色情、淫秽”、“不法分子、危害社会”;“二奶”、“小三”中的“二”、“三”也不指数量,而成为破坏他人家庭,被人鄙视唾弃的第三者的代名词。   四、结语   本文从语境的概念入手,结合新的语料,对词义与语境的关系进行了探究,并通过运用实例分析的方法,剖析了现代社会影响词义的语境因素。本文的研究认为:语言内语境中的语音、词汇、语法和文字层面语境,语言外语境中的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状态的改变等语境,语言载体语境多样化,文化语境的多元化及语言使用者心理语境变化等语境都是影响词义的因素。语境和词义之间的关系问题既是一个热点议题,又是一个难点议题,笔者希望自己的论述对深化这一领域的研究有所启发。   注释   ① “倒爷”广泛流行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初期的全国各地,尤以北京地区最为流行.内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一些人利用价格差别,在市场上倒买倒卖商品进行牟利,被人们戏称为“倒爷”.   参考文献   [1] 朱跃.语义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 马海华.“倒爷”面面观[J].咬文嚼字,2002(2).   [3] 凌云.下海[J].语言文字应用,1992(3).   (作者单位: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

  摘 要:论文从语境的概念入手,结合相关语料,分析影响词义的语境因素。研究认为,语言内语境中的语音、词汇、语法和文字等层面,语言外语境中的科技进步、经济发展、人们生活状态改变等,语言载体语境多样化,文化语境的多元化及语言使用者心理语境的变化等都是影响词义的语境因素。   关键词:语境 词义 影响因素   一、引言   几乎所有语言学者都意识到了语境对词义分析与研究的重要作用,而且其中很多人已开始涉足此领域的研究。可惜的是,语言学界有把“语境”泛化之嫌。朱跃先生在《语义论》[1]中就认为,语境对于语言使用的影响不言而喻,但是许多语言学家在对语境定性时常常忽视语境定性特征的描述,使得对语境的定义过于宽泛。至于哪一个是语境必须要观察在交际活动中哪些因素被激活从而影响了语义,只有那些对语境的理解具有制约关系的因素才是语境。因此,在对语境的定性中,应该把语境的潜在因素和语境区别开来,否则语境变成了无所不包的东西。笔者认为:在分析词义与语境之间的关系时,只有影响了词义的理解与运用的因素才是语境。影响词义的语境因素只有和具体的语言运用实例相联系才有意义,下面将结合一些词义运用的实例来分析影响词义的语境因素。   二、影响词义的语言内语境因素   语言是一个内部各要素紧密联系的统一体,其中某要素的变化必定会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以达到内部新的均衡。这种语言内部各要素相互之间的彼此作用就是语言内语境。具体可分为:   (一)语音层面语境   词语的谐音往往造成人们对其进行创造性运用。“蘑菇”与“磨蹭”本无牵连,可它听起来与“磨咕”差不多。“磨”从“旋转、摩擦”转变为“磨磨蹭蹭”;“咕”则是方言动词后缀,所以“蘑菇”也有了“磨咕”义。且该义还与“故意消磨时间”的“泡”结合起来,形成了生动的“泡磨咕”的说法。此外,像“秀”、“童鞋”、“油菜花”(有才华)等流行说法,也正是由于语音的相似而广为替代使用的。   (二)词汇层面语境   词汇系统内部的变化一定会引起新的调整。如“相当”,本来表达程度“高”,但不到“很”。但在“这个任务相当艰巨”、“这场球赛相当精彩”中,人们普遍认为其程度高于“很”。原因是现实中真正能够称“很”的事物总是少数。“很”作为最高级程度词用得多而滥反而降低了其“可信度”。到了真正需要强调的时候,“很”却无法满足意愿,这就必然需要启用新词来担当重任。   (三)语法层面语境   汉语构词主要靠复合法,但随着外语译文的增多以及国人学习外语热情的高涨,派生法也为汉语词汇的日益丰富产生更为重要的影响。如“可读性”、“开放性”、“实体性”、“服务性”、“时效性”中的“性”不再是性别的意思,而成了构词后缀,词义虚化,只起标记词性的作用。又如“雷”、“赞”、“汗”、“顶”、“�”本是不成词语素,但由于使用者求新求异心理作用,其成词能力大为增强,且表意生动、贴切,已广为流传。   (四)文字层面语境   在一定的语境下,文字字形的相似性和文字的共同性可用来创造新词,这在现代汉语中屡见不鲜。如“一字眉”、“八字须”、“国字脸”、“丁字步”、“T型台”等,都是利用汉字字形创造出来的词语,且这种方式只有在汉语语境中才能理解。“感冒”因与“感兴趣”共有一“感”,便有了“并不感冒”一类的俏皮说法。“小儿科”也因一“小”而移用来指轻而易举就能办到的事情。   三、影响词义的语言外语境因素   当代世界的深刻变革,语言外语境的显著变化,使词义的语言外语境呈现出新的特点,可以从以下角度分析:   (一)社会语境   科技突飞猛进,生活日益丰富,社会背景发生了显著变化,语言也处于相应的调整中,其中,词语在语境影响下的变化最为常见。   1.科技的进步   现代科技突飞猛进,深刻影响了社会的发展进程,同时也是推动词义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如随着网络的普及、手机的大众化,网络语言、手机语言应运而生,并深刻影响了全民语言。通常它们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改变词义:一是旧词新意,如“口水”,网上经常称能说会道的人“口水多”,或者指质量不高的文字。“踢”,指在网络论坛、聊天室中由于表现粗俗而被请出的动作。二是旧词别解,如“情圣”,不指传统意义上的情场高手,而指情场上剩下来的。“白骨精”也不再指妖怪,而是白领、骨干和精英。   2.经济的发展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新事物新概念的出现都需要词汇来指称。人们没必要也不可能给每一件新事物每一种新概念都创造一个新词,而更多的是通过调整词义来满足表达的需要。如“倒爷”①原来指倒腾商品有术的人,过去把它同投机倒把视为一路人,但现在人们的观念在变,对搞商品流通的人不一概否定,所以倒爷的贬义在逐渐消失。[2]又如“下海”,改革开放初期,整个社会对此类行为评价不高。汉语以“水深火热”比喻惨境,“海”即“水深”。现在“下海”不仅被视为理所当然,而且被评价为有胆识、令人羡慕,由最初的负面转变为如今的正面。[3]   3.人们生活状态的改变   社会的变化必然引起人们生活的变化,而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的语言也必定要准确反映人们的生活状态。具体到词汇方面,词义的变化就尤为突出。如“房奴”、“车奴”、“卡奴”、“蚁族”、“北漂族”、“啃老族”等新词的产生和新义的获得,都是在当代社会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下产生的。   (二)语言载体语境   当代社会,除纸质材料外,刻录机、网络、摄像机等新科技媒介已在扩大社会交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语言载体的多样化使语言出现了适应相应要求或特点的变化。在网络语境中,大量的网络新词都是在其特殊要求下产生的。如“闪”表示离开,“木有”表示没有,“抛砖”表示跟帖,“潜水”表示即时聊天系统中的隐身,等等。   (三)文化语境   当今社会频繁的文化交流使得各民族的语言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异域语言的感染,出现了多元化现象。现在汉语受外语的影响十分显著,外来词的增多就是其产物之一,如“宅”、“完结”、“逆袭”、“卡哇伊”等。甚至是方言也对全民语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山寨”一词源于粤语,有占山为王、不被官方管辖的意味,后来引申为低成本的盗版、仿制。“山寨”的典型代表是价格低廉、功能齐全、外形前卫的山寨机,且冠以山寨的词语大都有狗尾续貂之嫌。   (四)心理语境   这主要是指语言使用者的心理,具体可分为:   1.求是   “是”在这里有两重含义:真实准确地表达客观事物的要求和表达语言使用者的内心意愿。如随着计算机功能的多样化和应用的广泛化,“电脑”这一概念更能形象准确地概括这一新时代工具的含义。“被”由过去表被动到现在“被就业”、“被代表”、“被自愿”、“被死亡”等说法的流传,其更多用于表达“没有XX而被认定为XX或者没有愿意而被认定为愿意”。   2.求便   社会生活日益丰富,新事物需要新概念表达,但人们并没有为每一个新事物创造新的词语,这既符合语言的经济原则,有有利于人们运用。如“踩”用把某东西踩在脚底的动作来比喻对某人某物的反对、鄙视等;“切”常在聊天时对对方的回答不满或者怀疑的口气;“额”表示短时间想不出回答的话语而正在进行思考。这些词均采用“旧瓶装新酒”的方式,但毫不阻碍交际的顺利进行。   3.求新   出于语言生动性、鲜明性的考虑,说话人会主动赋予词语一种异乎寻常的临时义,或将词语用于某种全新的语境中。如“杯具”由于和“悲剧”同音,在网络语言中常被用来替代“悲剧”。在网友们看来,“杯具”一词更能表现内心的无奈,同时又多了一分自嘲的乐观态度。于是,餐具(惨剧)、洗具(喜剧)和茶具(差距)等词纷纷被创造性使用。   4.求趣   语言使用者常常别出心裁,采用新颖别致的表达,使语言别具风味。这种情况在网络语言中最为常见。如“在节难逃”,指的是过节不再是简单快乐的时光,而成了繁文缛节、身心困顿或者不知道如何打发时间的代名词。人们那种重拾轻松惬意的美好感觉再也找不回了,很多节日就像是灾难一样不可避免。又如“换妻游戏”、“拼爹游戏”等都是语言使用者针对社会不良现象,进行调侃而创造出来的词语。人们在讽刺这些病态心理和现象时,不是尽情谩骂,而是深刻警醒。   5.求雅   现代社会文明程度提高,人们在交际时更加注重对语言“雅”的追求,特别是在词语的选择和词义的内容上表现得很充分,其中委婉语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如“扫黄打黑”中的“黄”、“黑”已不再表颜色,而分别指“色情、淫秽”、“不法分子、危害社会”;“二奶”、“小三”中的“二”、“三”也不指数量,而成为破坏他人家庭,被人鄙视唾弃的第三者的代名词。   四、结语   本文从语境的概念入手,结合新的语料,对词义与语境的关系进行了探究,并通过运用实例分析的方法,剖析了现代社会影响词义的语境因素。本文的研究认为:语言内语境中的语音、词汇、语法和文字层面语境,语言外语境中的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状态的改变等语境,语言载体语境多样化,文化语境的多元化及语言使用者心理语境变化等语境都是影响词义的因素。语境和词义之间的关系问题既是一个热点议题,又是一个难点议题,笔者希望自己的论述对深化这一领域的研究有所启发。   注释   ① “倒爷”广泛流行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初期的全国各地,尤以北京地区最为流行.内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一些人利用价格差别,在市场上倒买倒卖商品进行牟利,被人们戏称为“倒爷”.   参考文献   [1] 朱跃.语义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 马海华.“倒爷”面面观[J].咬文嚼字,2002(2).   [3] 凌云.下海[J].语言文字应用,1992(3).   (作者单位: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


相关文章

  • 词义扩大和缩小的隐喻转喻机制_姜忞
  • 语文学刊(高教版) 2006年第5期 词义扩大和缩小的隐喻转喻机制 ★姜 (安徽教育学院中文系, 安徽 合肥 230061) 文章采用定量分析法, 利用隐喻转喻理论探讨词义的扩大与缩小, 认为:隐喻和转喻是引起词[摘 要] 义扩大和缩小的内 ...查看


  • 词义演变的分析
  • 词义演变的分析 小姐"词义演变的简单分析 摘要:"小姐"作为对女性的一个常见的称呼语,随着时代的发展其使用范围和含义也在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本文从社会学.心理学及语言学三个角度探究了"小姐"称 ...查看


  • 词语的兄弟姐妹
  • 词语的兄弟姐妹--同义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同义词产生的原因和途径.了解同义词的内部类型. 2.过程与方法:理解同义词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 能辨析同义词和恰当使用同义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汉语的美妙和奇特 重点难点 能辨析 ...查看


  • 6科技英语的文体特征
  • 第2卷 第2期 零陵学院学报(教育科学) V ol. 2 No.2 2004年4月 Journal of Lingling University Apr. 2004 科技英语的文体特征 何小阳 (湖南工程学院 外语外贸系, 湖南 湘潭 41 ...查看


  • 谈英语一词多义现象
  • 2004年5月第36卷 第3期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InnerMongoliaUniversity(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 May,2004Vol.36 No.3 谈英语一词 ...查看


  • 浅析词语的一词多义现象
  • 浅析词语的一词多义现象 语言是人们交流的重要工具盒手段,语言表达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交流的质量,而一词多义的出现给沟通交流带来了不便,与此同时,它也丰富了我们的语言.多义现象是自然语言的普遍现象,是语言竞技性原则和认知竞技性原则的客观要求 ...查看


  • 语言学纲要复习资料
  • 语言学纲要复习资料 导言 语言学发展的五个阶段 所谓 "五段" 是指 "语文学" . "历史比较语言学" . "结构主义语言学" . "形式语言学&q ...查看


  • 语境与词义
  • 语境与词义 作者:梅友成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0年第07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文学作品的语言具有具体.形象.生动的 ...查看


  • 现代汉语黄廖版教案(精修)
  • 本教案共分六章: 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语音(重点,难点):第三章 文字:第四章 词汇(重点): 第五章 语法(重点,难点):第六章 修辞.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现代汉语概述 一.什么是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现代汉语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