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出问题的能力

浅谈初中化学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尔林兔中学 杨智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强调科学探究,提倡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式学习,在探究中体现差异、张扬个性,体现以人为本的文化教育模式。科学探究过程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八个要素组成。在学习过程中组织以上八个要素都有的探究活动是困难的,也是没有必要的。但是,科学探究从提出问题开始,提出问题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那么,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呢?

一、我们要理解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的本质

科学探究是“科学家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种种解释的不同途径,也指学生用于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因此,科学探究具有双重含义,学生的科学探究式学习活动在本质上与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很多相似之处。那么,不难理解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学中,科学探究的本质即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教学策略,还是一项教学内容。

二、理解适合探究的问题的特征

在实践中,我们所指的问题是可调查的问题,即可以通过科学探究来回答的问题,也可称之为科学性问题。但是,应当明确学生提出一切种类的问题的价值,以避免造成只有可调查的问题才值得提出问题的印象。提出多种多样的问题,包括表达不好和表达不清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是很重要的。这样,我们就应该正确理解适合探究性问题的特征,一般来说一个适合探究性的问题至少具有两个特征。即这个问题必须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进行解释并且能够所理解的问题;这个问题必须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三、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策略

1.培养兴趣、

让学生留心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与化学相关的各种现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现实、最有效的动力,它可以引导学生走进科学的殿堂。在探究性学习中培养对化学及相关问题的兴趣,他们就会留心自然、观察社会生活中与化学相关的各种现象,产生积极的情感。相反,如果学生没兴趣,他们就会熟视无睹,一切现象和事物如过眼烟云,不会引起他们的注意。在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的兴趣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注意了解学生的兴趣特点;(2)注意保护学生的兴趣;(3)注意平时对学生兴趣的培养;(4)引导学生逐步提高兴趣水平;(5)设计新颖的课堂引入。(6)学习内容联系学生生活和联系社会。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联系社会,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身边,身边处处有化学,兴趣和注意力就会被调动起来。(7)让学生多了解科学技术成果,并与所学内容联系也会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以“美”唤起学生的探究欲

凡是美的东西,都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和追求。化学是美的,但是需要我们

去发现、体会。化学本身蕴涵着丰富的“美”的素材。化学实验中有大量的现象美,比如,黑色的氧化铜可以被氢气还原成红亮的铜,二氧化碳和氢氧化纳反应可以形成美丽的喷泉等。大自然是美丽的,我们可以利用录象、图片等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体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让学生在体验美的同时去思考问题,提出问题。

3.引发好奇

让学生在阅读、观察和实践中提出与化学相关的问题。学生对化学有了兴趣,留心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各种现象,如果产生好奇心理,到了提出问题的火候,教师最主要的任务是让学生由奇而生疑,由疑而生问。首先,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去阅读,从字里行间去找问题,学生首先要阅读的是化学教材,化学教材中有许多内容本身就是为了引发学生的好奇而提供的,有的是一些信息资料,学生需要通过自己的阅读思考才能提出问题。除教材外科普读物也可以起到这样的工效。有了大量的阅读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提问的意识和能力就会提高。其次让学生有意识地观察和实践,对新奇事物及现象提问。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在教学中多做实验,展示各种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新奇现象产生的条件和原因,调动学生的思维,学生各种疑问也就随之而生。

4.组织交流

让学生在倾听、讨论中提高提出和表述问题的能力。学生能够提出问题,表明他们迈出了探究学习的第一步,但要提高提出和表述问题的能力,则需进一步的工作。基本策略就是学生提出问题后及时组织交流、讨论、评价活动,让学生在倾听、讨论中提高提出和表述问题的能力。

科学探究问题要是完全由学生提出,当然很好,但这并不意味我们要等到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后再组织探究,相反,切实可行而且效果良好的方法是教师设置问题情景,并通过引导和集中学生的问题,使后续的探究有明确的目的和内容,这样的教学过程也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总之,在科学探究中还有很多提出问题的方法、策略,我们只要明白,真正的探究活动整个就是由问题引导的,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要贯穿于探究活动的始终,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那么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浅谈初中化学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尔林兔中学 杨智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强调科学探究,提倡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式学习,在探究中体现差异、张扬个性,体现以人为本的文化教育模式。科学探究过程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八个要素组成。在学习过程中组织以上八个要素都有的探究活动是困难的,也是没有必要的。但是,科学探究从提出问题开始,提出问题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那么,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呢?

一、我们要理解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的本质

科学探究是“科学家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种种解释的不同途径,也指学生用于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因此,科学探究具有双重含义,学生的科学探究式学习活动在本质上与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很多相似之处。那么,不难理解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学中,科学探究的本质即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教学策略,还是一项教学内容。

二、理解适合探究的问题的特征

在实践中,我们所指的问题是可调查的问题,即可以通过科学探究来回答的问题,也可称之为科学性问题。但是,应当明确学生提出一切种类的问题的价值,以避免造成只有可调查的问题才值得提出问题的印象。提出多种多样的问题,包括表达不好和表达不清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是很重要的。这样,我们就应该正确理解适合探究性问题的特征,一般来说一个适合探究性的问题至少具有两个特征。即这个问题必须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进行解释并且能够所理解的问题;这个问题必须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三、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策略

1.培养兴趣、

让学生留心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与化学相关的各种现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现实、最有效的动力,它可以引导学生走进科学的殿堂。在探究性学习中培养对化学及相关问题的兴趣,他们就会留心自然、观察社会生活中与化学相关的各种现象,产生积极的情感。相反,如果学生没兴趣,他们就会熟视无睹,一切现象和事物如过眼烟云,不会引起他们的注意。在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的兴趣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注意了解学生的兴趣特点;(2)注意保护学生的兴趣;(3)注意平时对学生兴趣的培养;(4)引导学生逐步提高兴趣水平;(5)设计新颖的课堂引入。(6)学习内容联系学生生活和联系社会。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联系社会,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身边,身边处处有化学,兴趣和注意力就会被调动起来。(7)让学生多了解科学技术成果,并与所学内容联系也会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以“美”唤起学生的探究欲

凡是美的东西,都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和追求。化学是美的,但是需要我们

去发现、体会。化学本身蕴涵着丰富的“美”的素材。化学实验中有大量的现象美,比如,黑色的氧化铜可以被氢气还原成红亮的铜,二氧化碳和氢氧化纳反应可以形成美丽的喷泉等。大自然是美丽的,我们可以利用录象、图片等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体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让学生在体验美的同时去思考问题,提出问题。

3.引发好奇

让学生在阅读、观察和实践中提出与化学相关的问题。学生对化学有了兴趣,留心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各种现象,如果产生好奇心理,到了提出问题的火候,教师最主要的任务是让学生由奇而生疑,由疑而生问。首先,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去阅读,从字里行间去找问题,学生首先要阅读的是化学教材,化学教材中有许多内容本身就是为了引发学生的好奇而提供的,有的是一些信息资料,学生需要通过自己的阅读思考才能提出问题。除教材外科普读物也可以起到这样的工效。有了大量的阅读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提问的意识和能力就会提高。其次让学生有意识地观察和实践,对新奇事物及现象提问。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在教学中多做实验,展示各种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新奇现象产生的条件和原因,调动学生的思维,学生各种疑问也就随之而生。

4.组织交流

让学生在倾听、讨论中提高提出和表述问题的能力。学生能够提出问题,表明他们迈出了探究学习的第一步,但要提高提出和表述问题的能力,则需进一步的工作。基本策略就是学生提出问题后及时组织交流、讨论、评价活动,让学生在倾听、讨论中提高提出和表述问题的能力。

科学探究问题要是完全由学生提出,当然很好,但这并不意味我们要等到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后再组织探究,相反,切实可行而且效果良好的方法是教师设置问题情景,并通过引导和集中学生的问题,使后续的探究有明确的目的和内容,这样的教学过程也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总之,在科学探究中还有很多提出问题的方法、策略,我们只要明白,真正的探究活动整个就是由问题引导的,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要贯穿于探究活动的始终,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那么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相关文章

  • 基于问题提出的数学教学研究综述-许才基
  • 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设计 基于问题提出的数学教学研究综述 Review of research on mathematics teaching based on questions 学 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专 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 班 ...查看


  • 浅谈小学生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的重要性
  • 浅谈小学生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的重要性 姓名:陈真子 学号:[1**********] 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专业:08级小学教育专业 指导教师:陈天顺 职称:副教授 摘 要: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的培养是教育教学研究中的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研究 课 ...查看


  • 谈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性
  • 义务教育科学新课程标准把科学探究放在突出的地位,把科学探究作为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核心,强调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明确地提出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所包含的内容与培养目标.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让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 ...查看


  • 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及提出问题的能力
  •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及提出问题的能力 [摘要] 一切探究源自问题,学生是否具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将直接影响到科学探究的真正开展.新课程目标明确提出:让学生"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发现和提出问题,树 ...查看


  •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质疑能力
  •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质疑能力 城关镇中心小学 肖信菊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答一个问题更重要."科学家的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任何思都是从疑开始的,疑问是获得知识的前提条 ...查看


  • 2015年四川公务员考试申论与综合应用能力的区别
  • 2015年四川公务员考试申论与综合应用能力的区别 今年四川省公务员考试大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申论部分,"凭空"出现了综合应用能力.对于很多考基层执法类的考生,无异于是"晴天霹雳".纷纷感叹,花 ...查看


  • 关于科学教学中如何有效提出问题的几点思考
  • 有效提出问题在科学教学中的意义 兰溪市聚仁学校振兴校区 龚晓锋 科学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并如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结合 ...查看


  • 谈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
  • 谈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 问题解决,首先得有问题.强调问题提出比强调问题解决更重要,更具创新成分.它不但包含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还强调在问题解决后提出更有创意或扩展成果的问题.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呢? 一.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形成现代教学理 ...查看


  • 提出的问题(10)
  • 每周提出一个问题 问题一.算法多样化该怎么优化? 算法多样化的本质主要是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处理计算问题时,可用不同的计算方去法计算,尊重学生对学习方法的自我选择,让学生逐步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激发学生的这种意识非常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比较明 ...查看


热门内容